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遊客不文明行為評論

遊客不文明行為評論

發布時間: 2021-01-16 03:14:09

Ⅰ 評論亂扔垃圾的不文明現象

我認為,亂扔垃圾不文明現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幾個:第一,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不高,缺乏回相關意識;答第二,人們的個人習慣形成,貪方便;第三,垃圾桶等的公共設施不夠完善;第四,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約束和相關部門的監管。
我認為,想要減少這些不文明現象發生,國家應該加大對提高國民素質教育建設力度的投入,在教育方面多滲透相關的思想灌輸,提高國民意;國家相關機構應該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提高處罰力度;政府部門完善社會公共設施;剩下的,就只能看國民的自覺性了。

Ⅱ 簡單描述中國小男孩遊客的到此一說行為,再評論一下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

近期,泰國媒體屢次曝出中國遊客在泰國的不文明行為,比如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排隊、飛機上鬧事、如廁不文明等等,也一度引發泰國網民的聲討。遊客的社會公德不文明行為是個人因素與其周圍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主觀方面說,不文明行為的出現源於個人文明出遊的意識空白。此外,模仿和從眾容易成為遊客可靠的參照系統,讓多數人對一些行為習以為常。一言以蔽之,個人素質是不文明行為發生的病灶。首先,個人認識上的提升是解決遊客不文明行為難禁的新常態。有意識地遵循自然、社會法則,不肆意妄為,對景區的文物、草木發自內心地愛護。其次,不下手是應對不文明現象發生的有效之舉。不盲從,不效仿,對有違社會公德的事堅決不做,不亂畫、不亂丟,把個體的小行為內化為有規矩可依的自由狀態。

Ⅲ 關於旅遊不文明現象的時評

本該是審美的休閑游抄,卻頻現不文明丑聞。「審丑」是一種集體自省,惟有輿論形成對不文明者的壓力,改變才會來得更快一些。

國慶長假多個景區,成了不得不直面國人公德缺陷的「審丑」之旅。升旗過後的天安門廣場留下大量垃圾,遊客不顧警示隨意攀爬圓明園古牆遺址,貴州苗寨景區遊客打群架,寧波高速路堵車乘客下車「扛」走旁邊農田裡的大冬瓜……

這些不文明出遊的新聞,在整個長假期間頻頻見諸網路和各種媒體。看起來在《旅遊法》首度實施的這個黃金周,不文明的現象並未明顯減少。是遊客的公德水準在逐年下降嗎?當然不是。

由於自媒體發達,任何不文明的蛛絲馬跡,都可能被微博「報道」,進而在傳播過程中形成「放大」效應。我們要看到仍然丑惡的一面,但也不能漠視已然改善的另一面。比如天安門廣場的垃圾,相比往年其實已經大幅減少,證明遊客的素質是在逐年提升的。

當然,這並非是為那些還很泛濫的不文明行為尋找借口。「審丑」是一種集體自省,惟有輿論形成對不文明者的壓力,改變才會來得更快一些。只是我們也要理性地看到,改變已經在發生,只是徹底轉變可能比我們希望的來得緩慢。

Ⅳ 寫一篇關於中國人出國旅遊不文明行為和自己的看法為題的英語作文

寫作思路:緊扣主題,有時讀者會被作家的思想和想法所迷惑。在這種情況下,作家傾向於使用太多的細節,而且非常具體,這不是讀者所需要的。盡量給讀者提供真正需要的細節,為了避免混淆,不要涉及過多的細節。



正文:

As more and more Chinese go on overseas trips, reports about their bad manners flood in.

Chinese are embarrassed when foreigners ask them if all Chinese shout loudly, litter or spit everywhere.

The poor behavior or some Chinese has done great harm to our good reputation.

Chi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rner of the global village.

We have to understand and respect foreigncultures,so as to get along well when having overseas trips.

So before you start your next overseas trip,remember to learn about the culture.

And people there, which aims to improve China's image in foreigners'eyes.

Wherever you go you nee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way, you'll win respect for yourself as well as our country.

