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岩畫遊玩攻略
1. 陰山岩畫有什麼特點
陰山岩畫的創作年代可上溯到10000多年前,歷經了十分漫長的歲月。陰山岩畫題材之廣、內容之豐、世上罕見。與其他岩畫相比,陰山岩畫主要特點有:
岩畫的作畫時代跨度大,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西夏時期、蒙元時期、明清時期共10個階段。
2. 陰山岩畫最多的地方在哪裡
早在5世紀時,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烏拉特後旗、烏拉特中旗、磴口縣境內的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他在著名的《水經注》中作了詳細的記述。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岩畫最早的記錄。
陰山岩畫分布非常廣泛,最多的地方在烏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東西延伸5000米,僅此一處,岩畫就在1000幅以上。
在地里哈日山東北不遠的山南坡和山頂部也有大量岩畫,和地里哈日山岩畫毗連一起,成為一個岩畫分布區。
地里哈日山西南約8000米的瓦窯溝北山,每隔2米至10米或稍遠一些便有一處岩畫,總數在900幅以上。
其次,在蹬口縣的北托林溝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米至3米就有一幅岩畫,最遠間隔不超過10米,其總數在500幅以上。
最密集的岩畫群一個在默勒赫圖溝一處迎北的崖壁上,有80個人頭像組成。另一個在格和尚德溝中段的一塊迎西的石壁上,由50個個體畫組成。
岩畫面積最大的是烏拉特後旗大壩溝口西畔石頭上的正方形岩畫,面積達400平方米。
3. 陰山岩畫的簡介
東西綿延千里的陰山山脈,橫亘在內蒙古自治區的中西部,它的南北草原廣闊,氣候條件宜人,是一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我國北方許多游牧民族,諸如:北狄、匈奴、鮮卑、突厥、回鶻(紇)、敕勒、黨項、契丹、鬼方、山戎、蒙古等都有相繼在這里生活過,並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在陰山山脈西段狼山地區。發現了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燦爛古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岩畫。
岩畫,顧名思義就是雕鑿或繪畫在岩石上的圖像。它以古樸、粗獷、凝煉的畫風和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關於陰山岩畫,早在公元5世紀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並把它寫進了《水經注》里:「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就是按照《水經注》提供的線索,在西起阿拉善左旗,中經磴口縣、潮格旗,東至烏拉特中後旗的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約40-70公里的陰山狼山地區發現了近萬幅的岩畫,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年代之悠久,令人嘆為觀止。
4. 陰山岩畫中牧獵場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哪幅畫
陰山岩畫表現有牧獵場景。在游牧民族生活中,行獵、放牧是他們維持生存的手段。在狩獵上,有單人行獵、雙人行獵、集體圍獵。獵人所用武器,主要是弓箭、棍棒。
行獵圖中突出的一點是獵人必有所獲。他們追捕的動物,每每帶箭著傷,反映了作畫者祈求收獲的願望。而放牧圖一般布局勻稱,動物排列有序,形狀優美。
牧獵場景的代表作品是《圍獵圖》,位於磴口縣托林溝的一塊岩石上。畫面上4個手持弓箭的獵人成扇形圍住了一群野山羊,驚慌的山羊群朝一個方向奔逃而開,唯恐落單。畫面氣氛熱烈而緊張,是先民真實狩獵生活的表現。
在遙遠的古代,這樣的岩畫或許起著傳授狩獵陣法的作用。
