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如櫻花
A. 求「斯人已逝,芳香仍在」的古人的例子
蘇小小,蘇小小,生平無詳考,相傳是南齊時錢塘名妓,年十九咯血而死,終葬於西泠之塢。
傳說蘇小小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前有石碑,題曰:錢塘蘇小小之墓。蘇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謂家喻戶曉,據傳說蘇小小死後,芳魂不散,常常出沒於花叢林間.據史書記載,宋朝有個叫司馬樨的書生(在洛下夢一美人搴帷而歌,問其名,曰:西陵蘇小小也。問歌何曲?曰:《黃金縷》。後五年,才仲以東坡薦舉,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 少章異之,曰:「蘇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尋其墓拜之。是 夜,夢與同寢,曰:妾願酬矣。自是幽昏三載,才仲亦卒於杭,葬小小墓側。)
此傳說雖然有些恐怖,但多少表達了人們對蘇小的懷戀與同情.
有詩雲:「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墓上覆六角攢尖頂亭,叫「慕才亭」,據說是蘇小小資助過的書生鮑仁所建。
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該墓被紅衛兵毀壞。2004年市民熱烈爭論後,杭州市政府決定重修蘇小小墓。園林專家孟兆楨根據老照片反復推敲後重建了該墓。重建後的蘇小小墓用泰順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撐,高3.15米,墓徑2.6米,圈高0.9米。重建後的慕才亭內有十二幅楹聯,邀請了沈鵬、馬世曉、黃文中等12位書法家題寫。這十二幅楹聯分別是:
桃花流水沓然去 油壁香車不再逢。
金粉六朝香車何處 才華一代青冢猶存。
燈火疏簾盡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畫舫獨教芳冢佔西泠。
幾輩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壟中。
千載芳名留古跡 六朝韻事著西泠。
湖山此地曾埋玉 風月其人可鑄金
花須柳眼渾無賴 落絮游絲亦友情
亭前瞻柳色風情已矣 戶上寄萍蹤雪印依然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紅顏本暫時
煙雨鎖西泠剩孤冢殘碑浙水嗚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嶼櫻花猶似六朝春
花光月影宜相照 玉骨冰肌未始寒
十載青衫頻弔古 一抔黃土永埋香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負一生愛好山水」是蘇小小的遺願,西蘇小小魂斷西泠橋
南齊時,錢塘(今杭州)西泠橋畔一戶姓蘇的人家生下一女,取名小小。這女孩長得眉清目秀。聰慧過人。父親吟詩誦文,她一跟就會,親戚朋友都誇她長大後必成為才女。
小小六歲時,父親不幸病故。為了生計,小小的母親忍辱為妓。幾年的精神折磨,使她身心交瘁,小小十歲時,母親竟一病不起。臨終時,她把小小託付給賈姨媽:「我的心是干凈的,但願小小莫負我!」
