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遊玩感想
❶ 北京旅遊後的一千字感想範文
北京,這個曾經離我很遙遠的城市讓我在短短的8天時間里愛上了它
北京,這個從來沒有在我的夢想簿里留下痕跡的城市卻在我的記憶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❷ 北京旅遊3000字感想 體驗 心得
晨光熹微,我們從家出發,車行約兩小時,到達了北京游樂園。
一下車我看到了「北京游樂園」幾個大字,興高采烈的我看著游樂園里人群如海,迫不及待想買票沖進去。
買票後,我們進了大門我一眼看到了我最喜歡的項目——旋轉木馬。我像小兔子一般「嗖」地蹦到了一匹白馬身上。迎著春風,隨著婉轉的音樂,一匹匹木馬旋轉起來,忽高忽低。我彷彿騎著一匹白馬,在遼闊的草原上賓士……音樂停了,我結束了第一個項目。不過以我的性格,是不會輕易滿足這一個項目的,於是我又去乘海盜船。海盜船搖晃起來了,我輕松地說:「海盜船也不過如此嘛!有什麼可怕的?話音未落,海盜船突然劇烈搖晃,我感覺自己彷彿一下子上了西天。
從海盜船上下來下來我的肚子開始「咕咕」叫了,我想:雖然今天是來玩的,可別傷了胃呀。隨後,我們大口肯起麵包……吃完飯,拍拍鼓鼓的肚子,才結束午餐,我又向前奔去。
我看見了「極速酷酷熊」,我對它真是一見鍾情。於是我「飛」了上去,記好安全帶。剛開始啟動,它行的很慢,然後沿著軌道向上,突然,它好像和我開玩笑似的,以一秒十萬八千里的速度向下沖,此刻,只聽一片尖叫聲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太刺激了!」我和姐姐不約而同喊道。
之後我又完了令人眼花目眩的「轉椅」,飛天而下的「激流勇進」,令人膽戰心驚的「跳級」……
糧食也盡了,水也幹了,太陽也要下山了,我戀戀不舍地走出了游樂園,又留戀地回頭張望「游樂園」三個大字。我突然想起:還沒和游樂園合影,於是拿起相機「咔咔」照了幾張相,記錄下了這快樂的一天
❸ 第一次來北京的感想寫一篇作文
我眼中的北京
去過不少地方,領悟過西北人的豪爽、贊嘆過南方人的細膩,欣賞過江浙才子的聰慧、
羨慕過巴蜀風格的灑脫,正可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北京人是什麼特點呢?聽外地的朋友評說,總結起來優點一般都集中在大氣、包容、懂禮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北京人講政治.細想之下,這些似乎都是北京人的標志,但又好像缺了點什麼.
一直生活在這座城市,看到「北京」兩個字就覺得特別親,想到自己是首善之區中的一員,心中就不由自主地產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人的性格形成是具有地方文化屬性的.
今日北京,已經不是一座封閉的、只屬於北京市民的城市,而是一座屬於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城市,那些曾經代表著北京人特色的標簽已隨時代的發展需要不斷進行著新的優化組合.北京,這座經歷了不同朝代帝王的古都,正日新月異地發展變化著,皇城根兒下的沃土不僅孕育著土生土長的子民,更以開放的姿態擁抱著來自天南海北的精英.
深深地愛著這座城市,盡管有時會忍不住抱怨她發展進步得太快,常令人產生時不我待的競爭危機感.再一想,又會檢討自己內心中藏著的那個透著小家子氣的懶人兒,想當一名開心快樂的北京人就該進取!因為,北京不養懶漢.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門戶,這座城市的發展在與時間賽跑,納百川,凝千載,踐行首善正是北京精神的體現.
