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福中路爛花園
㈠ 廣州有什麼好吃的
廣州小吃可分七大類:油器類,包括油條、咸煎餅、笑口棗等;粥品類,包括艇仔粥、"伍湛記"及第粥、瑤柱白果粥等;粉面類,包括雲吞面、沙河粉、豬腸粉、桂林米粉、瀨粉等;糕點類,包括蘿卜糕、馬蹄糕、倫教糕等;甜品類,各種紅豆沙、綠豆沙,以及糯米麥粥、八寶粥、芝麻糊、杏仁糊、湯丸等,尤其以雙皮奶和薑汁撞奶糊最為有名;粽子類,有甜粽和咸粽兩種;雜食類,包括炒田螺、豬紅湯、牛骨湯、酸辣瓜菜等。
(圖片由一起游網友@同程維尼小熊提供)
炒田螺
田螺殼薄肉厚,與一種叫紫蘇的芳香草同炒一鑊,便會產生一種香中有辣,辣中帶甜的怪味。這一怪味無論來自哪個地方的吃客都喜歡。所以,在廣州的街頭小食檔,常常會看見一大群人圍著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嘗紫蘇炒田螺。
雙皮奶
據說當年順德一位叫河十三的農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時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個花樣,不久有個識貨的老朋友買去了配方,開了間食檔,這順德雙皮奶便吃成了傳統。雙皮奶香甜潤滑的口味深受廣州人以及各地遊客的喜愛。
果蒸棕
這是當之無愧的廣東特產!據說,它起源於肇慶,流傳到廣州,廣州人把它推陳出新,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好多新品種,比如瑤柱棕,菠籮棕,豆沙棕等等。咬一口,濃濃的糯米香中,混著五花肉的甘味和冬菇的鮮味,堪稱人間極品。
艇仔粥
艇仔粥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後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蔥花、姜等,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無論在街頭食肆,或如白天鵝賓館那樣的五星級酒樓,都可品嘗到這種廣州特有的粥品。
蒸粉腸
蒸粉腸是一種米製品,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南信姜撞奶
薑汁撞奶首創於番禺縣沙灣鎮,沙灣的水牛奶濃度高,含脂多,可以製成多種奶製品小吃,其中薑汁撞奶最為出名。牛奶性甘味寒,可補虛羸,而姜則性辛微溫,可散寒暖胃,去痰下氣。南信姜撞奶既有姜香奶清的特點,又有驅寒健胃鎮咳之效,其風味道頗受消費者青睞。
和味牛雜蘿卜
據說是光緒年間一個回族廚師發明的。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卜再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細炆幾個小時後,再切成小塊醮辣椒醬吃,曰為和味牛雜蘿卜,入口回味無窮。之後,善食的廣州人都紛紛仿效,於是和味牛雜蘿卜一味流傳至今。
順記椰子雪糕
順記椰子雪糕,選用肥厚結實的椰肉作原料,在加工成鮮椰絲後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鮮的水牛奶和雞蛋、白糖。獨特的製作方法使雪糕格外軟滑可口,椰味濃郁,別具風味。自1956年以來均獲歷屆評比的「廣州市名牌美食」稱號。
開記綠豆沙
開記甜品店的「陳皮脫殼綠豆沙」,以其香滑清甜、清熱解暑、別具一格的風味而獨樹一幟,飲譽羊城。開記綠豆沙選用品質優良的綠豆為原料,加人適量的香草、陳皮,佐以白糖黃糖調味,將綠豆堡至起沙,脫殼而成。
糖不甩
又名如意果,是湯圓的孖生兄弟,加薑汁特別祛寒正氣。糖不甩做法簡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後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伴食。口感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膩,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十大名菜
廣州菜又稱廣府菜,是粵菜的代表,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代表品種有:龍虎鬥、白灼蝦、烤乳豬、香芋扣肉、黃埔炒蛋、燉禾蟲、狗肉煲、五彩炒蛇絲等,這些都是饒有地方風味的廣州名菜。
(圖片由一起游網友@同程維尼小熊提供)
廣式燒乳豬
在廣東傳統習俗中,燒乳豬在粵菜大行其道,是酒席不可或缺的燒烤大件。燒乳豬遂成了盛宴「十大名菜」的首選,並成了傳統粵式筵席的頭盤。
推薦酒家
① 南粵嘉宴;地址:海珠區革新路124號;人均50元。
② 大同酒家;地址:越秀區沿江西路63號;人均30元。
脆皮燒鵝
脆皮燒鵝是廣州傳統的燒烤肉食,以整鵝燒制,皮、肉、骨連而不脫,具有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膩的特點,色澤金紅,滋味醇厚,實為宴客中不可或缺的佳品之一。