幾年過去了,小小已長成一個美麗的少女。小小從小喜愛讀書,雖不曾從師受學,卻知書識禮,尤精詩詞,信口吐辭,皆成佳句。小小還酷愛西湖山水,她將自己住屋布置得幽雅別致,迎湖開一圓窗,題名「鏡閣」,兩旁對聯寫道:「閉閣藏新月,開窗放野雲。」
每天,小小總在西泠橋畔散步,眺望漣漣碧波,點點水鳥,她會情不自禁地吟詩放歌,傾吐心中的情愫。那時的西湖,雖然秀美,但還未經人工開發,山路曲折迂迴,游覽辛勞,她便請人製作了一輛小巧靈便的油壁香車。坐著這車,可以去遠處。
車子靈巧,人兒嬌美,穿行於煙雲之間,恍如神女下凡。沿路行人議論紛紛,嘖嘖稱奇,猜不出她是何等人物。蘇小小旁若無人,一路行一路朗聲吟道:
燕引鶯招柳夾途,
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訪,
家住西傳妾姓蘇。
蘇小小的名聲傳開了。豪華公子、科甲鄉紳慕名而來。僻靜的西泠橋畔頓時熱鬧起來。小小原想以詩會友,交幾個酷愛山水的知己,不想來訪者多是些綉花枕頭爛稻草——衣冠楚楚的蠢才,十有八九被她奚落出門。錢塘城內巨富錢萬才數次登門,願以千金娶小小為侍妾,也被小小拒絕。錢萬才失了面子,發狠道:「你有才貌,我有財勢,惹惱了我可要小心!」
賈姨媽勸她:「不妨尋個富貴人家,終身也有了依靠。」
小小道:「人之相知,貴平知心。豈在財貌?!更何況我愛的是西湖山水,假如身入金屋,豈不從此坐井觀天!」
賈姨媽擔心小小母親留下的積蓄用盡,將來生計無著。小小說:「寧以歌妓謀生,身自由,心干凈,也不願悶死在侯門內。」
賈姨媽嘆息道:「姑娘以青樓為凈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徹!」
如此又過了幾年,母親的積蓄終於用完。小小二話不說,操琴謀生,頓時成了錢塘有名的歌妓。
冬去春來,鶯飛草長。一日,蘇小小乘油壁車去游春,斷橋彎角處迎面遇著一人騎馬過來,那青驄馬受驚,顛下一位少年郎君。
小小也吃了一驚,正待下車探視,那少年郎君已起身施禮。小小過意不去,報以歉然一笑。
這郎君名叫阮郁,是當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東辦事,順路來游西湖。他見小小端坐香車之中,宛如仙子,一時竟看呆了。直到小小驅車而去,阮郁才回過神來,趕緊向路人打聽小小的來歷住處。當他得知小小出身於妓家時,不禁嘆一聲「可惜」。
阮郁回到住處,小小的身影總是浮現在眼前,茶食無味,輾轉難眠。他想,既是歌妓,與她相識一番,也是人生樂事!
第二天一早,阮郁騎著青驄馬,叫人挑著厚禮,徑直來到西泠橋畔。
恰好賈姨媽出來,阮郁道:「晚輩昨日驚了小小姑娘,容我當面謝罪。」賈姨媽見他不似一般王孫公子氣盛無理,便進去通報。
小小因游湖勞累,今日一概謝客。她倚在床邊,不知怎的。總想起昨日遇見的那少年郎君。忽聽說此人到來,心中一喜,說:「請。」
阮郁斜穿竹徑,曲繞松柳,轉入堂內。小小從綉簾中婷婷走出,四目相視,雙方都暗含情意。阮郁英俊稅灑,舉止文雅,言談中對西湖山水贊不絕口。小小道:「你既愛湖山,請到樓上鏡閣眺望。」
鏡閣牆壁上貼著小小書寫的詩,阮郁念到「水痕不動秋容凈,花影斜垂春色拖」時,不禁叫好,對小小更添了幾分愛慕之心。
阮郁沉吟片刻,依韻和了一首。小小知他是有才之土,便叫侍女擺開酒餚,兩人對飲起來。
阮郁本是風流才子,此刻面對美景,趁著酒意,隨口吟出不少佳句。小小更是喜歡,停杯撫琴,曲調悠揚纏綿,傳遞著眷戀之情。
此後一連幾天,小小和阮郁都在斷橋相會。一個驅車前往,一個騎馬相隨,沿湖堤、傍山路緩緩而游,好不快活。
賈姨媽見小小和阮郁一見鍾情,很是高興,誇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小小說:「他是相國公子,我是青樓歌妓,知人知面難知心啊!」
