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鎮江外國遊客

鎮江外國遊客

發布時間: 2020-12-24 13:52:51

⑴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簡介

這個問題在人教版高中教材第一冊的第一單元中講到

英法資產階級第一次聯合侵略中國的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資產階級對清朝發動的一次侵略戰爭。這次戰爭是第一次 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因此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美等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迫切要求向 外侵略擴張,以便尋找新的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資產階級原以為憑借《南京條約》就 可以迅速打開中國市場,獲取巨額利潤。但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社會結構沒有改變,對 外國商品的進入有頑強的抵抗作用,英國的工業品沒能佔領中國市場。
(為了向中國傾銷 商品和掠奪中國的廉價原料,英國想通過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打開中國的市場,即根本原因)發動了戰爭.

咸豐四年(1854年),英國借口《望廈條約》中有12年可以修約的規定,援引片面 最惠國條款,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條約》,以進一步擴大鴉片戰爭中所得到的權益,得 到法國、美國的支持。清政府拒絕了「修約」的要求。英、法、美未達目的,叫嚷要訴 諸武力。但當時英、法正與俄國進行克里米亞戰爭,無力在中國開辟新的戰場,美國也 因國內局勢不穩,不可能發動侵華戰爭,「修約」問題便暫時擱置起來。咸豐六年 (1856年),美國借口《望廈條約》屆滿12年,要求全面修改條約,得到英法的支持。 清政府再次拒絕了這一要求。英國認為,只有採取強大的軍事壓力,才能從中國取得更 多的權益。於是,英、法兩國各自尋找發動對華戰爭的借口。

1856年,英國終於製造了一個「亞羅號事件」。「亞羅」號是一艘走私鴉片的中國 船。1856年10月8日,廣東水師在黃埔逮捕了船上2名海盜和10名涉嫌船員。英國駐廣州 領事巴夏禮借端生事,說該船是英國船,要求中國方面放還人犯並道歉。兩廣總督葉名 琛屈服於英國的壓力,同意交還人犯。但巴夏禮拒絕接受。10月23日,英國軍艦悍然開 進內河,挑起戰爭。葉名琛不作任何准備,反而下令不準放炮還擊,致使英軍長驅直入, 迅速將內河沿岸炮台攻佔,並一度沖入廣州城內。廣東人民和部分愛國官兵對進犯的英 軍進行了堅決的抵抗和打擊,迫使英軍於1857年1月20日退出珠江內河,撤往虎門口外, 等待援軍。 1857年春,英國政府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專使,率一支海陸軍前來中國, 同時,建議法國政府共同行動。

在此之前,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正在向中國交涉,進行敲詐勒索。於是接受英 國建議,派葛羅為全權專使,率軍參加對中國的戰爭。

1857年10月,額爾金和葛羅率艦先後到達香港。11月,美國公使列衛廉、俄國公使 普提雅廷也趕到香港與英法公使會晤,支持英法的行動。12月,英法聯軍5000多人編組 集結完畢。額爾金、葛羅在27日向葉名琛發出通牒,限48小時內讓城。葉名琛以為英、 法是虛張聲勢,不作防禦准備。12月28日,聯軍炮轟廣州,並登陸攻城。29日,廣州失 陷,葉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爾各達,1859年病死於囚所。

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後,四國公使糾結北上。1858年4月,四國公使在白河口外會 齊,24日即分別照會清政府,要求派全權大臣在北京或天津舉行談判。英、法公使限定 6天內答復其要求,否則將採取軍事行動。美、俄公使佯裝調解,勸清政府趕快談判。 清政府不能正確判斷英、法下一步的行動,又指望美、俄調停,既不作認真的戰爭准備, 又沒同侵略軍作戰的決心。

1858年5月20日上午8時,額爾金、葛羅在聯軍進攻准備完成之後向清政府發出最後 通牒,要求讓四國公使前往天律,並限令清軍在2小時內交出大沽炮台。上午10時,聯 軍轟擊南北兩岸炮台,各台守兵奮起還擊,打死敵軍100餘人。 但是由於清朝官吏臨陣逃跑,後路清軍沒有及時增援,致使炮台守軍孤軍奮戰,最 後各炮台全部失守。聯軍隨即溯白河上駛,到達天津,還揚言要進攻北京。清朝統治者 感到戰守兩難,立即派出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前往天津議和。

6月26日和27日,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分別簽訂。美、俄兩國則 在此之前就分別與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這些條約規定了公使駐京、增開商埠以 及賠款等內容。此外,俄國還趁火打劫,在5月底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中俄璦 琿條約》,割去了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退出天津,准備來年進京換約。1859年,英國派普 魯斯為公使到中國赴任和換約。普魯斯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於6月中旬帶領艦隊和海軍 陸戰隊開到大沽口外。清政府安排英、法公使由北塘登陸進京換約,普魯斯斷然拒絕, 堅持要清政府拆除白河防禦、乘艦帶兵入京的無理要求,並限期撤防。

