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心理需求
⑴ 旅遊活動的不同階段,遊客的心理活動有什麼變化
1.入境初期階段:求安全心理,求新、求異心理 遊客初到一地,興奮激動,但由於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環境不同,因而會產生茫然和不安全感,這個階段遊客求安全的心態表現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為他們的主要需求。同時,遊客這時的注意力和興趣從日常生活轉移到旅遊目的地,對什麼都感到新奇,什麼都想看、想要問、都想知道,一些當地人司空見慣的平常事在遊客眼裡可能事一件新鮮事。這時導遊人員應多組織些輕松愉快的參觀游覽活動,對遊客提出的在導遊人員看來似乎事幼稚可笑的問題也應該認真的回答,以滿足遊客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2.個性表露階段:懶散心理、求全心理 隨著旅遊活動的進展、接觸的增多,旅遊團成員間、遊客與導遊人員間越來越來熟悉,遊客開始感覺輕松愉快,這時會產生一種平緩、輕松的心態,遊客的性格開始暴露,其心理特徵主要表現為: 懶散心理。遊客的弱點越來越暴露,時間概念差,群體觀念弱,游覽活動中自由散漫,丟三落四,旅遊團成員間的矛盾逐漸顯現。 求全心理。人民花錢外出旅遊,往往把旅遊活動理想化,希望旅遊活動的一切都時美好的、理想的,從而產生生活上、心理上的過高要求。遊客在這一階段提出的問題范圍更廣泛、更深刻,個別遊客還會提出一些不友好、挑釁性的問題。導遊人員在這一階段的工作最為艱巨、最容易出差錯。這個階段最能考驗導遊人員的組織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對其導游技能、心理素質的一次重要考驗。3.離境前階段:忙於個人事務
⑵ 遊客投訴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一句話,閑的蛋疼。
⑶ 旅遊者有哪些心理需求
第五節 旅遊者需求心理(摘抄)
一·旅遊者在不同旅遊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
(一)准備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
旅遊者有了旅遊的願望,並具備旅遊條件以後,便著手准備旅遊活動,即進入旅遊准備階段。在准備階段,旅遊者需要確定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方式以及日程安排。
1、確定旅遊目的地(信息來源於「口碑」效應、民間渠道、官方宣傳)
確定旅遊目的地時,需要佔有盡可能的多的資料和信息,幫助他(她)做出抉擇。這些信息的來源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口碑」效應。「口碑」效應 是旅遊者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等熟悉的人言論對旅遊者的旅遊抉擇所施加的影響。
(2)民間渠道。它是指旅遊者通過報刊、雜志、書籍、電影、電視、錄象等途徑獲取的。由非旅遊組織或個人提供的有關旅遊接待國、地區或旅遊點的信息。比如,某旅遊者因為看了《廬山戀》這部電影而激起去廬山旅遊的願望;從歷史書上了解到埃及是世界四大發明文明古國之一,為埃及的金字塔所吸引而欲去埃及一游。
(3)官方宣傳。是指旅遊街道國或地區為了吸引遊客,發展旅遊業而進行的一系列廣告宣傳和推銷活動。例如,利用廣播、電影、電視、錄象、幻燈等視聽和視覺手段和報紙、雜志、旅遊小冊子等印刷品進行關高宣傳活動;通過主辦和參加各種旅遊博覽會進行宣傳和招攬活動。
2、確定旅遊方式(團體旅遊與散客旅遊)
旅遊方式有兩種,即團體旅遊和散客旅遊。不同的旅遊方式有不同的的特點,旅遊者在決定了旅遊目的地以後,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旅遊方式。團體旅遊有四大優點:省時方便、經濟實惠、相對安全、導游服務
3、確定旅遊日程(考慮個人閑暇時間、興趣愛好、經濟水平)
