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江寧桃花扇

江寧桃花扇

發布時間: 2021-03-05 21:16:26

A. 小學語文題。

  1. 這篇短文主要寫:一位年輕人患了白血病,他覺得非常絕望。午後,他從醫院逃出來。忽然專聽到屬了樂曲聲,吸引了他。於是,他看見一位盲人彈奏著樂器,給街邊的人聽。他還注意到盲人手捧著一面鏡子。年輕人問那面鏡子是不是盲人的。盲人說是,他覺得音樂和鏡子是他的寶貝。年輕人說這面鏡子對盲人來說沒有意義。可盲人卻相信奇跡,也相信自己遲早會看到自己的臉。年輕人被震撼了。他也從此收到了啟發。最後經過治療,疾病奇跡般的無影無蹤了。

  2. 徹悟:徹:徹底。悟:明白。而又有很快的意思。所以是徹底一下子明白。彌足可貴:彌足:是非常的意思。所以是非常珍貴的意思。

  3. 因為他非常想知道,一位盲人為什麼要把鏡子當成寶貝呢?他想聽聽這位老人的見解。

  4. 一位盲人竟如此相信奇跡,熱愛生活。沒有放棄希望。而他自己卻遇到病魔連戰勝病魔勇氣也沒有;他徹悟的是:他應該回去治療。像這位老人一樣,一直堅持下去。不放棄,不退縮。

  5. 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屹立不倒的信念。還有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6.二是指老人不放棄希望、相信奇跡的信念。

7.我想說,我們每個人應該熱愛生活,不要輕易放棄。遇到事要樂觀。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B. 南京文化的文學

南京是六朝文學的中心。東晉永明八年(公元409年),詩人謝眺的《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反映六朝時期金陵帝都的富麗繁華和心繫功名的進取精神。昭明太子在此編選《文選》,劉勰在此寫《文心雕龍》……一些學者認為,六朝時期的文學傳統為南京留下了「古典的金粉,魅惑的色澤,散淡而瀟灑,風流而靡弱」的氣息,使南京成為今日研究六朝文學的首選之地。
唐代,南京作為一座荒廢的前朝都城,仍舊吸引了眾多的詩人墨客流連此地,感嘆世間的變化。眾多文人騷客之中,李白對南京感情尤甚。李白曾寓居各地,在金陵停留的時間最長,其所作詩歌關於南京的近200首,題目包含「金陵」的就不下20首,其中著名的詩歌有《長干行》、《登金陵鳳凰台》、《金陵酒肆留別》。安史之亂後,李白還建議遷都金陵,寫下了《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此時,金陵懷古詩成為唐代詩作的一大體裁,如詩人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詩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及《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杜牧的《泊秦淮》中則有「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之著名詩句。詩人王昌齡也曾在南京擔任江寧丞,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
生於南京的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著名的詞人,被王國維譽為「一代詞宗」,寫下了諸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許多名句。宋代,王安石也曾經長期居留南京,視南京為其故鄉,最後埋葬在鍾山腳下的半山園。
明朝時期的南京國子監(南監)作為全國兩大官方文化出版機構,主要在前人遺留下的宋、元兩代版片的基礎上進行整理、修補、刷印圖書,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同期的北京國子監(北監),史稱留存下來的這些圖書為「南監本」,北京國子監則以翻刻南監本為主,且北監本錯謬多。當時世界上最浩大的網路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國子監編抄成書。中國古代最大的醫學巨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在南京編輯出版。
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稱「秦淮寓客」,在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致入微的描寫,如:「城裡一道河,東水關到西水關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絕。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凄清委婉,動人心魄。兩邊河房裡住家的女郎,穿了輕紗衣服,頭上簪了茉莉花,一齊捲起湘簾,憑欄靜聽。所以燈船鼓聲一響,兩邊簾卷窗開,河房裡焚的龍涎、沉香一齊噴出來,和河裡的月色煙光合成一片,望著如閬苑仙人,瑤官仙女。」甚至感嘆南京街頭的販夫走卒都散發出不可理喻的文化氣息(「六朝煙水氣」),忙完活,還要「到永寧泉吃一壺水,回來再到雨花台看看日照」。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出生在南京,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沒後才全家遷回北京,而《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也命名為「金陵十二釵」。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則是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為背景,描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八艷之一、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選擇定居南京,在城西構築隨園。
民國初年的1923年8月22日,朱自清和俞平伯都以南京秦淮河為題,寫作了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1930年代,賽珍珠也是在南京住所中完成了讓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大地》。現代南京仍是一個文學創作較為活躍的城市之一,擁有葉兆言、蘇童等一批知名作家。

