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仙游有什麼好玩的
①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都有什麼鎮,越全越好
最新資料:
仙游縣人民政府駐鯉城街道,
全縣轄1個街道、版12個鎮、5個鄉:
鯉城街道、楓亭鎮、榜頭鎮、郊尾權鎮、度尾鎮、鯉南鎮、賴店鎮、蓋尾鎮、園庄鎮、大濟鎮、龍華鎮、鍾山鎮、游洋鎮、西苑鄉、石蒼鄉、社硎鄉、書峰鄉、象溪鄉。
② 莆田仙游有那些特色小吃
莆田二十大名吃 PS:排名不分先後~
1.莆田鹵面
莆田的鹵面算是最富盛名的小吃了。又最屬江口的鹵面有名了。面,是莆田自製的,在外
面比較少能買到。佐料倒很多,有海蠣,蟶子,干貝,蝦干,精肉,蘑菇.....鹵面的工序
不難,但是要做地道的卻是很困難~基本上沒有哪個莆田人不吃鹵面的~
2.興化炒米粉
莆田古稱興化。印象中,別的地方是買不到這樣的米粉。興化的米粉比別的米粉都白且細
。其實米粉的做法很多的。很愛豆漿米粉。把豆漿燒開了,米粉放進去燙一下就熟了,再
加上花生油~那個叫美味啊~
3.熗肉
肉有很多種做法,但是莆田這樣的熗肉卻是唯一的。這道菜也是莆田人非常喜愛的一道,
看似簡單,做起來卻是非常難,要做好熗肉,沒有真傳,是很難作出地
道的~想想餓的時候,吃上這么美美的香香的肉,該多幸福啊~
4.荔枝肉
說道熗肉就不能不說莆田的荔枝肉。莆田的荔枝最為盛名,並被成為「荔城」。做成紅色
的荔枝肉就好像荔枝一樣,你不知道是荔枝在引誘你,還是肉在引誘你。是夏季下酒的好
菜之一
5.海蠣煎蛋
生吞活剝前的海蠣
也許很多人吃過這道菜了。去莆田,這道菜也是不能不吃的一道。海蠣是海里的一中貝類
海鮮,它其實海中的微生物。用特殊的工具把殼撬開就可以掏出肉了。然後把殼扔到海里
,過了一年又是一個海蠣了~海蠣就是這么煎蛋~
6.海蠣湯
莆田人基本上都很喜歡海蠣的。海蠣味道鮮美甘甜。海蠣湯更是甜中精品
7西天尾扁食
天尾是莆田的一個地名,山靈水秀的。西天尾扁食可是一道天下美食啊。沙縣小吃中的
扁食跟它可不能一比的。所謂皮薄餡多,包的都是瘦肉,吃的時候感覺皮也是肉做的~而且
還有炸的扁食。熱騰騰的扁食,放上花生油,香蔥,香飄飄的,光想像到都覺得餓了~
8.水煮蝦
蝦在莆田太常見了。在家裡,是絕對不吃凍蝦的,感覺不幹凈。一定要活蝦。水煮蝦雖然
簡單,卻是味道特別的鮮美,剛出鍋的蝦配上可口的料,哇,那個口水啊~水煮蝦也是夏天
下酒的一道好菜~
9.蝦蛄
蝦蛄也是蝦的一種,只是個頭比小蝦大多了。味道一樣的鮮美。蝦蛄以前比蝦便宜很多。
聰明善良的莆田人民,就想到了用蝦蛄來代替蝦~長大後,有天突然發現蝦蛄好貴啊~蝦蛄
比小龍蝦個頭也要大很多,不過吃飯跟小龍蝦有點相似。
10.潯燉冬瓜
大概也只有莆田人是這么吃的。潯,是螃蟹的親戚。也是橫著走的傢伙,可是比螃蟹便宜
很多。俗稱「爬爬」。這道菜關鍵在於選擇「爬爬」。「爬爬」也是有公母之分的,但是
母的比公的要好吃很多,因為母的有仔,跟魚籽差不多,黃色的小顆粒,俗稱「電」。燉湯不用買太結實的,放上冬瓜一燉,潯的味道都流到湯里,冬瓜吸足了味道,一級棒!
