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遊客數量
① 都江堰的遊客主要來源於哪裡.不同的客源來都江堰的旅遊目的是什麼.來都江堰的遊客主要流向哪些景點
我是湖南的,上次和男朋友去青城山,玩了後去了都江堰,真心認為是慕名而去,但是去了以後真心失望。去年去的時候是冬天,沒有什麼水流。但是也算是對李冰父子在戰國時的智慧有了個膜拜。我個人認為大多數都是因為李冰父子水利工程在世界享有的名譽而去的,也不排除很多旅行團賺錢虛張聲勢。基本上都是外省對四川不了解的多。但是我覺得青城山值得一去~
② 旅行團用14輛車分3次把遊客送往都江堰,平均每輛車每次送12名遊客,一共有多少遊客,用兩種方法解
3X14X12=504
14X12X3=504
③ 都江堰市人口總數是多少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分別是多少
都江堰市戶籍戶數24.74萬戶,戶籍人口62.22萬人。城市人口43.85萬人,農村人口18.37萬人口。都江堰市專位於四川省屬中部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上游和中游結合部的岷江出山口。東南距四川省會成都市48公里。介於北緯30°44′—31°22′,東經103°25′—103°47′之間。
都江堰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都江堰山地丘陵面積佔65.79%,平壩面積佔34.21%。地勢從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級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對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質構造體繫上,屬華夏構造體系,跨成都平原和龍門山地區兩個不同自然地理區,地貌單元屬岷江沖積扇一級階地。
都江堰市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常年氣溫在10℃—22℃之間,平均氣溫15.2℃,年均無霜期269天,以候均溫劃分四季,春、夏、秋季各為85天、93天、77天。
④ 都江堰跟修三峽的差距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戰略決策,將投資1664億元,著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激活鄂西地區生態、文化、民俗等資源優勢,破解交通、通訊、體制、機制等瓶頸障礙,使其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以推進鄂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湖北東西部相對均衡發展。這也是湖北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包括位於湖北西部的襄樊、荊州、宜昌、十堰、荊門、隨州、恩施、神農架等8個市州(區),其人口總量、版圖面積分別佔全省50%和70%,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最大的水電基地,也是湖北重要的農產品基地和製造業基地。 鄂西地區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鄂西地區擁有2個世界文化遺產、9個國家自然保護區、35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及3個國家級地質公園。生態、文化旅遊資源及旅遊景區等佔全省比例均在一半以上。具有生態、歷史文化、工程建設奇觀、地域民俗、區位等五大資源優勢:森林面積佔全省54%,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國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體系中的4大文化;擁有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數民族風情和武當山地區民間故事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入川陝湘渝的重要通道,與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川西等風景名勝旅遊區道路相連。而另一方面,鄂西地區又聚老、少、山、窮、庫區為一體,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其貧困縣佔全省67%,貧困人口佔全省70%。 鄂西8個市州(區)能否克服各種困難,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快速發展,對湖北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十分重要,尤其是對當前湖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鄂西地區旅遊發展總體水平不高,資源優勢發揮有限。從省內來看,鄂西雖佔有全省60%以上的旅遊資源,但接待遊客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佔全省比重偏低,2007兩項指標分別佔全省43%和36%。 從全國來看,鄂西旅遊業與發達地區及周邊地區也有很大差距。以景區來比較,2007年,武當山接待遊客僅102萬人次,與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風景區的地位極不相稱,大大低於同類景區:峨眉山256.8萬人次、樂山大佛276.7萬人次、少林寺突破400萬人次;神農架接待遊客約90萬人次,而同為生態旅遊景區的四川九寨溝為252人次、湖南張家界各景點為1780人次;三峽大壩接待遊客125萬人次,而同為水利工程樞紐的都江堰為219.6萬人次。
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需要破解五大瓶頸因素:
