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玩狼山作文
㈠ 《狼山游記》作文怎麼寫
說到南通,你一定會想到狼山。狼山位 於南通市南郊,擁有「八小佛山」之一的 美稱。狼山的文化歷史非常悠久,所以 它還有一個美譽「南通第一山」。這次秋 游,我們四年級所去的景點就是狼山。
來到了狼山腳下,抬頭望去,呀! 這座山真高啊!海拔一百多米,像一位 巨人鎮守著這片東方土地。
我們首先來到了駱賓王墓。只見在 正中央有塊高大的墓碑,四周長著茂密 的樹林,這里安葬著初唐四傑之一的駱 賓王。我們懷著崇敬之情情不自禁地吟 誦起《詠鵝》這首詩:鵝鵝鵝,曲項向 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參觀完駱賓王墓,我們又來到了原 被稱為廣教禪寺大雄寶殿的法乳堂。這 里最著名的就要數十八高僧的壁畫了。 在兩側的牆壁上,由范曾畫的高達兩米 的巨幅像燒在牆壁上。這些畫像上的人 物表情豐富,神態萬千,氣韻飛揚,栩 栩如生,真是十分可貴的藝術作品。
開始登山了,我們順著山路一步一 步向上走,來到了半山腰,這里有一塊 開闊的平地,平地中間有一座亭子,這 座亭子有八個角,每個角都微微翹起, 由於這里向南眺望是一望無際的長江, 所以被稱為「望江亭」。
我們在望江亭休息片刻後,又向山 頂出發,大約過了十分鍾,我們終於來 到了狼山山頂——大觀台。聽說,這里 原名大觀音台,因為四望無際,因此改 名為大觀台。站在大觀台向南眺望,能 夠看到如練似的長江;朝東西望去,可 以看到五山中的其餘四座山——軍山、 劍山、黃泥山、馬鞍山依伴在狼山身 邊,就像五位形影不離的好兄弟。
轉過頭去,就是山頂山門,在山門 的門柱上還寫著一副對聯:長嘯一聲山 鳴谷應,舉頭四顧海闊天空。在萃景樓 的後面是三塔之一的支雲塔,它高35 米,塔頂都已經插入雲中了,真是壯麗 極了。
狼山雖沒有泰山那麼高大,沒有華 山的雄偉,可它是南通的象徵。王安石 游狼山寫下「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 朝眼界開」這樣的詩句,我覺得更加突 出狼山的壯麗。
㈡ 臨河狼山一日游作文400字
臨河狼山一日游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奶奶帶著我早早起床了,因為今天我們要去南通狼山遊玩,我們坐上了大巴,開始出發,在經過蘇通大橋時,奶奶提醒我,讓我仔細觀察大橋,並告訴我這座大橋時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它已列入世界橋梁之最,全長1088米,斜拉索鋼是有彈性的,以前造橋的時候鋼都是靠日本進口的,現在我們國家也能製造了,這是上海寶鋼生產的,我們中國人真偉大啊!
過了一會兒,狼山到了,進門就看到了山上一道瀑布,我問奶奶這是什麼,奶奶說這是狼的「口水」在往下流,這座山的形狀像一隻狼,所以叫狼山,我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數台階,雖然我很累有點走不動了,但是我還是堅持不懈,心裡默默的鼓勵自己,終於我爬上了山頂,哇!好美麗,我看見了山下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盛開著,一幢幢高樓都在我們的腳底下,遠處的一隻只輪船行駛在江面上,而長江很長我都看不見盡頭了,真是太美麗了!
