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有啥好玩的
A. 廈門 金門好玩嗎
廈門不錯,抄廈門本島高樓林立,很現代的海濱城市。鼓浪嶼民國小洋樓,很有閩南特色,風光秀麗,琴島,貓島之稱。
金門也很好,古厝大院,一派祥和,有點田園風光的感覺,鄉下的感覺。
廈金海峽,由炮戰到現在的小三通,大三通,歷史的見證,兩岸關系會越來越好,兩岸和平是中華民族的福祉。
祝廈金海峽旅遊愉快!
B. 金門有什麼好玩的
金門來島屬於台灣的金門源縣。是其中一個島嶼。位於中國福建省同安縣的東南海面上, 孤懸於廈門東面海外,扼廈港咽喉,為閩南屏障,與廈門最近距離2310米。其總面積為148平方公里,人口近5萬。東望台灣,西對中國廈門,明代曾築城牆干島上,據說當年鄭成功曾起兵於此。
金門歷史悠久,古稱「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勝景」之美稱。島上古有珠江夜月、豐蓮積翠、嘯卧雲樓和仙陰瀑布等八景;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漢影雲根和金湯劍氣、榕園綠陰、龍山瑞靄等24景。而登臨太武山顛或佇立於馬山之頂。又可遠眺祖國河山,令人神往。
C. 台灣金門好玩嗎
金門的地理行政區域,分為金城、金湖、金寧、金沙以及烈嶼等。金城是金門最早開發的地帶。唐朝時牧馬侯陳淵率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南宋大儒朱熹、明代名將俞大猷以及延平郡王鄭成功、魯王朱以海等均曾在此駐足。金城的古跡非常的多,其中較有名的古跡略述如下:
舊金城
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設守御干戶所於舊金城,直到清康熙年間,地方官署才移駐後浦。尚留下一些遺跡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尋。
牧馬侯祠
金門在唐德宗(公元800年左右)時期曾被福建設為牧馬區,陳淵被派來擔任牧馬監的工作,他帶領隨從及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奠定了金門的發展基礎。
浯江書院
浯江書院建於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08年),書院內有朱子祠,乃是為了紀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講學於金門,立燕南書院,金門受朱熹的教化頗深。
延平郡王祠
夏墅崗由於形勢險峻,以前是鄭成功練兵的重鎮。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鄭成功。其他有關的遺跡,還有莒光樓、點將石、國姓井與萬人井等。
御賜里瓊林坊:瓊林舊稱平林,因賢才盡出故明熹宗天啟五年被御賜為瓊林。瓊林村的蔡氏家族,是明朝中葉從河南開封遷徙而來,明熹宗天啟五年,因為平林籍的進士蔡獻臣趕走蠻夷有功,於是賜里名「瓊林」。瓊林家廟經文建會評其為「十四世宗祠」,為台灣地區「國家」二級古跡。
魯王墓
據史料記載:「魯王為明太祖九世孫,名朱以海.京師既陷,轉徒台州,張國雄等迎居紹興,稱魯監國,督師江上,畫錢塘而守。後為清兵所克,遁入海,依鄭成功,輾轉到金門,去監國號。成功初以禮待之,後漸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另據《辭海大事記》記載:康熙元年(1662),魯王薨於台灣,兩處記載互相矛盾,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明末清軍入關後,明思宗自縊,天下大亂,南明各王四處流亡。魯王朱以海輾轉到金門,寓居七年之久,因時局太亂,死後秘密葬在金門,不敢立碑。1959年夏季,金門「國軍」在舊金城東古崗湖西發現魯王真冢。
由於發掘了魯王真壙,在出土志里,說明舊時的謬誤之處。據載王世系事跡綦詳,卒年為王寅康熙元年(1662年),並雲王素患哮疾,中痰而死。文武百官遂將其葬於金門東門外的青山上,前有湖水,右有石峰。王屢游其地,曾題「漢影雲根」四字於石上。
邱良功墓
邱良功是清仁宗時剿海盜勇將。墓位於小徑村,是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墓園,為「國家」二級古跡。
西村父子
文魁西村呂氏宗祠建於清雍正七年,至今有二百五十年歷史。宗祠內隨處可見「理學明賢」、「文魁」、「明經」等牌匾,可感受到西村的文風興盛。
