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水怪北京遊客
Ⅰ 喀納斯湖水怪到底是什麼樣子
注意:當時 向禮陔教授看到的哲羅鮭不止一條這些哲羅鮭就算沒有7,8米,但是!在湖底的深專處是否有一雙眼睛這在注屬視著他們?也許,在湖底有一隻巨型哲羅鮭,它身長10米多——巨型哲羅鮭吃什麼?問得好!這就是袁國映教授的巨型哲羅鮭假設——巨型哲羅鮭吃中型哲羅鮭(也就是1~3米的哲羅鮭)。
你是不是想說:「哪裡來的那麼多中型哲羅鮭啊!才那麼幾條,幾天就吃完了!」
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當巨型哲羅鮭吃完了一條中型哲羅鮭後,因為中型哲羅鮭的「巨大」,巨型哲羅鮭完全可以將近100天都不用進食。(當然有可能可以100多天不用進食!)靠這樣,巨型哲羅鮭的生態供養問題基本就可以解決了。
至於繁殖問題,有兩個答案——1它也許跳躍能力極強,可以一次跳到亂石的後面。2也許因為這只巨型哲羅鮭的年齡太大,已經失去了繁殖能力,所以,它可以不必在進行洄遊。
也許,現在,在喀納斯湖的最深部,那條巨型哲羅鮭正在捕食著中型哲羅鮭……
Ⅱ 全世界一共有哪些地方出現過水怪的傳聞
「尼斯湖水怪」
「土耳其海海怪」
「四川廣元水怪」
「喀納斯湖水怪」
「獵塔湖水怪」
「突尼西亞水怪」
「長白山天池水怪」
「威尼斯水怪」
「青海湖水怪」
「銅山湖水怪」
「洪湖水潭水怪」
「賽里木湖水怪」
界上有很多關於水怪的傳說。但是,這些傳說後來都被證明:要麼是某種形式的誤認,要麼就是有人製造的鬧劇。幾乎沒有哪個地方的傳說可以經得起長時間的推敲。然而,有一個地方卻非常特別——我國新疆的喀納斯湖。在這個風光如畫的地方,水怪的傳聞似乎越來越接近現實。
2005年6月7日,一群來自北京的遊客在喀納斯湖面上乘船游覽,當船行進到三道灣附近時,離船200多米遠的水面上突然激起1米多高,20多米長的浪花。突然出現的浪花快速的向湖心方向涌動。
遊客李筱陵拍攝到了這組十分珍貴的鏡頭。
在一陣大浪涌過之後,人們發現,遠處的水面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身影,而且這個身影也在快速的向湖心方向游動。過了一會,原本連在一起的不明物體變成了兩個,一前一後在水面下潛行。大約兩分鍾以後,兩個不明物體隱身水下,迅速的消失了。這是人類唯一一次近距離拍攝到喀納斯的不明物體。這次目擊事件使得世人重新想起流傳已久的喀納斯水怪的傳說。那水面下舞動的身影就是傳說中的水怪嗎,它究竟有多大?又會是什麼呢?
喀納斯管理局的護林員金剛,是水怪最早的目擊者之一。25年前的8月1日那天,金剛看到整個喀納斯湖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紅色物體漂浮著。長度有十五六米長。這是他第一次在喀納斯湖裡的看到如此大的漂浮物,並發現不明物體正在緩慢的移動。奇怪的是,當第二天再來觀察時,那個物體卻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金剛看到物體會不會是枯木?因為在喀納斯湖上游的湖頭部分經常會堆積一些枯木,並漂有很多動物的屍骨,在這里造成恐怖現象。但是,為什麼那些枯木沒有順流而下,反倒沉積在上游呢?如果不是那又會是什麼呢?
兩年後的秋天,金剛在騎馬巡山時,他再一次看見湖的中間有一個大概四、五十公分高的不明物體。當他到附近的牧民家裡借一架望遠鏡看個究竟時,卻遭到了當地居民的訓斥。並且告訴金剛這是不能亂說的。這讓金剛十分意外和迷惑,這些老人似乎在刻意的隱瞞著什麼秘密。
喀納斯湖附近的土瓦族也有人說曾看到過一個一米長的背鰭,但是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看來,大家也知道湖水裡面存在一些神秘的東西。而且,當地流傳了許多關於水怪的傳說。那麼為什麼當地人要編造這些傳說呢?難道這背後真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么?
水怪的傳聞一直流傳著,在風平浪靜的湖面上,沒有一條船,但是,會經常地奇怪地突然出現大浪。喀納斯管理局的幹部賽力克和駕駛員仝保明在四道灣附近又一次目擊到了水怪的蹤影。傳說的水怪又是什麼樣呢?在喀納斯這個面積並不大的湖泊裡面,難道真的存在像世界各地傳說中的那種像恐龍一樣的怪獸嗎?
這次目擊事件被傳得沸沸揚揚,加上之前的種種傳聞與目擊事件,使得人們相信,喀納斯湖裡面真的有水怪存在。為了證明情況是否屬實,不久之後,一支科學考察隊將來到喀納斯,他們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解釋?
1985年夏天,一支科學考察隊曾經來到過喀納斯,目的之一就是考察喀納斯湖裡面是否真的有水怪存在,領隊是新疆大學生物系的教授向禮陔。最初他們在湖邊巡視了幾天都一無所獲,可是一天早晨,湖水的聲音卻突然有了變化。湖面上湧起一陣浪花,浪花下面有一個巨大的影子在游動。在望遠鏡里,向禮陔隱約看到一條紅色的巨獸緩緩游過並迅速消失了。
第二天,考察隊全體成員中有人又看見在水下面有幾十個東西在動,後來有100多個,背是紅棕色的。這些大魚的影子都碩大無比,估計長度十米開外,考察隊暫時把看到的東西稱作大紅魚。
第三天,新疆環境科研所袁國映和同伴們也看到了藍綠色的湖面上有很多紅褐色的圓點,像蝌蚪一樣的魚頭,並在湖面上形成很多巨大的影子。其中,有些影子還可以隱約看出魚的形狀。袁國映總共看到大約60條左右的大魚,他保守的認為魚的長度一般都在10米以上。那麼,這條魚的長度令人匪夷所思。迄今為止人們知道最大的淡水魚類是產自我國的鱘鰉魚,它的身長可以達到7米左右,體重可以達到一噸。而專家們在喀納斯看到的大魚的長度卻是鱘鰉魚的兩倍多,幾乎可以和海洋中最大的生物鯨魚相媲美,如果這是真實的,在喀納斯發現的大魚絕對稱得上是世界淡水魚之最。
驚人的發現使得隊員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為了證明這是真實的,他們決定捕捉一隻大紅魚。他們打制了巨型魚鉤,用2米多長的圓木作魚漂,尼龍繩做魚線。但是,這些魚非常狡猾。無論是羊腿做魚餌,還是用野鴨子當誘餌,結果都還是一無所獲。
雖然沒有捕捉到水怪,但是,專家們一致認為它肯定是一種魚類,並傾向於哲羅鮭。因為它非常兇猛,行為詭異,肚皮白色,身上有紅色的斑點,成年後紅色的斑點會更加明顯。這也正好符合目擊看到的水怪的顏色。但是過去人們捕捉到的哲羅鮭最大記錄卻只有2米多一點,為什麼這次看到的哲羅鮭卻如此巨大,達到十米以上呢?這讓考察隊也感到疑惑,向禮陔寫了一篇論文,把這一發現公布於眾。論文一發表立刻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長期從事水產資源調查的任慕蓮,對哲羅鮭能夠達到10米的長度表示了強烈的質疑。根據魚類生存環境和身長的特定公式進行推算,喀納斯湖的魚類,最大的體長三米七三,體重五百零六公斤,不可能會到十米以上。喀納斯湖長度只有24公里,最寬的地方3公里,最窄的地方是1公里。它怎麼能養活上百條那麼大的魚呢?這些魚又是如何生存的呢?在喀納斯發現的長度達到10米以上的哲羅鮭已經嚴重超出科學家們的經驗范疇。任慕蓮決定進行一次親身考察,他計劃捕撈到哲羅鮭,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也將是一個艱巨的挑戰,他能成功嗎?