11.花甲
為何叫花甲呢?因為這個小東西的殼是花色的~花甲比蛤蜊個頭小,但是肉比它大很多,也
鮮美很多。花甲湯是夏天的常備湯之一,很清甜,那個味道啊真的是一流的,而且是去火
的,清清涼涼的~
12。斧頭
學名叫黑白蜆,因為長得像斧頭,就俗名為斧頭了。斧頭比花甲小一倍左右。而且肉也很
少。可是做起來,味道不比花甲差,小小的肉一煮非常有彈性,再加上花生油,蔥等佐料
,嘖嘖~一頓飯可以吃掉很多斧頭~這也是父親夏天喝酒的必備菜之一~
13.春卷
莆田的春卷,是小時候喜愛的零食之一~金黃色的春卷,咬一口脆到心裡了~涵江街頭有位老奶奶,打我懂事開始她就在那裡賣春卷了。現在身子骨依然硬朗。
14.蟶熘
炒蟶子 蟶子在莆田也是很常見的,類似於花甲,長的叫竹蟶。也是帶殼的。做之前要先拿刀割一
下殼,否則熟了,打不開殼,只能幹著急了-,-在家,母親和嫂嫂最喜歡的是醉蟶,顧名
思義,就是用酒來煮蟶子,你可以想像蟶子插成圓圓的一堆,中間加入白酒,再放上花生
油,鹽,味精等等調料,火一開,那就白酒的香飄四溢~口水ing
15.菜頭餅
又名蔥餅,做法很簡單,就是麵粉加蘿卜、粉條等等炸的。。。小時候奶奶搬著椅子去看莆仙戲,我就屁顛屁顛的跟在後頭,不為別的,就為了這菜頭餅,等到散場了,我們小孩兒們一手拿著菜頭餅,一邊看著散場大戲---八仙過海,別提多自在!!
16.興化泗粉
因其外觀狀若鼻涕,故名泗粉。 泗,古字典解釋有鼻涕之意,故得名。正宗的做法是:用
豬大骨熬湯,用其湯在鍋里燒開,放入泗粉,和豆芽菜(用其他菜都會變味道,那就不正
宗了) , 用大火煮熟,澆上蔥油,味精,少許醬油, 6度或以下的醋。莆田涵江宮口附近
有一家口味最正宗。
17.芋頭燉排骨
芋頭在莆田的小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選芋頭很關鍵。芋頭有水芋和冰糖芋之分(鑒於我
的只是有限)。水芋吃起來柴柴的,不管你燉多久,都是一個味道,更啃木柴似的,一點
也不好吃。冰糖芋,吃起來酥酥的~很溫柔的味道。但是火候一定要把握,否則火候不夠也
是柴柴味,太過了,就成泥了~其實芋頭拔皮是很郁悶的,因為跟芋頭的皮碰到的皮膚都會
起紅疹子,癢癢的,很難受。。。。在這教個小竅門,把手放在火上面烤一會,症狀就會減輕的。
18.鍋邊糊
鍋邊糊薄薄的,做起來也不難,最愛四中門口的鍋邊糊了~很像扁食的做法,也是香飄四溢
啊~
***提到了鍋邊糊,自然也要提一提面線糊嘍,莆田話叫「插粉」(音譯),跟泉州的有點類似,莆田的是用面線和興化粉一起煮的,加上豬血,小腸。涵江三角程有個攤子這兩樣是在一起賣的,一塊錢一碗生意爆紅火,尤其是天冷的時候吃上一碗,就上一口油條,不用我多說,各位看客心裡自然有數
19.興化煎粿
煎粿,原是農民在早稻登場後,舂米時篩出的碎米磨成米漿,配上南瓜、韭菜、芹菜、綠
豆芽等,用油煎干而成。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石室岩煎粿最為出名,有「沒吃煎粿等於沒
上石室岩」之說。
20.燜豆腐
喜宴的頭道大菜啊~可見其重要性。此菜主料用鮮豆腐,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補
中益氣、和胃清肺、生津化痰的功用,加上香菇、蝦仁、肉絲等輔料和蔥花、薑末等多種
調料,用旺火煮沸後轉文火燜煮20分鍾,待到豆腐泥呈蜂窩狀時,撒上一把芹菜末,即可
出鍋上盤。其特點是,色澤如翡翠白玉、質地柔軟,潤滑爽口,味道清純,多吃不膩。本人的最愛。莆田的豆腐我個人認為是豆腐中的極品,豆腐燉排骨,湯汁滲進豆腐的各個細胞,咬一口,怎是一個嫩字了得!