推薦酒家
① 合得人;地址:荔灣區西華路合德街;人均50~100元。
② 俊田會;地址:越秀區北京路商業區;人均50~100元。
③ 聚福酒家;地址:天河區天河公園;人均30~50元。
上湯焗龍蝦
這是最傳統的「廣東煮龍蝦」方法,據說這道菜是由最早到美國的台山人所創:將七成熟的龍蝦連同肉碎、蛋漿、上湯一齊燜一分鍾即可,由於汁多嫩滑,洋人最喜歡拿來下飯,用老人家的話來說「這道菜曾在唐人街養活了三代華人」。
推薦酒家
① 龍蝦皇海鮮酒家;地址:越秀區先烈中路120號動物園裡面;人均200元。
② 盛港灣海鮮食府;地址:荔灣區西豬欄路14號;人均消費100元。
白切雞
白切雞是粵菜雞餚中最普通的一種,雞肉鮮嫩,原汁原味,食時帶芥末醬、醬油。是廣東家鄉菜,食之別有風味。
推薦酒家
友誼餐館;地址:荔灣區杉木欄路165號;人均30元。
紅燒乳鴿
廣州的紅燒乳鴿雖然名字中佔了個燒字,其實和用炭火烤的做法扯不上半點關系,它是炸出來的。這個就是廣州獨特的烹飪的有趣之處。肉質細嫩多汁,入味到骨,皮脆而不幹身。
推薦酒家
蘭桂坊;地址:荔灣區沙面南街5號;人均50元。
老火靚湯
廣州人對一碗湯的執著是出人意料,它已經不僅僅只為了幫助消化,而是上升到另一種高度。一碗湯,代表的是你的生活質素,有湯喝,就表明:你是有家庭關愛的。
推薦酒家
達楊原味燉品;地址:越秀區文明路160號;人均30元。
香滑魚球
靚的傳統黃埔鯪魚蛋,被稱呼為雞子丸,因為它被捏成雞腰形狀。顏色象牙白,因此又叫做白皇子,它入口軟滑松化,爽口中帶有空氣質感的為佳。
推薦酒家
均安魚庄;地址:荔灣區花蕾路54號花地美食廣場;人均30元。
清蒸海河鮮
清蒸是廣州最經典的烹飪手法,在不添加任何食味的情況下,僅僅憑借魚本身被蒸發出來的鮮味對同一條魚進行循環透析,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魚的原味。
推薦酒家
廣勝酒樓;地址:荔灣區黃沙大道西豬欄路14號粵恆豐大廈3A樓;人均100元。
糖醋咕嚕肉
咕嚕肉原來是廣東民間一道很普通的夏令菜,名為甜酸豬肉。早年,廣東人遠赴美洲打拚,把甜酸豬肉帶到了唐人街,作為招牌菜,深受外國人的喜愛。便有人戲稱此為鬼佬肉,後來覺得失敬於外國朋友,便取諧音,改鬼佬肉為咕嚕肉。
推薦酒家
① 富臨食府;地址:越秀區惠福東路417號;人均30元。
② 雅苑餐廳;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朝天路;人均30元。
八寶冬瓜盅
冬瓜盅主要使用鴨肉、烤鴨肉、蝦仁、干貝、鮮蓮、鮮菇、瘦豬肉、鴨肫八種材料做成的。優質的冬瓜盅瓜軟爛,肉鮮滑,湯香醇,湯水碧綠,外表美觀。
推薦酒家
① 唐人軒;地址:越秀區中山四路199號4樓;人均30元。
② 西關人家;地址:下九路72樓二樓;人均30元。
美食街
食在廣州,廣州早就以美食而聞名世界,來到這繁華的城市,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去品嘗美食了呢?那究竟去哪裡,那裡又有什麼好吃的呢?答案就在小編為大家准備的饕餮盛宴,喜歡吃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北京路和中華廣場商圈
北京路是廣州城建之始所在地,是歷史上最繁華的商業集散地。聚集了大量廣州實力派的餐飲企業,如歡聚滿堂大酒樓、太平館西餐廳等,還有達楊原味燉品、銀記腸粉這樣傳統小吃店,在這里可以找到各個口味的美食。
交通 乘坐地鐵1號線在烈士陵園站、農講所站、公園前站下;或乘坐地鐵2號線在公園前站下。再步行至北京路。
廣記美食
位於萬福路汽車站往西行80米,廣記是一間老字型大小的餐廳,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里的掌亦煲,鵝掌亦膠質豐富,越吃越入味,加入一盤手打瑤柱肉丸,別具風味。
人均消費 25~35元
達揚、偉記燉品
達揚燉品位於廣州越秀區文明路160號,偉記燉品位於越秀區文明路144、156號。達揚和偉記都是老牌的燉品店。三伏天都有人群在排隊購買燉品進補。
人均消費 6~15元
風味館
位於越秀區越秀南路161號。傳說中能做出廣州最好味牛三星(牛潤、牛心、牛腰)的店子,雖然近年有走下坡路的趨勢,但牛三星的水準還是無容置疑的。
人均消費 5~8元
糖糖私房甜品
位於越秀區惠福東路588號。是一家新派甜品店。裡面的甜品都很有新意,價格又合理,極受年輕人歡迎。
推薦美食 腰果露、芒果水晶卷、杏仁豆腐花、蔓越莓蛋糕。
人均消費 7~20元
海天堂、龜正盅
海天堂位於越秀區德政中路185號,龜正盅位於越秀區德政中路192號。這是兩家對龜苓膏專賣店,「龜正盅」略為便宜,「海天堂」名氣大,價格稍貴,都具有一定的葯物療效。
人均消費 15~30元
巧美面家
廣州越秀區東華西路170號(近校場西路),這是家新派雲吞店,有人說過沒吃過巧美就等於白來廣州吃面。其中「蟹子雲吞」、「鮮蝦雲吞」、「赤貝柱雲吞」、「鮑魚仔雲吞」和「鮮蝦蟹子雲吞」都為10元一碗。
人均消費 10元。
玫瑰、百花甜品店
