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遊客量
1. 南陽的經濟發展狀況怎麼樣
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現轄2區、10縣、1個縣級市。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85.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1.44萬人,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 改革開放以來,南陽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位居河南省前列,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5.8億元,全市完成生產總值16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1%,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16.3%和14.5%,實現了產業結構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演變,新興工業大市地位確立,第三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1.29億元,增長14.4%;工業經濟提速增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利稅分別是2003年的3.6倍和4.8倍,12個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80%以上,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壯大,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達17家,新創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5個。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市被確定為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河南省光電產業基地、河南省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五年累計接待遊客3367萬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9.4億元。南陽伏牛山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加大,礦產企業整合和節約集約用地取得明顯成效,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南陽的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對外形象明顯提升,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和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2. 南陽概況
南陽
簡介
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陝西省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馬蹄形盆地,俗稱南陽盆地。全市轄10縣2區和1個縣級市,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2005年末總人口1090萬。行政中心位於卧龍和宛城兩區。市人民政府駐卧龍區中州路。
郵政編碼:473000
行政區劃代碼:411300
電話區號:0377
漢語拼音:Nanyang。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南陽市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6個街道、116個鎮、93個鄉。
南陽市 面積26591平方千米,人口1054萬(2003年)。
卧龍區 面積1007 平方千米,人口 87萬人。郵政編碼473003。區人民政府駐梅溪街道七一路。
宛城區 面積 880 平方千米,人口 81萬人。郵政編碼473001。區人民政府駐東關街道建設路。
鄧州市 面積2294 平方千米,人口151萬人。郵政編碼474150。
南召縣 面積2933 平方千米,人口 60萬人。郵政編碼47465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方城縣 面積2542 平方千米,人口 98萬人。郵政編碼4732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西峽縣 面積3453 平方千米,人口 42萬人。郵政編碼474550。
鎮平縣 面積1490 平方千米,人口 94萬人。郵政編碼47425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內鄉縣 面積2465 平方千米,人口 62萬人。郵政編碼47435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淅川縣 面積2798 平方千米,人口 73萬人。郵政編碼474450。
社旗縣 面積1203 平方千米,人口 64萬人。郵政編碼473300。縣人民政府駐賒店鎮。
唐河縣 面積2497 平方千米,人口126萬人。郵政編碼473400。
新野縣 面積1056 平方千米,人口 73萬人。郵政編碼4735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桐柏縣 面積1941 平方千米,人口 43萬人。郵政編碼47475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
歷史沿革
1994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4]67號):(1)撤銷南陽地區、縣級南陽市、南陽縣,設立地級南陽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中州路。(2)南陽市新設宛城區和卧龍區。宛城區轄原南陽市的新華、東關2個街道辦事處和環城鄉,原南陽縣的白河、瓦店、官莊3個鎮和新店、紅泥灣、高廟、茶庵、溧河、漢冢、黃家崗、金華8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東關街道辦事處建設路;卧龍區轄原南陽市的梅溪街道辦事處和七一、靳崗、卧龍3個鄉,原南陽縣的蒲山、漳河、石橋3個鎮和小寨、潦河坡、謝庄、安皋、王村、青華、陸營、英庄8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梅溪街道辦事處七一路。(3)南陽市轄原南陽地區的桐柏縣、方城縣、淅川縣、鎮平縣、唐河縣、南召縣、內鄉縣、新野縣、社旗縣、西峽縣和新設的宛城區、卧龍區。原南陽地區的鄧州市由省直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南陽市總人口9577771人; 宛城區 785943 卧龍區 798772 南召縣 561784 方城縣 886230 西峽縣 412988 鎮平縣 852360 內鄉縣 583233 淅川縣 641327 社旗縣 580280 唐河縣 1151733 新野縣 629106 桐柏縣 403359 鄧州市 1290656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歷史文化
南陽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城西卧龍崗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前的躬耕地。
南陽歷史上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及「智聖」諸葛亮,更滋養了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文學家姚雪垠、科技發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當代名人。 南陽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荊紫關鎮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南陽板頭曲、內鄉宛梆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然資源