21.苦螺羹
其實只是稍微有點苦味了~不能多吃,會拉肚子
22.梅子
把上好的楊梅或者杏兒泡起來,幾年之後就是清涼去火的佳品啊~感冒時的最佳飲品!!!
23.生煎包
莆田的煎包要把屁股煎得很黑,香香脆脆的~
大家以後有機會來莆田也去嘗嘗哈!
樓主,給點分吧,找得挺辛苦的!
③ 莆田仙游有個啥特產
水果類:荔枝、龍眼、枇杷、文旦柚
海鮮干貨類:整隻魷魚干、蟶干、干貝、紫菜等
吃的話:山裡白粿、興化米粉、粿煎、煎包、雜粉
還有馬糕和欣糕、麵食等等
④ 莆田仙游有哪些特色小吃
一、鹵面,莆田鹵面和其它地方的相似,都是採用高湯及各種海鮮去烹制,由於莆田人較喜歡鹵面,所以在莆田各個街道隨處可見鹵面館。莆田鹵面更是莆田歷來款待親朋給好友,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
⑤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有哪幾個景區
還有仙游九鯉湖風光美麗!九華山 青雲山位於距福建省永泰縣城10多公里的嶺路鄉,不在莆田的。莆田旅遊景點--共有48個景點: 湄洲島 天馬山 石棺 莆田鳳凰山公園 瑞雲山森林公園 梅妃故里 古譙樓 白塘湖風景區 九座寺 三會寺 龜山古剎 東門石坊 夾祭草堂 大宗伯地...
福建 - 7 個回答 - 解決時間 2008-9-24
⑥ 莆田仙游哪裡好玩
莆田市景點旅遊地圖和更豐富的旅遊資源,景區和文物有250處,被列為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97。其中,有兩個國家重點文物的保護單位,省級8,20個市級,縣(區)級167,在湄洲島媽祖祖廟是眾所周知的,全世界楊三祖宗教是唯一我唯一的;湄洲媽祖祖廟和三祖在該國的宗教,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九鯉湖風景區湖,洞,瀑,石四奇平價,是「福建三絕「之一;大市古堰木蘭坡5公里,是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四光華寺佛教寺廟福建省「十佳風景名勝區,」一省玄妙觀三清殿是唐代道教的玄妙觀保存最完好的建築物,一直認為南少林寺遺址,有一個古老的崗樓和宋蔡襄墓,古窯址和明詩人禧城等大型城市浦的古建築遺址,有幾千歲的樹,荔枝樹 - 「宋香」,龍華古樟等樹木。
有莆田南少林。在福建省莆田市北鎮層巒疊嶂的西端,世界著名的南少林寺就在這里。莆田南少林寺原林泉院,據考古「林泉院或不遲於唐代後期存在,」但具體創建年代有待進一步驗證。林泉院武術風格,起源於唐代,它是通過磨刮,但也與軍事有關的風格。 ,
傳說,皇帝即位後,輔公祏東南沿海露絲部收集作惡多端,離開困難。那些罪犯難以捉摸,一切是不確定的,如果派出軍隊圍剿,無異於打,用拳頭跳蚤,昂貴和困難的工作。已加冕的皇帝被招募的少林寺方丈譚將軍,問他送僧兵懲治海盜的實力。譚宗派十三棍和尚為首的501道博僧兵福建叛亂。騷亂平息,沿海人民挽留這些危險的活菩薩。道博的感覺盛情難卻,他們回到了宣布他的譚宗嵩山少林寺方丈。方丈立刻告訴益稷:「盜長海平面的太陽和月亮,也有一些地方山下九蓮頭北部和南部特立尼達相同的寺廟,留在大乘佛教的心。」道博北少林寺方丈根據即愈,成名的時間和,地形酷似醫院擴建林泉嵩山寺結算。臨泉縣醫院已成為的南少林寺點。森林包圍九山圈村,狀如九個蓮花寺院坐落的位置,因為該廟的名稱九蓮山少林寺,俗稱南少林。清光緒年間,各地的愛國者反對清王朝,王俊彥吳林都與傳統的少林武術,用它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由於叛徒的出賣政府軍攻佔南少林已被殺害,許多僧侶,寺院被夷為平地。出的火焰僧侶生活了,徒授藝,堅持奮斗。據傳說,拳頭從少林寺的許多常式。由於清廷的輿論封鎖,只知道在民間悄悄流傳此期間悲慘的歷史。
