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王府遊玩攻略
A. 雲南的「沐王府」從明到清坐鎮雲南200多年,它到底是什麼來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朝在不斷的更替,無數的顯貴和大家族也在其中經歷著興起、發展、達貴、衰落的過程。所謂樹倒猢猻散,誰也無力改變也 改變不了歷史發展的定律。然而,在雲南的「沐王府」卻從明朝洪武年間到清朝康熙年間,存在了280多年。
1386年,沐英在昆明修建了西侯平府。西侯平府在他兒子沐晟受封是改名為黔國公府。因為沐氏家族在雲南威望很高,百姓成黔國公府為沐王府。直到1660年,沐王府被吳三桂佔領。
B. 雲南「沐王府」竟能屹立260年不倒,它的主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一、可以說雲南沐王府這個地方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主要是他的主人是朱元璋的干兒子,這個干兒子叫做沐英所創辦的,而且木英非常的有能力他在朱元璋在位時幫朱元璋過了很多事情,可以說為了朱元璋的事業,建立了很多的功勞,所以朱元璋才能夠賜給他這個地方。
四、後來沐英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又繼續維持這木王府這個地方的產業,也為了大明奉獻了很多的東西,曾經也立下了很多的戰功,所以雲南沐王府這個地方,也代表了地位,同時也是權力的象徵,像在雲南這個地方,木王府是絕對有話語權的,所以這么多年木王府還是威力不減。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雲南木王府屹立不倒的原因,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認同我的這個說法。
C. 麗江的木府與明朝沐英的沐府是不是一回事
麗江的木府與明朝沐英的沐府不是一回事。主要區別在於:
1、族系及起源不同,明朝沐英的沐府又被稱作黔國公府。始祖為明朝開國功臣沐英。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平定雲南後,留滇鎮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病逝後追封為黔寧王。
第一代黔國公則是沐英次子沐晟,黔國公之位傳襲十餘世,沐氏家族世代以總兵官掛征南將軍印,鎮守雲南等處地方。
而木府是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明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遣沐英等平定雲南。納西族首領阿甲阿得歸附明軍。朱元璋賜姓「木」,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製得以改成漢姓名字。第二年,朱元璋令木得「世襲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門、鎮御蕃韃」。這就是木府的起源。
2、所處地址不同,沐府(黔國公府)位於昆明市勝利堂(雲南省昆明市雲瑞西路)。而麗江的木府則位於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
3、傳承年代不同,坐鎮雲南的沐府,一共經歷了200餘年(1381-1661),共完成了18代,第一代黔國公是沐晟,最後一代是沐天波(1618年-1661年);而麗江木府由明洪武十五年(1382)傳至清雍正元年(1723)改土歸流為止,共歷十八位土司341年。
(3)沐王府遊玩攻略擴展閱讀:
「黔國公」最後一代是沐天波,黔寧昭靖王沐英的第十一世孫。崇禎元年(1628年)十二月甲辰,年僅10歲的沐天波世襲黔國公一爵,擔任征南將軍。明朝滅亡後,沐天波追隨永曆朝廷,後隨朱由榔入緬,在咒水之難中身亡。清康熙年間,雲貴總督又以沐氏國公府改建雲貴總督府。
1944年在原雲貴總督府的舊址上,興建抗戰勝利紀念堂,最初名為「志公堂」隨後改為「中山紀念堂」1946年落成時改為「抗戰勝利紀念堂」。
麗江木府位於麗江古城,是麗江木氏土司當年在麗江的宮殿,納西民族首領木氏自元(1253) 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所以木府是麗江地區政治、文化中心,國家AAAA級風景區。素有「北有故宮,南有木府」之稱,電視劇《木府風雲》就是在這里拍攝。
