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桃花源記和

桃花源記和

發布時間: 2020-11-23 22:29:15

Ⅰ 動畫版桃花源記和原文的區別

因為桃花源記里的漁人來到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桃花源 而是來到了一片古代的墓地 並不是無憑無據的 阡陌最早的意思是墳墓的意思。 古文中的雞犬 可以用來比作 野獸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遍地都是墳墓 遠處時不時的可以聽見野獸的叫聲,所以比較恐怖

Ⅱ 比較《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兩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1、從體裁上看

「記」是以散文的形式來記敘漁人發現,探訪桃花源的經過。桃花源的發現是在漁人的「忘」路之遠近的情況下,「忽逢」而見的,而且是置於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繽紛的花片中,這樣就給人一種神秘變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顯得撲朔迷離,有如夢幻。

但同時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親切可感,因為文中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寫的又是漁人的親聞親見。這正是散文這一體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詩」則是側重敘述桃花源的社會制度和詩人的一種嚮往之情,它不同於「記」的入微摹神和繪色刻畫。

詩中表明的社會觀,是以道家的「淳」對抗現實的「薄」,由此襯托出黑暗社會激發的一種矛盾。這樣,這種超脫的精神所形成的獨特的胸懷,又使詩中蘊含了一種超然的意境,因此這種看似平緩的敘述也就帶上一種清雅脫俗的意韻。這些正是由「記」和「詩」的不同的體裁所決定的。

2、從內容的選擇上看

其一,「記」是以漁人的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全文,這樣在內容的選擇上,必然局限於一時一地之見聞。而「詩」則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這樣就可以多側面多角度的輻射壯的鋪陳。

「記」的內容選擇從細微出著眼,可摹狀繪神。而「詩」的內容選擇則從大處落筆,以拓其面。這樣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極好地反映了主題。

其二,「記」中受文體的限制,故而選擇了富有情節性的太守「尋向」不得的細節來表明心願--高士劉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這樣顯得含蓄,意味深長。而「詩」則發揮詩體表情的優勢,直接議論:「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來點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顯得自然真摯。

(2)桃花源記和擴展閱讀

《桃花源詩》和《桃花源記》都是描寫同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但並不讓人覺得重復。《記》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描寫具體,富於小說色彩;《詩》的語言比較質朴,記述桃源社會的情形更加詳細。

《記》是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處處寫漁人所見,作者的心情、態度隱藏在文本之後,而《詩》則由詩人直接敘述桃源的歷史狀態,並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慨與願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顯示桃花源的思想意義和審美意義。

有人認為《桃花源詩》贊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這其實是沒有真正領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雖是一種寄託,表示嚮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並非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所謂「於何勞智慧」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表示憎惡與否定。

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一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報負而無法實現,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

Ⅲ 桃花源記的全文內容和每段,每層的意思

《桃花源記》全篇以漁人發現桃源的始末為線索,在結構上自然分成如下幾層:

第一層(開頭至「豁然開朗」)寫漁人無意中發現桃花源的經過。文章首先交代了時間、人物及其職業,從捕魚活動中自然地把人物引入桃花林,桃花林奇異的景色又引起漁人的探求,從而把人物引入桃花源。文章鋪敘委曲婉轉,水到渠成。桃花林景色的描寫宛如仙境,為後文描寫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作了鋪墊,暗中點明了桃花源名目的由來,同時也交代了桃花源與世隔絕的自然條件。

第二層(至「怡然自樂」)寫桃花源中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文章先是從漁人的所見所聞描繪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平曠的土地,整齊的房舍,肥沃的田野,優美的池塘,縱橫的道路,鄰近的村落,茂密的桑竹……;然後寫人們的生活情景:往來交遊、耕種勞作、衣服穿戴和生活樂趣。淡淡的幾筆勾畫出一幅恬靜快樂的與世隔絕的田園風光。

