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的不文明行為
A. 如何解決中國遊客旅遊不文明行為
「文明」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
——二談出國出境文明旅遊
夏廷獻
西方一家媒體(註:《今日美國報》)2006年9月7日以「中國遊客的不雅行為惡名遠揚」為題嘲弄中國遊客「喜歡推推搡搡,不停地抽煙,遇事還不肯讓步」,「一場噩夢,他們太吵了」,「從來不守規矩」等等(轉引自《參考消息》9月9日頭版)。
這家報紙說中國遊客「惡名遠揚」,是「五十步笑百步」,因為他們西方國家自己做得也不怎麼樣。
美國的情況怎麼樣,手頭沒有現成資料。法國《世界報》2006年9月5日報道「英整治不文明行為從嬰兒抓起」,該文說: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英國也苦於不文明行為的增多:包括吐痰、塗鴉、說臟話、亂扔垃圾、街邊醉酒、宣化吵鬧、強行乞討等。更加嚴重的還有打人耳光取樂的「摑掌樂」、破壞公物、偷盜、吸毒或販毒等(以上轉引自《參考消息》2006年9月10日第6版)。老牌的以紳士聞名於世的英國尚且如此,以英語作為母語的美國也好不到哪裡去。有意思的是,法國報紙刊登英國苦於不文明行為增多的消息,其實他自己也是「一屁股屎」,如果不信,到法國首都巴黎一游就知道了。
早已經進入工業文明的西方主要國家尚且如此,更遑論我們屬於發展中的國家——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都正在發展之中。中國遊客在西方人眼裡有點「不文明行為」,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相信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遊客的素質也會逐步提高起來。20世紀60年代時,美國人也曾給歐洲製造過麻煩,被稱作「醜陋的美國人」。幾十年過去,「醜陋」的程度才略為減輕了點,但「霸氣」依然故我。
筆者這樣說,決沒有為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開脫的意思,我是要說,凡是有人類的地方,就有不文明行為,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都一樣,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作為地球村的人,都有一個繼續向文明邁進的問題,不獨中國人,不獨中國遊客。有關部門對「不文明行為」的糾正,不能操之過急。因為「文明」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從根子上說,人類仍然沒有擺脫「動物性」的一面,野蠻草昧的殘余根深蒂固,難以消除,各色人種,概莫能外。
換句話說,人類從野蠻到文明,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雖然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總體上脫離了「蒙昧時代」,但仍然或多或少地遺傳了「動物性」的一面——不夠文明的自然行為。例如不守秩序,喧嘩吵鬧,隨地吐痰、便溺、亂扔垃圾的不衛生習慣等。就某個地區某個「個體」來說,可能遺傳的更多一些。中國遊客是不是就比西方遊客做得更差,從總體上看,我不這么認為。我親眼看到,歐洲大都市馬路上「闖紅燈」的多是西方人,中國遊客倒反而還不敢。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高級」在可以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感性,可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級、低級動物做不到。但人類對自己「動物性慾望」的控制(法律、制度、道德等)也不是萬能的,無論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文明」都處在漸進的「過程」之中,誰要不要說自己的「文明」就好得不得了,企圖用一種文明代替其他眾多文明。
各種文明還是和諧相處取長補短為好,旅遊文明或曰文明旅遊也應如此。
B. 旅遊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有哪些
旅遊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有:
一.隨處拋丟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
豈一個「隨」字了得,丟者倒是隨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卻惡心了別人。毫無疑問,隨處丟垃圾、隨意吐痰、吐口香糖無疑是我們在出行和旅遊過程中最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媒體曾多次曝光該類惡習,今年5月1日到5月3日,通州舉辦的北京草莓音樂節,三天吸引遊客25萬人次,而觀眾離場後,現場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二.上廁所不沖水,不講衛生
不沖洗廁所,「腦補」相關畫面總讓人作嘔。但是,在旅遊景區、車站、酒店等公共場所的公廁內,這種現象屢禁不止。「來也匆匆,去也沖沖」的提示語往往被置若罔聞。
三.公共場所隨便吸煙,污染公共空間
吸煙有害健康,而被動吸二手煙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但是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卻並不容易。自己吸煙很放鬆,但讓人口密集之處,特別是是室內等封閉空間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煙,實在缺乏公德。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爭搶座位、相互擁擠
