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寺遊客
⑴ 塔爾寺不買門票進的去嗎
塔爾寺不買門票不能進去,門票是80.00元/人。
塔爾寺內收藏有大量鎏金銅佛像、銅佛像、金銀燈、金書藏經、木刻板藏經、法器、靈首塔、御賜匾額、壁畫、堆綉等文物。其中壁畫與堆綉、酥油花被譽為塔爾寺三絕。
壁畫多以礦物顏料畫在布幔上,內容主要為經變、時輪、佛等。堆綉是用各色綢緞、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綉成佛、菩薩、天王、羅漢、尊者、花卉、鳥獸等圖案
(1)塔爾寺遊客擴展閱讀:
塔爾寺的建築特點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聖地,主要建築依山傍塬,分布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
有大金瓦寺、大經堂、彌勒殿、九間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倉、丁科扎倉、曼巴扎倉、大拉浪、大廚房、如意寶塔等9300餘間(座),組成一龐大的藏漢結合的建築群,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
塔爾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經堂、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築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間殿宇僧舍,規模宏大,宮殿、佛堂、習經堂、寢宮、喇嘛居住的扎廈以及庭院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自古以來即為黃教中心及佛教聖地。
⑵ 到塔爾寺不能穿裙子嗎
進塔爾寺的女性,確實不能夠穿裙子。
進入塔爾寺景區參觀,新規定如下:男女遊客以下裝束不得進入塔爾寺參觀,女士吊帶衫長短裙短褲等,著長裙哪怕用衣服裹著都不行,男士短褲跨欄背心等,過於暴露或不符合規定的穿著,以及語言行為上惡意攻擊或者出言不遜者等,一律不得入內參觀。
(2)塔爾寺遊客擴展閱讀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凈上津梁」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並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三世達賴、四世達賴、五世達賴、七世達賴、十三世達賴、十四世達賴及六世班禪、九世班禪和十世班禪,都曾在塔爾寺進行過宗教活動。
塔爾寺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於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築,它與小金瓦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於一體的建築群。
⑶ 塔爾寺,一堆的人,不知道有幾個是為了信仰
祖師大德講:不輕初學。
初學的人,雖然信仰還不堅定。但只要能去寺院恭敬三寶,那都是有佛緣,都是值得贊嘆的。即使是普通遊客,只要能到佛教寺院,聽聞寺院誦經和鍾鼓之聲,都可以種下菩提種子,後世都會大吉大利,我們應該隨喜他們,祝福他們。
⑷ 塔爾寺青海湖的觀後感 要求1500字
旅行社的大巴車緩緩駛出西寧市,行走在通往青海湖的公路上,心情也隨著大巴車的顛簸而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導游的拿著話筒沿途介紹著一路的風光,耳朵里塞著MP3的耳麥和衣靠在座位的靠背上眯著雙眼愜意地享受著音樂和導游的解說,時不時睜開雙眼配合導游的解說看看窗外的景色,沒有工作的壓力也沒有生活的繁瑣,感覺真好!有時心裡在琢磨:難怪有些人願意大把花著股民的錢到處登山探險美名其曰尋找企業管理靈感,也不願意對股民進行分紅。
大巴車很快到了多巴,多巴是藏語,翻譯過來就是十字路口的意思,十字路口本沒有什麼好讓人記住的,但是它有一個國家級高原訓練基地,國家有兩個高原訓練基地,還有一個在雲南。因為是國家訓練基地,所以多巴也就讓人記憶深刻。
汽車繼續在公路上高速行駛,快要進入草原的時候,導游講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般都住在帳篷里,帳篷分兩種:一種白帳篷,是大人住的;另一種是黑帳篷,小孩們住的。當孩子們長大到成人的時候,父母們才會給他們准備白帳篷讓他們搬進去住,如果誰家的姑娘長大成人了住進白帳篷里了,就說明她可以自由戀愛了,小夥子們如果看上了就可以大膽地去求愛,但是如果你看見帳篷門口處掛有鐮刀和草鞋就不要進去了:因為裡面有人。要等到鐮刀和草鞋沒有了你才能進去,聽說是不需要負責任的。姑娘們在出嫁前都會生1到2個小孩,以此來顯示自己有本事,然後才能嫁個好人家,如果在結婚前沒有生過孩子,會被大家認為沒本事。
在導游的忽悠下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大巴車已經行駛在草原上了,因為剛下過雨,草原顯得格外清新,天空顯得格外的藍,白雲顯得格外的白,羊群和牛群在草原上悠然自在地啃著青草,時不時抬頭看看我們這些不速之客,雖然看不見它們的眼神但是能想到它們對我們擾亂它們的生活肯定感到不滿。車廂里開始騷動了:有人在感嘆鋼筋混凝土包圍之下生活的束縛,有人在感嘆環境污染下城市生活的煩惱,有人在討論人在怎樣的環境下生存才能長壽,還有人在說他看見了一頂白帳篷而且門口沒有掛鐮刀和草鞋。。。。。。綿羊和氂牛像是沒有聽見,依然愜意地行走的大草原上,遊客們的思緒伴隨著王洛賓《半個月亮爬上來》的歌聲在草原上飄揚。。。。。。
「看見青海湖了」,不知誰嚷了一句把大家的思緒從草原上拉了回來,舉目一望:果然青海湖要到了。