金寧地方的古跡:金寧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聞名中外的古寧頭大戰就發生在這里。
威振第
威振第位於古寧頭北山村,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李光顯是清嘉慶年間緝討海賊蔡牽的勇將之一,官累至廣東水師提督,兩廣總督阮元親題「海邦著績」匾額相贈,他的故居又稱為「提督衙」。為國家三級古跡。
水尾塔
水尾塔為鎮水用的壓勝物,通常立於河湖畔以鎮水氾濫、保農作平安。風格獨特僅存一座於古寧頭北山村。金沙地方的古跡:僻處太武山外,金沙的開發晚於金門的其他地區,因傳說盛產金沙而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西園鹽場
金門早在元朝時官方就設立鹽場,最盛時達十處之多,而今天金門的鹽場僅存西園村一處。陳楨恩榮坊、陳楨墓:陳楨一門五代家世顯赫,位居高官。陳楨墓為國家二級古跡。山後民俗文化村:起源於清末旅日華僑王敬祥,在外經商有成,遂在故鄉建大樓房。1975年政府將其重修整建開辟成民俗文物館。
D. 金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水頭聚落抄推薦理由:風格獨特的閩南古厝與西式洋樓的風格,令遊人贊嘆
2、莒光樓
推薦理由:金門最具盛名的景點之一,仿古代麒麟閣三層式建築,外觀雄偉、氣宇非凡
3、翟山坑道
推薦理由:戰事防禦水陸兩用坑道,人工穿鑿,工程雄偉,是不可錯過的觀光景點
4、清總兵衙門
推薦理由:清朝肅靜威武的衙門口,地牢里的蠟像相當逼真
5、金門民俗文化村
推薦理由:十八棟傳統閩南二進式雙落建築,格局壯闊整齊,金門保存最好的古厝建築群
6、古寧頭戰史館
推薦理由:軍事愛好者可了解古寧頭戰役的戰況
7、北山古洋樓
推薦理由:別具風格、中西合璧,是古寧頭戰役最鮮活的見證之一
8、建功嶼
推薦理由:一處可飽覽金門海域之美的最佳觀景處
9、模範街
10、陳景蘭洋樓
推薦理由:視野開闊優美,有金門第一洋樓美名
還有173條相關問答,更多金門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E. 金門在哪,有什麼好玩好看的地方
福建
金門縣(待統一)】 暫由泉州市管轄。金門縣位於福建省南部海域,泉州市南面的海島縣。介於東經118゜08ˊ~118゜30ˊ ,北緯24゜22ˊ~24゜35ˊ之間。東南瀕臨台灣海峽;東北面與晉江市金井、南安市石井、廈門市同安區隔海相望;西與廈門半島、漳州市龍海市隔海毗鄰。是福建省著名海島。地理位置獨特、險要,是我國東南沿海海防戰略要地。全縣總面積149平方公里,島岸線長152公里,有料羅灣等天然港灣30餘處。全縣總人口約6萬人,均為漢族。通閩南方言。
金門縣歷屬泉州所轄。舊名浯洲,又稱仙洲、浯島、滄浯、浯江、浯海。古為荒島,晉元帝建武年(265),中原發生五胡亂華,原居中原的蘇、陳、吳、蔡、呂、顏等六姓民眾,不甘受異族的統治,於是搬遷於此,這是金門最早有民眾定居的記載。唐貞元十九年(803),牧馬監陳淵率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肖等十二姓民眾到達金門屯住牧馬,金門成為牧馬監地。五代(907~925)時,王審知建立閩國稱王,把浯州編入泉州屬邑。後唐時唐明宗長興四年(935),福建省設同安縣,金門屬於同安縣。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宋代大儒朱熹任同安縣主薄,在金門設有燕南書院,這是金門被雅稱為「海濱鄒魯」的由來。宋熙寧、元豐年間(1068~1085)立都圖(設4都、轄9圖)隸鳳翔里,屬馬巷綏德鄉。元初建場征鹽,至正六年(1346)置管勾司,至元十二年(1352)改司令司,課鹽稅。明洪武元年(1368)改鹽場為踏石司,旋改為鹽課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興於此築城建垣,以防倭寇。因此處乃戰略重地,內捍廈漳泉,外製台澎,大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因此就把「浯洲」改為「金門」。並設守御千戶所。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駐守金門,並於此率船隊東徵收復台灣。清康熙三年(1664),清軍進駐金門,毀城廢址,徙民內居。