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Ⅰ 普陀山附近有哪些旅遊景點
朱家尖:有白山、樟州灣、十里金沙、大青山、情人島景區等著名景區。
沈家門:位於舟山本島的東南部,人稱「小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漁港和海水產品的集散地,向有"漁都"之稱,它與秘魯的卡亞俄港、挪威的卑爾根港被稱為世界三大漁港,這里的海水年產量約佔全國的1/10,商品魚佔了全國的1/2,在全國排名第一。
六井潭:六井潭位於五龍鄉,嵊泗列島泗礁本島之最東側,面臨茫茫東海,怪石嶙峋,崖壁陡峭,驚濤拍岸,是觀海上日出、看千舟競發的最佳之處。
Ⅱ 普陀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位於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位於錢塘江口、舟山群島東南部海域,系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區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總面積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島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米。 區劃普陀山鎮隸屬於舟山市普陀區,鎮人民政府駐地前寺。
1.當天去,當天會是對你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你還想去珞珈山。
2.三天行程(周五晚上去,周日晚上回上海)
你是學生的話,建議周五晚上去吳淞碼頭做20:00的船去普陀山,第二天早上8:00前能到島上。票價160-180.
三大寺和南海觀音一天包括進去
到了普陀山碼頭,直接做巴士(島上唯一代步工具)到普濟寺,票價是4元。
估計走完全寺1小時。
然後出來直接坐巴士去索道,票價6元,應為考慮到你的時間緊湊,所以上佛頂山去慧濟寺,只能選擇乘坐索道。單程索道票價是25元,10分鍾就到山頂。建議你步行下山,應為下山後,就是法雨寺。你可以直接進去參拜。
法雨寺出來後,你坐巴士去最後一站,南海觀音,在紫竹林景區,巴士票價4元。那裡就比較塊了,出來後你可以步行會碼頭,看看沿途風景,其實路程20分鍾左右。如果你時間緊,就還是坐巴士,票價3元。
第三天一早,去珞珈山,8:00去,9:30普陀山。直接做快艇去沈家門,中午在沈家門吃頓海鮮,做1:00左右的長途車,回上海。7:00能到上海,在上海南站的。
當然,如果你你想兩天,也行,周六早上做快艇直接去普陀山。上海蘆潮港早上8:00,9:00做快艇,中午就到普陀山。當然價格會貴點,在250+。
4.就現在這種天去,不用防曬的,海邊溫度適中。
這是我給你的建議,祝你旅途愉快!
如果這些能對你有幫助,希望選此做最佳答案。謝謝!
▲補充回答:你一定要帶好學生證。進山票半價80元,去珞珈山也是半票。其他寺廟都是全票。就以上兩張票能半價!
Ⅲ 普陀山具體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及慧濟禪寺,普陀標志為南海觀音大銅像。令人內駐足觀望、
超塵脫俗容、漸近禪境、樂不思蜀的還有自然景觀和廟宇相結合的西天景區,尤其是紫竹林風景區,包括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南海觀音立佛等六個風景點,以上景點是普陀山的精華所在
Ⅳ 普陀山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國家重點風來景名勝區普陀山自位於錢塘江口、舟山群島東南部海域,系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區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總面積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島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米。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豐富的海島風光,古人稱之為「海天佛國」、「人間第一清靜境」。
普陀山大海懷抱,金沙綿亘,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著名景點如潮音洞、梵音洞、朝陽洞、磐陀石、二龜聽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南海觀音、大乘庵等。
改革開放以來,普陀山管理局帶領全山人民艱苦奮斗,創建了國家級文明山、安全山、衛生山。內外交通便捷,旅遊環境良好。本島日舒適接待量為1萬人次。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觀音香會、朝聖盛典,海內外香遊客摩肩接踵、蜂擁而之。
Ⅳ 普陀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蓮洋午渡
