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帶游泳池
1. 洛帶有什麼好玩的
獨特的客家建築
洛帶鎮老街的建築以明末清初的風格為主。這些民居多為單四合院式,「二堂屋」結構,門外為小曬壩,門內為天井,天井上方正中為堂屋。屋脊有「中花」和「鰲尖」作裝飾,屋頂多以小青瓦和茅草覆蓋,屋前多挖荷塘。客家民居冬暖夏涼,通風和採光都很科學。現鎮內的巫氏大夫第即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客家民居的典型。
特有的民風民俗
客家人喜唱山歌,內容豐富多彩,全面反映客家人的生產、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轉優美,唱詞生活氣息濃郁。他們每年端午節都要進行斗山歌比賽,男女對歌尤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興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趕場酒吃醉》等,皆為難得之精品。
洛帶因其千年古鎮的悠久歷史和客家移民的西進運動而積淀下了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其中「一街七巷子」和「五館一園」最具代表性。
一街七巷子:洛帶古街主要由上下街和北巷子、鳳儀巷、槐樹巷、江西館巷、柴市巷、馬槽堰巷、糠市巷組成。入夜,主街上下山門和七條巷子的棚子門一關閉,古鎮就構成一個完整而封閉的防禦體系。
廣東會館:為洛帶鎮的標志性建築,又稱「南華宮」,座北向南,主體建築面積3310平方米,由前、中、後三殿構成。其中,後殿為二樓一底的重檐歇山式木構建築,頂覆蓋以黃色的琉璃筒瓦,兩側有高拱曲起的風火牆,給人以氣勢恢弘,凌風欲飛和古樸庄嚴之感。館內有石刻楹聯條幅,聯文取意及書法鐫刻堪稱上乘。 江西會館:晚清時由江西籍客家移民籌資興建。從北向南,主體建築由樂樓、左右廂房、院壩、前中後三殿及一個小戲台構成,復四合院式,佔地面積1185m2。該館整體布局嚴謹,空間安排合理,尤其是中後殿之間的天井裡伸出一個小戲台,其構思獨特,為四川客家會館中所未曾見。該會館具有較高的建築美學價值,經常被影視界選為拍片場所。
湖廣會館:湖廣移民於清乾隆11年(1746年)捐資修建,因供奉大禹,又稱「禹王宮」。會館坐北朝南,依中軸線對稱排列,建築面積2771 m2。館內有大小不等、儀態各異的玻璃鋼觀音塑像多尊,無不惟妙惟肖,其中尤以大殿一尊卧式巨型睡觀音為罕見。殿廊彩繪觀音故事壁畫獨具風格,引人入勝。館內天井雖無下水道,但無論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漲,該天井也不會淌水漫延,為該館一大奇跡,傳為大禹保佑之故。
川北會館: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原址成都市卧龍橋街,始建於清同治年間。由於成都市舊城改造的需要,該館原貌遷至洛帶鎮,工程總佔地五畝。
龍泉驛區博物館:原燃燈寺遷建。燃燈寺原座落於鎮東的三峨山上,始建於唐初,曾名信相寺、聖母院、瑞應禪院、瑞應寺。清中葉後,因寺內供奉鐵鑄燃燈古佛,改稱"燃燈寺"。1988年遷建成立龍泉驛區唯一的地方性綜合型博物館,陳列的文物多為龍泉驛區出土的歷代銅器、陶器、鐵器、石刻、陶俑、鐵幣及原燃燈寺部份文物。
洛帶公園:民國17年(1928年)由洛帶民國團總、袍哥舵把子劉惠安倡導地方群眾和袍哥碼頭集資修建,位於鳳儀巷北,佔地約60餘畝。園內綠樹成蔭,花草繁茂,茶社幽靜,亭榭廊柱木刻楹聯,古風濃郁。主要建築為四館、三亭、一祠,加之一方水池,廣種蓮藕,曲橋相通。最具特色和價值的是園內的「女茶社」,乃過去客家婦女集中休閑品茗聊天之所,不納男賓。其間一副"塵世囂囂到厭煩時來暫歇,茶煙細細得清閑處且偷安"的對聯正是當年客家婦女擁有與男性同等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見證。
洛帶鎮境內還有基督教堂、三道財神、天子應山、滾龍坡、煙霞洞、紅豆林、玉帶湖等多處古跡勝景和美妙傳說。
每年7月26,27號一般會舉行水龍節<類似潑水節>,場面熱鬧, 極具特色.
2. 洛帶古鎮的「洛帶」一詞的由來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洛帶鎮是一個客家古鎮,於三國時期建鎮,相傳因蜀漢版後主權劉禪的玉帶落入鎮旁的八角井而得名「落帶」,後因「落」「洛」同音,後人取鎮名為洛帶。唐宋時,洛帶隸屬成都府靈泉縣,排名東山「三大場鎮」之首。洛帶鎮的出名是近年來的事,吸引人之處則是生活在這里的客家人、特色的美食以及濃郁的客家風情
3. 成都周末適合去哪玩
自駕還是趕車?
