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㈠ 菏澤有什麼好玩的
菏澤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1、水滸好漢城
浮龍湖,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境內,是明朝黃河決口沖擊而形成的平原湖泊,南北寬2.5公里,東西長10公里,由浮龍湖、月亮灣兩部分組成。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建有山東省浮龍湖旅遊度假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核心區25平方公里。浮龍湖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黃河故道濕地景觀區、浮龍湖水上休閑娛樂區、森林公園生態體驗區。浮龍湖旅遊度假區採取「休閑、觀光、商務、度假」四輪驅動的模式,著力打造中原地區生態旅遊高地和魯蘇豫皖交界區域水上樂園。
6、定陶仿山旅遊景區
定陶仿山旅遊景區,位於定陶縣城北6公里。仿山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周代曹國國君墓地,其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地域文化標志和祭祀對象,數千年來昌盛不衰,是蘇魯晉冀豫皖周邊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和旅遊勝地。 1995年設立仿山旅遊開發區,面積4.6平方公里,旅遊內以曹文化和陶朱儒商文化為主題,整合當地文化旅遊資源,成為以儒商文化為靈魂,以田園水景為特徵,以范蠡文化園、五湖樂園、世外陶村、陶朱公商貿區、陶都神苑五大板塊為支撐,融農業觀光、城郊遊憩、商務旅遊、宗教攬勝於一體的文化生態旅遊區。
7、鄄城縣沙土廟景區
沙土廟景區重建於1994年,已初具規模,現佔地30餘畝,建成各式殿閣70餘間,神佛雕塑千餘尊,於2010年被命名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現又晉升為3A級旅遊景區,這是閆什鎮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新起點,閆什鎮將圍繞沙土廟景區旅遊開發,加強旅遊資源的整合,加快配套設施和新的景點建設,進一步挖掘舜耕歷山文化遺址等文化資源,以發展旅遊業促進全鎮經濟再上一個新台階。沙土廟始建至今千餘年來,歷經兵災水患,多次蒙難又多次復修,並逐漸擴建,至清末民初,沙土廟已成為集儒釋道為一體。
8、東明黃河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位於東明縣城區西南30公里處,瀕臨黃河,是魯西南地區最為集中、 生長最好的森林之一,具有壯觀美的特色,2004年被菏澤市批准為市級森林公園。東明黃河森林公園是山東省林業監測規劃院設計的,總面積775.3公頃,東西長5.09公里,南北寬4.65公里。森林公園定位在嚴格保護現有森林資源及自然風貌的基礎上,形成以弘揚黃河文化,開展森林遊憩娛樂、水上游樂、植物觀賞、野生鳥類觀賞、休閑度假、果品採摘等項目為主要特色的自然生態旅遊區。
9、孫臏旅遊城·億城寺景區
孫臏旅遊城坐落在菏澤市鄄城縣東北20公里處的吉山鎮境內,佔地999畝。孫臏旅遊城原有景點為億城寺、孫臏墓、羊左合葬墓、荊軻墓等。該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已被納入國家首批十二條精品旅遊線路之一,並且被評為山東省最具特色影視拍攝基地。孫臏旅遊城是在中國古「億城寺」遺址的基礎上興建的。整個景區劃分為三大區域,即:孫臏紀念區、佛教文化區、園林游覽區。孫臏旅遊城是在中國古「億城寺」遺址的基礎上興建的。整個景區劃分為三大區域,即,孫臏紀念區、佛教文化區、園林游覽區。
10、成武縣文亭湖風景區
由於成武較早採用築堤護城防水的辦法,故而古城和整個護城堤內淤積較少,一堤之隔,內外地面落差竟達3米之多。15700米長的護城堤內形成了水波盪漾的萬畝城湖。這樣由護城堤防水而形成如此之大的盆地,又積水成湖,城湖合一,歷史悠久又保留至今的城鎮湖泊,在我國是非常罕見的。成武縣老城區有護城大堤,西起牛角尖,東至程堤口,南弦北弧,呈半月形,東西長,南北短,將縣城環抱其中。據文物普查和專家考證,護城大堤始築於戰國,後經秦、漢至元、明、清幾經加固和補修才得以保存至今。
㈡ 定陶縣有什麼好玩的
名勝古跡
仿山旅遊區
仿山位於縣城北6公里,菏(澤)商(丘)公路東1公里處。屬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魯西南地區著名旅遊景點和游覽勝地,為國家AAA級景區。
官堌堆