南陽地處北緯32017`-33048`,東經110058-113049,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 渡地帶,屬典型的季風大陸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內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兩 大水系,長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條。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資源總量70.35億立方米,水儲量、畝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林地面積145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3%,擁有植物資源1500多種,森林野生動物50多種。南陽是全國中葯材的主產區之一,葯用植物資源豐富,具有種植、加工中草葯的自然條件優勢和傳統習慣,盛產中葯材2340種,產量達2.5億公斤,其中地道名優葯材30餘種,山茱萸產量約佔全國的80%,居全國之冠;辛夷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萬株。 南陽是中國礦產品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已探明各類礦產80餘種、452處。其中天然鹼、紅柱石儲量為亞洲之冠,藍晶石、金紅石居全國第一。南陽以玉雕業而聞名海內外,是我國三大玉器加工基地之一,1995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玉雕之鄉」。南陽獨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素有「東方翡翠」之稱。黃金、石油儲量居全省第二,且分布集中,組合良好,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目前已開發利用46種,礦業總產值28.6億元。
基礎設施
南陽地處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優越地理位置。焦枝鐵路縱貫南北,寧西鐵路橫穿7個縣市 個縣市區;國道312線、207線、209線和省道豫01線、豫02線分別從全市縱橫穿過;許平南、南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了2957個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信南高速公路有望2006年底前建成通車,宛坪、嶺南、驛(駐馬店)宛高速南正在加緊建設。南陽將成為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架交叉的交通樞紐。南陽飛機場為河南三大民用飛機場之一。 南陽處在華中電網覆蓋之下,境內裝機70萬千瓦的鴨河口火電廠、裝機25萬千瓦的蒲山電廠已經建成發電,鴨電二期工程2×60萬千瓦、熱電廠一期2×21萬千瓦項目開工建設。固定電話號碼升至8位。
南陽中心城區現有人口70萬,建成區面積70平方公里。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供 水、供電、道路建設及園林綠化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城市服務功能明顯增強,中心城區的白河游覽區擁有萬畝水面,形成北方內陸城市少有的水城、綠城景觀。先後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經濟社會
農業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是全國糧、棉、油、煙集中產地。正常年景,糧食總產約佔全省11%、全國1%;棉花佔全省20%、全國4%;油料佔全省13%、全國2%。有6個縣市區是國家商品糧、棉基地,3個縣市區為國家優質基地。南陽黃牛居全國5大優良品系之首。
工業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現已初步形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紡織、
醫葯和輕工食品等主要行業,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3萬多家,天冠酒精集團、金冠電氣集團、普康制葯集團、南陽紡織集團、新野棉紡集團、河南油田、樂凱膠片廠等企業已進入全國520家主要企業行列。酒精、石油、膠片、中西葯、紡織品、防爆電機、卷煙、水泥、天然鹼、汽車配件等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為國家「十五」試點推廣項目。
科技教育南陽科技教育事業比較發達,擁有八所高等學校、十四所中等專業學校,勞動力素質較高;南陽是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的科技示範市。南陽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綜合實力
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050億元,比去年增長13.3%,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16.8%、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3億元,增長54.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8億元,增長30%.糧食總產466萬噸,糧、油總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894元,增長16%。
旅遊資源
南陽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擁有眾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和引 人入勝的自然景觀。 南陽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處,省級64處,不同專題的博物院館14處。其中南陽府衙、內鄉縣衙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建築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兩級衙門。南陽境內發現的大面積恐龍蛋化石群轟動世界,楚始都丹陽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寶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遺址引人關注。 現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其中,寶天曼和老界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地貌獨特,植被良好,風景如畫;2001年寶天曼被列入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丹江口水庫風景區以亞洲第一大水庫和南水北調的渠首源頭為世人關注;正在興建的西峽恐龍蛋生物遺跡博物館將成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內鄉縣衙、鸛河漂流躋身4A級景點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通過國家評審,葉家大庄桐柏英雄紀念館列入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距南召縣雲陽鎮北3公里處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遺址,是中原人類的發祥之地。1978年,科學工作者在此採集一顆猿人牙齒化石及大量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鑒定,定名為「南召猿人」,為距今約50萬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類遺址,與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時代大體相當。南召猿人的化石地點,是國內發現的重要的古人類遺址,它填補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文化的歷史空白,擴大了猿人在秦嶺地區的分布范圍,為進一步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對外開放
南陽是全國出口商品綜合基地之一,全市出口產品24大類近百個品種,銷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創匯總量多年來一直居河南省前列。南陽先後與日本國南陽市、以色列國加特市、瑞典烏姆蘭省結成友好城市,同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和技術交流關系。南陽海關、商檢、口岸機構齊全,並設立了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陽生態工業園區和各類縣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了外商投資服務中心,能夠為海內外朋友來南陽投資興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當前,南陽正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努力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生態大市。為此,全市上下把擴大開放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略,採取一系列措施,優化投資環境,擴大開放,大力招商引資。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兩節一會」,組織了赴蘇、浙、滬、港等地招商引資活動,南陽經濟開放度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十五」時期累計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33家,實際利用外資1.67億美元,完成外貿出口7.2億美元.