在地鐵或者公交巴士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請形:擁堵在車門外的乘客們在車門打開瞬間一哄而上,直接沖向車廂的空座。我們不排除不少人會讓座給老人、孕婦和孩子,但如此爭搶和彼此推搡擁擠,實在有失風度,更有失尊嚴,讓陌生之間喪失了基本的敬意。
五.不遵守秩序,插隊、加塞
在景點排票,在車站候車,排隊、加塞讓人深惡痛絕。輕者遭人白眼或言語褒貶,重者更有遊客因插隊大打出手。2013年2月,海南龍王別院候車點,遊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隊加塞被工作人員制止,惱怒成羞對工作人員大打出手。
六.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大聲喧嘩、扎堆吵鬧
「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這是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在學習的基本禮儀。然而,出行、旅遊過程中心情激動的遊客卻將這拋到腦後,三五成群不僅嬉笑打鬧,對旁人的側目甚至視而不見。殊不知,公共場所旁若無人的高聲打電話等「噪音」對的他人的侵犯,同樣令人反感,也是無公德心的表現,既有損個人形象,又影響他人。
七.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破壞景區草地、花木等
說道景區內隨意攀爬、刻字留念以及踐踏草坪、折損花木等行為,我們身邊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從萬里長城到埃及金字塔,「到此一游」成了中國遊客負面形象的「黑色」標簽;每年櫻花節,諸如武漢大學校園就會飽受遊客們高校游之苦,櫻花被各種折損,「櫻花節」成「櫻花劫」。
八.宗教場所嬉戲、玩笑,隨意拍照
廟宇、教堂等宗教場所,是具有神聖和庄嚴氛圍的場所。在宗教場所參觀時遊客打鬧、說笑以及隨意拍照的行為,不僅破壞了這種嚴肅的氣氛,更是對信教群眾的極大不尊重和冒犯。尊重他人的習俗和信仰,是起碼的禮貌。
九.大庭廣眾之下脫去鞋襪、赤膊袒胸,酒足飯飽後在剔牙、打嗝
特別是在夏季,在旅遊景點遊客(一般是男性遊客)打赤腳、赤膊坦胸,實在有礙瞻觀;當眾剔牙、打嗝等行為更是令人難以忍受。
十.說話臟字連篇,舉止粗魯專橫,缺乏基本社交修養
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面對部分遊客在出行時言談的粗俗、舉止的粗魯,讓人不齒的同時也讓人感到社會基本公民教育的缺失。
C. 在旅遊活動中,遊客通常有哪些不文明行為,對此該怎麼辦
你好!
遊客不文明的舉止包括但不限於:
大聲喧嘩、隨地吐痰擤鼻涕挖鼻孔、亂扔果皮紙屑、隨意拋棄吃剩的食物及其包裝物、插隊、脫鞋摳腳丫、吃飯時如豬嚼食般發出難聽的聲音、喝湯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等等。
我的看法是:
1、自己一定要做到舉止言行文明規范。
2、看到別人有不文明的言行舉止,若不是直接損害到你的利益,請不要輕易對別人的一些舉止言行加以非議,更沒琺敞粹緞誄等達勸憚滑必要讓對方明白如何如何,否則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因為,旅遊場所工作人員有義務糾正一些遊客不文明的舉止言行,那是他們的責任而不是你一個遊客的責任。
3、若別人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你,可以態度和氣但堅決地直接指出,對方若不接受則尋求現場工作人員幫助。比如,在旅行車上後排乘客脫鞋襪,氣味讓你很難首,你就可以微笑著對對方說:拜託,請穿上鞋子好不好?我有點受不了了。^_^
D. 如何看待如今遊客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
二、旅遊者出遊不文明行為的原因:
1.文化傳統因素
中國社會的道德文化主要是一種私德文化而非公德文化。"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是家庭-家族-國家的結構層次"④,這一結構導致了中國人重視血緣、地緣,而漠視社會公共空間和陌生人,整個社會也是在血緣和地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利己社會。整個社會重視社會資本,即熟人倫理關系,而輕視公共空間。因此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只講私德,不注重公德。這導致旅遊者在出遊過程中只注重個人以及親朋好友的感觸,而不太顧及他人感受。由此可以看到在旅遊過程中,有些旅遊者只注重個人的便利,隨手丟棄垃圾,而未考慮景區環衛人員的工作負荷等不文明行為。這正是受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影響的行為。
2.道德感弱化因素
人們在旅遊過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現象是遊客不文明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追求休閑、放鬆、無拘無束, 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隨意、懶散、放任、無約束的心理傾向。當一個人以旅遊者的身份在異地游覽時,往往想擺脫日常生活中的約束, 道德的約束力量降低至最低點。此外,旅遊是一種暫時性、異地性的活動, 旅遊者擺脫了日常生活圈子中眾多熟人的監督, 所以對自己的行為舉止便少了許多顧忌與約束。在這種弱化的道德感之下,平時表現文明的人在景區游覽時也未必會表現文明。