❹ 北京植物園旅遊攻略寫完後感想
校,因為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去植物園遊玩,我們坐上了大巴,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不一會兒我們終於到了日思夜想的植物園.早上,同學們興高采烈地早早地來到了學
到了植物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個秀麗的,粉色的大字——夢尋桃源,夢尋桃源前有一隻「小鹿」,輕盈的「小鹿」在花海中跳躍,繞過花壇來到主路,只見路兩旁,桃花,杏花,迎春花,櫻花.競相開放,奼紫嫣紅.路邊的小灌木,鬱郁蔥蔥,蒼翠欲滴.大約前行5分鍾,只見一座小木橋,站在本橋,湖水碧綠,不時有蜻蜓在水面上掠過,在水面上激起一個個漣漪.
跨過小橋就來到了鬱金香園,人們都說荷蘭是「鬱金香之國」,但是在植物園里,我也看到了成片成片的,各式各樣的鬱金香,讓人不禁自己難道來到了荷蘭嗎?這里有如火的「皇家構想」鬱金香,有粉邊「歐利」鬱金香,有金黃的「黃絨球」鬱金香,還有北極的火焰鬱金香.我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種類,這么多顏色的鬱金香,讓我心曠神怡.我正在陶醉其中時,一陣風吹過,一股淡淡的香味喚醒了我,我順著香味找去,只見一大片色彩明艷的風信子,就象一個個小花柱,有紅的、粉的、藍的,風彩子的小花兒有4個小瓣,花兒圍著莖呈現環形長,最後就形一個個小花柱,十分美麗,讓我不由的敬佩這些小小的花,一朵是微小的,但是當它們形成一個集體時,卻成為最美麗的風景.
繼續向進,我們來到了,植物園的熱帶植物園里,是一個大大的溫室,剛進去一股熱氣迎面而來,向上看,一個個大大用花做成的花吊從上向下,如瀑布般垂下.向里走我看到一個許多熱帶的奇花異草,有各種各樣的仙人掌,有的像寶葫蘆,有的像蛇,有的像水草.裡面有一個吊橋,走上吊橋向下俯看,只見一條瀑布飛流直下,瀑布邊上的植物很妖嬈而艷麗.讓人彷彿進入到熱帶雨林一般.在裡面我們還看到了巨型的植物種子,和巨魔芋的花模型,我不由的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造物主的偉大.
這真是一次快樂而有趣的自然之旅呀!
❺ 北京旅遊感想作文500字
八月的太陽火辣辣地焦烤著大地,北京的上空艷陽高照,晴空萬里.在這金色的八月我們來到了中國的首都——北京.
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我們踏上了這段旅途.
經過了一夜的顛簸剛到達北京郊區服務站就立刻匆匆洗漱,准備迎接一天的遊玩.
我們第一個要參觀的是「毛主席紀念堂」廣場上人山人海,突然我的目光被一條人龍吸引去了,原來都是去紀念堂的,我暈!那麼多人,這要什麼時候我們才能進去.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以蝸牛的速度爬到了第三個拐角以為要到了,可抬頭一看還有一條龍,又是半個小時的蝸牛爬終於可以進去了.什麼?還要檢查.我們把兜里的所有東西都掏了出來,說是過關了才放我們進去,真是麻煩.進去了,首先來到了大廳看著主席的塑像我彷彿看見了主席當年的威風.從大廳側門出去我們來到了主席的遺體前,瞻仰著我們偉大的領袖心中是無比激動.我似乎聽見了,聽見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大聲宣布:「中華民族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是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是的我們從那時站了起來,從那時起再也沒有人能欺負我中國.從紀念堂出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今天是旅行的第二天,一大早大約才3:00就被從被窩里拖了出來說是要去天安門看升旗儀式.早飯也沒來得及吃就急忙忙的坐車走了.早上的空氣真是清新的沒話說,雖然是夏天,但早晨的空氣中卻透著絲絲涼意.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天安門廣場.可能還早人還不多,我和同學佔到了比較有利的地方等待著.我們焦急的盼望著20分鍾,30分鍾,只聽人喊:看吶,東方漸漸的露出了第一絲白光,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只見國旗手們牽著國旗的一角,邁著庄嚴的腳步走出來了,還有兩隊國旗護衛手跟著走了出來,腳步聲是那樣的響亮,那樣的整齊.這時,我們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的跟著國旗,廣場上一點動靜也沒有,靜的就只能聽見心跳了.升旗手開始升旗了,掛旗、升旗、那動作真是一板一眼,訓練有素.庄嚴的國歌奏響了,鮮紅的國旗緩緩地升了起來,所有人都向他敬禮.看著國旗飄揚在空中,我真為自己是他的孩子而驕傲.我們的國家是多麼的強大,再也不怕別人的欺凌了.