等阮郁又來時,心直口快的賈姨媽當著小小的面,問阮郁會不會變心。阮郁緊執小小的手,指著門前的松柏道:「青松作證,阮郁願與小小同生死。」
小小與阮郁來到西泠橋頭,正當夕陽西下,飛鳥歸巢之時,周圍一片靜謐,小小激動地輕聲吟道: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泠松柏下。
當夜,由賈姨媽作主,兩人定下終身。之後,選了個黃道吉日,張燈結綵,備筵設席,辦了婚事。
阮郁成婚的書信送到家中,阮道氣得差點昏倒:堂堂宰相之子娶了歌妓,豈不被天下人恥笑!但山高水遠,一時又奈何不得。
阮道老謀深算,強按怒火,寫了封信,連同一份厚禮,派人送至錢塘,交給阮郁。信中寫道:小小既是品貌雙全的才女,他並不反對這門婚事。還提醒阮郁不可貪歡於夫妻之情而荒了學業。阮郁、小小見阮道說得通情達理,才放下心來。
過了些時日,阮郁又接到家書,說阮道因受風寒卧床不起。小小急忙打點行裝,催阮郁回去探親。
阮郁趕回家中,見父親安然無恙,不由奇怪,阮道怒罵道:「你被踐女迷住心竅,我不略施計,你如何能回來?」不由阮郁分說,命家人將他關進書房。阮道又作主,為阮郁另擇名門閨秀。
阮母道:「等你完了婚事,取了功名,再娶幾個侍妾,也非難事,想那姑娘也不會怪你失信薄情吧?」阮郁低頭不語。
小小自阮郁去後,整日足不出戶,左等右等總不見阮郁的信息。「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雲磨。」小小隻能吟詩以解愁悶。
春去夏至,小小才接到阮郁的信。只見她臉色蒼白,雙手微顫,眼裡噙著兩滴淚花,良久,才吐出一句:「原來如此!」
入夜,小小獨自關在房中,飲一陣酒,撫一陣琴,間或抽泣幾聲,直到深夜才沒了聲響。賈姨媽放心不下,破門而入,小小已醉倒在床上,淚水濕透了枕巾。
清晨,小小搖搖晃晃跨出家門,來到西泠橋上,望著湖上嬌艷的荷花獨自出神。賈姨媽跟了出來,扶住小小:「男女之情往往薄似煙雲,短似朝露,你千萬要想得開,身體要緊。」小小似答非答道:「我的心是干凈的!」
從此以後,小小臉上少有笑容,性情變得更為冷峻孤傲,接待客人,言語之間更多調侃的冷笑。不想,倒反而傳出個「冷美人」的名聲。
小小對山水的痴戀未變,只不過,她不再到熱鬧的景區,而專去人跡稀少之處。這一日,時值深秋,她來到紅葉滿山的煙霞岩畔。忽然,前面傳來「叮當」鑿石之聲,她正要避去,那邊有人喊罵,爭鬧起來。小小循聲尋去,迎面是一個形如石屋的大石洞,一群凶神惡煞的家丁揮著皮鞭,正在毆打幾個石匠。
小小心中不忍,喊道:「光天化日之下,為何打人?」家丁見小小儀態非凡,弄不清她是何等人物,停手道:「小人奉我家老爺之命,在此督促石匠完工!」原來,富豪錢萬才為了討他老娘歡心,在這五屋洞壁上鑿刻石羅漢三百六十五尊,以示他老娘天天敬佛、求取保佑之意。老娘七十壽辰將臨,而石羅漢尚未完工,所以家了趕來催促。小小見石匠們衣衫襤樓,疲憊不堪,便向家丁求情,寬容期限。
錢萬才正巧趕到,他冷言道:「蘇小小,你過去不賣我的面子,今天倒要我賞臉!」小小道:「敬佛,心誠則靈,何苦難為這些匠人呢?」
錢萬才好笑道:「你便是我的佛,你若肯跟著我,我便依你,如何?」說著,來摟小小。小小怒極,順手給他一個巴掌:「佛面獸心的無恥之徒!」
錢萬才暴跳如雷,一邊喝令家丁動手鞭打匠人;一邊抓過一條皮鞭撲向小小:「身為妓女,才是無恥,今天我非要叫你嘗嘗我的厲害!」
