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游泳池
1. 中南海是干什麼的
中南海是國家政務辦公處。
中南海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中樞,最高行政權力的象徵和代名詞,現在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等黨的機關和中央國家機關辦公所在地,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的居住地,也是令世人倍感神秘的地方。
(1)中南海游泳池擴展閱讀: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當時的中南海絲毫沒有皇家園林的優美華麗,處處凋殘破損,枯枝敗葉當階罩,腥臭彌漫太液池。
華北軍區三百名士兵放干污水,忙活了一個春天,才把至少百年沒清理過的淤泥挖凈,淤泥里甚至還挖出不少槍支和手榴彈。戰士們又從山上采來條石砌湖岸,建碼頭,引泉水,養魚類,到1949年夏天,中南海終於碧波盪漾。
新任北平市市長葉劍英堅持要求毛澤東搬到四面有圍牆的中南海,周恩來也勸他「還是聽父母官的吧」。毛澤東一則非常喜歡香山清新安靜的環境。
二則忌諱中南海住過慈禧、光緒、袁世凱等。他對周恩來說:「中南海過去是什麼人住的地方,這個你是知道的,我們住進去不妥,我是不想進去的!」葉和周幾次勸說,毛皆反對,連說「不談不談!」
最後,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做出決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搬進中南海,毛澤東個人沒有反對的「權利」了。1949年6月的一天,他坐在雙清別墅的涼亭中,無奈地對葉子龍說:「聽人勸,吃飽飯。搬就搬吧。
你也准備准備,咱們進城!」毛澤東並不是一下子就搬進中南海,從6月份開始入住,實際幾個月來總是兩頭跑,隔不久就要回香山住,戀戀不舍,直到開國大典前夕才正式定居中南海。
2. 毛澤東是幾幾年死的
毛澤東,中抄國革命家、戰略家襲、理論家和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1893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1976年逝世於北京。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是毛澤東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所以說,他是在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的。
3. 毛主席第一次會見尼克松時在什麼地方
1972年2月21日中南海的「游泳池」會見的尼克松夫婦
4. 毛主席的故事
1959年6月,毛澤東主席回到了闊別32年的家鄉——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沖。這是他參加革命後第一次回故鄉。因為他的歸來,韶山沖沸騰了。毛澤東到達韶山時,天已經黑了。第二天早上5點鍾,他就從住處走出來。侯波不知道主席要去哪裡,她背著相機寸步不離地跟著主席。上了一個小山頂,主席來到父母的墳墓前鞠躬致敬(見《毛澤東畫傳》第238頁,侯波攝)。隨行的人員沒有準備,趕忙從旁邊的柏樹上折下一枝,獻在主席父母的墳前。默哀完畢,主席對著父母許願:以後有機會,我還回來看望你們。
下山路上,主席的故居前已是人山人海。他先去老鄰居家。他遞給老鄰居一支煙,一邊用他多年未改的鄉音和鄉親們親切地聊起家常。
侯波站在門外,拍下了這歡樂的瞬間。
這張照片,真切地反映了毛澤東與鄉親們之間的深情厚誼。這使侯波感悟到,拍攝領袖的照片不僅要表現他們的偉大氣質,還要表現他們的真情實感。這樣的照片才真實、可信、感人(見《毛澤東畫傳》第428頁,侯波攝)。
「來,咱們一起照個合影吧」
1949年,毛澤東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休息、辦公,並接見國內外的客人。5月的一天,侯波接到組織下達的任務,去香山協助徐肖冰完成主席接見外賓的攝影工作。當時,侯波的工作單位還在北平電影製片廠,中央有事就來電話通知,有時也來車接。這次會見結束,客人走後,侯波他們收拾機械也准備離開。這時,主席回過身來招呼他們坐下。他在延安時就認識徐肖冰,但沒有見過侯波。徐肖冰便向主席介紹侯波:「這是我的愛人。」主席便問侯波老家是哪裡,侯波回答:「山西夏縣。」主席說:「哦!是關雲長老鄉!陳賡在你家鄉打了好幾個大勝仗呢!你是什麼時候到延安的?」侯波又回答說1939年。主席說:「你是吃陝北小米長大的,要為人民好好服務。」
