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遊玩
㈠ 平涼還有哪些旅遊景點
平涼曾是抄「絲綢之路」東段的重鎮之一,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崆峒山、南石窟寺、王母宮石窟、龍泉寺、雲崖寺、石拱寺、柳湖、龍隱寺等景點。
1)首選:崆峒山。平涼崆峒山位於平涼市西15公里處,系六盤山山脈。有8台、9宮、12院、42座建築群,共40多處名勝古跡,至今猶存,以崆峒寶塔最為著名。崆峒山海拔2123米,面積30平方公里。
2)王母宮。王母宮位於平涼市東南75公里處的涇川縣涇、訥兩河匯流處,距涇川縣不到1公里。王母宮石窟依山開鑿、呈方形,中心有柱,平面呈「回」字形,高達12米,深11米。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薩以及馱寶塔的白象。窟內造像分三層,共200多尊,多為北魏作品,後經改造,窟外為清代重修的依山樓閣。
3)南石窟寺。南石窟寺位於涇川縣城東涇河北岸的蓄家村,背山面水,綠樹環繞,景色秀麗。石窟現存5個窟龕,1號東大窟和2號西小窟保存較為完整。東大窟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達13米,寬約17米,深14米,結構獨特,造型宏偉。
地方特色:涇川罐罐蒸饃、靜寧燒雞、華亭核桃餃子、平涼酥餅等等。許多東西去了才知道。
㈡ 平涼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平涼曾來是「絲綢之路自」東段的重鎮之一,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崆峒山、南石窟寺、王母宮石窟、龍泉寺、雲崖寺、石拱寺、柳湖、龍隱寺等景點。
1)首選:崆峒山。平涼崆峒山位於平涼市西15公里處,系六盤山山脈。有8台、9宮、12院、42座建築群,共40多處名勝古跡,至今猶存,以崆峒寶塔最為著名。崆峒山海拔2123米,面積30平方公里。
2)王母宮。王母宮位於平涼市東南75公里處的涇川縣涇、訥兩河匯流處,距涇川縣不到1公里。王母宮石窟依山開鑿、呈方形,中心有柱,平面呈「回」字形,高達12米,深11米。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薩以及馱寶塔的白象。窟內造像分三層,共200多尊,多為北魏作品,後經改造,窟外為清代重修的依山樓閣。
3)南石窟寺。南石窟寺位於涇川縣城東涇河北岸的蓄家村,背山面水,綠樹環繞,景色秀麗。石窟現存5個窟龕,1號東大窟和2號西小窟保存較為完整。東大窟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達13米,寬約17米,深14米,結構獨特,造型宏偉。
地方特色:涇川罐罐蒸饃、靜寧燒雞、華亭核桃餃子、平涼酥餅等等。
㈢ 平涼有哪些景點
全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一、平涼市的景區有:太統版山、崆峒山(要門權票)、柳湖公園(無門票)有游樂設施。
㈣ 平涼市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旅遊類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平涼市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王母宮
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
人類開元第一城——古成紀
秦皇祭天第一壇——蓮花台上下畤
針灸醫學第一祖——皇甫謐故里
人類最早的頭蓋骨化石——「涇川人」化石
全國關內最大的完顏宗弼後裔聚居區——涇川完顏民俗村
經濟類
全國第一個梯田化模範縣——庄浪縣 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涇川縣 甘肅第一大煤海、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 華亭煤田
中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
中國無公害蔬菜十強市——平涼市
中國最佳蘋果適生區——平涼市
全國第一個蘋果類證明商標——「平涼金果」
全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品——「平涼金果」
中國綠色食品——「平涼金果」
中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平涼金果」
中國GAP示範基地——「平涼金果」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全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是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人類開元第一城———靜寧成紀文化城,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蘊涵著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
秦皇祭天第一壇———華亭蓮花台,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台」而久負盛名。
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庄浪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崇信縣境內的4A級景區龍泉寺、千年菩提樹、「華夏古槐王」自成風景,引人入勝。崆峒十萬溝、靜寧仙人峽等森林峽谷險峻幽深,旖旎多姿。涇川溫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隴上名泉貫珠泉等水域景觀獨具魅力。
經過20多年的持續開發,先後開展了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文化名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和景區景點功能配套建設,旅遊基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全市星級賓館(飯店)達到18家,旅行社15家。與周邊14個城市建立了旅遊經濟區域聯盟,共同構建了絲路遺珍之旅、尋根朝覲之旅、紅色教育之旅、休閑度假之旅、西北風情之旅五條精品線路,成為甘肅旅遊的重點區域和陝甘寧三省(區)旅遊聯動發展的重要節點。開發出了五大類上百種旅遊商品,發掘恢復的「中國紙織畫」備受海內外遊客喜愛。