清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反清,金門復為鄭成功之子鄭經所守。清康熙十九年(1680),鄭經退守台灣,清設總兵駐守。清雍正元年(1723),置浯洲鹽場大使,清雍正十二年(1734),移同安縣丞駐此。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縣丞移灌口,由安海通判接任。清乾隆四十年(1775),通判移馬巷,田賦歸馬巷廳分征。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復設縣丞。清同治七年(1868),改置協副將及中軍都司。1913年,屬思明縣。1914年,金門升格為縣,初屬廈門道,後由省直轄,縣政府駐金湖鎮。1937年被日軍侵佔,1945年光復。金門本島淪陷後,縣政府遷大嶝鄉。1949年,大、小嶝島及角嶼解放後,成立大嶝區,由南安縣代管。1955年,成立金門縣人民政府。1970年,大嶝公社歸同安縣管轄。1985年地市合並,金門縣歸屬泉州市。現金門縣由台灣當局暫時管轄。現轄有金城鎮、金沙鎮、金湖鎮、金寧鄉、烈嶼鄉等。
金門縣由近60個島嶼組成。最大島嶼為金門島,面積133平方公里,狀如啞鈴,東西寬、南北窄,地勢在中部向東而西有一線高地,形成島之脊樑,向南北兩側逐漸傾斜,為起伏的丘陵。島上北太武山(仙山)雄據東部,海拔254米,為全縣最高峰。古崗湖為金門縣惟一天然湖。小金門島為第二大島,原稱烈嶼,面積15平方公里。此外還有大擔、小擔、北碇等較大功率島嶼。
F. 金門哪裡好玩的景點推薦
金門抄島屬於台灣的金門縣。是其中襲一個島嶼。位於中國福建省同安縣的東南海面上, 孤懸於廈門東面海外,扼廈港咽喉,為閩南屏障,與廈門最近距離2310米。其總面積為148平方公里,人口近5萬。東望台灣,西對中國廈門,明代曾築城牆干島上,據說當年鄭成功曾起兵於此。
金門歷史悠久,古稱「仙洲」或「浯洲」,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勝景」之美稱。島上古有珠江夜月、豐蓮積翠、嘯卧雲樓和仙陰瀑布等八景;今有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漢影雲根和金湯劍氣、榕園綠陰、龍山瑞靄等24景。而登臨太武山顛或佇立於馬山之頂。又可遠眺祖國河山,令人神往。
G. 金門有什麼好玩的哪些景點
水頭聚落來 - 得月樓
水頭聚落是源金門甚至是閩南最具代表性的閩式傳統建築群。這其中最高的建築當屬得月樓,,這個名字也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意思
像這樣的傳統閩式建築聚落,金門大大小小的有不少,但水頭聚落的氛圍最好,保留得最完整,漫步其中,浪漫十足。這個聚落裡面的有些老屋被改造成民宿、有的開放參觀,有的還有人居住,這種歷史與人文合一的感覺,非常值得來感受。
模範街
一提起一條街叫模範街就應該足夠能勾起興趣,遠在1924年時,金門縣商會會長傅錫琪與地方紳士翁同文決定為金門建起一條「足以為模範」的街道,因此前往南洋集資並蓋起這條街道。
H. 金門旅遊怎麼樣,金門旅遊好玩嗎
金門的地理行政區域,分為金城、金湖、金寧、金沙以及烈嶼等。金城是金門最早開發的地帶。唐朝時牧馬侯陳淵率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南宋大儒朱熹、明代名將俞大猷以及延平郡王鄭成功、魯王朱以海等均曾在此駐足。金城的古跡非常的多,其中較有名的古跡略述如下:
舊金城
明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朝廷設守御干戶所於舊金城,直到清康熙年間,地方官署才移駐後浦。尚留下一些遺跡如古道、石坊、石碑可追尋。
牧馬侯祠
金門在唐德宗(公元800年左右)時期曾被福建設為牧馬區,陳淵被派來擔任牧馬監的工作,他帶領隨從及十二姓來金門開墾,奠定了金門的發展基礎。
浯江書院
浯江書院建於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08年),書院內有朱子祠,乃是為了紀念宋代名儒朱熹。朱熹曾講學於金門,立燕南書院,金門受朱熹的教化頗深。
延平郡王祠
夏墅崗由於形勢險峻,以前是鄭成功練兵的重鎮。有座延平郡王祠,奉祀鄭成功。其他有關的遺跡,還有莒光樓、點將石、國姓井與萬人井等。
御賜里瓊林坊:瓊林舊稱平林,因賢才盡出故明熹宗天啟五年被御賜為瓊林。瓊林村的蔡氏家族,是明朝中葉從河南開封遷徙而來,明熹宗天啟五年,因為平林籍的進士蔡獻臣趕走蠻夷有功,於是賜里名「瓊林」。瓊林家廟經文建會評其為「十四世宗祠」,為台灣地區「國家」二級古跡。