1988年7月12日,任慕蓮和同伴來到了喀納斯湖。捕撈哲羅鮭必須是在晴天,中午十一點到一點之間。而開始的幾天卻陰雨連綿。直到7月25日,天空中陰雲才漸漸散去。但是,喀納斯湖有188米深,魚網應該布置在哪個深度呢?他們將如何進行、怎樣捕撈呢?一個接著一個問題困擾著他們。
捕捉了整整六天,考察隊才有所收獲,但是讓人失望的是,一共五十多尾哲羅鮭魚都非常小。最大的一條魚也就是七十多公分,重量是四千五百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988年的考察總共進行了兩個月,任慕蓮他們的結論是這里的哲羅鮭的長度不會超過四米。目擊事件似乎也隨著他們考察結束而逐漸冷淡下來。如今,在曾經觀測到水怪的水域,受到附近旅遊開發的影響,遊艇的穿梭極有可能影響到水下生物的正常活動。因此不能排除舉行者羅鮭存在而不被發現的可能。
2003年的9月27日,中俄邊境的交界處發生了里氏7.9級的大地震。管理局的人員賽力克和仝寶明駕船行進到二道灣時,看見了水怪,並覺得那個怪物曾橢圓形,沒有完全離開水面高度的情況下長度就有十以上。會不會是地震使得那個久未露面的怪物又重新出現了呢?
時隔不到兩年,2005年6月7日,一群來自北京的遊客在喀納斯湖面上乘船游覽,當船行進到三道灣附近時,突然看見一個巨型物體從岸邊游向湖心。最後由一個變成了兩個,一前一後。當事人拍攝了怪物錄像,從錄像中可以隱約看出水下有個陰影,有的畫面還能看出露出水面的三角形的像背鰭的東西。如果這個影子真的是哲羅鮭,而且長度真的達到在10到20米之間,那麼,按照生長的這個體重和體長的關系來推斷,十五米的魚就有三十二噸,這完全可以像海洋的的鯨魚。
重要的是,做為一個生命體最基本的特徵,無論是大是小,都要有新陳代謝。如果喀納斯的哲羅鮭能夠變異達到10米以上的長度,那麼它們吃什麼呢?
而且,正常情況下,哲羅鮭必須要洄遊到湖水上游的淺水中才能繁殖,而喀納斯上游的河水都是急流淺灘,那些十米以上的大魚是無論如何也難以通過的。這些哲羅龜又是如何繁殖的呢?
另外,也有人猜測,人們看到的是新的物種,但是,每一個物種都會有幼體存在,在多次考察當中人們並未發現喀納斯有大型新物種的幼體。
一方面是來自各層次目擊者的充足證據,一方面是來自魚類研究專家的強烈質疑,究竟誰更接近真實呢?在喀納斯幽深的湖底究竟還隱藏著多少秘密呢
Ⅲ 新疆喀納斯湖水怪之謎
被疑為湖怪的哲羅鮭 2005年6月7日下午,一群北京遊客在喀納斯湖上乘船觀光,恰遇湖面出現兩個湖怪游動,其中一位遊客用攝像機拍下了這個珍貴的鏡頭。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最近距離拍到的喀納斯湖怪的鏡頭,使喀納斯湖怪又一次轟動了全國,並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影響。這次事件離我們第一次發現湖怪並拍得照片的時間正好是20年! 巨型大紅魚因深居湖中,極少在湖面露面,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慕名而來的遊客失望而歸,但我是幸運者,有機會再睹大紅魚的另一種真容! 2004年5月28日,是喀納斯難得的大好晴天,陽光明媚,碧藍的天空中萬里無雲。 綠色的群山中,高峰上都蓋著雪白的帽子,山下公園式的森林草原被昨天的一場春雨洗得鬱郁蔥蔥。早晨10時,我參加新疆喀納斯民用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的專家團,來到了湖西駱駝山,在新修的半山處的停車場下車,向峰頂的觀魚亭拾級而上。從停車場到峰頂,沿山脊已修了一條木板台階,部分路段為石階。路左面,在遠處是布滿森林的雪峰;右面山下,則是清澈而深藍略帶綠色的喀納斯湖,湖口的汽艇碼頭就在對岸,不時有快艇由碼頭開出,從湖心向北疾馳,在湖面劃出長長的白色箭頭。從快艇馳過的路線至眼下南面湖岸帶,就是我在1985年發現巨型哲羅鮭的湖面。 那天我一到湖邊,就開始注意湖面,渴望再能見到它們,但見一平如鏡的湖面上,除了快艇留下的波紋,沒有出現半個紅褐色大紅魚魚頭的影子!這是我第10次來到喀納斯湖,前9次中也只有那1次看到了大紅魚,其他8次都使我很失望。我為了拍照山岩上盛開的赤芍和岩白菜等花卉,遠遠落在隊伍的後面,更使人失望的是一直爬到了峰頂觀魚亭,沿途也沒能發現大魚的一個影子。 到了亭子上,又仔細看看湖面,那紅褐色的蝌蚪一個也找不到!此時夥伴們都已往下走了很遠,我便趕快拍了幾張遠處的湖景,便沿階下奔。因山下的汽車不能為了我一個人長期的等待! 我一面快速下奔,一面不時的向湖面觀望,還希望能見到魚影,但那紅褐色的蝌蚪就是不出來! 約下了一半的路程,在一個轉彎處我看了1女5男6個遊人在觀察湖面,我也側身一看,只見在靠近山腳最近的湖灣中水面上,像是一條斷斷續續拉長的「之」字形寬大而長得出奇的黑塑料布在陽光反射下閃閃發光,且十分明亮,共約近百米長,我感到很奇怪,是誰把這樣長且寬的塑料布散到了湖中?真傻!我這樣想著。 這時,只聽得旁邊的遊客說:「它們在動!」我突然如夢初醒,「是大魚!」我這才看出隱隱約約的一條條黑色的巨大身影在水中,約十餘條,有強烈太陽反光的是7條,那是巨型魚剛從水中露出水面像潛水艇似的脊背,每條的長度有水邊的大樹2-3倍,甚至更長!長得出奇。我急忙拿出了相機,但大魚已開始下沉,只剩下背鰭,且7條減為了3~4條,以後只剩下一條,露出一個太陽的明亮反光點,遺憾!沒有把7條閃光的魚脊背拍到!它們在水面大約只待了1~2分鍾! 我通過近些年的觀察和研究,估計湖中最大的魚在15米以上,當然,到底有多大,還得等到最後的研究結論。這種魚大得出奇,遠遠超出了魚類專家估算的長度,所以叫「湖怪」也是可以的。已知世界上內陸淡水中,曾捕到過9米長的鱘魚,而捕到的哲羅鮭,最大的只2.1米,是在俄羅斯貝加爾湖。 這樣看來,喀納斯湖的巨型大紅魚可稱為「世界淡水魚王」,是我國的國寶,因此,我們應大力保護它,首先要保護好它的原始生存環境。在研究黃土做出傑出貢獻的地質學家,國家科技500萬元特等獎獲得者,我在托木爾峰登山科考時的老隊長劉東生院士,在給我即將出版的「喀納斯湖怪之謎」一書的作序中,這樣寫道:「這種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保護至關重要,希望喀納斯湖的巨型大紅魚,不要像野生普氏野馬和新疆虎一樣在自然界令人遺憾的消失!」 