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玩四游 » 白岩松遊客

白岩松遊客

發布時間: 2021-03-15 12:44:11

A. 白岩松評公路中間成網紅打卡地,他是怎麼說的

青海網紅公路因拍照發生8起交通事故青海省格爾木市G315國道有一個U型的公路段,由於拍出來的照片好看成了“網紅打卡地”。但問題是遊客硬是坐在馬路中間拍照,大貨車、大巴來了摁喇叭都不理,差點被撞著了還笑。

白岩松表示:玩是必須的,但是玩命是必須不能夠的,千萬別把“網紅”變成了“血紅”,出去玩還是安全第一 。

那麼為什麼這么多人冒著危險拍照打卡呢?

第一,盲目從眾的心理。因為在網路上的曝光,不少人紛紛前來拍照打卡,發朋友圈裝酷,耍帥,炫耀。

第二,網紅前來蹭熱度。我們都知道網紅是靠點擊量存活在網路中,這段時間興起的網紅公路成為一個熱點,許多網紅就前來拍短視頻,以此來增加自己的粉絲,和點擊量。

最後,希望大家以安全第一。愛美之心沒有錯,但不能為此就把公德心給丟了。可以打卡,但不能卡住馬路,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張照片和一個生命的價值根本沒有可比性。

B. 賈青在公路中拍照遭交警警告,這具體是怎麼回事

演員賈青與好友一同前往寧夏旅遊,並曬出途中兩人坐在馬路上拍照,擺出各種姿勢湊齊六宮格。發布在賈青的微博上。

所以在這里也提示各位,不建議馬路上拍照,風險大,不要把交通安全當成兒戲,時刻牢記,注意出行安全!

C. 導游罵遊客素材作文

那張「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信條的更好堅守。 可見堅守與變通並非對立或者排斥的。一味堅守而不知變通,便會四處碰壁,難於前行;於是才有了韓信胯下受辱,才有了勾踐卧薪嘗膽。其實,當他們「變通」地接受現實的時候,並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內心的堅守,他們只是換了種方式,為堅守默默積蓄力量。 我們個人需要堅守讓我們的人生有所追求,有所信仰,又需要變通為我們的堅守鋪平道路。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又何嘗不是呢? 曾經的我們,高呼著「抵制日貨」這樣「振聾發聵」的口號,我們滿以為這樣便可以堅守住對正義的支持,對祖國的熱愛。於是我們拒絕有關日本的信息,排斥日本的產品。漸漸地我們對日本這個迅速崛起的國家越來越缺乏了解。終於,中央電視台《岩松看日本》劇組喊著「在愛恨之前,先去了解」的口號來到日本,對日本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當我們了解到日本報紙每天都會用三四個版面的篇幅報道中國動向的時候,我們猛地意識到我們是否應該用另一種方式去堅守?我們是否能夠不再盲目激進地去一味排斥,而是變通一下,換一種方式,就像白岩松所說「就算日本只剩下一個優點,我們也要把它學來」。一個大國只有有了這樣的心態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更好的發展自己,為日後中國的再次崛起與騰飛堅守著。 擁有堅守和變通,我們不僅能做社會道德下的磊落君子,更能做個人心靈下的快樂生命;擁有堅守和變通,我們的國家不僅能夠煥發出強烈的民族凝聚力,更能承擔起新時期民族振興的偉大使命。 讓我們從大地出發,讓執著與夢想飛揚在天際。

D. 故宮資料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關於故宮的資料

北京故宮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862690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佔中國全國文物總數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並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

關於故宮的資料

故宮的主要建築分前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三大殿之後為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