玫瑰甜品店位於越秀區文明路218號(中山圖書館斜對面),百花甜品店位於越秀區文明路210號(近中山圖書館)。能在文明路屹立十多年的老牌廣式甜品店,「玫瑰」和「百花」各有過人之處,兩間店都自有捧場熟客。
推薦美食 手磨芝麻糊、杏仁豆腐、香芋紅豆沙、豬腳姜
人均消費 5~10元
鄧留山
位於越秀區中山五路34號,是香港開過來的甜品店。芒果系列很正宗——芒椰奶昔口感濃郁,喝再多也不膩;芒果雪蛤撈層次分明,順滑香甜;芒果布丁更是百吃不厭。店面有點小,買的人也多,建議外帶,可以拿在手裡,邊逛邊吃。
人均消費 10~20元
太平沙財記
來到北京路附近沒理由會放過太平沙的牛腩粉。位於北京南路太平沙16號的大南路店做的牛腩粉,雖然不及老店,但也相差太遠,牛腩燜得夠入味,秘制辣椒醬還是一如既往的香。
人均消費 10~15元
同福路
同福路沿途都是居民生活區,雖然沒有大型的商業百貨,但卻隱然流露出獨特的嶺南氣息。
交通 乘坐地鐵2號線在市二宮站下。
芬芳甜品
位於海珠區同福東路619號(南村路口斜對面),是一家開了二十年的老字型大小甜品店。其芝麻糊和糖不甩遠近馳名,各式傳統甜品出品也有保證。
人均消費 5~8元
安樂燉品
位於海珠區同福東路582號。飽經風霜二十多年,燉品到現在還是用傳統方法柴火慢燉,風味十足。
人均消費 6~10元
森記
森記位於同福中路寶玉直街2號,同樣是家老字型大小,每天只做到中午12點。拉腸以純米漿製作,不加任何馬蹄粉、澄面、薯粉。軟滑無比(吃慣源記、銀記的朋友可能吃不慣,因為這里的拉腸既不爽也不透明),米味香濃,油又夠香,可惜豉油稍差。
人均消費 3~8元
嘉嘉美食
嘉嘉美食位於同福中路前進大街口轉入50米左右的祥興花園地鋪處,做的是傳統的雲吞面。皮薄而尾散的鮮肉雲吞只是一口分量,現打的竹升面經過適度的走梘,爽滑彈牙,湯底鮮甜。
人均消費 4~8元
南樂酒家
南樂酒家又稱蠄蚷(蟾蜍)大王。位於海珠區前進路基立南街14號。他們家的蠄蚷菜式非常出名,堪稱廣州街知巷聞。
推薦美食 蠄蚷火鍋、吊燒蠄蚷、椒鹽蠄蚷
人均消費 35~60元
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內有大小食肆數十家,既有百年老店,也有新派酒家,除此以外,還聚集了一批經營"西關名小食"的南信甜品店、歐成記麵店、西關人家等特色小食店。
交通 乘坐公交530路至上下九步行街下,或者乘坐地鐵1號線至長壽路站下。
美美小食
美美小食位於寶華路130號,是一家專門外賣傳統油器炸物的店子,其中以春卷和芋蝦最出名。
人均消費 2~5元
寶華麵店
位於荔灣區寶華路十五甫,是一家老廣州的人氣店,各種麵食製品口味正宗,價格公道。
推薦美食 豬手面、牛肚面、牛筋面
人均消費 6~15元
順記冰室
順記冰室位於荔灣區寶華路85號,是上世紀80年代四大冰室中碩果僅存的一家,許多人都慕名而來品嘗這里的手打雪糕,可謂人氣十足。
推薦美食 椰子雪糕、芒果雪糕
人均消費 5~10元
南信牛奶甜品
位於荔灣區第十甫路47號。南信牛奶甜品是廣州最著名的奶品店,雙皮奶、姜撞奶、各式奶糊的產品都很受歡迎。外地人逛西關必食。
人均消費 5~10元
陶陶居酒家
位於荔灣區第十甫路20號,是廣州剩餘的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也是體驗老廣州生活的首選之地。
推薦美食 奶黃包
人均消費 20~60元
荔灣名食家
荔灣名食家位於十甫路99號,食客在這里能吃遍廣州名吃,包括歐成記的麵食、伍湛記的粥品、以及南信的甜品等。
推薦美食 歐成記雲吞面,伍湛記及第粥、艇仔粥,德昌咸煎餅,南信的雙皮奶、姜撞奶、鳳凰奶糊、榮華叉燒酥
人均消費 10~20元
㈡ 廣州市海珠區有多少個政府單位
海珠區農業水利局
海珠區勞動和保障局
海珠區國土房管局
海珠區民政回局
海珠區科協
海珠區勞動和保答障局
海珠區經濟貿易局
海珠區政府辦公室
海珠區發展和改革局
海珠區物價局
海珠區經濟貿易局
海珠區教育局
海珠區科學技術局
海珠區監察局
海珠區民族宗教事務局
海珠區公安分局
海珠區民政局
海珠區司法局
海珠區財政局
海珠區人事局
海珠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海珠區國土房管分局
海珠區建設和市政局
海珠區規劃分局
海珠區農業水利局
海珠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海珠區衛生局
海珠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
海珠區審計局
海珠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
海珠區環境保護局
海珠區市容環境衛生局
海珠區統計局
海珠區安監局
海珠區檔案局
海珠區政府僑務外事辦公室
海珠區人防辦
海珠區創建辦、愛衛辦
㈢ 海珠區有多少個政府單位
海珠區是廣州市的一個老城區,在廣州市珠江的南面,總面積102平方千米。總人口84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0220.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珠區轄18個街道(赤崗、新港、濱江、素社、海幢、鳳陽、龍鳳、沙園、瑞寶、江海、南華西、南石頭、江南中、昌崗、南洲、琶洲、官洲、華洲)。