蓮洋就是蓮花洋,處舟山本島勺普陀山之間,北接黃大洋,南為普瀋水道。洋以日本人慾迎觀音像回國,海牛鐵蓮花阻渡的傳說得名。清康熙《定海縣志》轉引《普陀志》雲:「宋元豐中,侯夷人貢,見大土靈異,欲載至本國,海生鐵蓮花,舟不能行,倭懼而還之,得名以此。」
短姑聖跡
進了佛國山門,往東南約300米處,便是短姑道頭。灘上有「闊十餘米,長百來米,小石自相零附,兩側錯列巨細不一形狀各異的岩石」,有些石上鐫有「短姑古跡」等字樣, 出沒於潮汐浪濤之中,成為舊時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頭邊,可是靠不了岸,還得用長不過一丈、寬不過三尺的小舢板擺渡。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蓮禪二僧因潮落潮漲,往來船隻靠岸不便,遂募資用巨石壘成長達11米,寬8米的石條道頭。在未建普陀山客運碼頭之前,凡前來普陀山參札進香、攬勝觀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梅灣春曉
海灣春曉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稱梅岑,因西的山灣為梅灣,又呼作前灣。據傳此地多野梅,庵、篷僧眾又多好養梅。怡性。每當早春季節,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滿山谷,青山綠樹,襯映著點點紅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譽之為「海上羅浮」。
磐陀夕照
由梅福庵西行不遠處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塊巨石底闊上尖,周廣20餘米,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塊巨石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兩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於一石之上。
Ⅵ 普陀山在哪裡有沒有什麼好玩好看的地方
普陀山是在浙江省舟山市。
普陀山有五個景區:普濟寺、慧濟寺、法雨寺、千步沙、南海觀音、西天景區;次重點朱家尖:南沙景區、東沙景區。
普陀山主要的景區有:
(1)南天門景區:以輪船碼頭為核心,有正山門廣場、海岸牌坊、短姑道頭、南天門
(2)普濟寺景區:以普濟寺為核心,有海印池、菩薩牆、文昌閣、多寶塔、百步沙、法華洞、仙人井、朝陽洞、朝陽閣等。
(3)法雨寺景區:以法雨寺為核心,有千步沙、望海亭、楊枝庵 大乘庵、文物館等。
(4)佛頂山景區:以慧濟寺為核心,有海天佛國崖、 普陀鵝耳櫪樹、刀劈石、天燈台等。
(5)西天景區:以自然風貌為主:有心字石、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千年古樟樹、煉丹洞(梅福庵)、觀音洞等。
(6)梵音洞景區:有梵音洞、飛沙嶴、善財洞等。
(7)紫竹林景區:有南海觀音露天大佛、潮音洞、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等。
(8)洛迦山景區:洛迦山是普陀山的鄰島,遠觀如海上睡佛。需要從普陀山坐船前往,輪船一天有三班,分別為早上7點,8點以及下午13:00,航行時間約為30分鍾,在洛迦山上停留時間為1個半小時,需坐同班船返回。
(9)普陀山冷門景點推薦:①朝陽洞、朝陽閣,位於分隔千步沙和百步沙的小山頭上,是觀滄海,看日出的絕佳點。②千步沙,普陀山上最長、最大、最好的沙灘,海水干凈,沙質細膩,遊人稀少,是小情侶們談情說愛的好去處。③梵音洞,位於普陀山的最東面,實際上是建於海邊石縫間的空中樓閣,是聽潮看海的好地方,據說虔誠的佛教徒在此還能看到觀音菩薩顯靈。④佛頂山頂峰的天燈台,這是普陀山全島的最高點,建有軍事哨所,可以鳥瞰舟山群島海天風光,視野絕佳。⑤南天門,位於輪船碼頭右側200米,可看海景。
Ⅶ 普陀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普陀以山兼海之勝,風光獨特,四時景變,晨昏物異。其風景點數又以百計,可謂風光無限。如其他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一樣,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 游覽普陀山的歷代名人曾憑各自的觀感,分別有「普陀八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普陀十六景」之頌贊。 明代文學家屠隆的詠「普陀十二景」詩: 梅灣春曉、茶山夙霧。古洞潮音、龜潭寒碧、大門清梵、千步金沙 蓮洋午、香爐翠靄、洛迦燈火、靜室茶煙、磐陀曉日、缽盂鴻灝。 清代裘班所編的《普陀山志》十二景: 短姑聖跡、佛指名山、兩洞潮音、千步金沙、華頂雲濤、梅岑仙井 朝陽涌日、磐陀夕照、法華靈洞、光照雪霽、寶塔聞鍾、蓮池夜月。
蓮洋午渡
[編輯本段]
蓮洋就是蓮花洋,處舟山本島勺普陀山之間,北接黃大洋,南為普瀋水道。洋以日本人慾迎觀音像回國,海牛鐵蓮花阻渡的傳說得名。清康熙《定海縣志》轉引《普陀志》雲:「宋元豐中,侯夷人貢,見大土靈異,欲載至本國,海生鐵蓮花,舟不能行,倭懼而還之,得名以此。」
