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游園會
Ⅰ 關於重陽節主題班會的設計 急啊
重陽節主題活動設計
一、設計思考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在重陽節,孩子們通過與敬老院的老人們及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登高等活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培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年齡段
主要經驗
小班
(1)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等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中班
(1)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老人的節日,初步了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樂意參與重陽節的相關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和節日的祝賀;
(3)了解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大班
(1)通過調查、交流等活動,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一些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敬老活動,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老人們表達自己的關愛與尊敬之情;
(3)在訪問、對話中感受老人也需要關心和幫助,進一步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年齡段
序號
活動名稱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小
班
1
為爺爺、奶奶做臉譜
藝術
集體
2
欣賞童謠《小板凳,你莫歪》
語言
集體
3
找爺爺(奶奶)
藝術
集體
中
班
1
我為爺爺、奶奶做餃子
藝術
區域
2
奶奶,對不起
語言
分組
3
奶奶誇我孝順兒
語言
分組
4
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藝術
集體
5
我和爺爺、奶奶過重陽
綜合
集體
大
班
1
讓座
語言
分組
2
爺爺、奶奶的一天
語言
區域
3
爺爺、奶奶的好幫手
社會、語言
個別
4
製作重陽糕
健康
集體
四、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環境創設
小 班
中 班
大 班
班
級
環
境
(1)收集「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提供眼鏡、拐杖等材料讓幼兒學習扮演爺爺、奶奶,進行游戲;
(3)區域:泥塑「做重陽糕」;講講、說說「我的爺爺、奶奶」;
(4)游戲:《糕點小屋》
(1)班級主題環境布置:
①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②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2)區域: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為爺爺、奶奶做禮物;
(3)游戲:《帶爺爺、奶奶去旅遊》;
(4)語言角:提供有關敬老內容的圖書,供幼兒閱 讀、講述
(1)用有關活動的問題、資料、照片、繪畫作品等布置教室;
(2)區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重陽節的資料、為爺爺、奶奶做禮物
(3)美工角: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畫、剪、貼「我的爺爺、奶奶」;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 幼兒在家裡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5)游戲和節日相結合,發展游戲情節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一)小班
活動一:為爺爺、奶奶做臉譜
主要涉及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臉譜上」正確擺放並粘貼五官。
2.知道抹適量的膠水進行粘貼。
3.體驗用自己製作的面具進行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事先剪好五官、胡須。
2.爺爺、奶奶的臉譜紙板每人一張、膠水、抹布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教師戴上臉譜的表演,引起活動興趣。
2.學習製作臉譜的方法。(先找出相匹配的五官,然後擺放在臉譜上,最後粘貼)。
3.製作臉譜。(教師指導,觀察幼兒擺放五官表現爺爺、奶奶的臉部特徵,提醒幼兒抹適量的膠水進行粘貼。)
4.戴上臉譜,隨著音樂學爺爺、奶奶走路,體驗表演、游戲的快樂。
活動二:欣賞童謠《小板凳,你莫歪》
主要涉及領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在觀看情景表演和參與表演的過程中理解、學習童謠。
2.愉快參與活動,體驗關心爺爺、奶奶的快樂。
活動准備:
大班幼兒排演情景劇。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理解童謠的內容。(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表演的內容進行討論,初步感知童謠的內容。)
2.完整地欣賞童謠,學念童謠。(教師在幼兒學念童謠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表現出童謠的節奏。)