歷史沿革
2000年,海珠區轄14個街道、1個鎮。總人口人,各街道、鎮人口:1237273 赤崗街道 102484 新港街道 74657 昌崗街道 91766 江南中街道 72314 濱江街道 58237 素杜街道 60215 海幢街道 61293 南華西街道 42349 龍鳳街道 86144 沙園街道 54847 南石頭街道 86848 風陽街道 72497 瑞寶街道 63476 江海街道 49610 新窖鎮 260536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7月,調整新滘鎮行政區劃,設立南洲、琶洲兩個街道。南洲街道轄12個居委會和6個村委會,琶洲街道轄7個居委會和3個村委會。調整後的新滘鎮轄3個居委會和7個村委會。
2001年底或2002年初,撤銷新滘鎮,設立華洲、官洲2個街道。調整後,海珠區轄18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海珠區轄18個街道(赤崗、新港、濱江、素社、海幢、鳳陽、龍鳳、沙園、瑞寶、江海、南華西、南石頭、江南中、昌崗、南洲、琶洲、官洲、華洲)。
2004年,海珠區轄18個街道(赤崗、新港、濱江、素社、海幢、鳳陽、龍鳳、沙園、瑞寶、江海、南華西、南石頭、江南中、昌崗、南洲、琶洲、官洲、華洲):
赤崗街道:轄 下渡、鷺江、大江涌、客村、新市頭、珠影、七所、赤崗、毛紡、赤塘、七星崗、石榴崗、大江苑、煙廠、電研、竹園、南賢、江景、鴻運、粵信、金星、怡雅、愉景雅苑、江麗、匯美、新鴻、珠江帝景27個社區居委會。
新港街道:轄 立新、穗華、興怡、海洋、中大東、中大西、江怡、怡樂、攀桂、南景、海康、祈樂、金雅、半島、銀禧、嘉仕16個社區居委會。
昌崗街道:轄 穗花南、穗花北、昌崗東、曉港東、東曉、曉港中、曉南、曉西、青暉、曉園東、曉園北、曉園新、躍進南、躍進北、細崗東、細崗西、江南大道南、海富花園、江南雅居、昌崗中、慎德里、匯源、朝聖、隔山、信和25個社區居委會。
江南中街道:轄 萬松園、得勝北、得勝南、南園東、南園西、聚龍、萬壽、中後街、青鳳、青葵、聚源、紫金、紫龍、紫山、杏園、復興北、復興南、貴德東、江寶、紫來20個社區居委會。
濱江街道:轄 海景、海印、海城、遠安、海濱、仲愷、江灣、海岸、中海、草芳、海運、怡安、小港、華貴、益豐15個社區居委會。
素社街道:轄 蘭亭、稔崗、基立南、金匯、素社中、萬壽北、基立新村、蟠龍、素社東、海聯北、東翠、海印南苑、銀珠、橋東、怡海、郭墩16個社區居委會。
海幢街道:轄 寺前、南華中、溪峽、百睦、共和、塹口、寶賢、宏宇、仁厚直、杏壇、寶玉直、祈興、南村、福仁、同慶、蒙聖、永龍17個社區居委會。
南華西街道:轄 鰲洲、福安、敬和里、棲柵南、龍武里、兆龍里、福龍東、海天、洲頭咀、德和新、後樂園、厚德、永興、聚龍14個社區居委會。
龍鳳街道:轄 鳳安、新民、富澤、革新、梅園西、金沙、鳳寧、梅園南、鳳凰、荔福、鶴洲、鶴興、龍導、仁和、世昌、南北、狀元、寶龍、環珠、昌盛、龍田、怡雅、馬涌、康隆24個社區居委會。
沙園街道:轄 廣船、廣重北片、廣重南片、橡膠新村、港海、荔福、西華、沙園新村、奮勇、江南苑、光大花園11個社區居委會。
南石頭街道:轄 南箕一、南箕二、鄧崗、紙南、紙北、崗園、南石西、南邊、昌崗西、基建、福南、沙溪、石崗、山頂、泉塘、曉燕灣、紅棉、雅緻、保利、順意、南景園21個社區居委會。
鳳陽街道:轄 翠怡、匯源、疊彩園、五村、泰新、逸景翠園、泰寧、富康、曉華、鳳陽、康樂南、五鳳、金紫里、南珠、潤南、舊鳳凰、西畔里、馬崗頂、敦和、康樂東、鷺江、鳳和、康樂西、康樂北、康樂中、康盛、和平家園27個社區居委會。
瑞寶街道:轄 東約、南約、西約、北約、北街、瑞興、瑞源、錦綉名居、曉港灣、僑城、寶通、瑞寶花園、名苑、萬華、英豪、南洲、和輝、嘉鴻、金碧東、金碧西、工業大道南、石溪、東碧、富全、新溪、九畝洲26個社區居委會。
江海街道:轄 金德、厚德、桂田南、桂田北、金影、江貝、敦和、德盛苑、大塘、紅風、東明、金豐、綠茵、聚德北、聚德中、聚德東、堅真、聚德南、新村、富文、新安、台涌、石榴崗村、石榴崗24個社區居委會。
琶洲街道:轄 磨碟沙一、磨碟沙二、磨碟沙三、磨碟沙四、磨碟沙五、大家庭花園、南園居、琶洲西南、琶洲東北、黃埔一、黃埔二、黃埔三、石基、廣漁、漁村、新洲、雅郡花園17個社區居委會。
南洲街道:轄 橋南一、橋南二、上沖西約、上沖中約、上沖東約、後滘一、後滘二、池滘一、池滘二、西滘一、西滘二、西滘三、北村、水基、環秀坊、東街、西村、南安坊、新漁、大沙20個社區居委會。
華洲街道:轄 駿龍、聚龍、穎龍、萬年西、萬年東、土華東、土華南、土華西、土華北、華泰東、華泰西、瀛豪、瀛賢、瀛園、瀛南、瀛東16個社區居委會。
官洲街道:轄 車站東、新村、海晏、青雲、仁厚里、啟明坊、南侖、漁司、學院、西約、龍吟、桃源、北約、茂興北、南約、仁義16個社區居委會
街道簡介
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辦公地址