蓮花洋是登普陀山進香的必由之航路。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趕上午潮,就能見到洋面波濤微聳,狀似千朵萬朵蓮花隨風起伏,令人心曠神怡,聯想翩翩。如遇到大風天,這里則是波翻盈尺,驚濤駭浪,另一番極為壯觀的景色。
曾有漁歌詠道:「蓮花洋里風浪大,無風海上起蓮花。一朵蓮花開十里,花瓣尖尖象狼牙。」
短姑聖跡
[編輯本段]
進了佛國山門,往東南約300米處,便是短姑道頭。灘上有「闊十餘米,長百來米,小石自相零附,兩側錯列巨細不一形狀各異的岩石」,有些石上鐫有「短姑古跡」等字樣, 出沒於潮汐浪濤之中,成為舊時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頭邊,可是靠不了岸,還得用長不過一丈、寬不過三尺的小舢板擺渡。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蓮禪二僧因潮落潮漲,往來船隻靠岸不便,遂募資用巨石壘成長達11米,寬8米的石條道頭。在未建普陀山客運碼頭之前,凡前來普陀山參札進香、攬勝觀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相傳有姑嫂倆發願禮佛,幾年後湊資買船,渡蓮洋朝山進香,船剛泊道頭,不巧小姑「天癸」來潮,自愧不潔,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其無福朝聖,遂囑其在小舟中候她,獨自悵然進山拜佛去了。不想時近晌午,潮水大漲,小舟與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飢不得食,甚為納悶。正在此時,只見一村婦模樣的,持食盒至岸,邊向潮水裡投下一些石塊,邊踩著這些石塊競直來到小姑舟中,說是她嫂托她捎來的,放下食盒,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其嫂進香歸來,問及前事,娘愕然;忽然記起剛才拜佛時,瞻仰蓮座,只見觀音大士衣據濕著一片,心裡頓有所悟,以為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為,忙不迭又進山到觀音面前叩拜會了。因其嫂曾在碼頭「短其姑」,從此,姑嫂泊舟處即被稱作『短姑道頭」。道頭旁自相零附出沒於潮水中的石塊,傳說是大上送食時投向潮水裡用以跺腳的石塊,遂被稱作『短姑聖跡」。
梅灣春曉
[編輯本段]
海灣春曉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稱梅岑,因西的山灣為梅灣,又呼作前灣。據傳此地多野梅,庵、篷僧眾又多好養梅。怡性。每當早春季節,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滿山谷,青山綠樹,襯映著點點紅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譽之為「海上羅浮」。
每當天陽無風時日,佇立西山巔;遠眺蓮花洋,只見漁舟競發,鷗鳥翔集,海中波濤,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層層疊翠,美不勝言。若在月夜,則疏枝淡月,島礁騰朧,幽香撲鼻,更為令人陶醉。
磐陀夕照
[編輯本段]
「磐陀夕照」說的是磐陀石一帶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遠處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塊巨石底闊上尖,周廣20餘米,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塊巨石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兩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於一石之上。
每當夕陽西下,石披金裝,燦然生輝,人們如能在此時登上石頂,環眺山海,洋洋大觀,景色壯奇,「磐陀夕照」,便成為普陀山之一大奇觀。
蓮池夜月
[編輯本段]
「蓮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濟寺山門前,也稱「放生池」、」蓮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後植蓮花,即稱「蓮花池」。
「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現一切之法。海印池面積約十五畝,始建於明代。池上築有三座石橋,中間一座稱平橋;北接普濟寺中山門,中有八角亭,南銜御碑亭。卸碑亭、八角亭、普濟寺古剎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古石橋橫卧水波,遠處聳立著一座占和疏朗雄偉中透出股秀靈,真如人宮仙境,美輪美奐。
蓮花地三面環山,四周古樟參天,池水為山泉所積,清瑩如玉。每當盛夏之際,池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襯映著古樹、梵字、拱橋、寶塔倒影,構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圖畫。夏日月夜到此,或風靜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風徐徐,荷香襲人。