官堌堆位於定陶縣城西北6.3公里,仿山鄉姜樓村南400米處。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堌堆高6米,長60米,寬 48米,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
官堌堆文化內涵豐富,從發掘出土的石刀、石鐮、石針、陶器等文物考證,此堌堆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新石器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洪水茫茫,人類只得擇高台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後,「九河既道,雷夏復澤,於是民得下丘居土」。該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7]
戚姬寺
戚姬寺位於縣城東北6.5公里,杜堂鄉戚庄村西,佔地面積3334平方米,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戚姬,漢高祖劉邦之愛妃。楚漢相爭時,彭城(今徐州市)一戰,劉邦失利,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今戚姬寺東),與戚姬結為夫妻。戚夫人就此有孕,後生子如意。[7]
項梁墓
項梁墓位於定陶縣城東北2.5公里,堌堆劉庄西南100米處。現存封土高出地面2米,南北長130米,東西寬52米,佔地面積10餘畝,平面呈橢園形。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
梁王台
梁王台遺址位於定陶縣城東北3公里,定陶鎮賈樓村西北100米。梁王台南北長50米,東西寬35米,高2米。乃漢初梁王彭越的點將台。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 。
梁王台(4張)
范蠡墓
定陶縣城往東北走5華里,就到了一個叫崔庄的小村落。穿過一片田地,往村北再走200米,有一土冢,即為范蠡墓,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史記·貨殖列傳》:范蠡「之陶為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范蠡十九年間,三致千金,富可敵國,成為後世商人尊奉的商業鼻祖。
左山寺
左山寺,又名左山禪寺,位於定陶縣馬集鎮郭庄村南300米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名興華禪院,建於東漢年間,隋、唐、宋時最為興盛。明代寺院佔地2.67餘公頃,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戲樓、寺門、鍾樓、鼓樓、關帝廟、白衣奶奶廟、龍王殿、祖師廟等300餘間,以天王殿、十八羅漢堂、立佛殿、睡佛殿、藏經殿和百神殿最為雄偉。殿中的神像雕刻精巧,造型優美,百神殿百尊神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寺院西南角有寶乘塔,下藏舍利子6顆。[7]
陶丘
陶丘,一名釜丘,位於定陶縣城西南4公里,馬集鎮費庄村北200米處。《竹書紀年》:「堯八十九年作游宮於陶,九十年帝游居於陶」。
《寰宇記》:「河濱在定陶縣西南十里,即陶丘」。河濱寺原寺門橫額書「虞舜陶處」,該寺毀於抗日戰爭時期。堯治陶丘,舜曾在這里做過陶器。[7]
定陶漢墓
定陶靈聖湖漢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馬集鎮大李家村西北約2000米。 墓地原有3座大型封土墓葬,封土早年被平毀。 該墓葬屬於「甲」字形大型木槨墓,封土直徑約150米。從墓室結構初步判斷,墓葬年代屬於西漢晚期。該墓是山東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木槨墓葬。2013年4月,山東省定陶靈聖湖漢墓入選 被稱為「文物界奧斯卡」的201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定陶古景
定陶古八景
1、柳河春浪2、蕭寺曙鍾3、長岸煙迷4、仿山雪霽5、河濱漁唱6、塔院梵音7、石井月華8、斑枝麟跡
定陶新八景
1、鬷丘草色2、汜水花明3、阿谷停雲4、梁台繞霧5、左崗林樾6、蛇囿池塘7、戚堌晚鴉8、官亭古樹
非物質文化遺產
仿山山會、兩夾弦、定陶皮影、牛屯鼓樂、陶朱公傳說、戚姬傳說、定陶梅花拳、曹州繩藝、曹州堆綉
㈢ 定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嗎