神秘的喀納斯 喀納斯湖屬於冰川時代形成的典型的高山冷水湖,深度達188米。 按照現有的科學理論,高山冷水湖一般水的溫度非常低,湖裡魚類的生長速度很慢,要長到一丈多長幾乎是不可能的。 千百年來,由於喀納斯神秘的面紗一直沒有被揭開,湖底到底有沒有湖怪,就一直口口相傳。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針對喀納斯,有關專家和學者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科技考察:袁國映就是這些考察專家中具有影響力的一位。他們的第一次考察是在1980年,以袁國映為首的考察隊在這里住了三個多月,主要摸清了喀納斯湖的生態結構,發現了白化熊、綠蛙等當地的特色生物,也發現了湖邊大量的動物骨頭,有馬、牛、還有野豬的骨頭。但到現在為止,所有在湖裡捕到的魚,最長也沒有超過三米
Ⅳ 誰看了前天中央10台的走進科學後來那個水怪是什麼
天池「怪獸」在內線容http://www.cctv.com/program/zoujinkexue/20060117/100861.shtml
Ⅳ 喀納斯湖水怪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喀納斯抄湖水怪目前還是一個迷,真襲相還沒有解出。
喀納斯湖坐落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的喀納斯自然保護區北鄰哈薩克和俄羅斯,東連蒙古國,位於邊境小縣布爾津境內。喀納斯湖是一個是第四紀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裡面的營養含量非常低,過去一直被認為不可能有什麼大型生物,但當地牧民一直傳說湖中有巨型「水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1980年,水怪的目擊消息刊登在《光明日報》上,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此後不時也有遊客聲稱見到水怪,這水怪被稱為喀納斯水怪。2012年6月,央視《東方時空》節目播出一段「新疆喀納斯湖再現神秘'水怪',掀巨大浪花」的視頻。
Ⅵ 喀納斯湖中的水怪,如果不是哲羅鮭,那又是什麼動物
喀納斯湖,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湖」,是中國最大的高山湖泊,景色秀美,生態原始。而就是這幽蘭深邃的湖水下面可能還隱藏著地球遠古的生命和秘密。「湖怪」現身目擊「湖怪」「由於水質能見度問題,這次探險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收獲,明年6月喀納斯湖最清澈的時候,我們將再去一探究竟。」昨天,記者見到了22日返京的喀納斯湖「水怪」探險隊隊長胡京玉。剛剛結束21天的探險之旅,胡隊長稍顯疲憊,但腦子里已經開始盤算著下一次的出征計劃了。胡京玉隊長向記者透露,據一些一直在當地考察的科學家判斷,哲羅鮭「摘取」「喀納斯湖水怪」「頭銜」的可能性最大。水下能見度極低無法尋找水下生物「這21天的探險過程,僅在路上我們就耗去了十幾天。」胡京玉向記者介紹,為了保證昂貴的潛水設備「隨身攜帶」,他們選擇的自駕車路線是:北京-西安-蘭州-嘉峪關-吐魯番-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布爾津,最終到達喀納斯地區。胡隊長介紹,一般的潛水項目只有20-30米,可是喀納斯湖平均深度為90米,最深地方達到188米,而且喀納斯湖又處於空氣比平原稀薄的高原上,水質密度很大,每下潛一米都會感到比平原湖泊壓強更大,更加困難。「讓人心理壓力最大的一點,則是喀納斯湖的極低的能見度,這些正是我們決定明年6月繼續探險的重要原因。」胡隊長說。由於喀納斯湖上游的白湖是個碳酸鹽湖泊,每年冰凍開封後,便會向喀納斯湖傾入大量白色碳酸鹽物質,使得喀納斯湖渾濁起來。「在這次探險中,有時只有等著魚撞到你的臉上,你才能看到它們,對於尋找水下不明生物,基本不可能。」哲羅鮭入選水怪「候選人」「雖然這次沒有看見水怪,但經過在當地的了解,一種名為哲羅鮭的肉食性大紅魚已經成為了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另外可能性較小的一種猜測認為水怪可能是「蛇頸龍」。據了解,哲羅鮭俗稱大紅魚,屬魚綱、鯡形目、鮭科,是北方一種珍稀的冷水型食肉魚類,主要分布於東北部的黑龍江、鴨綠江和新疆的額爾齊斯河等地區。這種魚生性兇猛、機警,長年隱沒在水中,繁殖季節魚體呈紅褐色。哲羅鮭成年體最大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長達2米左右,口腔內上、下頜均排列有尖銳的利齒,背部生有肉鰭。幼魚以小魚為食,大魚常吞食浮游水面的野鴨等野生水禽,也吃湖中的水獺、大水鼠。胡京玉告訴記者,在當地的博物館里就有一條長近兩米的哲羅鮭標本。但據當地百姓講,這條根本不算大,他們還見過更大的紅魚。最新裝備入選潛水「探險隊」完全防水,可以充氣減壓,保持身體溫度均衡的潛水服;可以調整浮力的潛水背心;能夠自動根據水壓給潛水者提供氧氣的供氣壓力調節器……胡隊長的「行頭」,隨便拿起一件便價值上萬。「這件從美國進口的潛水服,雖然厚度和外觀同普通透水的濕式潛水服並無不同,但其內部用的發泡橡膠卻千差萬別。」胡京玉介紹,這套潛水服能夠在水下30-40米的地方為人體保溫長達兩個小時,其全套衣服價值在1萬元以上,一條防水拉鏈的價格都已突破千元。潛水隊員用來背負氧氣瓶的浮力調整背心內層中空,可以根據潛水者的要求充氣或放氣調節浮力。而潛水員的法寶———呼吸系統有一塊閥門,閥門根據不同深度的水壓,自動調節供氣系統,給潛水員足夠順暢呼吸。