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遊客
㈠ 對不文明的遊客說一句得體的話,怎麼說
文明旅遊十大提醒語
提醒樹立文明旅遊意識的普遍性提示:
1.文明是最美的風景
2.旅途漫漫 文明相伴
3.旅遊美時美刻 文明隨時隨地
4.文明游天下 快樂你我他
5.一花一木皆是景 一言一行要文明
針對具體不文明旅遊行為的提示:
6.游遍天下山川 只留腳印一串(用於提醒保護生態環境)
7.出遊講禮儀 入鄉要隨俗(用於提醒尊重別人權利)
8.垃圾不亂扔 舉止顯文明(用於提醒維護環境衛生)
9.多看美景 不刻美名(用於提醒保護生態環境和文物古跡)
10.平安是福 文明是金(用於提醒出遊安全)
㈡ 旅遊不文明行為有哪些
旅遊不文明行為有:隨處拋丟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上廁所不沖水,不講衛生;公共場所隨便吸煙,污染公共空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座位、相互擁擠;不遵守秩序,插隊、加塞等等。
一、隨處拋丟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
豈一個「隨」字了得,丟者倒是隨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卻惡心了別人。毫無疑問,隨處丟垃圾、隨意吐痰、吐口香糖無疑是我們在出行和旅遊過程中最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媒體曾多次曝光該類惡習,今年5月1日到5月3日,通州舉辦的北京草莓音樂節,三天吸引遊客25萬人次,而觀眾離場後,現場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二、上廁所不沖水,不講衛生
不沖洗廁所,「腦補」相關畫面總讓人作嘔。但是,在旅遊景區、車站、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公廁內,這種現象屢禁不止。「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提示語往往被置若罔聞。
三、公共場所隨便吸煙,污染公共空間
吸煙有害健康,而被動吸二手煙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但是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卻並不容易。自己吸煙很放鬆,但讓人口密集之處,特別是是室內等封閉空間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煙,實在缺乏公德。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座位、相互擁擠
在地鐵或者公交巴士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請形:擁堵在車門外的乘客們在車門打開瞬間一哄而上,直接沖向車廂的空座。我們不排除不少人會讓座給老人、孕婦和孩子,但如此爭搶和彼此推搡擁擠,實在有失風度,更有失尊嚴,讓陌生之間喪失了基本的敬意。
五、不遵守秩序,插隊、加塞
在景點排票,在車站候車,排隊、加塞讓人深惡痛絕。輕者遭人白眼或言語褒貶,重者更有遊客因插隊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龍王別院候車點,遊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隊加塞被工作人員制止,惱怒成羞對工作人員大打出手。
㈢ 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該如何制止
現在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的富有,很多人在假期的時候都會選擇去旅遊。旅遊有很多的好處,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能夠刺激消費,拉動全國的經濟增長。從個人層面上說,能夠放鬆身心,讓自己得到美的享受。旅遊是我們都嚮往著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除了旅遊帶來的很多有利的影響,旅遊還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比如很多遊客會在旅遊的過程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這些事情包括在文物古跡上亂塗亂畫,在旅遊景區隨處丟垃圾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給很多的旅遊景點都帶來了很多麻煩。那麼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我們該如何制止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加大處罰力度
很多任亂丟垃圾、亂塗亂畫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後果需要承擔,所以他們才會毫無顧忌地做出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因此對待很多不文明的做法,有關部門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讓遊客知道,他們這樣做是要受到處罰的,這樣他們就能夠有所忌憚,不會再做出不文明的行為。
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我們該如何制止,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㈣ 外出旅遊遇到了不文明遊客,你會怎麼做
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會當作看不見。但是我想我還是會有一點作為的,我會先上去提醒他,如果他不聽,那就再去聯系管理人員。不文明的行為應該被遏制,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懂文明的人。
㈤ 在旅遊活動中,遊客通常有哪些不文明行為,對此該怎麼辦
你好!