定陶縣 定陶古稱陶,又名陶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漁獵耕種,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全國性經濟都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堯、舜時期為古陶國。夏商有三翮國。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為曹伯,建曹國,都陶丘。據《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 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漢書·地理志》:「禹貢陶丘在縣西南,有陶邱亭。」。據《說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縣歷史上曾12次為國,8次為郡,2次置軍,終以縣至今。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定陶縣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定陶縣隨菏澤專區劃屬山東省。1958年11月,定陶析入菏澤、成武兩縣,改屬濟寧專區。1961年6月,恢復定陶縣,屬菏澤專區。1978年3月,菏澤地區行政公署成立,定陶縣屬菏澤地區。 1995年10月23日,撤銷定陶縣孟海鄉、張灣鄉,設立孟海鎮、張灣鎮。 2000年,菏澤地區改菏澤市,定陶縣屬菏澤市至今。定陶縣轄6個鎮、13個鄉。 名勝古跡 仿山 位於縣城北6公里,屬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魯西南地區著名旅遊景點和游覽勝地。《定陶縣志》記載:「仿山在縣西北十二里,層阜隆然,古曹國葬地,積壤之高,彷彿如山,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並祠焉。」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分封天下,遂封其弟叔振鐸於曹,建曹國,都陶丘。古曹國是西周首次分封的諸侯國之一。曹國自曹叔振鐸至伯陽25代君王死後皆葬於仿山,歷代國君不斷將墓地封高加大,逐漸形成高阜,彷彿如山,故稱仿山。公元前487年曹亡後,曹民懷念故國,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屢圮屢建,延續不絕。唐宋以後,仿山陸續建造寺廟道觀,至明清時達到鼎盛,廟宇計有4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風景寺廟園林。為開發利用仿山旅遊資源,定陶縣政府設立了仿山旅遊開發區,運用市場手段籌集資金,投資2.6億元進行開發建設。目前,投資3800的一期工程「陶都神苑」景區已建成,並對遊客開放。規劃項目全部建成後,仿山將成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以儒商文化文化為靈魂,以田園水景為特徵,以范蠡文化園、五湖樂園、世外陶村、陶朱公商貿區、陶都神苑五大板塊為支撐,融農業觀光、城郊遊憩、商務旅遊、宗教攬勝等旅遊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生態旅遊區。 官堌堆 位於仿山鄉姜樓村南,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堌堆高6米,長60米,寬48米,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此登基稱帝,故曰官堌堆 ,亦名受命壇、即位壇。官堌堆文化內涵豐富,從發掘出土的石刀、石鐮、石針、陶器等文物考證,此堌堆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新石器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洪水茫茫,人類只得擇高台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後,「九河既道,雷夏復澤,於是民得下丘居土」。該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公元前202年2月,漢劉邦在楚漢相爭獲勝後,回師定陶,「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在官堌堆舉行登基大典,建立起延續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戚姬寺 位於縣城東北6.5公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戚姬,漢高祖劉邦之愛妃。