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2014年17月接待遊客
❶ 井岡山旅遊
五指峰:位於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峰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巒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亘數十公五指峰里,氣勢磅礴,巍峨峻險,至今杳無人跡,還是個「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觀景台」上遠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現已列為自然保護區。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為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峰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斗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游擊洞」。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這里是短尾猴、木鹿、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的地方。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石雞、石魚,河谷峭壁上盛產石耳等。五指峰還有一座瀑布,落差約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絹半空懸掛,在幾公里以外就可眺見,並有流動感。五指峰瀑布是井岡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腳下有一群巒湖,猶如一輪明月映照在茫茫雲海之中,為主峰景區增添了迷人色彩。四季如春的氣候條件和風景如畫的高山流水,為避暑和旅遊觀光提供了大然場所。值得一提的是,面額一百元人民幣的背景圖就是井岡山主峰五指峰。神遊於此處的遊客,往往會拿出一張百元大鈔,將畫面與完景對照一番,這也別有一番情趣。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整個保護區春季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大井:位於茨坪西北面七公里處,革命歷史參觀點有毛澤東同志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 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沖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就到達這里。他領導紅軍深入群眾,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組織、武裝群眾、幫助群眾進行生產勞動,解決實際困難。在這里還設立了紅軍醫務所,兔費給當地群眾看病、治療。產且在這里開始了對地方武裝王佐部隊的教育改造工作。1928年2月,王佐率領地方武裝參加工農革命軍,被改編為工農革命第二團第二營,從而壯大了革命隊伍。大井的革命遺址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
除了革命歷史參觀點外,大井還有中國名山大川罕見的高山田園風光。大井周圍的群山,橫看成嶺側成峰,松峰頂篁交翠,古樹成林,溪澗流泉清冽,石魚歷歷可數,美味的石雞、珍稀保護動物娃娃魚也分布於此。當地居民的住宅則環境清幽,建築風格古樸,和周圍環境相映成趣。村寨周圍的稻田像天梯一樣直人雲霧深處。旅行者從喧鬧的大城市來到這里,看到的是一幅高山田園畫,聽到的是一首高山田園詩,耳目自然為之一新,所有的煩惱自然為之消融。
小井:位於茨坪北面六公里處,這里有中國紅軍的第一所醫院——「紅光」醫院,現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當年的「紅光」醫院設有門診室、手術室、病床等,共三十二個房間,可容納傷病員二百多人。1929年10月1日,井岡山曾一度失守。一百多名重傷病員來不及轉移,全部壯烈犧牲。解放後,井岡人民在烈士犧牲的地方建立了紅軍烈士墓。
茨坪:茨坪,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斗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間的小盆地。這是游覽井岡山到的地方。現在,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塔等。從茨坪到各個紀念地及主要風景游覽點,都有道路相通。以革命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也都是景色絕妙之處。它們離茨坪不遠,有五哨公路通達。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黃洋界。黃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臨下,扼居山口,形勢險要,當地群眾稱之為摩天嶺。在這里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層層疊疊;白雲翻騰,猶如汪洋大海。當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還依稀可見,紅軍營房保存完好。現在這里建有一座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碑文由朱德同志書寫。另一面鐫刻毛澤東同志的《西江月井岡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風,上有「黃洋界」三個金色大字。