譯文: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出國旅遊,有關他們不文明行為的報道如潮水般涌來。當外國人問中國人是否所有中國人都大聲喊叫、亂扔垃圾或隨地吐痰時,中國人會感到尷尬。

的一些中國人的不良行為對我們的聲譽造成了很大的損害。中國已經成為地球村的一個重要角落。我們必須理解和尊重外國。文化,以便在海外旅行時能很好地相處。

所以在你開始下一次海外旅行之前,記住要了解那裡的文化和人民,這是為了提高中國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形象。眼睛無論你去哪裡,你都需要保護環境。這樣,你就會為自己贏得尊重以及我們的國家。

Ⅳ 時評類作文不文明現象

怎樣寫好時評

寫作指導
時評類文章革故鼎新,針砭時弊,激濁揚清,觀點鮮明,嬉笑怒罵,語言辛辣,講出了老百姓的心裡話,所以深受讀者喜愛。作為中學生,學寫時評,不僅能開闊眼界,訓練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思辨能力,還能積累素材,為今後寫好議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學生如何學寫時評呢?
首先要克服畏懼心理。對熱點事件,只要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那就是時評。看看,就這么容易!
動筆之前,要學會篩選新聞。一要「新鮮」。只有選取新近發生的事件進行評說,讀者才願意看。二要有「亮點」。即所選的新聞要有與眾不同之處,或是重大事件,或是稀奇古怪的事,要能吸引人。三要選自己熟悉的、有話可說的。新聞包括時政、法律、經濟、民生、教育等眾多領域,自己熟悉哪類知識,一般就選哪類新聞,這樣才有話可說,才能說到點子上。
時評寫作,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提煉觀點。一般有三種思路,一是贊揚式,即對新聞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後闡釋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評式,即對新聞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進行否定,然後從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對的依據。三是建議式,即提出自己對新聞事件中某個問題的建設性意見。

追根溯源,我國最早的「時評」,大致相當於現在報紙上的「短評」或「編後」,是言論中的輕騎兵。它抓住當天報上的一則新聞,題目具體,一事一議,開門見山,長則二百來字,短則幾十字。「時評」大量且集中地出現,是在1904年6月12日由狄楚青創辦於上海的《時報》上。這張近代有影響的全國性日報,獨樹一幟地配合新聞,專設「時評」欄,每日數篇,短小靈活,馳騁自如。

據復旦大學教授李良榮考證:從歷史淵源上說,時評是把《史記》中每一篇傳記後面的一段評論即「太史公曰」、《聊齋志異》中有些故事後面的一段評論即「異史氏曰」單獨劃出來,並加以改造,使之獨立成篇。它十分清楚地顯示出報紙文體對中國傳統文學的揚棄過程。在《時報》之前,梁啟超先後在日本橫濱創辦並主編《清議報》、《新民叢報》,創時事短評欄目。《清議報》自第26期起,就創設了時評性的「國聞短評」專欄,一直維繫到《新民叢報》,專門刊載針對當前時局或某些熱點問題發表見解的短評、時評。

時評除了反映社會輿論和基本民意之外,時評中常常會夾雜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更好思路,它可以為政府聽取民意、改進工作服務。時下,時評已成當下傳媒上一種重要文體,它能包容不同觀點的交鋒、能承載百姓的聲音、能讓各種聲音都有表達渠道。其紅火和興旺無疑是政治開明、社會和諧、媒體進步的表現。讓我們關注社會、關注民生,寫出有價值的時評吧!

預習·導引

1、【主題探究】

(1)什麼是時評?

提示:時評是指針對社會與時政發表評論的一種特殊的議論文(面對的是真實的情境,召喚的是真實的判斷)。通常的說法,時評即時事評論,包括國際和國內。國際的姑且不論,國內的主要是關於時風的評論。所謂時風,既可以指一個時代的風氣,也可以指一個時期、一時的風氣。而風氣,則指國風、黨風、政風、官風、民風、行風、學風等等。

新華社總編輯何平給「新華時評」做的定位可資參考:「顧名思義定位在『時』上。『時』就是時事、時勢、時世、時政、時局、時弊,時評就是圍繞『時』字作文章」。按照這個定位,我們理解「時評」就是「時事評論」「時勢評論」「時世評論」「時政評論」「時局評論」「時弊評論」,如果簡而言之,也可以叫做「時事評論」。

(2)時評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提示:時的主要特徵是「評」,就是評事,就事說理,時評通常以時事為評論對象,針對著一件具體的事來評說。

(3)什麼是「由頭」?