莆田旅遊概況陽光明媚的春天天氣適合,風鯉城發送輕軌車輛。
像綠灣瓷磚小麥,果園綠色散棚。 (謝覺哉)
荔城無處不荔枝,黃金超過平疇碧覆蓋的河堤。
海四分之三左右的成熟領域,堵河成庫4點鍾可取的;
,糜費出生在川仍然存在,有書孑遺剪輯河岸。
雄關漫道江南風景好,同樣適用於溪魚和米飯。 (JO)
這是兩個銘文「鯉城」詩,分別從當他是總統的最高法院謝覺哉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兩位詩人的手,是在20世紀。 60年代,贊美它,是當今中國東南沿海的新興城市 - 莆田。
莆田市豐富的旅遊資源,人文和自然景觀周圍的山,沿海和平原,自古以來,四季景莆田,莆田24景,景仙游四個沿海十二景的說法。
莆田四季景(四祈禱夢想度假區)是:駿寶熙,夏天韻,秋仙女,冬九鯉。 「夏天韻」是指天雲洞。天雲洞位於秀嶼區埭頭的大蚶溫暖李村山東南部領土。天雲洞4周,邱岩組拼圖聖地亞哥松動無處不在,山茶花盛開的季節,不同的草叢,以峰奇,石怪,洞,修,直徑僻靜驚訝於興化大地。春季和夏季,雲霧繚繞,岩峰隱約,隱約亭台樓閣,山嵐幻想,人在雲中的地幔之間的雄偉彷彿置身仙境。唐代詩人羅隱曾來享受比賽,稱贊說:「山是美麗的。」
莆田二十四景是:東山曉旭白池塘月球,寧海第一天,JJ春,海市蜃樓湖,梅寺鍾,天馬晴嵐,西岩夜視,石棺藏煙,智泉珠瀑,九華疊翠,湄島潮音寺,鍾譚低音音效,谷城梅花,雨,碧瀨瀑布,古囊列山祭,紫霄岩,土耳其小河漁船,剪輯江岸山寨鍋造成的。
仙游四大金剛是:九鯉湖,麥斜長石,菜溪岩,天馬山。
莆田九鯉湖沿海十二景是:新橋貝爾(韓西新橋頭),陳梅蘭芳視覺(北高),創秦曉煙(北高),黃崎日落(埭黃岐),青山疊翠(埭頭堡壘),所擁有的小樊(海平面),門風濤(山亭文本),魚希江煙雨(梅州),螺港秋潮(山亭港里),蓼城蜃氣(東圃吉爾吉斯斯坦市撈唱),塔林(東圃塔林),一個小島長橋(秀嶼港)。
⑦ 莆田二十四景(仙游十景)有哪些
我只知道莆田二十四景 仙游十景,除了九鯉湖,其它就不太清楚
莆田二十四景
所謂莆田二十四景 ,是指莆田市轄區內(包括涵江區、荔城區、城廂區和秀嶼區)的二十四個景點。
【注意:秀嶼區除掉湄洲島】
莆田二十四景歷史記載
這二十四個景點是清代順治年間林堯英始定的。據記載,明代天順年間邑人 吳希賢第一次給莆陽標出了四個景區,即「壺橋晴嵐、烏山霽雪、綬溪待渡、寧海觀瀾」。林堯英認為這四個景區不能概覽莆田優美風光,就遍覽莆陽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
莆田二十四景名稱
東山曉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鍾、西湖水鏡、南山松柏、木蘭春漲、鍾潭噌響、柳橋春曉、石室藏煙、智泉珠瀑、
北瀨飛泉、綬溪釣艇、九華疊翠、壺山致雨、三紫凌雲、紫霄怪石、古囊列獻、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寧海初日、
天馬晴嵐、夾漈草堂、錦江春色、湄嶼潮音。
這些景點約定俗成,成為莆田婦孺皆知的傳統景觀,沿用至今。
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對聯
對仗還算工整:
試看海濱鄒魯,媽祖家鄉:紫霄怪石,三紫凌雲;石室藏煙,壺山致雨;智泉珠瀑,碧瀨飛泉;鍾潭噌響,草堂夾漈;西湖水鏡,木蘭春漲;湄嶼潮音,好一派錦江春色;
遙賞文獻名邦,梅妃故里:柳橋春曉,九華疊翠;白塘醉月,綬溪釣艇;寧海初陽,東山曉旭;古囊峢山獻,天馬晴嵐;梅寺晨鍾,西岩晚眺;谷城梅雪,更幾株秀木南山。