洛帶古鎮
新都桂湖公園
歡樂谷
平樂古鎮
南湖夢幻島
溫江國色天香
4. 關於洛帶古鎮的神話傳說有那些
從前,洛帶鎮叫甑子場。場內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為東海龍王口內中所吐,味極甘甜容,泡茶茶香,洗臉美顏。井裡有東海鯉魚,肉味鮮美,食之可益壽延年。蜀太子阿斗聞之,擇一黃道吉日,率眾太監來到甑子場八角井旁。但見一條條金色鯉魚穿石洞於水井和池塘間游進游出, 煞是可愛。眾太監脫靴挽褲,下得池來,撲騰半日,終無斬獲,急煞阿斗。卻聞身後一聲「好」,一條尺長大魚隨一白發老者釣竿甩動,劃一弧線,飛出井來。阿鬥眼紅,老翁卻不賣。太監強搶,阿斗得魚。魚落阿斗 手中而不甘,奮力擺尾,阿斗連人帶魚跌入池塘。魚兒穿石洞進八角井,溜哉。阿斗氣極,和衣跳入井中。那魚卻鑽進海眼,回東海去也。阿斗被眾太監拖起,忙亂中腰帶卻掉入井底。回頭欲找老翁算帳,已無人影,老翁坐釣處僅餘一白綢帕,上書一詩: 不思創業苦,孺子太荒唐。帶落八角井,帝運終不昌。 阿斗臉鐵青,團綢帕擲井中,堵住了海眼,井水從此變渾變苦。後人遂改甑子場名為「落帶鎮」,後演變為 「洛帶鎮」。
5. 洛帶的來歷
洛帶鎮歷史悠久,相傳漢代即成街,名"萬景街";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興市,更名為"萬福街";後因蜀漢後主劉阿斗的玉帶落入鎮旁八角井而更名為"落帶"(後演變為"洛帶")。唐宋時,隸屬成都府靈泉縣(今龍泉驛區),名排東山「三大場鎮」之首。清朝時更名為甄子場,後復原名並沿用至今,是一個千年古鎮和歷史文化名鎮。鎮內傳說眾多、古跡遍地,場鎮老街以清代建築風格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廣東、江西、湖廣、川北四大客家會館、客家博物館和客家公園坐落其中,是名符其實的「客家名鎮、會館之鄉」。鎮內90%以上的居民為客家人,至今仍講客家話,沿襲客家習俗,被譽為「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
洛帶古鎮 名字由來有幾種說法:
一說從前,洛帶鎮叫甑子場。場內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為龍王口中所吐,味極甘甜,泡茶茶香,洗臉美顏。井裡有東海鯉魚,肉味鮮美,食之可益壽延年。蜀太子阿斗聞之,擇一黃道吉日,率眾太監來到甑子場八角井旁。但見一條條金色鯉魚穿石洞於水井和池塘間游進游出, 煞是可愛。眾太監脫靴挽褲,下得池來,撲騰半日,終無斬獲,急煞阿斗。卻聞身後一聲「好」,一條尺長大魚隨一白發老者釣竿甩動,劃一弧線,飛出井來。阿鬥眼紅,老翁卻不賣。太監強搶,阿斗得魚。魚落阿斗手中而不甘,奮力擺尾,阿斗連人帶魚跌入池塘。魚兒穿石洞進八角井,溜哉。阿斗氣極,和衣跳入井中。那魚卻鑽進海眼,回東海去也。阿斗被眾太監拖起,忙亂中腰帶卻掉入井底。回頭欲找老翁算帳,已無人影,老翁坐釣處僅餘一白綢帕,上書一詩: 不思創業苦,孺子太荒唐。帶落八角井,帝運終不昌。 阿斗臉鐵青,團綢帕擲井中,堵住了海眼,井水從此變渾變苦。後人遂改甑子場名為「落帶鎮」,後演變為 「洛帶鎮」。
二說為鎮旁有一「洛水」環繞,形如玉帶,故名「洛帶」。
三說為場鎮老街蜿延一公里,狀如玉帶自天飄落,故名「落帶」,後演變為「洛帶」。
6. 成都洛帶玉帶湖
到洛帶古鎮下車以後,走到古鎮上面的牌坊那裡,然後右手邊,有一個坡坡,下去以後專,正對面 有一條屬小路,一直走上去就是了。15分鍾左右。玉帶湖其實就是個水庫,劃船、釣魚、游泳。如果你時間充足就不要去玉帶湖 ,去金龍長城還好點,在洛帶總站坐車,1元1人,來回車程在1個半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