劉邦即位後,封呂雉為皇後,劉盈為太子;封戚姬為貴妃,其子劉如意為趙王。後來劉邦感到太子劉盈性情懦弱,「不類己」,常想廢掉劉盈,立如意為太子。因此戚姬母子遭到呂後的嫉忌。劉邦死後,呂後便毒死了劉如意,又將戚姬的兩眼挖出,雙耳燒聾,四肢砍去,灌了啞葯,扔在廁所里,名之曰「人彘」(人豬的意思),將戚姬活活地折磨而死。漢文帝劉恆即位以後,鏟除諸呂,於公元前179年在戚姬的故鄉修建寺院,以作紀念。寺院建築在高大的土堌堆上,環境僻靜,樹木參天,引來許多烏鴉來此築巢。每到傍晚,群鴉歸來,繞寺飛鳴,似為哀悼戚姬。 梁王台 位於縣城東北3公里,乃漢初梁王彭越的點將台。秦朝末年,昌邑(今屬巨野)人彭越曾在定陶、巨野、金鄉一帶聚眾起兵,反抗暴秦。他初事項羽,後歸劉邦。在反秦伐楚中,屢立奇功。項羽烏江自刎後,劉邦封他為梁王,建梁國,都定陶。劉邦稱帝後,怕有功王侯反叛,便大肆誅戮異姓王。呂後在害死韓信後不久,又誣彭越謀反,劉邦將他殺害,並夷滅三族。為了威懾其他王侯,劉邦下令將彭越的屍體剁成肉塊,煮成肉醬,讓諸王分食。後人對彭越的這種悲慘遭遇深表同情,就在他的點將台上建殿立碑,以示悼念。梁王台周圍低窪潮濕,早晨遠望台上,白氣茫茫,似霧環繞,因有梁王被害,冤魂不散的傳說。 項梁墓 位於縣城東北2公里的堌堆劉庄村南。項梁,秦末戰爭中著名反秦將領,楚名將項燕之子,霸王項羽之叔父。項梁曾因殺人而避居吳中(今江蘇蘇州)。公元前209年,陳涉揭竿起義,項梁、項羽斬會稽(今浙江紹興)郡守,舉兵響應。項梁借楚將聲威,節制起義軍各部聯合反秦。他自號武信君,在定陶、東阿一帶屢破秦軍。由於連打勝仗,項梁開始驕傲輕敵,秦將章邯乘機來攻。公元前208年9月,項梁與秦軍大戰於定陶,兵敗身死,就地埋葬。 左山寺 位於馬集鎮郭庄村南300米處。據《山東通志》載:「山南即舊州治(左城),崗阜連屬。林木交映。」當年寺院高大宏偉,古樹參天,林木成蔭,風景宜人。春秋左丘明父葬於左山,後人有「前賢磊落在春秋,爽氣蔥蘢耀帝邱,太史已隨山木古。
㈣ 定陶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定陶縣 定陶古稱陶,又名陶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漁獵耕種,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水陸交通中心和全國性經濟都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堯、舜時期為古陶國。夏商有三翮國。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為曹伯,建曹國,都陶丘。據《史記》載:春秋末期,范蠡助越滅吳後, 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漢書·地理志》:「禹貢陶丘在縣西南,有陶邱亭。」。據《說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縣歷史上曾12次為國,8次為郡,2次置軍,終以縣至今。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定陶縣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定陶縣隨菏澤專區劃屬山東省。1958年11月,定陶析入菏澤、成武兩縣,改屬濟寧專區。1961年6月,恢復定陶縣,屬菏澤專區。1978年3月,菏澤地區行政公署成立,定陶縣屬菏澤地區。 1995年10月23日,撤銷定陶縣孟海鄉、張灣鄉,設立孟海鎮、張灣鎮。 2000年,菏澤地區改菏澤市,定陶縣屬菏澤市至今。定陶縣轄6個鎮、13個鄉。 名勝古跡 仿山 位於縣城北6公里,屬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魯西南地區著名旅遊景點和游覽勝地。《定陶縣志》記載:「仿山在縣西北十二里,層阜隆然,古曹國葬地,積壤之高,彷彿如山,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並祠焉。」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分封天下,遂封其弟叔振鐸於曹,建曹國,都陶丘。古曹國是西周首次分封的諸侯國之一。曹國自曹叔振鐸至伯陽25代君王死後皆葬於仿山,歷代國君不斷將墓地封高加大,逐漸形成高阜,彷彿如山,故稱仿山。公元前487年曹亡後,曹民懷念故國,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屢圮屢建,延續不絕。唐宋以後,仿山陸續建造寺廟道觀,至明清時達到鼎盛,廟宇計有40餘座,形成規模宏大的風景寺廟園林。為開發利用仿山旅遊資源,定陶縣政府設立了仿山旅遊開發區,運用市場手段籌集資金,投資2.6億元進行開發建設。