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內好玩的地方
① 通遼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塔敏查干沙漠旅遊景區2、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內蒙古通遼市孝專庄園文化旅遊區
4、可屬汗山
5、珠日河草原旅遊區
6、奈曼沙漠
7、科爾沁博物館
8、大樂林寺
9、西拉木倫公園
10、奈曼王府
還有185條相關問答,更多通遼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② 通遼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通遼市 通遼市位於
東部,松遼平原西端,
腹地,東臨吉林省,南接遼寧省,屬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交匯處。全市轄5旗1市1縣1區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土地面積6萬平方公里。通遼市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總人口310萬,其中蒙古族138萬,佔全國蒙古族人口的1/4,是全國、全區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通遼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是中華民族紅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至今,仍保留著燕國長城、金代界壕、遼代古墓壁畫、元代佛塔和清代王府等歷史文化古跡。這里是清代國母
和清代名將僧格林沁、民族英雄
的故里,被譽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版畫藝術之鄉」、「中國民歌曲藝之鄉」、「中國馬王之鄉」和「中國紅干椒之鄉」。 通遼市地處祖國北疆,歷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
就已經開始有人類生息。大約三千年前,這里的古代居民已進入了奴隸社會。據考古發現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和生活器具證實,通遼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東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時,燕國在如今的河北省和遼寧省交界一帶,就是現在通遼的中南部地區,為防禦東胡人入侵,而修築的燕長城遺跡,如今在奈曼旗、庫倫旗境內仍清晰可辨。這證明最晚在春秋中葉,東胡人便已揭開了通遼古代文明的序幕。後來,東胡人為燕國所敗北撤,秦王朝統一中國後,通遼的中南部地區屬遼東郡與遼西郡管轄,便成了秦的一部分。 西漢初,匈奴主宰了包括通遼境內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繼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東胡族的後裔鮮卑和烏桓族。 漢武帝時,曾三次出兵匈奴後獲勝,使通遼同內地的聯系更為密切,大大促進了這一地區生產力的發展和繁榮。 東漢末年,鮮卑族首領檀石槐統一了鮮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軍事聯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廣大地域,
亦屬軍事聯盟的一部分。 南北朝時期,在鮮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科爾沁草原上,又興起了新的民族契丹。契丹族自4世紀中葉,就游牧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聯盟,受唐朝控制。在隋、唐之際,當時的整個通遼都在以契丹人為地方長官的中原王朝的統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都大大超過以前任何時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到了遼代,通遼畜牧業已經十分發達。金王朝建立後,通遼行政上歸北京路臨潢府管轄。公元1206年,
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國,通遼納入了蒙古帝國的版圖。到了元朝時期,通遼歸遼陽行中書省大寧路管轄。 明朝統一蒙古高原後,通遼又屬「三衛」所轄之地,大部分屬「扶余衛」管轄。16世紀末,
稱帝,改國號為「大金」,通遼基本上受大金所控制。 到了清朝,改往日部落制為盟、旗制,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建哲里木盟。哲里木盟是首統盟,當時包括4部、10旗。後來清政府又先後在蒙古王公貴族的封地設廳、府、州、縣的建制,哲里木盟基本上歸長春、昌圖、洮南三府管轄。在清代,哲里木盟在政治、軍事、經濟上曾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1912年
成立以後,哲里木盟10旗歸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轄,同時受東三省監督和節制。 偽滿洲國時期(1932年至1945年)哲里木盟先後改稱興安南分省、興安南省、興安南地區,分別隸屬於興安局、蒙政部、興安總省。
,哲里木盟先後改稱哲里木省、哲里木盟,分別隸屬於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興安省、遼西省、遼吉省、遼北省。 1949年4月,哲里木盟劃歸
。1953年3月,哲里木盟建制撤銷,所屬各旗縣市歸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管轄。1954年4月,內蒙古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哲里木盟建制恢復,管轄范圍與撤銷前相同。1969年7月,哲里木盟劃歸吉林省。1979年7月,哲里木盟復歸內蒙古自治區。 1999年10月,撤銷地級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級通遼市,轄科爾沁區、霍林郭勒市、科爾沁左翼中旗、
、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市政府所在地科爾沁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通遼市農牧業基礎條件較好,有1400多萬畝耕地和6800多萬畝草牧場,年產糧食35億公斤以上,商品量佔50%多,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小麥、水稻、蔬菜等,特產蕎麥、紅干椒、綠豆等。家畜飼養量1100萬頭(只),其中黃牛140多萬頭,是國家黃牛、生豬和絨毛生產基地。 通遼市的工業已形成了農畜產品加工、能源、醫葯化工、冶金建材四大支柱產業為骨幹,具有一定基礎、規模和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的霍林河煤礦已形成年產1000萬噸煤能力。通遼發電廠裝機容量84.8萬千瓦,年發電量53億千瓦時,電力能源充足。蒙古王酒、通順牌鋁錠、通玻牌玻璃、通華牌蓖麻油、科爾沁乳品、
