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遊客數量
⑴ 英國博物館數量眾多,有哪些有趣的博物館
順著肯辛頓和海德兩個園子中間的CarriageDrive一路向南,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走在一條馬賽克的大街上,行人和車輛的關系似乎僅僅只能依靠雙方的剋制。這就是Exhibition Road。「展覽館路」途徑皇家音樂學院,科學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若是你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這條路的西側,你大概會錯過這片區域內最大的一個博物館——V&A博物館的側翼就在路的另一側。
(V&A 接展覽館路的入口)(V&A 接展覽館路的入口)
V&A,Victoria and Albert。Victoria指的是維多利亞女王;Albert意指女王的王夫阿爾伯特親王。然而在這個博物館正式使用這一名字的時候(1899年),親王大人已經逝世38年了。這個館名可以說是女王悼念深愛的亡夫而起。阿爾伯特不但在教育,福利,廢除農奴制和君主立憲上對女王助益很大;他之所以從甫一見面就頗受維多利亞青睞除了顏值很高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對藝術的熱愛與年輕的維多利亞頗為契合。說起來,南肯辛頓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興盛源自於1851年不遠處海德公園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盈餘後的一系列開支,而那次成功博覽會的推手就是時任皇家藝術學會主席的阿爾伯特親王本人。那麼,曾經是倫敦設計學院教學收藏室,藉由萬博會收益遷址擴建並向公共展示的南肯辛頓博物館(曾用名)就該提到女王「賢內助」的名字。
((Queen Victoria and Prince Albert at home at Windsor Castle in Berkshire, England )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1857年啟用的博物館在一路擴建完善並用一個新名字迎接20世紀的原因。
而這一路擴建也很有意思,從Plan sheet A里提供的平面變遷來看,你不光可以發現博物館在走向公共文化建築的道路上不斷豐滿,還可以感覺到其周邊的南肯辛頓地區從城郊野地的逐步進化。
(現在成形的主立面 Grand Entrance)(現在成形的主立面 Grand Entrance)
然而,
世界上首家煤氣照明的博物館,世界上開創先河地擁有餐廳的博物館,佔地面積幾乎等同於大英博物館的博物館,卻在運營中逐漸暴露出問題:為了展示豐富的藏品,原有的室內裝飾被無情地破壞;彩色玻璃窗和馬賽克鋪地也被視為有礙展示或使用被移出;在封閉擁擠的,曲里拐彎的,昏暗氣悶的博物館里連解釋牌都沒有的亞洲的瓷器,伊斯蘭的地毯或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版畫都變得溫吞無味。與曾經為設計學院教學所用的雕塑和古建的仿製品一起,莫名的給人一種廉價的氣息。
V&A的聲譽一度下滑,遊客寥寥。
但正如這所博物館在19世紀下半葉的成長節奏,它還在想辦法求變。這也正是這個館有意思的地方。
無論是1951年舉辦英國節(Festival of Britain),還是1973年為吸引年輕人而在博物館里舉辦搖滾演唱會和相關宣講會(演唱會請的是70年代當紅前衛-鄉村-搖滾樂隊Gryphon獅鷲,不知為什麼聽他們的歌就想玩冒險島),都表達著博物館的不懈努力。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博物館董事羅伊·斯特朗做出了一次很重要的調整,他認為既然自己這家博物館強調的是藝術和設計,那為什麼不從博物館本身就好好的表現出來呢?這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實際上卻讓V&A的求變方向在此之後豁然開朗。博物館的名字也變更為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ndDesign(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國立藝術設計館)。 世界上最大的專注於藝術和設計的博物館慢慢浮出水面。一個以厚重背景為骨架擁抱現代化技術和優秀觀展體驗的博物館逐漸成型。
到了2012年,年遊客人次達到三百二十萬,雖然只是大英博物館的一半,但卻很容易讓到訪者在兩館中有些互有勝負的比較。甚至單說室內陳設這一點,V&A應該是不輸於前者的。
⑵ 求 英國華人聚集最多的前10名城市及人口數量
Chinese communities
Major cities and larger towns with populations >7,000 and / or percentages >2%.