E. 一個成熟的男人魅力在於哪

聰明,會辦事,電眼。前提還是要臉蛋好看些。。。哈哈~

F. 白岩松論,沒有信仰怎麼活就成了問題

每天打開電視或上網看新聞,常看到:「航班延誤遊客圍攻機場工作人員」「機場爆炸」「商場砍人」「孩子被摔」「城管打死人」……社會時常顯出濃重的戾氣。我們不能只簡單譴責這一戾氣橫生的現象,也不能指望肇事者被懲罰就萬事太平,此刻,更需要思考的是這些戾氣的根源在哪裡。
我覺得三個因素可以涵蓋中國目前的很多問題。
第一個,來自不信任。現在中國龐大的信任危機是焦慮產生的重要因素。飛機飛不了,如果說是空管原因或是天氣原因,可能沒有乘客會相信。他拿起電話一打,一聽說北京天氣好著呢,就急了,說北京天氣好著呢,你怎麼撒謊?我無意替中國的航空公司解釋,的確,它的服務有時會讓我非常難以忍受。但是我仍要替它申述一點,中國的空中空間給民航的比例只有17%,剩下的全被拿走了。民航也有它非常委屈的一面,因此,有時候不得不撒謊。撒謊,公眾不信任,所以就會焦慮,如果要信任的話就會心平氣和得多。
第二個,我覺得來自中國人的「怕吃虧」。人太多了,所以都怕吃虧。我買了票你不讓我走,那我不冤死了。
第三個,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已經非常習慣直奔目的,干什麼事都是直奔目的,過程往往被忽略了,尤其是旅遊。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從來不習慣那種直奔目的地的旅遊。有一次在廈門鼓浪嶼,98%~99%的遊客,甚至100%的遊客,一到鼓浪嶼就會直奔日光岩,到了那兒,爬幾步照完相轉身就走。而我離開日光岩不到100米,走進鼓浪嶼的巷子里,突然看到另一個鼓浪嶼,最美的鼓浪嶼在巷子里。其實很多風景都在意外當中,但是大家都直奔目的地了。有個外國人寫了一篇文章《跟著中國旅遊團游歐洲》,他跟了一個中國的旅遊團,八天十國旅遊。八天十國旅遊,這在國外是沒有的,只有我們中國有。我們還有世界公園,一個公園里邊有50多個國家的典型建築,一天就能游完。我們太想直奔目的地了。
這就是過去匱乏所導致的一種急於擁有的心態。但是要忍受它是一個過程,慢慢地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這種生活方式,離開這種節奏。機場上安靜的人會多起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一聽「延誤」,心平氣和地轉身拿出一本書。有的時候他可能突然還會「感謝」,幸虧今天飛機晚點了,我能把這本書認真地讀完了。如果未來有一天,我們有越來越多的人是這種心態就會好得多。
別去信那些沒用的
一個人要想成功有三個層面,一個要立言,一個要立功,一個要立德。馮友蘭先生曾說,立言和立功都有成本,立言需要天才,立功也就是事業有成,需要機緣。他說只有立德是最高境界,但是成本最低,可是最難,需要你每天堅持。我覺得幸福也要回到這三個詞上,我還是願意強調精神的作用,因為這個跟意識形態沒有關系,物質有的時候也需要機緣,情感有的時候也需要機緣,但是只有精神需要你自己很強大,有一個強大的心臟。
舉龍永圖先生的一個例子,我很少講這個例子,但我永遠不會忘記。當時他還是副部長,有一次把我們幾個人叫到他的辦公室,當時他也正處在最艱難焦慮的時期。因為是我們內部會議,當時他脫口而出:「我要是為了當官,你見過有這么當官的嗎?」這一句話透露了什麼呢?他的精神支柱高於官位,或者說跟官位沒有關系。就像他有一次在日內瓦即將上電梯時跟我講的:「你知道為什麼要復關嗎?中國不能走回頭路啊。」這是他超越於官位的巨大的精神支撐,讓他那麼多年來都葆有一種很亢奮的動力。
對我來說也如此。我不想去講述我每天做新聞時所遭遇的很多東西,但是經常有人問我,你為什麼還在做?我說起碼因為我還在相信,相信新聞有助於這個時代變得更好。我願意信,新聞是我的某種信仰,對未來的好奇是我的信仰。
新聞永遠跟其他職業不太一樣。論工資收入,全世界媒體行業的收入都中等偏下。因此,從養家糊口的角度來說,這不是一個好職業。為什麼還有很多人義無反顧、前赴後繼呢?因為除了工資收入,還會有一些情感和精神的收入,有一種改變的慾望和推進改變之後的小小的、卑微的成就感。當然,現在很多有關系的人都去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都去考國家公務員了。