㈤ 平涼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園
涇川王母宮景區
崇信龍泉寺
華亭秦皇祭天廣場
靈台荊山公園
潘原古城 ,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曹灣村和蘆寨村境內,距平涼城區20公里,據1982年發現的劉自政墓誌推測舊城在涇河北岸,小蘆河東岸,至今廟底下自然村的古城址,另有新城在蘆寨村境內,現存於涇河北岸的城址呈現三角形,東西約1500米,北牆沿至山坡牆厚約6米,夯層厚在9—11厘米之間,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和西漢時期的陶片,遺址內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磚瓦瓷片,間有子母磚。民國30年(1941),洪水曾沖出石函、石桌、石徑幢等石器。1949年後,曾發現一些造像石方塔,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鐫有「景明四年」(503)字樣,為北魏遺物,1973年,在城北中央出土數百斤藏崇寧等宋代銅幣。樂平王妃墓位於四十里鋪鎮曹灣子,系與樂平王合墓,有壙志記其身世。
平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46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靜寧縣)、西周第一台--古靈台(靈台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 (靈台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針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台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台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庄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崆峒山和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隱寺、蓮花台、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旅遊業有望培育成我市新興的支柱產業。
㈥ 甘肅平涼有哪些值得去的旅遊景點
1.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崆峒山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1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是甘肅省4個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西郊12公里處,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歷史文化遺跡,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也是新興的地質旅遊勝地。
2.雲崖寺: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庄浪縣韓店鄉東南,距離庄浪縣城28公里的關山自然森林峽谷深處。因寺內石窟眾多,景色秀麗,與平涼崆峒山、天水麥積山、仙人崖等勝地齊名,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3.平涼柳湖公園:柳湖公園是隴東的自然山水園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獨特的景觀。若沿著石階幽徑信步漫遊,可見柳蔭蔥籠,湖光瀲灧,花圃錯落,掩映迷離,亭台玲瓏,畫舟輕泛,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至暮春時節,柳絮輕飄,彌漫湖柳,被人們譽之為「柳湖晴雪」,為平涼八景之一。柳湖公園位於崆峒城廓西北隅,西蘭公路南側,東西長480米,南北寬185米,總面積133畝,其中湖水面積41畝。整個地形西高東低,南坡北平。各湖均有潛水泛流,故有百泉之說,其中西湖深1.5米,東湖深2~3米,特別有天然暖泉一眼,更是久負盛名。
4.平涼市博物館:又名平涼地區博物館,成立於1979年。位於明代韓王紫金城延恩寺的舊址寶塔樑上。為國家公益性全額撥款文化事業單位,隸屬平涼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機構規格為正科級,是甘肅省市(州)博物館中僅有的3個國家二級博物館之一。其主要職能是社會教育、文物收藏研究、陳列展覽及考古發掘等。館藏有青銅器、陶瓷器、金銀器、玉石器、碑刻壁畫、書畫皮影等十多個種類的藏品11565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842件
5.王母宮:位於甘肅省涇川縣城以西1華里處的回山之上,景區內主要有王母宮、瑤池、回屋、石窟等四個景點。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相傳,王母宮是西王母的降生地、發祥地和祖廟所在。是甘肅省著名的旅遊景點。
㈦ 平涼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平涼曾是「絲綢之路」東段的重鎮之一,名勝古跡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內主要有崆峒山、南石窟容寺、王母宮石窟、龍泉寺、雲崖寺、石拱寺、柳湖、龍隱寺等景點。
1)首選:崆峒山。平涼崆峒山位於平涼市西15公里處,系六盤山山脈。有8台、9宮、12院、42座建築群,共40多處名勝古跡,至今猶存,以崆峒寶塔最為著名。崆峒山海拔2123米,面積30平方公里。
2)王母宮。王母宮位於平涼市東南75公里處的涇川縣涇、訥兩河匯流處,距涇川縣不到1公里。王母宮石窟依山開鑿、呈方形,中心有柱,平面呈「回」字形,高達12米,深11米。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薩以及馱寶塔的白象。窟內造像分三層,共200多尊,多為北魏作品,後經改造,窟外為清代重修的依山樓閣。