London - 124,250 (1.5%)
Manchester - 13,500 (2.7%)
Birmingham - 12,700 (1.2%)
Liverpool - 7,978 (1.7%)
Edinburgh tbc pending release of 2011 census
Glasgow tbc pending release of 2011 census
Cardiff - 4,170 (1.2%)
Belfast - 2,230 (0.78%)
London Borough of Southwark - 8,070 (2.8%)
London Borough of Camden - 6,500 (2.5%)
London Borough of Barnet - 8,260 (2.3%)
London Borough of Lewisham - 6,260 (2.2%)
Royal Borough of Greenwich - 5,060 (2.0%)
Cambridge - 4,450 (3.5%)
Oxford - 3,600 (2.3%)
Sheffield - 7,400 (1.3%)
Newcastle upon Tyne - 6,040 (2.2%)
這是英國華人的數據,不包括沒有永居身份的留學生、商人甚至黑戶。這位清華的同學好提高下姿勢水平了,這么簡單的數據都找不到
⑶ 英語翻譯題 去英國旅行的遊客人數試最少的和其他四個國家比起來
Tourists bound for England are the least in number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4 countries.
⑷ 英國2015年的總人數是有多少人
英國人口數量2015
英國人口總數:64456631人(2014)
英國男性人口數量:內31738525(49.2%)
英國女性容人口數量:32718105(50.8%)
英國男女比例:49.2:50.8
英國人口增長率:0.77%
英國人均壽命:82(2012)
英國人均國民收入水平:39,140美元(2013)
英國國土面積:本土24.482萬平方千米,海外172.8萬平方千米
英國人口密度:270.1人/km²(2013年)
英國人使用語言:英語
英國人口概況及種族分布
英國人口分布中,其中英格蘭族:83%、蘇格蘭族:8%、愛爾蘭族:2%、威爾斯族:4%、其它民族:7%(2012年數據)
⑸ 英國脫歐參與總人數
有權參與投票的約4600萬
計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獲得1740萬票,約占回51.9%,支持留歐的獲得1610萬票,約佔48.1%,投票參與人數答為3350萬,參與率為72%。即約1250萬有資格參與投票的民眾未行駛權利。
⑹ 英國公務員數量2015年
這個去網路查詢一下,應該都有相關新聞,但是准確不準確就無法知道了
⑺ 說英國英語的人數和說美國英語的人數對比
美式英文是英國英文的一種區域語言變體(美語單詞中有很多是來源於西班牙語和印第安回語),它起源答於17~18世紀的英國英文。
英國英語仍然是許多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包括澳洲、南非以印度,在 歐盟里也一樣。英國英語在前英國殖民地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繼續使用。
不過鍳於現在中國學習的英文乃美式英文,加上美國的發展優勢.
以中國加美國的人口絕對是說美式英文的人多
不過確切的人數對比就不知道了.sor
⑻ 英國博物館數量眾多,有哪些有趣的博物館
倫敦博物館眾多,僅憑個人喜好分享下面這個博物館。
==============================
順著肯辛頓和海德兩個園子中間的 Drive一路向南,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走在一條馬賽克的大街上,行人和車輛的關系似乎僅僅只能依靠雙方的剋制。這就是Exhibition Road。「展覽館路」途徑皇家音樂學院,科學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若是你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這條路的西側,你大概會錯過這片區域內最大的一個博物館——V&A博物館的側翼就在路的另一側。