荷花,佛家稱之為蓮花,是聖潔、清凈的象徵。佛教稱極樂世界為「蓮邦」,以為彼土之眾總以蓮花為所居。認為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由於被生死煩惱所困擾,而沒有煥發出自己的佛性,因而還陷在生死煩惱的污泥之中。蓮花則『咄污泥而不染,澄清漣而不妖」,故佛教以蓮花來比喻「佛性」。觀世音菩薩是普渡眾生往生蓮邦的「蓮花部主」。
法華靈洞
[編輯本段]
法華靈洞奇特景觀這里方圓巨石自相壘架,形成洞穴數十處:有的有空刻露,傴行可過;有的寬廣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豐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雖多,層復出奇,唯此們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東南大柱」等題刻。
古洞潮聲
[編輯本段]
洞半浸海中,縱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約10餘米。此處海岸曲折往復,巉岩峭壁,怪石層層疊疊。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張口狀。日夜為海浪所擊拍,潮水奔騰入洞口,勢如飛龍,聲若雷鳴。若遇大風大,浪花飛濺,浪沫直沖「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內七彩虹霓幻現,嘆為奇觀。
據載,宋元時期來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薩現身賜福。明以後則多去梵音洞叩求觀音大土靈現。香客中常有縱身躍下山崖,捨身離世,藉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於是定海縣令纓燧在岸上建亭,並親書《捨身戒》立碑以禁捨身。
朝陽涌日
[編輯本段]
過仙人井,登幾寶嶺東望,見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舉目,眺望東海,此即為象岩。象岩上側,猶有馴服似兔的兔岩。象岩以東臨海處,復道轉折,層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廣不逾丈,卻幽邃竅冥。洞外巨石參差,積疊人海。洞面朝東洋,左右挽百步沙與千步沙。每當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觀海景,景色壯麗,堪嘆觀止。旭日「巨若車輪,赤若丹沙,忽從海底湧起,赭光萬道,散射海水,前鮮想曾光耀心目。」所以人們給它起名為「朝陽洞」,並把「朝陽涌日」列為普陀十二景之一。在普陀山見日出,以朝陽洞為先。
朝陽洞也是聽潮音的好去處。朝陽洞上原有朝陽庵,據書載,身處此庵,浪濤轟嗚其下,如千百種樂交響迭奏,別有情趣。
攤霞亭又稱朝陽亭,建在朝陽洞左平台上,近崖瀕海,每當旭日東升,霞光輝映,景色奇麗。
千步金沙
[編輯本段]
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純凈松軟,寬坦軟美,猶如錦茵設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處海浪日夜泊岸,濤聲不絕。浪潮嬉沙,來如飛瀑,止如曳練。每遇大風激浪,則又轟雷成雪,豁人心魄。悠忽之際,詭異尤常,奇特景觀,不可名狀。千步沙沙坡平緩,海面可闊,且水中無亂石暗礁,常為游泳健兒所青睞。如在夏日裡來的遊客,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景觀,或在游山之後,赤著足行正其上,讓海浪親撫你的腳面,其趣其咪,未經親試者不可想像。或者靜靜地在沙灘上坐上一會兒,聽聽潮聲。或者乾脆換上泳裝躍入佛海波濤,它會給你帶米無限涼爽。當你浮游在碧海的懷抱之中,身心也許會慢慢地與大海交融起來,這時也許你會覺得你就是海,海就是你……。
千步金沙並不只是白天很美,每臨月夜,嬋娟緩移,清風習習,濤聲時發,其清穆景色更為詩意盎然。故有人曾將其與壯麗的朝陽涌日,合稱昔陀山觀絕。
光熙雪霽
[編輯本段]
光熙峰在佛頂山東南,一名「蓮石花」、又名「石屋」。從遠處望去,翠綠叢中,峰石聳秀,似蓮花,如白雪積峰。
「光熙雪霽」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後景色,為普陀十二大景觀之一。普陀山難得下雪,冬天顯得寧靜而奇妙。但如果你運氣好,趕上一場大雪,登上佛頂山,俯瞰光熙峰,猶如碧玉塑就,銀裝素裹,千樹萬樹梨花開,山色混一,海大低與凍雲齊平。此時此景,你會覺得心清慮凈,猶如身臨潔白無垢的佛國凈土,舒暢無比。
光熙峰的雪景,是不大容易見到的,但普陀是佛家聖地,佛門弟子常來常往,或常住靜修.就有緣賞識普陀山的「雪霽』風光。
茶山夙霧
[編輯本段]
茶山位於佛頂山後,自北而西,婉蜒綿亘。山勢崆曠,中多溪澗。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樹林夙霧繚繞,時而如絲似縷,時而姻縕獼漫。此時此刻,如若身處其間,如夢如幻,令人通思無限。