「住手!」突然山坡上跳下一個人來:「以勢欺人,你眼中還有王法嗎?」錢萬才定睛一看,來者是一貧寒書生。手一揮說:「我的鞭子就是王法,給我打!」家丁們一擁而上,鞭子劈頭蓋腦的問那書生飛去,卻不料家丁們手臂一陣酸麻,落下的鞭子紛紛向四周甩出。還沒等家了弄清是怎麼回事,腳底被什麼一絆,一個個都跌倒在地,他們翻身爬起,又向書生撲去。那書生身形一矮,雙拳齊出,一陣風似地又把一群家丁打得癱倒在地。家丁們這才領教,那書生的武功好生了得!鼻青眼腫的家丁們哼哼著,再也不敢動彈。錢萬才的氣焰頓時減了大半,但他還揚著鞭子,「哇哇」亂嚷。書生一縱身,躍到錢萬才身邊,伸手捉住他的手臂,錢萬才痛叫一聲,撤鞭軟倒,連喊:「英雄饒命!」
書生微微一笑:「命,你只管向你的佛去要,我只要你不難為匠人,讓他們安心鑿完,如數付給工錢!」「遵命!遵命!」錢萬才連連點頭應允。「還有,你也不許難為那姑娘!」書生的手握了一下,錢萬才殺豬般叫了起來:「一定!一定!」書生這才放手。錢萬才帶著家丁,抱頭鼠竄而去。
石匠們向書生拜謝,書生道:「你們雕刻出如此精細的石羅漢,為湖山增色,我能飽此眼福,倒該謝你們呢!」
小小從沒有見過如此豪爽仗義之人,不由大為敬慕,忍不住上前道:「錢塘蘇小小,拜謝先生相助。」
書生回禮道:「學生鮑仁,久聞姑娘芳名,今日相識,果然名不虛傳。」
小小道:「如無不便,請到寒舍一敘。」鮑仁爽快地答應了。
小小家門前已等候著許多富家子弟,香車一到,便你請我邀,爭鬧不休。小小道:「我今日已自請貴客,諸位請各自便。」
小小請鮑仁直人鏡閣,親自斟酒道:「先生文武雙全,心胸磊落,為何不去報效國家呢?」
鮑仁道:「動亂之際,有力難效,何況我是將功名視作草芥的!」小小道:「有為民作主之心,則英雄有用武之地。倘不能如願,再復歸山林,浪跡江湖為時未晚!」鮑仁道:「我恃才反愚,經姑娘輕輕點撥,茅塞頓開。只是我飢寒尚且不能自主,功名二字從何說起?」「先生如不嫌棄,我願助你赴京都應試。」小小取出百兩銀錢交給鮑仁,鮑仁慨然收下,深深一揖告辭:「姑娘之情,深於潭水,我鮑仁永生不忘。」「小小在此靜候佳音!」說罷,小小親自送鮑仁出門。
鮑仁去後,錢萬才放出流言蜚語,百般詆毀小小.小小對賈姨媽說:「任他倒盡污水,不能傷我一根毫毛!」賈姨媽道:「總要防著點才好。」
轉眼到了雪花紛飛之時。上江觀察使孟浪途經錢塘,他久聞蘇小小盛名,便叫了一隻樓船,派人去喚小小來陪飲助興。
過了一會兒,差人稟報,小小被人請去西溪賞梅了。孟浪十分掃興。
第二天,差人早在蘇家候著,一直等到深夜,小小喝得酩酊大醉被待女扶了進來。差人又去回復,孟浪很是惱火:「如明日再推三推四,決不饒恕!」
第三日,差人再去,侍女說姑娘醉卧未起。差人發急道:「再不去,孟老爺要給她顏色看了!」小小在里間聽見,理也不理。
孟浪聞訊,勃然大怒。他少年得志,本不把個妓女放在眼裡,如今連連碰壁,便擺出威風,要讓小小吃點苦頭。 孟浪便與縣官商量。這縣官老爺是錢萬才的舅舅,對蘇小小早已懷恨在心,現在上面有人出頭問罪,自然照辦。
縣官派差人傳喚小小,速到孟觀察使船上賠罪,而且必須是青衣蓬首,不準梳妝打扮。賈姨媽怕小小惹禍吃虧,勸她屈就應付。小小道:「這班狗官老爺,我與他們毫不相干,有什麼罪可賠!」正說時,差人「呼呼」地打上門來,賈姨媽和侍女們嚇得發抖,小小坦然道:「也罷,我去走一趟,省得家中不安寧。」臨行前,她從容地梳妝打扮了一番。
孟浪邀了府縣賓客在船上飲酒賞梅,忽聽蘇小小來了,趕忙正襟危坐,盤算著給小小米個下馬威。隨著一陣麝蘭香味,小小如仙女船飄進船來。滿船人都被小小美麗的容貌、冷峻的神態震懾住了。靜寂了好久,孟浪才乾咳一聲道:「蘇小小,你知罪么?」「我是煙花中人,哪裡知道老爺們會對我如此厚愛,三請而不敢來,竟成大罪?」只一句話,孟浪便無言以對,只得威嚇道:「你要求生,還是求死?」