3.扮演角色進行表演,進一步感受童謠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
4.創編童謠內容進行表演。
★指導語:我們還能為爺爺、奶奶做一些什麼事情?試著把它編進童謠里。
活動三:找爺爺(奶奶)
主要涉及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嘗試隨音樂邀請同伴和自己共同舞蹈。
2.愉快地參與創編、表演等活動。
活動准備:
1.音樂磁帶。
2.幼兒會跳《找朋友》舞。
活動過程:
1.邊唱《好寶寶》歌曲,邊按節奏做捶背、揉肩等動作。
2.學習邀請舞《找爺爺(奶奶)》。
(1)聽音樂《找朋友》,邀請同伴跳邀請舞。
(2)學習邀請舞《找爺爺(奶奶)》。
①隨《找朋友》音樂改編歌詞、創變相應的舞蹈動作。
②師生共同演唱和表演。(啟發幼兒按歌詞內容表演,找到爺爺或奶奶後做捶背、揉肩等動作。)
3.復習歌曲《好娃娃》,能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
六、資料鏈接
1.知識資料。
農歷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在《易經》中,將「九」定為陽數,所以,重九又叫「重陽」。九月初九又稱「重陽節」、「重九節」。這一日正逢秋高氣爽,是郊遊登高望遠的好時候。在古代,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登高、游園、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等是重陽節活動的主要內容。王維在《九月九日登高憶山東兄弟》里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現了他對親人真切的思念感情。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佩茱萸草,登高坡之頂,飲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與自然的渾然一體,常常讓人想到長壽。因此,在今天,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敬老節」,民間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敬老活動,以祝願老人身體健康、生命長久。
2.教學資料。
(1)童謠。
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爺爺坐下來。
我為爺爺捶捶背,爺爺誇我好乖乖。
奶奶誇我孝順兒
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臟,我給奶奶煮麵湯。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給奶奶剝花生。
奶奶嫌我剝得慢,我給奶奶煮米飯。
大米飯,香噴噴,奶奶誇我真孝順。
(2)音樂。
①活動《找爺爺(奶奶)》參考歌曲《找朋友》進行改編,歌曲《找朋友》參見金波主編:《幼兒音樂游戲活動》,上海,上海出版社,1992年,第13頁。
②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參見上海音樂出版社編:《音樂游戲王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年,第164頁。
Ⅱ 老年人游園活動項目
排舞,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 唱京劇 聊天回憶
Ⅲ 重陽節有關的字謎
1、九九重陽日,蜻蜓點點心(猜果實名)
答案:蘋果
2、不妨風雨到重陽(猜四字常言)
答案:有點過節
3、秋到重陽人重聚(猜商品)
答案:香煙
4、待到重陽日(猜古代科舉名詞)
答案:探花及第
5、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猜四字禮貌用語)
答案:後會有期
6、重陽節前,門口邂逅(猜植物)
答案:蘆薈
7、重陽時節與君逢(猜香港導演)
答案:王晶
8、獨在異鄉為異客(北京地名)
答案:西單
9、二度重陽連夜歸(猜一字)
答案:夢
10、廣寒宮上度重陽(猜一字)
答案:胃
11、佳節又重陽(猜一字)
答案:畦
12、今又重陽(猜一成語)
答案:九九歸一
13、日日省錢(猜一節日)
答案:重陽節
Ⅳ 急求重陽節慰問演出 主持詞
尊敬的各位老領導、老同志: 你們好! 秋風送爽,我們迎來了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節」,為了慶祝「九·九」重陽節,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豐富廣大離、退休職工和社會老人的文化娛樂生活,使「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落到實處,用科學文明的文化體育活動佔領離、退休職工的活動陣地,由墊江縣人事局、老幹部局、民政局、社保局主辦,桂溪退管會具體承辦的墊江縣城區離、退休職工「九·九」重陽節游園活動在這里隆重舉行,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前來參加游園活動的廣大離退休職工表示熱烈的歡迎,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願。 在座的各位老前輩,都是半個多世紀墊江發展的奠基者和見證人。許多老領導嘔心瀝血、艱苦創業、任勞任怨;許多老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墊江。今天,雖然你們離開了心愛的崗位,但你們離而不休,老有所為,繼續關心和支持墊江的建設和發展,你們在不同的領域發揮了你們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專業優勢,為墊江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勇於奉獻,為年輕一代樹立了榜樣。