新聞鏈接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喀納斯湖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是有名的「變色湖」,湖面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晴天深藍綠色;陰雨天暗灰綠色;夏季炎熱的天氣里湖水會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谷風吹著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的;二是據說湖中有巨型「湖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奇景———喀納斯雲海佛光。6月7日下午(北京時間19時50分左右),在喀納斯湖景區旅遊觀光的7名北京遊客乘坐遊艇行至三道灣附近停船拍照的時候,當時水面平靜,正在拍照的遊客們突然發現離遊船200米左右的水面激起1米多高的浪花,兩個不明黑色大物躍出水面,一前一後,魚躍前行……說起「湖怪」來,世界各地的湖怪還真不少呢。最著名的莫過於英國的尼斯湖怪了。這只湖怪一傳就傳了1400年,最初的目擊者是愛爾蘭神職人員聖哥倫布,他到蘇格蘭旅遊時目睹尼斯湖有怪物襲擊遊客,聖哥倫布情急之下大喝一聲,湖怪馬上掉頭潛落水底。1933年,尼斯湖旁興建公路,自此目擊湖怪的報告明顯上升。其中2000年有12宗,2002年有4宗。坊間普遍認為湖怪是種蛇頸龍。「湖怪」明星之天池怪獸1.百年罕見:遊客目擊20頭長白山天池怪獸。2003年7月11日,長白山風和日麗,天池水平如鏡。據目擊者吉林省林業廳副廳長張魯風等人介紹,當日上午9時10分許,他們在長白山北坡發現靠近天池北側的水面上,出現了許多呈「圓圈」形、「一」字形、串「人」字形的波紋。由於發現距離有二三公里遠,眾人雖然拿著50倍望遠鏡,也只能在湖面上看到小白點或小黑點,但相對於山峰倒影而明顯移動的波紋,可以明顯看出是活動的生物。在大約50分鍾的時間里,怪獸共5次出現,少則一兩分鍾,多則二三十分鍾,有時一頭,有時好幾頭,最後一次多達20頭左右。2.長白山天池「怪獸」引起國際關注中國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出現「怪獸」一事不僅在國內成為熱門話題,在國際上同樣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而英國的尼斯湖也曾盛傳出現過水怪,所以英國媒體對長白山天池中「出現」的「怪獸」一事格外關注。猜測因質疑而生:1.專家:喀納斯「湖怪」可能是哲羅鮭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認為,「湖怪」可能是哲羅鮭。這一說法他在20年前親眼目睹「湖怪」現身時就已認定。他分析認為,在喀納斯湖中生活的只有8種魚,而其中只有江魚雪和哲羅鮭可能長到1米以上,但江魚雪一般生活在水底,而哲羅鮭會浮出水面。(這是一條從喀納斯湖中捕到的哲羅鮭標本,它長約1米45,體重40公斤左右。這種魚的體形狹長,頭部扁平,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即使在上下齶和舌頭上也布滿倒刺,咬住食物,很難逃脫。)2.尼斯湖水怪是百歲鰻魚?專門進行此類研究的科學家弗利曼說,根據現有拍攝到的水怪照片判斷,尼斯湖水怪實際上是好幾條七八米長的老鰻魚。他認為,尼斯湖的幾條鰻魚大概已活了100歲左右。3.長白山天池真有怪獸嗎?4.「天池怪獸」到底是什麼?最近,「湖怪」頻現新疆喀納斯湖,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這個高山湖存在「湖怪」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湖怪」怎樣才能確認?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院的有關專家。「我個人認為喀納斯湖裡不太可能有『湖怪』,因為湖水的溫度非常低,湖裡魚類的生長速度很慢,要長到一丈多長幾乎是不可能的。」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探訪」過喀納斯湖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王洪道斬釘截鐵地說。(在中國傳說有水怪的地方很多,除了新疆的喀納斯湖之外,在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吉林長白山的天池、河南泌陽的銅山湖、以及湖北洪湖市的一個水潭裡都傳說有水怪,但這些傳聞沒有一個變成驚天動地的事實。)記者胡志斌
Ⅶ 喀納斯湖水怪到底是什麼東西,真的有10米大的魚嗎
關於喀納斯湖水怪,至今無定論的說法。
喀納斯湖坐落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的喀納斯自然保護區北鄰哈薩克和俄羅斯,東連蒙古國,位於邊境小縣布爾津境內。當地牧民一直傳說湖中有巨型「水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
1980年,水怪的目擊消息刊登在《光明日報》上,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此後不時也有遊客聲稱見到水怪,這水怪被稱為喀納斯水怪。2012年6月,央視《東方時空》節目播出一段「新疆喀納斯湖再現神秘'水怪',掀巨大浪花」的視頻。
遊客李筱陵拍攝到了這十分珍貴的鏡頭。在一陣大浪涌過之後,人們發現,遠處的水面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身影,而且這個身影也在快速的向湖心方向游動。過了一會,原本連在一起的不明物體變成了兩個,一前一後在水面下潛行。大約兩分鍾以後,兩個不明物體隱身水下,迅速的消失了。這是人類唯一一次近距離拍攝到喀納斯的不明物體。
1985年夏天,一支科學考察隊曾經來到過喀納斯,目的之一就是考察喀納斯湖裡面是否真的有水怪存在,領隊是新疆大學生物系的教授向禮陔。最初他們在湖邊巡視了幾天都一無所獲,可是一天早晨,湖水的聲音卻突然有了變化。湖面上湧起一陣浪花,浪花下面有一個巨大的影子在游動。在望遠鏡里,向禮陔隱約看到一條紅色的巨獸緩緩游過並迅速消失了。
