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鎮市遊玩
Ⅰ 甘肅有哪些風景奇特的旅遊區
大佛寺
位於張掖市西南部,創建於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O98年),原名迦葉如來片寺,是甘肅省境內最大的西夏建築遺存。現存建築有大佛殿、藏經閣、土塔三處。大佛殿高33米,面闊9間,規模宏大,內有釋迦牟尼的側身像,即大卧佛,卧佛為木胎泥塑,金裝彩繪,全身…
木塔寺
位於張掖市縣府南街,現張掖中學校園內,原名為萬壽寺。初建於北周,後經隋、唐、明、清歷代重修,現存木塔重建於 1926年,是張掖市五行塔之一。塔高九級,每級八角上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掛風鈴。其建築技巧集木工、鐵工、畫師技法於一體。塔主…
鎮遠樓
鎮遠樓俗稱鼓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樓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在一座磚包的高台上,台基寬32米,高9米,基座至樓頂30多米。樓為三層木構塔形,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結構精巧,造型雄偉壯觀。基座有「十…
馬蹄寺
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區。石窟始建於北涼,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 其獨特之處在於千佛洞有500…
山丹軍馬場
即祁連山區大馬營草場,位於張掖地區山丹縣南,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馬場。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養馬歷史。山丹馬是以當地蒙古馬和西域良馬雜交培育而出的,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膘悍,耐粗…
山丹新河驛
山丹新河驛,位於山丹縣城東南20公里處的漢明長城腳下,是新建成的旅遊景點。山丹縣內長城遺址保存完好,312國道穿越城牆豁口,東西兩邊城牆綿延,新河驛即位於長城與公路交叉口2642號里程碑以東2.5公里處。這里曾是明清時期的古驛站,現存遺址為一正方形土…
肅南康隆寺獵場
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康樂區紅石窩鄉境內,距肅南縣城80公里,距張掖市91公里。場區面積240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對外開放的三大國際狩獵場之一。獵場主要由高山裸岩、高山灌叢和森林草原組成,海拔在2000——4500米之間。康隆區草原豐茂,天然林參天蔽日,…
道巷廟
亦稱老君庵,位於東街道德巷底,建於清代。整個建築有山門,老君殿,三霄殿,喜神殿,大乘閣。雖不是金瓦紅牆,但有造型奇特的與老君殿正對山門、建於高達一米多的土台上為一攢尖頂八勢亭樓。殿前連有卷棚,殿內塑有捧卦盤騎青牛的老君像。這是道教獨有的…
甘州古塔
《甘州府志》載:「一城山光,半城塔影,連片葦溪,遍地古剎」,這是張掖的特有風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塔,干姿百態,煞是壯觀。張掖是絲綢之路的重鎮。佛教傳入我國後,很快興盛起來。佛寺林立,佛徒眾多,晨鍾暮鼓,香煙燎繞,頗引一些虔誠…
諸葛樓
座落於張掖青年西街。始建於何時無考。整個廟宇建築別致,走進大門,迎面是一座三間大殿,四面有迴廊相通,雕梁畫棟,庄嚴肅穆。諸葛樓建於土墩上,木構歇山脊頂,高樓沖凌霄漢,是宋元向明清過渡的風格。殿內正面是諸葛塑像,身穿八卦服,手執羽扇,莊重…
東山寺和西武當
東山寺位天張掖城東三十餘華里的合黎山中,是晉代著名學者郭荷的隱居處。有門、有院、有殿、卻無僧、無道。全靠香客和游山玩景者維護殿堂的安全。殿堂雕梁畫棟,裝飾豐富多彩,特別是殿頂上「二龍戲珠」、「三星高照」的雕塑,造型別致。門額上書寫「靈宮…
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
位於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多數墓葬已被沙埋沒,凡未被沙漠埋沒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盜掘。1956年國家地質勘查隊進行勘查後,認定遺址底…
許三灣城及墓群
許三灣城及墓群位於甘肅省高台縣新壩鄉許三灣村,為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遺址。許三灣城址平面為方形,城東西長66米、南北84米,南面開門,有瓮城。城內有建築基址。城周圍有墓群三處,有帶礫石封土的墓葬3000…
牘侯堡