提示:因為寫時評要就事評事,所以時評需要把所評之「事」交代出來。這「事」是引發評論的緣由,所以稱之為「由頭」。

2、【技法點擊】

(1)寫時評的方法

一要學會就事論事。就是要求旗幟鮮明發表自己對某件事或某現象的看法,或褒或貶,或彈或贊,實話實說。寫時評,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對所評之昌」作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評事可以有多種思,如評事的對錯,評事的成因,反思此事的教訓。評「事」以不限於一點或一個角度上,可以多點或多角度,但需記,所評所說,必須與所評之「事」密切相關,不能游離於「事」高談闊論。

二要為自己的評判寫出分析和理由。時評,不但要寫出自己怎麼看,還要寫出自己這些看法的依據和理由。評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才能評得文明,才能讓人心悅誠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能把看法說清楚,又能將看法的依據和道理寫深寫透,這樣的時評才是好時評。評者,可以評,可以爭,也可以諫、可以諷、可以怨,可以嬉笑怒罵,甚至可以作楚狂之歌。它時評不應該只是新聞的延展,它的主體態度可以更寬厚一些。

①敘事議論不蔓不枝。

舉例新穎,最後一句分析回扣中心。確定一個中心句,並闡明確定中心句的依據。

②論點方面。要做到論點明確,一般有兩種方式:a開門見山,開宗明義。b卒章顯志,畫龍點睛。只有做到論點明確,才能有的放矢。

③論據方面。不去關注身邊最新的時事要聞,熱點的科技動態等等,論據就不新穎,就做不到共性和個性相結合,時代性(時代精神)和歷史性(有新因素的歷史素材)相結合,點(詳寫事例)和面(略寫事例)相結合,敘議相結合,論據就不能為論點服務。

④論證方面,論證時必須敘議結合,即結合事例進行分析。一般可以有以下幾種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設分析法,條件分析法,意義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辯證分析法。做到敘議結合的論證才是有力的論證。

⑤語言方面。中學生議論語言處於一種「失語」狀態,沒有屬於自己的真的語言。真的語言,應該能讓人感覺到一個「鮮活」生命體存在。作為中學生這個特殊年齡階段的群體,要有一種青春的氣勢,褒揚真善美,批判假惡丑。

⑥行文要規范。行文的規范指的是一篇文章大體上應該是第一部分是引證,也就是提出問題的部分,最好在引證部分把觀點亮出來,不要再等到結尾再提。本論部分裡面,應該把握幾點。第一,用正面的事例來支撐觀點。第二用反面的事例,從另一個角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第三除了正反事例以外,要聯系現在生活的實際。第四是深。我們用正例、反例,聯系生活實際的情況下,要注意時評是說理文,我們要說清楚為什麼,這是深層的要求,拿正例、反例和生活實際不斷和中心論點掛連起來。

(2)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擺出現象。

第二步:從現象中提取論述的觀點。

第三步:分析論證觀點。提醒:要聯系實際,緊緊圍繞論點,運用各種論證方法

第四步:總結全文,提出倡議。

(3)例證分析

現象:近年來月餅的味兒有些變了。(重點字詞「味兒」「變」)

參考:中心論點是標題——月餅消費要講文明

重點分析「味兒變了」:

文章結尾:回應文章開頭,並根據前面的現象和論證提出兩個務必:(1)勤儉節約;(2)艱苦奮斗號召。

(4)幾點要求

①寫作時評首先要明白的是:既要充滿激情,又要富於理性。寫時評沒有激情,溫吞水是不行的。充滿激情,就是時評的寫作要如同天然氣和石油的井噴一樣,而不能是溫良恭儉讓,或是吞吞吐吐、半推半就的,更不能是像擠牙膏、擠膠水一樣地硬從軟管里擠出來的。那樣是寫不出更寫不好時評的。大凡我們寫文章,尤其是寫作時評一類的文章,總是因為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不吐不快的人、事、物、矛盾、問題、現象等等東西。