我每年夏天都會回老家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幾天不關注新聞。那兒的人也不太關注新聞,生活很好,幸福指數很高。你無力時,要知道有的人可能更無力,怎麼去讓那些更無力的人有力,哪怕多點希望。作為職業,這是使命。
因此,做新聞的人,不能人家失望你也失望。那麼希望在哪兒?要一點點地推動改變,讓人看到一種希望。我覺得,希望才能支撐人們幸福指數高一點,往前走。
如果有一天這些信仰不在了,崩盤了,我就不會再幹了,但是支撐我的是這些東西,我就可以忍受日常的悲傷、挫折、打擊。因此,每一個人,不管窮還是富,不管年輕還是已經衰老,都要給自己的精神找一個支柱,它是最廉價的,但也是最有用的。
內心的平靜有時要靠精神去獲得,這個不是阿Q精神,不是安眠葯,你去美國、去德國都需要。德國還有很多具有信仰的流浪漢,他認為人就應該這么活著,我不浪費世界,但是我很幸福,這也是一種信仰。更何況當你有了精神支柱,有可能反過來物質的獲得、情感的獲得也會比你想像得要快一點,所以我還是願意回到最廉價的更公平的能夠獲得的資源——精神。我們每個人最後恐怕都是靠精神活著的。
我跟大學生溝通的時候,很多人問我,說現在的社會不良現象都是「富二代」、拼爹、托關系送禮去打造自己的前程、看相貌等。我就問他,拼父親,起碼還得有父親,我八歲的時候,我父親就去世了,我母親一個人帶大我們哥倆。開個玩笑,我也曾經擁有一次當「富二代」的機會,但是我爸沒有珍惜。我們在內蒙古偏遠的地方長大,離蘇聯最近。我在北京沒有一個親戚,我沒有因為自己的工作送過一回禮,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嗎?
我總跟大學生們說這句話:「去相信那些對你們有用的東西,別去信那些沒用的。」說我自己的故事,是要讓大家相信,要靠自己的努力,你要變更強,你一定會成為強者。可是另一方面我也知道,現實中有另外的例子,可是你還得鼓勵年輕人,去信那些該信的東西,因為它能改變你。因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沒法不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
我也願意相信社會是奔這個方向走,我還是願意相信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時代的轉折點,我們所有的不滿意不是過去糟糕的結論,而是未來更好的開始。因此我們今天對幸福的追問、對公平的追問、對民主的追問是新的好的開始,而不是過去糟糕的結果。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都不信了,社會就會按照另一個邏輯走。因此,我們還是要樂觀的,我覺得還是要去相信那些我們相信的東西。因為你的相信就是推動力。我在最近的節目當中兩次說過這樣的話:「當你把對方當朋友的時候,最後他真成了朋友。當你把他當敵人的時候,最後他真成了敵人。」一個時代也如此。
無信仰,不幸福
每個人的幸福和焦慮與大環境有關,但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賣豬肉的人用自己夾著瘦肉精的豬肉掙來的錢,興高采烈地出來買了饅頭,沒想到被別人染了色。然後賣了染色饅頭的人,興高采烈地出來去給孩子買奶粉,結果里頭有三聚氰胺。我們每個人都在害別人,而每個人又都是受害者,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怎麼去建立一個良性循環?
我想有三個詞可以概括,那就是公平、民主和信仰(或者叫希望)。
第一,沒有公平就不可能讓大家覺得我可以選擇屬於我自己的生活。不公平就會有憤怒就會有焦慮,用一句形象一點的話來說,我希望全中國人民都成為「富二代」。當所有的人都成了「富二代」的時候,財富就沒那麼重要了。要知道真正敢拋棄財富的人一定是富裕的人。就像大畫家董壽平,他後來之所以成為大畫家,是因為他們家太富了,他就喜歡畫畫,把財產全扔了,一心畫畫成了大家。如果他家庭不富裕他能扔掉財富嗎?他會成為大畫家嗎?當中國人都成了「富二代」的時候,生活會靜下來,這需要公平,規則的公平,各方面的公平。