第二天,考察隊全體成員中有人又看見在水下面有幾十個東西在動,後來有100多個,背是紅棕色的。這些大魚的影子都碩大無比,估計長度十米開外,考察隊暫時把看到的東西稱作大紅魚。
第三天,新疆環境科研所袁國映和同伴們也看到了藍綠色的湖面上有很多紅褐色的圓點,像蝌蚪一樣的魚頭,並在湖面上形成很多巨大的影子。其中,有些影子還可以隱約看出魚的形狀。袁國映總共看到大約60條左右的大魚,他保守的認為魚的長度一般都在10米以上。那麼,這條魚的長度令人匪夷所思。迄今為止人們知道最大的淡水魚類是產自我國的鱘鰉魚,它的身長可以達到7米左右,體重可以達到一噸。而專家們在喀納斯看到的大魚的長度卻是鱘鰉魚的兩倍多,幾乎可以和海洋中最大的生物鯨魚相媲美,如果這是真實的,在喀納斯發現的大魚絕對稱得上是世界淡水魚之最。
主流的說法是認為是當地特產的一種大紅魚(哲羅鮭)在作怪。雖然沒有捕捉到水怪,但是,專家們一致認為它肯定是一種魚類,並傾向於哲羅鮭。因為它非常兇猛,行為詭異,肚皮白色,身上有紅色的斑點,成年後紅色的斑點會更加明顯。這也正好符合目擊看到的水怪的顏色。
其他的相關傳說還有:
當地人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牧民把十幾匹馬趕到喀納斯湖邊放牧。天氣非常好,太陽暖洋洋地照著,牧人躺在離湖邊較遠的一片草地上,草香醉人,漸漸地不可抗拒的睡意把他帶入了夢鄉。十幾匹馬或香甜地嚼著青草,或跑到湖邊飲水。等牧人醒來時,馬群不見了。牧人的心裡緊張了,他急忙奔到湖邊一看,立刻驚呆了。只見湖邊的水被染成一片血紅色,岸邊還遺留著一些雜亂的馬蹄印。驚恐中,牧人沒敢在湖邊久留,急慌慌跑回家去了。 這類傳說在湖區還很多。據說,那喀納斯湖怪碩大無比,出沒無常,一口就能吞掉一頭牛犢。它時常在湖邊偷襲吞食牛馬。到了1931年,有一位牧民正在湖旁放牧,突然聽到湖中發出「隆隆」的聲響。牧民一驚,忙放眼向湖中望去,剛才還平靜的湖面上驟然掀起了巨大的波浪,浪花飛騰翻滾,在陽光下閃耀著刺眼的紅光。只見十幾條巨大的紅色魚形怪物在水面上翻騰跳躍,攪得湖水洶涌澎湃,十分雄奇壯觀。
圖瓦人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成吉思汗西征,途徑喀納斯湖,見到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決定在這里暫住時日,休整人馬。成吉思汗喝了湖水,深得特別解渴,就問手下將領這是什麼水。有一位聰明的將領答道:「這是喀納烏斯(蒙古語是可汗之水的意思)。」眾將士便齊聲答道:「這是可汗之水。」成吉思汗說:「那就把這個湖叫做喀納烏斯。」於是在圖瓦人的傳說里,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後代。成吉思汗駕崩之後,遺體就沉在喀納斯湖中,圖瓦人作為當年成吉思汗的親兵,就留在喀納斯湖中,世代守衛王陵。「湖怪」就是保衛成吉思汗亡靈不受侵犯的「湖聖」。 圖瓦人說,其祖輩曾組織過兩次獵捕湖怪的大行動。一次製作了一隻大鐵鉤,以牛頭為餌,牛皮為繩,將繩的另一頭用20匹馬拉著。等了一天,湖怪上鉤了,他們便趕著馬拉動,走了沒多遠,20匹馬累得口吐白沫,他們只好將皮繩繞在幾棵大樹上,剛系好,繩子便斷了,第一次行動失敗。另一次是宰殺了十多頭牛,用牛皮製成一張大網,用五隻小船拖著大網繞湖而行,結果船沉網破,此次行動又以失敗而告終。
神秘傳說
據說在很久之前,喀納斯湖兩旁的大山鬧起了矛盾,原來緊挨在一起大山各自離去,大山的這一舉動,給當地人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於是,喀納斯湖底的「湖聖」出現了,阻止了大山的運動,於是人民又可安居樂業,自由快樂地生活了。
老人說法
當地的一位蒙古族的老校長說,據老人們講,有一年,一頭小牛犢在湖邊吃草,不料被大紅魚吞食了。他年輕時,湖裡的魚特別多,而且很大,他見過近兩米的大紅魚。冬天在湖面上,打開一個冰洞,就會有魚從洞口跳出來。上世紀70年代一個初冬,三個牧民趕著生產隊的一群馬,准備從結冰的喀納斯湖的下游通過湖面,不料冰凍得不結實,嘩啦一聲巨響,冰塌下去,一群馬都掉進了湖裡。過了幾天湖水又結冰,冰下面有幾匹馬清晰可見。牧民們砸開冰,打撈上來幾匹死馬。其餘的馬連屍骨都不見了。到了來年開春時湖冰解凍,河水又流淌著,但掉進湖裡的馬,連一塊骨頭都沒有浮出水面,在河的下游也沒有出現。
俄羅斯人傳說
據說在19世紀末,一群從俄羅斯過來的白俄人住在喀納斯湖畔的一個小村落中,有個強悍的俄羅斯漢子下湖捕到一條「大紅魚」,竟有好幾噸重!他在茫茫的雪地里牽著十幾匹馬馱運,運了三天三夜,還沒能運完。於是他不得不忍痛丟下不少魚肉。
狗頭魚傳說
2001年夏天,一些著名攝影家到喀納斯采風。一天專心於藝術創作的攝影家們聽到有人喊,扭頭一看,湖怪正從水中探出巨大的頭顱。盡管由於事情來得太突然,未及拍下精彩的畫面,但過一位攝影家還是回憶說:「像個狗頭,有尾巴露出水面的,絕對不是魚頭。」 2004年春節過後,這位攝影家從山上拍冬景下山,遇到當地的宣傳幹部,一再肯定當時他看到的水中怪物「絕對不是魚頭。」
Ⅷ 喀納斯湖真的有水怪嗎
喀納斯湖,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湖」。起源於友誼峰冰川,曾經歷遼3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積水形成了喀納斯湖。喀納斯湖呈現彎月狀,南北延伸,長24公里,最寬處2.6公里,最深處188.5米,湖區四周群山環抱,東西兩岸是浩瀚的原始林海。北端入湖三角地帶是沼澤草甸。天鵝、大雁、黑頸鶴等珍禽游樂於此。喀納斯湖像一彎美麗的月亮鑲嵌在綠色的群山中,更為奇妙的是,清澈的湖水在一天中會隨著陽光角度的不同,顏色不斷變化,一年中季節不同湖水的顏色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又被稱為「變色湖」。喀納斯湖不僅以景色秀美而著稱,更因為「湖怪」而矚目。
「湖怪」傳說由來已久