1859年6月24日晚,侵略軍炸斷攔河大鐵鏈兩根。25日,英國艦隊司令率10餘艘戰 艦、炮艇突襲大沽炮台。此時大沽炮台經蒙古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整頓,加強了兵力, 改善了武器裝備。面對侵略軍的野蠻進攻,守軍奮起反擊,激戰一晝夜,擊沉、擊傷英 法軍艦10餘艘,斃傷侵略軍600餘人,英國艦隊司令何伯也受重傷。聯軍受此挫敗,狼 狽逃出大沽口。

英法聯軍在大沽戰敗,使英、法政府大為惱怒。額爾金、葛羅再次成為全權代表, 分率英軍1.8萬人和法軍7000人,氣勢洶洶地殺向中國。1860年4月,侵略軍佔領舟山, 5月、6月佔領青泥窪(大連)和煙台,封鎖渤海灣,完成了進攻天津、北京的部署。

1860年8月1日,英法軍艦30多艦,集結於北塘附近海面。北塘沒有設防。8月12日, 聯軍在北塘登陸,迅速佔領北塘西南的新河、軍糧城和塘沽,切斷了大沽與天津之間的 主要交通線。8月21日,聯軍佔領大沽炮台。僧格林沁所部退至北京東南的張家灣、通 州(今通縣)一帶。聯軍乘勝佔領天津。

清政府立即派人至天津乞和,英、法聯軍不予理睬,進逼通州。清政府又派怡親王 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到通州求和,英、法聯軍提出極為苛刻的條件。9月 18日,聯軍攻陷張家灣和通州,21日陷京郊八里橋。僧格林沁等撤往北京城。咸豐帝令 其弟恭親王奕

⑵ 中國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分別有哪些,年份,內容,影響

一、《南京條約》

1、簡介

該約於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

2、內容

《南京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

①割讓香港島;

②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

③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

④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

⑤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

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

3、影響

《南京條約》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與作為附約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即《虎門條約》),產生重大歷史影響。

從社會性質上看,《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經濟上,中國的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由於戰後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入侵而逐漸解體,中國經濟也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

依據革命史觀,隨著社會性質的改變,階級斗爭的形勢也發生了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也發生變化,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二、《辛丑條約》

1、簡介

是中國清政府和英(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美(美利堅合眾國)、法(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德意志帝國)俄(俄羅斯帝國)日(日本帝國)意(義大利王國)奧(奧匈帝國)。

西(西班牙王國)荷(尼德蘭王國)比(比利時王國)十一國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

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因條約簽訂日為陽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

2、內容

條約規定:

①、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詳情為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

②、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

③、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

④、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3、影響

《辛丑條約》的簽訂,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還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而俄國則在用其它條約獲得中國的東北的領土。

英美則以商業利益為重,希望保持中國門戶開放,並對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後達成的協議,沒有要求清政府割地,只要求巨額的賠款。

三、《馬關條約》

1、簡介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

2、內容

根據條約規定:

①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後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台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②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③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3、影響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各帝國主義國家援引片面最惠國待遇,獲得了《馬關條約》中除割地賠款以外中國給予日本的所有特權。

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深民族危機。

四、《《中法新約》

1、簡介

《中法新約》即《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或《越南條款》,又稱《中法和約》、《李巴條約》,是1885年(光緒十一年)6月9日清朝與法國簽訂的關於結束中法戰爭的不平等條約。

2、內容

《中法新約》即《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或《越南條款》,又稱《中法和約》、《李巴條約》,共10款,主要內容有:

①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並在條約簽字後六個月內,中法兩國派員到中越邊界「會同勘定界限」;

②法軍退出台灣、澎湖。

③中越陸路交界開放貿易,中國邊界內開辟兩個通商口岸,一在保勝以上,一在諒山以北,允許法國商人在此居住並設領事。

④降低中國雲南、廣西同越南邊界的進出口稅率。

⑤以後中國如修築鐵路,「自向法國業此之人商辦」。

3、影響

《中法和約》的簽訂,使法國打開了中國的「後門」。此後,中法之間又相繼簽訂了《越南邊界通商章程》、《續議商務專條》等條約,具體確立了法國的侵略權益,使中國西南地區逐漸成為法國的勢力范圍。

五、《望廈條約》

1、簡介

《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英文為「Treaty of peace, amity, and commer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Chinese Empire」。

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2、內容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並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