主席風趣的一番話,使侯波有些緊張的心理放鬆了,她沒想到主席這么平易近人,而且說話這么幽默。想到不能過多佔用主席的時間,侯波他們起身向主席告辭,可侯波心裡,總想著跟主席合影。未曾想到,主席卻站起身,說:「來,咱們一起照個合影吧。」與侯波他們同來的新華社記者陳正清舉著照相機,讓侯波夫婦倆跟主席合影。侯波、徐肖冰在主席兩側站好,這時主席搖頭說:「不行,女同志是半邊天,要站在中間。」不由分說,主席站到了侯波的左邊。陳正清按下快門,這張珍貴的照片就這樣誕生了。
很長時間,侯波珍藏著這張照片,沒有拿出來。直到後來才公開。很多人看到照片,都好奇地問侯波:「主席應該站在中間啊?」每次,侯波都要把當時的情況介紹一遍。這也是侯波第一次見到主席。她沒想到自己後來也被調入中南海。後來主席的活動多了,中央辦公廳考慮到應該用照片來記錄主席和中央領導人的活動,中南海需要有一個專職的攝影人員,組織上就將侯波調入中南海。調去時,侯波是北平電影製片廠的照相科科長,到了中南海以後,仍是照相科長,其實只有她一個人。後來時間久了,主席問:「你怎麼叫個『侯科長』?不要當那個『長』。」直到現在,主席身邊的人一直稱她為「侯科長」。
「南京解放」被疑為「擺拍」
1949年4月,徐肖冰和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住在香山。一天上午,主席從房間里出來,秘書走來遞給他一張《人民日報》的號外,說:「主席,南京解放捷報出來了!」毛主席接過報紙,邊走邊看。這時徐肖冰拿著相機,卻無法拍攝主席的正面,只能耐心等待。看了一會兒,主席見邊上有凳子,順勢坐下來,手拿著報紙繼續看。怕影響主席看報,徐肖冰悄悄地跟著主席,當主席看到報紙的正面時,「南京解放」的大字標題赫然顯目。徐肖冰按下快門,留下了歷史永恆的瞬間。
毛主席《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首七律就是這時完成的: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距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直到今天,徐肖冰回憶往昔,仍飽含深情:「我在香山為毛主席拍了好些照片,其中自己感到最有意義的是他仔細閱讀南京解放號外這個歷史鏡頭。」但是可笑的是,很多攝影家認為這張照片是「擺」出來的,並被作為擺拍的典型。徐肖冰笑道:「我們是搞新聞的,又是給領導拍照,哪裡敢擺布!」
主席暢游長江
中南海是有游泳池的,但主席對游泳池不感興趣,相比而言,他更願意到江河湖泊里去游,他對中國的江河有著特殊的感情。1956年5月,主席從廣州經長沙來到武漢,想到長江去游泳。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很擔心,江水裡漩渦多、還有血吸蟲……然而種種理由都沒能說服主席。只要他下定決心,誰勸也沒有用。王任重只好組織了幾個人先去長江試游,感覺漩渦的力度不大,可以游,才放心。
那天下午,毛主席在楊尚昆、王任重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蛇山腳下,就在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墩處下了水。工廠里的人都出來了,主席一下水,人們就跟著在岸上跑,害怕出事。但是主席特別自信,他游泳的姿勢多種多樣,蝶泳、蛙泳、仰泳,甚至可以在水裡站著。侯波早就做好了准備,把相機、膠卷都准備好,但她不敢下水,只能在船上拍。在她換膠卷的時候,船一晃,裝膠卷的紙盒落入水中,這時正好主席游過來,他一把抓住盒子,順勢站在水中,打開紙盒,邊看邊念上面的英文說明。遺憾的是,當時侯波在裝膠卷,沒有把這一情景拍下來。
主席一直游到漢口的丹水池附近才上岸,共遊了30多公里,兩個多小時。後來,他寫了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游泳》來記述這次游泳: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