C. 江寧區的地理環境

江寧境內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常態地貌有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崗地面積最大。地勢南北高而中間低,形同「馬鞍」。境內有大小山丘400個,主要山峰有東北部的青龍山、黃龍山、湯山、孔山等,海拔約300米,是寧鎮山脈主體;西南部的橫山、雲台山、天馬山、鶯子山等,海拔多在250米~350米,多系茅山余脈;中部的牛首山、方山等,海拔200米~243米。
江寧區地形呈馬鞍狀,兩頭高,中間低,地勢開闊,山川秀麗,山體高度都在海拔400米以下(下文所有涉及高程的都指海拔高),屬典型的丘陵、平原地貌。常態地形有低山丘陵、崗地、平原等,眾多河流、水庫散步其間。
低山丘陵:江寧境內低山丘陵面積約30570公頃,有近400座低山不均勻地分部在各街道內,可分為東北與西南兩大片區。東北片區山脈主體呈北東走向,自湯山往東轉為近東西走向,山勢連綿,山坡陡峭,組成山體的岩石多數為古生界地層,中生界地層較少。岩石褶皺、斷裂發育,並見有火成岩侵入體出露。山體屬寧鎮山脈的西延部分。西南片區山勢雄偉,峰巒挺拔,但組成山體的岩石年齡普片晚於東北片區,屬中、新生界陸相沉積地層,其中一些山脈完全為火山噴發堆積而成。
由於常年風化剝蝕,有些山體逐年變矮,形成緩坡地,有些形成山前堆積層、丘地或山坳。低山丘陵區幾乎都被植被覆蓋,有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竹林,喬、灌木混雜林,人工茶林或荒草地。
湯山:湯山位於湯山集鎮西,滬寧高速公路南側。山體長軸方向呈北東東向,延長達5公里,短軸方向最寬處可達1.5公里,最高峰稱團子尖,高292.3米。山體由寒武系中上統厚層白雲岩和奧陶系下統厚層灰岩、灰質白雲岩等岩石組成。這里在地質構造上為一穹窿狀短軸背斜,團子尖正好位於該背斜核部。湯山東、西兩端都蘊藏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都已被開發利用。湯山山體北坡還陸續發現幾個溶洞,其中「葫蘆洞」面積約300平方米,因1993年在洞內發現古人類顱骨和一枚牙齒化石而名氣大增,現已開發成旅遊景點。
孔山:古名雁門山。宋《景定建康志》記載:「山勢連亘,類北地雁門,因名」。唐李白詩「綠水向雁門」,即指此山。孔山位於湯山街道古泉行政村正北方,主峰高341.9米,其北面是轟隆山,高169.5米,南面連土地山,高238.9米,東面連西貌頭山,高266.4米,西面是排山,高126.8米。孔山出露一套較為完整的古生代地層,曾是華東、華中地區一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野外實習基地。該山出露的優質石灰石資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水泥的原材料,正被開采利用。
青龍山:青龍山位於江寧東北部。地跨東山、湯山兩街道。唐李白有「青龍見朝墩」詩句,即描述此山。又名青山,《南唐書》載,「後主李煜獵青山」。山呈北東走向,與黃龍山平行延伸,長達14公里,2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個,最高峰高277米。山體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系灰岩、泥質灰岩、砂岩、泥頁岩等組成。青龍、黃龍兩山間的坳地為質地較軟的泥頁岩經長期風化剝蝕形成。優質石灰岩主要產於黃龍山及青龍山的北東端,薄煤層產於二迭繫上統龍潭組砂岩泥頁岩夾層中。
祖堂山:祖堂山位於谷里街道祖堂行政村北。古名幽棲山,因南朝大明三年(459)建有幽棲寺而得名。唐貞觀初,法融:(賴融)禪師在這里得道,成為佛教牛頭宗第一祖師,山也因此更名祖堂山,又名花岩山。該山總面積約360公頃。主峰芙蓉峰,高255.9米,山體多為侏羅系火山角礫岩、沉凝灰岩、集塊岩、角閃安山岩等組成。山西南麓,新中國初曾發掘了距今千年的南唐先、中二主陵墓,即南唐二陵。祖堂山西南山腰,還蘊藏有高嶺土礦。
