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遊客不文明議論文

遊客不文明議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2-21 14:50:57

⑴ 寫議論文,有關不文明現象的素材誰有,給幾個來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告別不文明行為》。
目前,校園里有許多不文明現象,例如,直呼老師姓名;在校園里打架罵人;破壞校內公共設施;在教室等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影響他人;在牆上、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扔垃圾,浪費糧食;考試作弊……凡此種種,不僅有悖於中學生最基本的日常行為規范,影響了當代中學生的形象,也破壞了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為了凈化學生思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和引導學生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我校開展「,做文明中學生,告別不文明行為」的活動。
我們為什麼要告別不文明行為呢?約·凱恩斯曾說過: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有一些人,從小就亂拿別人的東西,上中學就抽煙、喝酒、進網吧,從來就不把學習當作自己應該做的事。平時,說話不講誠信,做事馬馬虎虎,不遵守公共秩序,和人交談的時候滿嘴都是臟話。這樣的人長大後只能成為社會的累贅,人類中的敗類。
但也有些同學,雖然年齡不大,但無論學習方面,還是為人處事,都很有修養,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怎樣才能做一個文明的學生呢?我認為: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學習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勤於思考,愛提問題,不怕困難。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常在他嘴邊,從不講粗話臟話,遠離污言穢語,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應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著良好的衛生習慣的人,床鋪被子折疊美觀,物品擺放整齊。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境,認真做好每次值日,他不會亂丟垃圾,而且會動手撿拾垃圾,因為他懂得環境是大家的環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把泥砂等帶到塑膠跑道上,不會亂塗亂畫,不會浪費水電,更不會踢門砸鎖,撕毀書本……而且會勸阻、制止破壞行為並及時報告。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重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同學們,時代的脈搏已開始跳動,行動的號角已經吹響,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不要再猶豫,不要再退縮,不要再讓文明只掛在我們的嘴邊,而要讓文明的陽光灑遍校園,讓文明充斥在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與文明同行,與時代同行,共同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二)
社會中有太多的不良行為牽制著我們的思維,作為肩負祖國責任的我們,為了母親的健康,繁榮,有理由拒絕不文明現象,更有理由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個有道德,有涵養的人。
一個人,不管你是否願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學會文明禮儀,學會與任何人,包括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必定要學會塑造健康的人格。學校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園地,因為每個人在學校學到的一切都會在思想中打上很深的烙印,而且會擴大到社會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之中。一位教育家曾說過:一個人的行為日久可以成為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日久可以成為性格;一個人的性格則往往決定他的前途。而健康的人格是逐步養成的,但人格養成的「最佳時期」是中學階段。
今天,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講文明、不懂禮儀的現象:有的同學說臟話,給同學起綽號,同學有困難不去幫助;有的同學不聽老師的話,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有的同學在校園里亂扔紙屑,看到紙屑垃圾視而不見,在牆上亂塗亂畫;有的同學不遵守交通規則,上課不守紀律;甚至有的同學在學校不專心、不努力學習,偷偷上網,(.)虛擲光陰,在家裡不尊重、不孝敬父母和老人,等等等等,這些都是不講文明、不懂禮儀、不珍惜青春年華的表現,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學校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形象,而且還能影響著我們自己今後的成長。
因此,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珍惜青春年華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素質。同學們,你們是祖國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未來社會的文明進步程度與我們的文明水平有直接的關系,缺乏禮儀便難以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文明禮儀知識,積極參加學校的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力爭在家做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孩子,在學校做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在社會做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公民。
老師們,同學們,文明禮儀連著你我他,建設和諧校園靠大家。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讓文明禮儀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加的約束,而是內化的自律。讓我們同心攜手,爭當文明禮儀先鋒,讓我們的校園成為一個文明的、和諧的、愛心永駐的校園!讓我們的母親越來越美!
(三)
恭敬的教授、酷好的同學們,下午好!

⑵ 如何看待大學生不文明現象議論文

這種情況下,還是旨在要求大學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⑶ 針對身邊發生的不文明,不健康的社會現象,寫一篇議論文.

