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賦韻聲
A. 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的作者
江總(519~594)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家。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出身版高門,幼聰敏,有文才。年十權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之亂後,避難會稽,流寓嶺南,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徵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後主時,官至尚書令,故世稱「江令」。任上「總當權宰,不持政務,但日與後主游宴後庭」,「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後放回江南,去世於江都(今江蘇揚州)。
B. 行微山亭賦韻拼音版
於長安歸還復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制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注釋
①江總,南朝陳人。陳亡,入長安,仕於隋,後辭官南歸,這首詩寫於南歸途中。②岑參,盛唐邊塞詩人。安史之亂中,長安淪陷,故有此詩。
譯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雲遠逝了,
身體卻隨著秋季由北向南飛回的大雁歸來。
故鄉家裡籬笆下栽種的菊花,
今日又開了幾朵呢?
賞析
江總的《與長安歸還揚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較含蓄。作者思鄉心切,但全詩沒有一言一句直接發泄這種情懷,前兩句言所見之景:流雲南逝,大雁南歸;後兩句言所想之境:故鄉籬菊,花事何如?但實景虛象,絕非隨意拈來,而是精心擇用。這樣,故土之眷盡在這眼前、遠處的景物之中;亡國之恨,則全蘊於景點構成的圖畫里。
C. 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的賞析,大家幫我找找啊~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賞析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賞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為題材的好詩不少,並且各有特點。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這首詩的原注說:「時未收長安。」唐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起兵叛亂,次年長安被攻陷。至德二載(757)二月肅宗由彭原行軍至鳳翔,岑參隨行。九月唐軍收復長安,詩可能是該年重陽節在鳳翔寫的。岑參是南陽人,但久居長安,故稱長安為「故園」。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劈頭一個「強」字,則表現了詩人在戰亂中的凄清景況。第二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據《南史。隱逸傳》記載:陶淵明有一次過重陽節,沒有酒喝,就在宅邊的菊花叢中獨自悶坐了很久。後來正好王弘送酒來了,才醉飲而歸。這里反用其意,是說自己雖然也想勉強地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可是在戰亂中,沒有象王弘那樣的人來送酒助興。此句承前句而來,銜接自然,寫得明白如話,使人不覺是用典,達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覺,若胸臆語也。」(邢邵語)正因為此處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們種種的聯想和猜測:造成「無人送酒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里暗寓著題中「行軍」的特定環境。
第三句開頭一個「遙」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而更見思鄉之切。作者寫思鄉,沒有泛泛地籠統地寫,而是特別強調思念、憐惜長安故園的菊花。這樣寫,不僅以個別代表一般,以「故園菊」代表整個故園長安,顯得形象鮮明,具體可感;而且這是由登高飲酒的敘寫自然發展而來的,是由上述陶淵明因無酒而悶坐菊花叢中的典故引出的聯想,具有重陽節的節日特色,仍貼題目中的「九日」,又點出「長安故園」,可以說是切時切地,緊扣詩題。詩寫到這里為止,還顯得比較平淡,然而這樣寫,卻是為了逼出關鍵的最後一句。這句承接前句,是一種想像之辭。本來,對故園菊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想像,詩人別的不寫,只是設想它「應傍戰場開」,這樣的想像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顯然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這一結句用的是敘述語言,朴實無華,但是寓巧於朴,余意深長,耐人咀嚼,頓使全詩的思想和藝術境界出現了一個飛躍。
D. 《與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與《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虛實結合的簡要分析
江總的《與長安歸抄還揚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較含蓄。作者思鄉心切,但全詩沒有一言一句直接發泄這種情懷,前兩句言所見之景:流雲南逝,大雁南歸;後兩句言所想之境:故鄉籬菊,花事何如?但實景虛象,絕非隨意拈來,而是精心擇用。這樣,故土之眷盡在這眼前、遠處的景物之中;亡國之恨,則全蘊於景點構成的圖畫里。
相對地說,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情感要率直強烈了許多。作者賦陳其事,直接敘狀自己的行動心理,表情達意。前兩句先敘自己的節日無聊。據史料記載,陶淵明九月九日沒酒喝,心中悶悶不樂,便坐在宅邊菊叢中採菊,遠遠望見穿白衣的王弘送酒來,便匆匆迎上去,捧起酒就喝。而現在岑參卻更不如陶令。當然,作者並非要像陶潛那樣有酒則喜,他的「強欲登高」、「無人送酒」只是突現自己的孤寂、失落。何以有這樣的情感?後兩句則袒露心跡,兵荒馬亂,戰燹不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菊花無情,自開自謝,可鮮艷的花朵卻硝煙籠罩,其景其情,何其悲哀!作者不只因孤身在外,念起故鄉的菊景,而是傷時感事,表露反對戰亂,渴求和平的心跡。
E. 賦韻紅塵嘆,遺夢水雲間的翻譯
念一朝,百花葳蕤,春意闌珊,素手執筆拋紅鸞,寫盡情思千千萬,甘赴塵緣,休管它,是桃源,還是深淵?