3.教育傳統因素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並向鄰國輸出禮儀文明,對鄰國影響深遠。但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缺乏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缺失必然造成公共意識的淡薄,也就不可能有專門針對公共空間的教育。而現代教育的也是重視政治教育,輕視公民教育,缺乏對人性的教育。歷史教育傳統的缺失以及現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傳統上的缺失。
遊客的環保意識不強、生態道德素質低下是傳統教育缺失的結果之一。文化素養低、環保意識差,遊客很少會考慮自己行為的環境影響, 因而容易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不文明行為。
4.其他因素
(1) 環境保護願望未形成
遊客不文明旅遊行為跟游覽活動中人們難以形成保護環境的願望的特點有極大關系。環境消費心理學認為, 決定個人產生保護環境的願望的因素有三個: 一是對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的認知,二是對造成環境污染的責任歸屬的認知,三是對解決環境問題有效性的認知。就旅遊活動而言, 遊客不文明行為對環境、景觀的消極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 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往往是長期累積所形成的, 而遊客的游覽活動是暫時性、動態性、異地性的, 所以遊客並不能看到自己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的嚴重後果。這就致使遊客一方面對旅遊景區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缺乏認知, 另一方面對自己的不文明旅遊行為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的責任歸屬感缺乏認知。並且由於眾多遊客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的同時存在, 也使遊客個體對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性缺乏認知而去同與其他旅遊者。這種種因素決定了遊客在游覽活動過程中不易形成保護環境的願望, 因而也不易產生保護環境的行為。
(2) 旅遊經驗不足
中國旅遊業真正發展於改革開發以後,到現在尚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遊客能夠全面參與旅遊活動的時間更短。1999年實行黃金周以後,旅遊才真正普遍起來。正是由於旅遊經驗不足,很多遊客在酒店住宿時會順手帶走酒店物品,在境外旅遊過程中會發生不尊重當地社會風俗、宗教信仰等不文明行為。
E. 在旅遊期間,遊客都會出現哪些不文明的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滿足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現在假期的時候旅遊已經成為了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不論是男女老少,都會在自己空閑的時間選擇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放鬆放鬆自己的心情,畢竟老待在自己賴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外面的世界那麼大相信每一個人也是對外界充滿著好奇心,就像是每一年的國慶節一樣,景區裡面幾乎都是人擠。
但是在別人家看來,都會覺得你是一個非常沒有素質的人,所以我們在出外旅遊放鬆自己的時候,也要注意到自己的行為,維護自己的形象,除了自己的腳印什麼也別留下,除了自己的記憶什麼也別帶走,學會文明旅遊。
F. 如何在遊客做出不文明行為時進行勸阻
我們有義務去對一些旅客在旅遊時做出不文明的行為進行勸阻的,因為自然環境都是大家的維護起來,也需要靠大家的自覺和共同維護,不能說靠人家環衛工的努力,就能夠維護起來的,據說在勸阻的時候,你就要把這些情況說明,然後語氣委婉一些,不要太過於沖動,我想如果是個人都會接受的吧。
G. 大家怎麼看待遊客不文明行為
旅遊中見過的不文明的行為還真不少,例如:隨手扔果皮、亂扔食品包裝袋、隨地吐痰、在古跡上亂寫亂畫、破壞花草樹木、衣著不整敞胸露懷、語言行為粗俗等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有損形象,也給景區管理帶來很多困難。
提高修養素質,大家舉止文明,在旅遊觀光時,玩得才有檔次,才開心。有時遇上不文明的行為,就會讓人心裡堵得慌,沒了雅興。記得有一次在峨眉山旅遊,看見一個小夥子搶道,把一老年人撞在了地上,旁觀者都指責那年輕人。遇到這樣不開心的事,還有什麼心情旅遊?一次在都江堰,由於天氣太熱,有個男士就脫光了上衣,腆起大啤酒肚,看起來真的很不雅觀。記憶中有一次在西昌乘公交車,為了趕時間,一急之下便擠著要搶先上車,突然覺得大家都在打量我,回頭一看,原來所有乘客都在排隊,我一下就臉紅了,十分愧疚,忙站在後面去排隊上車。的確,如果沒了滋生不文明的土壤,醜陋的舉止,就會成為過街之鼠。
當然做文明的觀光客,不能只說別人,不檢點自己的所作所為,提高修養素質,還得從點滴開始,從自己身邊做起,像公益廣告說的那樣:用自己的文明行為點起一盞盞明亮的燈,大家都參與進來,就會照亮一個世界。