古代普陀山沒有居民,山中僧人自種自食,種茶是住山僧人的一項重要勞作。每到採摘季節,眾僧一齊出動,山上立時出現一種「山山爭說采香芽,撥霧穿雲去路賒」(明·李桐詩句)的繁忙景象。
普陀茶山之茶,被人稱作「雲霧佛茶」,因為此茶樹多為僧人所植,因而山僧談論「茶山夙霧」也別具情韻。
天門清梵
[編輯本段]
天門清梵,說的是普陀山最東端梵音洞的景觀。從法雨寺經飛沙嶴,過祥慧庵,即為普陀最東部的青鼓壘山。青鼓壘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為驚濤拍崖,潮聲撼洞,晝夜轟響,宛如擂鼓,故又稱「驚鼓擂」。在青鼓壘山東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岩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兩邊懸崖構成一門,習稱梵音洞。在普陀山眾多歷來被人們嘆為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氣勢和陡峭危壁,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蒼崖兀起,距崖頂數丈的洞腰部,中嵌橫石如橋,宛如一顆含在蒼龍口中的寶玉。兩陡壁間架有石台,台上築有雙層佛龕,名「觀佛閣』。凡欲觀覽梵音洞者,先要從崖頂迂迴順著石階而下,然後來到觀佛閣。據傳在這里觀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隨看隨變,極其奇異。此地又為梵音洞觀潮最佳處,佛閣下曲屈通大海,海潮人洞,拍崖濤聲如萬馬奔騰,如龍吟虎嘯,日夜不絕,聞之者無不驚心動魄。佛家信眾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見到觀世音菩薩的現身祛相。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書「梵音洞」額賜掛於此處。
白華庵
[編輯本段]
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康熙年間屢次擴建。庵中大悲閣,原為僧人收藏古玩、圖書之處,名人學士常往觀賞。1960年後作民居,現尚修復。庵中有「真歇泉」古跡,宋代文學家史浩題有石碑,現泉廢,碑尚存居民處,為普陀山現存最古碑刻。近年又在白華庵右側妙庄嚴路旁發現明萬曆年間修築海塘碑刻。
竹禪(1842—1901),清末著名畫僧,與破山禪師齊名,一生嗜好書畫。俗姓王氏,號熹公。工書、畫,其水墨人物、山水、竹石,人謂別成一派,題畫詩亦佳。光緒(一八七五―一九o八)間返蜀示寂。《海上墨林》、《韜養齋筆記》、《益州書畫錄》。14歲出家於梁山報國寺,受戒於雙桂堂,一生雲游大江南北,晚年為雙桂堂第十代方丈。通詩文,善書畫,工篆刻。其書畫作品中以水墨人物,山水,墨竹,頑石,羅漢佛像見長。其主要作品現存於新都寶光寺,普陀山白華庵。人們在他墓前提聯評價:「攜大筆一枝,縱橫天下;與破山齊名,膾炙人間。」是這位「書畫名家」一生的真實寫照。
普陀山的風景名勝、游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 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於明, 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禪寺建於佛頂山 上,又名佛頂山寺。 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餘處。 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沙灘。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 是一個弧形沙灘,長約3里,沙細坡緩,沙面寬坦柔軟,是一個優良的 海水浴場。夏天去游覽,可帶上游泳衣在這里暢游。樹木島上樹木蔥郁, 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大樟樹沿有1000餘株。 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樹圍達6米,蔭數畝。還有一株「鵝耳櫪」,是我 國少見的珍貴樹種,列為國家二等保護植物。 普陀山流傳著許多有關佛教的民間故事。
坐船到普陀山的輪船班次
吳淞客運中心公交線路表
1、上海火車站--吳淞客運中心 乘輕軌至江灣鎮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2、人民廣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52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3、十六鋪--吳淞客運中心 乘576路至曲陽新村換乘116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4、上海體育館--吳淞客運中心 乘旅遊5號線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5、浦東第一八佰伴--吳淞客運中心 乘522路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6、五角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0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7、江灣鎮--吳淞客運中心 乘51路、116路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8、虹橋機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25路至人民廣場換乘952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至吳淞客運中心