玩了一會兒,我們就下山了,看到路邊的小商店裡有好多好看的香包,上面綉了:出入平安,我想到了可以掛在媽媽的汽車里的,我就和一起去的幾個大姐姐每人各選了一個香包,我選的是粉紅色的,把我喜歡的香包送給媽媽,希望她出入平安,今天我玩的很開心,狼山很美麗。
㈢ 游狼山(登山眺遠)作文
說到南通,你一定會想到狼山。狼山位 於南通市南郊,擁有「八小佛山」之一的 美稱。狼山的文化歷史非常悠久,所以 它還有一個美譽「南通第一山」。這次秋 游,我們四年級所去的景點就是狼山。
來到了狼山腳下,抬頭望去,呀! 這座山真高啊!海拔一百多米,像一位 巨人鎮守著這片東方土地。
我們首先來到了駱賓王墓。只見在 正中央有塊高大的墓碑,四周長著茂密 的樹林,這里安葬著初唐四傑之一的駱 賓王。我們懷著崇敬之情情不自禁地吟 誦起《詠鵝》這首詩:鵝鵝鵝,曲項向 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參觀完駱賓王墓,我們又來到了原 被稱為廣教禪寺大雄寶殿的法乳堂。這 里最著名的就要數十八高僧的壁畫了。 在兩側的牆壁上,由范曾畫的高達兩米 的巨幅像燒在牆壁上。這些畫像上的人 物表情豐富,神態萬千,氣韻飛揚,栩 栩如生,真是十分可貴的藝術作品。
開始登山了,我們順著山路一步一 步向上走,來到了半山腰,這里有一塊 開闊的平地,平地中間有一座亭子,這 座亭子有八個角,每個角都微微翹起, 由於這里向南眺望是一望無際的長江, 所以被稱為「望江亭」。
我們在望江亭休息片刻後,又向山 頂出發,大約過了十分鍾,我們終於來 到了狼山山頂——大觀台。聽說,這里 原名大觀音台,因為四望無際,因此改 名為大觀台。站在大觀台向南眺望,能 夠看到如練似的長江;朝東西望去,可 以看到五山中的其餘四座山——軍山、 劍山、黃泥山、馬鞍山依伴在狼山身 邊,就像五位形影不離的好兄弟。
轉過頭去,就是山頂山門,在山門 的門柱上還寫著一副對聯:長嘯一聲山 鳴谷應,舉頭四顧海闊天空。在萃景樓 的後面是三塔之一的支雲塔,它高35 米,塔頂都已經插入雲中了,真是壯麗 極了。
狼山雖沒有泰山那麼高大,沒有華 山的雄偉,可它是南通的象徵。王安石 游狼山寫下「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 朝眼界開」這樣的詩句,我覺得更加突 出狼山的壯麗。
㈣ 誰有寫狼山的作文,400字左右
【狼山】範文
早就聽說狼山是中國佛教九小名山之首,今天我終於有機會來一睹它的風采。
抬頭看狼山,翠綠一片,山頂一座寶塔,巍然屹立,真有氣勢。到狼山不登山就等於沒有來,我們當然要去爬山嘍!石階並不太陡,走起來十分舒服,爬著爬著,不知不覺就到了半山腰。俯看山下,房屋、樹木,到處都是,我們右側的一個小樹林子里不時傳來陣陣鳥鳴聲。我怔怔地站在那兒聽,媽媽喊我幾聲我才回過神來繼續向上登。
忽然,我看到前方有許多小屋。走近一看,原來是做小買賣的。別看攤子小,商品可不少,我的眼睛都看花了。千挑萬選,終於買了一把綉有三朵菊花的做工精緻的扇子。買香的老太太們熱情地走到我們面前,往我們手裡和包里塞上幾把香,我們怎麼忍心不給錢呢?狼山人可真會做生意!