喀納斯湖自古有湖中有巨形"湖怪"的傳說。據當地牧民說:早在30年代,牧民們曾捕到一條大魚,17匹馬也沒能把它運走,魚頭可當大鍋盛東西。又傳說以前常有牛、馬在湖邊突然失蹤。
家住喀納斯湖區的俄爾德什,是當地瓦文化的象徵。他用一根草身吹奏的音樂可謂世間一絕。他說,1956年村裡兩個牧民米提和巴肯在湖邊找牲畜時,在一道灣處看到一條很大的東西,光露出水面的尾巴就像搭氈房的氈子那麼大。村裡還有一個叫烏遜的老人,在五六十年代乘木伐橫穿喀納斯湖時,在湖中心,他發現木伐下面一米多深的水中,有條很大的魚,身體有些白,僅一片魚鱗就有洗臉盆那麼大,當時他害怕極了,便一動不動地躺在木伐是任其漂流,大約過了十幾分鍾才敢爬起來。
一名叫金剛的護林員 ,有一次到湖頭的林區去巡視,當時他把船拴在岸邊,從山上下來的時候,突然在湖面上看見了一個漂浮的物體,這個物體和船的距離約有四五百米遠,初步判斷長度有船的兩倍。他們看到這個物體只露出了一個黑色的脊背,一直在緩慢地移動,由於天色已晚,漸漸就看不清楚了。
兩年之後的一個夏天,金剛再次到一個護林站去,下午四五點,當他無意中向湖面上望去的時候,突然又看到這個似曾相識的東西。然而當他把這件事告訴當地的一個老人後,卻遭到了嚴厲的訓斥,那個老人似乎對水中的怪物了如指掌,卻叮囑金剛不許外傳。老人屬於湖邊一個特殊的部落,他們稱自己為圖瓦人,是成吉思汗的後代。部族老人們一直認為喀納斯湖中有一個怪物,而且被尊稱為湖聖,是他們的保護神 。
仝保明是喀納斯湖上最早的汽艇駕駛員之一,一次駕船在湖面上巡視,突然一個巨浪打來,船猛烈顛簸起來,在驚慌失措之中他看見一個黑色的物體在巨浪下擺動著,迅速消失了。
地震前湖怪再現身
2003年9月27日晚中俄邊境發生強烈地震。晚7時左右,距地震發生還有半小時。坐在小艇上的巴扎爾別克正准備返回湖區,同行的有管理局資源林政科副科長賽離克、林政派出所幹警康南北,還有一位工作人員和船長。小艇行至湖區二道灣的時候,「湖怪」出現了!在「前方約200米處」,「連續兩次出現了不明黑色龐物躍出水面的奇觀。一次是垂直鑽出水面,其頭部離水面約有10米落差;另一次是橫向躍出,身長足有5到6米。」間隔也就在幾十秒內。
「湖怪」掀起了強烈的水波,聲似海潮初漲。突見奇景的幾個人都呆了,加之也很恐慌,於是掉轉船頭沿湖一邊迅速返回碼頭。半小時後,距喀納斯湖百公里左右的中俄邊境發生7.9級地震。
在喀納斯工作已三年的巴扎爾別克說,以前對有沒有「湖怪」也是半信半疑,這還是他頭一次看見「湖怪」,只可惜當時是在工作,手邊沒有照相機或是攝像機。
專家的發現
1980年,由自治區多家科研單位組成的喀納斯綜合考察隊成立,雖然尋找水怪並沒有寫進日程安排,但這正是每一個考察隊員心中的渴望。負責陸地動植物調研的隊員們,陸續發現了一些罕見的動物品種,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
白化熊並不是人們熟知的北極熊,而是一種特殊的變異品種。這突然給考察隊員們一個啟示:在喀納斯湖底是否也有一種普通的水生動物,經過特殊環境的異化,而變得巨大兇猛了呢?
考察隊員們為尋找到水怪,便在湖面上布置了一個上百米長的大網,可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網消失得無影無蹤。考察隊員們第一個懷疑的是,是不是水流把它沖走了?就順著湖水往下游尋找,結果找了兩天一無所獲。是不是湖區的牧民把網偷走了?但牧民對他們都很友好,這種可能性似乎也很小。
三天後,在撒網處上游兩公里的地方,有人無意間發現了這張魚網,拖上來後已被攪成了一團,還撕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水怪所為?遺憾的是,經過1980年3個多月的考察,這個謎底一直沒有揭開。
1985年,為在喀納斯成立自然保護區,一次大型的綜合性考察再次成行,黃人鑫和袁國映也分別作為領隊前往。當時新疆大學考察隊的總指揮是生物系的向禮陔教授,一天早晨,他發現平靜的湖面上突然湧起一個巨大的浪花,而浪花下面,漸漸顯露出一條巨型紅魚的影子!那條魚估計有10米長,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向禮陔回到營地後,立刻發布了這個消息,大家紛紛跑到喀納斯湖西側山頂上一個叫觀魚亭的位置上去觀看,果然發現湖面上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紅色的斑點,專家們還拍攝了照片。藉助於望遠鏡,考察隊員們基本上都肯定那些紅色斑點就是大紅魚。事後,人們對照片進行了分析,將水面上的斑點和岸邊的樹木做了比較,發現最大的斑點長度約有樹高的2/3,而湖邊主要生長著西伯利亞落葉松和樺樹,它們大多高15米以上,照這樣估算,湖中的大魚可能有10米長。專家們認為這種估算方法並不科學,而且水中的物體通過光線折射也會造成誤差,最好的辦法就是捕捉到一個實物。
發現大紅魚後的第三天,向禮陔和黃人鑫用一個特大號魚鉤掛上一隻大羊腿作誘餌,一根長約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釣魚。沒過多久,他們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綽綽有魚游過來,但沒有一個咬鉤,只是看見有一條大魚經過浮漂旁邊並排游過去,長度大約是浮標的三倍,也就是說那條魚將近9米長。
1985年7月下旬,袁國映帶領新疆環境保護科研所的考察隊來到位於阿爾泰山深處的喀納斯湖自然保護區。7月24日,天氣十分晴朗,袁國映驅車向湖西的哈拉特山峰挺進,下車後帶隊向海拔2030米的山峰攀登,在布爾津縣剛在山頂建成的一座八角亭上俯首下望,湖面一平如鏡。忽然,在藍綠色的湖面上,袁國映發現幾個紅褐色蝌蚪狀團點,仔細看去,有十多個。"是大魚!"手拿望遠鏡的一個同伴喊了起來,果然不錯,那巨大的魚頭浮現在水面,尾部沒入深水中。到中午12時,魚逐漸增多,有50~60條,最大的魚,頭寬一米多,魚體長10米以上。這樣大的魚,在國內外的河流和湖泊中未曾見過。袁國映急忙拍下了這珍貴的鏡頭,並錄了像。袁國映查閱了大量有關魚類的資料進行對比研究,向世人揭示了流傳兩個世紀的湖怪之謎。原來,"湖怪"就是巨形魚"哲羅鮭",最大的"哲羅鮭"可長到形10米以上長,重量不少於2~3噸。