也就是說,英國通過鴉片戰爭獲得的特殊權益,除割地、賠款外,美國全部獲得,而且在許多方面危害中國更厲:

①協定關稅。條約規定:「倘中國日後欲將稅率變更,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此為《南京條約》規定「協定關稅」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的經濟。

②擴大領事裁判權范圍。條約規定:中國國民與美國國民發生訴訟事件,美國國民由美國領事等官員捉拿審訊,按照美國法律與慣例處理。

③侵犯中國的領海權。美國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國港口「巡查貿易」,清朝港口官員須「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國的美國商船,清朝無從統轄。

④規定了12年後可以「修約」的條款。此外,條約還同樣規定了片面最惠國待遇,如中國日後給他國以某種優惠,美國應一體均沾。

3、影響

《望廈條約》使美國享有英國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同時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如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港口巡查貿易;美國人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等。中美《望廈條約》是比中英《南京條約》、 中英《虎門條約》及其附件更細致更完備的不平等條約。

它是加在中國身上的又一道更為沉重的枷鎖,並成為爾後中法《黃埔條約》及其他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範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不平等條約

⑶ 鎮江外國語學校情況

學校環境很可以啊,原來是1中的地盤啊,你應該知道.
教學特點嘛,是小組合作型的,及4或5個人桌子靠專在一起屬稱為一個小組.
老師都是蠻頂尖的,教學質量不錯啊,不過競爭很激烈,考上的95%都是優秀生呵,如果你認真聽,好好學,成績應該不錯滴~~~~~~~~~~~
我上面的人,你的網址是對滴,但學校採用的是區域網,很多資料等你到班上再看吧~~~

⑷ 日本人是怎麼打進中國南京的,沒有守軍嗎,那是國明黨的一個大地方啊!怎麼打進來的沒有坦克

最最丟人的一仗,由此可見國軍戰鬥力之弱。
1937年12月1日開始,日本華中派遣軍僅專僅用了一周就屬掃清了南京外圍,包圍了南京。南京成了一個孤城,7日蔣介石乘飛機逃離了南京。
隨後蔣下達了相機撤退的命令,唐生智這個南京衛戍司令,12月12日下達撤回命令,中國軍隊當時在南京和外圍有15萬人軍隊。6個軍2個師,3個旅,4個憲兵團,還有外圍撤回來一部分部隊。10天就潰敗了。12日開始逃跑,14日,南京淪陷。一個首都,僅僅兩周就淪陷了,丟人!
其實這跟當時國軍決策層戰與退意見不統一造成的。一部分要求與城共存亡,一部分要求棄守南京,以中國之大與敵周旋。蔣的意見是折中方案,一槍不放就跑面子上掛不住,而且國際影響不好,硬拼又怕全軍覆沒,因此打一打然後在跑,兩全其美。因此造成了守城意志不堅定...跑的又太倉促。
日本方面派出都是精銳力量華中派遣軍,一共8個師團,兩個旅團,還有海軍一部,大約20萬人。

所以南京守不住。

⑸ 想知道一下江蘇省鎮江市和浙江省嘉興市的外籍人口大概的人數,急啊~~~~跪求~~~

你這個外籍人口怎麼算的那,問的不清不楚的。外籍你指的是戶口在中國境內但不在本市的外來務工那,還是單純的外國人,就是戶籍不在中國的人那。
提問嚴謹性有待加強

⑹ 楊瀾是不是丹陽人

[楊瀾檔案]
名字: 楊瀾
出生日期: 1968年
國家或地區: 中國鎮江丹陽人
電視台: 東方衛視
主持節目: 楊瀾訪談

[楊瀾簡介]
人物簡介
楊瀾,1986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1990年到1994年初,在她主持的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前200期間該節目受到國內觀眾一致喜愛,收視率保持領先。此外,還主持過包括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開幕式在內的眾多大型活動。1993年榮獲第一屆「金話筒」金獎。
1994年初,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傳媒專業就讀,於1996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在美期間,曾被《紐約時報》、《新聞周刊》等主要美國媒體大幅報道。1996 年夏天,她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製片人莫利期·莫米德共同製作導演了《2000年那一班》兩小時紀錄片,1997年1月24日在哥倫比亞電視網晚7點黃金檔向全美播出,創下了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之先河,並獲評論界好評。
1996年,被選入英國《大英網路全書世界名人錄》。同年,與上海東方電視台聯合製作的《楊瀾視線》節目成功發行全國52個省市電視台,收視率在各地文藝節目中均獲得不俗成績。
1997年4月,作為東亞惟一代表,出席了聯合國世界媒體圓桌會議,11月又應邀出席聯合國「97世界電視論壇」。
1997年1月,散文集《憑海臨風》出版,銷量60萬冊。1997年5月,被選為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理事,並被選為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董。
1997年7月加盟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並於1998年在周末黃金時間推出30分鍾的名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及回了本世紀重大事件的專題節目、每日15分鍾的《百年叱吒風雲錄》。自1998年1月開始,出版《楊瀾工作室》訪談錄系列叢書。
1999年2月,《Asiaweek》把她評為泛亞地區20位社會與文化領袖之一。同年6月,當選為中國綠化基金會理事。
2000年1月創辦陽光文化網路電視控股有限公司,擔任主席,並於同年8月8日起播出大中華地區第一家以歷史、文化為主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10月,該公司被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300家小型企業之一,並列入20家「未來之星」。

