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朗讀
⑴ 求《桃花源記》的全文朗讀節奏。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版中無/雜樹,芳草權/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這是我按照我們老師講了之後我自己分的,不確定是不是完全正確,希望你採納
⑵ 桃花源記的文言文翻譯錄音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⑶ 桃花源記詩詞朗讀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木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⑷ 桃花源記 朗誦的背景音樂,用什麼音樂(古箏彈奏)好
春江花月夜,春到湘江,漁舟唱晚……
⑸ 《桃花源記》的節奏劃分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⑹ 桃花源記朗讀節奏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
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6)桃花源記朗讀擴展閱讀
《桃花源記》寫於晉、宋交替之際,當時政治黑暗,兵連禍接,民不聊生。作者虛構了一個漁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藉以描繪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自由安樂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圖景,寄託了他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廣大人民要求擺脫殘酷剝削和貧困境遇的意願。
這樣的理想國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里固然僅是一個烏托邦,但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現實的丑惡和黑暗,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批判態度;又像一座燈塔,激勵人們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
「桃花源」的藝術創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輝照徹中古時代,並成為後代作家的傳統題材,表現出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文章以漁人行蹤為序展開記敘,從他逢桃花林並入桃花源寫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尋未果而告終。開頭結尾略寫,因為這些只作為引起和余韻,中間漁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見所霞是主體,就寫得很詳盡。
有漁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風貌,他與桃花源中人的對話,桃花源中人對他們款待,他們的來歷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這樣寫,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結構完整,詳略得宜。
《桃花源記》總的構思帶有浪漫主義色彩,這表現在故事是虛構的,桃源境界也是想像中的產物,人間並不存在等方面。
但它的細節描繪又是現實主義的,不論是山外夾岸數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還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現實生活中都不難找到,這就給人以親切逼真之感,相信這是人間樂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寧願信其有,不肯信其無。
特別是藉助於當時的真實人物──南陽劉子驥的規往,更增添其真實感,使讀者也為之神往。歸根結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現實的沃土之中的。但漁人重尋又迷了路,「後遂無問津者」,又帶有神密色彩。又實又虛,似真似幻,表明桃源雖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語言簡練生動,富有表現力。一個完整的引人入勝的故事,僅用了三百二十字,敘述得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二十二個極常殼的字眼,便勾畫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難忘懷。至於桃源風貌的描繪,人物活動,對答的記敘,也是著墨不多而內含豐富,令人味之不盡。「美好而淳樸」,這是桃花源和這篇散文給我們的共同印象。
⑺ 關於桃花源記全文的停頓劃分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拓展資料
一、白話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二、作品賞析
陶淵明成功地運用了虛景實寫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顯示出高超的敘事寫景的藝術才能。但《桃花源記》的藝術成就和魅力絕不僅限於此,陶淵明也不僅僅是企望人們確認其為真實的存在。所以,在虛景實寫的同時,又實中有虛,有意留下幾處似無非無,似有非有,使人費盡猜想也無從尋求答案的話題。桃源人的叮囑和故事結尾安排的「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虛虛實實,徜恍迷離,便是這些話題中最堪尋味之筆。它所暗示於世人的是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只可於無意中得之而不可於有意中求之,似乎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著某種微妙的內在聯系。這虛渺靈奧之區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世人是難以揭曉的。它的開而復閉,漁人的得而復失,是陶淵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謎,「惹得詩人說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詩》中透露了一點消息,說「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復還幽蔽」,乃是因為「淳薄既異源」!原來桃源民風淳厚,人間世風澆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為爭奪之場」(蘇軾《和桃花源詩序》),玷污了這塊化外的凈土,即使像劉子驥那樣的人間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機緣。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三、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義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准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