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花園地址
1. 鼓浪嶼屬於哪個城市
鼓浪嶼屬於福建省廈門市。
鼓浪嶼為廈門思明區所轄。鼓浪嶼位於廈門專市廈門島西南側屬,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實為深海)。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
(1)鼓浪花園地址擴展閱讀
鼓浪嶼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亦因此而得名。
2. 誰知道廈門鼓浪嶼的詳細地址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與廈門島只隔一條版寬600米的鷺江,輪渡4.5分鍾可達。權
附近的旅遊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古避暑洞、龍頭山寨、鄭成功紀念館、水操台、鼓浪洞、天英雄園、鋼琴博物館、港仔後海濱浴場、百米高台、日光岩寺、風琴博物館、三一堂、海天堂等
3. 廈門鼓浪嶼
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隨著廈 門的發展,鼓浪嶼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2007年05月08日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
日光岩:俗稱「岩仔山」,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日光岩游覽區由日光岩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岩聳峙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21]
日光岩寺,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後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時間是明朝正德年間萬曆十四年。日光岩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殿,祀彌勒,並在廟前建一八角亭,上掛「日光寺」匾。解放後,圓明殿改為念佛堂,大雄寶殿是1917年建的。
菽庄花園:坐落在鼓浪嶼港仔後,建於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園名即以他的名字諧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戰爭清廷失敗,翌年割台灣給日本,林維源及其子叔臧不願當亡國奴,遷到鼓浪嶼居住。其後,叔臧建了這座花園。菽庄花園總面積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築物2451平方米。
菽庄花園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佔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餘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
古避暑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岩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面「古避暑洞」四個字是清末台灣文人施士潔題寫的。石洞明亮乾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岩石當作涼台,名叫「傘亭」可供遊客遮陽避雨。
古避暑洞
龍頭山寨:日光岩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毀坦。台灣石國球寫一篇《旭亭記》。這個寨門是鄭成功當年屯兵鼓浪嶼的「龍頭山寨」的寨門,岩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國民黨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見景生情,命筆寫下了七絕:「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對鄭成功贊美異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絕:「叱吒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其中,「蟲沙猿鶴」指從軍征戰者。
鄭成功紀念館:1962年01月28日為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300周年而創設。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於日本平戶海濱。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見他忠心朝廷,賜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間叫他「鄭國姓」,永曆皇帝封他為延平王。其父鄭芝龍暗中降清,鄭成功出走金門,誓死抗清。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與清軍厚戰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致敗。1661年4月煌日,鄭成功經過充分准備,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000人,從金門料羅灣出發,收復被荷蘭侵佔38年的台灣,並歷奮開發台灣。鄭成功於1662年7月病逝於台灣,年僅39歲。300多年來,閩台人民十分敬仰鄭成功,尊他為民族英雄,台灣人民尊他為「開台聖王」。鄭成功紀念館共分七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餘件。其中,關防、漳州軍鋼等系當年原物,頗為珍貴。進館參觀,可比較系統地了解鄭成功的一生。
鄭成功紀念館