激情之外,還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斷,理論的闡釋,這是非常必要的。時評說到底還是講道理的文體,屬於議論文的范疇,就是要擺事實、講道理。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否則,僅僅會抒情而不會講道理,難免要淪為濫情,或竟變成罵街似的謾罵文章。在這里,分析說理是時評的靈魂所在。如果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是司法上的一條准則的話,那麼,時評的寫作也可以說需要「以事實為依據,以道理為准繩」。

②時效性。時效是對整個新聞傳播來說的。從新聞評論的傳播來看,時評的時效性要求應該更高、更嚴一些,毋寧說常常是到了苛求的程度。新華社的許多「新華時評」也大都是隨新聞事件或新聞報道而隨時播發的,有的甚至還會早於新聞報道播發,以搶占輿論引導的制高點。總之,就是要求能及時、隨時、即時發表評論。

③針對性。就是所論何來?是沖著什麼來的?是否有的放矢的問題。新華社對「新華時評」的要求是「緣事而發」「抓住新聞事件,緊扣時代脈搏」「針對性強」。人民日報對「人民時評」的追求是「緊密關注事實」「讓評論與新聞如影隨形」,都是說的時評要見事見物,不能無的放矢、無病呻吟,放空槍、打亂炮。

課堂·內外

導練話題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一篇時評。

全球共同應對金融風暴

美國華爾街爆發的金融危機如同海嘯一般,迅速波及五湖四海。不管是同屬發達國家的英國、日本、還是經濟欠發達國家的非洲,都感受到了金融海嘯的震撼,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美國金融危機的絕緣體。

繼美國之後,英國成為了此次金融危機的第一個直接受害者。2008年第一季度,英國人均支出大於收入,人均每月要從儲蓄中拿出41英鎊來彌補不足。消費者面對漲價壓力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在非洲,普通股民不得不壓縮資本市場投資,將資金兌現以備日常之需,如物價暴漲的大米、麵粉、雞蛋等物品。和美國經濟聯系緊密的印度也難逃池魚之殃。印度有些地方的警方甚至已經開始監視湖泊、運河等地,以免投資失利者自殺。日本東京股市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在10月8日下午跌至9502.48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縮水一半。中心正在遷移至歐洲大陸的華爾街「金融颶風」持續升級,冰島成為受到本輪危機沖擊最嚴重的國家。冰島銀行的債務已攀升至該國經濟的約12倍,市場擔心信貸危機會嚴重沖擊該國銀行,導致冰島出現「全國性破產」

為了應對這一橫掃全球的金融風暴,各國央行聯行降息,全球救市。七國集團財政部會議於10月10日在美國首者華盛頓召開,七國財長們簽署了一項計劃,承諾用「一切可用手段」對抗當前的金融危機。20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長特別會議11日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強調,20國集團將團結一致,深化合作,採取一切可行的打措施共同應對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歐盟各國一直為應對金融危機而不懈努力,歐元區15國領導人12日在法國巴黎召開首腦會議,就歐元區國家救市舉措達成統一的建議框架。10月24日至25日將在北京舉行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此次會議將探討亞歐國家如何加強合作、共度危機。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選;(3)不少於800字。

思路點撥

——找到雲中的太陽

寫好此文,首先要明確寫作范圍。應該說,這不成問題,很好理解。

其次,要選好角度,即選擇你認識深刻而材料儲備又豐富的小角度入筆。角度小才能開掘深。從大的方面看,人類社會共同承擔著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發展經濟,維護世界和平,保護人類生活空間更義務,這需要國家與國家的合作;每個國家承擔著既要繁榮本國經濟,不斷提高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繼承自己國家古代文化傳統而又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文化水準,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等責任,這也需要各級政府、機構部門的合作。具體到每個人,一般說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們真誠地合作,單靠一個人去完成是比較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尤其在當今這個社會,人與人有著密切的關聯,獨自作戰是不現實的。