吉山:吉山位於東善橋集鎮西2公里處,主峰高235.2米。山體岩石全由閃長玢岩組成,為超淺層火山岩侵入體。閃長玢岩頂部發現一大型貧磁鐵礦床,與磁鐵礦共生的還有鈉長石礦。
牛首山:牛首山位於谷里街道祖堂山正北,跨雨花台區鐵心橋。古稱牛頭山,雙峰東西相對,狀似牛頭而得名(西峰因采礦而殘缺不全)。又名天闕山。山體總面積約500公頃,主峰高242.8米。山體由侏羅系輝石安山岩、火山角礫岩、沉凝灰岩等組成。舊時此山名勝古跡較多,有著名的古剎宏覺寺。由於此山古代盛產松、竹、茶(名天闕茶)、蘭,尤其是暮春季節,桃花盛開,滿山春蘭和杜鵑花,加以松竹掩映,景色絕佳,所以明清以來素有「春牛首」之稱。
雲台山:雲台山位於江寧西南的橫溪街道。 此山因古有雲台寺而得名。山體呈北東走向,總面積約720公頃,主峰高319.1米。山勢巍峨,山體由三迭系黃馬青組砂岩和侏羅系閃長玢岩等組成。山東南有雲台山硫鐵礦及雲台山抗日烈士墓。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記》雲:「雲台山北有大石,如卧鼓、中空,可坐數十人,其高九尺,上有小石,吳時呼為石鼓」,今已無存。雲台山南2公里是母雞山,山高273.4米,該山亦蘊藏有豐富的硫鐵礦資源。
橫山:橫山位於蘇皖二省的江寧、溧水、當塗三地交界處,在江寧的橫溪、銅山南境。橫山又名橫望山、衡山。據《太平府志》載:「春秋楚子重伐吳,至衡山即此,四望皆橫,故名。」又據《當塗縣志》稱「左氏傳作衡山,衡橫通用也。」主峰因呈拱形,太陽一出即可照到,所以得名太陽拱,俗稱拖船壑,面積約1835公頃。山體石質為侏羅系西橫山組砂岩等。山由62條大小山嶺組成,蒼翠亘天,橫列若屏障。山上盛產竹木、葯材,野獸野禽。現山區建有國有林場,從50年代起開始造林,森林覆蓋面已達80%。
方山:方山位於江寧中部,秦淮河東岸。山體呈方形,孤絕聳立,山頂遠視平坦,故稱方山。又似一枚方印,也稱天印山。總面積約650公頃,高208.6米,山體石質多為第三系橄欄玄武岩、集塊岩和火山角礫岩。是南京地區著名的死火山。是晚第三紀上新世喜馬拉雅山期岩漿活動的產物。一個迴旋,兩次噴發,形成兩套玄武岩。火山口及頸部充填了輝綠玢岩。火山岩下部為中生界白堊系赤山組細砂岩,是很好的鑄型用砂材料。2007年12月,方山被省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正式評審為省級地質公園。
土山:土山位於東山集鎮北,秦淮河東岸。總面積約30公頃,高62.1米。山體由侏羅系象山群砂岩及礫岩組成。據《丹陽志》記載,東晉太元中太傅(宰相)謝安,仿舊隱會稽東山,在此土山營樓建館,竹林甚盛。世稱小東山,也叫東山。又據史志記載,謝安曾和謝玄在東山決策,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清代東山曾是「金陵四十景」之一,名「東山秋月」。1983年被命名為東山公園。
黃土崗地:黃土崗地主要分布於南北低山丘陵之間,面積約81610公頃。地勢呈殘丘緩崗,崗地地表起伏顯著,高10~40米。長、寬1至數公里不等,幾乎為第四系黃色粘土覆蓋,俗稱黃土崗地。崗頂平緩,崗間梯田展布,自上而下,田面逐漸增大成扇狀。
沿河平原:沿秦淮河、七鄉河、九鄉河等中下游兩岸和長江岸邊呈帶狀分布。總面積約45206公頃。 秦淮河平原位於江寧中部,包括湖熟、淳化、東山、秣陵、祿口、谷里等街道,面積約30700餘公頃。平原大部分地勢平坦,高6~8米。其中偶見有孤獨低山出露,如方山、尚義山等。沿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寧西部的沿江地帶。地處長江天然堤與東側或南側丘陵崗地間,呈帶狀分布或呈孤島顯露在長江中,地勢平坦,高程多在5米以下,最低處僅2.2米。沿江平原區的成土和耕作較遲,一般在數百與數十年內,其內田園規劃整齊,渠道交織。平原區是農作物的主要種植區。 境內河道主要有秦淮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秦淮河為區境最長的河流,位於境內中部,縱貫南北,經南京市雨花台區入江,支流密布,灌溉江寧區一半以上的農田。境內西部瀕臨長江,江岸線長22.5公里,水面3667公頃。流入長江的主要幹流有便民河、九鄉河、七鄉河、江寧河、牧龍河、銅井河等。境內主要湖泊有百家湖、楊柳湖、西湖、白鷺湖、南山湖、甘泉湖等。