遊客不文明的舉止包括但不限於:
大聲喧嘩、隨地吐痰擤鼻涕挖鼻孔、亂扔果皮紙屑、隨意拋棄吃剩的食物及其包裝物、插隊、脫鞋摳腳丫、吃飯時如豬嚼食般發出難聽的聲音、喝湯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等等。
我的看法是:
1、自己一定要做到舉止言行文明規范。
2、看到別人有不文明的言行舉止,若不是直接損害到你的利益,請不要輕易對別人的一些舉止言行加以非議,更沒琺敞粹緞誄等達勸憚滑必要讓對方明白如何如何,否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因為,旅遊場所工作人員有義務糾正一些遊客不文明的舉止言行,那是他們的責任而不是你一個遊客的責任。
3、若別人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你,可以態度和氣但堅決地直接指出,對方若不接受則尋求現場工作人員幫助。比如,在旅行車上後排乘客脫鞋襪,氣味讓你很難首,你就可以微笑著對對方說:拜託,請穿上鞋子好不好?我有點受不了了。^_^
㈥ 不文明遊客,我們該如何制止
第一還是從自身做起,要自己主觀的意識到我們這種行為是不文明的,不要在公共場所隨意起鬨,在自我素質上要高要求自己,對於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的航班延誤,旅客並非只能選擇自認倒霉,其實可以購買航班延誤保險,一旦出現延誤,就可以按照合同約定,獲得相應的補償用合理合法的維護渠道來為自己維權。
第二、加強宣傳教育,可充分利用廣播、網路等大眾傳媒揭露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弘揚文明行為,特別是加大公益廣告的製作和播放力度,旅遊景區可設置引人注目的標語牌,使旅遊文明行為潛移默化、深入人心。促進全體公民的文明素質提高,學校也可以把文明旅遊的相關內容深入到課堂學習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
第三、在公共區域加強監督,人工或電子監控的監督,也可設立不文明旅遊舉報熱線和信箱,鼓勵個人或單位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舉報和懲罰。旅行社和景區也要加強對遊客的監督管理。對於題上說的機場鬧事的情況,我認為機場還是應該在第一時間出來進行解釋情況,並給與說明,旅行社也應該在旅行前就告知旅客相關的情況,例如航班如果晚點,這種廉價的航空公司是沒有賠償這樣一種條款的,領隊也應該在發生何種情況的時候用合適的方法管好自己的團隊,不應讓這種情況影響公共秩序。
第四、旅遊局對旅遊行為中做得好的典型要進行宣傳和表彰,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出現不文明行為的旅行社或個人要進行通報批評和承擔相應的後果,對有惡劣影響的要取消旅行社的營業資格。
㈦ 遊客不文明行為對社會有什麼危害
遊客不文明行為對社會的危害:
遊客的社會公德不文明行為是個人因素與其周圍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主觀方面說,不文明行為的出現源於個人文明出遊的意識空白。遊客通常在旅遊中追求一種「忘我」的狀態,有錢就是任性,什麼社會文明公德紛紛拋之腦後,盡興就是玩樂宗旨。從客觀方面而言,物理環境的暗示和行為的示範效應加劇了這種不文明現象的產生。比如在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地方,旅遊者亂扔垃圾的發生行為率較高。借用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可以合理解釋個人行為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作用。此外,模仿和從眾容易成為遊客可靠的參照系統,讓多數人對一些行為習以為常。譬如,草地上有一行人經過,很快那塊草地便會走出一條路來,於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大家所為,不會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合理之處。
一言以蔽之,個人素質是不文明行為發生的病灶。首先,個人認識上的提升是解決遊客不文明行為難禁的新常態。有意識地遵循自然、社會法則,不肆意妄為,對景區的文物、草木發自內心地愛護。中國遊客在泰國廣受歡迎不僅是因為能給當地帶來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大多數遊客都能做到入鄉隨俗。其次,不下手是應對不文明現象發生的有效之舉。不盲從,不效仿,對有違社會公德的事堅決不做,不亂畫、不亂丟,把個體的小行為內化為有規矩可依的自由狀態。譬如大連旅客孫女士的這種行為值得贊賞,帶家人去台灣旅遊,隨身攜帶網購「移動廁所」神器,隨時解決孩子如廁難的問題。此外,多舉措並行也是治理旅遊亂象的應有之義。
㈧ 旅遊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有哪些
旅遊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有:
一.隨處拋丟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
豈一個「隨」字了得,丟者倒是隨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卻惡心了別人。毫無疑問,隨處丟垃圾、隨意吐痰、吐口香糖無疑是我們在出行和旅遊過程中最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媒體曾多次曝光該類惡習,今年5月1日到5月3日,通州舉辦的北京草莓音樂節,三天吸引遊客25萬人次,而觀眾離場後,現場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二.上廁所不沖水,不講衛生
不沖洗廁所,「腦補」相關畫面總讓人作嘔。但是,在旅遊景區、車站、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公廁內,這種現象屢禁不止。「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提示語往往被置若罔聞。
三.公共場所隨便吸煙,污染公共空間
