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泰州春節遊玩

泰州春節遊玩

發布時間: 2021-01-06 07:56:50

1. 春節前泰州大道明發段會通車嗎

春節前泰州大道民發段是不會通車的,因為還沒有修通,嗯,估計到年後了。

2. 春節期間有事去泰州,想順便玩玩,請推薦景點,謝謝

泰州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100多年的歷史。泰州旅遊資源豐富。泰州旅遊景點包括有內人文景容觀、自然生態景觀、紅色旅遊景點,以及民俗節慶活動等。泰州旅遊景點有千年古剎光孝寺、施耐庵陵園、鄭板橋故居、梅蘭芳公園等人文景觀,是泰州歷史文化的瑰寶。有溱湖風景區、里下河水鄉濕地、泰興銀杏群落森林公園、引江河國家水利風景區等自然生態景觀;有黃橋戰役紀念館、海軍誕生地舊址及紀念館等紅色旅遊景點;更有享有「溱潼會船甲天下」美稱的中國溱潼會船節、梅蘭芳京劇藝術節、鄭板橋藝術節等民俗節慶活動,還有泰興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興化鄭板橋故居、姜堰溱潼古鎮旅遊區、泰州光孝寺、靖江孤山風景區、興化上方寺、泰州泰山公園等等。

3. 泰州春節文化景觀之我見

春節民俗文化
一、春節的來歷:
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凶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二、春節前的准備(臘月初八以後,各種年事活動便逐漸展開)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神",俗稱"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宮,向玉皇大帝匯報情況。除夕時分再返回人間。人們擔心向玉皇大帝進讒言,所以再他去天宮的時候為他進行祭祀活動,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備活動:寫春聯,准備肉食,准備麵食以及理發、沐浴,打掃衛生。
三、民俗活動--靜態民俗
3.春聯:(1)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說,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郁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後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此後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有人家喜歡貼"福" 字,而且倒著貼。因為"倒"諧音"到",所以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畫:(1)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源於神荼、郁壘的神話傳說,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並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2)灶神畫的來源:民間傳說灶神在除夕從天宮返回人間,所以人們總在這時候買新的灶神畫貼在門上,希望他能帶來吉祥與幸福。(3)其他常見的年畫。
5.福字:最早?"福"字--傳說史於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妻子為窮神,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過年貼"福"字,史於慈禧,每至年,太後有給大臣賜福之習。一年賜福,恭王福晉把賜給的福拿倒了,犯殺頭之罪,李連英為其解圍:"老佛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年賜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聽極高興,連說:"福到了……"傳至民間,"福"也貼倒了。
6. 窗花:窗花是貼在窗戶上慶賀新年的剪紙作品。窗花有兩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是剪刀剪,巧手的婦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紙剪出許多花樣。第二種是刻刀刻,一般由專業的民間藝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張窗花,供應市場。
四、春節民俗--動態民俗
1.除夕守歲:1)什麼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由於農歷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臘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臘月二十九夜是除夕。2)除夕守歲:除夕重要的活動是守歲。因為秦漢以後,我國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時當作一天的開始時刻,相當於現代計時方法的23點到1點。除夕夜的子時,正是辭舊歲,迎新年的關鍵時刻。為此,人們不得不徹夜不眠,守候著這一時刻的到來。全家人團聚一堂,一邊包餃子,一邊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麼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鍾聲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齊鳴,迎接新年到來。2)爆竹的來歷:據南朝梁代示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當時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後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大約到了唐朝,人們把竹筒里裝上火葯,點燃火葯,發生爆響。後來,人們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樣的鞭炮了。3)鞭炮的種類:鞭炮有各種花樣。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進,又發明了煙花。煙花:又稱"禮花","焰火"。它在爆炸時能發出極為絢麗的光芒。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煙花裝點自己的節日夜空。
3.舞獅子:白居易《西涼傳》: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鏡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跳舞梁前來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安西都護進來時。舞獅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興起的時代。
4.其他民間活動:扭秧歌,踩高蹺,敲鑼鼓。
5.祭神祭祖:在傳統的春節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設有專門的神龕,供奉各位神靈,同時還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畫像。正月初一早上,人們恭敬地在神龕與祖宗牌位前獻上供品,(其中包括剛剛煮好的第一碗餃子),點上香火。十分虔誠地感謝神明與祖宗在天之靈在過去一年對自己的保護並祈求他們保佑來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後,兒孫們開始向長輩親人拜年。傳統的拜年禮是向長輩親人三叩首,現在大多已經改為三鞠躬。一邊行禮,一邊祝願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端坐,接受兒孫們的拜年以後,把一個紅包送給兒孫們。這就是"壓歲錢"。一般作為孩子們春節期間的零花錢。其他親戚之間則互相拜年,陸陸續續,可以持續很多天。朋友之間見面,則互道"恭喜發財"或"春節好",以示慶賀。拜年活動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孝敬孝順;長輩對兒孫的慈愛關懷。親戚朋友之間的拜年,也極大的促進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拜年活動。宋代詩人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把當時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動寫得有聲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詩人薛道衡《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正月七日為什麼稱為"人曰"呢?這和中國古代神話有關。神話中說,神在初一創造了雞,初二創造了狗,初三創造了羊,初四創造了豬,初五創造了牛,初六創造了馬,初七創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類誕生的日子。於是,古人把這一天稱?"人日"。為了紀念人類的誕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時候,人們就剪出彩色的紙人,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用來象徵人們在新的一年裡,面貌煥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紙的內容又有發展變化。唐代詩人余延壽《人日剪綵》:"閨婦持刀坐,自憐裁剪新。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貼燕留妝戶,黏雞待餉人。擎來問夫婿,何處不如真?"所剪內容包括紅花綠葉,飛燕家禽。個個栩栩如生。這已經於現代民間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節民俗--飲食民俗
年糕與餃子是春節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稱"年年糕"。它諧音"年年高",包含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採用黏性較強的穀物製成,北方多用小黃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過,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更喜歡的春節食品是餃子。2)餃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經發現過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餃子保存下來。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春節這一天吃的餃子必須在除夕12點以前包好。餃子好吃,關鍵在於餃子餡,純肉的,純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樣無窮,口味可異。可以根據自己口味任意變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餃子。在春節所吃的餃子中,有一個包著豆腐餡的,還有一個包著一枚硬幣。誰吃到豆腐餡的餃子,誰在新的一年裡就會發財,人們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餃子里。
六、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漢文帝曾於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亂,所以規定這一天為"上元節"。東漢明帝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點燈。此後,元宵就逐步演化為觀賞花燈的民俗節日。故名"燈節"。元宵的應時食品是湯圓,北方也叫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
唐代,元宵賞燈活動盛況空前,舉國同慶。《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盞百枝燈樹?"高八十尺,樹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寬數十丈的燈樓,供遊人觀賞。宋代又有過之,無不及。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以草把縛成戲龍狀,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皇帝還親自率領盛大的儀仗參加賞燈活動。詩人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妓皆儂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見娛樂活動通宵達量,熱鬧非凡。
可以說: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狂歡,為整個春節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七、總結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對回族、達斡爾族、蒙古族、鄂溫克族、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進行了采訪和研究,同時還對東北,西北,西南,東南等地區進行調查,得出以下結論: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各民族的春節民俗趨於漢化,各地區的春節民俗也趨於一致,標志著民族大團結和祖國的繁榮發展。另外,春節民俗充分體現出了我國五千年來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春節民俗更是文化遺產的精華部分。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接班人,我們要把這些優良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4. 泰州春節習俗

