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瑪卿雪山遊玩攻略
❶ 瑪沁縣附近有哪些旅遊景點
阿尼瑪卿來峰
阿尼瑪卿峰,又稱源瑪積雪或瑪卿崗日,是昆侖山系支脈阿尼瑪卿山的主峰,位於瑪沁縣西北部,距大武鎮86 公里,有簡易公路直達山下,是國家對外開放的山峰之一。
拉加寺
拉加寺位於瑪沁縣東北部黃河北岸的拉加鄉阿尼群貢(意為:大鵬展翅)山下,坐東向西,面臨黃河,前有1986年建成的黃河大橋可通彼岸。距州府大武鎮76公里。
白塔
白塔坐落於雪山鄉陰柯河交匯處,海拔3650米。白塔背面的殿堂內,四周牆壁繪有壁畫(唐卡),介紹阿尼瑪卿雪山的神話傳說。
阿尼格托神山
位於軍功鄉曲哇牧委會。阿尼格托獨立於群山環抱之中,高高凸起,垂直高差200餘米。東南北三面懸崖峭壁間分布著10多個岩洞,是曲哇部落始祖普濟法師修煉參禪之地。半山腰有神仙洞,洞內幻境無窮。傳說幾進去者有去無回,當地藏族群眾在洞口擺有神龕封堵,佛教信徒圍山朝拜。
洋玉原始森林
主要分布於拉加、大武、東傾溝、雪山鄉的黃河南岸及各支流河谷地帶,林地面積約799平方公里。森林中生長著青海雲彬、祁連圓柏、白樺、青楊、高原柳、沙棘等樹種600餘種牧草、野生葯材,還有白唇鹿,香獐等數十種珍稀動物。林區近地點沿格曲河向北距離大武鎮35公里,公路直達林區。
❷ 馬牙雪山天池的沿途游覽
當行至馬牙雪山3800米的地方,就到了有著神秘傳說的馬牙雪山天池。馬牙雪山天池也叫古古拉上下天池或馬牙雪山「姐妹湖」。仰面望去,馬牙雪山直插雲霄。惟妙惟肖的青佛石山緊緊地擁抱著馬牙雪山「姐妹池」。千年的積雪化作清流,自石山頂洋洋灑灑、飛流直下,在石谷里淺起一朵朵璀璨的水花,如雪似銀。朵朵水花,唱著委婉動聽的山歌,彷彿向人們訴說著悠久的傳說。在很早以前的一年,馬牙雪山下的草原上水乾草枯,牛羊死亡,牧民苦無寧日。盡管他們不斷祈求天神,但上天還是無動於衷,連續幾個月,就連一滴雨也沒有降下來,牧民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正在這時,來了一仙人,他告訴大家無雨是因為玉龍沉睡,如果有人去敲響千里之外阿尼瑪卿雪山的天鼓,驚醒玉龍,天方降雨。當大家聽說,到阿尼瑪卿雪山要翻過九十九座雪山,涉過九十九條大河,穿過九十九處鬼怪妖魔地時,都為難的低下了頭。這時,德木卻蘭措和拉姆蘭措姐妹倆勇敢的站了出來,自告奮勇,毅然要前去敲響天鼓。她倆不遠千里,跋山涉水來到阿尼瑪卿雪山敲響了天鼓,驚醒了玉龍,天降甘淋,拯救了草原,也拯救了牧民。姐妹倆卻在返回的途中,在馬牙雪山頂上化成了今天冰清玉潔的馬牙雪山上下天池。這里的人們便將馬牙雪山稱為聖山,視天池為神池。從此,人們每年都要在農歷六月十三日這天,舉行隆重的祭天池活動,桑煙升騰,庄嚴肅穆。相傳在很久以前,三世瑪欽活佛在這里舉行九九八十一天誦經大祭,在八十天的時候,兩位僧人為活佛送飯,向他獻上酥油糌粑時,高僧順手拿起兩把糌粑,讓僧人帶上到半路上吃。當兩僧人在返回途中,拿出糌粑一看,糌粑卻變成了石頭。他們不甘心,又返回天池,卻看到高僧已經座化升天,留下了一段千古絕唱。還有人曾說,馬牙雪山天池是王母娘娘的專用瑤池,她每年都要來這里定期洗浴。空閑時間她派一個叫蟾蜍的神靈來守護。據當地老人們講,他們曾不止一次看到過一個巨大的蟾蜍在天池裡出沒,給神奇的天池增添了無盡的神秘色彩。時止今日,前來參加祭池的人們在寺院僧人誦經祈禱聲中,揚撒「風馬」,虔誠的牧民拿出事先准備的哈達、酥油坨等拋向湖水。據說,誰拋進祭物之後,湖中若出現雪蓮、寶塔、靈光之類的奇異景象,誰就會得到吉祥和安康。
