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晚上好玩的地方
① 大家好,貴地夏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總面積12.8萬畝,森林覆蓋率62.8%,林木資源有55科屬210種,地貌變幻奇特,沙丘連綿起伏,伏躍跌宕,古樹參天、生機盎然,形成一條自然變換的綠色屏障,其中百年以上古樹近3萬棵,是平原地區珍貴的原生態自然資源,有「北方落葉果樹博物館」之美譽。
大雲寺位於森林公園中心腹地,周圍古樹環繞,規劃佔地面積為230畝 ,建築物20000平方米,綠化面積50000平方米 ,再度恢復為「方圓數百里名剎」。
龍湖公園位於縣城西南部,是「碧水繞城」工程的組成部分,為工程提供調蓄水源。總投資7000餘萬元,全園面積52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420餘畝,圍湖綠化景觀面積近7萬平方米。
香雪園面積1000多畝,由京劇大家梅葆玖先生題字,園內建有義和團運動、貴妃醉酒、西廂記、梁祝等雕塑,園內有梨樹數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梨樹多達2000餘株。
槐林狩獵場,完全原生態景象,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總面積達1000餘畝,園內主要樹種為刺槐、間有龍柏、松樹、楊樹,並有白玉鳥、喜鵲、畫眉、杜鵑、野雞、野兔等鳥獸49種。
杏塢園面積約1300畝,因園內的杏塢書院古跡而得名。清朝咸豐八年,夏津鄉紳劉令晦,鄒紹魯、潘克博等為興辦義學,多方籌集資金,修建了一座書院,因其掩映於杏林之中,故取名「杏塢書院」。為紀念這一古跡,所以把這個園區取名杏塢園。此園區將民間義學、儒學和現代教育相結合,著力打造文化教育這一特色。
鄃城公園總投資3000萬元,整體設計為一幅立體的畫卷,以挖掘本土文化為亮點,用中國傳統造林藝術,華麗呈現夏津古遺址文化、歷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等各種藝術,生動講述夏津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漫步原始、古樸的園林,欣賞粗狂豪放的民俗文化,領略滄桑厚重的歷史文化,讓人有穿梭古今、魂牽夢縈的感覺。
② 夏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還有什麼好吃的
為你推薦:
好玩的地方:
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新鄉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林木茂盛、草清水秀、花果飄香、環境幽靜,被人們譽為「天然氧吧」和「世外桃源」,這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故道旅遊風景,來度假休閑都很不錯。
夏津德百溫泉度假村:位於黃河故道森林公園中的德百溫泉度假村湖島相嵌,水天相融,綠樹成蔭,溪歌鳥唱,湖光一色。在這里,出則旅遊度假,入則休閑養生,與周遭環境銜接得天衣無縫,布局錯落有致,環境清新優雅,溪水長流,軒橋點綴,景中有水,水中有景,可謂「小橋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
好吃的:
夏津椹果
夏津縣地處魯西北平原,古老的黃河故道,獨特水土條件和氣候,培育了這里「獨一無二」的桑樹。夏津的桑樹經過多年改良,椹果顆粒飽滿、果肉肥厚,汁溢鮮嫩,味甘如蜜,狀似草莓,不僅個頭大,而且灌漿後口感甜蜜。
宋樓火燒
宋樓火燒,又名燈籠火燒、風箏火燒。選料精良,用上等麵粉,加適量黃豆面。每個折六層,層層刷香油,經鍋烙火烤而膨為燈籠形,層薄如紙,香酥可口,個重僅七錢。宋樓火燒創制於清朝中葉。
夏津銀絲面
夏津特產銀絲面,又名龍鳳面,原為雷集鄉張集村張氏祖傳麵食,迄今已有200餘年歷史。銀絲面系選用上等精細麵粉,配以十餘種佐料,人工擀軋面薄如紙,切成細絲即為銀絲面。再橫切則為珍珠琪。銀絲面、珍珠琪久煮不爛,不粘,仍根根、粒粒,如銀絲碎玉,晶瑩透明。食之軟膩、滑韌,若另配以麻汁、炸醬、肉絲、醋、蒜等佐料,更別具風味。
益和成糕點
益和成糕點始創於清光緒年間,由夏津雙廟村糕點名師李森先創制。為提高質量,其曾輾轉於京、津、濟等地向糕點名師學藝。因而所制糕點在繼承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又兼具京、津、濟之特點。為取「和順增益」、「和氣生財」之意,故名「益和成」。
苦水羊肉丸子
近年來,在夏津又新添一名吃——苦水羊肉丸子,它肉質鮮美,瘦而不柴,肥而不膩,爛而不散,鹹淡適中,香味濃郁,風味獨特,備受人們喜愛。
夏津大杏
杏為本縣傳統水果,栽植歷史悠久,據明嘉靖本《夏津縣志》載,明朝初年境內就大量種植。清初,城東北30里的小王莊設有大杏專市。每年杏熟,商賈雲集,車載囊馱,運銷於幽、燕及江浙、湖廣一帶。
③ 夏津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總面積12.8萬畝,森林覆蓋率62.8%,林木資源有55科117屬210種,地貌變幻奇特,沙丘連綿起伏,伏躍跌宕,古樹參天、生機盎然,形成一條自然變換的綠色屏障,其中百年以上古樹近3萬棵,是平原地區珍貴的原生態自然資源,有「北方落葉果樹博物館」之美譽。
大雲寺位於森林公園中心腹地,周圍古樹環繞,規劃佔地面積為230畝 ,建築物20000平方米,綠化面積50000平方米 ,再度恢復為「方圓數百里名剎」。
龍湖公園位於縣城西南部,是「碧水繞城」工程的組成部分,為工程提供調蓄水源。總投資7000餘萬元,全園面積52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420餘畝,圍湖綠化景觀面積近7萬平方米。
香雪園面積1000多畝,由京劇大家梅葆玖先生題字,園內建有義和團運動、貴妃醉酒、西廂記、梁祝等雕塑,園內有梨樹數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梨樹多達2000餘株。
槐林狩獵場,完全原生態景象,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總面積達1000餘畝,園內主要樹種為刺槐、間有龍柏、松樹、楊樹,並有白玉鳥、喜鵲、畫眉、杜鵑、野雞、野兔等鳥獸49種。
杏塢園面積約1300畝,因園內的杏塢書院古跡而得名。清朝咸豐八年,夏津鄉紳劉令晦,鄒紹魯、潘克博等為興辦義學,多方籌集資金,修建了一座書院,因其掩映於杏林之中,故取名「杏塢書院」。為紀念這一古跡,所以把這個園區取名杏塢園。此園區將民間義學、儒學和現代教育相結合,著力打造文化教育這一特色。
鄃城公園總投資3000萬元,整體設計為一幅立體的畫卷,以挖掘本土文化為亮點,用中國傳統造林藝術,華麗呈現夏津古遺址文化、歷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等各種藝術,生動講述夏津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漫步原始、古樸的園林,欣賞粗狂豪放的民俗文化,領略滄桑厚重的歷史文化,讓人有穿梭古今、魂牽夢縈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