大巴車緩緩停在青海湖的入口處,急切的心情促使大家很快都下了車,「太簡陋了!」這是青海湖的大門給我的第一感覺:就一間小屋子坐落在通往湖邊的路上,已經掉了牆皮的門頭上寫著「青海湖」三個字,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青海湖的大門?怎麼沒有巍峨壯觀的建築?也沒有流光倜儻的裝潢?更沒有豪華的停車場。是沒有錢蓋嗎?不能,每年有這么多遊客光臨,旅遊收入足夠建一個富麗堂皇的大門;是不想蓋嗎?也不能,誰不想自家的「院落」為自己爭光呢?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解釋:環保,為了保護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為了給人們展現一個原生態的青海湖(只是我個人的理解,不知對不對,呵呵)。
來不及仔細琢磨,跟隨人群從大門魚貫而入到後院坐上旅遊車直奔湖邊。9月初在我們這里初秋不到,但是在青海卻有深秋的感覺,在青海有「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說法,早上出發時還是烏雲籠罩,此時卻是陽光四射,微風輕拂,湖面粼光閃閃煞是好看。因為天冷,鳥類大部分都遷徙的南方了,為數不多的幾只在遠處的湖面上嬉戲,給青海湖增添了靈性。面朝湖面背對陽光,輕風拂面,頓時心曠神怡,煩雜心事早已拋到九霄雲外,此時按下快門拍照留念必不可少。唯一的商店老闆開始向我們推銷氂牛奶,說「氂牛吃的是冬蟲夏草,喝的是礦物泉水,尿的是太太口服液,拉的是六味地黃丸」,有此等環保又營養的好東西你能忍心拒絕嗎?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來不及細細品味導游就開始催促我們上車去吃午飯了。這里要特別介紹一下青海湖的名吃:湟魚。此魚一年漲一兩,十年漲一斤,所以特別珍貴,也太別好吃,肉嫩而細膩,口感特別好,但是刺細而多,所以吃的時候要特別小心。我們去的時候已經封湖不讓打撈了,雖然吃到了湟魚但僅是嘗嘗而已,不過癮,有點遺憾,呵呵。
午飯後,行程改變方向直奔塔爾寺——一座有名的藏族佛寺,青海湖之旅宣告結束。
⑸ 西寧的塔爾寺門票是多少。
旅遊貼士
1、門票:80元。對現役軍人、殘疾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學齡前兒童等實行免票;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實行半價優惠。
2、導游講解費:根據人數確定,5人以下,20元/人。5人以上,10元/人。20人以上團隊5元/人。
3、開放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5時 。
4、注意事項:塔爾寺內不允許遊客拍照 。
5、最佳旅遊季節:每年5月至9月,是西寧最佳旅遊季節。
每年的十五是免門票的。
⑹ 塔爾寺的地位
塔爾寺作為我國藏傳佛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一是塔爾寺與宗哈巴大師以及發展史略說明,這座藏傳佛教名剎至今仍以大量的文化藝術珍品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朝覲和游覽的人士每年不論寒暑,總是絡繹不絕,這座寺院的影響所及,有目共睹。二是塔爾寺在明清時期曾是黃教勢力通向中央王朝的重要橋梁。三是塔爾寺曾是安多藏族經院教育的最高學府。四是塔爾寺是安多藏族地區最大的宗教活動中心。五是塔爾寺是我西部藏區最大的宗教文化藝術寶庫。六是塔爾寺一向成為我國西部地區信佛群眾的精神寄託處所。綜上所述,塔爾寺在其經歷的四百多年中,不僅因為它是黃教祖師宗哈巴大師的誕生地和甘青藏區最大的黃教寺院之一而享譽海內外,而且因為它在傳播藏族傳統文化,培養造就一批格魯派高僧大德,創建和發展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藝術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增強了它的社會歷史地位。
⑺ 塔爾寺對青海經濟的影響
塔爾寺是青海省最為重要和著名的旅遊吸引物,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西部,距離省會西寧市25千米,有寧塔高速公路與西寧相通(見圖1)。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重要聖地,是宗喀巴大師誕生之地,是藏傳佛教文化和藝術之寶庫,是安多藏區最有影響力的宗教活動中心。據統計,23年塔爾寺共接待遊客112.4萬人次,24年共接待遊客132.3萬人次,而27年僅1-7月就已經突破百萬人次。
塔爾寺旅遊表現出明顯的淡旺季特徵。每年2月、5月及1月是塔爾寺旅遊的黃金月份。遊客人數和門票收入明顯高於其他月份。5月和1月受「黃金周」的影響顯著,而每年正月的塔爾寺酥油花節,吸引了大量的遊客,造成2月份左右遊客數量反彈。
⑻ 進塔爾寺女性不能穿裙子,這是什麼原因
進塔爾寺的女性確實不能夠穿裙子,畢竟是一種不尊重。
⑼ 塔爾寺活佛見遊客的回答
其實 遊客都是被導游給忽悠了 佛教博大精深 是一個9年義務教育還。。。。的人隨便講的? 拋開導游的【滿天神佛】 試問1條哈達1000你買?!!!! !
⑽ 青海湖塔爾寺的風俗
塔爾寺屬於格魯派(黃教),遊客必須穿長衫、長裙進行游覽參觀,如果著裝太暴露將無法進行參觀游覽(格魯派有著嚴苛的管理制度)。該派強調嚴守戒律,因此得名。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
塔爾寺的節日——展佛節(曬大佛),當日清晨天不亮,塔爾寺的喇嘛們就要集中,做「曬大佛」前的各種准備,然後抬著巨大的佛像,沿著寺旁的山路,往山頂上走。
然後將巨大的佛像(大唐卡),從山坡下一直鋪放至山腳,這時巨大的佛像就展現在來參觀的成千上萬名群眾面前。
(10)塔爾寺遊客擴展閱讀
塔爾寺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
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凈上津梁」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