江蘇省泰州地區風俗歷來淳厚,歲時節慶儀文繁多,在京杭大運河以東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過年(春節)時,泰州各地的人都會穿戴一新,在家中擺放好煙好糖以款待上門拜年的人。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都會拿到壓歲錢。客人到主家拜年都要吃紅棗茶和一些點心。放鞭炮,元宵節點燈,耍龍舞獅也是各地都盛行的一種喜悅表現。正月初五日為「財神菩薩」生日,各地店鋪一定要開張接財神。正月十五元宵節,各地都有點燈的習慣,「上燈圓子落燈面」也是各地相同的習俗。過年(春節)習俗各地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泰州(海陵區)
清末及民國早期,農歷正月初一清晨在家神與祖先牌位(或像軸)前供茶果、圓子(湯圓),全家焚香叩拜。吃過圓子、果子茶等以後,外出向長輩親故叩頭拜年。至親戚家,必須向其祖先像軸叩頭。如本人年長輩份高,由家中人持拜年片子相送。清末,受拜多的人家在門口放茶幾,上有紅紙簿及筆硯,交情一般的人拜年只需在簿上簽名。抗日戰爭前後,晚輩向長輩拜年,逐漸由叩頭改為鞠躬,平輩只拱手而已。建國後逐漸不供家神、牌位、祖先像軸,不再鞠躬,晚輩向長輩拜年時,口中只說「恭喜」。民國時期,主人對來拜年的人要敬浸泡紅棗或金桔的「元寶茶」以及盛有糖果茶點的桌盒,建國後日漸簡化,現在多為好茶、好煙、糖果招待。正式拜年至正月初四,但正月十八以前,未曾見面的熟人初次相遇仍說「恭喜」。近年來以賀年片、電話代替上門拜年的風氣逐漸興起。正月初一隻吃饅頭或熯飯,初二開始切青菜、煮飯,稱為下生。「文化大革命」前,正月里城市文化娛樂以唱鳳凰、唱麒麟、跳財神為主,鄉村則送蒼龍、舞獅子。
正月十三至十八為燈節,有女兒新出嫁的人家要送包燈(小人兒腳踏裂開的石榴)與鈴兒燈給女兒,有外孫的人家,外婆也要送花燈。十三日全家吃圓子,十五日吃炒圓子,十八日吃面條。十五日元宵夜有燈會,並燃放九條龍、飛飛魚、流星趕月等煙火。燈節期間,兒童攜燈上街遊玩,還可到熟人家中要求更換燈內拜燭。泰州俗諺雲:「十三上燈,十四新春,十五元宵,十六牙朝,十七等等,十八落燈,十九算賬,二十動身。」