東西長約250多米,南北寬約150多米的上天池,就像一彎月牙靜靜地鑲鉗在雄奇的雅布山和銀木山之間,清澈明亮,柔美靜謐,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蔚藍的光芒。微風吹來,水面泛起微微的漣漪,給平靜的湖面增添了無盡的生機和活力。湖中山鳥戲水,啼鳴不息,令人心曠神怡。 在上湖下邊還有一個小湖,也就是姐妹湖之妹妹湖。小天池的水清澈碧綠,到影綽綽、楚楚動人。她雖不比滔滔的江水,也不比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水,更不比「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飛瀑。但是她在馬牙雪山的懷胞里,卻散發著春的氣息,顯得格外的幽幽,格外的清秀,給人們的感受是無限的純情和潔靜,無限的真誠和朴實。
站在馬牙雪山天池,大有「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其中最著名的湖泊德木卻蘭措湖和拉姆蘭措湖,也叫古古拉上下天池,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馬牙雪山姐妹天池,其中的大天池海拔3800米左右。」的感覺。據當地人講,你若在天池邊大聲喧嘩,大聲吼叫,原本晴朗的天空,頃刻間便會霧雲密布,雷聲大作,傾盆大雨直泄而下。這里神奇的傳說,壯美的風光,令人流連忘返。仰望蔚藍的天空,展翅的雄鷹,托著人間美好的祝願,在藍天白雲間自由地翱翔;騰起的桑煙,傳說著天與地,神與人的靈動。
願馬牙雪山天池,在天祝大地永遠展放你童貞玉潔的笑靨。
❸ 瑪卿雪山轉一圈多少公里
阿尼瑪卿雪山又稱瑪積雪山或瑪卿崗日,
位於果洛州瑪沁縣西北部。
阿尼瑪卿山是黃河專源頭
最大的山,屬長約
28
公里,寬
10
公里。黃河在瑪積雪山來了個
180
度大拐彎後向東南流去,
主峰瑪卿崗日海拔
6282
米,正在大拐彎中央。阿尼瑪卿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
者,被藏族同胞視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爬山涉水、風餐露宿前去虔誠朝拜。
阿尼瑪卿山,山勢巍峨磅礴。山體由砂岩、石灰岩及花崗岩構成,由
13
座山峰組成。最高
一座山叫瑪沁保木拉,山峰呈鋸齒重疊形,地勢險峻。其中位於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
7.7
公
里,垂直高差達
1800
米,是黃河流域最大、最長的冰川。奇異的冰川世界,千姿百態,晶
瑩奪目。豐富的冰雪融水匯集成無數條涓涓溪流,蜿蜒交錯,大小湖泊熠熠發光。
傳說在阿尼瑪雪山,
有許多山神,
他們居住在極其富麗堂皇的九層白玉樓閣寶殿之中,
其中
阿尼瑪卿峰是最大的山神,
藏族同胞對阿尼瑪卿神山的傳說深信不疑。
每逢朝拜時季,
信徒
絡繹不絕,尤其藏歷
「
馬年
」
轉山達幾十萬人,因為馬年轉山一圈等於平時的十二圈。
❹ 中國大陸地區有哪些雪山
一、西嶺雪山
西嶺雪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境內,距成都僅95公里,總面積483平方公里,屬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五、念青唐拉大雪山
念青唐古拉山脈是青藏高原東南部最大的冰川區。西段為內流區和外流區分界,東段為雅魯藏布江和怒江分水嶺。西北側為藏北大湖區,其中最大的是納木錯湖。
六、崗什卡雪峰
崗什卡雪峰位於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海拔5254.5米,是祁連山脈東段的最高峰,峰頂常年白雪皚皚,銀光熠熠,宛如一條玉龍 ,也是門源境內群山之首。
❺ 西寧東南方向的雪山是什麼山