小小調侃道:「愛之則欲其生,惡之則欲其死,全在老爺手中,我怎能自定?」孟浪不禁得意起來:「利嘴巧舌,並非實學,我倒要看看你的真才如何。」他要小小以梅為題賦詩。
小小不假思索,信口吟道:
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
若要分紅白,還須青眼看。
詩意隱含眼前之事,且又不卑不亢,孟浪不由暗暗折服小小的才智。孟浪性子雖烈,倒還有幾分惜才之心,他見小小楚楚動人,便息了怒氣,攙過小小,邀她人席。縣官在一旁冷笑,他受錢萬才之託,早就想加害於小小。
酒宴直到天明才散,孟浪啟程。縣官立即派人在歸途中將小小截住,並以借詩諷喻、藐視朝官罪,毆打唆使罪判小小入獄。
賈姨媽用銀錢周旋。使小小免受獄內之苦。但她體質本弱,加上氣憤,關了數月,便生起病來。
這一日,牢房內進來一人。小小抬頭一看竟是阮郁。阮郁途經錢塘,聞訊趕來營救,小小轉身不睬。當阮郁說到願娶她為妾時,小小再也忍受不了,鄙視地說:「這里可沒有青松為你作證。」阮郁臉色脹得通紅,長嘆一聲,怏怏地走了。
半年後,小小出獄回家。她來到石屋洞,望著石羅漢,勾起了與鮑仁相識的往事。
小小又病倒了。她無力乘車游湖,只能靠在床上,眺望窗外景色。
轉眼又到了夏荷盛開的季節。夜幕垂窗,嬌艷的荷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純凈可愛,小小不禁輕輕吟道:「滿身月露清涼氣,並作映日一噴香。
賈姨媽見小小病情垂危,問她:「你交廣甚多,不知可有什麼未了的事?」小小感慨道:「交際似浮雲,歡情如流水。我的心跡又有誰知?小小別無所求,只願埋骨於西泠,不負我對山水的一片痴情。」小小說罷,含恨逝去。
安葬時日將到。這天,幾個差人飛馬來到小小家,問道:「蘇姑娘在家么?滑州刺史前來面拜。」賈姨媽哭道:「蘇姑娘在家,只可惜睡在棺木之中。」差人大驚失色,飛馬而去。不多時,只見一人穿白衣,戴白冠,騎著白馬而來,到西泠橋邊下馬,步行至小小家門前,一路哭將進來。他奔到靈堂,撫棺痛哭:「蘇姑娘,為何不等我鮑仁來謝知己,就辭世而去?老天不公,為何容不得你這個有才有德有情的奇女子!」直哭得聲息全無。
賈姨媽含淚相勸,鮑仁道:「人之相知,貴乎知心,知我心者,唯有小小。」賈姨媽道:「有鮑相公這番話,小小在九泉之下,也當瞑目了。」賈姨媽又說了小小的臨終遺願。鮑仁這才強壓悲哀,請人在西泠橋側選地築墓修亭。
出殯下葬之日,夾道觀看者不計其數。鮑仁一身喪服,親送小小靈樞,葬於西泠橋畔。鮑仁親撰碑文,寫出蘇小小一生為人,以表明她的高潔人格。臨行前,鮑刺史又來哭祭道:「倘不能為民作主,我鮑仁定來墓前廝守。」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鑄金。
從此以後,蘇小小的芳名與西湖並傳,天下遊人每到西泠橋畔,都會發出多少感慨!泠橋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卻了佳人遺願,又為西湖山水增色。
B. 清明節關於櫻花的古風優美散文
紅塵有夢,歲月迷離,閑詞愁賦難為情。吟斷剎那芳華,徒增傷心,幽禁了衣襟沾染的情殤;紅顏彈指老,散了芬芳,痴了流年;胭脂沾染灰,葬了花魂,寶劍折卷刃,斷了豪情;情有千千結,化為紙鶴,寄去誰的思念?恨有幽幽殤,化為青燈,徹悟誰的菩提?
輕持眷戀,梳理紅塵。便有了訴不完的流年舊事,道不盡的悲歡離合。一廂情緣交錯,偏又兩兩多情,並非閑人怎能置身事外?一念清歡,一念凄慘,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不信宿命難逃,又怎樣,還是負了虔誠的祈禱,我終該如何再求得彈指逍遙?