3)南石窟寺。南石窟寺位於涇川縣城東涇河北岸的蓄家村,背山面水,綠樹環繞,景色秀麗。石窟現存5個窟龕,1號東大窟和2號西小窟保存較為完整。東大窟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達13米,寬約17米,深14米,結構獨特,造型宏偉。
地方特色:涇川罐罐蒸饃、靜寧燒雞、華亭核桃餃子、平涼酥餅等等。許多東西去了才知道。
㈧ 平涼市內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旅遊類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平涼市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
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王母宮
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
人類開元第一城——古成紀
秦皇祭天第一壇——蓮花台上下畤
針灸醫學第一祖——皇甫謐故里
人類最早的頭蓋骨化石——「涇川人」化石
全國關內最大的完顏宗弼後裔聚居區——涇川完顏民俗村
經濟類
全國第一個梯田化模範縣——庄浪縣
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涇川縣
甘肅第一大煤海、全國13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 華亭煤田
中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
中國無公害蔬菜十強市——平涼市
中國最佳蘋果適生區——平涼市
全國第一個蘋果類證明商標——「平涼金果」
全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品——「平涼金果」
中國綠色食品——「平涼金果」
中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平涼金果」
中國GAP示範基地——「平涼金果」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台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全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是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人類開元第一城———靜寧成紀文化城,氣勢宏大,古樸典雅;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被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神州祭靈第一台———古靈台,蘊涵著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
秦皇祭天第一壇———華亭蓮花台,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台」而久負盛名。
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庄浪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
崇信縣境內的4A級景區龍泉寺、千年菩提樹、「華夏古槐王」自成風景,引人入勝。崆峒十萬溝、靜寧仙人峽等森林峽谷險峻幽深,旖旎多姿。涇川溫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隴上名泉貫珠泉等水域景觀獨具魅力。
經過20多年的持續開發,先後開展了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文化名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和景區景點功能配套建設,旅遊基礎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全市星級賓館(飯店)達到18家,旅行社15家。與周邊14個城市建立了旅遊經濟區域聯盟,共同構建了絲路遺珍之旅、尋根朝覲之旅、紅色教育之旅、休閑度假之旅、西北風情之旅五條精品線路,成為甘肅旅遊的重點區域和陝甘寧三省(區)旅遊聯動發展的重要節點。開發出了五大類上百種旅遊商品,發掘恢復的「中國紙織畫」備受海內外遊客喜愛。
㈨ 平涼又有哪些旅遊 景區
全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在平涼市的景區有:內太統山、崆峒山容(要門票)、柳湖公園(無門票)有游樂設施、 廣成大酒店(五星級的)平涼賓館的羊肉泡饃,住在平涼賓館比較好(普通中上賓館)
平涼市的涇川縣:王母宮、大雲寺 小吃:張曉風擀麵皮 住在五星賓館,(挺好的) 去游溫泉,不錯,不去就後悔了,這是涇川的好地方,裡面還有旅館,衛生很好。
平涼市的崇信縣:龍泉寺 地方小,
㈩ 平涼市旅遊景點有哪些
崆峒山:道教第一山,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專公園,被屬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回山王母宮: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成紀文化城:國家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史籍記載中「治平成紀」所在地,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靈台:古靈台位於甘肅平涼市靈台縣城內,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商紂時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於今靈台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後,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築。
蓮花台: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台」而久負盛名,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庄浪縣: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