D. 雲南沐王府最後的一任主人,他最終的命運會怎樣
說到沐王府這一個詞可能大家並不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了解到的,反而有很大一部分人很有可能是從中國歷史上十分著名的小說家金庸的《鹿鼎記》裡面了解到的。在金庸的這一部小說裡面描述的雲南沐王府是一個十分有潛力同時又有勢力的王府。整一個雲南沐王府在反對清朝的統治,想要復興明朝的統治的一系列戰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都知道小說畢竟它是虛幻的,很有可能裡面的一些情節根本就不存在,它是有一作者為了迎合某種需要而創造出來的。拋開小說中對雲南沐王府的描述,我們來一起看看真正的沐王府是怎樣子的呢?整一個王府最後的一位主人的命運又是怎樣子的呢?根據相關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沐王府最後一位主人的結局並不是很好。
三、綜述沐王府最後一位主人的結局並不好。
E. 《鹿鼎記》中沐王府在歷史上是怎樣的勢力,沐王府的結局如何
F. 雲南沐王府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何它可以百年威武不減,華采依舊
沐王府可以說是沐家三代人為大明浴血奮戰換回來的。沐家的開創者沐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干兒子,這個干兒子可不是朱大哥隨便認得,而是沐英自己贏回來的。沐英比朱元璋小16歲,朱元璋在自己村裡拉扯隊伍幹革命的時候,沐英才七八歲,還是個無知孩童。沐英童年在沒遇到朱元璋前是十分悲慘的,父母雙亡,在路邊為填飽肚子跟一群乞丐一起要飯。但是沐英又算得上幸運,幸運在與朱元璋有眼緣。
沐英開創了家業之後,其子沐春和其孫沐晟維持家業,又為大明立下戰功,而沐英時期修建的西平侯府在後代就被稱為沐王府,以此來紀念為雲南做出巨大貢獻的沐氏一家。有如此高功之家,沐王府自然威武不減。
G. 沐王府是幹嘛的
沐王府是明朝時的一個王府了,後來清兵入關,吳三桂被封平西王,就占據了沐王府。沐王府,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沐王府的奠基人是沐英(1345~1392), 安徽鳳陽。小時雙親亡故,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將他收為養子。 他經營川藏地區, 開拓邊疆數千里,洪武十年(1377) 被封為「西平侯」; 因平定雲南有功, 留守開發西南邊陲,死後追封「黔寧王」, 子孫世代鎮守雲南,承襲「黔國公」的爵位。翠湖原是滇池的一個沼澤水灣,由於有多處地下水出露,又稱九龍池,到明代再築昆明城池,將翠湖圍入了城中,漸漸修建得有些規模。 明朝鎮守雲南的「國公」沐英先在此種柳牧馬,欲學「柳營春試馬」的周亞夫細柳營,後來以此地為別墅,增亭台樓榭,延續至明末,大西軍入滇時以之作為劉文秀的「蜀王府」。吳三桂來後又據以擴建為平西王府,至其敗滅
H. 山海關沐王府導游詞
山海關導游詞(天下第一關)
在我們面前的這方城池叫做瑞蓮閣公園,初建於民國14年(1925年),是由邑人、臨榆縣參事會參事孫國鈞字蔭橋為首倡議集資興辦。「瑞蓮閣」的匾額,由當時的知縣常炳彝所題。現在的瑞蓮閣公園是1999年3月,經政府集資,根據《臨榆縣志》的記載而重新修復的。修復後的瑞蓮閣公園,形成了以遼海咽喉橋為界,南湖、北湖4個水域。建成了垂柳軒、醉荷軒、麴院風荷、遊船碼頭等4個亭謝。
天下第一關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距今已經有620年歷史了明初建關時,這里是朝鮮等國入貢和商旅往來的重要通道,平時城門大開供車馬人流通行,戰時緊閉固若金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現在展現我們面前的,就是天下第一關城樓了,天下第一關城樓也叫鎮東樓,俗稱箭樓。樓高13.7米,分上下兩層,地層西面為對開的紅漆木質大門,上層為木製的隔扇門窗,其餘的北東南三面為共開設68孔箭窗,這些箭窗平時關閉,戰時開啟,是戰時射箭之用。它是坐東面西,其建築形式採用了我國傳統的磚木結構,天下第一關的建築形式採用了九脊歇山式重檐頂,這種建築形式的等級較高,是僅次與皇宮和廟宇的建築格式。現在大家看,在天下第一關城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麼,我想大家都會說就是這塊天下第一關巨匾了,天下第一關匾長5.8米,寬1.55米,其中的一個一字就長1.09米,繁寫的關字右邊的一豎就長1.45米。您看著一字雖有一筆卻不顯單薄,關字右邊的一豎筆畫雖多卻不顯臃腫,五個大字安放合理,與這座建築渾然一體。