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在此我真誠地向你們表示深深地敬意。 胡總書記指出:對離、退休的同志僅僅從生活上關心好是不夠的。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對的,也還要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胡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是我們加強和改進離、退休職工作的重要指針。希望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老幹部工作,牢固樹立「涉老工作無小事」的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和創新意識,認真落實老幹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帶著真情實感,送溫暖、做好事、辦實事,幫弱濟困,奉獻愛心,真正做到尊老、敬老、愛老、幫老、助老。同時,要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為老幹部發揮余熱提供舞台。 當前,我縣進入了建設渝東經濟強縣,實現富民升位目標的關鍵時期,希望各位老同志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關心墊江的改革和發展,積極幫助和支持縣委縣政府做好各項工作。在此,我也向老同志們提點希望: 一是要加強思想政治學習,特別是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深刻闡述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總結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黨執政的主要經驗,明確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深化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綱領。希望離退休同志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幫助、督促各級政府增強執政意識、創新執政理念、提高工作水平、優化工作環境、加強效能建設,做到「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為我縣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繼續發揮余熱。 二是希望老同志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工作。當前我們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還有許多工作不盡如人意,老同志具有崇高的威望和豐富的經驗,希望老同志充分發揮余熱,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對墊江的建設和發展多提建設性意見,以實際行動為墊江的經濟振興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是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希望老同志自覺抵制各種不健康的思想和形為,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以此來豐富老年生活,活躍身心,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每年「九·九」 重陽節舉辦游園活動目地就在於推動老年文化活動的發展。希望各位老領導、老同志積極參加。 這次游園活動項目眾多,形式多樣。希望舉辦這次比賽的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的工作人員,要認真搞好後勤服務工作,使離、退休職工能安心愉快地參加這次游園活動。廣大的離、退休職工在游園活動中要發揚互敬互愛的、團結協作的精神,增進友誼、交流感情。 最後,祝廣大離、退休老同志節日快樂,預祝游園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Ⅳ 重陽節起源,習俗有哪些 盤點重陽節經典詩句
重陽節起源、習俗有哪些 盤點重陽節經典詩句
來源:新華網 2015-10-21 08:39 http://www.mnw.cn/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九九重陽節起源
重陽節
今日是重陽佳節。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表示,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關於重陽節的起源主要有三種主流說法。
其一: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的《西京雜記》中記載說:「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及祭祀酒業神等。在之後的流傳演變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游戲等。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風俗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其三: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著宮里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為流傳了。(記者周潤健)
九九重陽節習俗
重陽佳節,登高、賞花、游園、放紙鷂這些恆古久遠的傳統活動依舊是市民最喜歡的過節方式。