(V&A 接展覽館路的入口)
V&A,Victoria and Albert。Victoria指的是維多利亞女王;Albert意指女王的王夫阿爾伯特親王。然而在這個博物館正式使用這一名字的時候(1899年),親王大人已經逝世38年了。這個館名可以說是女王悼念深愛的亡夫而起。阿爾伯特不但在教育,福利,廢除農奴制和君主立憲上對女王助益很大;他之所以從甫一見面就頗受維多利亞青睞除了顏值很高外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對藝術的熱愛與年輕的維多利亞頗為契合。說起來,南肯辛頓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興盛源自於1851年不遠處海德公園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盈餘後的一系列開支,而那次成功博覽會的推手就是時任皇家藝術學會主席的阿爾伯特親王本人。那麼,曾經是倫敦設計學院教學收藏室,藉由萬博會收益遷址擴建並向公共展示的南肯辛頓博物館(曾用名)就該提到女王「賢內助」的名字。
(Queen Victoria and Prince Albert at home at Windsor Castle in Berkshire, England )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1857年啟用的博物館在一路擴建完善並用一個新名字迎接20世紀的原因。
而這一路擴建也很有意思,從Plan sheet A里提供的平面變遷來看,你不光可以發現博物館在走向公共文化建築的道路上不斷豐滿,還可以感覺到其周邊的南肯辛頓地區從城郊野地的逐步進化。
(現在成形的主立面 Grand Entrance)
然而,
世界上首家煤氣照明的博物館,世界上開創先河地擁有餐廳的博物館,佔地面積幾乎等同於大英博物館的博物館,卻在運營中逐漸暴露出問題:為了展示豐富的藏品,原有的室內裝飾被無情地破壞;彩色玻璃窗和馬賽克鋪地也被視為有礙展示或使用被移出;在封閉擁擠的,曲里拐彎的,昏暗氣悶的博物館里連解釋牌都沒有的亞洲的瓷器,伊斯蘭的地毯或者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版畫都變得溫吞無味。與曾經為設計學院教學所用的雕塑和古建的仿製品一起,莫名的給人一種廉價的氣息。
V&A的聲譽一度下滑,遊客寥寥。
但正如這所博物館在19世紀下半葉的成長節奏,它還在想辦法求變。這也正是這個館有意思的地方。
無論是1951年舉辦英國節(Festival of Britain),還是1973年為吸引年輕人而在博物館里舉辦搖滾演唱會和相關宣講會(演唱會請的是70年代當紅前衛-鄉村-搖滾樂隊Gryphon獅鷲,不知為什麼聽他們的歌就想玩冒險島),都表達著博物館的不懈努力。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博物館董事羅伊·斯特朗做出了一次很重要的調整,他認為既然自己這家博物館強調的是藝術和設計,那為什麼不從博物館本身就好好的表現出來呢?這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實際上卻讓V&A的求變方向在此之後豁然開朗。博物館的名字也變更為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nd Design(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國立藝術設計館)。 世界上最大的專注於藝術和設計的博物館慢慢浮出水面。一個以厚重背景為骨架擁抱現代化技術和優秀觀展體驗的博物館逐漸成型。
到了2012年,年遊客人次達到三百二十萬,雖然只是大英博物館的一半,但卻很容易讓到訪者在兩館中有些互有勝負的比較。甚至單說室內陳設這一點,V&A應該是不輸於前者的。
(V&A里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廊)
更重要的是,V&A又從2000年開始經歷著一個預期二十年的進化——FuturePlan。而這一次有意啟用年輕設計師擔當改造主角,又同時強調與原博物館文化融合的計劃有著不少亮點。雖不能一股腦羅列下來,但是可以稍微摘出幾個來推薦,也許下次知乎上的朋友去的時候可以著意看一看。