再次,要進行發散思維,打開思路,提煉出盡可能多的觀點或中心。

巧立標題

—— 一語天然萬古新

題目1:合作才能雙贏

題目2: 共撐一片天

題目3:我眼裡的合作

佳作呈現

——拋磚引金章玉句

我眼裡的合作

這場全球性經濟危機,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置之度外。要渡過危機,只有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團結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置若罔聞,受害的不僅僅只是自己。因此,各國經濟的發展,只有合作,才是唯一出路,才能達到雙贏。

希拉里在美國亞洲協會的演講中積極評價中國的發展,表明它對美國的重要影響:「美國和中國可以從彼此的成功中受益,並對彼此的成功作出貢獻」,「盡管我們存在分歧,美國將繼續承諾與中國發展積極的關系,我們相信這樣的關系對美國未來的和平、進步和繁榮不可或缺」。是的,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特別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牽一發而動全身。當金融危機來襲,只有在全球聯手、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情況下,才能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合作不再只是一種商業運營方式,而逐漸變為一種精神,成了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動力。

合作無處不在。便是在自然界中,人們也不難發現合作的身影。在的螞蟻家族中,有著復雜卻又嚴格的分工。工蟻負責探路和尋找食物,兵蟻肩負蟻巢的安全保障,蟻後則生育後代,還有的哺養後代。每一個成員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行。螞蟻家族正是憑借每一個成員的合作精神,才生存下來。

世界著名飛機協和客機的生產正是通過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個部件,大到機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顆螺絲,都是由不同國家的專業部門分別製造的。最後再將不同的部件組裝,一架協和機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合作源於信任。現今諸多的國際組織與團體,其實都是以合作為基礎的,而這樣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個體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個體間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會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貿易組織中關於定期匯報簽約國財政狀況的規則,倘若簽約一方為了保留實力而虛報少報相關數據,那麼,這種不信任的行為必然會導致合作的失敗。因此,不難看出,缺少誠意和信任的合作毫無存在的價值。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僅讓你用一支筷子吃飯,它幾乎連塊肉都夾不起來,而用一雙筷子,結果就會截然相反。可見,只有合作才能發揮個體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擁有大於個體的力量。正如當年吳蜀聯軍打敗曹軍的戰役,大多是以少勝多。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只有合作才具有無窮的力量。

合作的確是一種精神,它源於信任,且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的力量是難以估量的。這個時代呼喚許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將永遠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不竭動力。

點評:這篇時評先分論(合作無處不在——合作源於信任——合作就是力量)後總論(最後一段),結構清晰,中心明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能夠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中,悟出合作精神對當代社會的特殊意義(第二、五段)。當然,本文也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合作無處不在」這一段中的例子宜取材於人類社會。但總的來說,本文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素材卡片

——胸有峰巒雲出岫

1、團結---在人需要的時候,它能幫助人民克服各種混亂。------高爾基

2、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雷鋒

3、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毛澤東

4、蚊子如果一齊沖鋒,大象也會被征服。——薩迪

5、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沒有誰能孤軍奮戰一生,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既要自立自強,也要學會和他人合作發展,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6、在我國經濟生活中,有一種「龜兔雙贏理論」。龜兔賽了多次,互有輸贏。後來,龜兔合作,兔子把烏龜馱在背上跑到河邊,然後烏龜又把兔子馱在背上游過河去。這就是「雙贏」,競爭對手也可以是合作夥伴。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須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於合作的典範嗎?

7、一天,上帝帶一個傳教士來到地獄,看到這兒的人圍著一個盛滿粥的大鍋坐著,每人都有一把勺柄太長的勺子,誰都無法將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裡,只能挨餓。上帝和傳教士又來到天堂,這里的人也是圍著一口大鍋,手裡也拿著一把長柄勺子,看上去他們很快樂,上帝見傳教士對此迷惑不解,便解釋說:「這里的人都學會了喂對方。」

Ⅵ 求高二的600字對身邊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進行分析評論

可以就身邊的行為進行論述:亂丟垃圾、抽煙、翻越柵欄,不排隊加塞、給同學起專外號,在屬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沒有同情心、早戀等……隨便抽取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段論就可以解決了,另外高二的學生有兩個表現不怎麼好,一個是逆反心理來勁、還有一個是早戀,把其中任何一個分析透徹了都可以。

Ⅶ 舉出十種不文明行為並予以評論.