❻ 北京清華一日游的感想
清華校園,是許多青年學子做夢和尋夢的精神家園。在清華,在北大,幾乎每一個學子的成才之路都不簡單。對於我來說,這所學校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有機會去清華學校走一趟,那也只是以前曾經追逐過的夢:)多次去北京出差,可是都沒有合適的時間去光顧那裡。這次出差時間比較寬松,在北京凱萊大酒店4天的「走出去」貿易研討會,不到三天就結束了。於是12月12號我就來到這個夢寐以求的清華校園,這天也不知道為什麼?聚在清華園校門前拍照的人們已經使過往車輛繞道通行,一旁的停車場里,停滿了車牌開頭為蒙、黑等外地字頭的轎車,聽門衛說:「這幾天來清華的車反倒比平常多了,」清華校園游的小公共汽車更是忙得連軸轉,我有些奇怪,莫非開辟了「高等學校旅遊專線」:)門衛告訴我,這些天來清華遊玩的主要有兩類遊客,一是本市市民,星期天「嫌城裡人太多,希望找個清靜的地方轉轉」;更多的則是外地遊客,有帶著小孩來提前感受氣氛的,也有慕名多年來完成夙願的。「來北京不來趟北大、清華總覺得少點東西。」我感覺, 如果真是能形成一條「高等學校旅遊專線」其不是更好的一件好事。看來,清華、北大的人文環境是遊客們選擇這里作為京城游必經之地的理由。遊客中尤以中年為多,而在中年遊客中「帶著孩子出去轉轉」者約佔八成以上。無疑,這是對孩子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傳統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明智的智力投資哈~~我認為,「校園游」主要功能在於它的文化熏陶與感染力,在於它對人文明修養的潛移默化。 從校園的文化功能看,學校尤其是高校,是公民集中學習文化科技知識的殿堂,是人才匯集、人文深厚的場所,更是文化設施、文化物質資料積淀的地方,校園里的文化凝聚度,比其它任何一個地方都高,它對國民的文化吸引力,感染力的輻射強度是巨大的。但是,過去由於高牆大院的封鎖,這種吸引力只能靠走出去的人,才能展現出來,大大削弱了它對國民的文化修養作用。今天,在國家開放發展氛圍下,開啟校門,讓校園的文化感染力暢快地釋放出來,應該是校園功能得到充分實現的一個具體表現吧。 從校園發展的文化前提看,隨著社會的進步,高等教育也從精英教育走向了大眾化教育。校園為了適應這種發展趨勢,必須順應國民對教育的需求,開放校園,接納眾多的公民進入校園。如果仍然以封閉的姿態把眾多的求知者、仰慕者拒之門外,那麼,教育如何發展,高等教育如何走向大眾?所以,只有高等學校放下架子,敞開胸懷,以一種開放、民主、平等的心態來對待公民,才能使日益高漲的求知潮流得以渲泄,而高校本身也在這種作用的推動下得到發展壯大,這也許正是社會進步的要求和高校發展的需要吧。 從公民對「校園游」的文化需求看,目前的「校園游」者,並非是到校園內來遊山玩水,因為高校校園雖然有不少風景名勝,校園建設也頗具特色,值得一游。但從「校園游」的需求與分析,主要是來校園感受文化,接受熏陶。不論是中小學生還是他們的父母長輩,來游校園的目的是感知高等教育聖地的庄嚴與神聖,激發起成才、育才的信心與希望。一般旅遊者游校園,在欣賞校園美景的同時,心靈上受到震撼的是孜孜不倦的教書育人圖景;環境優雅、清靜如水的學習環境;精密、齊全的實驗儀器的誘惑,學術報告廳發出的莊重的陳述,以及校訓中蘊含的濃厚的中國文化。。。。我本人就是一個「校園游」的忠實信徒,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高校校園都對我產生過巨大的吸引力。我游校園的目的,就是想去接受文化的洗禮,內心那種文化震撼感受是無法名狀。所以,面對日益興起的「校園游」,我想說:開放校園,弘揚文化,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有益於民族,有益於民眾,應該是一件大好事哈:)
❼ 如果你去北京旅遊回來有什麼心情,感受,感悟。
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話你可以出去散散心. 但你說壓力大一定也是有什麼心有餘...我覺得一個的旅行是一種很特別的旅行.在一個人出去旅行的話,你回來之後,...