南陽民歌
在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民間歌曲有著極其輝煌的成就,它深刻而生動地表現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願望。反映了各個民族、各個時代的社會實踐,南陽地區民歌,是南陽地區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並經過千錘百煉,不斷推陳出新而形成的一種音樂藝術體裁,
千百年來,它體現著南陽地區人民的精神世界。表達了他們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同時,也創造了抒發人民喜怒哀樂之情的各種藝術表達方法。不僅對研究我國民族間音樂具有重大價值,而且,對研究社會、民族、地理、歷史、語言、文學以及風俗習慣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南陽地區,在民族民間音樂整理、研究、編輯、出版等方面,在各級有關領導和全體編輯人員共同努力下,成績卓著。《南陽民間歌曲集成》問世,在民歌采風史上是空前的,它一方面把民歌的社會風情,音樂風格以及歌詞的完整性溶為一體。並根據南陽地區民歌體裁和形式發展完善,把南陽地區民歌分為:號子類、山歌、田歌類、燈歌類、小調類、叫賣類。敘事類及其它,共八類,這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另一方面,以內容和題材,又較全面的反映本地區的歷史、社會、民族、文化、生產斗爭和生活、風俗等各個側面的人民生活風貌。它不僅是研究本地區社會、文化、歷史、民眾、文學、美學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音樂家,作曲家、歌唱家、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珍貴的案頭工具書。
南陽,位於豫西南鄂、豫、陝三省交界處,地位特殊,民間歌曲又有數千年的積蘊,又分布在寬約110公里,長約150公里的十三個縣(市),有山歌、號子、田歌、小調、燈歌、兒歌、以及風俗歌、叫賣調等,品種繁多,風格多樣,各異,其區劃自然呈現出紛雜多變的局面。所以,在探討分析南陽地區民歌的色彩區劃分區、流傳以及風格特徵等,拙意在開拓以往研究領域,不單把民歌視為孤立的文化,更著眼於同本民族(南陽地區主要是漢族)的歷史文化、自然、社會間的多方聯系,特別是把它根植於它的土壤,即文化背景,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並吸收廣泛的地理、文化、考古學、民族學、民俗學以及語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整體研究和綜合分析,從而提示出南陽地區民歌的流布、風格特點及其全貌。從中吸取陳述樂思的科學方法,學到表達中國人民思想感情的民族音樂語言的思維方法和表現手段,這無疑對宏揚民族音樂文化優秀傳統,振興民族音樂,使中華民族音樂走向世界,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3. 河南南陽經濟水平怎麼樣
53年以前南陽綜合實力第一,54-2003年南陽綜合實力河南第二,2004年至今,南陽綜合實力被洛陽超回過,次於鄭答州洛陽,屈居河南第三位。
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山區、丘陵、平原約各佔1/3,其總面積2.6509萬平方公里。
南陽盆地處於漢水上游、淮河源頭,北有秦嶺、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三面環山,中間形成近3萬平方公里的盆地,是天然的形勝之都。其地質結構十分穩定,一千多年沒有發生大的地震。
古人曾描述「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4. 河南南陽卧龍崗景區的遊客每天有多少
平時都很少,只有到玉雕節,醫葯節什麼的,
那時候外地人多,就回去
高峰一天接待量為500-900人次
,平時就在20人次左右,
本地人不算在內
但附近有學校,便利店不錯,
5. 南陽市區域概況
2.1.1 自然地理
南陽市位於河南省的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東臨河南省駐馬店市和信陽市,南接湖北省的襄樊市和鄖陽地區,西與陝西省商洛地區相連,北與河南省三門峽、洛陽和平頂山三市毗鄰。全市總面積2.65×104km2,佔全省總面積的16%。2004年人口1069萬,佔全省總人口的11%。該區為鄭州、武漢和西安三大省會城市組成的三角形中心位置,焦枝鐵路縱貫南北,寧西鐵路橫穿東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南陽市處於第二級地貌向第三級地貌台階過渡的部位,地表形成具有東西地貌過渡的特點,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類型多樣。工作區東、西、北三面環山,海拔高度在72.2~2212.5m之間。中南部平坦開闊,地勢呈階梯狀逐漸向中部和南部傾斜,地面比降二千分之一至四千分之一,以河流為骨架構成向南開口與江漢平原相連接的馬蹄形盆地,即「南陽盆地」。盆地東北角的方城缺口與華北平原相通,構成歷史上著名的「南(陽)襄(陽)隘道」。北部和西北部是伏牛山,其花崗岩地貌比較發育,東部及東南部為桐柏山。中山、低山沿NWW-SEE方向展布,構成黃河、淮河和長江三大水系及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南陽盆地的天然屏障。境內山區面積9709km2,丘陵面積7980km2,平原面積8911km2,分別佔到區域總面積的36.5%、30%和33.5%(表2.1)。
表2.1 南陽市各縣(市)地形特徵結構
工作區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屬於典型的季風型大陸半濕潤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春季溫暖,秋季涼爽,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干濕適中。年平均氣溫在14.4~15.7℃之間,年均降雨量800~1000mm,而且多集中在夏季,雨熱同季。年平均日照時數2121h。年無霜期在225~240d之間。