一,隨處丟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 怎一個「隨」字了得,丟者倒是隨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卻惡心了別人。毫無疑問,隨處丟垃圾、隨意吐痰、吐口香糖無疑是我們在出行和旅遊過程中最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媒體曾多次曝光該類惡習,例如,2018年國慶長假期間,峨眉山生態猴區卻時常發生不太和諧的一幕,猴群離開後,遊客也走了,但留下的卻是一地的果皮紙屑塑料瓶。

二,不遵守秩序,插隊、加塞在景點排票,在車站候車,不排隊、加塞讓人深惡痛絕。輕者遭人白眼或言語褒貶,重者更有遊客因插隊大打出手。2016年7月,福建省武夷山景區門票口,女導游王某因制止一名陌生男遊客插隊被打。

三,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

說起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我們身邊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到此一游」成了中國遊客負面形象的「黑色」標簽。2018年8月,4名遊客踩踏甘肅省張掖市七彩丹霞景區彩色山體,並在網上發布相關視頻,引發社會關注。

四,隨意踐踏草坪、折損花木

大幅度翻折花枝拍照、爬上樹干擺造型、用力搖動樹枝幹數遊客……採摘、破壞花木的不文明行為,讓許多樹木「很受傷」。例如,每年櫻花節,諸如武漢大學校園就會飽受遊客們游園之苦,櫻花被各種折損,「櫻花節」成「櫻花劫」。

五,公共場所隨便吸煙

吸煙有害健康,而被動吸二手煙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但是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卻並不容易。在旅館、餐廳、公園、廣場、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經常看見遊客「吞雲吐霧」,實在缺乏公德。2018年1月,雲南遊客李某某前往馬來西亞旅遊,在搭乘亞航航班由吉隆坡飛往斗湖的途中,因在機艙內吸煙被馬來西亞地方法院判處罰款約1萬元。

六,宗教場所嬉戲玩笑

廟宇等宗教場所是具有神聖和庄嚴氛圍的場所,在宗教場所參觀時遊客打鬧、說笑的行為,不僅破壞了這種嚴肅的氣氛,更是對信教群眾的極大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習俗和信仰,是起碼的禮貌。

七、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扎堆吵鬧

「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這是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在學習的基本禮儀。然而,出行、旅遊過程中心情激動的遊客卻將這拋到腦後,三五成群不僅嬉笑打鬧,對旁人的側目甚至視而不見。殊不知,公共場所旁若無人的高聲打電話等「噪音」對的他人的侵犯,同樣令人反感,也是無公德心的表現,既有損個人形象,又影響他人。

八,上廁所不沖洗、不講衛生

「人有三急」,景區節假日經常出現廁所門口排長龍,最恐怖的是不沖廁所的惡習,實在令人忍無可忍。不沖洗廁所,「腦補」相關畫面總讓人作嘔。但是,在旅遊景區、車站、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公廁內,這種現象屢禁不止。「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提示語往往被置若罔聞。

九,拍照不分場合、旁若無人

不分場合拍照、強行拉外國人拍照影、在野生動物保護區不聽勸阻下車拍照……一些遊客在旅遊途中隨意拍照,毫不顧忌場合,也不考慮周圍人的感受,甚至對「禁止拍照」的標識也視若不見。例如,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在吳起縣勝利山景區內,遊客李某攀爬紅軍雕塑照相,被其他遊客拍照記錄後在網上傳出,引起公眾廣泛譴責,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

十,公共場所袒胸赤膊、舉止粗魯

公共場所袒胸赤膊、說話臟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遇到糾紛或不順心的事大發脾氣……旅途中隨心所欲、隨性而為講的是一個心情,但部分遊客在出行時缺乏基本社交修養的行為還是令人不齒。

每一位遊客都應是文明旅遊的踐行者,同時爭當文明旅遊的傳播者和推動者,用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親朋好友,幫助更多人提升文明素養,見到其他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不要猶豫,請加以制止。文明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需要全社會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在出門旅行的日子裡,願你我都把文明記在心間,大家一起把文明變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