1990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主持人
1994年:獲得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
1997年7月:加盟鳳凰衛視中文台
1998年1月: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
目前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董事局主席(詳細資料)

⑺ 歷史上猶太人最初何時進入中國,後來情況如何

日軍佔領中國後,對中國境內的猶太人實行了一種稱為「河豚魚計劃」的政策,即企圖利用猶太資本來建設所謂的「王道樂土」。他們計劃每收容3萬猶太人,就向全世界猶太社團,特別是美國猶太社團索要1億美元的安置費,並藉此改善與美、英等西方國家的關系。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當局對湧入上海的猶太難民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使他們暫時逃脫了納粹德國的迫害。 戰時日本的「猶太政策」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1937年底,日本攻佔上海,置該市於軍管之下。然而對各個租借區以及散居全市各地的猶太人卻採取不幹預政策。相反,日本先後在該市建立了三個猶太人難民營,給予三千多名難民多方面的支援。1943年2月之前,猶太人在上海擁有三份報紙,兩所小學,同時可從事其他的宗教娛樂活動,甚至包括猶太復國主義運動。1941年初,1000多名波蘭猶太難民持過了期的過境簽證前往日本神戶。日本政府網開一面予以收留。隨後,出於不願得罪盟友德國的政治考慮,同年又把這群難民移送上海市。 1943年2月,日本佔領當局對猶太人的政策展開調整,把上海市的德、奧、波蘭猶太人統統關進佔五平方公里的虹口區集中營。但此集中營非納粹之集中營,營內猶太人仍被允許自由從事宗教文化活動,營外也沒有樹立圍牆或路障。 以上情況表明,戰時日本對猶太人的確採取的是「溫存」的策略。平心而論,二戰期間上海猶太人的問題,中國當局始終是無權干預的。上海人民以寬闊的胸懷,給猶太難民以無私的援助,這是一段令人難忘的落難弟兄的樸素情感,但如果沒有日本方面的「溫存」政策,上海人民即便想援救猶太難民,也是愛莫能助的,這點我們應當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認識。與此同時,更需要深究的是:日本與德國當時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一個採取極端的反猶政策,另一個卻反其道而行之,其原因何在? 這首先是因為日本和猶太人既無傳統的宗教、文化仇恨,更無領土糾葛等現實問題。相反,在日俄戰爭期間,猶太人的慷慨援助,曾助過日本一臂之力。1903年4月6日在俄國基希涅夫小鎮發生反猶暴行,有1500家猶太住屋和商店被掠奪和破壞,600多號猶太人死傷。為報復這一慘案,美國金融界猶太巨富希甫積極籌集2000萬美元貸款,在日俄戰爭期間為日本軍隊輸錢打氣,最終日本一舉奠定勝局。為這明治天皇破例在皇宮內邀請希甫共進午餐。同時,希甫也成為獲得天皇授勛的第一位外國人。因此,日本人對落難的猶太人自然有那麼點感恩報答之心。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日本政府而言,「猶太人」成了易於取得和掌握大量財富的同義詞。當時日本政府內的猶太問題專家,都對歐美社會的反猶宣傳信以為真,誤以為猶太人勢力的確壟斷國際經濟命脈、控制了美英等國的政治與外交。以這種立論出發,日本當局想通過親猶政策來創造一種相對平和的氣氛,通過對猶太難民親善,改變美國的敵視日本政策。更關鍵的是:日本當局有一個謀略深遠、立意險惡的計劃,那就是--河豚魚計劃。

⑻ 外國人來華工作簽證從上海轉移到鎮江如何辦理

材料是:
1,原抄單位提襲供離職證明以及就業證注銷單(勞動局注銷就業證後給注銷單)
2,新單位提供公司執照 社保 以及公章蓋些申請表格
3,外國人士提供護照 照片 住宿 學歷 經驗 無犯罪記錄等材料
流程是:
1,勞動局辦理新的就業證
2,出入境辦理新的居留許可。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