位於張掖城東南15公里處的鹼灘鄉新溝村,建於漢代。途經新溝,舉目東望,巍然而獨存者即為牘侯堡。相傳匈奴鑄金人祀天於此。牘侯堡平面近方形,南北長172米,東西寬152米。牆殘高6米,底寬6.8米,頂寬5.5米,以北垣最為完整。四角有園形角墩,直徑底8,…
民勤會館
在張掖二中院內,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築。是民勤縣商人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作為聚會議事祭神的地方。大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古樸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條中軸線上分布著大殿,陪殿,廂房,鍾鼓樓,牌坊等,既對稱,又陪襯,高低錯落,氣勢雄偉。構成了…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祈豐鎮,是一處規模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於北涼時期(401年-433年)。洞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分布於南北1.5公里、東西2.5公里的范圍內。現存窟龕100多個,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禪…
山西會館
位於張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建。張掖是古絲綢路上商貿雲集的重鎮,從山西、陝西等地來的客商,在張掖開辦了幾十家大商號,他們為了鞏固和擴大自已經營的實力范圍,於是結幫會、設會館,將始建於雍正二年的關…
張掖市森林公園
張掖森林公園地處河西走廊綠州平原中部,處於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北面有遠景龍首山當戶,在北部田園村舍環圍,南面遠景祁連茫茫,中景沙丘連綿,而南面九龍江沙棗林鬱郁蔥蔥,園內沙灘、陽光、森林、湖水等緊靠市區,自成天地、環境優雅、意境深遂、是理…
四善橋
座落在張掖城北門外。取義於財、官、丁、壽四善,清嘉慶初年提督蘇寧河建造。是護城河(亦稱城壕)上的一座下有青石構築底座,上有牌樓的石孔拱橋,甚為壯觀。這座橋有石雕,上刻龍虎互相搏鬥、獅子滾綉球以及梅蘭菊竹等圖案。這些浮雕均衡相稱,刀工粗放,…
東大山自然保護區
東大山自然保護區是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東經100度45分-100度51分,北緯39度0分-39度04分,距張掖市城東30km處,呈西北西走向。東大山是中生代以來發育成的斷塊山,屬阿拉善台塊的一部分,在大地貌上具有斷塊山的一般特徵。保護區各類森林是河西走廊北山…
黑河流域自然保護區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東經99度23分-100度06分,北緯39度15分-39度49分,面積48.53平方公里。黑河流域中游,地勢平緩,水源充足,並建有多座水庫,成為鳥類理想的繁殖越夏、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其主要保護對象為候鳥及其自然生態系統。區內多人工林及沙…
屋蘭古城
古張掖郡轄十縣,屋蘭即為其中之一。屋蘭亦作屋闌。《甘州府志·風俗》稱:「屋闌今屋笆也,西漢以名縣,東漢晉魏訛闌(蘭)。《漢書地理志》記載:張掖郡有屋蘭縣。《讀史方輿紀要》上說:「其位置在張掖縣東北,東與漢張掖縣相鄰。屋蘭得名自當地居民的稱…
龍首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甘肅省山丹縣境內,東經100度55分-101度,北緯38度55分-38度58分之間,面積25.6平方公里。龍首山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間,氣候屬大陸性荒漠氣候和大陸性草原氣候。 其主要保護對象為青海雲杉及其森林生態環境。區內…
西來寺
座落在張掖城內西南隅,今西來寺巷。據《甘州府志》載:此寺建於明朝,它前身為慈雲精舍,是普覺靜修國師阿扎木蘇(西土人)所創。國師念甘郡自育無番藏經,奏請當朝康熙皇帝准頒紅字藏經108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將自己的住房慈雲精舍改為寺。建…
聖容寺
位於縣城西南隅,始建於明洪武初年,成化初年內縣城東北移建今址。寺內占建築群結構精巧,色彩斑斕,古樸典雅,雍榮華貴,其斜面與平面上繪滿了佛像和雲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1981年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郎廟