目前,投資3800的一期工程「陶都神苑」景區已建成,並對遊客開放。規劃項目全部建成後,仿山將成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以儒商文化文化為靈魂,以田園水景為特徵,以范蠡文化園、五湖樂園、世外陶村、陶朱公商貿區、陶都神苑五大板塊為支撐,融農業觀光、城郊遊憩、商務旅遊、宗教攬勝等旅遊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生態旅遊區。 官堌堆 位於仿山鄉姜樓村南,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堌堆高6米,長60米,寬48米,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此登基稱帝,故曰官堌堆 ,亦名受命壇、即位壇。官堌堆文化內涵豐富,從發掘出土的石刀、石鐮、石針、陶器等文物考證,此堌堆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新石器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洪水茫茫,人類只得擇高台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後,「九河既道,雷夏復澤,於是民得下丘居土」。該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公元前202年2月,漢劉邦在楚漢相爭獲勝後,回師定陶,「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在官堌堆舉行登基大典,建立起延續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戚姬寺 位於縣城東北6.5公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戚姬,漢高祖劉邦之愛妃。劉邦即位後,封呂雉為皇後,劉盈為太子;封戚姬為貴妃,其子劉如意為趙王。後來劉邦感到太子劉盈性情懦弱,「不類己」,常想廢掉劉盈,立如意為太子。因此戚姬母子遭到呂後的嫉忌。劉邦死後,呂後便毒死了劉如意,又將戚姬的兩眼挖出,雙耳燒聾,四肢砍去,灌了啞葯,扔在廁所里,名之曰「人彘」(人豬的意思),將戚姬活活地折磨而死。漢文帝劉恆即位以後,鏟除諸呂,於公元前179年在戚姬的故鄉修建寺院,以作紀念。寺院建築在高大的土堌堆上,環境僻靜,樹木參天,引來許多烏鴉來此築巢。每到傍晚,群鴉歸來,繞寺飛鳴,似為哀悼戚姬。 梁王台 位於縣城東北3公里,乃漢初梁王彭越的點將台。秦朝末年,昌邑(今屬巨野)人彭越曾在定陶、巨野、金鄉一帶聚眾起兵,反抗暴秦。他初事項羽,後歸劉邦。在反秦伐楚中,屢立奇功。項羽烏江自刎後,劉邦封他為梁王,建梁國,都定陶。劉邦稱帝後,怕有功王侯反叛,便大肆誅戮異姓王。呂後在害死韓信後不久,又誣彭越謀反,劉邦將他殺害,並夷滅三族。為了威懾其他王侯,劉邦下令將彭越的屍體剁成肉塊,煮成肉醬,讓諸王分食。後人對彭越的這種悲慘遭遇深表同情,就在他的點將台上建殿立碑,以示悼念。梁王台周圍低窪潮濕,早晨遠望台上,白氣茫茫,似霧環繞,因有梁王被害,冤魂不散的傳說。 項梁墓 位於縣城東北2公里的堌堆劉庄村南。項梁,秦末戰爭中著名反秦將領,楚名將項燕之子,霸王項羽之叔父。項梁曾因殺人而避居吳中(今江蘇蘇州)。公元前209年,陳涉揭竿起義,項梁、項羽斬會稽(今浙江紹興)郡守,舉兵響應。項梁借楚將聲威,節制起義軍各部聯合反秦。他自號武信君,在定陶、東阿一帶屢破秦軍。由於連打勝仗,項梁開始驕傲輕敵,秦將章邯乘機來攻。公元前208年9月,項梁與秦軍大戰於定陶,兵敗身死,就地埋葬。 左山寺 位於馬集鎮郭庄村南300米處。據《山東通志》載:「山南即舊州治(左城),崗阜連屬。林木交映。」當年寺院高大宏偉,古樹參天,林木成蔭,風景宜人。春秋左丘明父葬於左山,後人有「前賢磊落在春秋,爽氣蔥蘢耀帝邱,太史已隨山木古。
求採納
㈤ 定陶好玩的地方
仿山.
呵呵.從網路無意看到這個問題,興奮中..
我是在外漂泊的定陶人.
㈥ 定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一、仿山曹國墓景點。
二、馬集力本屯左山寺。
㈦ 定陶哪裡好玩啊,哪條街最繁華大
老城區興華路,青年路是比較大的主幹道,金茂街是最繁華的購物街。北邊新城區府前大道,鏡湖廣場和公園吧。這是城區,北面還有仿山度假區,適合遊玩。
㈧ 山東菏澤周邊有哪些便宜又好玩的地方,
菏澤旅遊景點有:
1、曹州牡丹園:由菏澤市牡丹區牡丹街道辦事處的趙樓、李集、何樓和毛胡同4個村的牡丹園連綴而成,因菏澤古稱曹州,故名。全園面積80公頃,是目前世界上品種最多、面積最大的牡丹園,擁有新老品種3類6型8大色達480多個。每年4月22日至28日被定為「菏澤國際牡丹花會」,常有上百萬的國內外遊人慕名前來賞花。而蒲松齡先生所著《聊齋》中的《葛巾》篇,即以牡丹名貴品種「葛巾紫」之名,塑造了善良多情的花仙葛巾娘子。