南華西街道(同福西路兆龍里19號):鰲洲居委(南華西路87號)、福安居委(龍溪首約59號之一)、敬和里居委(岐興一巷6號)、棲柵南居委(岐興北4號)、龍武里居委(龍祥里10號)、兆龍里居委(龍慶里22號)、福龍東居委(龍溪南首約71號)、海天居委(濱江西42號115房)、洲咀居委(同福西路55號)、德和新居委(洪德五巷13號)、後樂園居委(洪德新七巷1號之一)、厚德居委(光德路34號之一)、永興居委(永興街114號之一)、聚龍居委(岐興南約35號104房 34346421)。
濱江街道(濱江東路逸民里15號二樓):海景居委((海景閣)怡海路60號二樓)、遠安居委(遠安新街55號105房)、草芳居委((椰城苑)江灣路78號地下)、海運居委(濱江中路302號地下)、小港居委(華貴坊17號地下)、華貴居委(華貴里34號地下)、怡安居委((怡安花園)怡安路228號地下)、海印居委(濱江東遠安新街一巷2號之一)、仲愷居委(濱江中二巷15號之一)、江灣居委(濱江中406號之一)、海濱居委(濱江中一巷13號之三)、海岸居委(濱江中一巷12號之一)、中海居委((中海名都)名都一街3號首層)、海城居委((海城花園)海城街11號104房)、益豐居委(土地巷34號地下)。
昌崗街道(昌崗東路曉港中馬路147號二樓):穗花南居委(穗花三巷7號之二地下)、穗花北居委(穗花一巷6號之一)、昌崗東居委(昌崗東5巷19號)、曉港東居委(曉港東一馬路一巷6號)、東曉居委(曉港東馬路61號)、曉港中居委(曉港中馬路91號102)、曉南居委(曉港中馬路62號側)、曉西居委(曉港西馬路139號之一)、青暉居委(曉港西馬路111號地下)、曉園東居委(細崗東區12號)、曉園北居委(曉園北6號104地下)、曉園新居委(曉園新5號之一)、躍進南居委(躍進一巷12號地下)、躍進北居委(躍進一巷2號之二)、細崗東居委(細崗東二街2號之一)、細崗西居委(細崗路十二巷12號)、江南大道南居委(江南大道南384號之一)、海富花園居委(南泰路533號)、江南雅居委(信裕路29號)、昌崗中居委(昌崗中路150號之四地下)、慎得里居委(慎德里中10號103)、匯源居委(石橋大街25號地下)、朝聖居委(朝聖大街4號)、隔山居委(隔山新街35號之一)、信和居委(昌崗中路241號)。
素社街道(前進路基立北街18號):蘭亭居委(前進北街蘭亭穎園)、稔崗居委(學院巷2號之三)、基立南居委(基立南街8號之一)、金匯居委(群策三巷1號之二)、素社中居委(素社二巷7號)、萬壽北居委(萬壽北街25號之一)、基立新村居委(基立新村北一巷1號120)、蟠龍居委(塘邊新街10號)、素社東居委(素社東三巷12號)、海聯北居委(海聯路55號之一101)、東翠居委(東翠南街34號地下)、海印南苑居委(海聯路48號)、銀珠居委(海聯路10號之二)、橋東居委(橋東三巷10號2樓)、怡海居委(怡海路818號地下)、郭墩居委(基立下道北29號之一)。
海幢街道(寶崗大道新鳳祥大街33號):寺前居委(南華中路寺前街15號)、南華中居委(濱江西192號之三)、溪峽居委(南華中路同福新街9號)、百睦居委(福場路聯珠直街11號)、共和居委(同福中路共和里21號)、塹口居委(同慶路文峰里20號之一)、同福中路寶賢北約1號之四)、宏宇居委(寶崗大道宏宇廣場B座6樓)、仁厚直居委(寶崗大道)、杏壇居委(寶崗大道311號可逸名庭內)、寶玉直居委(同福中路寶應里5號102房)、祈興居委(同福東路祈興里30號101房)、南村居委(同福東路田心坊10號之一)、福仁居委(南華東路福仁直街17號之一)、同慶居委(同慶路低凼巷20號)、蒙聖居委(同福東路元門口47號)、永龍居委(江南大道 北永龍坊19號)。
龍鳳街道(工業大道北60號二樓):鳳安居委(革新路鳳安四街10號)、新民居委(新民四街34號之1)、富澤居委(革新路富澤三街4-8號)、革新居委(鳳源里49號)、梅園西居委(梅園西26號203)、金沙居委(革新路121號之一地下)、鳳寧居委(鳳寧街5號地下)、梅園南居委(鳳凰二街19號102)、鳳凰居委(鳳凰四街45號)、荔福居委(鳳凰四街16號)、鶴洲居委(鶴洲直街11號之四)、鶴興居委(工業大道十八畝直街15號)、龍導居委(南田路七間直街8號之二)、仁和居委(寶崗路175號)、世昌居委(寶崗大道122號之一)、南北居委(寶崗大道南北廣場A幢4樓)、狀元居委(南田路將軍直街26號二樓)、寶龍居委(寶崗大道100號三樓)、環珠居委(同福中路環珠直街6號)、昌盛居委(南田路昌盛大街27號)、龍田居委(南田路西街口43號首層)、怡雅居委(馬涌直街104號地下)、馬涌居委(馬涌直街104號地下)、康隆居委(寶業路248號201)。
沙園街道(昌崗中路83號地下):廣船居委(沙園五一新村二街北7號)、廣重北居委(沙園六街北16號101房)、廣重南居委(沙園三街南1號側)、橡膠新村居委(昌崗中路110號大院2號103房)、港海居委(沙園八街10號側)、荔福居委(西華二街1號102房)、西華居委(沙園西華街20號之一)、沙園新村居委(荔福路西基東103號之一)、奮勇居委(沙園村尾八棟109)、江南苑居委(寶業路576號之一)、光大花園居委(光大花園翠榕北6號地下)。