姜堰市
舊時正月初一,主人要起五更,點燭焚香,燃放鞭炮,迎接天地神,不焚香不興開門。男女老少更換新裝,殷實者,皮、呢、綢、緞,以示富有;貧寒者,外新里舊,以求整潔。姜堰人飲食很有講究,晨起,有干絲、果子茶、元寶(糯米圓子)、糕點、生薑等,每道不興吃完,要存一點;中午,要吃隔宿飯,菜餚皆是除夕烹好的熟菜,意在吃陳糧,年年有餘;晚餐,吃面條。家人鄰里見面都說吉利語,並拱手作揖。乞丐上門,視為財神,倍加施捨。晚間不興點燈,及早入眠,以祈夏日蚊蟲少。初二,向親友拜年,新婚夫婦給族長至親送「果茶」。初三大早,各戶遣小孩去土地廟爭送頭香。初一不興掃地,少數待初五敬了財神菩薩後打掃,且須由外往裡掃,意在招財進寶。
老農從初一到初十觀察每日陰晴,預卜當年人畜五穀吉凶興衰:一天、二地、三風、四雨、五馬、六羊、七人、八谷、九豆、十棉花,以晴為吉。春節期間,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有玩龍燈、舞獅子、唱鳳凰、送麒麟。民諺曰:「正月里拜年,二月里玩燈,三月里種田。」
正月十三起,家家「扯天燈」,名「上燈」,以求合家目明。這天早上吃湯圓,民諺雲:「上燈圓子落燈面,要吃圓子到明年。」燈節期間,姜堰東岳廟、都天廟、龍王廟里置屏燈,燈上畫「三國演義」、「封神榜」等古典小說中人物故事,觀眾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舊時,鄉村還有扯桅燈之風。即在土地廟前,樹十餘丈高桅桿,穿上竹篾圈數十道,每道皆以麻繩相系,如龍骨,每圈掛燈籠若干(每戶一燈籠),桿端系有鈴鐺,而後似扯篷帆一般,把一圈圈燈籠扯向夜空,紅亮如綵球,甚為壯觀。

泰興市(含高港區)
初一清晨,早餐吃糕和饅頭。中飯以酒餚為主。飯後,或聽人唱書,或邀人打牌。夜飯提早,晚上早睡,傳說,此夜老鼠嫁女,家中不能點燈。少數人家,用竹竿挑起一盞或一串紅燈,豎於天井內,稱為「點天燈」,每晚紅燈高照,至十八日「落燈」為止。初二起,親友之間迎來送往互相拜年,直至元宵節方休。初七、初八「看攢星」。其間,農民常根據攢星位置預測年成豐歉,認為「上角倉倉滿,下角水淋淋,月口刀兵動,月背是荒年」。
十三日元宵燈節,天晚,吃過圓子,各家兒童即點燃各式彩燈,在路上邊跑邊唱「燈來了,油來了,家家人家都來了」。此唱彼和,頃刻聚起幾十盞燈,排成長龍。青年人則點起火把,到田野中揮舞。或「放颺燈」(用紙糊成一口袋,口朝下,下掛油把,點火後,靠熱氣頂托,使燈飛向天空,宛如一顆游盪明星)。如此一直持續至十八日「落燈」。
十五日元宵節為燈節高潮,不少村莊自發組織耍龍燈、舞獅子、搖盪湖船、跳蜆子精。也有人上城逛寺廟,慶雲寺、廣福寺、城隍廟,人山人海,鬧騰一整天。婦女於此日回娘家,小孩拜乾娘。
正月里,泰興城鄉居民有請「年酒」習俗,又名「請春卮」。素有往來者互相邀約,有人連日宴飲,竟達數旬。宴請房族中的新婿、新媳以及子女的師長,也常與「請春卮」相結合,分別稱為「待女婿」、「待新娘子」、「待先生」。