西寧附近沒有雪山,西寧東南方向比較近的有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山專又稱瑪積雪山或瑪屬卿崗日,海拔6282米,位於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西北部,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十大山峰之一。阿尼瑪卿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阿尼」是安多藏語的譯音,意為先祖老翁,也含有美麗、幸福或博大無畏等意;「瑪卿」的意思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也有雄偉壯觀之意。
❻ 瑪雅雪山的瑪雅雪山傳說
歷史上的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是華熱藏區的主體部分,是整個安多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文?化習俗、風土人情等各個方面因歷史的原因和所處地理位置的關系,保留著藏民族許多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文化理念、生活習俗等。其中的山神文化現象,就是原始圖騰和崇拜的一個突出例證。綜觀整個藏族文化典籍,對山神文化現象雖在個別的文獻中偶有提及和記載,但卻不象宗教文化、社會習俗、風土人情一樣,有系統的記載,這不能不說是藏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缺憾。
有關山神(瑪雅雪山)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吐蕃早期時代和西藏最原始的宗教——苯教。吐蕃早期時代的原始苯教信仰中,曾塑造出過許多以不同面貌出現的本尊神、護法神等,這些本尊神、護法神或以人首蛇身、或以牛頭馬面、或以獅身人首等多種面貌出現,實際上是當時由於人類尚處在幼年時期,對於日月山川、江河湖海、猛禽異獸等自然存在的強大,因產生敬畏心裡而產生的一種幻影,是人類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朦朧的意識對世界形成過程的猜測和認識,雖然幼稚,卻反映出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精神和對文明的追求精神。這些本尊神、護法神大多在後來的佛笨爭斗中逐漸演化為了佛教的護法神或戰神一部分演變為了傳說中的山神、水神等。在這些傳說中,著名的山神有念青唐古拉山神、庄拉卡日山神、諾吉卡瓦桑布山神、雅拉香保山神、阿尼瑪卿山神、咬卿頓日山神、崗巴拉傑山神、雷拉居保山神、覺沃月甲山神、等九大山神。這九座神山分布在整個雪域高原,被認為是開天闢地的九大造化之神,形成了宇宙世界。這些山神中,念青唐古拉曾經是眾神山之首,相當厲害。在藏地民間傳說中,念青唐古拉山神被描繪成是一位頭戴白盔、身披白甲、一手持鞭一手仗劍、騎白馬的白色巨人。他手下有十八位掌管冰雹的神將和三百六十名隨從,個個英武強悍,威震八方。後來隨著藏族社會的發展,九大山神被歸結為了四大山神,他們是東方的雅拉香保山神、南方的庫拉卡日山神、西方的諾吉卡瓦桑布山神、北方的念青唐古拉山神。此後隨著藏地版圖的擴大和藏文明的向外發展,「新生代」的山神登上歷史舞台,逐漸取代了古老名宿的地位。現在藏地民間流傳的「四大神山」被廣泛地認為是西藏的岡·仁保且山、雲南迪慶的梅里雪山、青海果洛的阿尼瑪卿山和玉樹的尕朵覺沃山。
