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發布時間: 2020-11-23 07:06:16

A. 桃花源記的作者簡介

桃花源記的作者簡介:

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准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1)桃花源記擴展閱讀

《桃花源記》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陶淵明是中古時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學思想是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真的理解,既注重歷史與生活的真實,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懷抱負的真實,是較完美的藝術真實。同時,他對自然的理解也表現其文學思想的獨特性。

他不言教化、不事雕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發,注重詩文的自然天成,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然而,無論是提倡藝術真實,還是推崇文學的自然,都是為了酣暢淋離地表現人生。這是陶淵明文學思想的靈魂。

陶淵明對社會人事的虛偽黑暗有極清醒的認識,因而他的隱逸不是消極的逃避現實,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會現實的積極意義。

當他在漫長的隱居生活中陷入飢寒交迫的困境時,盡管也彷徨過,動搖過,但最終還是沒有向現實屈服,寧固窮終生也要堅守清節。

B. 《桃花源記》翻譯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有個人靠捕魚為生。(一天他)沿著小溪劃船行進,忘記了路途的遠近。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兩岸幾百步以內,其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艷美麗,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這片景象感到十分詫異,又向前劃行,想要走完那片桃花林。
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發源的地方,就看見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光。(漁人)便丟下小船,從洞口進入。起初,山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眼前一下子開闊明亮起來了。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與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閑,各得其樂。
(村中人)看到漁人,竟然十分驚訝,問(漁人)從哪兒來。(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中人)就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去。准備酒、殺了雞做飯菜(招待他)。村裡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詢問消息。他們自己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縣人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村中人)問(漁人)是什麼朝代了,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曹魏{三國時期魏國}、東西兩晉了。漁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具體的講述給村中人聽。(村中人)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家中(做客),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款待他。(漁人在桃花源中)逗留了幾天後,就(向村裡人)告辭,離開。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呀。」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先的路回去,一路上到處做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桃花源這樣的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原先做的記號,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南陽郡的劉子驥,是個高尚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桃花源。但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以後就再也無人去尋找去桃花源的路了

C. 桃花源記

陶淵明《桃花源記》賞析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背景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志著古樸的歌詩所能達到的高度。陶淵明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註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並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十分可貴的。

D. 桃花源記的翻譯

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

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4)桃花源記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

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E. 桃花源記的背景資料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

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5)桃花源記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准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後人編為《陶淵明集》。

F. 《桃花源記》的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以捕魚為業的武陵人。(有一天)他沿著小溪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見到(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長在溪水兩岸,(綿延長達)幾百步,中間(除了桃樹)沒有其它的樹。花草鮮艷美麗,飄落的花瓣繁多而紛亂。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又向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盡頭。

桃花林消失在溪水的源頭,(緊接著)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看到(洞里)隱隱約約有點光亮。(漁人)於是離開船,從洞口進入。起初洞非常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這里)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這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互相都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這裡面的人們在田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 村人)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便有人)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其他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和兒女及同鄉的人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村人)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朝了。漁人一一都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聽了)都感嘆驚訝。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臨別時)桃花源里的人囑咐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

(漁人)出桃花源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之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處做標記。到了郡城下(武陵郡城),拜見了太守,述說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南陽的劉子驥,是品德高尚的人。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去(探訪桃花源)。還沒有實現,不久就因病去世(而結束尋找)。此後就再也沒有人過問(桃花源)了。

G. 桃花源記的全文翻譯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

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

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裡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裡人告辭離開。村裡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城,到太守那裡去說,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終於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7)桃花源記擴展閱讀

《桃花源記》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體。之所以說它是現實主義,是因它有條不絮地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情節、人物、結局,一應俱全,這個尋找桃源的故事,折射出了現實社會的種種風貌。

同時,它又是浪漫主義的,因它好似仙境一般,亦真亦幻、漫漶迷離,無論是誰都找不到桃源的確切位置,尋不出那樣一種井然有序、怡然自樂、堪稱完美的社會生活。

真實也好,虛構也罷,通往桃源之路上的鮮美,桃源內景緻的幽然靜謐,桃源民風的醇美質朴,桃源的得而復失,都具有永恆的魅力,讓後人一再懷著虔誠的期許,走上落英繽紛的小徑,與心中那個纖塵不染的世界相逢。

鍾嶸贊曰:「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武陵人在捕魚途中,偶然闖進了一片桃花林。

綠水潺潺,桃花盛放,花瓣紛飛,沁人心脾的嫩草香氣就此撲面而來。正是這如蓬萊仙境的桃林誘引著他不願停下手中的槳,一直前行,要去看看前方到底有怎樣迷人的景緻。

待他行小溪盡頭,穿過山的狹窄小洞,才真正進入了桃花源。路途中那「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風光,不過是一首交響曲的前奏而已,桃源內的美景與人情才是主旋律。此地有寬曠的土地,整齊的房屋,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池塘,茂盛的桑竹以及交錯的村落。

人們在這片無喧囂、無征戰的土地上,交遊耕作,怡然而自樂,沒有戰爭,沒有朝代的更替,隨之而來的苦難更是無從談起。漁人不禁為之動容,他所來的世界,隨處可見荒蕪頹然的耕地,隨處皆是顛沛流離的生活。

不僅僅如此,桃源中的人對漁人極為熱情,相繼邀來做客,「設酒殺雞做食」。漁人復驚,桃源之外,盡是互相傾軋、勾心鬥角之人。

恬靜自在的桃花源,唯有與世隔絕方才潔凈如初,和諧有序。故而,漁人出去後,再來尋覓時,便「遂迷不復得路」,就連好游山澤、隱居不仕的劉子驥也尋終未果。自此,它依然在誰人都不曾知曉的角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靜默地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壓迫,更沒有虛偽傾軋。在桃園中,人們平等自由、共同勞動、豐衣足食、待人友善。或許,這樣的世界並不存在,它只是陶淵明換身居動盪的時代,幻想出來的美的象徵、理想的符號。

這樣的桃源,陶淵明之所以能尋找,並且能描繪得如此醉人心神,是因這片和諧的桃源,坐落在他的心上。

H. 桃花源記

您好!