靖江市
正月初一婦女不上灶燒早飯,忌污穢神明,讓其帶好孩童不致哭鬧,圖開頭大吉。早餐吃米粉圓子,稱「團圓」。對上門拜年者,款以花生、蠶豆、瓜子、糖果等,謂之「甜嘴」。午餐吃餛飩、團或除夕剩餘之飯菜,意為「年年有餘」。午後,三五結伴擲骰子、玩紙牌、搓麻將以消遣取樂,直至「落燈」(正月十八)洗手。整日間,「送財神」、調「蒼龍」者(變相乞討)走街串巷,調龍燈、舞獅子等民間文藝活動遍及城鄉。將晚,各家呼孩童早睡,不點燈火,謂不幹擾「鼠婚」。當晚各戶將地掃凈,初二不掃地,謂地生日。初二起,外出拜年。拜年之規,先近親後遠親,一直延續到初七八日。俗說:「拜年拜到初七八,有酒剩點壇子腳」。初五敬財神,城鎮商賈之家多以重禮祭祀。
靖江的元宵節,農家用米屑做成雞、魚、豬、鴨、棉花包、果品等模型,塗以彩色蒸熟,早晨供於佛前,焚香點燭,以祈「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靖城、季市等較大集鎮還舉行花燈活動。農村龍燈、花船亦雲集於市。此日,各廟宇為自然香期,信者去寺廟燒香。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湧向街市看燈看戲。故農村稱生下的女孩為「正月半上街的」。正月十三起,各家晚間在佛像前點燭掌燈,歡聚於燈前,有的約鄰居聚於一堂,在佛前請「九姑娘」,卜問少女的愚、智;或請「田禾姑娘」、「灰堆姑娘」、「屎缸姑娘」等等,預卜當年年歲豐歉、人畜吉凶。如有患眼疾者,還許願於來年燈期懸掛「天燈」。

興化市
大年初一清晨先吃雲片糕、紅棗、京果之類「開口」。初三才淘米煮飯,也可洗切燒煮生菜。初五凌晨家家接財神。舊俗正月十三日晚「上燈」,此後各家每晚懸紅燈於檐下。至十八日夜乃止,謂「落燈」。另從十三至十六每晚分別食粘餅、春卷、炒圓宵之類的食品。諺雲:「炒十三,炸十四,十五、十六炒圓子。」其間,大小店鋪每晚張燈結綵,婦男小女紛紛上街觀燈。各大廟宇展出歷史人物故事的圍屏。
舊時,正月十六日夜主要習俗有:送耍孩、偷船樁、聽出語。
送耍孩:泥塑小男孩,謂從「送子娘娘」處迎來。青年好事者於晚間敲鑼打鼓送至婚久未育之家,以為生子吉兆。
偷船樁:用意與「送耍孩」相似。船樁原為漁船、農船用以代錨的小樁。好心人於是晚趁船主不備竊往久婚未育之家。但雲,如船主發覺即不靈驗矣。
聽出語:晚出,偷聽別人談話,從其內容判定自己吉凶。

5. 泰州女兒出嫁第一年春節有什麼風俗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重溫一下咱泰州人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海陵 正月初一清晨在家神與祖先牌位(... 有女兒出嫁的人家要送包燈(小人兒腳踏裂開的石榴)與鈴兒燈給女兒,有外孫的人家,外婆也要...

6. 2012泰州海陵區春節天氣

泰州今夜有雨 明天白天(周五)起逐漸轉為降雪天氣 除夕 (周日)起 天氣轉好 春節期間 以多雲天氣為主 其中 初二前後和初七前後有雲系增多的過程(可能有弱降水)

7. 泰州的春節作文600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外公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 與 「祟」 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8. 哪位幫忙告訴一下今年春節泰州的天氣的怎麼樣,溫度怎麼樣。

2010-2-13(星期六)

3℃/-3℃北風 3-4級

2010-2-14(星期日)
多雲
4℃/-2℃東風 3-4級

2010-2-15(星期一專)
多雲
3℃東風 3-4級
參考資料屬:http://www.godjiudian.cn/tq228.html

9. 今年春節過後從泰州到廣州的火車會受到限制嗎

青年的交通工具。你一定要密切關注新聞和實時報導的一些近況,如果一情在近期內消除的話。一切都回歸正常,否則的話。應該還不是那麼順暢。但願怡情早日推去吧!讓我們回歸常態。祝大家都健康平安。

10. 春節從江陰回鹽城,計劃避開江陰大橋,走泰州大橋,求詳細的最佳方案

只走是185公里,過路費85

最新的路況不是很准確,除非是已經堵車很久的才會報道。

中午堵車情況相對好點,早點出發。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