幾分鍾後,我們登上了山頂。環顧四周,整個南通市的景色盡收眼底。山下,煙波浩淼的長江如同一條長龍,蜿蜒伸向遠方。山上,香煙繚繞,人來人往,和尚們手敲著木魚,半眯著眼睛,嘴裡念念有詞。看著熙熙攘攘的燒香的人群,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麼人們都喜歡到狼山來拜佛呢?」「南通的狼山是全國聞名的宗教聖地,人們都喜歡到這里來拜佛討個吉祥。」媽媽說。我若有所悟地點點頭。
隨著擁擠的人群我們走進山頂的寺廟中,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神態各異的佛像,四大金剛、千手觀音、如來菩薩、十八羅漢┅┅個個栩栩如生。看,那如來眼睛微閉,神態安詳,一副慈善的樣子。十八羅漢則是十八個模樣各不相同。遊客們看了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佛像都會忍不住嘖嘖贊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狼山雖不高大,卻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人的目光。狼山,你真不愧是南通人的驕傲。
㈤ 游狼山作文不會寫,急著要用,越快越好。
現在,我們正位於狼山腳下,狼山是江蘇省著名的六大風景之一,又稱版「江東第一山」權。狼山風景區位於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風景區,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南臨長江、山水相依,通稱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米,最為峻拔挺秀,文物古跡眾多,其他四山如眾星拱月,狼山成為五山之首。相傳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傳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淳化年間(990~994年)州牧楊鈞覺得狼山之名不雅,便改狼山為琅山,後又因山上的岩石多呈紫色,故後人又稱之為紫琅山,南通市因而也得了「紫琅」這個雅緻的別稱。狼山原在長江之中,唐代高僧鑒真第三次東渡日本曾在狼山停留避風,北宋時狼山才與陸地漲接。自宋至清陸續興建了廟宇殿塔,總名廣教寺。佛教中狼山為大勢至菩薩道場,列為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各位遊客也可以在此拍照留念,但一定要注意安全,祝各位遊客旅途愉快!
㈥ 狼山游記作文
狼山游記
說到南通,你一定會想到狼山。狼山位 於南通市南郊,擁有「八小佛山」之一的 美稱。狼山的文化歷史非常悠久,所以 它還有一個美譽「南通第一山」。這次秋 游,我們四年級所去的景點就是狼山。
來到了狼山腳下,抬頭望去,呀! 這座山真高啊!海拔一百多米,像一位 巨人鎮守著這片東方土地。
我們首先來到了駱賓王墓。只見在 正中央有塊高大的墓碑,四周長著茂密 的樹林,這里安葬著初唐四傑之一的駱 賓王。我們懷著崇敬之情情不自禁地吟 誦起《詠鵝》這首詩:鵝鵝鵝,曲項向 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參觀完駱賓王墓,我們又來到了原 被稱為廣教禪寺大雄寶殿的法乳堂。這 里最著名的就要數十八高僧的壁畫了。 在兩側的牆壁上,由范曾畫的高達兩米 的巨幅像燒在牆壁上。這些畫像上的人 物表情豐富,神態萬千,氣韻飛揚,栩 栩如生,真是十分可貴的藝術作品。
開始登山了,我們順著山路一步一 步向上走,來到了半山腰,這里有一塊 開闊的平地,平地中間有一座亭子,這 座亭子有八個角,每個角都微微翹起, 由於這里向南眺望是一望無際的長江, 所以被稱為「望江亭」。
我們在望江亭休息片刻後,又向山 頂出發,大約過了十分鍾,我們終於來 到了狼山山頂——大觀台。聽說,這里 原名大觀音台,因為四望無際,因此改 名為大觀台。站在大觀台向南眺望,能 夠看到如練似的長江;朝東西望去,可 以看到五山中的其餘四座山——軍山、 劍山、黃泥山、馬鞍山依伴在狼山身 邊,就像五位形影不離的好兄弟。