學生的力量有些微薄,但是能盡量做的就盡量做,可以弄傳單,提高社會素質,當然啦,自己必須先做好,不要讓社會上的不文明污染自己

⑷ 有關校園不文明現象的議論文怎麼寫 典型事例論證

違反學校規約。某人說了一次臟話,對不文明行為說「不」,得正。一個良心,剛批評完,先從自己做起,但我相信,治標不治本,它代表一個學校的形象,可以說是「負增張」,本擁有的毀在人們自己的手上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在社會日新月異發展到的今天,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自然對社會,一片芳草地,一個人在其中點口煙,我敢說,負號抵消,眼前會是一片凈土,地方擁擠,那麼,哪怕留一分鍾思考,管住一時,人吸進去的就不止是廢氣,人民經濟水平高了,『大腦——指揮全身運作』心理干凈,本來就空氣不好。好比說,非一次記過所能達到的效果,人家看了,臟痞話說不得,久而久之,這是要靠大家的努力。相信各位都深有感觸,已經是「出口成臟」改不了。我認為,所作所為會不文明,也要盡可能杜絕不文明行為發生,然而這又是一個理想的境界,我們共同向不文明行為說『不』世界會更加美好,也必須落實的事?不文明行為的存在關系重大, 一切都高了,不利於發展進步。按數學術語來說,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是一個需要落實,會怎麼看這個學校。學校發出倡議。再如果,也追求心靈上的文明,世上沒有白白的付出。『吾日三省吾身』。想挽回這一切很難,誰還願意帶在裡面,整個房子烏煙瘴氣,學校起著副作用,單純來說,對社會而言,看看自己一天是否做了不文明的事,不亦樂乎,一個人連基本的心理健康都不具備,但真實意義不僅僅是說。我們所追求的文明不局限於外在,道德上的約束,對他人文明,過不了多久又犯,如果硬是把『負號』去掉。湛藍的天空,一個一塵不染的氛圍即使有了垃圾,改了,當然不符合實際,不文明的行為也多了,想有一個幸福的『家』,人人都不會再亂扔,人口集中。我們渴望一片天空,清澈的河水,不就起著相反作用。但隨著社會進步。如果他在說前,還有咽氣,把『不文明』的『不』比作『負』。且不說去約束別人,清甜的空氣以久經逝去,這種高了,在校服上亂塗 亂畫。強加的處分措施,想一想身邊存在那些不文明的事需要去克服克服它需要一個約束,大聲說「不」,想像一下在一個公共封閉場合,這是心靈上所追求的,出於良心的不忍。標題是『說』不,而吸煙的那個人卻 不以為然,這非一朝一夕,慢慢養成習慣。所以說一定要制止不文明行為的發生,走在校園外,改變本意了,管不了他時,談何對社會,樓房高了。在想一想。期待著那一天 ,把我們長掛在嘴邊的『負負得正』加以用上

⑸ 思修作業:對校園不文明現象的認識 或者 對社會不文明現象的認識。議論文形式,1000字左右,題目自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是國家的臉面。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台曾經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1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學會健康的人格。成功同學們,時代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21世紀,在現代社會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生存的價值。一個人,不管你是否願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文明禮儀,學會與任何人,包括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必定要學會塑造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演講稿
《議論文演講稿1000字》(http://www.unjs.com)。正如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矗
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精神學習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校園內食品袋、果殼隨處可見。這些
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必須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塊礦石,想要成為鋼鐵,必須投入熔爐接受烈火的冶煉。父母把我們送進學校,就是想讓我們在學校這個文明的熔爐里被煉成一塊純鋼。成績的好壞並不是最要緊的,作為家長,他們期望我們能健康成長,期望我們能在老師的教導下成為一個文明的人、一個優秀的人。他們不期望我們一定要成為棟梁,但我希望我們至少是一棵綠樹。無庸諱言,當今社會的不文明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堅信,江後浪推前浪,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園一定會因為我們的文明而更加美麗,社會會因我們而美好。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讓我們一起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保護校園環境,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之風吹遍校園,吹遍社會,伴隨我們健康幸福的一生!

⑹ 有關校園不文明現象的議論文怎麼寫 典型事例論證

1.辦事不自覺排隊
2.在禁煙區吸煙
3.亂扔垃圾、亂扔煙頭、隨地吐痰
4.隨處吐口香糖弄臟環境
5.說臟話粗話
6.踐踏花草破壞綠化
7.侵佔或故意損壞公物
8.乘搭扶手電筒梯不靠右站立影響他人快步通行
9.乘搭公共汽車(升降電梯)爭先恐後不按習慣先下後上(先出後進)
10.在影劇院邊看演出邊飲食影響他人
11.高聲喧嘩影響他人
12.隨處張貼、塗鴉
13.在會場、影劇院或圖書館等安靜場所大聲講電話或手機鈴聲擾人
14.高空擲物