⑧ 莆田市仙游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九鯉湖,菜溪岩,天馬山去爬一爬,還有個烈士陵園,其他沒什麼看頭。順便去吃吃拱橋頭海蠣餅很好吃。
⑨ 在莆田二十四景中,仙游十景是哪些
寶塔放光、龍潭虎穴、九峰疊翠、 獅山象嶺、奇峰騰霧、貓阪警步、炎光普照、茅碥積雪、仙橋古渡、玉女垂簾。
仙游寺位於周至縣城南17公里的黑水峪口。這里四山環抱,一水中流,峰巒奇絕,甘泉飛瀑,是西安西南線西端融自然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著名旅遊景點。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與蕭史的愛情故事發生在這里,弄玉自幼擅長吹簫,通曉音律。它與風流俊逸、才華出眾的蕭史志趣相投,結為夫妻,住在寺邊的玉女洞。悠揚動聽、超凡脫俗的簫聲引來祥龍瑞鳳,他們雙雙結伴成仙而去。這就是「乘龍快婿」典故的由來。
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在興建行宮,起名仙游宮,現留南北二寺在黑水河南北兩岸。南寺稱仙游寺,北寺稱中興寺,二寺之間有一「黑水潭」,亦稱「仙游潭」。寺周圍九峰列障,清溪似帶。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仙游寺 - 景點歷史現有寺吸引遊客原因之一,是這里有許多歷代著名文人墨客的軼聞遺跡,其中有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馬融、唐代王勃、岑參、李商隱、朱慶余等,特別是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這里一氣呵成寫下了以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為主題的長詩《長恨歌》,成為時代相傳的千古絕唱。白居易還寫有《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曾於太白峰前住,數到仙游寺里來。黑水澄時潭底出,白雲破處洞門開。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惆悵舊游那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在岑參的《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呈謙道人》中,仙游寺的山光水色如在眼前:「太乙連太白,兩山知幾重。路盤石門窄,匹馬行才通。」「昨夜山北時,星星聞此鍾。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簫聲不可聞,此地留遺蹤。石潭積黛色,每歲投金龍。亂流爭迅湍,噴薄如雷聲。」「夜來聞清磬,月出蒼山空。空山滿清光,水樹相玲瓏。迴廊映密竹,秋殿隱深松。燈影落前溪,夜宿水聲中。」文人士子和騷人墨客多喜這里清幽脫俗,常來仙游寺游覽休息,相與酬唱,遞作笙簧。
仙游寺處於一個東西稍長、南北較短的谷地中,是黑河水出終南山時沖出的一道灣。時間已是下午,斜陽西照,南面列岫崔嵬,森壁爭霞,東面麥苗青青,深谷蓄翠,西面在陽光的逼射下,黑河水清光瀲灧,閃爍不定。而以法王塔為中心的仙游寺,出檐挑角,掩映錯落,竟籠罩在一片金色中!靜謐,庄嚴,與山外的喧囂、寒冷回然不同,使人生出一種神聖的溫暖的感覺。