江寧西北部瀕臨長江,境內河水多數為西北流向,入長江。河流分為3個小水系。第一,青龍山、湯山以北,牛首山、天台山以西,分別為便民河、九鄉河、七鄉河、板橋河、江寧河、牧龍河、銅井河等,是流入長江的沿江水系。第二,介於青龍山、湯山、牛首山、天台山、橫山之間的,為秦淮河水系,向西北經秦淮河入長江。第三,天台山、橫山諸山以南,包括原小丹陽部分地區,水流為東南流向,流入石臼湖,即石臼湖水系。
長江:長江自江寧西部經過,流經江寧境內共長22公里,水面達3666.67公頃。長江水資源豐富,對江寧經濟建設以及人民生活關系極大。沿江有和尚港、銅井河口、新濟洲、仙人磯等碼頭可停泊船隻。秦淮新河在長江邊建的節制閘可以排澇,可以提水抗旱,對江寧區一半以上農田旱澇保收起著關鍵作用。江寧已在長江邊建成日產30萬噸自來水提水工程,保證向江寧城區充分供應工業、生活用水。
秦淮河:秦淮河本名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中,有「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的詩句,出現了「秦淮」河名。秦淮河為江寧境內最大河流,縱貫南北,支流密布,灌溉江寧區農田3.47萬公頃,占江寧區農田面積一半以上。這條河有兩個源頭:東源句容河,出自句容城北30公里的寶華山,匯集赤山湖水之後,進入江寧區湖熟街道,到西北村與南源匯合。南源溧水河,來自溧水區東南10公里的東蘆山,經溧水和江寧的銅山、祿口、秣陵、龍都等地,兩源在西北村匯合後,再繞方山的南西兩面,轉西北流至東山、河定橋,經秦淮新河流入長江。兩主流河長110公里,在江寧境內長約80.5公里,是秦淮河的主要河道。在江寧的主要支流有湯水河、索墅河、解溪河、雲台山河、牛首山河,總長共167.8公里。秦淮新河是1975~1979年,從東山附近的河定橋至南京郊區的金勝村入江處開挖的一條全長18公里、河面寬130~200米,行洪800立米/秒的人工泄洪河。在河口建有節制閘,用於排洪、抗旱和航運。
七鄉河:源頭在江寧境內的湯山、孔山。舊時因流經孟塘、孟北等七鄉,得名七鄉河。該河在湯山境內先呈東西流向,後折而北流,經南京市棲霞區攝山鄉的漳橋、西渡流入長江。在江寧境內長約11公里,為湯山街道重要泄洪和灌溉河道。
九鄉河:源頭在江寧區湯山街道,北經南京市棲霞區石埠橋注入長江。這條河相傳秦代開鑿,古稱瑣石溪,下游是明代重要運糧運石水道,又名運糧河。新中國前,該河主要為九個鄉鎮數萬畝農田排灌所用,故改名九鄉河。全長約10公里,江寧境內長約6公里,除泄洪、灌溉外,下游還是運輸石料的主要水道。
板橋河:源頭在牛首、吉山等山,在南京市雨花台區大勝關附近入江。全長15公里,在江寧境內長約3公里。舊稱板橋浦,1910年更為現名。因河身窄淤,僅供兩岸灌溉用。
江寧河:古稱南浦,也稱江寧浦,源頭在安徽天馬、蘿卜山和江寧境內的娘娘山、楊家山,在江寧街道河口附近注入長江。江寧境內長約15公里,灌溉江寧約4666.67公頃農田,自江寧集鎮以下段,夏季可通船。
牧龍河:古稱牧龍浦。宋《景定建康志》稱:「舊有香木浮其上,土人迎之以建亭,曰木龍亭」。後「木」訛傳成「牧」,才有今名。源自銅井經牧龍鎮入長江。全長約4公里。
銅井河:源頭在銅井集鎮,向西流入長江。全長2.8公里。
水庫:江寧境內水庫大小有幾十個,較大一些的有趙村水庫、紅星水庫、公塘水庫、谷里水庫、百家湖、東焦水庫、佘村水庫、黃龍埝水庫、譚山水庫、湯山水庫、安基山水庫等。多數水庫對防洪抗旱、農田灌溉、水產品養殖、人民生活用水起著重要作用,少量水庫還開發成風景區,成為旅遊觀光景點。 江寧區脊椎動物有290種,主要分為家禽家畜、野獸、鳥類、爬行動物、魚類、昆蟲等。珍貴動物有中華鱘、揚子鱷、獐、獾、穿山甲、龜、鱉、刀魚、鰣魚、鰻魚等,其中中華鱘、揚子鱷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江寧區有木本植物和葯用植物1000種,較珍貴的有雪松、柏樹、銀杏、楓樹、金桂、銀桂、櫸樹,明黨參、夏枯草、板蘭根、桔梗、蒼術、百部、柴胡、女貞子等。