千年痴等,誰允情深?一抬手,揮一袖盛世風流,輕輕撩起無端的等待,我甘願墮入風塵,尋找我曾揉碎一地的柔情,拼湊你如花的美貌。俯首翻刨情沙,想要拾撿一捧古老的故事在掌中柔動聚集,端詳它的寓意,誰知無意間卻捧落了它最美的結局。試問今生,我還如何延續沒有你相牽的美麗?不記得誰曾說過,心若未死,依舊敢苦求重生之地,深掘韶華,定能種下絕世的牽掛。
夙願如故,我輕剪無邊歲月潑墨成一紙情符,以為能將前世情緣牢牢禁錮,亦能夠在今生得一人心安之若素。怎知,如此的小心翼翼卻還是遺失了曾求的簽,盡染了一份莫名的傷感。無奈,點一支老香,輕翻黃卷,我在佛前跪地幡然醒悟。可是,任我百般伸手,卻怎麼也攔不住時光的腳步。或許我還不願懂得,有些路註定越走越遠,有些人註定不便再見。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事想放卻放不下,任憑它在心中慢慢發芽滋長,終有一天終會遮蔽青雲與藍天,一份曾經最美的憧憬,最深的祈盼。
輾轉浮生,回眸若夢。是誰輪回靜守,嘆一世寂寞難耐,恰逢薄葉涼秋,憐一季悲情難訴?莫不是欲語卻又哽結於喉,我才會如此的安靜,聆聽自己早已潺弱的心跳。熟不解偏又捫心淺問,問塵世,世間人,斯人如逝,堪憐容顏盡廋;世間情,情愫如水,全都付之東流;世間緣,緣起緣滅,相見幾時,離愁幾許?彷彿一眨眼,一轉身,又是一番半夢半醒半失落。
曾幾何時,黃昏雨後,尋罷陌上,無一人翩舞霓裳,無一人攜手身旁,無一人相訴衷腸。四下無語,獨自行走,任落寞串聯成殤。一挪步,又新生種種凄涼。這一刻,誰又能明白繁華景象,終不過煙雲一場,可是,誰又在駐足停留,誰又在暗自神傷?
一抹硃砂惹人醉,一舞長袖使人憐。那一世,我用三生祈禱換你一世邂逅,於是,我們在光陰的轉角有了最美的相遇。還記得那日桃花盡綻香滿園,風吻籬牆燕呢喃。我輕搖摺扇漫步青石小道,看綠苔匍匐在籬牆上甚顯得安然愜意。一揉眼,你一襲白衣,邁著婉約的步子向我走來,唯美中透著典雅,卻又暗含了你獨有的羞澀……有人說,相見亦是有緣,我也曾深信不疑。然而,紅塵千年,你會是我今生最美的緣嗎?這場意外的相見,這般揪心的留戀,都折煞在了擦肩而過的瞬間。縱有鍾情千萬種,卻未能令你動容,再回眸,望你倩影匆匆。
當流光暗淡心穹,你的驚鴻一瞥我再也無法冰封。此時,我只願化作墳前調零的殘紅,直至靜默的死去,徒留一捧塵泥,然後又被無情的吹散,消失的無影無蹤。
C. 飄風如有識,定與約相期什麼意思
今天我沒空咱改天再約的意思
D. 誰能告訴我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童年在山東煙台度過。1913年全家遷至北京。 五四運動爆發,她受到很大影響,從1919年9月起,以冰心為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如《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殺人》、《去國》等,在社會上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反響。 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這時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 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 1923年8月赴美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讀書,不久因病住療養院七個月。這時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讀者》等。 1926年得文學碩士學位後返國,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平女子文理學院。1931年的小說《分》、1934年的《冬兒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現出對於「愛的哲學」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與丈夫吳文藻同往日本,應邀在東京大學教課。 l951年秋回國。解放以來相繼出版散文、小說、詩歌集《小桔燈》、《櫻花贊》、《再寄小讀者》等。 自1954年以來,當選為歷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現為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冰心除創作外,還翻譯過一些外國文學作品。
冰心著譯作品
主要著作: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兒童文學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主要譯作:
(散文詩集)凱羅·紀伯倫《先知》(敘利亞)
(1931 新月,1957 人民文學出版社)
穆拉·安納德《印度童話集》(印度)
(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1955年)
泰戈爾《吉檀迦利》
(1955年中青初版 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
《印度民間故事》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
1955,上海少兒
《泰戈爾劇作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年)
《園丁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1年)
《泰戈爾選集.詩集》 與石真合譯
1958,人民文學出版社
《詩選》
(合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年)
《泰戈爾抒情詩選》
(香港萬里書店 1959年)
《泰戈爾劇作集》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年)
《泰戈爾小說選》
(合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1981年)
《泰戈爾詩選》(《吉檀迦利》 《園丁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
馬亨德拉《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
(與孫用合譯 作家出版社 1966年)
(詩集)安東·布蒂吉格《燃燈者》(馬爾他)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1年)
返回
E. 求40首關於櫻花的詩詞
1、《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五代:李煜
原文: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譯文:櫻花落盡的時候春天也將過去了,鞦韆架下歸去時。天上的斜月姍姍來遲,花還在枝頭。
2、《櫻花》明代:宋濂
原文: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3、《櫻花落》近現代:蘇曼殊
原文: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譯文:十日櫻花開放了,繞花觀看即使一千回也不會嫌多。昨晚的風雨非常猛烈,是誰在向天訴哀嗎。
4、《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原文: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譯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5、《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原文: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F. 贊美櫻花的詩詞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塵煙。風暖熏開花萬朵,醉人寰。似錦嫣紅盈媚版眼,幽香淡淡逗蜂癲。權夢卧花叢何所處,富士山!出自《浣溪沙·櫻花贊》。
櫻桃花參差,香雨紅霏霏。含笑競攀折,美人濕羅衣。采采清東曲,明眸艷 玉。青巾艑上郎,上下看不足。南陽公首詞,編入新樂錄。出自《清東曲》。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出自周恩來的《春日偶成》。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凄其。出自李商隱的《無題四首》。
G. 描寫櫻花的 唯美詩句
1、我輕輕走向一棵櫻花樹,抑不住心中的一絲沖動,踮起腳尖,小心翼翼的折下一枝櫻花,坐在風撫楊柳的湖邊石凳上,細細端詳。疊瓣的花瓣粉的是那麼的恰到其處,粉得不庸俗,而是那種淡淡的芳香長存心中。
2、盛開的櫻花一般都是五個瓣,中間有長長的花蕊,花蕊一般都有九到十根,象漂亮的黃豆芽。未開的櫻花小寶寶,就象一個個快要爆炸的氣球,看起來可愛極了。
3、傍晚的彩霞染紅窗欞,向晚的微風中夾著幾片櫻花瓣,小朋友在那裡拾花瓣,捧起花瓣,向上輕輕一拋,櫻花在空中飛舞著,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舞蹈。孩子們的笑聲和著微風,飄得很遠,很遠……
4、櫻花飄落的一瞬間,劍光一閃,伴隨著冬季的雪花,飄落。