根據1980年和1985年考察隊兩次捕撈情況,喀納斯湖中大致有8種魚類,除去小型的食草性魚類,專家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下4種魚身上,它們分別是江鱈、北極茴魚、細鱗鮭、哲羅鮭,通過反復比較和研究,大家一致把焦點投向了哲羅鮭。
首先,哲羅鮭在繁殖季節,皮膚呈紅褐色,其次哲羅鮭也是以上四種魚中最兇猛、體型最大的。從已經捕撈上來的一條長約1.45米的哲羅鮭標本來看,這種魚體形狹長,頭部扁平,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即使在上下齶和舌頭上也布滿倒刺,咬住食物,食物很難逃脫。
在和諸多「水怪」目擊者求證後,他們大多認為看到的東西很可能是大魚,水中的黑色影像正是魚的脊背。不過,即使是把喀納斯水怪認定為哲羅鮭大魚後,仍有一些疑問難以解釋。首先,迄今為止從喀納斯湖中捕捉到的哲羅鮭長度還沒有超過3米的,無法證明湖中會有10米長的大魚,另外,喀納斯湖是否有供巨型魚存在的生態條件?哲羅鮭屬於鮭科魚類,鮭科魚類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繁殖季節的洄遊,而喀納斯湖是一個過江湖泊,它的上下遊河道都比較狹窄,尤其是和湖區相連的部分,大多是一些亂石淺灘,大魚是如何通過的呢?科考隊員們所看到的巨魚比這種魚的正常體積大了好多倍,所以不能不令人質疑。可如果這巨大的「湖怪」不是哲羅鮭,它們會是什麼動物,難道是史前遺留的怪物嗎?它們在喀納斯湖中為什麼會長得這么大呢?這些問題不能不令人感到驚奇和困惑。
各方觀點爭議不休
1985年,喀納斯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考察隊發現「大紅魚」之後,新華社,國內外眾多其他媒體也紛紛報道,一時間引起國內外很多人的興趣。
喀納斯湖怪究竟是什麼東西,到底有多大?國內外的學者有各自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這就是哲羅鮭(大紅魚);還有人認為,喀納斯湖中根本沒有這么大的魚,向教授看到的只是大魚群而已。
1、哲羅鮭說
參加過1985年考察隊的向禮陔教授應該很有發言權,他在《關於喀納斯湖「大紅魚」的發現》報告中說,「『大紅魚』究竟多大?無法估算。只有捕獲到標本才好回答。有了標本,還可以解決年齡、食性等許多問題。因此我們特製了釣具,准備放長線釣大魚。由於釣子和食餌很重要,我們用了一根長2.85米,粗約20公分的木頭作浮標。釣子是7月29日放下的,30日我們在頂峰觀察時,發現了一條身體顯得不全的大魚,正好與浮標平行,彼此相距有二、三十米。大魚比2.85米的浮標長得多,而且看來這不是當時看到的最大的魚。因此我們估計,喀納斯湖的『大紅魚』一般長三~五米,最大的可能達十多米。當然,由於水有折射作用,會將浮水中的物體放大,所以這只能是估計,必須得到標本後才能定論。」
很可惜的是,在參加完考察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5月18日,向禮陔副教授因為肝癌醫治無效逝世。許多同志聽到這個消息後,無不為之痛心和惋惜。
2、大魚群說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魚類學專家李思忠研究員當年看到袁國映在新疆的錄像後,認為,向禮陔、袁國映他們當年看到的是一群魚而非一條大魚。但他承認:「若是真的,即就3-5米長,也是世界之最!」因為從生物學的角度講,淡水魚類最大也就2.3米長。
3、哲羅鮭說的反擊
對於李思忠教授提出的,這喀納斯湖存在這么大的生物,形成不了一個完整食物鏈的說法,參加過1985年考察的新疆環保科研院研究員袁國映在報告中寫道:「1985年7月,我再次來到喀納斯湖邊,親眼看到了湖面沉浮的巨形魚群,才有了揭開關於喀納斯湖怪真實面貌的興趣。當時,從名收駱駝峰的觀魚亭下望,在1600米處看到的『魚群』有50-60隻,與其說是『群』,不如說是各佔一片水面的霸主。通常我們看到的魚群都是密集的隊形,體型大小一致,流動方向一致。但這些個體相距都在40-100米以上,個體大小有差異,似是互相有戒心,游動極緩慢。我只觀察到一例:兩個中型陰影慢慢游到一起,一前一後形成一長條形影子,分開後發現它們兩個體型長度一樣。
當時我們根據這種現象判斷,這些巨形魚有大的吞食小的的能力和習慣,故體型小的遠避體型大的。我在北京動物園親眼見過一條1米長的蛇吞掉了一條近65厘米長的同類!那麼,一條10米長的大巨型魚就可能吞下一條5-6米的中巨型魚!在這樣的冷水中,吞食一次就可活幾個月!只有這樣,巨形魚的金字塔食物鏈才能成立。」
4、荷蘭學者的鱘魚說
威倫姆·哈爾森是一位來自荷蘭的生物學家。他對西伯利亞鱘魚移居阿姆斯特丹曾經作了深入的觀察和研究。他發現,吃小魚的鱘長得特別快,長到一定體型後就會攻擊別的魚,喜歡追逐同類食之。他在看到了關於喀納斯湖怪的報道後,很感興趣,於是變賣了他在荷蘭的財產,跑到中國來研究喀納斯「湖怪」了。不過他說:「我不信有很怪的東西,什麼怪東西在湖裡面。從科學的角度可以探索,但是探索也可能無結果。」他認為,喀納斯湖裡的水怪就是特大體型的大鱘魚或是一個變種。
對湖區有過多次考察的袁國映研究員告訴威倫姆先生:湖中發現的「就是鮭魚,沒有見鱘魚」。威倫姆靠著袁研究員的大堆資料這樣解釋:水面上暖和些,更有理由害怕什麼水下的東西,所以大紅魚(哲羅鮭)要到水面上來,人們才可以拍攝到它們。鱘魚是水底生活的魚,一旦吃了200公斤的食物,2-3個月在湖底都可以不動的。冷水魚消化慢,死了也是沉在湖底的,看不見屍體。這樣,人們就非常不容易見到他們。喀納斯湖通北冰洋,有可能鱘魚向上游到喀納斯湖裡面。
新疆大學生物系的黃人鑫教授,是最早關注喀納斯水怪的專家之一,他認為喀納斯水怪很可能是對這一自然現象的一種誤判,比如說水面上的浪花、浮游生物和漂浮的枯木等等。如果說目擊者看到的的確是某種水生動物,黃人鑫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魚,一種體型非常巨大的魚。但排除以上所有假設,喀納斯水怪有沒有可能就是人類還沒有發現的一種怪獸,一種類似史前巨鱷或恐龍的龐然大物呢?