井岡山碑林:建於1987年7月,自1989年清明節起對外開放。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組成,因勢而構,曲折回井岡山碑林環,別具一番情趣。「井岡山碑林」為書法家舒同題寫。碑文有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手書,部分知名人士和書法家的墨跡。其思想內容豐富,書法藝術精湛,是茨坪景區一處新的游覽點。 大井位於茨坪西7公里,現有公路相通。井岡山有五井,指五個位於群山環繞、宛若井狀的山間盆地村莊,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莊,是當年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同志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地之一。 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領部隊上井岡山首次抵達大井,此後這里便成為紅軍常駐之地,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同志多次在這里部署戰斗,粉碎湘贛敵軍的多次軍事「進剿」。
黃洋界:黃洋界在茨坪西北17千米處,海拔1343米,巍峨峻拔,形勢險要,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毛主席是著名的《西江月》一詞就是為這次偉大光輝戰斗勝利而的。遊人身臨其境,依稀聽到當年隆隆炮聲。除革命紀念地外,井岡山還有許多風景點,位於茨坪西北7公里的翡翠谷(即龍潭風景區),以飛瀑碧潭、奇花異樹著稱,是井岡山最重要的風景區。在這個長約2公里的山谷中,有好幾處雄偉的瀑布。其中最壯麗的是碧玉潭,凌空飛瀉,高達67米。與翡翠谷相連的景區名金獅面。這里多奇峰怪石。有迴音壁、一線天、琴台、金龜擊鼓等景點。雙峰夾峙的一線天,僅有一線天空透陽光,高約百餘米,石階梯道,寬度只能容一人行走。這里的瀑布也頗具特色,如白龍瀑,是一種間歇瀑,瀑布落差達82米,水量不大,但隔幾秒鍾,就會「嘩」的一聲湧起幾米高的白浪,隨即又趨平靜。茨坪東北12公里的桐木嶺哨口附近,有一岩洞,因洞中常年棲息石燕(蝙蝠),因而名之為石燕洞。洞長達1000米,由七個大洞及一些小洞組成,最大的洞,高約60米,寬50米,洞中布滿晶瑩剔透,琳琅滿目的鍾乳石。
❷ 井岡山出了多少明人
每當看到周圍縣市都有自己的歷史名人,比如吉安的文天祥、永新的兩朝宰輔劉沆,賀氏三兄妹:賀子珍等,並都引以為豪時,我也不禁對我們井岡山的歷史名人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希望大家能夠記住我們井崗山的歷史人物,還有就是希望知道還有其他名人的可以幫我補充一下。1 龍遇奇-字才卿,號紫海;明朝廬陵永寧縣塘南村(今江西省井岡山市鵝嶺鄉塘南村)人,萬曆辛丑(1601年)進士,後官至監察御史。2 龍寶林-清朝廬陵永寧縣塘南村(今井岡山市鵝嶺鄉塘南村)人道光年間御侍,後任奉政大夫。 3龍超清-
(1905年-1931年)江西永寧縣(今井岡山市)塘南村人,上世紀寧岡地區黨組織創始人,後歷任湘贛邊界特委委員、中丵共寧岡縣委書記,1931年被錯殺在江西廣昌,年僅26歲,解放後被追認為烈士。4 袁文才-
(1898-1930)江西寧岡茅坪鄉馬源村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中丵共寧岡縣委常務委員,他是我們寧岡可能被封元帥的人物可惜1930年2月13與井岡山另一位紅五軍領導人王佐(遂川人)都錯殺於永新,以至於紅五軍脫離紅軍的領導,導致井岡山作為gm根據地僅有一位開國將軍。 5賴春風-
(1913-1993)江西寧岡古城人,1928年參軍,1954年到朝鮮任54軍參謀長,回國後任高等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廣丵州軍區副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自丵由勛章,也是井岡山唯一的一名將軍! 6鄒文楷 -江西永寧(今寧岡)人,中國民兵英雄,1928年參加黃洋界保衛戰,建國後任中丵共吉安地委委員,中丵共九大至十一大代表! 7楊力宇-
1934年生於江西寧岡柏露,美籍寧岡人,美國新澤西西東大學教授,1980年回過寧岡老家,1983鄧丵小平接見他時第一次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看完了的朋友是否發現寧岡的塘南村歷史上出過好幾個名人,其中以明朝的龍遇奇進士官最大,龍超清如果不被錯殺也將是個大官的,後人也說那是個出人才的地方,我再來補充幾點,所謂進士就是經過各層考試過了最後一次考試,也就是殿試由皇帝親自面試,及格了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後面的就是進士了!進士可以直接授爵,可想而知當年塘南村的龍遇奇的地位了!現在塘南村還保留了以前的牌坊,我今年年初去我堂姐夫那看到了那座當年的豪宅,現已塌廢大半。我在廬陵地方誌中查到我們寧岡(以前稱永寧)在明清兩朝各出過四位進士,我只知道一位就是龍遇奇,希望知道其他七位的朋友幫我補充一下,還有就是我在網上查到我們寧岡的龍江書院在1840年建院後的70年裡共出了3為狀元38位進士10位舉人!