第二,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讓全社會的信任建立起來,因為我參與其中了,就像陪審團。中國現在也慢慢開始讓民眾的意見參與進來,你參與其中了,最後你才會擁有更大的信任感。大家別把「民主」當成敏感詞,十七大報告里頭兩個章節都在大談民主。
最後一個,就是信仰(或者叫希望)。有信仰就會有敬畏,就會有變好的沖動與行動,就會有自覺對惡的剋制,個體與社會就會美好一些。
我覺得中國有很大的焦慮痛苦,來自我們的確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度,中國只有1億多人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剩下的都是臨時抱佛腳。中國人進廟里或者到觀里頭目的非常明確。什麼事?沒孩子,那去找觀音。什麼事?病了,進葯王殿。什麼事?缺錢,拜財神爺。指向特別明確。另外,中國還發明了「許願」和「還願」這一說,全是臨時的,千百年來就這樣。
當然,必須強調,在中國,信仰可不一定與宗教有關,但一定與我們內心的充實有關。我們內心要建立一種信仰,就是要有敬畏。改革開放30年,慾望面前,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畏是兩個詞,尊敬什麼,畏懼什麼。因此,我一直把它比喻成一條大河兩邊的河堤,這邊是敬,那邊是畏,河的堤壩足夠高,不管河流怎麼波濤洶涌,都不會泛濫成災。但問題是,這100多年信仰的崩塌,敬畏的河堤不在了,或者變低了,因此慾望的河流奔騰泛濫,帶來無數災禍。
人一定是活在希望之中,只要有希望有信仰,人就不會那麼焦慮。
尋找信仰,我覺得這是中國最大的命題。
中國改革頭20多年,要解決人和物質之間的關系,「溫飽」「小康」「翻兩番」,全是物質的概念。經過20多年,我們物質達到了一定程度,提出了「和諧社會」,「和諧社會」不就是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嗎?進入到這樣一個發展階段,一個新的挑戰來了,一個13億的國家怎麼解決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關系?
幾千年走過來,中國人的信仰在哪裡?它在一種雜糅了的中國文化里,在你姥姥給你講的故事裡,在你看的戲里,在小學課本、唐詩宋詞里,這些糾纏在一起,養成了我們骨子裡的信仰。比如中國人講究對長輩的尊敬,對孩子教育捨得投入,懂得節儉,還有敬畏天地。
但過去我們有的一些信仰,幾千年來對中國人起到支撐作用的東西被徹底毀掉了。中國傳統信仰是八個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八個字是根基,可現在信的人也不多,如果還有人信,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也不至於那麼嚴重。不信這八個字,是一個根源。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時候曾經提出「信仰危機」,那時候提的「信仰危機」跟現在我說的尋找信仰是不一樣的。那時候「信仰危機」指的是對內心的挑戰,而現在我們真的要尋找屬於中國人的信仰,它是什麼?它不一定是宗教,但應該是把中國人被摧毀掉的信仰鏈條重新接上。如果一個人活著沒有任何畏懼,他會讓整個社會感到不安。
也有人質疑說,現實中有很多的問題與障礙,可一下子把未來與目標推到了虛無縹緲的心靈與信仰上面,是不是逃避?是不是面對現實難題的一種無能並無奈的潰敗?我想並非如此,正是因為這些難題,我們才更需要有清晰的信仰做攻堅的武器,更何況,我們都得知道,我們打算往哪兒走。
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路。富裕之後,必是人們的主動選擇。你總該信一些什麼,比如真誠,比如友情,比如適可而止,比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讓自己安寧,也讓周圍的人被感染,沒信仰恐怕就無幸福。