旅遊者在確定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業方式之後,如果參加散客旅遊,還得親自確定旅遊日程安排,包括游覽日期、游覽時間、游覽點的確定,以及交通工具、住宿設施的選擇等。此時。旅遊者主要考慮的因素是:(1)本人的休閑時間。決定游覽日期的長短以及出發和返回日期;(2)興趣愛好。決定游覽項目和游覽點以及每個游覽點的逗留時間;(3)個人經濟水平。決定選擇交通工具和擬投宿飯店的檔次,如經濟寬裕則可選擇豪華、舒適的交通工具和檔次較高的飯店。
(二)旅途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
1、旅遊者對旅遊交通的需求心理是安全、准時、舒適。其中安全啊旅遊者首先的而且是最基本的需求。國際旅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飛機,盡管很多人認為坐飛機旅遊是一件夠刺激,但很危險的事,而調查表明,在現代交通工具中,飛機是最安全的。
旅遊者對交通的第二種需要心理就是「准時」。旅遊者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准時出發,准時抵達目的地,准時住進飯店,准時離開目的地,准時返回家中,一旦發現飛機、火車、輪船、汽車誤點,他們就會變得煩躁不安。
要求舒適方便是現代旅遊者對旅遊交通的一種普遍需求心理,尤其是長途旅遊,旅遊者容易疲勞、煩悶、產生度「時」如年的感覺。無論是火車汽車、還是飛機,旅遊者希望有舒適的寬敞的座位,熱情周到的服務和冬暖夏涼的條件,以清除旅途的疲勞和不適合。
2、旅遊者對旅館的需求心理是干凈衛生、便利、安全。
(三)游覽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尋求知識性、刺激性)
(四)結束階段的旅遊需求心理(既流連忘返又歸心似箭)
二·不同類型旅遊者的旅遊需求心理·
1、外國旅遊者
除商務旅遊外,來我國的外國旅遊者大都參加旅行團。外國旅行團根據其不同組成成分分為觀光團、專業團和青年學生團。
觀光團主要以參見游覽我國的名勝古跡,了解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風土人情為目的。
專業團是指由一行業的人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專業團的旅遊者除過觀光外,還從事一定的專業考察和交流活動。他們對本專業有很濃的興趣,希望對了解我國通航的情況,因而對安排他們進行科學技術、文化等的交流活動和參觀訪問十分感興趣。
2、華僑及港澳台同胞
3、國內旅遊者
4、女性商務旅遊者
⑷ 遊客投訴時有什麼心理需求處理投訴的程序和要點應是什麼
遊客投訴時的心理需求有:
要求尊重
要求發泄
要求補償
要求保護
旅遊景區投訴是指遊客因為對景區的產品質量問題,服務態度等 各方面的原因,向景區或上級行政管理部門反應情況,檢舉問題,並 要求得到相應的補償的一種手段。投訴處理需要了解遊客投訴原因、 投訴心理,熟悉受理投訴的步驟,這樣才能妥善處理好投訴事件。
(一)仔細了解遊客投訴的原因 景區服務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因此要充分了解遊客投訴景區的 原因,便於在旅遊景區服務時預先估計可能發生的問題,重視會令游 客不滿的部門和環節,盡量減少遊客的投訴,努力做好防患於未然。 遊客對旅遊景區的投訴原因主要包括:對旅遊景區人員服務的投訴 (服務態度差、服務技能有待提高等)、對景區服務產品的投訴(價格、 質量、服務等)、對景區硬體及環境的投訴等。
(二)認真分析遊客的投訴心理 了解和認識遊客的投訴心裡有助於正確處理旅遊的投訴。遊客投 訴的心裡主要包括:求尊重的心理、求平穩的心理、求補償的心理。
(三)執行受理投訴的步驟 受理投訴是解決問題,促進景區發展的外在動力,是景區改進發 展的方向。旅遊景區要正確把握處理投訴的原則,要真心誠意的解決 問題,不可與遊客爭辯,同時應切實保護旅遊景區的利益不受損害。
1、傾聽遊客訴說,保持沉默,避免使用過激的語言,保持眼神 交流,讓遊客感受到你的傾聽。
2、表達歉意需發自內心,體現出誠意,同時還要對遊客的遭遇 表示同情與安慰。
3、真誠地與遊客交流,理解遊客,同時了解遊客需要解決的問 題。適當時提出問題,獲取客人的需求信息,用自己的話重復、確認 遊客所遇到的問題,並適時作好記錄。