《雙人獵》中,兩個獵人拉滿了弓,將箭射向一隻長角羚羊。長角羚羊被技藝高超的射手追捕,自然無法逃脫,飛出的箭正中其頭部、胸口。
獵人們已經是勝券在握,只等著掙扎的羚羊耗盡體力倒下。這樣的畫面生動地表現了作者作畫時的激動心情,它寄託了那個遙遠年代裡的人們對生活的無限企盼。
狩獵圖中,還有些帶著原始宗教意味的內容。在烏拉特中旗吉公海勒斯太的石壁畫中有一匹渾身中箭的野馬,密如雨點的箭頭指向野馬的各個部位,反映出在弓箭狩獵時期,一弓一箭很難射死野馬的實際生活內容。
5. 內蒙古陰山岩畫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陰山岩畫實際上指狼山岩畫,是原始先民們用石器(晚期用鐵器)在山崖或石塊上鑿刻或磨刻出來的圖畫。「一般早期岩畫,敲鑿的點小、均、精、密、點上落點,不顯敲痕;而晚期岩畫的鑿刻點大、稀、不均,製作草率,給人以粗糙之感。有些大點,落入圖形之外,即使刻痕之處的敲鑿點,點與點往往也連不起來,圖像僅粗具形貌而已。有的小點一片,而未成形,顯系失敗而棄去的半成品。到了文明歷史時期,才出現了一種線刻畫,是用金屬工具的銳鋒用力劃刻成的。到了晚期,蒙古喇嘛則用石灰和素油調拌成染料,然後用毛刷之類的工具去作畫。」陰山岩畫表現最多的是野生動物形象,因為他們對動物的形體和習性有細致入微的觀察,表現起來得心應手。動物形象有單個的,也有成群的,不同種類的動物同在一個畫面上。狩獵圖一般表現一人射獵、雙人射獵及多人圍獵等。人物圖形包括戰爭、人面、舞蹈、祭祀等。另外還有日月星辰、穹廬氈帳、狩獵工具、車輛,圈養、手印足印蹄印及原始符號等圖形。
6. 陰山岩畫出現在什麼時候
內蒙古陰山山脈西段的狼山地區,在綿延數百里的范圍內,有大量岩畫,幾乎可以說是一座巨大的畫廊。陰山岩畫早在5世紀時就已經見於文字記載,被稱作「畫石山」「石跡阜」,其中有些動物在陰山地區早已絕跡,考古學家們推斷岩畫中的早期「作品」大約始於青銅時代前後,大量出現則在秦漢時期,一直延續到清代。
7. 有關陰山岩畫的內容有什麼記載
陰山岩畫中內容豐富,形象多樣,有些被舞蹈史學家們認定為「舞者」。有一幅畫的畫面上,三個舞者均作兩手搭肩、兩腿半蹲、雙腳並攏的姿態,頭上似乎有動物的角作裝飾;這或許是某種宗教儀式的場面?除此之外,不帶血腥祭祀味道但也同樣充滿神秘氣氛的畫面也在內蒙陰山岩畫中出現,十分值得人們注意。有一幅圖中,起舞者「蒙著獸皮之類的偽裝,扮作各種鳥獸,模擬著動物的動作。
8. 陰山岩畫的內容是什麼
畫中內容豐富,形象多樣,有些被舞蹈史學家們認定為「舞者」。有一幅畫的畫面上,三個舞者均作兩手搭肩、兩腿半蹲、雙腳並攏的姿態,頭上似乎有動物的角作裝飾;這或許是某種宗教儀式的場面?除此之外,不帶血腥祭祀味道但也同樣充滿神秘氣氛的畫面也在內蒙陰山岩畫中出現,十分值得人們注意。有一幅圖中,起舞者「蒙著獸皮之類的偽裝,扮作各種鳥獸,模擬著動物的動作。
內蒙古陰山岩畫單人舞圖
9. 內蒙古陰山岩畫有什麼特點
「一般早期岩畫,敲鑿的點小、均、精、密、點上落點,不顯敲痕;而晚期岩畫的鑿刻點大、稀、不均,製作草率,給人以粗糙之感。有些大點,落入圖形之外,即使刻痕之處的敲鑿點,點與點往往也連不起來,圖像僅粗具形貌而已。有的小點一片,而未成形,顯系失敗而棄去的半成品。到了文明歷史時期,才出現了一種線刻畫,是用金屬工具的銳鋒用力劃刻成的。到了晚期,蒙古喇嘛則用石灰和素油調拌成染料,然後用毛刷之類的工具去作畫。」陰山岩畫表現最多的是野生動物形象,因為他們對動物的形體和習性有細致入微的觀察,表現起來得心應手。動物形象有單個的,也有成群的,不同種類的動物同在一個畫面上。
10. 陰山岩畫分布最多的地方是哪裡
陰山岩畫分布非常廣泛,最多的地方在烏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東西延伸5千米,僅此一處,岩畫就在1000幅以上。在地里哈日山東北不遠的山南坡和山頂部也有大量岩畫,和地里哈日山岩畫毗連一起,成為一個岩畫分布區。此外,在地里哈日山西南約8千米的瓦窯溝北山,每隔2米至10米或稍遠一些便有一處岩畫,總數在900幅以上。其次,在蹬口縣的北托林溝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米至3米就有一幅岩畫,最遠間隔不超過10米,其總數在500幅以上。
最密集的岩畫群一個在默勒赫圖溝一處迎北的崖壁上,有80個人頭像組成。另一個在格和尚德溝中段的一塊迎西的石壁上,由50個個體畫組成。
陰山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