❸ 2014年上半年旅遊總收入約1124藝媛2015年上半年旅遊總收入比2014年同期增長了
根據江西省旅遊規劃研究院數據分析,2014年上半年,我省旅遊人次與收入增幅全國領先。據統計,2014年1~6月,我省接待遊客總人數超過1.5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為112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31%和36.12%,增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入境旅遊人數92.80萬人次,同比增長3.27%,入境旅遊外匯收入2.95億美元,同比增長5.55%;相對於全國入境旅遊整體下行的大背景,江西逆勢而上。預計今年即將邁入旅遊經濟「二千億元俱樂部」。
人均消費額:連續兩年上升
從人均消費上看,2013年上半年全省遊客人均消費為683.40元,下半年為833.39元,全年為758.40元,實現了10.86%的高增長。2014年1~6月,我省旅遊遊客人均消費749.64元,同比增長10.35%。預計2014年會延續2013年的高增長趨勢,全年遊客人均消費水平將達850元左右,比上年凈增100元。
從消費結構上看,據江西銀聯提供的遊客線下支付跨行交易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江西旅遊行業的銀聯線下跨行交易數接近3500萬筆,同比增長21.72%,環比增長9.36%;交易額超過138億元,同比增長16.16%,環比增長15.24%。其中,「旅遊購物」對江西旅遊消費的貢獻最大,交易數超過3000萬筆,交易額超過110億元,分別占跨行交易數據的87.44%和79.55%。住宿、餐飲、娛樂等亦有大幅增長,旅遊經濟的溢出效應明顯增強。「大型景區售票」的增幅最大,交易數、交易額的同比與環比,都增長了50%以上。旅行社止跌企穩,旅行社的線下交易數和交易額,同比都下降20%以上,但環比交易數增長9.51%、交易額增長12.43%。
景區新氣象:呈現多源迸發
根據網路公司對江西30家重點旅遊景區今年和去年2季度搜索量的統計結果,江西旅遊搜索熱度排名靠前的景區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山嶽型景區,也是市場主打景區,包括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明月山、武功山等;二是生態型景區,包括婺源、鄱陽湖、廬山西海等;三是文化類景區,包括滕王閣、通天岩等。而搜索增長較快的景區主要有古窯博覽區、明月山、婺源篁嶺景區、銅鼓天柱峰、陡水湖、樂平怪石林、萬年神龍源等,這些景區大都是近幾年我省重點打造的新型景區或者成長型景區。「景區獨大、山嶽獨尊、風景獨好」形成了江西旅遊競爭力的基本特點。
另外,2014年上半年,全省新增4A級景區10家、3A級景區17家。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南昌、九江、景德鎮強者更強,在現有A級景區總量領先的基礎上,增量繼續領先;撫州開始發力,一次增加5個3A級景區。二是「山」、「水」、「村」、「創意景區」多源迸發。其中「村」既有文化古村,又有現代農庄等;「水」既有湖泊、濕地,又有峽谷、漂流、荷花博覽園等;「創意景區」既有文化創意,又有工藝創意等。我省景區「百花齊放、百景爭艷」的局面得到進一步彰顯。
❹ 1928年4月 朱德,沉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轉站來到井岡山
1928年4月,朱德、陳毅復同志率領南制昌起義的部分部隊和湘南農軍轉戰來到井岡山,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勝利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一說當時尚未設政治部)。
❺ 井岡山旅遊景區八月一日是否多遊客
8月1號,是建軍節,同時又是個周末。井岡山又作為紅色旅遊景點。那一天遊客是少不了的。望採納!!!
❻ 井岡山很窮嗎
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解放前,井岡山沒有獨立的行政建制,是一個「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後,井岡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於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並組建新的井岡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岡山管理局。全市現轄21個鄉鎮場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97萬人,總面積1297.5平方公里。
井岡山的開發建設始於50年代末。當時的井岡山,是個不通公路、不通郵、不通電、無工業、無商業、人口僅百餘人的小山村。
1957年以後,井岡山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墾殖山場,興建公路,發掘資源,建設電站,創辦工業,努力發展經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該市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日趨完善的區位優勢,制定了「旅遊興市」的發展戰略,並不斷加大改革開放步伐,經濟由封閉邁向開放,由貧乏走向繁榮。
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2.69億元,比2000年增長6.23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23億元,比2000年增長6000萬元,超出「十五」計劃數2300萬元,年均遞增19%;全年接待遊客達218.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2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5元,比2000年增長21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13元,比2000年增長962元。一、二、三產業結構為18.2:30.2:51.6,「旅遊興市」發展框架已經形成。
工業從無到有,已發展工業企業80餘家,並形成了造紙、瓷業、硅酸鹽、花崗岩、木材加工、竹製品、土特產加工等特色工業群體。
農業生產已由傳統型向科技型、開發型、集約型方向轉化,特種養殖、特種水產、三高旅遊農業等科技示範基地建設初見成效,農業生產商品化程度明顯提高。旅遊業已成為全市經濟的主體,呈蓬勃發展趨勢。
!!!!