9、浦東國際機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機場四線至大柏樹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寶楊碼頭專線:寶楊路汽車站--吳淞客運中心--上海火車站
旅遊5號線:寶楊碼頭--吳淞客運中心--上海體育館
輪船:洛伽山 錦屏輪 普陀山輪 法雨輪
上船地點:上海吳淞客運碼頭 [從上海市區到吳淞客運碼頭]
航行時間: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07:00左右抵達普陀山
旅遊指南
[編輯本段]
最佳旅遊時間
一年四季皆可暢游普陀。
普陀山是海洋性氣候,冬季最冷為零下5℃左右,夏季平均氣溫26.9℃。日照充分,可見海浪煮日,碧海青天,海上生明月,佛光照我心。雖然普陀山一年四季都可以旅遊,但是,選擇何時上島,是要非常留心的。
踏沙看海
享受海水和沙灘,當然是夏季7、8、9月最好。
每至夏秋之季,海面上萬頃波濤驚起巨瀾,驚心動魄,吼聲震天。至夜則是另一種奇觀,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閃閃發光,令人眼花繚亂,人們稱之為「海火「,信眾們則叫「神火」。
品味紫濤盛宴
如果重點是吃最新鮮的海鮮,10月最好。
舟山歷來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三大漁港之一,舟山群島的東海漁場,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千餘種魚、蟹、蝦、貝、藻類使舟山享有「中國漁都」之美譽。
經過舟山人民幾十年來對海鮮美食文化的演繹,無論是夜幕下海邊的海鮮夜排擋,還是地道漁家風味的漁家宴,都構成了膾炙人口的「中國海鮮,吃在舟山」的海鮮美食佳話。
雲游海天佛國
如果是香客和善男信女,會特意選擇三個日子上島:2月19日為觀音菩薩生日,6月19日為菩薩得道日,9月19日為菩薩涅盤日,這三個日子都是農歷。
以二月大香會期為最盛,六月游山避暑者較多,九月則稱小香會,香客略少。這三個日子的前三天,大批香客上島,候船時間可能長一點,房價也可能略高。
一般遊客,如果想觀覽佛事盛況,可專門選擇這幾個日子,如果怕人多擁擠,可以避開這幾個時間上普陀山。
Ⅷ 舟山除了普陀山桃花島 還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啊
碧海金沙抄」朱家尖
Ⅸ 普陀寺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普陀寺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國」、「版南海聖境」之稱,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南北狹長,面積約12.5平方公里。島上風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剎琳宮,雲霧繚繞。普權陀山與九華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稱的名山,普陀山這座海山,充分顯示著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連,顯得更加秀麗雄偉。 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佛教聖地,其宗教活動可追溯於秦。至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促進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並迅速成為漢傳佛教中心,傳至東南亞及日、韓等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禪院、128茅蓬,僧眾數千。寺院無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了。每逢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別是觀音菩薩誕辰、出家、得道三大香會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煙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