說起主席照片背後的故事,兩位老人侃侃而談,他們的思維如此清晰,以至於和主席在一起的點滴都記憶猶新。很多人驚嘆徐肖冰、侯波夫婦為主席拍的照片能惟妙惟肖地展現偉人豁達的氣度和自然的神態,實際上,多年來為主席拍照的經歷使他們知道,主席是不愛拍照的,主席個人照片都是在主席不注意時拍的。主席不止一次地說過,你們不要把鏡頭只對准我,要多對著群眾。和主席接觸,他們最大的感受是,主席特別喜歡接近群眾。一年中,他有近一半的時間在全國各地考察。在考察中,他常常走入農家,問他們生活怎樣、莊稼怎樣,他與群眾交談,真正關心他們的疾苦……
日光西斜,屋子漸漸暗下來。3個多小時過去了,老人談興尚濃。逢主席誕辰110周年,各種活動頻繁地邀請兩位老人出席,這些天,他們很辛苦,但他們依然精神飽滿地一一耐心面對。作為曾經生活在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這種時刻,他們,以及他們手中的相機,均是歷史的見證。
5. 建國後,毛澤東居住在哪裡
1949年建國毛澤東主要居住地有以下幾個:
1.1949年8月至1966年8月住在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版
其他毛澤東住過的地方還有:
北京玉泉山的玉泉山一號樓、河北省秦皇島北戴河的北戴河別墅一號樓、山東青島的膠澳總督官邸、浙江杭州的西子賓館、江西廬山的河東路175號別墅、江西廬山的蘆林一號別墅、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沖的韶山賓館一號樓、河南省鄭州市的鄭州省委第三招待所(黃河迎賓館)八號樓、湖南省長沙市的蓉園一號樓、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沖的滴水洞一號樓、江西省南昌市市區以南30公里的銀三角收費站附近的828賓館等。
6. 誰知道佛山黃岐附近有好點的開放式的游泳池,
黃岐第一城,中南海暉園,還有黃岐大市場旁邊,學習游泳的話要等到學生們放暑假的時候呢,屆時會有人辦短期的教學班.
7. 新華門是干什麼的地方
是國家政務辦公處的正門。
新華門坐落在北京西長安街西段,是中共中央和版國務院所權在地中南海的正門,也是中南海和最高權力的象徵。
新華門是由當年的寶月樓改建而成,門口是一座古典風格琉璃瓦頂雕梁畫棟的二層明樓。樓的上層,四周槅扇,朱欄護廊,給人以開朗典雅的感覺。石青地金字楷書"新華門"三字棋匾,懸掛在樓前檐下。金紅交輝的大型國徽高懸在二樓檐際。
(7)中南海游泳池擴展閱讀
新華門坐落於故宮以西,面向長安街,為中南海的正門和標志性建築。門前黃色的警戒線是不讓超越的。門兩邊各站一個衛兵,在門裡面影壁左側還有一個衛兵,3個警衛組成崗哨。門外警戒線內還有便衣,警戒線外有警察,新華門兩頭還有不少便衣在觀察來往的行人,戒備森嚴。
1981年:留下「為人民服務」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出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全國各地開始清理標語、語錄、口號等「文革」痕跡,同時,對中南海里留下來的標語和語錄牌也進行了清理。中央警衛局曾專門研究,中南海里的哪些標語和語錄要取消,哪些保留下來,其中包括新華門前的兩條標語和影壁上的字,然後上報中央。
8. 誰知道新中國成立後到毛逝世那段時間,毛主要居住在哪個地方中南海的哪個地方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在中南海先後有兩個住處。
1、1949年10月——1966年8月,毛澤專東在中南海豐澤園屬的菊香書屋辦公和生活。
毛澤東同意並喜歡住在中南海豐澤園的菊香書屋的原因是:那裡有內城裡最後一塊耕地,「整個環境很像他韶山老家的感覺」。豐澤園處在東南海的南邊,出南門就是南海,南海到菊香書屋有一片田,是以前乾隆皇帝要進行農活祭祀的地方,西南方向的水邊,還有一座不高的小山。這種格局,很容易讓毛澤東想起他的家鄉韶山故居。
2、1966年8月——1976年9月,毛澤東在懷仁堂東北面的游泳池辦公和生活。
毛澤東之所以搬到懷仁堂東北面的游泳池辦公和生活,一方面因為游泳方便,另一方面那時正處於「文革」開始,他活動非常頻繁,要求見他的人也很多,每次不是去釣魚台就是人民大會堂,他感到很不方便,所以選擇了靠近中南海西門的游泳池。
9. 毛澤東在中南海住的地方叫什麽名字
開始在菊香書屋,後來菊香書屋裝修,搬到了游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