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武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 長武縣有什麼好玩的
長武位於陝西關中西部的秦隴交界處,涇河中游南側,自古為古豳國之地版,地處古「絲綢權之路」要沖,為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關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隴門戶」之稱。
長武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312國道橫貫全境,鄉村公路交織,交通十分便利。全縣有文物景點225處,其中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 大唐昭仁寺內初唐所建的純木結構大雄殿和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虞世南所書「大唐豳州昭仁寺碑」,譽為全國之最。長武境內的文物古跡品位之高,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館藏文物之精,種類之全,在縣區一級實不多見。長武文化積淀深厚,名勝古跡,人文景觀,遍布城鄉。公劉居長 「教民稼穡」。
2. 涇陽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涇陽縣永樂店石際寺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全國的海拔標高由此引出;涇陽的太平鎮近幾年年年舉辦「杏花節」,四月初可去一游;涇陽縣地勢平坦,農耕條件優越,歷來有陝西省的「白菜心」之稱,涇陽八景依次為:睢城古渡、文川秀色、谷口晚煙、文塔曉鍾、嵯峨(嶠帽)靈雲、仲山晴嵐、瀛洲春草、龍陂叢綠)
3. 長武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長武縣歷史攸久,文化燦爛。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置鶉觚縣,隸屬北地郡領轄;東漢興平二年(195年),改屬新平郡;至黃初七年(226年),又改屬扶風郡;西晉時,鶉觚縣隸屬雍州安定郡,永嘉之亂(311年),鶉觚縣歸羌人占據,多民族雜居,局勢動盪,縣置有名無實;南北朝元欽元年(552 年),改稱設置宜祿縣,屬涇川趙平郡;歷經隋、唐、五代十國,宋咸平四年(1001年),宜祿縣改稱長武縣,隸屬涇州保定郡,歸彰化軍節度;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廢長武縣,轄地並入慶元路涇州涇川縣。今長武境內無縣置;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三月,復設長武縣,隸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從此,長武縣境域規模趨於定型,相因沿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長武改為沖繁難要缺,屬州直隸州領轄;民國時期,長武縣先後屬陝西省督軍府、關中道、陝西省長支署;民國十十九年(1940年)新縣制實施後,長武為四等縣屬第七行政區;1949年7月25月,長武獲得解放,屬陝甘寧這區分縣行政督察區;1950年5月,長武先後隸屬咸陽專區、咸陽行政公署、咸陽地區下午公署;1983年9月,咸陽署改為地級市,長武屬咸陽市人民政府轄縣。全縣有文物遺址128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7處,唐昭仁寺以其虞書唐碑、大雄寶殿等文物吸引了境內外遊客。長武屬中華民族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陸地通道必經之地,又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古公檀父因戍狄逼遷於歧下,唐太宗與薛家父子酣戰於「淺水塬」,郭子儀長武駐軍防守,范仲淹派宋良駐兵長武。因歷史上是「常常用武之地」而得名「長武」。也是古絲綢之路陝西的最後一站.
礦產資源
長武縣資源豐富,蘊藏量大。境內已探明煤儲存量72億噸,具有遠大的開采價值;水力資源蘊藏量3855.1千瓦,地下水意量每年1329萬立方米。境內生物資源豐富,種類多樣,農作物有3大類、55種、185個品種;林木有20科、56種;家畜有6個品種。境內煤炭、石油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彬長煤田是陝西省第二大煤田,礦區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70億噸,其中長武境內約佔60%,可採煤層平均厚度10.64米,最高煤層達43.87米,煤質優良,結構簡單,特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為良好的動力、氣化及生活用煤。長武縣內的電廠、水庫、煤礦、煤化工等重點項目陸續進入前期准備或項目實施階段,長武縣境內石油儲量豐富,油質優良,開采價值高。
特色經濟
果業
長武縣積極實施果品名牌戰略,切實做優蘋果產業。現在果園總面積達到21.5萬畝,總產達到12萬噸,實現產值1.98億元。品種有紅富士、秦冠、新紅星、皇家嘎啦、太平洋玫瑰等,所產果品個大、色艷、細脆、香甜、耐貯運、無污染。果品不但銷往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南寧等市場,還遠銷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畜牧業