江南中街道(江南西路青柳大街1號):萬松園居委(前進路24號之一)、得勝北居委(得勝崗1號之一)、得勝南居委(江南東路39號)、南園東居委(南園大街14號之三)、南園西居委(南園大街32號之一)、聚龍居委(新興街128號之四)、萬壽居委(東華巷6號之二)、中後街居委(江南大道中後街15號)、青鳳居委(青鳳大街4號)、青葵居委(青葵大街9號)、聚源居委(紫來大街55號地下)、紫金居委(紫金大街86號)、紫龍居委(紫龍大街13號101房)、紫山居委(紫山大街18號)、杏園居委(杏園大街25號101房)、復興北居委(復興十巷24號地下)、復興南居委(復興六巷22號二樓)、貴德東居委(紫來後街14—16號)、江寶居委(國泰新里1號)、紫來居委(下田巷20號)。
赤崗街道(下渡路128號):下渡居委(宜利街2號負一層)、鷺江居委(新港西路182號大院)、大江涌居委(大江涌路19號之一)、客村居委(客村東大街14號)、新市頭居委(新市頭大街19號)、珠影居委(新港中路354號大院)、七所居委(新港中路375號大院)、赤崗居委(新港中路477號)、毛紡居委(赤崗東二街26號地下)、赤塘居委(赤崗路1號大院)、七星崗居委(新港中路468號大院)、石榴崗居委(石榴崗路10號大院)、大江苑居委(大江涌大江直街2號)、煙廠居委(赤崗路89號大院12號104房)、電研院居委(新港西路206號大院)、竹園居委(赤崗二街10號103房)、南賢居委(櫻花街50號)、江景居委(下渡路柏蕙街13號)、鴻運居委(新港路赤崗西二街13號地下)、粵信居委(石榴崗路2號院信裕街57號)、金星居委(石榴崗路海崖路15號之一)、怡雅居委(赤崗東路303號)、愉景雅苑居委(新港西路235號)、江麗居委(翠竹路42號)、匯美居委(匯美南苑)、新鴻居委(藝苑路東慶街19號102房)、珠江帝景居委。
鳳陽街道(江泰路康泰花苑16號二樓):曉華居委(興南一街6號101房)、五鳳居委(鳳崗腳17號之一地下)、五村居委(五村迎祥大街7號)、舊鳳凰居委(舊鳳凰大街29號2樓)、馬崗頂居委(泰沙路209號一樓)、西畔里居委(西畔里大街23號之一)、金紫里居委(金紫里直街20號一樓)、鳳陽居委(鳳陽街2號)、翠怡居委(翠怡二街一號之一)、南珠居委(江燕路南珠南街6號地下)、潤南居委(潤怡大街6號102房)、富康居委(富榮二街5號一樓)、泰寧居委(逸安街曉安苑42號)、泰新居委(泰沙路58號之一、之二、之三)、鷺江居委(新港西路鷺江西街2號)、匯源居委(鷺江西街大街2號2樓)、敦和居委(敦和路129號首層東一座)、鳳和居委(鷺江南約新街19巷5號首層)、疊彩園居委(疊彩園彩棕街10號之2)、逸景翠園居委(逸景翠園翠羽居B座首層)、康樂中約南街一巷1號三樓)、康樂南居委(康樂東約南大街11號之二首層)、康樂西居委(康樂西約大街27號)、康樂北居委(康樂西約大街27號)、康樂中居委(康樂中約南街一巷1號三樓)、康盛居委(康樂西約新區20巷20號之2)。
琶洲街道(新港東路86號四樓):磨碟沙一居委(新港東路52號48號鋪)、磨碟沙二居委(新港東路74號大院)、磨碟沙三居委(新港東路致遠街32號首層)、磨碟沙四居委(新港東路致遠街32號首層)、磨碟沙五居委(磨碟沙大街商鋪30號)、大家庭花園居委(庭園路95號105房)、南園居委(南園居C幢)、琶洲西南居委(躍龍大街19號之一)、琶洲東北居委(朝陽左四巷112號302房)、黃埔一居委(夏陽大街10號之一)、黃埔二居委(樂善里4號)、黃埔三居委(楊青外街)、石基居委(石基村口)、廣漁居委(新港東路94號大院)、漁村居委(漁村大街1號之四)、新洲居委(新洲直街53號)。
官洲街道(北山大街10號):北山龍吟居委(北山大街20號)、北山青雲居委(北山大街29號)、北山桃源居委(北山村桃源大街老人活動室)、赤沙海晏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二樓)、赤沙茂興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二樓)、赤沙南約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二樓)、赤沙北約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一樓)、赤沙西約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一樓)、赤沙學院居委(廣東商學院內(原幼兒園一樓))、侖頭新村居委(侖頭六社余慶里農民公寓村交通安全室)、侖頭車站東居委(原侖頭居委會辦公室)、侖頭啟明坊居委(侖頭社亭崗文化室)、侖頭仁厚里居委(侖頭村舊幼兒園)、侖頭南侖居委(侖頭市頭大街舊茶樓)、官洲漁司居委(官洲碼頭原信用社辦公樓)、官洲仁義居委(官洲村仁義新街陳家祠)。
南洲街道(南洲北路398號):上涌東約居委(上涌東約一巷一號)、上涌中約居委(上涌中約大街二號)、上涌西約居委(上涌西約十二巷10號)、橋南一居委(橋南大街4號)、橋南二居委(匯源大街三號)、後滘一居委(後滘北大街133號)、後滘二居委(後滘北大街92號(擬建))、池滘一居委(南洲路47號)、池滘二居委(池滘北大街87號地下)、西滘一居委(西滘村南大街20號)、西滘二居委(西滘大街36號)、西滘三居委(西滘大街36號)、東街居委(瀝滘東街二巷二號)、北村居委(南洲路74號旁)、環秀坊居委(環秀坊四號之一)、南安坊居委(瀝滘大埗頭5號)、水基居委(瀝滘三約北41號之一)、西村居委(孖樓街7號之一)、新漁居委(瀝滘新漁大街一號)、大沙居委(南洲路118號)。
