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遊客踩踏
Ⅰ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的網紅道歉是怎麼回事
近日,名為「冒險雷探長」的網紅帶領外國遊客違規進入陝西靖邊龍洲丹霞地貌景區,並在丹霞地貌上隨意踩踏。8日,該網紅博主通過社交媒體致歉,稱在認識到自己的不當行為後,他從上海趕赴靖邊,配合當地部門了解此事。
此外,他還表示自己拍攝節目的本意不是如媒體所說為了炫耀,而是想在疫情後探秘陝西人文,也安利一下陝西的旅遊資源。五月初在到達靖邊後遇到視頻中拉客的老鄉,本著有當地人帶領能對當地了解更透徹的想法,答應了他的帶領,以一種不規范的方式游覽了部分景區。
在致歉內容中,該網紅博主表示靖邊公安局和旅遊部門在詳實調查後確定,因為這里的地質較硬,他們在上面行走拍攝沒有構成破壞。
(1)丹霞遊客踩踏擴展閱讀
丹霞地貌被破壞,這不是第一次:
2018年,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就發生過一起多人破壞丹霞地貌事件。他們一行人不僅破壞丹霞地貌,還拍攝視頻炫耀。在視頻中,兩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岩體上,還有一人光腳踢開岩體表面的沙土。錄制視頻者感嘆「我破壞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事發後,多部門介入調查處理,張掖市邀請甘肅省地礦局水勘院地質專家對破壞的地質地貌進行鑒定。
甘肅省地礦局水勘院礦產勘查開發分院院長彭楊宏介紹,被踩踏山坡長約200米,寬度約1米,其中中間一段踩踏嚴重,破壞了保護層。「保護層就像咱們的雞蛋殼一樣,對丹霞地質體起一個保護作用,但中間破壞的已經無法去人工修復,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風化作用。」
Ⅱ 丹霞地貌為什麼不能踩踏
丹霞地貌不能踩的原因在於丹霞地貌形成的時間非常久,需要大約6000年的時光才能形成丹霞地貌。同時,丹霞地貌的地表非常酥軟,只要踩上去,就會留下很難消除的印記,一般一個人為的腳印或者手掌印,需要60年的時間才能消失。
丹霞地貌是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溝屬於幼年期丹霞,貴州赤水丹霞屬於青年期丹霞,廣東丹霞山屬於壯年期丹霞,江西龍虎山則屬於老年期丹霞。
丹霞地貌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2)丹霞遊客踩踏擴展閱讀
踩踢丹霞的處罰:
旅遊法規定,「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范」。
《甘肅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也明確要求,「具有重大科學研究或者觀賞價值的岩溶、丹霞、峰林等特殊地質景觀,應當予以保護」。環境保護法則規定,「公民應當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配合實施環境保護措施」。上述遊客的所作所為,分明將法規視若無睹,理應依法嚴懲。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故意污損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損毀公共場所雕塑,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當然,這只是行政法律責任,假如遊客的踩踢丹霞岩石等破壞地質環境的行為,對當地的丹霞地貌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就應當依照侵權責任法等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Ⅲ 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網紅道歉,如何加強地貌區保護問題
我認為加強地貌區的保護需要做到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在需要保護的地貌區設置警示牌、對當地的百姓進行宣傳。這次國內網紅帶外國人踩踏丹霞地貌的事情引發了全網的討論,並且這次國內網紅也得到了所有網友的極力聲討。雖然這個網紅在事後發布了道歉聲明,但是這次踩踏丹霞地貌所造造成的損壞是難以估計的。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在保護地貌區方面是有著一定的問題的,下面我就來詳細說說應該如何加強地貌區的保護問題。
三、對當地的百姓進行宣傳第三個方法就是對當地的百姓進行宣傳,當地的政府需要及時的宣傳保護地貌區的措施。並且讓當地的民眾配合政府一起保護這個地貌區,同時可以安排適當的人員進行每天適時的巡邏,以免有人不聽勸導擅自闖入進去,造成地貌區的損壞。
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Ⅳ 踩踏丹霞地貌還拍抖音炫耀的遊客已自首嗎
2018年8月28日晚,甘肅張掖市政府新聞辦稱,破壞張掖踩踏丹霞地貌還挖坑的遊客共有4人。
28日18時許,許某(17歲)和李某(20歲,抖音視頻發布者)兩男子前往臨澤縣公安局自首,另外兩人身份正在核實中。
該說明稱,8月28日中午,張掖市召開相關縣區、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研究制定了加強地質遺跡保護的具體措施:由七彩丹霞景區負責,安排施工人員對景區的防護欄進行拉網式排查,並於8月29日前完成被破壞和破損防護欄的維修加固;由七彩丹霞景區負責抽調安保人員,對景區外圍地帶進行不間斷巡查,防止遊客破壞圍欄進入地質遺跡保護區域。同時,對已開放的區域,增設警示牌,配強力量,加強監管;利用景區電子屏、語音廣播反復播放地質遺跡保護的相關規定和文明旅遊公約等內容,引導遊客自覺保護地質遺跡,爭做文明遊客;聯合調查組於8月28日下午進駐景區,對景區地質遺跡保護和管理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的問題督促指導景區迅速進行整改落實。
28日晚,張掖市政府新聞辦發布的最新通報顯示,28日18時,破壞張掖丹霞地貌的兩名當事人到臨澤縣公安局自首。根據公安部門調查結果,破壞景區山體的遊客共有4人。自首的兩人分別為四川籍男子許某(17歲)、李某(20歲,抖音視頻發布者),其餘二人身份正在核實中,相關調查工作正在全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