G. 在太空能看見長城嗎

不能。

肉眼想要看到長寬分別為10米的物體,極限距離大約是36千米,遠低於公認的太空高度(100千米)。

長城寬度基本上只有2米左右,除較大的關隘、城樓外,一般城台(如烽火台)的寬度也只有5到6米。

舉例:

2003年10月16日晚,主持人白岩松向太空歸來的楊利偉求證:「有沒有看到大家都在說的長城?」楊利偉回答:「看地球景色非常美麗,但是我沒有看到我們的長城。」

由此可見,「中國的萬里長城是太空中能夠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建築」這一說法並不成立。

(7)白岩松遊客擴展閱讀

技術手段看長城

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戴昌達等人經過科學分析後表示,雖然肉眼看不到萬里長城,但是通過一定空間解析度的衛星遙感技術,是可以在太空中獲得長城影像的。

這一觀點從科學的角度說明,通過一定的科學技術手段,長城在太空中還是有可能被觀察到的。

H. 張家界是如何策劃吸引眼球的

1999年「張家界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正式開幕,飛機成功飛躍天門洞,不僅創造了人類歷史的奇跡,張家界更是因此「一飛驚人」,由一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風景明珠,迅速成為人氣飆升的熱門景區。一時間,國內外遊客慕名而至,張家界遊客接待量連續幾年保持50%以上增速,旅遊收入由12.6億元飆升至33億元。

2003年、2005年,在鳳凰古城舉行的「棋行大地」世界圍棋巔峰對決,同樣是創新性事件營銷的經典之作。在南方古長城腳下,紅石砂岩鋪就的世界上最大棋盤上,世界圍棋界兩大絕頂高手,以武童作棋子對弈,一時轟動海內外,刷新了世界圍棋轉播賽的收視紀錄。鳳凰古城借賽事隆重亮相,又一次抓住了無數遊客的眼球。一時間,遊客蜂擁而至,鳳凰縣年旅遊綜合收入迅速超過10億元,成為全國首批17個「中國旅遊強縣」之一。

在事件營銷上嘗到甜頭的張家界在2009年底再次出擊,借勢電影《阿凡達》將「乾坤柱」更名為「哈利路亞山」,盡管這一事件迅速招來了媒體和公眾的口誅筆伐。然而對張家界的關注度也因此飆升。國內各大主流媒體關於更名事件的報道層出不窮,甚至中央電視台白岩松親自對話更名事件的核心人物,播出時間長達1個小時以上。張家界更是藉助這一事件正式挺進歐美市場。

事件營銷是人氣提升的幕後推手,會營銷的景區才能有飯吃。張家界無疑深諳其道。盡管每次都會飽受爭議,甚至大量的口誅筆伐,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帶來的源源不斷客流量。

I. 白岩松對景區天價便飯反轉事件,有何評價

對景區天價便飯反轉事件,白岩松對此表示:“其實這頓飯吃得不隨便,帖子卻發得有些隨便。”

一:白岩松看法

對此白岩松表示:可能是天價飯這兩年把很多人給嚇著了,於是這帖子都上了熱搜,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進店調查,結果發現都是明碼標價。例如,一斤梭子蟹在某生鮮超市上都超過100元,一斤紅魚198元還便宜到了180元錢,上哪兒說理都不能說人家是黑店。

此次輿情能夠迅速平息,除了舉報的內容本身站不住腳外,和當地政府應對及時有更大關系。通報一出,真相大白,因為大家心裡都有一桿秤。事實上,商家只要明碼標價,不缺斤短兩,就經得起查。此次有關部門不被輿論綁架,執法公平文明,而且迅速到位,查清事實,是平息輿情的關鍵。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