❽ 求最近去北京旅遊後的感悟文章
感悟北京
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首都北京的嚮往,是與生俱來的,隨著年齡的增大,憧憬之情更是強烈。前久請了有薪事假,和親人一同奔赴北京,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北京之旅。感悟不斷……
一、古文化的宏偉氣勢
作為幾朝之都,京城的宏偉氣勢單從那些聞名的古建築群里便能尋出端倪。穿行於故宮,徑深於南北。雖說最華麗的金鑾寶殿——太和殿目前正在修葺,整體掩蓋在圍掩之中,這座當今最大的歷史博物館,卻無處不在彰顯著它的磅礴大氣、富麗堂皇。
導游說,且不說封建王朝當日赤巨資修建園林裝點寢宮是多麼的奢華,單從眼前留給後人的卻是一筆珍貴的財富。看居住南城的的清官紀曉嵐,他的破舊宅院無人問津;而當日大貪官和紳的宅地、如今的「恭王府」,卻因其「三絕」聞名於世,並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被後人保護起來。
二、黨的光輝滿地
毛主席率領我們打江山,成立新中國,就是在北京建了都。想必正因為此,北京這座城市更為感恩。一路上,所有人提起主席,都是敬仰的稱呼著「毛主席他老人家」。這一聲呼喚,似乎他就是居住在鄰家大院的長輩,倍感親切。去主席紀念堂的一路上,我們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奔跑起來,就想早點見到中國人民心中這位偉大的「神」。
北京是祖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它能迅速及時的傳遞著中央當下最熱門的政治話題。漫步北京街頭,隨處可見的「八榮八恥」的宣傳專欄和人民群眾駐足學習的身影,就是最好的證明。
三、現代文明的高智商底蘊
人們常說,在北京別比誰的官大。此次北京之行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我才知道,這個同為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城市,千萬別比誰的學歷高。
北京高校雲集,全國大多學子均有「不到北京非好漢」的念頭。且不說清華、北大這樣的頂級院校,人大、中財、北外、北航等等在全國也是鼎鼎有名。而正是因為高素質人才濟濟,城市更能吸引全球各大企業在這里投資建廠開辟發展領域,其中更不乏大量技術含量高的IT信息產業。
在這座城市裡,女生絲毫不畏懼擔當「第三類人」,她們清楚的知道,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只會有利於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以利於自主選擇,並逐步推動城市現代文明的建設,沒有任何負面效益。在左一個博、又一個碩的北京同學圈中,我不禁羞愧形於顏面。
四、北京人民的博大
在「ABO」血型系統中,我不禁感嘆O型血同仁的博大。他們可以為這個系統的全部人員輸送血液,卻不能從他們那裡回饋一丁點。
這樣的博大,我在北京人民身上看到了影子。北京話是普通話的母版。導游說,北京話講究字正腔圓。在整個行程中,他就是用最標準的普通話與我們一起分享著北京的種種。我們的團隊來自祖國各地,人們都操持著母語與導游交流,他也頗為耐心的講解。待一位來自東北某地的大爺用當地土語反反復復的問導游一個問題很久他都不能領會時,導游傻眼了:「我真的聽不懂~」
2008年奧運在即,北京人民將代表華夏兒女展示著中國人的博大。希望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可以成為一個縮影,將中華兒女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那種的自豪感幸福感傳遞給大家,將中國的古文化,現代文明等等最最美好的東西奉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