轉過頭去,就是山頂山門,在山門 的門柱上還寫著一副對聯:長嘯一聲山 鳴谷應,舉頭四顧海闊天空。在萃景樓 的後面是三塔之一的支雲塔,它高35 米,塔頂都已經插入雲中了,真是壯麗 極了。
狼山雖沒有泰山那麼高大,沒有華 山的雄偉,可它是南通的象徵。王安石 游狼山寫下「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 朝眼界開」這樣的詩句,我覺得更加突 出狼山的壯麗。
㈦ 游狼山的作文
游狼山記
暑假來到南通狼山遊玩,狼山在南通市南郊,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的五山,狼山在其中,其他四山如眾星拱月,狼山為五山之首。狼山又稱「紫琅山」,海拔一百多米,面積約18公頃,不大不高的山,遠看玲瓏嬌小,與峨眉山、黃山等比就如一幅俊秀的盆景。相傳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也傳因山形似狼而得名,是中國佛教的小名山之一。
買票入山後,開始上山了,狼山風光可分為山前山後兩部分,山前以佛教禪寺為特色,寺院總稱為廣教禪寺,是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山前經過明代抗倭的平倭碑亭、白雅雨烈士墓、望江亭、葵竹山房、法乳堂(原為廣教寺的大雄寶殿)等,沒有氣喘吁吁的感覺,不大功夫登到山頂支雲塔院,仰視山頂的支雲塔聳立於山中林木的蔥蘢間,登頂有個大觀台,在山的南面可俯瞰長江、浩瀚的江水激涌的奔流,水天一色,船在江面上行駛,風帆水鳥,如同一幅清麗的水墨畫,令人遐思釋憂;俯瞰山北面是發展中的南通市新面貌,高樓鱗次櫛比,高聳雲霄,車水馬龍在建築之間游曳,藍天白雲襯托的新城建築一派繁華的景象……
下山的路經過兩個亭台樓閣進入山後沿懸崖之下如同林蔭小道般平坦的路了。路面是由各色山石鋪成的,路兩旁是各類奇石及印刻在上面名人游覽此地的絕句書法,路左邊有許多怪獸雕塑,稱異獸園,右邊是懸崖絕壁,峭壁兀立,刻有「山海觀瀑、五山之一」等,走在看得見狼山最負盛名的峰、岩、洞、石的路上,吸收著山的空氣,欣賞峰、洞、岩的鬼斧神工奇景,品讀文人墨客留下的碑文,吸取著山的古今文化,我感覺此山別致之處是在下山的路上體味的。
山中著名景點有趙繪、沈綉之樓,是紀念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和 「模擬綉」創始人沈壽兩位所建。還有千百年來,文人墨客游狼山的古跡,如大文學家王安石游狼山後,發出「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朝眼界開」的贊嘆。康熙御書碑亭也令人目不暇接……
啊!狼山之游真是愜意!
㈧ 寫游狼山樂園的作文400字數
伴著涼爽的秋風,伴著一路歡聲笑語,秋遊的車子出發了。
一到樂園,我扔下書包,便帶著組員們沖向「激流勇進」。要知道,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來到「激流勇進」,這里已排起了長龍一般的隊伍,好不容易輪到我們了,大家坐上小木船,磕磕碰碰地顛簸著前進。不一會兒,我們過了一個小斜坡。「這沒什麼!」我邊想邊回頭看了看,坐在我身後的周倩瞪大眼睛指了指:「看,前面有個『山丘』。」我忙轉過身來,哇!這次的黑斜坡比剛才高上好幾倍,足足有十幾米,我抓緊兩邊的扶手,心怦怦直跳。上了斜坡,我們一個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向後倒,所有的重量全部壓在周佳佳身上。我向下看了一眼:天哪,這么高!這要是摔下去肯定摔個粉身碎骨,就算不摔下去,萬一斜度太高,翻船了怎麼辦?萬一小船承受不了我們的重量,超載了怎麼辦?一萬個萬一從我腦子里冒了出來,我害怕起來,緊緊閉上眼睛,抱緊湯雪純,心從胸口伸到了嗓子眼,有種要飛出去的感覺。突然,小木船以百米沖刺的速度下降,「啊!」我只有用尖叫聲來緩解自己的緊張,我的耳畔也響起了各種尖叫聲,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要起激流「勇」進這個名字了,因為這需要足夠的勇氣。我悄悄地睜開一隻眼睛,馬上就要到底了,「嘩」,水花比剛才大得多,把我們淋成了「落湯雞」,雖然這「激流勇進」是那麼驚險刺激,可我仍然還想再玩一次。