D.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出處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書中,老藝人蘇昆生放聲悲歌,盡情發抒: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4)江寧桃花扇擴展閱讀:

《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1690年,孔尚任還京,任國子監博士,過了很長一段冷局閑曹的生活。他的劇本《桃花扇》,正是經過了長期醞釀,於1699年左右寫成的。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隨園詩話》所載為東堂),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

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繼承了儒家的思想傳統與學術,自幼即留意禮、樂、兵、農等學問,還考證過樂律,為以後的戲曲創作打下了音樂知識基礎。世人將他與《長生殿》作者洪升並論,稱「南洪北孔」。

參考資料:桃花扇-網路

E. 南京桃花扇餐飲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南京桃花扇餐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2月1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餐飲服務回(按許可證所列答范圍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易德勝
成立時間:2009-12-17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12100015490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通淮街82號

F. 江寧端午節習俗

1、吃粽子,饋贈鰣魚

對於江寧人來說,端午要吃的東西更多,簡直可以說是過了一個「吃貨節」。人們吃「五紅」,包括咸鴨蛋、烤鴨、莧菜、黃鱔、黃魚等,甚至還有近年來走紅的小龍蝦。

在端午節的餐桌上,還會出現很多紅色的食物,如紅燒黃魚、紅燒趴蹄、紅燒肉、紅燒牛肉、紅燒雞塊、香腸、洋花蘿卜、炒豬肝、西紅柿等。

南京人過端午節過去必定要吃莧菜,認為可以免除腹痛。莧菜里還要加一點大蒜頭,可以殺菌驅毒。另外,綠豆糕也是端午節要吃的食品。端午節的菜有一道菜是想吃最後卻吃不到,是鰣魚。

端午節還是櫻桃上市的季節。石城街頭巷尾,常見村姑鄉婦,提籃叫賣櫻桃。扁平形的撇籃里,滿盛著一簇簇形似珠璣,色如琥珀的小桃形核果,帶著一枝枝淺綠色的長柄,水汪汪,亮閃閃,看著就使人覺得新鮮。

2、用艾虎、道教符圖驅邪,饋贈鰣魚

人們要在房門特別是新生兒的房門上掛「艾虎」。就是用兩個空雞蛋殼粘在一起,蛋殼上粘些毛發,畫成虎形,用線系起,下邊再系一串用彩紙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徵五毒踩在虎的腳下;或用一個獨頭蒜系以彩色線,下掛一串「五毒」,叫「蒜艾虎」。

或用剛收割的新麥秸編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縷彩穗,叫「麥秸艾虎」。這些艾虎掛在房門上,既是節日點綴,又能辟邪。