4、明確遊客的問題之後,需根據景區的實際情況,客觀對待問 題,通過補償性服務來彌補遊客所遭受的損失。補償性服務通常包括: 打折、送贈品(包括禮物、商品或服務)、個人交往等。 5、解決問題的方案需要通過雙方協商、認可確認之後形成最終 的方案。在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的時候,既要維護遊客合法、合理的 權益,又要維護旅遊景區的合法權益。
6、通過後續跟蹤服務,進一步向遊客了解旅遊景區的解決方案 是否有用、是否還有其他問題,如果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可繼續尋求 更好的解決方案。後續跟蹤服務的方法通常包括:電話、電子郵件、 信函等。 (四)善後處理事宜 受理投訴的人員應記錄投訴處理的全部過程,將投訴事件整理成 報告並存檔,同時對投訴進行統計,分析投訴的原因,總結投訴解決 的方法,特別對典型問題產生的原因和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行分析,不 斷改進服務水平。 游景區服務人員要明白客人投訴不是絕對的麻煩事,首先客人投 訴是對你的信任,相信你能把事情解決好,其次客人的投訴是景區工 作人員的鞭策,是改進服務質量的利器,此外,妥善地處理投訴能使 投訴變為好事情,提升顧客的重視度。
⑸ 不同心理類型的旅遊者的需求特點
一、自向中心型旅遊者的特點:
1、希望游覽地是穩定的地區;
2、希望在日光下進行游覽活動,且輕松愉快;
3、希望旅遊設施要齊全完備;
4、希望整個旅途中旅遊活動安排得較滿,且活動量要小;
5、希望乘坐豪華舒適型汽車到達游覽地。
二、異向中心型旅遊者卻與自向中心型旅遊者相反。
1、希望去非游覽地;
2、熱衷於在別人參觀這一地區前就先去新的經歷;
3、希望去那些不尋常的游覽地;
4、希望乘飛機到達游覽地;
5、希望只安排最基本的旅遊活動,自由支配時間要多,活動量要大。
三、混合中心型旅遊者介於自向和異向中心型之間,多數人屬於混合中心型。一般來說,對於收入偏低的人多是自向中心型,對於收入較高的人多半是異向中心型。掌握旅遊者類型,對旅遊業的經營活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搜狗問問
(5)遊客心理需求擴展閱讀:
旅遊需求分類
一、物性需求
物性需求是旅遊中所佔分量最大的一塊,它滿足了人的幾乎所有感官的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動感體驗與靜謐體驗等等。
二、人性需求
人性需求主要包含四個方面——情感體驗(如蜜月、感傷、孤獨、親情、友情)、科學與智慧體驗(如實習、田園生活、科考、智力游戲等)、運動體驗(體育、探險、極限挑戰等)、商務體驗(如拓展、合作、談判、會務、展覽等)。
三、神性需求
主要是宗教體驗。宗教對人的吸引總是特別的,與宗教有關的文化古跡、建築景觀對人的吸引也是獨特的。
以物性、人性、神性需求作為三大類別框架,繼續細分,我們知道有多少需求,就會有多少遊憩方式——而這正是旅遊設計的核心問題。
四、社會需求
社會需求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是經濟的需求、二是文化的需求。由於旅遊產業的興起會給當地的經濟帶來不可忽視的作用,很多擁有旅遊資源的地方已經開始對此日益重視,作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徑之一。
同時,旅遊也是最好的宣傳本地文化的手段,她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將當地的形象以符號的形式銘記在遊客的腦海里,從而提高當地的社會知名度。
⑹ 誰能給我一篇寫旅遊者心理需求的論文
一個人到異國他鄉旅遊,由於生活環境和生活節奏的變化,他們的心理活動也隨之變化。例如,整個旅遊活動中,旅遊者始終懷有群體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新求奇心理和懶散心態,但在各個階段,某些心理特徵較為突出。
(一)整個旅遊活動期間;群體心理求安全、方便、省錢的旅遊動機促使旅遊者願意參團旅遊,所以,旅遊者對旅遊團、對導游員的依賴性較大,期望導游員自始至終對他們熱情關心、周到服務;導游員也要利用這種「群體心理」從游覽活動一開始就設法建立旅遊活動次序,例如准時出發、參觀游覽期間集體行動等。
(二)旅遊活動初期階段:求安全心理、求新心理