❼ 毛澤東詩集 鑒賞 西江月《井岡山》1928年秋
西江月·井岡山
1928年秋
--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
【注釋】:
井岡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東部,方圓五百里。
鼓角:本指古代軍中所用的戰鼓和號角,此處借指軍號。
巋(kui1)然:高峻獨立。
黃洋界(gai4):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個是八面山、雙馬石、朱沙沖、桐木嶺。
【譯詩】
戰旗在山下搖盪,
戰鼓及軍號聲響徹山頭,
任憑敵軍團團圍困,
我依然傲岸不可撼動。
整飭的防禦工事已嚴陣以待,
所以更加團結一心如築成的堡壘。
黃洋界上我軍炮火轟鳴,
快馬報之敵軍在漸濃的夜色中逃去。
【題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員杜修經命令紅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下井岡山開赴湘南。贛軍乘虛進攻井岡山。八月三十日,四個團的敵軍攻打黃洋界。當時山上只有紅三十一團一營的兩個連。打到下午,紅軍子彈所剩無幾,靠石塊御敵。在此關鍵時刻,紅軍扛來一門壞的迫擊炮和僅有的三發炮彈。前二發都是啞炮,第三發不但響了,而且恰巧落在敵軍指揮部,上山之敵慌忙撤退。紅軍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發現山下空無人影,原來敵軍以為紅軍主力二十八團(只有南昌起義的正規軍改編的二十八團有炮)已經回到井岡山,因此連夜撤走了。
【賞析】
整個60年代,紅衛兵徒步長征去井岡山可以說是實現其理想的一大壯舉,而那時我沒有趕上這趟長征,我年僅10歲,規定不得外出,但我的一個比我大四五歲的堂哥卻同幾個同學在一個黃昏背上簡單的行裝和一個我當時覺得非常奇怪而並非必須的軍用水壺出發了,我還清楚地記得我被某種美好而激動的遠方生活所拋棄了,但那時我並不理解這些,也不懂「生活在別處」的含義,我產生了某種錐心刺骨的疼痛,使痛來自何方,我年齡太小當然不知道,我看見他們在灰濛蒙的夏末黃昏嬉笑著出發了,而我仍在原地生活踏步。
但痛苦消失得那麼快,幾乎是幾小時之內就無影無蹤了,去不了井岡山,但很快那個時代的另外的快樂又涌來了,那些快樂我不需一一列舉,那是我們那個時代的人習以為常的文革時代的各種兒童游戲。
突然有一天(那時堂哥走後大約三個月以後),堂哥在深夜回來了,由於旅途中持續的興奮和體力消耗,他的身子顯得更加精幹,眼睛中興奮的余輝還未退盡,爆發式的疲勞即將來臨,在他倒頭沉睡之前,他遞給我一件圓領土紅色的運動衫,上面印有紅衛兵重慶兵團戰士到達革命聖地井岡山紀念,其中井岡山三個大字非常大,是黃色的,我激動異常,當即穿在身上,連續幾天沉浸在歡樂里;我似乎在提醒我的同學,這是高人一等的標志。
接著井岡山的歌聲以另一種聲音在我少年時第二次響起,重慶當時是全國武鬥重鎮,全城分為二派,一是「8·15派」,二是「反到底派」。重慶是「8·15派」的天下,「反到底派」幾乎全面撤出重慶,但它卻留下一個堅實的堡壘。位於解放碑(重慶市中心)一幢大樓內,這是它的一個廣播站,名字叫「完蛋就完蛋廣播站」。這廣播站可謂在一派之中心孤軍奮戰,日夜廣播,其中反復播出的一首歌就是一個渾厚的男中音唱的《西江月·井岡山》,尤其是在灼熱的夏日正午、黃昏或夜晚。我開始被這首歌感動,被它蒼涼、沉鬱、穩健的旋律所震動,我也開始莫名地喜歡上了這首歌,很快記住了這首詩,其間也為傳聞中死守那個廣播站的兩三個傳奇人物所激動。據說其中有一女廣播員(她本來音色絕倫),文武雙全,能用手槍和匕首,還經常夜間出擊「敵人」,她的確帶給我無邊無際的遐想。那種遐想里彌漫著某種難以言傳的非凡女性的暴力……但這一切,最重要的對美的新發現卻是由毛主席的這首詩及譜成的曲完成的,無比驚險而璀璨的一步,詩歌最初的閃光點,但我知道我離理解這首詩還差得很遠。
今天,重讀此詩,我得莊重地寫下我的認識。