親戚好友間端午節這天多「饋贈鰣魚」,往往一條鰣魚,輾轉親友多戶人家,最後送回自己家時,已經腐爛,無法食用。端午節這天,水果店裡滿是「白沙枇杷」、「大紅袍」枇杷,還有高郵咸鴨蛋,以及本地名產燒鴨、刀魚、鰣魚等。百姓紛紛選購過節。

3、喝蒲酒和雄黃酒。

除了吃的,還有喝的。說到端午節,必須要提到「雄黃」、「雄黃酒」。雄黃,其實是一種中葯,為硫化物類礦物,主含二硫化二砷,有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等功效。

端午以後,進入炎夏,蚊蟲增多,在過去沒有電蚊香、電蚊拍的年代裡,雄黃非常重要,人們常常把雄黃粉末撒在蟲蛇孳生的地方,殺滅害蟲。雄黃酒,就是將研磨成粉末的雄黃加入普通酒中調制而成。端午節這天,不管酒量如何,為了驅疫避邪,你得來一口雄黃酒。

G.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出自哪裡

這幾句出自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桃花扇》結尾《余韻》中的一套北曲《桃花扇》第七段,曲牌名為《離亭宴帶歇指煞》,原文如下:

(離亭宴帶歇指煞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白話譯文】

我曾經見過南京早晨流鶯在玉樹間穿行歌唱,我曾經見過秦淮河邊亭台上的芬芳在早春綻放,而誰又能想到這一切會消散得像冰雪融化那麼徹底。我眼看著他大興土木,我眼看著他大宴賓客,我眼看著他大廈傾塌!

這爬滿苔蘚的碧綠瓦礫堆,我曾經在裡面睡過風流覺,把這五十年興盛衰亡都看在眼裡。有名的烏衣巷不再姓王,莫愁湖邊夜裡真的鬼魂哭泣,鳳凰台上只有貓頭鷹棲息!曾經在殘山上的夢境反而像是真實,舊日的心境難以忘卻,不願意相信這江山已經易主!只好作一首哀江南,將這悲傷的聲音一直傳唱到老去。

【詞語注釋】

(1)烏衣巷:位於南京東南,東晉時王導、謝安兩大士族在此居住;

(2)莫愁湖:位於南京秦淮河西,古稱橫塘,相傳美麗的少女莫愁在此投湖自盡;

(3)梟鳥:比喻惡人或逆子;

(4)輿圖:疆域地圖;

(5)謅:胡亂編造。

這首曲子通過描寫教曲師傅蘇昆生在南明滅亡後重遊南京所見的凄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全曲風格沉鬱悲愴,多次被選入教材。

(7)江寧桃花扇擴展閱讀:

《桃花扇》描寫了一個朝代的滅亡,造成這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不是某一個人的過失,承擔最後悲劇結局的也不是一個人,而面臨悲劇命運進行抗爭的也不只有一個人。所以,從悲劇主體來看,《桃花扇》的悲劇主體帶有群體性的特徵。它描寫的是群體的悲劇。

在個人與歷史的對抗中,人的力量永遠也無法最終戰勝宇宙和歷史,也永遠都無法超越自己所處的時代,所以,個人的毀滅是必然的。在揭示了這樣一種必然的結果後,《桃花扇》所展示的實際上是在註定的悲劇結局下個人的命運史。劇中的人物都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錯誤,但是作者原諒了他們的這些錯誤,而向更深的層次尋求原因。

從這樣的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桃花扇》是一部命運悲劇。人物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自己的悲劇命運,而造成悲劇命運的原因,正如前所說,不是個人,也不再是社會,而是歷史的必然的力量。

與主流的大團圓結局戲曲不同,《桃花扇》是少數能夠將悲劇精神貫徹到底的作品之一。

作者看到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如意,但並沒有企圖掩飾或彌合這種不如意,作者與處於其中的悲劇人物一起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悲劇性事件,是否有一個可以指向完美的解決辦法,到了戲曲結尾,作者沒有而且似乎也不願意再為這些不幸的人物尋找出路了,他通過人物的悲劇性結局更加清晰和殘忍地向人們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對立和分裂,並且,這種對立和分裂是無法彌合的。

H. 南京的歷史(熟悉歷史的朋友進來下)

中國第一城市 無從考證 尤其三國開始算起 更無法確定

所謂城市 就是「城」版和「市權」

「城」指城牆 ,「市」指集市 從石器時代後期開始 生產力提高 人民有了多餘的勞動品,於是開始等價交換,這就是有了經濟活動。而從事經濟活動的地方就是「市」了,人們為了方便交易,逐漸朝著「市」的中心聚集 (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中心)