新疆環境保護科研所的專家袁國映,查證過新疆的古生物種群,在喀納斯附近並沒有找到恐龍遺跡,況且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而喀納斯湖只有20萬年的歷史,這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上都毫無聯系。當然袁國映也不排除一種極小的可能性,是否有遠古的某些遺留物種經過遷徙,在喀納斯這種特殊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了呢?
6月8日在新疆喀納斯湖拍攝的「湖怪」蹤跡。
據新華社電 耗資150萬元的新疆喀納斯「湖怪」探秘活動預計在今年7月進行。
喀納斯湖是坐落在新疆阿爾泰山深處密林中的一個美麗、神秘的高山湖泊。它不僅以景色秀美而著稱,更因為湖中的「湖怪」而揚名天下。6月7日至8日,在相距不到17個小時的時間里,喀納斯「湖怪」兩次出現在湖面上,當時有部分遊客拍下了「湖怪」在水面游動的畫面。據目擊者說,喀納斯「湖怪」長度目測約10米左右。
據了解,參加此次探秘「湖怪」的潛水隊採用先進的美國設備,可超過喀納斯湖的水深極限。2004年7月,潛水隊曾在喀納斯湖進行過潛水試驗,但下潛20米後就發現存在危險。湖水大都為冰雪融水,接近深海水溫,人體難以承受。
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認為,「湖怪」可能是哲羅鮭。這一說法他在20年前目睹「湖怪」現身時就已認定。
新疆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黃人鑫則認為,喀納斯是否有「湖怪」不值得炒作,所謂的「湖怪」就是大紅魚,而喀納斯湖屬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大紅魚有可能生長得比較大,但到底有多大誰也不能亂說。黃人鑫還告訴記者,21世紀科技的發展使人類對許多未知事物都有了相當多的認識和理解,應該說是「無怪」可說了,他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
Ⅸ 喀納斯水怪真的存在嗎
一些奇怪的事情還不能解釋
1980年,由自治區政府牽頭,多家科研單位組成的喀納斯綜合考察隊成立,雖然尋找水怪並沒有寫進日程安排,但這正是每一個考察隊員心中的渴望。
負責陸地動植物調研的隊員們,陸續發現了一些罕見的動物品種,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
白化熊並不是人們熟知的北極熊,而是一種特殊的變異品種。這突然給考察隊員們一個啟示:在喀納斯湖底是否也有一種普通的水生動物,經過特殊環境的異化,而變得巨大兇猛了呢?
與此同時,在新疆羅布泊荒原的另外一支考察隊,傳出不幸的消息,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神秘失蹤。
考察隊員們為尋找到水怪,便在湖面上布置了一個上百米長的大網,可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網消失得無影無蹤。考察隊員們第一個懷疑的是,是不是水流把它沖走了?就順著湖水往下游尋找,結果找了兩天一無所獲。是不是湖區的牧民把網偷走了?但牧民對他們都很友好,這種可能性似乎也很小。
三天後,在撒網處上游兩公里的地方,有人無意間發現了這張魚網,拖上來後已被攪成了一團,還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水怪所為?遺憾的是,經過1980年3個多月的考察,這個謎底一直沒有揭開。時間一晃到了1985年,為在喀納斯成立自然保護區,一次大型的綜合性考察再次成行,黃人鑫和袁國映也分別作為領隊前往。
當時新疆大學考察隊的總指揮是生物系的向禮陔教授,一天早晨,他發現平靜的湖面上突然湧起一個巨大的浪花,而浪花下面,漸漸顯露出一條巨型紅魚的影子!那條魚估計有10米長,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
向禮陔回到營地後,立刻發布了這個消息,大家紛紛跑到喀納斯湖西側山頂上一個叫觀魚亭的位置上去觀看,果然發現湖面上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紅色的斑點,專家們還拍攝了照片。
藉助於望遠鏡,考察隊員們基本上都肯定那些紅色斑點就是大紅魚。事後,人們對照片進行了分析,將水面上的斑點和岸邊的樹木做了比較,發現最大的斑點長度約有樹高的2/3,而湖邊主要生長著西伯利亞落葉松和樺樹,它們大多高15米以上,照這樣估算,湖中的大魚可能有10米長。
專家們認為這種估算方法並不科學,而且水中的物體通過光線折射也會造成誤差,最好的辦法就是捕捉到一個實物。
發現大紅魚後的第三天,向禮陔和黃人鑫用一個特大號魚鉤掛上一隻大羊腿作誘餌,一根長約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釣魚。
沒過多久,他們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綽綽有魚游過來,但沒有一個咬鉤,只是看見有一條大魚經過浮漂旁邊並排游過去,長度大約是浮標的三倍,也就是說那條魚將近9米長。
根據1980年和1985年考察隊兩次捕撈情況,喀納斯湖中大致有8種魚類,除去小型的食草性魚類,專家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下4種魚身上,它們分別是江鱈、北極茴魚、細鱗鮭、哲羅鮭,通過反復比較和研究,大家一致把焦點投向了哲羅鮭。
首先,哲羅鮭在繁殖季節,皮膚呈紅褐色,其次哲羅鮭也是以上四種魚中最兇猛、體型最大的。從已經捕撈上來的一條長約1.45米的哲羅鮭標本來看,這種魚體形狹長,頭部扁平,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即使在上下齶和舌頭上也布滿倒刺,咬住食物,食物很難逃脫。
在和諸多「水怪」目擊者求證後,他們大多認為看到的東西很可能是大魚,水中的黑色影像正是魚的脊背。
不過,即使是把喀納斯水怪認定為哲羅鮭大魚後,仍有一些疑問難以解釋。首先,迄今為止從喀納斯湖中捕捉到的哲羅鮭長度還沒有超過3米的,無法證明湖中會有10米長的大魚,另外,喀納斯湖是否有供巨型魚存在的生態條件?哲羅鮭屬於鮭科魚類,鮭科魚類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繁殖季節的洄遊,而喀納斯湖是一個過江湖泊,它的上下遊河道都比較狹窄,尤其是和湖區相連的部分,大多是一些亂石淺灘,大魚是如何通過的呢?
2003年9月27日下午7點左右,賽力克和同事坐著汽艇去湖面巡視,汽艇行至二道灣,轟然一聲掀起了一個巨浪,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躍出水面約20米左右……
這一幕把人們拉回了十幾年前的那場爭論,曾經做出的一些猜測,現在突然變得支離破碎,但這至少說明,在喀納斯湖裡的確有一個龐然大物,雖然幾十年過去了,它卻並沒有消失……(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發現之旅》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