H. 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該如何制止
現在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的富有,很多人在假期的時候都會選擇去旅遊。旅遊有很多的好處,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能夠刺激消費,拉動全國的經濟增長。從個人層面上說,能夠放鬆身心,讓自己得到美的享受。旅遊是我們都嚮往著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除了旅遊帶來的很多有利的影響,旅遊還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比如很多遊客會在旅遊的過程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情,這些事情包括在文物古跡上亂塗亂畫,在旅遊景區隨處丟垃圾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給很多的旅遊景點都帶來了很多麻煩。那麼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我們該如何制止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加大處罰力度
很多任亂丟垃圾、亂塗亂畫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後果需要承擔,所以他們才會毫無顧忌地做出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因此對待很多不文明的做法,有關部門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讓遊客知道,他們這樣做是要受到處罰的,這樣他們就能夠有所忌憚,不會再做出不文明的行為。
關於旅遊期間遊客出現的不文明現象,我們該如何制止,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I. 遊客不文明行為對社會有什麼危害
遊客不文明行為對社會的危害:
遊客的社會公德不文明行為是個人因素與其周圍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主觀方面說,不文明行為的出現源於個人文明出遊的意識空白。遊客通常在旅遊中追求一種「忘我」的狀態,有錢就是任性,什麼社會文明公德紛紛拋之腦後,盡興就是玩樂宗旨。從客觀方面而言,物理環境的暗示和行為的示範效應加劇了這種不文明現象的產生。比如在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地方,旅遊者亂扔垃圾的發生行為率較高。借用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可以合理解釋個人行為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作用。此外,模仿和從眾容易成為遊客可靠的參照系統,讓多數人對一些行為習以為常。譬如,草地上有一行人經過,很快那塊草地便會走出一條路來,於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大家所為,不會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合理之處。
一言以蔽之,個人素質是不文明行為發生的病灶。首先,個人認識上的提升是解決遊客不文明行為難禁的新常態。有意識地遵循自然、社會法則,不肆意妄為,對景區的文物、草木發自內心地愛護。中國遊客在泰國廣受歡迎不僅是因為能給當地帶來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大多數遊客都能做到入鄉隨俗。其次,不下手是應對不文明現象發生的有效之舉。不盲從,不效仿,對有違社會公德的事堅決不做,不亂畫、不亂丟,把個體的小行為內化為有規矩可依的自由狀態。譬如大連旅客孫女士的這種行為值得贊賞,帶家人去台灣旅遊,隨身攜帶網購「移動廁所」神器,隨時解決孩子如廁難的問題。此外,多舉措並行也是治理旅遊亂象的應有之義。
J. 如何看待頻頻發生的遊客不文明行為
我們常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當代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排解壓力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很多人都會選擇在休息的時候出去旅遊,既能放鬆一下心情,又可以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畢竟連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沒有看完,那豈不是很虧啊。這也使得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但在拉動旅遊業發展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很多不文明的現象,很多遊客去景區游覽的時候,很喜歡隨手亂扔垃圾,這導致給景區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像這種不文明行為應該是我們所有人都杜絕的。
隨著這種不文明行為的增加,體現出來的是遊人們的素質,所以我們自身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要做出這種不文明的行為,約束好自己的行為,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