華洲街道(華洲路88號):聚龍居委(龍潭南約西街1號二樓)、駿龍居委(龍潭南約東街6號二樓)、穎龍居委(龍潭東環路42號二樓)、萬年東居委(南約萬年東街25號)、萬年西居委(萬年西街西12巷10號)、土華東居委(華洲路189號201)、土華南居委(華洲路189號202)、土華西居委(華洲路189號203)、土華北居委(華洲路189號301)、華泰東居委(華洲路189號302)、華泰西居委(華洲路189號303)、瀛東居委(小洲西園直街8號二樓)、瀛南居委(小洲拱北大街18號一樓)、瀛賢居委(小洲拱北大街18號二樓)、瀛豪居委(瀛洲北路108號二樓)、瀛園居委(瀛洲北路108號二樓)。
瑞寶街道(南洲名苑怡居街59號):東約居委(瑞康工業區2號)、南約居委(南岸社橋頭3號二樓)、西約居委(瑞寶南路牛路3號二樓)、北約居委(聚源大街4號)、北街居委(瑞寶北街24號)、瑞興居委(瑞興大街1號之1)、瑞源居委(瑞海市場20號鋪)、曉港灣居委(曉港灣文華街98號二樓)、加怡雅居怡順街11號旁)、僑誠居委(僑誠花園夏暉街88號)、寶通居委(寶通小區寶通街21號)、瑞寶花園居委(瑞寶花園寶和街30號102室)、名苑居委(南洲名苑怡居街93號)、嘉鴻居委(嘉鴻花園嘉鴻一街3號)、金碧東居委(金碧第一花園金碧二街250號)、金碧西居委(金碧第二花園金誠路42號)、萬華居委(萬華花園萬華北街10號)、英豪居委(英豪花園英豪一街51號)、和輝居委(和輝花園和輝街52號)、南洲居委(南洲花園南燕中街65號二樓)、工業大道南居委(工業大道南421號)、石溪居委(石溪沖邊路8號)、東碧居委(涌邊街8號)、富全居委(蚝殼洲新街2號之1二樓)、九畝洲居委(南約東街南152號二樓)、新溪居委(蚝殼洲新街2號之1二樓(暫時))。
江海街道(赤崗大塘解困小區聚德東路18號):金穗居委(廣州大道南穗和北街4號106)、厚德居委(廣州大道南897號)、桂田南居委(敦和路138號)、桂田北居委(桂田南約大街12號)、金影居委(藝苑南路266號地下)、江貝居委(藝苑南路266號地下)、敦和居委(敦和路282號)、德盛苑居委(敦和路282號)、大塘居委(大塘西華大街38號)、紅風居委(大塘西華大街38號)、東明居委(大塘西華大街38號)、金豐居委(赤崗路181號地下)、綠茵居委(赤崗路181號地下)、聚德北居委(聚德西四街14號(K80棟))、聚德中居委(聚德路38號(G46棟)104)、聚德東居委(聚德路61號(D25棟)104)、堅真居委(聚德南路利和街16號一樓)、聚德南居委(聚德中路101號106)、新村居委(新村直街50號)、富文居委(新村直街50號)、新安居委(新安街B棟47號地下)、台涌居委(台涌新街一巷一號)、石榴崗村居委(石榴崗村東大街九巷1號)、石榴崗居委(海軍基地內)。
南石頭街道(南箕路5號三樓):南箕一居委(南箕翔鳳橫1號門內)、南箕二居委(南箕中約大街12號)、鄧崗居委(鄧崗大院23號102)、紙南居委(廣紙丙西街4號之一)、紙北居委(廣紙東三街33號)、崗園居委(南邊路匯翠街38號)、南石西居委(南石西西一巷4號)、南邊居委(南邊大街18號)、昌崗西居委(南邊東五巷11號二門201)、基建居委(基建一街6號)、順意居委(順意二街28號)、福南居委(福南新街16號)、沙溪居委(燕崗街23號101)、石崗居委(石崗路34號大院)、山頂居委(石崗三巷7號之一)、泉塘居委(下泉塘大街11號)、曉燕灣居委(曉燕街12號)、紅棉居委(江燕南一街14號)、雅緻居委(工業大道373號之九)、保利居委(保利花園內)、南景園居委(南景街44號二樓)。
新港街道(濱江東江怡路225號):立新居委(新港西立新街2號)、穗華居委(新港西142號大院10號)、興怡居委(新港西152號大院內)、海洋居委(新港西164號36號—101)、中大東居委(中大東北區371號104)、中大西居委(中大蒲園區641號地下)、半島居委(濱江東路71號)、江怡居委(新鳳凰後街2號之一2樓)、嘉仕居委(嘉韻街7號)、金雅居委(濱江東路54號27幢2樓)、怡樂居委(怡樂九巷1號)、攀桂居委(新港西57號側)、南景居委(新港西路68號9座地下)、海康居委(新港西151-11-201)、祈樂居委(怡樂路70號大院49號)、銀禧居委(新港西路千禧二街S8棟)。
補充:
海珠區古稱「江南洲」,位於廣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廣州河段前後航道所環繞,是四面環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個素有廣州「南肺」之稱的綠色島區。全區面積90.45平方公里,總人口123.73萬,轄內有18條行政街。