15.拒絕給老幼、孕婦讓座
16.製造噪音深夜擾民
17.寵物擾人或任由寵物隨處大小便
18.隨處晾曬衣物影響市容
19.在公眾場所穿睡衣、赤膊或穿著不雅
20.對服務人員態度惡劣
21.侵佔公共用地亂擺攤
22.堵塞走火通道或破壞消防設施
23.服務人員怠慢待客
24.開會或觀看演出不守時
25.賣東西以次充好或短斤缺兩
26.在大庭廣眾不加掩飾摳鼻孔、打噴嚏、剔牙、咳嗽
27.醉酒鬧事
28.不理睬問路人
29.闖紅燈
30.逆向行駛
31.不依序停車排隊等候紅綠燈、亂插隊
32.違反道路指示標志闖禁區
33.駕駛機動車不禮讓在斑馬線上通行的行人
34.行人不走人行橫道、天橋、地下隧道,隨意橫穿馬路
35.夜間行車會車時仍使用遠光燈
36.亂鳴喇叭
37.非機動車不按道行駛,隨意穿插車流
38.故意遮擋號牌或使用套牌、假牌
39.酒後或疲勞駕車
40.壓線或跨線行駛

⑺ 關於中國式不文明現象 議論文800 急急急急!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在社會日新月異發展到的今天,樓房高了,人民經濟水平高了, 一切都高了。但隨著社會進步,不文明的行為也多了,這種高了,對社會而言,可以說是「負增張」。所以說一定要制止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大聲說「不」。
我認為,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按數學術語來說,把『不文明』的『不』比作『負』,自然對社會,學校起著副作用,不利於發展進步,單純來說,如果硬是把『負號』去掉,改變本意了,當然不符合實際。再如果,把我們長掛在嘴邊的『負負得正』加以用上,對不文明行為說「不」,負號抵消,得正,不就起著相反作用,不亦樂乎?
不文明行為的存在關系重大,想像一下在一個公共封閉場合,人口集中,本來就空氣不好,地方擁擠,一個人在其中點口煙,人吸進去的就不止是廢氣,還有咽氣,整個房子烏煙瘴氣,誰還願意帶在裡面,而吸煙的那個人卻 不以為然。相信各位都深有感觸。在想一想,違反學校規約,在校服上亂塗 亂畫,走在校園外,它代表一個學校的形象,人家看了,會怎麼看這個學校。
學校發出倡議,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是一個需要落實,也必須落實的事。標題是『說』不,但真實意義不僅僅是說,也要盡可能杜絕不文明行為發生。且不說去約束別人,先從自己做起。『吾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一天是否做了不文明的事,想一想身邊存在那些不文明的事需要去克服克服它需要一個約束。一個良心,道德上的約束,這是要靠大家的努力。好比說,一個一塵不染的氛圍
即使有了垃圾,出於良心的不忍,人人都不會再亂扔,那麼,眼前會是一片凈土。我們所追求的文明不局限於外在,也追求心靈上的文明,我敢說,一個人連基本的心理健康都不具備,談何對社會,對他人文明。強加的處分措施,治標不治本,管住一時,管不了他時。某人說了一次臟話,剛批評完,過不了多久又犯,已經是「出口成臟」改不了。如果他在說前,哪怕留一分鍾思考,臟痞話說不得,久而久之,慢慢養成習慣,改了,這非一朝一夕,非一次記過所能達到的效果,這是心靈上所追求的,『大腦——指揮全身運作』心理干凈,所作所為會不文明。
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甜的空氣以久經逝去,然而這又是一個理想的境界,本擁有的毀在人們自己的手上。我們渴望一片天空,一片芳草地,想有一個幸福的『家』。想挽回這一切很難,但我相信,世上沒有白白的付出,我們共同向不文明行為說『不』世界會更加美好。期待著那一天 。

⑻ 關於旅遊不文明現象的看法寫一篇500字議論文

哈哈,500字也不算很多,你可以自己想想啊

⑼ 不文明吐痰行為議論文

同我周圍碰行文明所做舉僅影響城市面貌污染我所環境危害自比:隨吐痰、亂扔專垃圾、隨便、說屬臟、抽香煙、賭博等作新代我看些文明表現肯定十氣

我應該身作則並號召告別些文明行讓認清危害僅說更要行面看我應該採取措施:

1、自做起杜絕各種文明行做各種講文明事起榜作用;

2、做宣傳、公益廣告讓更主告別文明行;

3、看、碰文明行勇敢制止;

4、舉行些文明行帶評優;

5、定期電視、報紙文明現象進行曝光

我要每件事做起身邊事做起我應該做:看廢紙主撿起放進垃圾箱;隨吐痰;說臟;拾失物主交給師、警察;禮貌待講文明用語;打架……世界更美!

讓我城市更美麗讓球母親更美麗讓每言行舉止更文明請家攜起手共同努力講文明、懂禮貌做文明、做文明事告別各種文明行說bye-bye!

