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園翻譯
『壹』 立秋日登樂游原唐白居易解釋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代: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提到樂游園,讓人不禁想起了李商隱的那首詩《登樂游園》「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讓長安城東南的一塊高地千古留名。
此詩在立秋次日寫就,詩中亦不乏蕭瑟悲秋之感,再結合詩人官場受挫的人生經歷,不由令人嘆息。
『貳』 古詩《樂游原》的全文翻譯
向晚意來不適,驅車登古原。自
譯文: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樂游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此詩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游覽的原因:由於黃昏日暮心情不適,便驅車登上古原;後兩句極力贊嘆晚景之美:在夕陽余暉照耀下,塗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後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2)樂游園翻譯擴展閱讀:
樂游原是唐代游覽勝地,直至中晚唐之交,樂游原仍然是京城人遊玩的好去處。同時因為地理位置高便於覽勝,文人墨客也經常來此做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李商隱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隱二十五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這首《樂游原》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
『叄』 根據心態不同,讀出來得感覺大不相同的古詩詞,並附有翻譯解釋理解,急需啊,下周二前
杜牧的《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白話文翻譯:傍晚時分,感覺心情不舒暢,就駕著車登上古時的樂游廟,夕陽的景色是無限的美好,只是快要黃昏了。
注釋:1.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長安志》:"昇平坊東北隅,漢樂游廟。"注雲:"漢宣帝所立,因樂游苑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寬敞。京城之內,俯視指掌。 ①意不適:心情不舒暢。 ②古原:即樂游原,是長安附近的名勝,在今陝西省長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最後兩句,有兩種解讀,一般認為是:人的生命就像這夕陽,無限的美好,但是黃昏時的太陽就要落山,再美好又有何用,不能留住,表示對生命短暫的遺憾,可惜。
也有人認為是:天邊的夕陽無限的美好,終究要落下,一切美好都歸於黑暗。人生也是一樣,再美好也有終結的一天,所以要及時行樂,珍惜時光,這是對生命的感悟。
『肆』 古詩《樂游原》的全文翻譯
古詩《樂游原》的全文翻譯:
具體原文如下: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翻譯】
傍晚到來的時候,
我心中有些不愜意,
於是就乘坐馬車,
到古時侯的樂游原上去遊玩。
這時望見將要西落的太陽,
落日余暉灑向大地,
無限美好,
可惜已將近黃昏,美好的太陽也就漸漸遠去。
這首詩是李商隱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和表現自己的感受。
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
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詩也表示:人到晚年,過往的良辰美景早已遠去,不禁嘆息光陰易逝,青春不再。這是遲暮者對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於生命的偉大與不可超越,而藉此抒發一下內心的無奈感受。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縣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