第三層(至「不足為外人道也」)寫漁人和桃花源人的交往。從漁人和桃花源人的交談往來中,表現了桃源民風的古樸淳厚,桃源人的知禮好客;說明了桃源人的來歷及其與世隔絕的原因。他們的先世是為「避秦時亂」而「來此絕境」的,這里既沒有帝王,也沒有王朝的更迭,人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漢、魏、晉三朝的更替,所引起的只是嘆惋而已。從而表現了對暴政戰亂的厭棄憎惡和對君權王朝的大膽否定。

最後一層寫漁人離開桃源及桃源再次與世隔絕的過程。這一層描寫進一步加強了世外桃源神密氣氛的渲染。盡管漁人回時「處處志之」,卻「遂迷不復得路」,就連好游山澤的高士劉子驥也無緣一睹勝境,雖欲游而終未果,以至「後遂無問津者」,桃源遂又與世隔絕。末尾一段文字與開頭尋得桃源的描寫是相互照應的。開始是「忘路之遠近」,結尾是「不復得路」。作者筆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不得而知。不僅讀者不知,就連發現它的漁人也無從知道。文章氣氛的渲染更突出了桃花源虛幻的烏托邦色彩,也流露出作者苦悶迷惘的心情。

Ⅳ 桃花源記全文和問題和答案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1.漁人是怎麼發現桃花林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風景優美)
3.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
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曲折、隱蔽、幽深)
4.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
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環境優美寧靜、生活安樂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對待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風淳樸、熱
情好客)
6.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嘆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漁人是如何離開桃花源的?
處處志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8.2 探究思考
1.課文以什麼為線索?怎樣劃分結構?
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按照發現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時間順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漁人發現桃林的經過。(開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作者正是藉此寄託社會理想。
第2段寫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第3段寫桃花源中淳樸的社會風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2.作者為什麼開頭結尾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
明確:文章的詳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達的中心來決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嚮往安定、幸福生活的願望。所以中間部分要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單。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託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虛構了這樣一種理想社會: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
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桃花源記
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但他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4.桃花源中的人為什麼嘆惋?
答:為桃源外的社會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百姓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而嘆惋
5.寫作手法
答:虛實相生,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
6.主題思想
答:作者在本文中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描繪出一幅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的人間畫境,以此來寄託作者的生活理想,在客觀上本文也反映了當時人民厭惡戰爭的情緒和追求和平的生活願望。
課文小結: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

Ⅳ 《桃花源記》和《小石潭記》的原文

原文: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35。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白話譯文:

《桃花源記》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於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彷彿有點光亮。於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

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小石潭記》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心裡十分高興。砍伐竹子,開辟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島,也有高低不平的石頭和小岩石(露了出來)。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百多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魚兒獃獃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遊玩的人逗玩。

出處:出自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5)桃花源記和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桃花源記》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小石潭記》

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於山水,柳宗元貶官之後,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並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間共寫了八篇山水游記,後稱《永州八記》。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作者這樣記述當時的心情:「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寫成。

Ⅵ 桃花源記和神武哪個好玩

如果按照人數來說,那建議神武,神武畫面簡單比較好,是目前防治夢幻西遊最像的。
桃花源這款游戲很早就測試,可惜沒有人氣。。

Ⅶ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與大道之行也有什麼異同

1、相同之處:

都是描寫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形象,都是虛構的,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描繪的「大同」社會都是物質上富有,精神上文明、和諧,如關愛子女,孝順老人,勤勞耕作,和平相處等。

2、不同之處:

世外桃源:具體描繪的是環境優美,風尚純朴,熱情好客,精神富足,和諧相處。

大道之行:具體描繪的是人人都得到關愛, 人人安居樂業,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7)桃花源記和擴展閱讀

《大道之行也》是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為闡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和古人追求的「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模式。

首先概括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其次闡釋了「大同」社會的理想模式;最後拿現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進一步闡釋「大同」。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Ⅷ 和桃花源記相仿的文章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東晉] 陶淵明

【原文】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著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艷美麗,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漁人很驚異這種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看見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裡面好像有光亮。漁人就丟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那裡面的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閑愉快,自得其樂。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竟然很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裡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從這里出去過,於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這漁人一件件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驚訝。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住了幾天,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作了標記。回到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沒有再找到原來的路。