重陽節這天,各地風俗不同:①佩茱萸,簪菊花;②吃重陽糕;③喝菊花酒;④放風箏。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提倡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九月九 是重陽1
九月九 是重陽2
九月九 是重陽3
九月九 是重陽4
九月九 是重陽5
九月九 是重陽6
九月九 是重陽7
九九重陽節經典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蔭》
【唐】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沉醉東風重九》
【唐】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唐】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Ⅵ 為什麼說天人合是中國傳統節日禮俗呢
1.春節與元旦——說「過年」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的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上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就是「開始」,因為這一天按歷法是一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稱為「三元」;也有的稱「三朝」,因為這一天還是年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因為這一天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代的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上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中國的元旦一般指農歷的正月初一。
「春節」這一詞,在古代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稱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為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歷正月初一一般都是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的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
除夕之夜民間有守歲的習俗。關於除夕守歲的最早記載是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風土志》上說,除夕之夜,彼此相與贈送,稱日「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曰「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為夜半時分。
除夕夜最講究燈明火旺。俗語道:「新年到,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戴頂新氈帽,燈明火旺最重要。」
在這樣喜慶的日子裡,人們又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放爆竹、放煙花。在飲食上,講究吃餃子和吃年糕,取「年年高」的諧音以圖吉利。在南方,人們多在年夜飯中有道全魚菜,取「年年有餘」之意。除夕一過,新年的第一天開始拜年,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的祝願,小輩還可得到長輩的壓歲錢。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這些活動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增添了節日的娛樂氣氛。
2.鬧元宵
元宵節又叫「燈節」、「上元節」,是中國民間隆重熱鬧的節日。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但在民間中傳說不一。據史料記載,元宵節源於漢朝皇帝祭祀泰一神。司馬遷建議漢武帝修改歷法、創建「太初歷」(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時,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史記·樂書》載:「漢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祭,至明而終」。「太一」又稱「太乙」,是主宰一切的神。正月上元是朝廷的祭祀大典,全城張燈結綵,通宵達旦。《事物紀原》說:漢代西都長安城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許執金吾馳禁,前後各一日,允許士民踏月觀燈。這就是元宵節時許多地方寫有「金吾不禁」的由來。
漢武帝時,正月十五日祭祀泰一神,第一次把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燃燈節」。到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正月十五燃燈增加了節日的又一層意義。
由於統治者的提倡,自唐中期以後,上元燈會、元宵賽燈和看燈已成為元宵節的主要內容。唐玄宗在先天二年元宵節上,在長安安福門外做了20丈高的燈輪,以華麗的絹紗絲綢和名貴的金銀珠寶裝飾,在周圍燃起5萬盞燈,看上去像一棵開滿燈花的樹。在唐代,千姿百態的花燈品種繁多,而在燈光下的樂舞百戲更是一道景觀。成千上萬的宮女衣羅綺、穿錦綉、耀珠翠、施香粉,與民間少女一起在輝煌如晝的燈火下邊歌邊舞。唐代詩人張說在《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中,生動地描繪了唐朝元宵節觀燈的空前盛況:「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龍街火樹千重焰,雞踏蓮花萬歲春。」「帝宮三五戲春台,行雨流風莫炻來。西域燈輪千影樹,東華金闕萬重開。」