區域內河流縱橫,水系發達。河流徑流資源豐富,全市年均徑流量達68.03×108m3。河流具有明顯的季風區河流特徵,汛期短而集中,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地下水資源豐富,淺層地下水總量達22×108m3,其中可采量為7.75×108m3。
土壤以黃棕壤土為主,砂姜黑土次之,適宜於農林牧各業發展。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紅薯等,其中小麥的產量和商品量均居全省首位。經濟作物有棉花、芝麻、煙葉、花生等。林果資源有松、杉、泡桐等用材林30多種,獼猴桃、板栗、大棗、生漆等經濟林20多種,中葯材有山茱萸、辛荑、桔梗、丹參、杜仲、半夏、全蠍、血琥珀等八大名產。「南陽黃牛」體型高大,肌肉發達,皮質優良,為全國五大優良黃牛品種之一;南陽柞蠶絲產量居全省首位,柞綢馳名中外。
動(植)物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和復雜性特徵。生物資源豐富,全市有植物2000多種、動物3000多種,其中40多種植物、50多種動物被列為國家和省級保護對象。
南陽市是河南省礦種最多和儲量比較豐富的地區,已探明各種礦產品84種,天然鹼、藍石棉、高鋁礦物、玉石、銀、銅等儲量位居全國之冠,石油、黃金、水泥灰岩、鋅、鉛等礦產均較豐富,但是多為中小型礦和礦化點,開采較盛的大理岩礦、釩礦為露天民采,給水源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留下了隱患。
旅遊觀光資源豐富。南陽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豐富,山川秀美。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以上57處,還有寶天曼自然保護區。南陽地區人力資源豐富,人口突破1000萬,位居全省第一,人口為水源區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壓力。
2.1.2 社會經濟概況
南陽市轄鄧州一市,卧龍、宛城兩區,南召、方城、西峽、鎮平、內鄉、淅川、社旗、唐河、新野、桐柏等10縣、225個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4653個村民委員會、201個居委會,是河南省人口最多、土地面積最大的省轄市。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892.46億元,比上年增長23.24%,是1996年以來最高增速;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4.25億元,增長36.8%。工業經濟速度效益明顯提高,全市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60.72億元,增長24%,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137.2%,提高了16.2個百分點,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市財政總收入達到5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7.32億元,增長27.4%,一般預算支出60.70億元,增長18.80%。
南陽市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機械電子、紡織、化工、食品、醫葯、建材等行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優勢產業。南陽市的外向型經濟也已初具規模,在全市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出口商品由以資源型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向以加工型成品出口為主轉變。近年來,南陽經濟一直保持穩定較快增長,南陽的主要經濟指標和工農業產品無論是總量還是佔全省的比重,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6.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歷年來人口數量與人均經濟收入情況
南陽市宛城區是1994年南陽市撤地設市後設置的行政區,位於市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交通的中心區域。全區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5鎮7鄉,總人口79.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3.6萬人,國土面積927平方公里。 宛城區,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戰國時為申、呂之地,楚文王滅申、呂置宛邑,史稱宛。秦設宛縣。隋初改稱「南陽」。 南陽市宛城區是1994年南陽市撤地設市後設置的行政區,位於市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交通的中心區域。 全區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5鎮7鄉(位於宛城區官莊鎮境內的河南油田,由於其直屬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特殊性,故不計算在內),總人口79.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3.6萬人,國土面積927平方公里。 宛城區,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戰國時為申、呂之地,楚文王滅申、呂置宛邑,史稱宛。秦設宛縣。隋初改稱「南陽」。自古以來享有「南船北馬」之稱,居豫、鄂、川、陝交通要沖。更有商賈遍天下,富冠海內之譽。又是藏龍卧虎之地,商聖范蠡、秦相百里溪、創造渾天儀和地動儀而舉世聞名的科聖張衡、以《傷寒雜病論》恩澤後世的醫聖張仲景、以《出師表》名垂青史的智聖諸葛亮都在華夏文明史上鑄起了不朽的豐碑。 近日宛城,是現代化的新城區。市區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寬闊的濱河大道、人民路、建設路、新華路、獨山大道、長江路等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南陽商場、金漢豐商廈等大型購物中心,展現了南陽商業亮麗的風采。