得一人,邀月共賞,紅袖添香,十指相扣走人間,嘗盡紅塵般般暖。與君同歡,尚不怨,是布衣,還是錦緞?
若卿有心,相約江南,身居竹房瓦舍,共賞亭台樓閣,一簾煙雨中,話說悠菊蘭花,塵間桑麻。
若君有意,共賦詩詞,讀盡唐詩古韻,寫盡清詞婉約,朝暮晨夕下,共閱千古奇文,人間佳話。
忘記過去,不問,誰與誰情緣沒落?
拋卻曾經,不說,誰共誰悲歡離合。(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倚紅樓小榭,笙簫相和,吹一首婉轉的歌,看那青湖水上鴛鴦在。
立古橋小舟,琴瑟和鳴,彈一支悠揚的曲,賞那碧池塘中並蒂開。
裁得悠閑日,我為君研墨,唱梁祝雙飛,春光晴暖下,艷羨一池蓮荷。
月傍雙星時,君為我描眉,夢華胥千年,冬來風寒中,驅逐一世落寞。
倘山河變遷,我願用我一生的光陰,換取歲月綿長,盡管霜雪涼冷也無妨。
待蒼顏白發,我願用我一世的筆墨,寫盡地老天荒,縱使老來魂歸又怎樣?
若,古鎮小巷中,你隻身而來,我執傘而過,定是前世許過的諾言,要在今生相約兌現。
若,梅園花開日,我凝眸含笑,你青衫而歸,定是今生天定的情緣,要在此世攜手走完。
若,秋楓飄零時,你望楓而立,我恰好轉身,定是三生三世的約定,要我們紅線相牽。
飄飄渺渺水雲間,情情緣緣紅塵嘆。春來秋也罷,冬盡寒暑來,誰陪誰寫完人間情話?誰與誰約好詩詞為家?
朦朦朧朧煙雨情,冷冷暖暖塵世路,日升日也落,花殘花復開,誰許誰共赴終老白頭?誰諾誰攜手一生不負?
你的江南煙雨,我的萬丈紅塵,紅燭淚,一世傾,道是愛恨離合最傷人,若可,等到君來日,定還你笑語盈盈。齊眉舉岸,四季相牽。
你的春花爛漫,我的冬雪飛揚,梅子雨,落傾城,莫怨歲月如梭穿心過,若可,待得卿來時,定陪你朝陽日落。晨鍾暮鼓,風雨同舟。
且不說,如花美眷,抵不過似水流年。
尚不怨,情深意款,捱不起時光飛箭。
三千愛恨皆為痴,兩行清淚總關情。
飛雁托錦書,傳小字幾箋?
紅豆寄相思,知情深幾何?
一詩一詞,一蓑柔情細雨。
一簫一箏,一麴生死不離。
望風提筆,我在賦紅塵嘆。
枕月入眠,誰在夢水雲間?
F. 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的詩句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G. 詠菊的古詩詞名句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____鄭思肖《畫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____黃巢《不第後賦菊》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____劉徹《秋風辭》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____黃巢《題菊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____陶淵明《飲酒·其五》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____元稹《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____李商隱《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____孟浩然《過故人庄》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____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____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____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____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____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____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____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____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____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黃菊開時傷聚散。曾記花前,共說深深願。____晏幾道《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____蘇軾《浣溪沙·詠橘》
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____劉克庄《賀新郎·九日》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____黃機《憶秦娥·秋蕭索》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____王之渙《九日送別》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____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____黃巢《題菊花》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____趙嘏《長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____江總《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 長安九日詩》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____陶淵明《飲酒·其四》
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____晏殊《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____杜甫《宿贊公房》
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____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____朱熹《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____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____韓琦《九日水閣》
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____曹雪芹《螃蟹詠》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____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台高不盡看楓葉,院凈何須坐菊花。____沈輅《九日登高台寺》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龍山飲》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____慧霖《閏中秋玩月》
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____曹雪芹《殘菊》
丹楓萬葉碧雲邊,黃花千點幽岩下。____張掄《踏莎行·秋入雲山》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____於謙《過菊江亭》
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____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____徐燦《菩薩蠻·秋閨》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____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黃華自與西風約,白發先從遠客生。____元好問《秋懷》
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____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