魯王墓
據史料記載:「魯王為明太祖九世孫,名朱以海.京師既陷,轉徒台州,張國雄等迎居紹興,稱魯監國,督師江上,畫錢塘而守。後為清兵所克,遁入海,依鄭成功,輾轉到金門,去監國號。成功初以禮待之,後漸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另據《辭海大事記》記載:康熙元年(1662),魯王薨於台灣,兩處記載互相矛盾,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明末清軍入關後,明思宗自縊,天下大亂,南明各王四處流亡。魯王朱以海輾轉到金門,寓居七年之久,因時局太亂,死後秘密葬在金門,不敢立碑。1959年夏季,金門「國軍」在舊金城東古崗湖西發現魯王真冢。
由於發掘了魯王真壙,在出土志里,說明舊時的謬誤之處。據載王世系事跡綦詳,卒年為王寅康熙元年(1662年),並雲王素患哮疾,中痰而死。文武百官遂將其葬於金門東門外的青山上,前有湖水,右有石峰。王屢游其地,曾題「漢影雲根」四字於石上。
邱良功墓
邱良功是清仁宗時剿海盜勇將。墓位於小徑村,是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墓園,為「國家」二級古跡。
西村父子
文魁西村呂氏宗祠建於清雍正七年,至今有二百五十年歷史。宗祠內隨處可見「理學明賢」、「文魁」、「明經」等牌匾,可感受到西村的文風興盛。
金寧地方的古跡:金寧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聞名中外的古寧頭大戰就發生在這里。
威振第
威振第位於古寧頭北山村,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李光顯是清嘉慶年間緝討海賊蔡牽的勇將之一,官累至廣東水師提督,兩廣總督阮元親題「海邦著績」匾額相贈,他的故居又稱為「提督衙」。為國家三級古跡。
水尾塔
水尾塔為鎮水用的壓勝物,通常立於河湖畔以鎮水氾濫、保農作平安。風格獨特僅存一座於古寧頭北山村。金沙地方的古跡:僻處太武山外,金沙的開發晚於金門的其他地區,因傳說盛產金沙而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西園鹽場
金門早在元朝時官方就設立鹽場,最盛時達十處之多,而今天金門的鹽場僅存西園村一處。陳楨恩榮坊、陳楨墓:陳楨一門五代家世顯赫,位居高官。陳楨墓為國家二級古跡。山後民俗文化村:起源於清末旅日華僑王敬祥,在外經商有成,遂在故鄉建大樓房。1975年政府將其重修整建開辟成民俗文物館。
I. 金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中文名稱
金門縣
外文名稱
Kinmen County
別名
仙洲、浯島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台灣地區(實版際控制)[1]
下轄地區
3鎮、3鄉權
政府駐地
金城鎮
電話區號
082
郵政區碼
890至896
地理位置
台灣海峽西部,福建省東南部海域
面積
151.6平方公里
人口
13.1萬人(2015年)
方言
閩南語-閩台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莒光樓、邱良功母節孝坊、太武山、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等
J. 金門山有什麼好玩的
大自然是神來奇的,廣袤的中華自大地上,各種神奇景觀比比皆是。在美麗的扎魯特旗草原深處嘎亥吐河畔有幾十座大大小小的山峰之中,有一座山兀立其中,令人矚目。當你遠眺,雲霧繚繞,氣沉沉,確有紗幕垂簾掩錦綉之勢。當你俯視,幽視深沉,不見其謳,頗覺積翠重蒼萬壑深之感,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金門山。
來到金門山下,一塊黑色大理石矗立在山前,一圈白色鐵柵欄環繞在周圍,使金門山顯得無比庄嚴肅穆,奇麗輝煌。在山腰上的望觀音石旁,依山望去,活靈活現的觀音菩薩會展現在你的面前。八仙駐足處,山巒中突然出現平坦石面,象一幅水墨面,令人心曠神怡。當你登上最高峰,在那鬱郁蔥蔥的崇山峻嶺之間,南看迷人的景色,北觀一望無際的風光,東賞林濤碧浪構成的青山綠地,真是一片好景色。
歡迎關注八十天環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