長武民間,素有飼養畜禽的優良傳統,農民視畜牧業與農業相輔相成,有"牲畜是農民半面家當"之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託豐富自然資源,做出了《關於大力發展畜牧產業的決定》。到2005年,全縣大家畜存欄5萬頭,實現畜牧業產值6838萬元。種植各類優質牧草5.6萬畝。加上原有草場,目前全縣草場面積達到10萬多畝。
商貿物流
長武縣是商貿重地,流通活躍,歷來是陝甘兩省主要商品聚集地。如今縣城及省(縣)臨邊鄉鎮也一直是兩省五縣的貿易商阜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各類市場迅速發育。目前,全縣有各類市場12個(縣城所在地昭仁鎮共有農副產品批發、水果批發、綜合貿易等3個大專業市場),佔地面積3.33萬平方米,聯結城鄉,輻射全國,商賈雲集,購銷兩旺,年成交額7440萬元。
能源開發
長武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彬長煤田在長武境內的儲量達到60億噸,是優質動力煤。同時,還將含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能源開發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為加快縣域經濟的工業化進程,長武縣以能源開發為突破口,利用能源優勢招商引資。2002年10月,由山東淄礦集團公司投資5.1億元,開發建設彬長礦區亭南煤礦,拉開了全縣能源開發的帷幕。
旅遊指南
長武位於陝西關中西部的秦隴交界處,涇河中游南側,自古為古豳國之地,地處古「絲綢之路」要沖,為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關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隴門戶」之稱。
長武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312國道橫貫全境,鄉村公路交織,交通十分便利。全縣有文物景點225處,其中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 大唐昭仁寺內初唐所建的純木結構大雄殿和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虞世南所書「大唐豳州昭仁寺碑」,譽為全國之最。長武境內的文物古跡品位之高,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館藏文物之精,種類之全,在縣區一級實不多見。長武文化積淀深厚,名勝古跡,人文景觀,遍布城鄉。公劉居長 「教民稼穡」。
4. 長武縣周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咸陽長武縣水庫釣場釣點 釣場名稱: 咸陽長武縣水庫釣場釣點 釣場類別: 水庫內 補充說明: 省 陝西省 市 咸陽市 縣 鄉 村容 行走路線及路況: 長武縣城東北2公里處 釣場情況: 可釣魚種 鯉魚、草魚、鯽魚、白鰱、白條魚、白條、鯽魚 水質情況
求採納
5. 【長武網】長武縣周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咸陽長武縣水庫釣場釣點 釣場名稱: 咸陽長武縣水庫釣場釣點 釣場類別: 水庫 補充說明回: 省答 陝西省 市 咸陽市 縣 鄉 村 行走路線及路況: 長武縣城東北2公里處 釣場情況: 可釣魚種 鯉魚、草魚、鯽魚、白鰱、白條魚、白條、鯽魚 水質情況
6. 長武什麼最有名
長武縣歷史攸久,文化燦爛。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置鶉觚縣,隸屬北地郡領轄;東漢興平二年(195年),改屬新平郡;至黃初七年(226年),又改屬扶風郡;西晉時,鶉觚縣隸屬雍州安定郡,永嘉之亂(311年),鶉觚縣歸羌人占據,多民族雜居,局勢動盪,縣置有名無實;南北朝元欽元年(552 年),改稱設置宜祿縣,屬涇川趙平郡;歷經隋、唐、五代十國,宋咸平四年(1001年),宜祿縣改稱長武縣,隸屬涇州保定郡,歸彰化軍節度;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廢長武縣,轄地並入慶元路涇州涇川縣。今長武境內無縣置;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三月,復設長武縣,隸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從此,長武縣境域規模趨於定型,相因沿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長武改為沖繁難要缺,屬州直隸州領轄;民國時期,長武縣先後屬陝西省督軍府、關中道、陝西省長支署;民國十十九年(1940年)新縣制實施後,長武為四等縣屬第七行政區;1949年7月25月,長武獲得解放,屬陝甘寧這區分縣行政督察區;1950年5月,長武先後隸屬咸陽專區、咸陽行政公署、咸陽地區下午公署;1983年9月,咸陽署改為地級市,長武屬咸陽市人民政府轄縣。全縣有文物遺址128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7處,唐昭仁寺以其虞書唐碑、大雄寶殿等文物吸引了境內外遊客。長武屬中華民族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陸地通道必經之地,又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古公檀父因戍狄逼遷於歧下,唐太宗與薛家父子酣戰於「淺水塬」,郭子儀長武駐軍防守,范仲淹派宋良駐兵長武。因歷史上是「常常用武之地」而得名「長武」。也是古絲綢之路陝西的最後一站.