這首詩詩人通過對1928年8月黃洋界保衛戰的描寫,滿懷激情地歌頌了井岡山將士武裝割據的偉大斗爭,表達了詩人從容不迫,以不變應萬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戰略戰術的思想。
全詩以寫意手法,再現了戰爭場面,沒有正面的詳細的激戰描寫,但在整個大意境中讓人感到從容無敵的風度,穩重帥氣不在話下。
透過這首詩,我們還感覺到紅軍最初成長的路線,以及毛澤東、朱德、陳毅會師並肩作戰的風采。
這就是井岡山,中國工農紅軍成長的搖籃,革命的策源地,它的星星之火若詩人的詩句星光閃閃,勝利是必然的,如井岡山上的紅軍採取的口號:一、敵進我退!二、敵駐我擾!三、敵疲我打!四、敵退我追!以及最早的八項紀律(克敵制勝的法寶):一、上門板;二、捆鋪草;三、對老百姓要和氣,要隨時幫助他們;四、借東西要還;五、損壞東西要賠;六、和農民買賣要公平;七、買東西要付錢;八、要講衛生,蓋廁所離住家要遠(最後兩項為林彪所加)。
即便是如此超級的以多(敵人)打少(紅軍)的激戰,而且生死未卜,但毛主席依然談笑風生,舉重若輕,以輕松筆法寫出最後二行,即敵人宵遁。其實當時形勢是十分危險的。在黃洋界大戰中,敵軍多次猛攻,被我擊潰。午後,紅軍從茨坪運來了主力部隊留下修理的一門迫擊炮,出其不意地向敵轟擊。可惜當時只有三枚炮彈,而且前二枚由於火葯受潮未能打響,第三枚終於在敵群中炸響,敵人以為我部主力到達,連夜撤退。
如果以我個人趣味,要挑出此詩最令我喜愛的一行,那就是「黃洋界上炮聲隆。」黃洋界這幾個字的字形和讀音都極美,接著的「炮聲隆」顯得戰斗敦厚堅實而無血腥味,而「隆」字的發音也渾厚有力,如用「響」字就敗筆了。當然以毛澤東這樣一代天才,對詩的音、色、味、形是輕松把握、出入自如的了。
【作法】西江月是極少數平仄韻混押的詞之一,毛澤東在這首詞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韻。
【發現】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是對偶句
(註: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界讀gai四聲)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28889.htm
❽ 井岡山的歷史沿革
井岡山在東漢年間已開始有人居住。
秦朝設郡縣制時,為九江郡廬陵縣的屬內地。
公元容280年西晉太康年間,為廬陵郡西昌、遂興兩縣分治。
唐朝顯慶年間(658年),改為江南西道吉州府屬地。
明、清以來,隸屬於江西行省吉安府永新、龍泉(現遂川)兩縣分治。
1927年10月-1939年2月間,湘贛邊界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的態勢,井岡山境內曾設「(永)新遂(川)邊陲特別區」,直屬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領導。
1950年,成立「井岡山特別區」。
195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井岡山管理局」,屬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
1965年7月1日我國發行《井岡山》特種郵票一套
1966年——1976年,「井岡山革命委員會」屬吉安地區管轄。
1977年,恢復省轄的「井岡山管理局」。
1981年11月,改為「井岡山縣」,由吉安地區管轄。
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為「井岡山市」,景區劃歸井岡山市管轄。
2015年7月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井岡山-北武夷山(武夷山拓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