大家仔細看這塊匾,有一大特點,有的朋友已經看出來了,此匾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書年月,不留姓名,這塊匾為何人所寫呢?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明朝宰相嚴嵩,有人說是餘一元,譚從簡,有人說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而根據當地的林榆縣志記載:天下第一關匾傳為邑人肖顯所書,這里的邑人就是指山海關當地人,這就為肖顯的寫匾提供了真實性和可靠性。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匾並不是肖顯所題寫的原匾,而是民國九年由山海關人楊寶清所篆刻的。原匾呢則為了防止風化掛在城樓內。一會我們就去等城樓,看原匾!好,現在給大家五分鍾照相時間,五分鍾後到我這集合,我們一起登城。……大家看,在各個屋檐的羌機脊上,有許多形態各異的小獸,分別是騎鳳仙人為前導接著是:天馬、海馬、獅子和吼。當地的老百姓還給他們起了一些賦有傳奇色彩的名字。第一個是走投無路,接著是跟盯絆倒,第三個是東張西望,第四個是幫虎吃食,第五個是坐地分贓。傳說,走投無路的是古代的皇帝,大好的江山讓他搞的支離破碎,高高的脊頭代表皇帝的寶座,他站在上面,前走無路,後退不能,真是左右為難;跟盯拌倒的是緊隨皇帝的大臣,皇帝雖已無路可走,但臣子不忘舊情,雖倒也伴;東張西望是東瞧瞧西望望,見機行事;幫虎吃食一看到這種情況也緊隨其後,阿諛奉承;坐地分贓在石獸之末,干什麼都沒有它的分,急的夠嗆,這真是各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倒霉的皇帝都走投無路,何況這些大臣呢。大家抬頭可以看到這群顯赫一時、高高在上的人物只好站在脊頭,飽受風吹雨淋,酷暑嚴寒,讓遊人注目了。這些異獸都是古代傳說中的瑞獸,他們不但有消災解禍的作用還是吉祥的象徵。但這種小獸也是有等級之分的皇宮和廟宇之上的小獸的數量是9到12個的,而衛所的等級比較低,是不允許超過六個的。我們腳下走過的這條寬廣的坡道原叫做馬道,是古代守城士兵騎馬上陣和巡視關內外的重要通道。沿著馬道緩緩而行,我們彷彿也走進了時空隧道,回到了六百多年前的明代。大家都知道明王朝是推翻了蒙古貴族所統治的元朝建立的,所以在明王朝的殘余勢力退居漠北以後一直與明王朝處於對立沖突之中。正是在這個巨大的歷史背景條件下,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便下令自軍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並於洪武十四年正月派大將軍徐達正式修建長城和關口,同年的十二月修建了山海關設立軍事建制山海衛,山海衛是明代329衛之一,隸屬後軍都督府的北平都司管轄。從山海關建觀關設衛那天起,這里就以科學的選址布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軍事建築而名列萬里長城的重關之首,從而有了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美稱。現在我們看到的呢,叫做箭窗,剛才我給大家介紹過了,它是作為戰時射箭之用。是紅底白環黑靶心,鮮艷醒目。現在誰能告訴我為什麼要設計成紅底白環黑靶心的形式呢?……好了現在由我來告訴大家:在當時天下第一關城樓剛建成後,它的屋檐和羌脊上總是會停著許多飛鳥而這些箭窗平時關閉,戰士開啟的。所以開啟時飛鳥就會撲楞楞的亂飛,就會影響軍情。所以當時的科學家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箭窗設計成紅底白環黑靶心的樣子。您看這像不像一隻隻眼睛,它們就像一隻隻眼睛看著飛鳥,使飛鳥不敢靠前。所以說明朝時的古人還是很聰明的嘛!