礦產資源
長武縣資源豐富,蘊藏量大。境內已探明煤儲存量72億噸,具有遠大的開采價值;水力資源蘊藏量3855.1千瓦,地下水意量每年1329萬立方米。境內生物資源豐富,種類多樣,農作物有3大類、55種、185個品種;林木有20科、56種;家畜有6個品種。境內煤炭、石油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彬長煤田是陝西省第二大煤田,礦區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70億噸,其中長武境內約佔60%,可採煤層平均厚度10.64米,最高煤層達43.87米,煤質優良,結構簡單,特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為良好的動力、氣化及生活用煤。長武縣內的電廠、水庫、煤礦、煤化工等重點項目陸續進入前期准備或項目實施階段,長武縣境內石油儲量豐富,油質優良,開采價值高。
特色經濟
果業
長武縣積極實施果品名牌戰略,切實做優蘋果產業。現在果園總面積達到21.5萬畝,總產達到12萬噸,實現產值1.98億元。品種有紅富士、秦冠、新紅星、皇家嘎啦、太平洋玫瑰等,所產果品個大、色艷、細脆、香甜、耐貯運、無污染。果品不但銷往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南寧等市場,還遠銷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畜牧業
長武民間,素有飼養畜禽的優良傳統,農民視畜牧業與農業相輔相成,有"牲畜是農民半面家當"之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託豐富自然資源,做出了《關於大力發展畜牧產業的決定》。到2005年,全縣大家畜存欄5萬頭,實現畜牧業產值6838萬元。種植各類優質牧草5.6萬畝。加上原有草場,目前全縣草場面積達到10萬多畝。
商貿物流
長武縣是商貿重地,流通活躍,歷來是陝甘兩省主要商品聚集地。如今縣城及省(縣)臨邊鄉鎮也一直是兩省五縣的貿易商阜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各類市場迅速發育。目前,全縣有各類市場12個(縣城所在地昭仁鎮共有農副產品批發、水果批發、綜合貿易等3個大專業市場),佔地面積3.33萬平方米,聯結城鄉,輻射全國,商賈雲集,購銷兩旺,年成交額7440萬元。
能源開發
長武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彬長煤田在長武境內的儲量達到60億噸,是優質動力煤。同時,還將含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能源開發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為加快縣域經濟的工業化進程,長武縣以能源開發為突破口,利用能源優勢招商引資。2002年10月,由山東淄礦集團公司投資5.1億元,開發建設彬長礦區亭南煤礦,拉開了全縣能源開發的帷幕。
旅遊指南
長武位於陝西關中西部的秦隴交界處,涇河中游南側,自古為古豳國之地,地處古「絲綢之路」要沖,為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關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隴門戶」之稱。
長武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312國道橫貫全境,鄉村公路交織,交通十分便利。全縣有文物景點225處,其中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 大唐昭仁寺內初唐所建的純木結構大雄殿和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虞世南所書「大唐豳州昭仁寺碑」,譽為全國之最。長武境內的文物古跡品位之高,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館藏文物之精,種類之全,在縣區一級實不多見。長武文化積淀深厚,名勝古跡,人文景觀,遍布城鄉。公劉居長 「教民稼穡」。隋相牛弘,長武人氏。地方小吃,做工精細,風味獨特,盛名不虛。傳統文化,民間藝術豐富多彩,社火、剪紙、皮影、膳鼓獨具特色。以田園風光為特色的馬坊自然風景區,王東、柳樹咀萬畝蘋果園、紅地球葡萄園頗具影響。生態農業、文物古跡、自然景觀等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
長武旅遊景點簡介
長武地處312國道旁,文化積淀深厚, 自古民風純朴敦厚,和為貴,平為福,熱情好客,禮儀成俗,廣待賓客,地方特色濃郁,自然風景秀美。
大唐昭仁寺
昭仁寺前身為"慈福寺",唐武德年間,李世民與薛舉、薛仁杲父子大戰淺水源,太宗為紀念陣亡將士而在「慈福寺」的基礎上建成「大唐昭仁寺」。現有唐代純木結構大殿一座,面闊、進深各三間,內無全柱,為我國古代建築之孤例。還有唐初書法家虞世南所書「昭仁寺之碑」。分別為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花香撲鼻,景色宜人,展室風格古樸,文物精秀迷人。被譽為「昭仁法雨」、聞名遐邇的「大唐昭仁寺」,自古至今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縣內古文化遺址、名勝古跡珍奇絢麗,令人神往。淳樸而耐人尋味的民風民俗、名地名人、名優特產、名勝古跡和游覽景點,可使旅遊者飽覽風光,心曠神怡。
長武鍋盔
長武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重5斤。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
以陝西關中話為唱、白基準語音,由七、八名道士站、行、坐唱,鑼鼓打樂間奏,並用陝西歡、苦音雙調式系統,唱腔為主腔變奏加吟誦調,說唱孝義、祈願祭祀內容的陝西地方民祭性曲種。其源可溯至隋唐宗教經文講唱。近古代有史可考者為清乾隆、道光年間的道場官職科考制度。現流行於陝西長武縣境內。
唱腔無曲牌之說,主要可分為兩大類腔型,一種是主腔體唱腔,有一個主腔骨架,根據經文的不同隨語音語調四聲而不斷變奏,但句式唱段的落音和句尾型態大致相同,歡苦音並用;另一種是吟誦調,幾乎是一字一拍、一字一音,唱腔句逗不明顯,哭音較少用。長武道
場的主腔體唱腔,因派生新的主腔主題段落而唱腔既近似又不盡相同。有時有插入對比性段落的情況,個別對比性段落類似上下句民
歌結構。
伴奏基本上為鑼鼓打樂,幾乎只打間奏鼓段稱為[十點子]。器樂曲牌分行樂、坐樂。行樂以吹管為主,打樂為輔,曲牌多吸收自民間器樂,如[小開門]、[祭靈]、[擔水]、[綉八仙]、[菩薩登台]、[西風贊]等。
長武道場唱詞詞格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不等。亦有十多字一句的。唱本有《太上靈寶迎架科儀寶經》、《三官經》、《十二願歌》、《二十四孝》、《十殿經》、《掛榜》、《朝元歌》、《五更詩》、《十供養》、《十灑歌》、《兵刀贊》、《三教贊》等,分別在道場活動的二十多種儀式中詠唱。曲種代表人物有文東來、王志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