等品牌馳名國內外。 通遼市境內資源豐富,探明有煤炭、石油、硅砂等礦產40餘種,其中,硅砂儲量550億噸,為國內最大的玻璃砂和型砂生產基地,煤炭儲量133億噸,石油儲量8億噸,開發潛力巨大。 通遼市地處中國東北和環渤海經濟區之間,是東北地區的交通要塞,交通便利。境內有6條鐵路交匯、4條國道貫穿,民航機場能起降大型客機,航班直通首都北京、呼和浩特等地。 通遼市自然、人文景觀獨特,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豐富。有遼闊無垠的科爾沁草原,有浩瀚雄渾的大漠,有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莫力廟水庫,有植物大全之稱的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勁秀挺拔的元代佛塔和殿宇巍峨的清代興源寺、福緣寺、王府等眾多旅遊景點。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市立足資源優勢,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確立了以工業為主導、打綠色牌、走城市化路,創建「綠色工業城市」的發展定位,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努力實現「十五」期末經濟總量翻一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經濟發展速度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兩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今年,全市各項事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特別是霍林河煤電鋁項目、科爾沁草原白鵝加工項目、通遼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萬噸味精項目、通遼金鑼集團年產15萬噸保鮮肉項目、岳泰公司海洋生物飼料等一大批工業項目紛紛上馬。年內,工業項目總投資達100多億元人民幣,工業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新的增長極。一座新興的「綠色工業城市」、「民族文化大市」和「旅遊城市」在科爾沁草原上昂然崛起。 地形地貌 通遼市地處松遼平原西端,屬於蒙古高原遞降到低山丘陵和傾斜沖擊平原地帶。北部山區屬大興安嶺余脈,面積19349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2.5%,海拔高度1000-1400米。中部屬西遼河、新開河、教來河沖擊平原,面積12502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1.0%,平原區由西向東逐漸傾斜,海拔由320米降到90米。南部和西部屬於遼西山區的邊緣地帶,由淺山、丘陵、溝壑、沙沼構成,面積27684平方公里,佔46.5%,海拔400-600米。全市境內較大的山有罕山、阿其瑪山,老道山和青龍山
③ 通遼十大最好玩的景點 通遼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通遼好
通遼十大最好玩的景點 通遼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通遼好
通遼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1、敖包相會可汗山草原旅遊區
敖包相會可汗山草原旅遊區位於霍林郭勒市西北部,南端距市區3公里,地處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草原交匯地帶,整體上是蒙古草原的東南緣,是草原游牧民族和興安嶺狩獵民族以及華北農耕民族三大民族文化融合之地。 敖包相會可汗山草原旅遊區總面積約5.4萬畝,地勢起伏,由山地、湖泊、濕地、河流、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觀組成,植被覆蓋大,空氣清新。敖包相會可汗山草原旅遊區分為四個功能分區:遊客服務區、濱湖游樂區、牧場度假區、和蒙元文化體驗區。【 詳細>>】
2、通遼市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總面積12.5萬畝。大青溝在蒙語中被稱為「沖胡勒」,是內蒙古著名的珍貴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它地處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甘旗卡鎮西南25公里處,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綠色深谷。大青溝橫卧在通遼市(哲里木盟)南部的原野之上,與長約250多公里的科爾沁沙帶相接壤。大青溝深谷由東、西雙溝組成,各長達10餘公里。雙溝交叉呈人字形,溝深100餘米,寬約200-300米,一直伸入遼寧省境內。【 詳細>>】
④ 通遼市哪裡好玩的地方
中文名稱
通遼市
外文名稱
Tongliao
別名
哲里木盟(原名)、白音泰賚回(城區舊名)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答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
下轄地區
科爾沁區、霍林郭勒市、科左中旗、扎魯特旗、庫倫旗、奈曼旗等
政府駐地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
電話區號
0475
郵政區碼
028000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
面積
59535平方公里
人口
313.92萬(2013年)
方言
東北官話哈阜片,蒙古語科爾沁土語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大青溝,珠日河草原,阿古拉草原,奈曼王府,孝庄園風景區等
⑤ 通遼好玩的地方
大青溝—珠日河—扎、霍草原;
孝庄故里生態旅遊區—大樂林寺—莫力廟—古榆園—清王府;
努古斯台—阿古拉—博王府—大青溝—興源寺、福緣寺—塔敏查干
這三個最著名了,有時間還可以 鮮光民俗村、莫力廟等
⑥ 內蒙古通遼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庫倫三大寺:
庫倫三大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駐地庫倫鎮中部。庫倫是17世紀建立的古城。城內依北高南低的斜坡分層建築有壯觀的三大寺: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庫倫旗是清代內蒙古唯一實行政教合一的-旗,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聖地」。
2、通遼大青溝:
在遼闊的科爾沁草原西部沙海里,有一條長達24公里的沙漠大溝。溝上溝下樹木蔥郁,鮮花盛開;溝底處千萬條淙淙泉水匯成一條長長的溪流,清澈透明。溝的兩岸樹草叢生,常綠樹與落葉樹並存,喬木與灌木摻雜,鮮花與綠草相間,溪流與明沙相依。這就是被稱之為科爾沁沙地綠色明珠的大漠奇觀——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孝庄園文化旅遊區:
通遼市孝庄園文化旅遊區,是以清朝國母、科爾沁草原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後出生地為主題,以「孝庄故居•達爾罕親王府」為主景區的大型歷史人文景區。園區位於通遼市境內的原達爾罕親王府舊址、國道304線西側(科左中旗境內),距通遼市區48公里。園區總佔地面積近萬畝,規劃有孝庄故居•達爾罕親王府、孝庄博物館、嘎達梅林紀念館、達爾罕兵營、湯格爾廟、白龍湖、科爾沁與後金盟誓碑、孝庄園休閑度假村(溫泉小鎮)等十多處景點。
4、莫力廟:
莫力廟位於通遼市莫力廟蘇木莫力廟嘎查。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2),後經康熙、雍正、乾隆逐代不斷擴建,規模越來越大。莫力廟的主體建築群為一幢安放本廟歷世-「舍日利」(靈堂)和九九八十一間大殿。廟周圍四十公里之內土地、人民及一切出產皆屬廟有。
5、僧格林沁王府:
王府院落呈正方形,佔地約4萬平方米。博王府,現僅存珍貴的正殿五間,後倉九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