實際上,這座塔是隋文帝詔令建造而又經過唐代重修的。關於隋文帝楊堅,由於他代周自立是「以下犯上」,而且不悅詩書,所以傳統的史家對他有一種文化心理上的抵觸情緒。他的江山也不是打來的,後代喜歡英雄的老百姓對他也所知不多,甚至他的兒子楊廣的知名度也要遠遠超過他。原因是楊堅針對北周末年「刑政苛酷,群心崩駭」(《隋書》卷一)的局面,大崇惠政,躬履節儉。與以前的多數帝王都不一樣,他是以佛法的寬容精神為旗幟而收攬天下人心的。楊堅一反北周滅佛的政策,大興佛教。結果不足十年,民眾歸心,天下大治,戶口滋盛,倉庫盈積,結束了三百年來的割據戰亂,全國復歸一統,為盛唐的出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隋文帝如何以佛法的精神治理國家?這座法王塔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據。
站在塔下,仰望著被斜陽直射而發出耀眼光芒的塔身,透過歷經千餘年風霜雨雪浸蝕而斑斑駁駁的磚縫,我彷彿看見了當年那幢幡繽紛眩目浮空的場面,聽到了那梵唄贊響鍾鼓訇然的聲音。隋文帝大興佛教中最有影響者,莫過於仁壽年間(601年—604年)分三次在全國一百一十餘州普建舍利塔。仙游寺的這座塔即其中之一。而且,據《廣弘明集》所載,是第一批30座塔中的第一座。
文帝在未即位前,有天竺沙門贈送了一包舍利子,雲「大覺遺身」。即位後,曾與曇遷禪師數之,競未能數清。仁壽元年(601年)六月十三,文帝誕辰,下《隋國立舍利塔詔》,令從京城分送舍利,於雍、岐、涇、同、華、蒲、並、定、相、鄭、嵩、亳、汝、泰、青、牟、隨、襄、楊、蔣、吳、蘇、衡、桂、番、交、益、廓、瓜、虢等30州各立一塔供養。《詔書》中說:「朕歸依三寶,重興聖教。思與四海之內一切人民,俱發菩提,共修福業,使當今現在爰及來世,永登善因,同登妙果。」請高僧大經30人各率侍者、官吏,並齎熏陸香百二十斤,分送舍利於各州起塔。起塔之時,任人布施,但錢只限止10文以下。若不夠,可役用正丁,取用庫物。限十月十五日午時,30州舍利同時置於石函內入塔。總管、刺史以下,縣尉以上,息軍機、停常務7日,專門辦理建舍利塔之事。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仙游寺 - 景點珍寶由於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興建,仙游寺法王塔發現的鎏金銅棺於98年10月20日被打開,棺中琉璃瓶內存放著國內首次發現的10粒隋代舍利子。後發現內有雙面刻紋石碑一塊、石函一具。考古人員對銹蝕嚴重的銅棺進行了除銹處理,將鎏金銅棺輕輕置放在搪瓷盤內的白紙上,用竹鑷仔細地清理銅棺表面上殘存的絲織線,然後用除銹機對銅棺蓋與棺身結合處進行清理。在前側與棺身結合處發現一絲縫隙,內有絲織狀物品。考古人員用竹簽向棺蓋下輕輕探去,另一人手托銅棺,棺蓋輕輕被打開。銅棺內露出一小堆絲織物包裹的東西。將包裹的絲織物品清理後,露出一個精美的琉璃瓶。琉璃瓶高4.6厘米,瓶外徑1.3厘米。瓶內存有10粒舍利子。
據史籍記載,隋文帝楊堅自小養育在馮翊般若寺,長大後返回楊家時,女尼智仙交給他一袋舍利子共31粒。公元601年,他詔令全國31州建舍利塔分別供奉,同時入塔,包括西安仙游寺法王塔。如今其它30座塔及舍利子情況不明。舍利的出土,水庫的建設,寺塔的重修,這一切都意味著仙游古寺已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了。
景點內索引:
仙游寺依山傍水、風景如畫,「仙游十景」尤其值得欣賞。寶塔放光、龍潭虎穴、九峰疊翠、獅山象嶺、奇峰騰霧、貓阪警步、炎光普照、茅碥積雪、仙橋古渡、玉女垂簾。
⑩ 福建莆田仙游楓亭有什麼好玩的
基本沒的玩。去看看海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