到了宋代,元宵節有了新的發展,唐的「上元前後各一日」的放燈時間,增至十八日,而且燈籠的製作比唐代更豪華。有名的要數無骨琉璃燈和用白玉製成的各種花燈,上繪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這些燈設有機關或用熱力推動,燈中所繪之圖在燈的旋轉中活動起來。宋朝流行一種燈景叫鰲山,是燈節中的主要景物。「山燈凡數千百種,極其新巧……百藝群工,競呈技巧。」
由於宋朝的商業發達,在市面上還逐漸出現了「燈市」。
到了明清元宵節燈更是精巧百出。《清嘉錄》上歷數花燈的品種:像人物,則有嫦娥奔月、西施采蓮、劉海戲蟾、招財進寶之屬;花果則有荷花、梔子、葡萄等;百族則有各種飛禽走獸;論奇巧有琉璃燈、萬眼燈,等等,品目繁多,不勝枚舉。在清代,與各種花燈相比,冰燈別有一番情趣。冰燈流行於北方較寒冷的地區,據說松花江沿岸的漁民在冬季鑿冰捕魚時,常用水桶凍一個「冰坨子」,中間的水放出點一盞燈,既可照明又可防風。隨著滿族入主中原,冰燈開始在中原出現。每逢正月十五日,人們製作出各種小冰燈,孩子們提著它互相媲美,許多城市還要舉辦冰燈游園會。
在中國,元宵節不僅是一個燈的節,人們還在元宵節期間吃元宵、猜燈謎,還要進行放歌、舞龍、耍獅、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因此人們習慣上將元宵節期間的一系列活動稱為「鬧元宵」。
3.迎春神——立春
中國以農立國,農業生產季節性很強。為了不誤農時,立春這天,皇帝也要以身作則,舉行耕田典禮。各地官府都要舉行迎春大典,親自鞭打春牛,表示春耕即將開始。民間還要舉行迎春神、咬春、演春等慶祝活動。
立春的確定,要上溯到漢代以前。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所以古代也把它稱作節氣之首或「歲始」。迎春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記載了,在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公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迎春的隊伍都是青年,舉青旗,著青衣,吹著牛角號,唱著迎春的《青陽曲》,跳著迎春的雲翹舞。在立春這天,官府在城鎮集市的廣場上,用黃土塑一頭象徵耕種的春牛和一個農夫打扮的芒神。芒神就是傳說中東夷首領少蜱氏,或說是西方天帝的長子,名重,常持一大圓規,負責觀察天象,編制節令,主管萬物生機和植物繁茂。芒神和春牛的位置也是有講究的。立春在臘月十五日前後,則芒神在前、春牛在後,表示當年的耕種要早些;立春時間在歲末年初,就把芒神和春牛並立安排,表示耕種適時,不早不晚;立春在正月十五前後,則芒神在後,春牛在前,表示這年的耕種應晚一些。
在中國諺語中,有「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尾,家家買黃牛;春打六九頭,麥稻必有收」的民謠。
立春這天,各地都有「咬春」的習俗,即吃生蘿卜和春餅、春卷,此俗形成於唐朝以前。立春日早上,無論男女老幼都吃一塊生蘿卜,據說可以消食、止咳,不生牙病,還可避免春困。
4.「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是民間的諺語,這裡麵包含著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知識。
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日、月、五星行經的黃道帶劃分成二十八個天區,用以表示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同時用二十八宿來判斷季節,就是根據昏旦時在東方地平線上初現的星宿來判斷季節。中國古代二十八宿分四個部分,稱為「四象」,或「四神」。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為東方蒼龍,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為北方玄武,奎、婁、胃、昂、畢、觜、參七宿為西方白虎,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為南方朱雀。其中東方蒼龍的角宿為龍的角,亢宿為龍之頸,氐宿為龍之胸,房宿為龍之腹,心宿為龍之心,尾、箕二宿為龍的尾。二月二日這天,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龍角星,整個東方蒼龍還沒完全顯露,故稱「龍抬頭」。
龍在中國古代被視為威力最大的動物神,它可興雲布雨,滋生萬物。在二月二這天的「龍抬頭」更有新的意義。民間傳說,在二月二這天,龍神要從沉睡中醒來,屆時,人們要焚香祭祀龍神,祈求龍神按時興雲布雨,保佑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二月二這天,人們不僅要祭龍神,據說因為還是土地神的生日,在中國各地還有在這一天祭拜土地神的習俗。
人們二月二都要剃頭,稱為剃龍頭。據說在這一天剃頭,可以使人健康,像龍一樣將來飛黃騰達。
在民間,二月二與其他節日一樣,也有許多飲食、習俗相隨出現,比如大約在清朝時,北京、開封等地在二月二這天盛行吃麵食。因為是龍抬頭日,所以冠以龍的名目,吃的面是龍須面,烙餅叫龍鱗,餃子稱龍牙等。在其他地區也有各種節日性的飲食出現,比如天津二月二吃燜子,南方有些地區要吃煎年糕,稱為「年腰糕」等等。
5.三月三
三月三最早起源於周朝的三月上巳日人們在水濱進行祓禊活動的習俗。祓禊是祓除病氣,清潔凈身。古人利用祓禊活動洗濯身體,祛災禳福。據史書記載,大約到了漢朝,三月上巳才定為一個節日。因農歷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魏晉以後才將上巳節定在了三月初三日。
三月上巳沐浴習俗歷經發展,到魏晉時逐漸演變為郊外春遊、臨水宴賓,至今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仍有這種風氣。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曾在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邀友人於蘭亭舉行曲水流觴的活動。文人雅士聚集於環曲的水流旁,取一觴,盛酒後置於流水之上,觴逐水流,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即興賦詩,作不出的,誰就取而飲之,相互取樂。王羲之將大家的詩輯起來,並為之寫了《蘭亭集序》。此次曲水流觴為後世傳為佳話。上巳賦詩之俗由此興起,並逐漸傳至民間。