一是交通瓶頸制約嚴重。鄂西的旅遊資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窮、庫」等山區,交通、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設體系不健全,導致旅遊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過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現象突出。 景區公路等級低。鄂西地區到核心景區的高等級公路少,不少景區景點之間是「斷頭路」「回頭路」,路況較差。武當山-神農架-宜昌之間距離不足400公里,由於道路等級較低,通達時間達8小時以上,導致景區分立、市場分割,三地旅遊資源難以集成規模效應。據對神農架、武當山兩地遊客行程調查統計,80%遊客因交通不夠快捷,游完一個景區就原路返回。 連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暢。如宜昌、恩施與重慶、張家界和湘西等地區之間缺少快速通道對接,鄰省國際級風景區的客源因交通障礙難以流入鄂西。鄂西地區雖有機場,但缺乏起降大型客機的條件,不僅無直飛國際航班,飛國內各省會城市、旅遊城市的航班也少,區域外遊客進出難仍比較嚴重,一些高端遊客望而卻步。
二是配套設施建設滯後。鄂西地區大部分是山區,一直以來各地對旅遊的財政投入非常有限,許多景區的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後,食、住、娛、行、購、游的配套水平較低。眾多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更是落後,可進入性很差。
三是資源開發水平不高。鄂西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業規模不大,吸引遊客較少,而且遊客的消費度低。去年鄂西80%的遊客是「一日游」,遊客平均消費500元,消費額僅達全國平均水平的70%。 旅遊資源整合不夠,存在行業分割、地方分割問題,缺乏統一規劃和有效合作,各自為政、分散經營,旅遊市場無序競爭嚴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惡性競爭;各地仍習慣於孤立地發展旅遊,旅遊業與
⑤ 都江堰市05——11年國外遊客人數及國際旅遊收入 (青城山-都江堰接待國外遊客人數)
你身邊從來不缺飢渴的
⑥ 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對遊客的吸引力功能
都江堰,是中國及世界最古老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優久的歷史文化,巧妙的設計,古代先人的聰明才智,對後代人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⑦ 都江堰的遊客主要來源於哪裡
內地市場
⑧ 都江堰景區的出入口有幾個,分別是什麼名字,從哪個入口進,哪個出口出來比較好
進出口有七處:
1、離堆公園大門:這是進出遊客人數最多的入口。一般外地遊客,尤其是旅遊團隊,不到玉壘山的,都從這里進出。
2、玉壘山公園大門;在古城的幸福路的盡頭,進去就是城隍廟,往上500米登上玉壘山頂,可以俯瞰都江堰城區和紫坪鋪水庫,可以登上玉壘閣,還可以坐大電梯到二王廟。
3、二王廟後門:從城區坐公交車在這里下車,進去就是二王廟。
4、秦堰樓後門:離二王廟後門200米處,進去就是秦堰樓的二樓,可以直上樓頂俯瞰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飽覽岷江和西部群山風光。
5、景區北大門:從魚嘴過安瀾索橋,再左轉往北200米處。
6、鯉魚沱入口:是景區的工作車輛、觀光車進出的通道,緊靠外江。由此進出的遊客不多。
7、外江大閘入口:從魚嘴過外江大閘,有相距不遠的兩道門,可通車輛。一般沒有遊客進出。都江堰景區的全部入口就是這7處,都是有人把守,必須購票才能進入。從任何一道門進去,都可以走到其他的門。
⑨ 都江堰的經濟
都江堰市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3億元,到2009年GDP達116.6億多元。
2012年,都江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8.18億元,比2011年增長13.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99億元,比2011年增長4.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6.17億元,比2011年增長17.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0.02億元,比2011年增長12.6%。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0.6:36.6:52.8,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47.6%和48.8%。都江堰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30.86億元,比2011年增長16%,民營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62.9%。 2012年,都江堰工業完成增加值48.51億元,比2011年增長17.8%。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3.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1%,拉動GDP增長4.2%。都江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6家,完成增加值38.38億元,比2011年增長19.3%。
2012年,都江堰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66家,完成建築業增加值27.66億元,比2011年增長17.7%,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的13.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6.4%,拉動GDP增長2.2%。 2012年,都江堰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62億元,比2011年增長12.3%,總量和增幅均位居三圈層第一位。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3.94億元,比2011年增長18%;零售業實現59.51億元,比2011年增長9.9%;住宿業實現2.08億元,比2011年增長15.9%;餐飲業實現15.09億元,比2011年增長20.4%。
2012年,都江堰接待遊客1731.4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1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6.61億元,比2011年增長21.8%,其中門票收入2.71億元,比2011年增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