盡管頭有一點暈暈的,但是我還是徵求了組員們的意見,來到了海盜船的腳下。因為聽先坐海盜船的同學說,坐在最前面和坐在最後面特別刺激。為了體驗一下,我們坐在了最後一排。船兒開始「航行」了,一開始,「海面」比較平靜,像小時侯坐在搖床里,盪啊盪,很舒服。我躺在船上閉上眼睛,好象沒有同學們說的那麼可怕。漸漸地,好象龍王爺發怒了,海上起了滔天巨浪,船越搖越厲害,就像有一個隱身人,一會兒把我們拋到浪尖,一會兒把我們扔到谷底。我有些害怕,感覺每下降一次,心便會隨著船飛速向下滑,我的手心裡沁出了汗水,感覺五臟六腑都交換了位置。我默默地祈禱「航行」趕快結束,可求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船反而越搖越快,我只好低下頭慢慢等待。終於,船停了,直到雙腳踩到地,我才放下心來。
大家各自休息了一會兒,分散開來,各玩各的。我與包書傑一起坐上觀覽車,在車上休息。吹著秋風,吃著薯片,感受著觀覽車緩緩上升,又緩緩下降,帶來的愜意。回顧一下自己已經玩兒了一些什麼,呀,我已經玩兒了六項娛樂項目了,有張牙舞爪的八爪魚,有上下起伏的飛機,有令人頭暈目眩的超級鞦韆,有好玩有趣的碰碰車,有驚險刺激的滑行龍,有……
轉眼間,觀覽車已到了底,我玩完這最後一項娛樂項目,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狼山樂園。
㈨ 狼山一日游作文
要游記,余秋雨寫過《狼山腳下》。
你還可以看下面一篇,還是南通的市長寫的。
狼山賦
袁瑞良
高哉!狼山。五層木塔,上聳雲霄。百米微岩,水天相連。左挽軍劍兩峰,右擁黃馬二山。背倚千里沃野,前俯萬里長江。居江海之匯,為沿江諸山之首。臨揚子之岸,成南通守望之屏。壁如巨刃,峰巔橫空。海潮彬彬,望狼山而不敢過其境;江濤謙謙,過狼山而不敢改其道;名士殷殷,登狼山而不敢隱其心;顯貴尊尊,謁狼山而不敢恣其行。聖僧藉此削洪驅水。菩薩於此佈道傳經。米芾點墨,令三山失色。荊州一語,使五嶽屈尊。文丞相憑兩點青山望斷天涯,鑒大師挾三縷輕風強渡東瀛。迢迢千里,駱臨海來此尋安魂之所;孜孜數年,張薔公到此思富國之門。峰澤谷惠,遍蔭群生。莘莘學子,踏遍書山蟾宮折桂;芸芸眾生, 弘揚德化淳樸民風。鍾鳴鼎食,不忘飢寒之輩。敝舍寒屋,依舊詩書傳家。強弱相濟,同行人生之旅。少長相扶,共渡風雨之程。往昔輝煌依舊,今世勛業又增。扛鼎佛門之外,又做旅遊領軍。佛門靜地,漸增新容。山之秀,四海所仰;峰之美,五洲與聞。海外首腦,慕名而至;宇內要人,相繼而來;社會名流,前後接踵;學界精英,駐足頻頻。官宦商賈,輕移步履;婦儒兵勇,行色匆匆。香客遊人,晝達萬千之眾;善款饋贈,日進斗金之多。旅遊者窮視娛之樂。拜佛者求心理之衡。風撫遊人心清氣爽,佛感香客慈悲虔誠。石階步步,引香客徐徐入殿膜拜聖祖;美景連連,領遊人處處攀登縱覽山河。始登大觀:看大江東去,思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望長河落日,賞秋水長天落霞孤鶩齊飛。繼臨龍池:觀九龍戲水,九條銀龍凌空舞;看太子沭浴,萬枚銀幣撲面來。再登支雲塔:遠望吳楚,浮雲漫卷,九萬里山河現而隱隱而現;近覽江淮,惠風和暢,七千年文明倡而明明而倡。斯地斯民,皆以斯山為榮。悻悻然以為上蒼之贈,欣欣然以作傳承之源。書之於筆端,藏之於驛館,教之於子孫,示之於外人。以吾觀之,實不以為盡然。屏風佑民,誠為其功。達官庶民,固不可忘。然此皆其表也。萬千通人銘而不忘其表,誠無過焉。然不可僅記其山之表而忘其山之魂也。何為狼山之魂?一曰:無所欲也。狼山自其成山以來,作揚子之門戶,充通人之屏障。風摧濤打心疲身倦從無埋怨之語。遊人攀爬體破皮殘更少呻吟之言。夏為遊人蔽日,不收成本;冬替香客擋寒,不言價錢。以己之苦,供人之樂。為人之樂而樂。此君子之風,俠士之心也。二曰:無所拒也。日登狼山者萬千之眾。所求者千萬之別。為已者有之,為人者有之。正人君子者有之,猥瑣小人者有之。位高權重者有之,普通大眾者更有之。