三月三在中國漢族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在南方的少數民族中,三月三卻是一個紅火的節日。
雲南沙口瑤族自治縣瑤山鄉一帶瑤族於每年農歷三月三歡度乾巴節。屆時成年男子上山圍獵,破曉時踏上征途,千方百計滿載而歸,讓大家共享,老人、婦女一般留守寨中忙著准備美酒和煮五顏六色的糯米飯。晚上,男女老少集於廣場,在鼓聲中載歌載舞、歡度佳節、祈盼豐收。貴州貴陽市烏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三月三稱為「地蠶會」節。因為開春地蠶會出現危害莊稼,於是人們把苞谷帶到坡上去祭蠶。有的地區還把這一天作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黎族在這一天是祭拜祖先的日子,晚上開始在篝火旁唱山歌、摔跤、盪鞦韆等,而且男女青年傾訴衷腸,互贈禮物,相約來年三月三再相會。壯族的三月三則舉行歌曲活動。青年男女借機對歌、拋綉球、談情說愛。節日期間要吃糯米飯。
6.清明節
清明是農歷三月的一個節氣。因這天正值暮春,天氣明朗、空氣明凈,故名清明。在中國,節氣與節日在同一天的只有清明節。
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還有一個節日叫寒食節。寒食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流傳最普遍的說法是為紀念春秋時代晉國的賢臣介子推。
介子推是跟隨晉公子重耳逃亡的臣子,在顛沛流離的流亡路上,他們迷了路,重耳餓得頭暈眼花,想到自己若餓死,只怕將來晉國百姓受苦。介子推感其愛民,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熟給重耳充飢。19年後重耳即位,封賞當年伴他流亡的人,惟獨忘了介子推,後經人提醒,重耳十分內疚。這時介子推已攜老母隱居山中,晉文公在大臣的建議下燒山三面,留一面以期介子推從山中走出。可是當大火熄滅後,他發現介子推已被燒死。晉文公十分懊悔,下令禮葬介子推,並把介子推隱居的綿山封給他,改名為「介山」。另外他還規定了介子推被燒死的這天要禁火,吃寒食,以示對介子推的懷念。
因寒食節的時間與清明節相近,大約從唐朝開始,人們逐漸把寒食節與清明節合為一節了。
最早的寒食節食品是「餳大麥粥」,做法是先將大麥磨成麥漿,煮熟,再將搗碎的杏仁拌入,冷凝後切成塊狀,食時澆上糖稀即可。其餘還有棗糕、干粥和饊子等。
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傳。
寒食節一過,緊接著是清明節,此時人們到郊外遊玩,謂之踏青。按傳統習俗,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祭祖、憑吊先人。同時在這一節氣農事活動就要開始進行了,諺雲:「清明到,農夫跳……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7.四月八
這是中國傳統的宗教節日,又稱佛誕節、浴佛節。相傳四月初八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屆時各大寺院都要舉行誦經法會,並以名香浸水,洗濯佛身,供僧尼參拜,庶人等前往拈香供佛。
受漢族風俗的影響,中國其他少數民族中也有過四月初八的,但內容和形式是不同的。苗族這一天是紀念苗族英雄亞努的日子,每年苗族在這一天舉行盛會,跳蘆笙、射背箭,娛樂歡慶。仫佬、布依、土家等民族在這一天讓牛休息,用酒、肉祭牛欄。侗族在四月初八這一天是「姑娘節」,婦女們回娘家,用烏飯饋贈親友。
8.端午節
端午是中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它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在古代因午與五同音,故端午又稱「端五」、「香五」。古人在這天以蘭草湯沐浴,又稱浴蘭節。道教則稱此日為「地臘節」。明清時的北京人又稱端午節為「女兒節」、「五月節」。
五月五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惡月」、「惡日」,所以過端午節有驅疫逐邪的巫術因素。許多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實際上這是後人附會於端午節的一則優美傳說。巫術活動是端午節的最初起因。《風俗通》中說,漢代五月五日用青、赤、黃、白、黑五種絲線合成細素,系於臂上,以驅瘟病,除邪止惡。《後漢書·禮儀志》上說,漢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天中五端」的蒲劍、艾虎、梅花、蒜頭、龍船花,皆是葯用植物,艾虎可治疾除病,懸於門戶可禳毒氣,龍船花的根、皮可驅蟲。此外端午節還有飲雄黃酒的風俗,也是為驅除病疫。
9.七月七乞巧節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乞巧節的過節時間為農歷七月七日晚,它最早源於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在《詩經》中已有關於牛郎、織女星的記述,後來演繹成故事,並有了七夕乞巧的習俗。
《西京雜記》上記載,「漢宮中彩女常於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這說明漢代已有了乞巧風俗。崔顥的《七夕》詩「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間不相見」,以及林傑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的詩句,生動地描繪了唐代乞巧的風俗。
宋代以後,乞巧節活動較之以前更為豐富。東京潘樓出現了民間乞巧市,專賣乞巧物。