先從主要觀展的一二層來說,由圖底中部標號為10的主入口進入V&A,穿過南向主立面上突出塔樓下的穹頂就會到達圖上回字形的區域,此處是咨詢和售票的前台(V&A內大部分永久展館都是免費進入但是有些特殊和時效的展覽就需要購票)。咨詢台向右就是之前給出照片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展廊,陳設和採光都很不錯。往裡走還能去到Simon Sainsbury Gallery,很有些老房子的傢伙什,被巧妙地展示在這里。
而,從咨詢台像左走,進入的這個小館就總是承接一些新銳設計師或團隊的展示。比如前些年意氣風發的Thomas Heatherwick在那辦的展。
接著是從咨詢台向北走,黃色框框內(4號區)的中東伊斯蘭文化館是圍繞一塊10.5m*5m的波斯地毯打造的,這塊地毯就是樓上有朋友提到的阿爾比勒地毯,可我的映像里,這世界唯二的地毯一直是在V&A內保存(另一塊在洛杉磯),因為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布展而無緣和公眾見面,之前BBC一個節目,現任負責人當著興奮的主持人的面讓人展開了這張地毯,並大度地說你可以站上來,如果你願意(她的意思是站在保護地毯側邊的布套上),結果主持人差點一腳踩在地毯上,負責人整個臉都綠了。。。下一個畫面就直接跳到主持人老老實實站在邊緣外。。。
(如今好歹這個地毯可以讓民眾看見了)
老實說,一二樓我到現在還沒有走全。除了圖上特意標記出的紅色虛線的11(展示服裝時尚,看鉛筆拿不穩的小學蘿莉簇擁在華麗的宮廷服裝前把蕾絲婚紗畫成一把韭菜也是讓我醉了)以及藍色虛線的那塊外(此處常承辦收費的展覽,且規格很高,比如2013年的中古古代繪畫名品700-1900展)還可以去Cast Courts轉轉。雖然都是以前教學用的仿製品,但是有的東西看起來還是很有意思,比如這根頂天立地大柱子,哈。
(1:1 Trajan's Column,因為太大所以切成兩半放著。。。)
大柱子的坐標?圖上標記的圓圈便是。
再然後「服裝潮流風尚館」的北面13號區域之前一直是V&A靠近展覽館路的一個室外邊庭,但是將承載一個重要的擴建項目,可以結合-1層來說~
歷史建築擴建項目里,做地下擴建是常用的手法。V&A的-1層(此處的Level 0)就有一個這樣的擴建(西側,左邊虛線框中的7號區域,延伸地下15米並連接現有的博物館地鐵入口)
這個4200萬英鎊的擴建由AL_A事務所設計,預計2016年完工。現在去的話還是這個樣子:
另一方面,在負一層的空間里,有一個我十分好奇的女廁所。。。
在Grand Entrance(就是建築南部中間的入口)進來,順著側面的樓梯下到負一層,男女廁所分列兩旁,而女廁所這邊由瑞士藝術家Felice Varini和博物館設計團隊一同打造,頗有視覺趣味。
放棄窺伺女廁,而往上走的話,也許對建築學專業的同學比較有吸引力。第三層南遍右側是建築館,設計了各個年代的大量模型,有些老做法也很能啟發人。而西北的獨立8號區是皇家建築協會的檔案館,不過大概不對外開放,需要以研究院的身份去申請進入。
不過癮的話還可以再上一層(有錯層),圖上標記為綠色的長廊,收集了不少傢具,是傢具設計的展覽空間The Dr. Susan Weber Gallery,從1420年代的書桌到現代的櫥櫃都有展示,據說負責這一塊改造的NORD Architects 還有些利用數字技術的小巧思,等他弄完了,也許可以一看。
==============================
展品存量很有誠意的博物館往往比較頭疼於如何讓參觀者在繁多的信息量中不致疲勞。V&A也許在提供他們摸索的經驗,趁著這個館還沒有像大英博物館那麼人擠人, 抓緊時間去一下挺好的。除了海量的藏品,安靜的博物館也有不少可以打盹的地方,若是想滿足一下自己透著點粉紅色的文藝小心思,這個「世界首家博物館餐廳」也可以去光顧一下哦~
⑼ 英國牛津為什麼擬採取措施限遊客數量
據外媒報道,近兩年來,英國牛津市居民對旅客太多的投訴猛增。市政府人士稱,牛津的遊客人數逼近臨界點,市內幾乎每日都擁擠不堪。市議會認為,迫不得已時,需考慮限制旅遊車停泊地點、劃定「禁旅區」。
目前,自由民主黨的方案已提上討論日程,將在11月稍後時間付議。
咱們國家大力發展旅遊,牛津限制遊客數量,思路不一樣。
⑽ 政治 英國的下議院人員數量
659
整個英國被分為659個選區,每個選區的選民人數約為五萬名,每一個選區都要選出一名代表成為下議院中的議員(MP)。所以,下議院共由659名成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