與此相對應,值得一提的是在漢地亦有一些關於山神的傳說,似乎受藏文化的影響較大。一些文學作品中有所提及,如在【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及唐傳記、宋話本的一些神怪錄中就有山神、水神、土地神等的記載。在漢地民間至今還流傳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西北蠻荒之地,雄踞著以阿尼瑪卿、阿尼蓋寧二兄弟為首的七十二路魔王,他們以阿尼瑪卿雪山為根據地,時常幻化為二位年輕英俊的白衣將軍在眾生面前顯現,為害眾生、寇掠邊地,引起周邊地區的恐慌不安。被眾生呼為「大郎」「二郎」。此事被上天偵知,玉帝便命天庭戰神楊戩率兵來征。經過數年征戰,歷經百餘次大戰,眾魔王被一一收服。大郎見大勢已去,便對二郎說:「我們失敗的命運已無法逆轉,為不致遭覆滅的結局,我聽說在華熱有一處水草豐茂、林蔭遍布的地方,你率所屬部眾和部落去此地隱居,我來拒敵。」說完,便率所屬部眾,在阿尼瑪卿雪山頂上與楊戩展開了殊死搏殺,最後受傷遭擒,被押往天庭。玉帝見眾魔王雖然戰敗,卻個個威猛強悍,殺之甚為可惜,便開恩封眾魔王為西北邊地的山神,仍由阿尼瑪卿統領。阿尼蓋寧率部眾隱姓埋名、流落異鄉,在歷經千辛萬苦後,終於至華熱地方的毛毛山麓,定居下來。在今天阿尼蓋寧山北的夏瑪(西大灘),有一處叫「二郎池」的海子,據說就是阿尼蓋寧與追蹤而至的楊戩大戰時留下的遺址。因此在夏瑪地方,至今流傳有這樣的一句:「青海有個大郎池,夏瑪有個二郎池」。
在民間傳聞中,阿尼蓋寧被描繪成是一位頭戴銀盔、身披銀甲、手持長矛、騎雪青寶馬的神靈。因他又常以一位頭戴白氈帽、身披白氈衣的居士形象顯形,又被稱為蓋寧(藏語:居士),因此在今天的毛毛山周邊一帶,毛毛山被人們稱為阿尼蓋寧山。在此山北坡腳下的西響水溝有一溜十三座小山,被人們稱為十三個鄂博,傳說是阿尼蓋寧的十三房家眷。離此不遠的東響水溝口,有一處美麗的草原,叫鄂博灘,灘上有一座大鄂博,是專供人們在每年的農歷六月十三在此聚集,祭祀阿尼蓋寧的地方。關於這位山神,在民間尚有這樣一則有趣的傳聞:當年阿尼蓋寧被上天收服封為山神後,心性大變,喜怒無常。有一年,秘游至華熱的尊者倉央嘉措為重建石門寺,曾去內蒙古一帶募捐。當尊者用募捐來的三百匹駱駝馱著募捐來的資金途經阿尼蓋寧山下時,正值夜間。阿尼蓋寧在一夜間連降三尺多厚的冰雪,凍死了尊者的三百匹駱駝。尊者非常生氣,次日便帶了一名侍從,登上白雪皚皚的阿尼蓋寧山頂搭建了一座小帳篷,坐在裡面誦經做法。至第三日夜間,侍從聽到帳篷里有人開始與尊者高聲談論。便悄悄溜到帳篷後面掀開一角,偷眼望去,只見在尊者對面的坐墊上,坐著一位頭戴白氈帽、身披白氈衣、面如朗月、鼻若懸膽、目光如炬、身形魁偉的巨人。那人朝侍從隱身的地方斜眼一瞪,侍從便感到天旋地轉,什麼也不知道了。次日清晨,當金色的陽光灑滿冰雕玉琢美麗絕倫的阿尼蓋寧山頂時,失魂落魄的侍從剛好從夢魘中悠悠地醒轉過來,恰巧看到,那巨人正與尊者道別,眨眼間就失去了蹤影。尊者告訴侍從,他就是山神阿尼蓋寧,是毛毛山周圍紅番五族、東山八族、石門四族等部族敬仰供奉的保護神。時至今日,在毛毛山頂仍祭有一處鄂博,傳聞就是當年倉央嘉措與阿尼蓋寧鬥法的遺址。
據有關藏文經文和典籍記載,除阿尼蓋寧外,天祝藏區還有阿尼噶卓、阿尼謝隆崗噶爾、阿尼扎西、阿尼南加、阿尼萬智、阿尼加瑪、阿尼昂毛、阿尼幻覺、阿尼道旦、阿尼饒卜藏、阿尼達日參、阿尼卡勒等著名的山神,加上阿尼蓋寧,被稱為天祝著名的十三戰神。除此以外尚有阿尼華前、阿尼華達、阿尼當智、阿尼有拉、阿尼曼陀、得吉措姆及大通河沿岸的十三山神等。
關於天祝藏區十三戰神也就是十三山神的名稱和來歷在民間中說紛紜、尚無定論。至於以上所列,只是根據本人在天祝藏區生活的經歷、所見所聞,加上有關文獻典籍記載和民間傳說得出的一個看法,是否屬實,還有待詳細考證。較為可信的有這樣一個傳說:很早以前,天祝為霍爾國轄地。有一年,霍爾的黃帳王、白帳王、黑帳王乘嶺國雄獅王格薩爾征戰魔國之際,偷襲嶺國搶走了格薩爾王的愛妃珠姆。格薩爾王接到了身在霍爾的珠姆托仙鶴捎來的求救信後,率十三位大將和軍旅,攻入霍爾國,消滅了三帳王。撤離時留下十三位大將駐守。這十三位大將在後來的歷次征戰中犧牲後,化為了十三座高聳入雲的大山,也就是傳說中的十三戰神。
❼ 去西藏玩有什麼旅遊攻略值得推薦
去西藏首選布達拉宮,感受一下佛教的文化,之後還可以去拉薩河遊玩,十分美麗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