明清時除了沿襲舊俗,還出現了新的占卜乞巧——丟巧針。《帝京景物略》記載:「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從水底針影所成之形狀,來占卜,「謂之乞巧」。
在民間乞巧活動中,還有在井邊、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哭泣的風俗。
在七月七,婦女們不僅可以向織女乞求技藝,還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心願向織女祈福、祈壽、祈子等。
10.中元節
在中國有四大祭祀節日:清明節、臘八節、祭灶節和中元節。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盂蘭節。
中元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自佛教,僧侶們稱此日為「法歲周圓日」。佛經上記載,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在此日設百味果供僧救母,佛即以此因緣說盂蘭盆會,並從此日起九九八十一天僧侶可雲遊行腳。由此開始,各寺院均設齋解制,大興盂蘭盆會。還有一種說法源自道教。道教認為,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是中元地官赦罪之日。地官要定人間善惡,故此日道觀作齋醮薦福,求地官免罪。傳至民間遂成祭祖之日,祭奠祖先亡靈。這天有放河燈等活動,意為超度亡魂野鬼。
中元節在南朝時已在民間流行,盛行於唐宋,清代中元節的祭掃比清明節更盛。庵觀寺院設盂蘭盆會,街巷搭起高台、鬼王棚座念誦經文,演出《目連救母》劇,做水陸道場,施放焰火以濟孤魂;還用紙扎法船,長至七八十尺,臨池焚化;還點燃河燈,並有娛樂活動。
在江蘇洪澤湖一帶還把中元節稱為敬孤節。相傳,原洪澤湖裡有一個水怪,經常上岸吞食村童,村裡有位孤身老人召集全村的人商議計謀,由老人化裝成村童,身藏毒葯,讓水怪吃掉自己,毒死了水怪,解救了村童。後人為了紀念舍己為人的老人,在中元節這天,除家家戶戶給亡靈燒紙錢外,還爭相招待孤寡老人。此俗流傳至今,便成敬孤節。
11.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以慶賀為主的節日,時在農歷秋季的孟、仲、季三個月之中的月半,故得名為中秋節。
中秋節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每逢中秋,夜晚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漢代已有中秋節的雛形,不過中秋節是在立秋的那天。晉時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還未形成風俗。唐初時,八月初一是節日。到唐明皇時,傳說有一個名叫葉法善的道士,在八月十五做法,讓唐明皇夜遊月宮。自此以後,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等活動就時興起來了。民間就把八月十五日作為中秋節。
中秋節吃月餅據傳也是源於唐明皇。唐明皇游月宮後,每年中秋與楊貴妃賞月。賞月時,一邊品嘗形如秋月的甜餅,一面欣賞歌舞,這大概是月餅的起源吧。宋代,月餅成為人們喜愛吃的食品,蘇東坡有詩描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南宋時,月餅開始在飲食市場上出現。當時的月餅還是一種蒸食品,還沒有與中秋有多大聯系。到了明代,賞月活動盛行不變,而且祭月習俗也很盛行。祭月供品除點燈外,還有團圓月餅。在當時的北京城,市面上已出現了以果作餡的月餅,百姓這天也製成各色月餅互相贈送,取其團圓和吉慶祝願之意。在山西一些地方,還有全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到了清代,中秋之夜已是十分隆重了。中秋節人們互相送禮,禮品多為月餅、糍粑、酒等,家家擺上酒宴,裝飾中秋佳節。
中秋宴席各地也有異,安徽等地必食塘魚,江蘇一帶食烤鴨或鹽水鴨,湖南民間說這天是芋頭生日,蒸一盆「粉蒸芋頭肉」作為宴席上的豐盛佳餚。
中國少數民族也有不少歡度中秋的風俗。鄂西苗族在寨中舞坎上燒樅木油柴禾照月,一家有幾口人就帶有幾條腿的木凳椅到舞坎跳「板凳舞」,邊跳邊唱,歌頌番薯神的恩德。午夜子時,各家下地挖番薯,蒸熟後全家共食,並祈求番薯神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幸福,故又名番薯節。而拉祜族則是選出最好的瓜果,獻祭給為人們分出耕種時令的月亮。祭品用篾桌擺設,全寨大人小孩在月光下圍著跳蘆笙舞,慶祝豐收,他們稱為「月亮節」。
12.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菜萸節」。據史料記載,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初期,當時皇宮中就在每年的九月九日飲菊花酒,吃「蓬餌」,戴茱萸,以求長壽。到漢朝末年,這一習俗在民間流行了。後來到魏晉南北朝,重陽登高、賦詩賞景成為當時的雅事。
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到了唐代開始盛行。菊花不僅形態美麗,而且有一種傲然性格和剛強氣質,令文人大夫禮贊,由之重陽賞菊成為古代的習俗。
此外,有關重陽的諺語也很多,如「重陽無雨一冬干」,「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等。
13.臘八
「臘」是古代的一種祭禮,即一年辛勤耕作,喜獲豐收,至年底舉行的一種對自然界風調雨順的答謝祭。在中國古代,先民多在十二月臘祭先祖百神,所以十二月稱臘月。後來這個臘祭的日子就選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即稱臘八。到了南北朝時代,臘八就成為祭祀節日了。
臘八節主要是供獻天帝、祭祀神靈、祭奠祖先、祭鬼禳災等,後來又增加了「赤豆打鬼」和吃「臘八粥」等食俗。
臘八節的規定可能與當時佛教的傳播和信仰有關。相傳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稱「佛成道節」。佛在成道前曾苦行六年,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來一牧羊女供給飯食,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來各大佛寺在臘八時做粥饋贈四方善男信女。傳到民間,平民百姓也加以效法,用各色雜糧做臘八粥,並逐漸成為習俗。