5、側畔的櫻花樹或立或傾的立在紛繁細碎的花瓣中,風劃過枝頭帶下一群飛舞著的飄散著的轉瞬即逝的粉雨,可惜,可惜,這么美的景象,以前身旁的你,早已散落天涯,就如同被風揚起的花瓣,不知去向也無所蹤。
6、那麼多的淚水,都能消逝在櫻花飄零中么?櫻花,會給你帶來我全部的思念。
7、櫻花盛開於春天,綻放於枝頭,花形與臘梅相似。雖然沒有臘梅那傲骨霜雪的氣概,卻有令人淘醉的妖嬈與芬芳。當春天來臨之際,他總是先於百花開滿枝頭,為人們送來春天的第一縷芬芳。
H. 求《斯世似空蟬,人間有變遷,櫻花開復謝,頃刻散如煙。》的意思。
生命短暫
I. 尋求贊美櫻花的唯美詩詞
【櫻花花下作】
仙雲昨夜墜庭柯,化作翩躚萬玉娥。映日橫陳酣國色,倚風小舞盪天魔。春來惆悵誰人見,醉後風懷奈汝何。坐對名花應笑我,陋幫流俗似東坡。
嫣然欲笑媚東牆,綽約終疑勝海棠。顏色不辭污脂粉,風神偏帶綺羅香。園林盡日開圖畫,絲管含情趁艷陽。怪底近來渾自醉,一尊難發少年狂。
蘇曼殊
【櫻花落】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昨宵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空將清淚滴深懷。多情漫作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已灰。
黃季剛
【向島觀櫻】
春風被廣堤,復值蠻花開。丹 映陽輝,媚此都人來。仙雲既空靈,修路清氛埃。客心忌曛雲,欲與春徘徊。燈繁葩杳冥,霞漾波縈回。豈謂俄頃歡,翻令羈思哀。故宇多芳華,何必棲蓬萊。
鄧(溥)爾雅
【櫻花】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
郁華
【東京雜事詩】
樹底迷樓畫里人,金釵沽酒醉余春。鞭絲車影匆匆去,十里櫻花十里塵。
萬家井爨綠楊煙。櫻筍春開四月天。十里隅田川上路,春風細雨看花船。(隅田川上有堤長十里,滿植櫻桃,花時遊人成市,路為之塞。其懦夫弱女,懼傾跌者,買舟堤下,溯岸觀之。)
呂貞白
【櫻花】
東鄰有佳人,雅緻異凡俗。層層圍珠璣,團團錦綉簇。堪並桃李顏,爭向東風逐。恍如萼綠華,伶俜步芳躅。霧綃曳輕裾,神光乍離合。今年花更繁,照海明朝旭。人間有芝田,卻勝蓬山曲。千里泛仙槎,弱水茫茫綠。
范叔寒
【櫻花】六首
來看陽明山上花,紅雲一抹泛朝霞。笑他命薄憐他瘦,浪逐東風故著葩。
誰吹蘭氣上高枝,綴綠凝脂斗艷姿。九十春光留不住,故裁風雨及芳時。
開遍山隈與水隈,胭脂和淚伴成堆。縱然博得時人賞,不禁狂飈一夜摧。
又見繁英放滿枝,濃桃艷李斗芳姿。平生知己知誰是,合有扶桑木屐兒。
媚骨姍姍帶醉妍,攜雲拖雨過前川。飄茵墮溷嬌慵甚,半化春泥半化煙。
輕煙冉冉絳初勻,斗艷爭妍著意春。自是東皇妝點巧,無端忙煞看花人。
詞
況周頤
【沁園春·綠櫻花第三詠】
東都妙姬,南都石黛,傾國傾城。恁宜笑宜顰,盈盈晚翠,如煙如夢,冉冉春青。妒煞鸚哥,誤它鳳子,照影前池澹不勝。芳菲節,倩碧雲捧出,天外飛瓊。
多情。更惜殘英,只點上、蒼苔辨未曾。算何必成蔭,總然蔥茜,忍教結子,如此娉婷。淺暈鄉愁,濃分海色,回首東風第幾町。花知否,念荷衣慚綠,似我飄零。
【戚氏·詠櫻花】
倚珍叢,落日掩首海雲東。錦織鸞情,粉含蛾笑,總愁儂。玲瓏。占春工。酥搓蕊破一重重。綠華舊日吟賞,駐馬何似少從容。閬苑環佩,瓊林冠冕,後塵五等花封。算神州載得,西指槎遠,何處相逢。
說與俊約仙蓬。江樹玉秀,綺綰岸雙通。餐英侶,飯抄霞起,餅擘脂融。吊驚鴻。畫舸淚雨,繁花燭轉,記省番風。殢鶯浪蝶,島日町煙,眼底著意妍濃。
舜水祠環繞,憑香艷絕,映帶貞松。怪底星幡未改,付花狂、絮舞暗塵中。劇憐畫省翹冠,翠娥軃鬢,春好人知重。甚醉鄉、容易韶華送。風雨橫,多少殘紅。剩倦吟、暮色簾櫳。又芳節,茜雪照春空。作神山夢,瓊枝在手,俯瞰魚龍。
【減字浣溪沙】
余賦櫻花詞屢矣率羌無故實偶閱黃公度日本雜事詩注及日人原善公道先哲叢談再占此九調時乙卯大暑前一日
(一)
爛漫枝頭見八重。倚雲和露占春工。十分矝寵壓芳叢。
鬢影衣香滄海外,花時人事夢魂中。去年吟賞忒匆匆。
(二)
萬里移春海亦香。五雲扶艦渡花王。從教彩筆費平章。
萼綠華尤標俊賞,藐姑射不競濃妝。遍翻芳譜只尋常。
(三)
不分群芳首盡低。海棠文杏也肩齊。東風萬一尚能西。
見說墨江江上路,綠雲紅雪綉雙堤。梅兒冢畔惜香泥。
(四)
何止神州無此花。西方為問美人家。也應惆悵望雲涯。
風味斯聞櫻飯好,天台容易戀胡麻。一春香夢逐浮槎。
(五)
畫省三休佇玉珂。峨冠寶帶惹香多。錦雲仙路簇青娥。
似此春華能愛惜,有人芳節付蹉跎。隔花猶唱定風波。
(六)
舜水祠堂璨雲霞。廣平鐵石賦梅花。葛薇身世一枯槎。
紅樹仙源仍世外,彩幡春色換鄰家。過牆風蝶近紛挐。
J. 斯人已隨落花逝,濁酒怎消萬古愁,,,什麼意思呢/
這個用一個場景來表示下吧.
你看沒看過<火影>?裡面小櫻與佐助櫻花下分別的場景大抵可以用這兩句來形容.
意思大體上就是,你走了(分手了,掛了怎麼都好,反正無法在一起了),這一生我就只剩下憂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