鼓浪洞天:日光岩勝景聞名四方,古往今來,一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他們陶醉於這天風海濤中,吟詩作賦,留下不少珍貴的手跡。走過日光岩寺山門,抬頭可以仰望到一個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題刻——「鼓浪洞天」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萬曆元年丁一中所寫的;「鷺江第一」則點出日光岩是廈門第一勝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針所書;「天風海濤」恰到好處指出日光岩的特點,是民國四年許世英所寫。
鼓浪嶼題刻
英雄園:是為了紀念解放廈門、攻打鼓浪嶼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紀念廣場、紀念雕塑和紀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解放了閩南大陸,形成對金門、廈門國民黨軍三麵包圍的態勢。10月15日,該兵團三十一軍、二十九軍開始對廈門發動越海作戰,當日18時,三十一軍二七一團、二七七團各兩個營的船隊率先分別由海滄等地分兩路向鼓浪嶼西南部進發。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軍指戰員在此山下搶灘登陸。二七一團團長王興芳等數百位指戰員和張水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戰斗中光榮殉國。經兩晝夜的浴血戰斗,我軍終於解放了廈、鼓全島,取得最後的勝利。廈、鼓解放後,人民群眾將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稱為英雄山。公元2000年,鼓浪嶼區人民政府在山上闢建「英雄園」。
英雄園
鋼琴博物館: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庄花園的「聽濤軒」,佔地450平方米,分AB兩所,上下兩層,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鋼琴博物館
港仔後海濱浴場:港仔後寬闊沙灘上,砂質細軟、坡緩浪平、海水流速小,沒有鯊魚
出沒,每年有5個半月海水溫在20℃以上,泳季可達半年之久,每日有兩次潮水,宜泳時間六個多小時,是天然海濱浴場。各種服務設施齊備,並設有遊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娛樂項目。1998年在此舉辦過全國OP級帆船錦標賽。
港仔後海濱浴場
百米高台為日光岩頂峰,這海拔92.7米,加上圓台,號稱「百米高台」。
百米高台
風琴博物館:2005年01月28日晚,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開始向市民開放,並舉行一場管風琴音樂會。風琴博物館的第一台大型管風琴「諾蔓比爾」「初試啼聲」正式向遊客和市民「亮相」。館內存放著5000餘台風琴。
風琴博物館
三一堂:七十多年前,由於廈門中華基督教新街堂、竹樹堂、廈港堂一百位左右信徒陸續遷居鼓浪嶼,遇到台風、陰雨等天氣欲渡海回廈門本島禮拜深感不便,於是三個堂會的信徒聯合在鼓浪嶼建立教會,故取名為「三一堂」,更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2006年被確定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一堂
天主堂:位於鼓浪嶼鹿礁路34號,該址原為西班牙領事館,後西班牙領事館撤消,改為法國領事館。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馬守仁被羅馬教廷任命為廈門教區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為多明我會會所的樓房與法國領事館交換,把領事館改為主教樓。民國6年在主教樓前面建教堂,作為主教座堂,建築面積287平方米,該樓是一座哥特式單鍾樓教堂。教堂正中祭台供奉耶穌君王像,兩邊各有一個小祭台,可容納200人左右。
天主堂
海天堂構:位於鼓浪嶼福建路38號,始建於1921年,2002年4月被廈門市政府列為重點歷史風貌建築。修復後開放的「海天堂構」老別墅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範之作。
龍頭路商業街:是鼓浪嶼的主要商業街。因應著旅遊的興旺,龍頭路的兩側開設了許多工藝品店和字畫店,既有本地產的工藝品如珠綉、漆線雕、彩扎、彩塑、彩瓷等,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玩、玉石、字畫和瓷器等。同時還開設了不少南國干貨店,以滿足北方朋友的要求。
龍頭路商業街
廈門海底世界:輪渡上岸後右轉不遠,可以看見一個巨型章魚的銅雕,那就是廈門海底世界的入口。這里有一具從廈門海域捕獲的世界最大的抹香鯨的標本。廈門海底世界原為鼓浪嶼公園,坐落在鼓浪嶼東岸黃家渡,擁有來自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海水淡水魚類350多種一萬多尾。海底隧道長80米,寬1.5米,進入海底隧道,站在電動代步道上,可以看到兩側的凹形大魚池,看到四面八方和上下前後魚的世界,魚群近在咫尺。 有機會看到潛水員在水下喂魚表演的場面。
廈門海底世界
魚骨藝術館:相比鼓浪嶼上的其他人文博物館,更具海洋特色。雖然開館時間不長,但是由於是全國唯一的一家魚骨藝術館。館內有一塊巨大的鯊魚骨,是鎮館之寶。另外展覽的所有畫作,都是由天然魚骨一根一根拼制而成。魚骨藝術館是鼓浪嶼的一大本土特色。魚骨藝術館本身是上世紀40年代的老別墅。在二樓的平台上,可以看到鼓浪嶼的全景。
4. 鼓浪嶼是廈門的什麼地方啊 ,具體介紹下謝謝
就是旅遊景點~~對岸是台灣~
島上風景很漂亮~
上面住了很多居民~她們也是當地的小販~
很值得去,去了就想住下~
很漂亮~!有種異域風情
5. 廈門鼓浪嶼第一海上園林是哪一個具體位置在哪裡呢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福建省的廈門旅遊?對廈門的印象怎麼樣?你有沒有去過鼓浪嶼的第一海上園林“菽庄花園”?你知道“菽庄花園”這個名字的來歷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還想不想到廈門鼓浪嶼來走走看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6. 鼓浪嶼的具體位置是
鼓浪嶼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的一個小島上,原鼓浪嶼區後被撤銷行政區並入思明管轄,現成為著名的風景區,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1.87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