另外,中國民間「赤豆打鬼」的傳說講的是共工的兒子死後變成了撒播瘟疫的鬼,這個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豆,故有「臘八赤豆打鬼」之說。臘八粥多要豆煮就與此有關。
今天的臘八節,人們仍喜歡吃臘八粥,多用黃米、江米、小米以及各種豆類、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等熬成,乃至出現了「八寶粥」這樣的風味名吃。
14.「過小年」
民間稱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當天晚上稱「小年夜」。小年意味一年的結束,從這一天起,人們開始准備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在這一天民間有祭灶、掃塵、采辦年貨的習俗。祭灶是民間古老的習俗,它的起源可能和古人對火的崇拜有關。《淮南子·汜論訓》載:「炎帝作火,死而為灶。」《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祀以為灶神。」舊時,灶神每家必供,它同門神、井神、廁神、中霤神一起成為五位家堂神,職責是保護家宅安寧,不使閑神野鬼騷擾,稱為「五祀」。每到臘月二十四日,灶君上天朝玉帝,前一天晚上,人們就在鍋台邊擺上糖果、黏糕等供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焚香膜拜。據說灶王到二十三日就准備啟程上天匯報述職,人們惟恐他說人間壞話,就用糖瓜、黏糖把他的嘴黏住,以免引起災禍。到宋代供品還增加了酒以灌醉灶王,使他告不了狀。明清以來,祭灶習俗更盛。
「掃塵」,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撣塵」。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則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掃塵的習俗源於堯舜時代的「掃年」這種古代先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到唐代,掃年之風盛行,那也是祈新歲平安的表示,以後才發展成掃塵節。由於是迎接新的一年,又有清潔衛生、除疫滅病的良好習俗,便流傳至今而不衰。人們從掃塵日開始一直到除夕,都是忙於操辦年貨,打掃環境和室內衛生,掃塵布新,迎接新春佳節。民諺:「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豬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貼對子。」這些正是小年民俗的生動寫照。
Ⅶ 重陽節活動的主題有哪些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檯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Ⅷ 九九重陽首都老藝術家大聚會是什麼哪年時間舉行的
i10月25日九九重陽節,老藝術家大集會。2020年。
Ⅸ 有關春 夏 秋 冬 春節 元旦 中秋 重陽 清明 端午 元宵的詩句
有關春、夏、秋、冬、春節、元旦、中秋、重陽、清明、端午、元宵的詩句
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船瓜洲》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望江南》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
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 高駢《山亭夏日》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 范成大《喜晴》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 杜甫《夏夜嘆》
秋: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冬: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樓鑰《謝林景思和韻》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春節:
玉兔將臨門,祝福處處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聞。——《新年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元旦: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守歲》
中秋:此夜十分滿,中秋萬古情。——《中秋月下有感戲效樂天》
重陽: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賦詩。忽逢重九日,無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圓洪智》 宋·陳與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
端午: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采衣君自樂,白發我何堪。靜味瑤華句,閑思玉柄譚。報之長命縷,祝慶在圖南。——《和李秀才端午日風寄》
元宵: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Ⅹ 龍潭公園的公園活動
龍潭公園從1986年3月正式開放以來,舉辦了多次大型游園活動。一年一度的龍潭春節廟會;1988年舉辦的國際龍舟大賽;還有「九九重陽節」游園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