突出『桃源』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突出社會生活平靜的句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突出桃源人來此絕境的句子: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兩個『乃』字包含怎樣的意味?

都包含著驚訝和驚嘆的感情。

桃花源內『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表現了什麼?

表現了人民生活安寧悠閑。

I. 陶淵明<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中的「悉如外人」
河北大學 謝質彬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典範之作,歷來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文章有一段關於桃花源景象的描述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文中的「悉如外人」究竟應如何理解,可謂眾說紛紜。據沈蘅仲《知困錄———中學文言文備課札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所說,主要有以下4種說法:
一、從秦到東晉已600年,桃源中人的衣著不會跟外邊人一樣。可能原文有誤,「悉如外人」當為「悉異外人」或「有異外人」。
二、「悉如外人」乃是「如另外一個世界的人」。
三、「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時人。
四、「外人」即桃源以外的人。
現行中學課本採用第四種說法,將「外人」理解為「外面的人」。有的教師認為這樣理解不合情理。其理由與上述第一種說法相同,即認為桃花源里的人,自「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外面隔絕了將近600年之久,他們的耕作方式和穿著打扮,不可能同外面的人全都一樣,而應該是差別很大。因此,「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能理解為「外面的人」,而應理解為「外國人」。
這可以算作第五種說法。
這種說法,不僅教師中有,在某些今譯今注本中,也時有所見。例如辛正《新編古代名家散文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註:「外人:外地人,外國人。」
我們認為,「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只能作「外面的人」解,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別的解釋都是不正確的。在陶淵明所處的東晉時代,「外人」只作「外面的人」解,不作「外國人」解。《漢語大詞典》「外人」的第三個義項即為「外面的人」。第二個義項是:「古代指本諸侯國以外的人……近世指外國人。」可見作「外國人」解,是後起義。用後代才產生的意義去解釋古代的詞語,是閱讀和注釋文言文的大忌。
在《桃花源記》里,「外人」共出現3次。其他兩次的「外人」作「外面的人」解,是毫無疑義的,此句中的「外人」當然也不能例外。此句的「其中」指桃花源中,那麼與之對應的「外人」,只能是指桃花源外的人。
人們之所以對此產生疑問,認為這樣理解不合情理,而將「外人」理解為「外國人」,或「另外一個世界的人」,或「桃源外的秦時人」,甚至懷疑此句原文有誤,其根源在於對此句的句法結構和「悉」字的用法缺乏正確的了解。
先談結構。此句的主語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謂語。伊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陶淵明集》將此句譯為「往來耕種的男男女女穿衣著鞋和外面的人一樣」,便是將這句話的句法結構弄錯了———將「往來種作」看成「男女」的定語,而將「男女衣著」當成「悉如外人」單一的主語了。上引一、三兩種說法也是只將「男女衣著」當成主語。
再說「悉」字。「悉」同本篇「咸來問訊」的「咸」一樣,是個表統括的范圍副詞,相當於「皆」或「都」。中華書局《實用大字典》:「悉,皆也。」在「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一句里,「悉」字所統括的———亦即它的語義指向,是「往來種作」和「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等於說「皆如外人」。意思是說,「往來種作」和「男女衣著」這兩方面的情況,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中國青年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初中文言文精解》(合訂本)將此句譯為:「那裡面的人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樣。」這樣翻譯,顯然與作者的原意不合。此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其中往來種作如外人」,另一層意思是「其中男女衣著如外人」———這便是作者的原意。將這兩層意思用一句話來表達,便成了「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由此可見,只有將兩件事情合在一起說的時候,這個「悉」字才用得著。它的作用,僅僅是表示統括,只能理解為「都」,不能理解為「完全」。「悉如外人」,不能理解為「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樣」。人們正是由於將此句理解為「完全同外面的人一樣」,才對此句的合理性產生懷疑的;人們之所以認為「外人」不應釋為「外面的人」,而應另作他解,也是以這種理解為前提的。
根據此句的結構和「悉」字的用法,我們認為此句可以譯為:「這裡面,(人們)往來耕種(和)男女穿著,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認為原文中的「男女衣著」,是從服制方面說的,不是指具體的穿著打扮。要是指具體的穿著打扮,不僅同外面的人不一樣,即使是桃源中人,也是各不相同的。作者在《桃花源詩》中說:「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制」與「法」是同義詞互用,「衣裳無新制」,等於「衣裳猶古法」。「衣」指上衣;「裳」指下裳,即下裙。上衣下裳,便是古代服制的主要標志之一。古代無論男女,都是上面穿衣,下面著裳的。所謂「衣裳無新制」,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在服制上沒有什麼改變。這對我們理解「男女衣著」句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作者之所以要說「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明代著名文評家袁宏道在《桃花源記》的評語中說:
「開朗」一段(指「豁然開朗」以下至「並怡然自樂」),是說蕭野氣象,即在人間,故曰「悉如外人」。(詳見明代劉士

J. 桃花源記原文

如此美文,人人愛之,我亦然!遙想古人會於蘭亭,抒懷暢飲;又有會於滕王之閣,作詩詠賦,此為高尚士也。我輩同道者,若亦能會於一處,共抒心懷,實是幸事。
然今人皆以利字當先,悲哉!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