座落在張掖青年東街。解放前設甘泉鎮公所,縣民眾教育館,現改建為張掖市食品公司。廟內,東有清源殿,西有武烈宮,明天順三年(1459年)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公輸殿(即魯班廟),在武烈宮西,祖師廟在武烈宮東。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清康熙…
八硅墓營
八硅墓營在民樂縣東南15公里處。東為山丹霍城古址,西為背背山,簸箕凹山,亂疙瘩山等5個丘陵,布滿古墓。沿山腳為土穴墓,少數為子母磚室墓和埋葬兒童的瓮棺葬。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券頂,單室。出土彩繪木器有車,塔,案,陶器有罐,耳杯,鼎,銅器有弩機…
甘泉公園
位於張掖市縣府北街北端,始建於1984年,佔地面積299畝。南北中軸線上各開一園門。南門為正門,前接縣府北街,北門前臨環城北路,兩門內由寬甬道連通。甬道上,南連蔭牆,北建拱橋,東西二湖在橋下相通。進南門後,左側(西)有草坪、花苑、噴泉及方塘,塘北…
紅崖山水庫
位於石羊河下游,是沙漠地區座中型窪地蓄水工程,也是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水滿時節,碧萬頃,庫底游魚淺翔,水面眾鳥棲戲,大漠環綠水,青山映碧波,瀚海明珠令人心曠神怡。近年又興建了海濱娛樂城、歌舞廳,開辦遊艇、沙灘浴等服務項目。水庫周圍綠林蔭…
Ⅱ 河北滄洲哪裡好玩旅遊景點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距離市區公里。鑄成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民間稱之為「鎮海吼」,相傳為遏海嘯水患而造,是中國現存年代最久、形體最大的鑄鐵獅子。
獻縣漢墓群
獻縣漢墓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北省獻縣境內,西距滄州市70公里。獻縣自西漢建立河間國,直至南北朝時,一直是王封之地。
泊頭清真寺
泊頭清真寺規模龐大且配置齊全,除具有清真寺的功能外,還強調了結構和藝術的協調統一,是典型的民族化了的伊斯蘭教建築群。該寺在明萬曆、嘉靖年間進行了擴建,清代康熙、嘉慶、咸豐、光緒,以至民國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繕。
海豐鎮遺址
遺址出土的遺物完整和可復原的較多,形制特殊的器物也屢見不鮮,其中以瓷器為最多。器形以碗、盤為最多,另外有盆、盞、壺、盒、罐、缸、虎形枕、彩繪人佣,以及低溫度彩枕、文字枕等。
紀曉嵐墓
紀曉嵐墓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面積南北300米,東西100米,墳墓1194座,墓碑136塊。其坐落在滄縣崔爾庄鎮北村村南約300米處。墓地東、南、西南側是茂密的棗林,北、西北側是打穀場。數株高大的椿、榆、槐樹下有一丘封土,即為紀曉嵐墳塋。
獻縣單橋
單橋石橋位於河北省滄州市西的獻縣城南6公里處的南河頭鄉南單橋村與北單橋村之間,2012年3月23日該橋成功創下「世界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的世界紀錄。
聚館古貢棗園
聚館古貢棗園位於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娘娘河畔的聚館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冬棗園,2006年5月,聚館古貢棗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創了中國文物保護的新門類,是迄今為止,唯一一處植物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Ⅲ 想去旅遊豐鎮但不知道豐鎮有哪些景點
豐鎮市-名人名勝
境內古文化遺址多有秦漢時期古城堡,遼金時期古墓葬,明長城。回豐譽豐鎮有答8大勝景,即青山藏寶、碧海風濤、雲門古洞、煙浦靈泉、牛心獨秀、馬脊雙流、海樓夜月、山寺朝霞。豐鎮是很好的旅遊休息地,市區離大同雲崗石窟僅60千米,離恆山5台山等旅遊區也僅150-200千米
Ⅳ 豐鎮市著名景點有哪些
1,薛剛山
薛剛山據傳是唐朝大將薛剛出關征西時在豐鎮駐扎屯兵之地。至今還流傳著薛剛一箭定陰山、飲馬河畔收番邦的傳說。現在的薛剛山上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眺望亭等建築。
2,金龍大王廟
金龍大王廟位於豐鎮市新城灣鄉境內,西距城區約1公里。現存樓亭殿宇房舍17間,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為道教廟觀。整個大王廟建築於小石元山(飛來峰)峰下。
3,豐鎮市蛤蟆溝生態採摘園
豐鎮市蛤蟆溝生態採摘園位於豐鎮市黑疙瘩窪鄉距豐鎮市區約10公里處。豐鎮市蛤蟆溝生態採摘園有著神奇的傳說和歷史文化,周邊大面積茂密旺盛的叢林和生態果園、果類品種可達二十幾種。
4,靈岩寺