求安全心理。旅遊者初來乍到,興奮激動,但由於人地生疏、語言不通,因而產生孤獨感、茫然感、不安全感和惶恐感。存在拘謹心理、戒備心理,怕舉手投足犯忌、被人笑話心理。總之,遊客心中有一種不安全心理,惟恐發生不測,危及生命和財產。這時的旅遊者求安全的心態表現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為主要需求。
導游員要努力使旅遊者獲得外出旅遊的「解放感」和「輕松感」,讓他們輕松愉快地旅遊,盡情地享受旅遊給予他們的樂趣。
求新心理。在這個階段,旅遊者的另一個突出心理特徵是「探新求奇」。旅遊過程中,旅遊者的注意力和興趣轉移,到處尋找刺激,以滿足迫新、求異、獵奇、增長知識的心理需求。這在初期階段顯得尤為突出,他們對什麼都感到新奇,都願看、都要問、都想知道。即使是當地人司空見慣、不值得一提的平常事對旅遊者來說可能就是一件新鮮事。
為滿足旅遊者的這一需求,導游員要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多組織些輕松愉快的參觀游覽活動並作生動精彩的講解,耐心回答他們的問題。即使有些問題幼稚可笑,導游員也必須認真回答。在該階段,旅遊者最怕的是遇上一個「啞巴」導游員。
(三)個性表露階段:求全心理、懶散心態
隨著時間的延長、接觸增多,旅遊團成員之間,客導之間越來越熟悉,旅遊者的神經越來越放鬆,行為越來越隨便,每個人的弱點越來越暴露。這個階段旅遊者的心理特徵表現為:
懶散心態。旅遊者的時間概念更差,群體觀念更弱,活動過程中更加自由散漫,丟三落四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旅遊團內部的矛盾逐漸暴露??這些均屬於「旅遊病」的症狀。
求全心理。旅遊者在異國他鄉總希望享受到在家中不可能得到的服務,希望旅遊活動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理想的,從而產生生理上、心理上的過高要求。在這個階段中旅遊者對導游服務更加挑剔,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可能產生強烈的反應,甚至會出現過火的言行。在這個階段,旅遊者提出的問題范圍更廣、更深,甚至於會提出一些不友好、挑釁性的問題。在旅遊活動的這個階段,最容易出差錯,導游員的工作最難。因此,要求導游員精神高度集中,對任何事不得掉以輕心。
(四)旅遊活動結束階段:忙於個人事務
即將踏上歸途時,旅遊者的心情波動較大,開始忙亂起來。他們希望與親友聯系、購買稱心如意的物品,但又怕行李超重。總之他們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個人事務。
服務更富人情味。在結束階段,導游員要向旅遊者提供更加熱情周到的服務;安排好游覽活動,活動項目宜精不宜多,但要將其搞得更富感情,更有人情味;做好送行工作,力爭錦上添花,讓旅遊者留下深刻印象。
彌補工作。在最後階段,必要時導游員要做好彌補工作,盡量解決遺留的問題;
對旅途中不顧心、有意見的遊客,要設法讓其發泄出來後離開。做彌補工作時導游員要大方,不要怕麻煩,不要怕代人受過,不要怕丟面子,必要時也不要怕花錢(須經領導批准)。總之,導游員要盡力挽回消極影響。
旅遊者的上述心理活動實際上存在於旅遊活動的全過程,只是在不同階段有所側重而已。而且,上述心理活動雖有普遍性,但不同生活情趣的人在旅遊活動各階段的心理特徵不盡相同,加上每個人的情緒變化,這為導游員向遊客提供心理服務加大了難度。要求導游員做個有心人,切實了解遊客的心理狀況,努力使導游服務更具針對性,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⑺ 簡述服務過程中滿足旅客心理需求的標准。
有個公式 等於他的期望值 就能滿足了
⑻ 什麼服務因細致入微的為遊客著想,以人為本,最能打動遊客,滿足遊客心理需求
什麼是服務,細節!一句問候,一個眼神,多伸一伸手,多微笑,多關注
發自內心
請採納,有事問我
⑼ 旅客的共性心理需求有哪些求大神指教
旅客旅行心理活動與服務系統論初探朱曉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乘車旅行的需要不斷增長。
乘車旅行的目的有多種,例如公出、旅遊、探親等
不同的旅客心理狀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