吸煙有害健康,而被動吸二手煙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但是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卻並不容易。自己吸煙很放鬆,但讓人口密集之處,特別是是室內等封閉空間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煙,實在缺乏公德。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座位、相互擁擠
在地鐵或者公交巴士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請形:擁堵在車門外的乘客們在車門打開瞬間一哄而上,直接沖向車廂的空座。我們不排除不少人會讓座給老人、孕婦和孩子,但如此爭搶和彼此推搡擁擠,實在有失風度,更有失尊嚴,讓陌生之間喪失了基本的敬意。
五.不遵守秩序,插隊、加塞
在景點排票,在車站候車,排隊、加塞讓人深惡痛絕。輕者遭人白眼或言語褒貶,重者更有遊客因插隊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龍王別院候車點,遊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隊加塞被工作人員制止,惱怒成羞對工作人員大打出手。
六.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大聲喧嘩、扎堆吵鬧
「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這是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在學習的基本禮儀。然而,出行、旅遊過程中心情激動的遊客卻將這拋到腦後,三五成群不僅嬉笑打鬧,對旁人的側目甚至視而不見。殊不知,公共場所旁若無人的高聲打電話等「噪音」對的他人的侵犯,同樣令人反感,也是無公德心的表現,既有損個人形象,又影響他人。
七.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壞景區草地、花木等
說道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以及踐踏草坪、折損花木等行為,我們身邊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從萬里長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國遊客負面形象的「黑色」標簽;每年櫻花節,諸如武漢大學校園就會飽受遊客們高校游之苦,櫻花被各種折損,「櫻花節」成「櫻花劫」。
八.宗教場所嬉戲、玩笑,隨意拍照
廟宇、教堂等宗教場所,是具有神聖和庄嚴氛圍的場所。在宗教場所參觀時遊客打鬧、說笑以及隨意拍照的行為,不僅破壞了這種嚴肅的氣氛,更是對信教群眾的極大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習俗和信仰,是起碼的禮貌。
九.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酒足飯飽後在剔牙、打嗝
特別是在夏季,在旅遊景點遊客(一般是男性遊客)打赤腳、赤膊坦胸,實在有礙瞻觀;當眾剔牙、打嗝等行為更是令人難以忍受。
十.說話臟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缺乏基本社交修養
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面對部分遊客在出行時言談的粗俗、舉止的粗魯,讓人不齒的同時也讓人感到社會基本公民教育的缺失。
㈨ 旅遊時,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大部分有哪些啊
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
營造文明、和諧的旅遊環境,關繫到每位遊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遊客是我們大家的義務,請遵守以下公約:
1 、維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亂扔廢棄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
2 、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並行擋道,不在公眾場所高聲交談。
3 、保護生態環境。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實,不追捉、投打、亂喂動物。
4 、保護文物古跡。不在文物古跡上塗刻,不攀爬觸摸文物,拍照攝像遵守規定。
5 、愛惜公共設施。不污損客房用品,不損壞公用設施,不貪佔小便宜,節約用水用電,用餐不浪費。
6 、尊重別人權利。不強行和外賓合影,不對著別人打噴嚏,不長期佔用公共設施,尊重服務人員的勞動,尊重各民族宗教習俗。
7 、講究以禮待人。衣著整潔得體,不在公共場所袒胸赤膊;禮讓老幼病殘,禮讓女士;不講粗話。
8 、提倡健康娛樂。抵制封建迷信活動,拒絕黃、賭、毒。
中央文明辦 國家旅遊局
2006年10月2 日(完)
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
新華網北京10月2 日電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
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注重禮儀,保持尊嚴。
講究衛生,愛護環境;衣著得體,請勿喧嘩。
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女士優先,禮貌謙讓。
出行辦事,遵守時間;排隊有序,不越黃線。
文明住宿,不損用品;安靜用餐,請勿浪費。
健康娛樂,有益身心;賭博色情,堅決拒絕。
參觀游覽,遵守規定;習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難,咨詢領館;文明出行,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