牡丹園南北兩座牌樓式大門門楣均高懸舒同先生書寫的「曹州牡丹園」五個大字。花園分東、西、北三個觀賞區。觀花樓前,有溥傑先生手書「天下第一香」和舒同大師手跡「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另有牡丹仙子的塑像。每年穀雨前後園內花海一片,登樓舉目四望,五顏六色的牡丹花猶如彩浪奔涌,但見:紅牡丹艷若蒸霞,粉牡丹色香兼備,白牡丹清純高雅,黃牡丹姿色絕倫,綠牡丹色奇出眾,紫牡丹雍容華貴,藍牡丹姿容清香,黑牡丹墨中透紅。徜徉在華麗高貴的萬花叢中,使人想起當年百花均摧眉折腰,獨有牡丹堅貞不屈、寧可被貶也不向權貴低頭的高貴和它眾多美麗而神秘的傳說,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附近還有百花園、古今園與之相呼應,倍受國內外遊人喜愛。每逢牡丹節期間,遊人如潮,盛況空前。
曹州書畫院:位於菏澤城區廣福南街西側,建於1985年,佔地1.6公頃,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為菏澤書畫研究、收藏、展覽活動的中心。書畫院建築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現代園林風格,建有展廳、創作樓、晃媚版畫藝術陳列館、趙登禹紀念館、曹州書畫家作品陳列館、曹州碑廊和藝苑賓舍等,收藏作品近2000幅。院內曹州碑林有碑刻400餘塊,碑文作品以當代全國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為主。畫院西南、東牆內側建有碑廊,全長160米。畫院內還建有亭台、假山、噴泉及各種花卉,景觀幽雅。
2、堯王墓:位於鄄城縣城南7公里處富春鄉趙千庄村南谷林寺,又名堯陵。
堯約生活在公元前22世紀,乃軒轅黃帝之玄孫,德能兼備。他身為部落聯盟首領,不自恃且恭勤節儉,禪位於賢而不傳於子,更令世人敬佩。《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1935年黃河決口,已毀。陵前現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書「祭文」碑和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淄州知州繆潤紱書「帝堯陶唐氏墓」碑各一塊。碑前有享殿、東西朝房、東西更衣亭、大門、牌坊、聖母殿等建築。院內另有石碑數塊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堯母慶都陵,西350米有堯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黃河金堤,北臨箕山河。而現在卻僅存墓、碑、龜#及柏等稀物。
3、 孫臏故里:孫臏,字伯靈,齊國鄄邑(今鄄城縣紅船鎮孫老家村)人,孫武的後代,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曾與龐涓同師鬼穀子王栩學兵法,後在魏國受龐涓陷害被割去臏骨,由齊使救出,並被齊威王拜為軍師,數助齊帥田忌敗魏軍。周顯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於桂陵截擊並大敗龐涓,創下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光輝戰例。周顯王二十六年(公元343年)於馬陵誘殲魏軍,殺死其統帥龐涓,此即歷史上著名的馬陵之戰。他主張「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可以寡敵眾、以弱勝強,強調「內得民之心,外知敵之情」。孫臏晚年退隱鄄邑孫家花園,設館授徒,鑽研兵法戰策,著有《孫臏兵法》89卷,圖4卷。
另在孫老家村有孫臏家祠和孫臏紀念館。家祠內塑有孫臏彩像一尊,而紀念館中的臏公紀念碑及當代百餘位將軍題寫之碑林亦頗具風采。
4、秦王避暑洞:位於巨野縣金山南坡。因洞內冬暖夏涼,又名清涼洞。有詩贊曰:「六月入得避暑洞,清涼如水世間無」。據考為漢代昌邑王劉賀之廢冢。另據史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帝前曾在此歇兵避暑,故名「秦王避暑洞」。它開鑿於西漢中期,劈山鑿成,宮道長100餘米,東西寬5.33米,高5米,兩壁平滑,上刻「清涼洞記」、「秦王洞壁記」、「大明禪院記」及歷代官吏文人的題詠詩文,內有唐代石雕佛像。秦洞背風朝陽,晨霧暮靄常穿射而入,使洞內雲霧繚繞,猶如仙境一般,故稱秦洞雲霞。
山南麓紅土山有禹梁山漢墓,乃西漢中期王侯墓葬,東西長70米,南北寬近5米,出土隨葬品1051件,其中兵器、玉器、寶劍數量之多實為罕見,現均存於縣文化館中。