坐落在白河北岸的南陽市體育中心,英姿勃勃。宛城的母親河----白河穿繞市區,與梅溪河、三里河、溫涼河交相輝映,形成了獨特的中原水城風景。特別是有「上海外灘」之稱的白河游覽區,三級橡膠壩似三條黑龍橫卧錦帶,國際A級水上運動場,碧波盪漾,岸邊翠柳婆挲多姿,綠草盈盈,花木蔥蔥,月亮島、蓮花島似銀盤青螺,白河橋、卧龍橋、育陽橋、南陽大橋飛架白河兩岸。 宛城區物華地靈,資源富有。地下礦藏豐富,有石油、藍晶石等幾十種礦藏。土特名優產品眾多,牛角雕刻、南陽烙花、獨山玉、界中米醋、天驕牌棉花、南陽黃牛馳名中外。 2004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47.1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5億元,增長13.2%;第二產業增加值16.8億元,增長20.8%;第三產業增加值10.8億元,增長9.4%。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4億元,一般預算支出2.9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2.3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6億元。商品出口總額10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29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515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779元。 經濟增長速度和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全區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59億元,增長28.4%;實現利潤3003萬元,增長76.5%;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26.6,提高16.6個百分點。白河、溧河、黃台崗、瓦店4個工業園區新入駐企業28個,總量達到97個。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總產量33.9萬噸,增長13.2%;棉花總產量2.5萬噸,增長3.5%。畜牧、蔬菜、林果花卉、食用菌四大特色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年建設投資50萬元以上項目214個,建成148個。凌寶珠光顏料、康乃馨化工等項目建成投產,新雅包裝合劑、理邦公司GMP達標、恆昌棉業等項目基本建成。市場建設步伐加快,新建各類市場15個,食品商貿城擴建工程、棗林傢具博覽中心、恆康汽車銷售中心和萬盛食品商貿城投入運營。爭取資金5060萬元,實施公路、教育、衛生、水利等建設項目。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農業綜合開發1333﹒33公頃,改造中低產田2500公頃,解決了1.2萬人飲水困難。強力推進小城鎮建設,投入資金1.2億元,新修改造街道16條;深入開展星級城鎮創建活動,全區星級城鎮達到4個。 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共引進各類項目173個,到位資金7.8億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科技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承擔實施省、市、區科技項目21個,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達到46%。素質教育得到加強,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進展順利。開展了對既往有償供血者的普查和艾滋病患者的救治救助,疾病控制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和就業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養老、失業、醫療保險擴面和征繳力度不斷加大,基本養老金、失業救濟金得到全額及時發放;9562名「低保」對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低保」金642萬元。落實就業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372人,其中「4050」人員356人。
7. 請問.南陽的經濟實力在中國能排第幾
53年以前來南陽綜合實力自第一,
54-2003年南陽綜合實力河南第二。
2004年至今,南陽綜合實力被洛陽超過,次於鄭州洛陽,屈居河南第三位。
目前在中國排名50-60名,建國以後南陽經濟實力最高時曾排全國三十多名。
8. 南陽市是河南省面積最大的城市嗎
是,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轄市。
9. 南陽為什麼成為最受歡迎的城市
我個人比較喜歡南陽的點,就是當地的美食非常多,而且後來南陽的交通發展的比較便利,要去哪裡都非常方便,所以住在南陽的區域中心體驗是不錯的,外來遊客來到南陽也不會因為當地的消費水平而感到困頓,所以南陽才會成為最受歡迎的城市吧。
南陽機遇大,人人都愛它
屆時無論是來自哪裡的遊客,都可以到南陽來看一看,目前南陽是河南的副中心城市,它的地理位置僅次於洛陽,未來隨著鄭州城市的建設逐漸飽和,未來的南洋將會迎來更多的關注,而且當地低廉的人力和土地成本也會為南洋吸引來更多的投資建設,從獨特的地理位置上來看,南陽正處於中心位置,還在經濟上的合作,必然會越來越多良機,也是不容錯失的。所以,優越的地理位置也就吸引來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商將目光轉移到南陽這座城市來。
我覺得南陽之所以會逐漸成為人們眼中最喜愛的城市也和它的發展前景是脫不開關系的,未來的20年南陽勢必會處於發展的關鍵期,只要可以抓住這個機遇,我相信南陽的未來是非常璀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