現在我們面前的彩畫叫做旋子彩畫,它是屬於中國古典彩畫的范疇之內的,它的等級也比較高,是僅次於皇宮和廟宇所使用的彩畫的。中國的古典彩畫分為三種,第一種,也是等級最高的叫做和璽彩畫,主要是用於皇宮和廟宇的主殿建築格式,第二種就是我們面前的旋子彩畫,還有一種呢?叫做蘇式彩畫,它是採用花鳥魚蟲作為基底的。
好現在隨我一起來看原匾,大家小心腳下門檻,大家要注意啊,遇見門檻要邁過,象徵走過人生的坎坎坷坷。
現在我們看見的就是肖顯所題寫的原匾,據說肖顯寫匾的時候,剛寫完的時候發現下字下面少寫了一個點,只寫成了一個T字,這時候皇帝派來的欽差已經過了石河了,這時大家都慌了起來。就在這時只見肖顯拿了一塊抹布,飽蘸墨汁用力的擲向那塊匾,結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匾。好了看完這塊匾,請大家和我看以一下我們面前的山海關復原圖。它描繪了山海關古代建築的全貌。山海關境內長城南起老龍頭,東到九門口,全長26公里,在這段長城上共分布十座關隘,從南到北依次是:南海口關、南水關、山海關、北水關、旱門關、角山關、三道關、濫水關、寺兒峪關、九門口關(一片石關),短短26公里長城之上就分著十大關隘,說明山海關的地理位置和軍事戰略意義都是非常重要的,故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山海關城基本呈方型,它的最大特點是東西的城牆一身兼二職,既是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又是關城的東面城牆。山海關城有四個城門,東為鎮東門,南為望洋門,西為迎恩門,北為威遠門,四個城門規模相當,現在惟有東門即天下第一關城樓保存最完整,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
大家請回頭往東看,眼前的這個城圈叫瓮城,原來四個城門之外均有瓮城,現在只有眼前的瓮城保存完好。瓮城的規模不大,但是有很重要的作用。1是對關城起保護作用。登臨其上可環視四野,士卒晝夜注視城外的動態,有警立即傳報,敵人入侵靠近,又可三面御敵與牆外,即使敵人進入瓮城,也可將關門設為二道防線。,以四城為堡壘制敵於翁中。2是從建築上看,城外瓮城回護,形成重城回守之勢,堅固、雄偉,充分表現了長城防禦工程的特色。
瓮城外圍是羅城,羅是羅列的意思,即城外套城。羅城的前方是威遠城,是山海關的前哨衛城。就在此處三百五十年前曾發生過關系改朝換代
I. 為什麼沐王府能坐鎮雲南200多年它是怎樣的存在
曾經有一部電視劇叫做《木府風雲》,裡面除了講了幾對愛情之外,還講了關於歷史上有名的雲南納西木氏吐司帶領的木府,如何在雲南的土地鎮守百年,世世代代的守護雲南的百姓,中國有很多朝代都不能維持260年,但是沐王府卻能坐鎮雲南260年,其中淵源就很多。木和沐是相同的。
三、自律沐家鎮守雲南,但是始終沒有不軌之心,他們只是幫助朱氏王朝看守雲南,如果有子孫到朝廷去做官,那就去朝廷,如果朝廷需要讓沐府去打仗,也絕對沒有二話,沐家的歷代掌門人都跟隨明軍打過仗,沐府的最後一任掌門人叫做沐天波,10歲掌管了王府,後來為了保護永曆,被清朝追殺,最後寡不敵眾還是去世,沐府也因此走向尾聲。
J. 雲南沐王府在哪裡
沐王府的奠基人是沐英 (一三四五 - 一三九二), 安徽鳳陽人(有傳說其是回族人,此觀點根回本不能成答立。如有疑問者 請查看沐英的網路此條)。 小時雙親亡故,明太祖朱元璋(一三二八 - 一三九八)將他收為養子。 他經營川藏地區, 開拓邊疆數千里, 洪武十年(一三七七) 被封為「西平侯」; 因平定雲南有功, 留守開發西南邊陲,死後追封「黔寧王」, 子孫世代鎮守雲南,承襲「黔國公」的爵位。 翠湖原是滇池的一個沼澤水灣,由於有多處地下水出露,又稱九龍池,到明代再築昆明城池,將翠湖圍入了城中,漸漸修建得有些規模。 明朝鎮守雲南的「國公」沐英先在此種柳牧馬,欲學「柳營春試馬」的周亞夫細柳營,後來以此地為別墅,增亭台樓榭,延續至明末,大西軍入滇時以之作為劉文秀的「蜀王府」。吳三桂來後又據以擴建為平西王府,至其敗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