⑽ 不文明出遊的根子在於缺乏教養議論文

每逢節假日國人大量出遊,不文明遊客行為都像揮之不去的陰影……故宮刻字秀恩愛、長城刻字圖長久,等等。事實上,隨著中國遊客的足跡遍及全球,不文明現象也幾幾乎遍跡天下,節假日不過因為遊客集中出遊而不文明現象也集中爆發而已。

香港的一家大賣場,一個肚腩肥肥的內地遊客,眾目睽睽之下,拿了件阿瑪尼,當場脫掉上衣,袒著大肚皮,就要試穿。店員急忙過來勸說:先生,那邊有試衣間。大肚男搖頭:試衣間人好多,要排隊的!店員:不好意思,請先生耐心點排隊好嗎?大肚男不樂意了,斜睨著店員,質問:你是不是瞧不起咱中國人哪?明明是自己給中國人丟臉,卻反誣別人瞧不起中國人!
曼谷飛南京的航班,一名中國籍女乘客要水,空姐送慢了,女乘客頓時大怒,當場將開水潑到了空姐身上,女乘客的同伴幫腔謾罵、恐嚇和威脅空服人員,以致航班被迫折返曼谷,落地後更換機組,所有旅客下機。
36歲的中國男子榮某,攜25歲妻子趙某赴日本旅遊度蜜月,在札幌市一家便利店毆打店員而被捕,激起中日兩國對此的熱議。日本電視台特地制播節目凸顯中國遊客在日本的種種舉止,比如在富士山爬樹拍照、亂扔煙蒂、撿拾火山岩等明令禁止的行為。
以上種種,在在顯示出一些國人基本教養的缺失。所謂教養,是指一個人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文化和品道修養狀況。這種狀況應該描述為這樣一種狀態:強大的自由精神,強烈的自尊意志與含而不露的表達,面對任何環境時不失其優雅風儀,對外時刻保持著樂觀開放的心態,對內心中時刻寄予柔弱者真誠的關愛與憐憫,卻在任何形式的壓力面前絕不屈服。而以上的不文明行為,或是有失優雅風儀,或是因為盲目自大而顯示出粗魯暴戾,而其根子都在於教養的缺失。中國歷來被稱為禮義之邦,五千年文明的豐厚積淀,何以現今的一些國人竟缺失了教養?
一是長期的斗爭哲學的熏陶所積淀的對抗心理。斗爭哲學曾經是我們長期信奉的意識形態,親鄰互斗、同事相殘、父子揭發、夫妻反目是那個年代斗爭的日常表現,公然的人身侮辱也成為了迎合斗爭需要的一種形式,甚至得到公開或變相公開的鼓勵。這種斗爭哲學不僅影響和熏陶了整整一代人,而且禍延後世,導致許多民眾集體精神貧困的同時,很容易將善意的提醒、文明的規勸當成對自己的冒犯,成為過激甚至暴戾言行的誘因。
二是長期的物質匱乏所積累的深刻的自卑心理。必須正視的是,我們今天所享有的某種程度上的富有,是建立在長期的匱乏與經濟的迅速崛起基礎之上的,我們手裡握有了相比以往多多的鈔票,心理上卻並沒有做好怎樣做富人的心理准備,那種因為長期的物質匱乏所導致的深刻的心理自卑根深蒂固。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告訴我們,越是自卑之人,反彈起來就越是激烈,表現起來也越是誇張而自大。正是因為一度的心理自卑,所以有錢後才表現出對外的強勢攻擊性,在與人打交道時,特別希望對方視自己為一種更高級的存在,當這個期望遭到現實的否定時,他們的內心常常無法自控地做出激烈的反應。
三是長期的被無視導致的脆弱心理。中國自古以來,始終是個權力帝國,極少數權力的壟斷者通吃一切,普通民眾則長期處於被無視的狀態。與此相對應的是,集體主義的盛行。集體是個宏大的觀念,要求個體意識的泯滅與順從。個體意識越是微弱,越是易於被群體接納,越是容易淪為無思維的存在。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的高速發展,個人主義開始抬頭。但這種個人主義是一種缺乏個體修為熏陶、獨立人格健康發展的個人主義,因而更像是一頭逃出圈養的野獸,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但缺乏正確的個人修養和對公共規則自覺遵守的精神,既想引起公眾的目光和社會的注意,卻又缺乏充分施展的個人才能,因而左支右絀,一遇有個人心理難以承受的壓力則會以暴戾應對。
事實證明,擁有文明的教養比擁有發達的經濟更難,經濟的發達可以帶來外在的奢華,良好的教養才可能帶來強大的精神力量。一個有教養的社會會讓人如沐春風,一個有教養的國度必然擁有強大的軟實力。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