宋時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岩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自明朝雅化為今名。鼓浪嶼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處處鳥語花香,宛如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鑲嵌在廈門海灣的碧海綠波之中。
(6)鼓浪花園地址擴展閱讀:
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鼓浪嶼安營紮寨,訓練水師,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台灣。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侵入中國,島上陸續有英、美等13個國家設立領事館,各國傳教士、富商也相繼建立教堂、公館、洋行、學校、醫院等。
至今仍有千餘幢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這座「彈丸小島」上被較好地保存,故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鼓浪嶼人較早受西方教會音樂的熏陶,形成熱愛音樂的傳統,島上有鋼琴600多架,人均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有100多戶音樂世家。
建有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小島人傑地靈,養育出一批蜚聲中外的名人,如漢語拼音文字和標點符號的創建者盧戇章,中國現代音樂先驅周淑安,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著名聲樂家和聲樂教育家林俊卿,著名指揮大師陳佐湟。
以及著名鋼琴家李嘉祿、殷承宗、許斐平、許興艾,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何碧輝,著名科學家盧嘉錫,著名詩人舒婷……時間的風雨錘洗,賦予了鼓浪嶼中西文化交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融的深厚內涵,成為一筆極具特色的寶貴旅遊資源。
島上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海底世界、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天然海濱浴場等。主要節慶活動有兩年一屆的「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一年一屆的「中秋博餅節」,四季音樂周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鼓浪嶼
7. 鼓浪嶼路線
第一條 鼓浪嶼應該這么去!——從東渡上船最方便
簡述:自去年10月份開始,遊客的上島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童鞋們需前往廈門東渡郵輪中心購票上島。現行的購票方式分為網路購票和現場購票,童鞋們可選擇前往鼓浪嶼三丘田碼頭或內厝澳碼頭任意一條航線。東渡郵輪中心的夏季航班時間從早上的7:10到傍晚的18:30,到了晚上,童鞋們需到廈門輪渡碼頭2號廳上島。
交通:
廈門站到東渡郵輪中心:26路、842路、58路、43路
廈門北站到東渡郵輪中心:957路、953路轉655路、890路轉946路
廈門高崎機場到東都郵輪中心:空港快線郵輪碼頭線、旅遊觀光巴士、84路、41路轉115路
小編嘮叨:自5月20日起,童鞋們可以通過「廈門輪渡公司」微信公眾平台進行購票,現前往鼓浪嶼運行的船隻分為豪華船和普通船,普通船為35元/人,豪華船為50元/人,兩者之間其實區別不大,且船票沒有學生優惠價,因此小編在此建議各位童鞋們選擇普通船更為劃算!
地址:湖裡區東港路2號廈門國際郵輪中心廣場
關注微信號:【weitu6】讓維途帶你玩廈門的街頭巷尾
8. 廈門鼓浪灣在哪裡
在鼓浪灣海滄
鼓浪嶼在廈門島內,從輪渡坐過去```
9. 鼓浪嶼五大景點具體位置
日光岩、英雄園、港仔後海濱浴場、
自助游A線 輪渡碼頭——遊客中心——日本領事館舊址——龍頭商業街——音樂廳——大宮井——人民體育場——日光岩——三一堂——工商局舊址——會審公堂舊址——種德宮——康泰安——鼓浪石——英雄山——雞母山——日光岩——金瓜樓——遊客中心——輪渡碼頭 自助游B線 輪渡碼頭——遊客中心——日本領事館舊址——天主教堂——四十四號別墅——海天堂構——黃榮遠堂——八角樓——孔雀園——覆鼎岩——皓月園——英副領事公館舊址——萬國俱樂部舊址——大北電報局舊址——菽庄花園——國姓井——黃家別墅——日光岩——雞母山——金瓜樓——大宮井——音樂廳——龍頭商業街——遊客中心——輪渡碼頭 自助游C線 輪渡碼頭——遊客中心——日本領事館舊址——天主教堂——四十四號別墅——海天堂構——黃榮遠堂——八角樓——孔雀園——覆鼎岩——皓月園——英副領事公館舊址——毓園——田尾女學堂舊址——大北電報局舊址——菽庄花園——國姓井——日光岩——黃家別墅——人民體育場——大宮井——音樂廳——龍頭商業街——遊客中心——輪渡碼頭 自助游D線 輪渡碼頭——遊客中心——日本領事館舊址——天主教堂——四十四號別墅——海天堂構——金瓜樓——工商局舊址——三一堂——管風琴博物館——匯豐銀行公館舊址——船屋——美國領館舊址------三丘田碼頭 自助游E線 美國領館舊址——船屋——匯豐銀行公館舊址——管風琴博物館——大宮井——音樂廳——龍頭商業街——天主教堂——四十四號別墅——海天堂構——音樂學校——林語堂故居——大北電報局舊址——菽庄花園——原路返回至輪渡碼頭
10. 求鼓浪嶼黃家花園簡介
樓上的,你去過中德記嗎?你說的建議我很贊同,就是這樣一座鼓浪嶼第回一老別墅, 經典的建築答,優美的環境.做為一張「申遺王牌」,應該恢復他本來的面貌。中德記就是這么做的。
作為鼓浪嶼上為數不多的良心商人,中德記堅持修舊如舊,細到每一塊玻璃,每一張地磚,都是仿照黃先生故居來設計的,甚至很多傢具都是古董。
在入住的時候,你會發現房間里有一張「管家的信」,信中並不像一般的酒店在自賣自誇,而是詳細的介紹了黃奕住先生以及黃家別墅的歷史。
的確,鼓浪嶼上現在低端商家泛濫,這個小島已經越來越沒有她原來的風采,但是中德記絕對保持著黃家別墅原有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