5、 永豐館:位於巨野縣城東南角,始建於五代後周(公元951-960年),至北宋年間(公元960-1127年)才建成。塔為磚石結構,高30米,為七級八角四門樓閣式,上層周長36米,下層周長44米,塔尖為圓型亭式磚木結構,高1.85米,青瓦覆蓋。地面上現存5層,底部2層已淤於地下。永豐塔已有千餘年歷史,歷經洪水、地震,仍完好無損。清晨登塔眺望,東面山色蒙蒙,霞光絢麗,北有文廟大成殿,雄偉壯觀。永豐塔附近還有荷塔、石橋與之交相輝映,景色甚美。
6、宋江故里:鄆城是《水滸》英雄的故鄉,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依據名著《水滸》的旅遊資源豐富,如宋江故里宋家村,晃蓋故里東溪村,吳用老家車市,智取生辰綱之地黃泥崗等都分布在鄆城。
宋江,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鄆城水堡宋家村人。其少有帥才,勇猛強悍,仗義疏財,扶弱抑強。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聯合36人率眾起義,活動於山東、河北一帶,經歷十郡,官軍數萬莫敢抗拒,曾在梁山泊設營紮寨。一生深明大義,知人善任,一身正氣,深受士卒及百姓擁戴,為後人所敬仰。1985年,宋江武校於鄆城建成,現名為宋江武術院。目前該院有42個文武結合班,學員5000餘人,
先後參加國家級慶典演出58次,備受國內外各界贊譽,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獎牌900多枚,是鄆城一顆耀眼的明珠。
7、 觀音寺塔:位於鄆城縣文物管理處大門內水塘中。該塔因建於觀音寺(已毀)內,故名。塔原有7層,建於五代·唐長興二年(公元923-936年),故又稱唐塔。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結構,因黃河數度決口而淤積,現地面上僅存四級,高約32米,底周長44米。塔因年久失修及地震損害,至清末時,頂部倒塌,呈官帽狀,人稱之荒塔或襆頭塔。1993年,塔經重新整修復原,並辟為公園。觀音寺塔有許多美麗傳說和奇怪的現象。
傳說此塔乃玉帝賜於李靖用以降其子哪吒的寶塔,後父子和好,托塔天王李靖揮劍將寶塔斷為三截,塔基落入鄆城,塔身降至巨野(永豐塔),塔頂飄至汶上(太子靈蹤塔),故三縣之塔如出一轍卻只有汶上塔細而有剎,另二塔則無。
8、單縣牌坊:單縣古城,因其歷史上牌坊多而精聞名天下,均為節孝坊,全石結構,四柱三間,斗拱重檐,構築精巧,氣勢巍峨,平面為「一」字形,四柱和額枋上雕刻精美,或雲龍纏繞,或鶴鳳翱翔,或八仙慶壽,或二十四孝等。其中,百獅坊和百壽坊以其雄偉的氣勢鶴立於牌坊之林,兩坊結構精巧,宏偉壯觀,雕刻精細,玲瓏剔透,主次分明,繁而不亂,是全國罕見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築。
百壽坊俗稱朱家牌坊,位於單縣城內勝利北街,乃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翰林院孔目贈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個不同書體的「壽」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魚子狀石灰岩構成,通高13米、寬8米,四柱三間三層樓閣式建築。其獨特之處是:坊座雕有8頭矯健雄獅昂首遠望,8條出水蛟龍繞柱回舞,額枋上飾滿盛開牡丹,與正間上下額枋祥雲間翩翩飛舞的5隻透雕仙鶴、次間上額枋浮雕的相對翱翔之鸞鳳構成了具有無窮魅力之藝術佳作,寓意「福壽萬年」、「富貴無媲」或「喜上眉梢」。
而百獅坊則俗稱張家牌坊,被譽為「天下第一坊」,位於牌坊街中段。因其夾柱精雕一百個姿態各異的石獅子而得名,寓有「百事(獅)如意,百世(獅)多壽(獸)」之意。乃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為贈文林郎張蒲妻朱氏而建,全石結構,高14米,寬9米,四柱三間五樓式,正間單檐,次間正檐,歇山頂,全部石砌。坊座八根夾柱透雕群獅八組,大獅子獰猛崢嶸,小獅子環繞戲耍。每根夾柱前、左、右三面均浮雕松獅圖。四柱和枋額上透雕雲龍,其它部位也透雕加浮雕雲龍旋舞,珍禽異獸、花卉圖案。
9、仿山古曹國墓群:位於定陶縣城北6公里處,系周代(約公元前1066-公元前221年)曹國國君墓地,因其突兀如山,故名。墓群分東西兩山,東山乃自周武王之弟曹國國君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墓葬地。至漢代又有多名官宦葬於此地,形成下部周墓,上部為漢墓,佔地3.82公頃。隋代開始建廟立碑,漸漸形成蒼松翠柏覆蓋,廟宇樓閣聳立之游覽勝地,20世紀60年代間曾被毀,現已修建恢復廟宇殿閣並建仿山湖及仿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