靈岩寺在豐鎮市東北隅北山(原稱留雲山)的東側懸崖下,廟宇座西面東依山勢建築,山前瀕臨飲馬河(古稱如渾水)。並有208國道從廟前通過。原名牛王廟,是豐鎮名勝「山寺朝霞」所在處。
(4)豐鎮市遊玩擴展閱讀
豐鎮特產:
豐鎮月餅
豐鎮月餅以冰糖月餅為主,味道香甜,入口醇香濃厚,令人回味無窮。因當地的水質特殊,所以產出的月餅與眾不同,酥而不膩。用同樣的方法做出的月餅,比如在呼和浩特,太原,大同,包頭製作的月餅卻難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當地作坊或食品廠漸漸發展出不同的品味和不同花樣的月餅,如無糖月餅等。另外,豐鎮月餅也因其特殊的配料和手法而使其可以保藏良久,甚而達到半年之多。
Ⅳ 從太原到內蒙古的自駕游,先到內蒙古的哪個市
我想去內蒙古自駕游,但不知道哪兒好玩,路線怎麼走?需走多久?在此先謝謝繼續前行,上阿里河路 1.3 公里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從太原到
Ⅵ 地方特色旅遊景點有哪些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距離市區16公里。鑄成於回後周廣順答三年(953年),民間稱之為「鎮海吼」,相傳為遏海嘯水患而造。
獻縣漢墓群
獻縣漢墓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北省獻縣境內,西距滄州市70公里。獻縣自西漢建立河間國,直至南北朝時,一直是王封之地。
泊頭清真寺
泊頭清真寺規模龐大且配置齊全,除具有清真寺的功能外,還強調了結構和藝術的協調統一,是典型的民族化了的伊斯蘭教建築群。
海豐鎮遺址
遺址出土的遺物完整和可復原的較多,形制特殊的器物也屢見不鮮,其中以瓷器為最多。
Ⅶ 求滄州旅遊景點大全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滄州境內有滄州鐵獅子、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紀曉嵐墓地、獻縣單橋、聚館古貢棗園等七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比較有名的旅遊勝地,一下這些地方都值得前去一看。
獻縣單橋
六、獻縣單橋
單橋石橋位於河北省滄州市西的獻縣城南6公里處的南河頭鄉南單橋村與北單橋村之間,2012年3月23日該橋成功創下「世界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的世界紀錄。
七、聚館古貢棗園
聚館古貢棗園位於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娘娘河畔的聚館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冬棗園,2006年5月,聚館古貢棗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創了中國文物保護的新門類,是迄今為止,唯一一處植物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Ⅷ 黃驊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去黃驊港的遊客主要是去三千噸碼頭看看海,然後坐一下旅遊船,去海上玩一下。
2.還可以去一千噸碼頭來買點海鮮,每天漁船都會在這個碼頭靠岸。
3.此外,神華集團、國華電廠都在黃驊港。
4.還可以去神華集團的萬噸碼頭去參觀一下。看一看外輪和新建的雜貨碼頭。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Ⅸ 滄州哪裡好玩旅遊景點
滄州景來點:
境內有滄州鐵獅自子、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紀曉嵐墓地、獻縣單橋、聚館古貢棗園等七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南皮石金剛等2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2個(東光鐵佛寺和吳橋雜技大世界),國家2A級景區4 個(鹽山千童祠等),景點88處。有海興小山火山遺跡、東光鐵佛寺、中國四大清真寺之一的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宮、武帝台、鄚州廟、盤古廟、青縣大孝子墓觀音寺等古跡,「華北明珠」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淡水湖泊。另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本齋烈士紀念館、滄州新城規劃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滄州獅城公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