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樂游園杜牧
1. 登樂游原杜牧詩人看到哪些景象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這首詩中作版者從登高的目之所見權而引發了對歷史的詠嘆,實際是借古諷今的手法.他所看見的景象,就是實際寫出來的實實在在眼睛能看見的,就像漢家事業這樣的就是一種主觀的想像.所以他看見的景物應該就是:天空,飛鳥,陵墓
2. 登樂游園的詩
登樂游原①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②。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回
注釋
注釋
[注釋]
①樂游原:答在長安東南,地勢高,登原可以望長安。漢宣帝曾在此地建樂游苑,故名。
②向晚:傍晚。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賞析
賞析
[賞析]
這首詩的重點在後兩句,詩人因「意不適」,而觀古原,看到盡收眼底的壯麗山川,染上如血的晚霞,好一派夕陽風光。詩人由這良辰美景中突然生發出一種悲哀的心情,一種大唐盛世一去不復返的傷感。詩人千絲萬縷的心緒,都凝在「只是近黃昏」五字上。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3.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杜牧 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清時有味是抄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注釋】吳興:今屬浙江,印湖州。
昭陵:唐太宗墓。在今陝西畦泉縣。
【解釋】徒然空有才華,不能在清平時世施展,我愛悠閑的孤雲,我愛清靜的高僧,我將手持旌旗,漂游在浩淼的江海,在這離別長安的時刻,我登樂游原,眺望西邊的昭陵,最後一次眺望。消逝的輝煌。
【解析】此詩用反語和自嘲的方式,諷刺統治者不重視人才。
詩的前兩句說:如今是清平有為之世,自己卻有閑情逸致,喜愛孤雲之閑和孤僧之靜,足見自己無能。詩的後兩句說:自己將赴湖州任刺史了,從此就要離開長安城了。於是登上樂游原,遠望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懷想的是唐太宗煊染的文治武功。
讀了詩的後兩句,就可以明白詩的前兩句是對當時朝政的諷刺:作者嚮往太宗時代的太平盛世,也有心輔佐朝廷、重登太平盛世,但卻不可能,自己要「一麾出守」了,因此,對朝政滿含失望。
4. 登樂游原 杜牧 詩意
1、詩意:
通過運用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抒發了作者從登高的目之所見而內引容發了對歷史的詠嘆,對人世滄桑發出由衷的感慨。
2、原文
登樂游原
【唐】杜牧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3、注釋
[1]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游覽勝地。
[2]澹澹:廣闊無邊的樣子。
[3]沒:消失。
[4]銷沉:形跡消失、沉沒。銷:同「消」,消散,消失。
[5]此中:指樂游原四周。
[6]事業:功業。
[7]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分別為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景帝劉啟的陽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約位於現在的西安市西北。
[8]無樹起秋風:即每棵樹都在蕭瑟的秋風之中。
5. 求杜牧《登樂游原》賞析。
賞析抄:
上聯描寫了襲樂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涼的氣氛。登臨樂游原,只見孤鳥遠飛;滄海桑田,人事變遷,惟有長空永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體現了詩人對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對執政者的勸勉忠告。
詩人在此展示了永恆的宇宙對有限的人事的銷蝕,深感人世盛衰、興亡迭代、終在無限的宇宙中歸於寂滅,可見詩人感慨之深。
下聯蕭瑟凄涼,衰敗的景色使詩人對歷史的風雲變幻,人世滄桑發出由衷的感慨。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原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
用典的修辭手法,凝練含蓄,言漢朝之英雄偉業皆已成歷史陳跡,詩人內心對報效祖國、建功立業、驅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愛國熱情,感喟之情極深。
(5)登樂游園杜牧擴展閱讀
唐代杜牧《登樂游原》,原文為: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譯文:
天空廣闊無邊鳥兒消失天際,古時的遺跡消失在這荒廢的樂游原里。
看著漢代建立的功業,那五陵原上的每棵樹木都在蕭瑟的秋風中。
創作背景:
國家正值戰亂之際,詩人因奸人誣陷被貶,內心惆悵,來到樂游原,看到眼前這曾經繁華的園林已經衰敗不堪,內心感慨,作此詩抒懷。
6. 登樂游園的作者
登樂游原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作品注釋 注釋: [1]樂游原:古地名,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內大雁塔東北,是當時有名的游覽勝地。 [2]澹澹:安靜,寂靜。 [3]沒:消失。 [4]銷沉:形跡消失、沉沒。 [5]此中:指樂游原四周。 [6]五陵: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在咸陽市附近。 [7]無樹起秋風:即每棵樹都在蕭瑟的秋風之中。
7. 登樂游原 杜牧 譯文
譯文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 駕車登上樂游原,心想把煩惱遣散。 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 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
8. 登樂游園的詩有哪些
登樂抄游原
(唐)李商隱襲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登樂游園望
(唐)白居易
獨上樂游園,四望天日曛。東北何靄靄,宮闕入煙雲。
愛此高處立,忽如遺垢氛。耳目暫清曠,懷抱郁不伸。
下視十二街,綠樹間紅塵。車馬徒滿眼,不見心所親。
孔生死洛陽,元九謫荊門。可憐南北路,高蓋者何人。
9. 登樂游原杜牧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這首詩描寫了山行途中所見,全篇畫意與詩情相互生發,隨著詩人悠然自得的版行跡展開,信筆寫來,權尤以最後一句意味無窮,表達了詩人奮發向上的精神,極富感染力。
這首小詩不僅僅即興詠景,也是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就如這深秋里的楓樹,愈是經過風霜的洗禮,就越顯得紅艷,因而能給人以鼓舞與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