人多了,為了保護大家的安全,為了保證交易不受到侵害,就開始有「城」了
最早的「城」就是籬笆築的牆,所以最早的當然無法考證

三國時期 已經有了很多堅固城牆的城市 所以第一也難以選出

解放後中國第一城市上海 是因為上海的經濟是全國最發達的,現在也是
首先上海在長江口,是中國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其次靠近海邊,又是中國對外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上海的機場是中國最大的機場、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機場之一; 上海又是全國南北鐵路、公路的樞紐。上海集眾多優勢於一身,至少近幾十年仍然是中國第一城市

I. 關於南京的古詩中含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景點等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南京是六朝文學的中心。東晉永明八年(公元409年),詩人謝眺在《入朝曲》中寫下了「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詩句。本詩寫金陵帝都的富麗繁華和心繫功名的進取精神。昭明太子在此編選《文選》,劉勰在此寫《文心雕龍》……一些學者認為,六朝時期的文學傳統為南京留下了「古典的金粉,魅惑的色澤,散淡而瀟灑,風流而靡弱」的氣息,使南京成為今日研究六朝文學的首選之地[18]

唐代,南京作為一座荒廢的前朝都城,仍舊吸引了眾多的詩人墨客流連此地,感嘆世間的變化。眾詩人中,李白對南京感情尤盛,李白曾寓居各地,在金陵停留的時間最長,李白寫南京詩歌近200首,題目包含"金陵"的就不下20首,其中著名的詩歌有《長干行》,《登金陵鳳凰台》《金陵酒肆留別》。安史之亂後,李白還建議遷都金陵,寫下了《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金陵懷古詩成為唐朝一大體裁,如詩人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詩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及《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 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 故壘蕭蕭蘆荻秋。」杜牧的《泊秦淮》中則有「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之著名詩句。詩人王昌齡也曾在南京擔任江寧丞,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另一說王昌齡生於南京)。

生於南京的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著名的詞人,被王國維譽為"一代詞宗",寫下了諸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許多名句。宋代,1010年,21歲的范仲淹前往南京的應天府書院 (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就讀,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著名詩句,1015年考中進士。王安石也曾經長期居留南京,視南京為其故鄉,最後埋葬在鍾山腳下的半山園。

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秦淮河畔,又稱「秦淮寓客」,在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致入微的描寫,如「城裡一道河,東水關到西水關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滿的時候,畫船簫鼓,晝夜不絕。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時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細吹細唱的船來,凄清委婉,動人心魄。兩邊河房裡住家的女郎,穿了輕紗衣服,頭上簪了茉莉花,一齊捲起湘簾,憑欄靜聽。所以燈船鼓聲一響,兩邊簾卷窗開,河房裡焚的龍涎、沉香一齊噴出來,和河裡的月色煙光合成一片,望著如閬苑仙人,瑤官仙女。」 [19],甚至感嘆南京街頭的販夫走卒都散發出不可理喻的文化氣息(「六朝煙水氣」),忙完活,還要「到永寧泉吃一壺水,回來再到雨花台看看日照」[20]。《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是出生在南京,直到雍正六年曹家抄沒後才全家遷回北京,而《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也命名為「金陵十二釵」。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則是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為背景,描寫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八艷之一、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選擇定居南京,在城西構築隨園。

民國初年的1923年8月22日,朱自清和俞平伯都以南京秦淮河為題,寫作了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21]。1930年代,賽珍珠也是在南京住所中完成了讓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大地》。現代南京仍是一個文學創作較為活躍的城市之一,擁有葉兆言、蘇童等一批知名作家。 另外《全唐詩》、《全宋詞》、《永樂大典》等也在南京編纂成書。甚至魏源(和林則徐)的「開眼看世界」第一名作《海國圖志》、洪仁旰的中國第一部資本主義思想名著《資政新篇》(以及之前的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和後來影響深遠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李時珍的偉大醫學巨著《本草綱目》也是在南京編寫或者出版的。明朝時期的南京國子監(南監)作為全國兩大官方文化出版機構,編輯出版了大量文獻圖書,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同期的北京國子監(北監),史稱留存下來的這些圖書為「南監本」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