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關西遊園
發布時間: 2021-01-05 02:39:07
❶ 龍門有什麼傳說,函谷關在哪裡,關東關西是怎樣劃分的
函谷關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通道之一,因為處於險要之地,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因設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函谷關」。據記載,歷史上共有三個函谷關:古函谷關、漢函谷關、魏函谷關。
一、歷史上的三座函谷關古函谷關又稱「秦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始建於西周時期,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是洛陽到長安的必經之地。這條古道東西長7.5公里,沿途絕岸壁立,道路狹窄,來往車輛僅得通過,「車不分軌,馬不並鞍」,易守難攻,被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還有人用「一泥丸而東封函谷」來形容它的戰略地位。它在軍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戰國秦漢之際,為國內少有的雄關。
雞鳴台
函谷關是古代中原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司馬遷、唐太宗、唐玄宗、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名人志士在此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還有100多篇。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公孫白馬」「雞鳴狗盜」「關東出相,關西出將」「唐玄宗改元」等歷史典故和傳說。
相傳戰國時期,孟嘗君得罪秦王而逃離秦國,到函谷關時才半夜,當時秦法規定函谷關「日入則閉,雞鳴始開」。秦兵追趕十分緊迫,幸好隨行的一個門客模仿雞鳴,騙得關吏開啟關門,孟嘗君一行得以擺脫危險。
函谷關還是道家的聖地,相傳老子騎青牛入關(見圖4-15)時,守關官員尹喜登台看到紫氣東來,看到老子後虛心向其請教學問,老子寫下5000餘字的《道德經》後飄然遠逝,函谷關因此而名垂千古,成為道家文化的發源地。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