狼山以天地之懷,無論貧富貴賤,不分地位尊卑,一概笑而迎之,恭而敬之,善而待之,不拒一人於山門之外。包容大度,毫無門戶之見。平等親和,亦無遠近之別。此大海之胸,宰相之懷也。三曰:無所畏也。狼山居風之間,濤之畔,風不可低其頭,濤不可彎其腰。風摧而頭愈挺,濤打而腰愈直。見豪強不低其頭,面達官不躬其背,對平民不挺其胸。此英雄之骨,豪傑之氣也。山高而無魂,空有其形;峰低而魂凝,高可凌雲。斯山之高,高在其魂。魂賦斯山,松骨梅神。成山之君子,達峰之佼佼。處千山萬壑而不顯其小。峨嵋普陀視如知已,九華五台待以至交。五嶽會狼山,泰不稱雄,華不言險,甘與狼山為伍。孔子若在,必嘆:"登泰山而小天下!不可小狼山也。"山之魂,若人之魂,豈可不敬之倡之傳之效之耶!數游狼山,有感於狼山之形愈美而魂未張,故為賦以鳴之。
㈩ 南通的狼山150字作文
我們南通是個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園式城市,狼山更是名聞遐邇。星期日早晨,我們一家三口前往遊玩。上午我們先去了嗇園,午餐後就直奔狼山。
一路上爸爸告訴我們,狼山古稱狼五山、紫琅山,相傳有白狼踞其上,所以又叫白狼山。據史籍記載:唐天寶年間,鑒真東渡日本,曾經過此山以避風浪。它位居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呢!
我們在車上遠望狼山,只見一片翠綠,雄偉的寶塔屹立在山頂,十分壯觀。不一會兒,到了山腳下,我們沒上纜車,沿著花崗岩鋪成的台階向上攀登。山上人來人往,喜氣洋洋。山路兩旁古木參天,千姿百態,不禁令人暗暗稱奇。狼山不高,父親說才104.8米,面積18公頃,在多山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山。但在南通,卻是大名鼎鼎。真是應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說笑間,不知不覺我們就登上了山頂。從山上向下俯視,馬路四通八達,樓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傳著幾艘豪華的大輪船,碼頭旁的大吊車猶如長頸鹿玩具,好一片壯觀景象。
狼山因為落座在一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聳立在一望無垠的長江之濱,所以顯得特別突兀高大。尤其是它山勢陡峭,拔地而起,臨江高聳,直插藍天,氣勢更加非凡。登上支雲塔,彷彿覺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於九霄雲外了。遼闊的江海平原,從腳下一直伸展到無邊的遠方;滾滾的萬里長江,猶如一條閃光的緞帶,從遙遠的天際蜿蜒而來,奔騰入海;那海,那長江入口處的大海,更是水天相連,煙波蒼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滄海浩瀚的壯麗景象。怪不得宋朝大詩人王安石來此,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贊嘆:「遨遊半是江湖裡,始覺今朝眼界開」。想起萃景樓前兩根石柱上的那副楹聯:「長嘯一聲山鳴谷應,舉頭四顧海闊天空」。我們的胸懷也頓覺無限寬廣!這樣的山,怎能不名聞遐邇呢?
狼山之名所以聞名,更因為它和歷史文化名人聯系在一起。如唐初四傑之一的駱賓王,近代革命先驅、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就葬在狼山。又如法乳堂內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磚畫像,出自南通籍畫家范曾之手,同樣令人敬仰。
傍晚,回程途中,媽媽感慨地說,一切為中華民族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人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說的是啊!
快樂的狼山游,真是難忘而甜美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