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後來就沒有探訪的人了。

注釋:
1.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的詩人。
2.太元:晉孝武帝年號。
3.武陵:晉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緣:循,沿著。
5.落英:落花,一指剛開放的花。
6.盡:盡頭。
7.才:僅。
8.儼然:整齊的樣子。
9.屬:類。
10.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南北小路叫阡,東西小路叫陌。
11.悉:盡,全。
12.黃發:指老人。垂髫(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發。
13.要:通「邀」。
14.咸:都。訊:消息。
15.邑人:老鄉。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16.間隔:隔離。
17.乃:竟然。
18.元論:不要說。
19.延:邀請。
20.扶:沿著。向:原先。
21.處處志之,志:名詞作動詞,做標記。
22.尋向所志,志:標記
23.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4.詣:拜訪。
25.劉子驥:晉代有名的隱士。
26.規:計劃。
27.未果:沒有成為事實。
28.尋:不久。
29.問津:問路,訪求。津,渡口。

出自本文成語:怡然自樂、豁然開朗、無人問津、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世外桃源

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消息: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凈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Ⅸ 桃花源記的中心思想和賞析

1、中心思想:桃花源記作者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寄託了他的社會理想,即遠離戰亂,社會平等,人民安居樂業。

2、賞析: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一個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

(9)桃花源記和擴展閱讀

桃花源記的創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

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Ⅹ 再游桃花源和桃花源記所表達的思想有什麼不同

《再游桃花源》表達的是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游覽時的喜悅之情。

《桃花源記》寄託了作者一種政治理想:沒有戰亂,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們安居樂業,和平安寧。

並且和《桃花源記》的不同在於,《再游桃花源》並沒有太多的嚮往和喜愛。而《桃花源記》的優美景色充分和現實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作者(陶淵明)對美好世界的嚮往和喜愛之情,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 。

代表的意義不同,一個是描寫現實生活的生靈塗炭;一個是嚮往生活的美好。

(10)桃花源記和擴展閱讀

人們津津樂道地探討桃花源,足以道出《桃花源記》中描繪的桃花源在人們的心中是如此的美好祥和。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沒有長篇大論,僅僅幾百字,便引我們進入了一個烏托邦式的樂園。

這個故事與一位漁民有關。話說,在東晉太元時期,一位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出去捕魚,他順水而行,不知不覺間竟忘記了路途的遠近。之後正如陸游所言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譯文: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此刻,他看到了一大片美麗如仙境的桃花林。人生就是如此奇妙,當人們忘卻出行的目的,大自然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驚喜,漁民看到了大片的桃林,清澈的溪水和鮮嫩的花草。此時,漁民驚訝不已,人間還有如此美景。

好奇心讓使得漁民繼續前行,想看到桃林的盡頭是何模樣。他才發現,林子的盡頭便是溪水的源頭,而水是從山上留下的,這簡直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更神奇之處,是在山的洞口,彷彿有光。

這一道光,充滿了神秘感,便引漁民繼續去探尋究竟,他舍棄了船,從洞口進入。我們常說,人生需要捨得,如果漁民不捨得船,便無法真正領略到桃花源之美好。

進入洞口之後,很窄,僅能一人通過,為人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繼續往前走會怎樣?還是回去呢?走了幾十步,便豁然開朗。我們在生命旅途中會遇到種種挑戰和機遇,如果一遇到小小的挫折便放棄,也許會失去了更廣闊的的天空。

之後便展現了一派民間風光的景象。平坦的土地,整齊的房屋,美麗的池沼和桑樹竹林。田間小路相互交錯,雞鳴狗叫好不熱鬧。

此處民風淳樸,人們在田野里勞作,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老人和孩子怡然自得的生活著。時至今日,在中國遙遠偏僻的山村,仍然有當地的人們單純而平凡的守著這一方水土,和家鄉的這座大山,輩輩生活著,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