海珠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是廣州市唯一的島區,與荔灣、越秀、天河、黃埔、番禺各區隔江相鄰,江岸線長達47.3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大面積的水網果林風景區,呈現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文物可考而比較確切的歷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區內遺跡舊址、名人故居和和紀念建築眾多,有民族英雄鄧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兩次設立的大元帥府舊址,有嶺南畫派祖師居廉的居所十香園,有建於明代的雲桂橋、琶洲塔、赤崗塔,有見證海珠島地貌形成歷史的古海岸遺址等,頗具人文歷史底蘊。
海珠區是廣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和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重要通道。區內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僅是廣州市區內的重要水路航道,還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內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區內有客運貨運碼頭,船舶可直達汕頭、海口、三亞、廈門等沿海城市。陸路有主幹道、次幹道、支路,三級路網遍布全區,12座跨江大橋與市內各區相連,內環路、環城高速公路和華南大疲乏橫貫全區,地鐵二三號線通過區內最繁華地段,路橋網路四通八達。
目前,海珠區正致力於建設濱江路具有嶺南特色和異國情調的旅遊休閑、觀光中心,江南大道、江南西路、寶崗大道的大型零售購物、商業服務中心,廣州大道南地區以專業市場為主體的物流商品集散中心,琶洲赤崗地區的會議、信息、商貿服務中心,以中山大學為龍頭,新港路沿線的科技中心,圍繞萬畝果樹保護區的現代都市型生態農業旅遊中心。這六大中心已初具規模。
海珠區既有都市的繁華熱鬧,又有鄉村的田園景色。以「江、涌、林、園」為特色的江島生態系統,使海珠區成為最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生態城區」。
海珠區一貫堅持「經濟強區,科教興區,環境建區,文化立區,依法治區」的發展思路,實施「優先發展服務業,優化提高工業,積極發展都市型生態農業」的產業發展戰略,以房地產為龍頭,大力發展商業服務業、金融業、旅遊業、倉儲運輸業和高新技術無污染工業,促進全區經濟健康發展。
海珠區已成為廣州市新的中心區域,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將得到優先重點發展,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國際生物島等重點項目落戶海珠,海珠區的區位優勢日益凸現。新世紀迎來新機遇,歷史悠久的海珠區將煥發更燦爛的光彩。
㈣ 海珠區介紹
海珠區是廣州市的一個老城區,在廣州市珠江的南面,總面積102平方千米。總人口84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0220.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珠區轄18個街道(赤崗、新港、濱江、素社、海幢、鳳陽、龍鳳、沙園、瑞寶、江海、南華西、南石頭、江南中、昌崗、南洲、琶洲、官洲、華洲)。
歷史沿革
2000年,海珠區轄14個街道、1個鎮。總人口人,各街道、鎮人口:1237273 赤崗街道 102484 新港街道 74657 昌崗街道 91766 江南中街道 72314 濱江街道 58237 素杜街道 60215 海幢街道 61293 南華西街道 42349 龍鳳街道 86144 沙園街道 54847 南石頭街道 86848 風陽街道 72497 瑞寶街道 63476 江海街道 49610 新窖鎮 260536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7月,調整新滘鎮行政區劃,設立南洲、琶洲兩個街道。南洲街道轄12個居委會和6個村委會,琶洲街道轄7個居委會和3個村委會。調整後的新滘鎮轄3個居委會和7個村委會。
2001年底或2002年初,撤銷新滘鎮,設立華洲、官洲2個街道。調整後,海珠區轄18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海珠區轄18個街道(赤崗、新港、濱江、素社、海幢、鳳陽、龍鳳、沙園、瑞寶、江海、南華西、南石頭、江南中、昌崗、南洲、琶洲、官洲、華洲)。
2004年,海珠區轄18個街道(赤崗、新港、濱江、素社、海幢、鳳陽、龍鳳、沙園、瑞寶、江海、南華西、南石頭、江南中、昌崗、南洲、琶洲、官洲、華洲):
赤崗街道:轄 下渡、鷺江、大江涌、客村、新市頭、珠影、七所、赤崗、毛紡、赤塘、七星崗、石榴崗、大江苑、煙廠、電研、竹園、南賢、江景、鴻運、粵信、金星、怡雅、愉景雅苑、江麗、匯美、新鴻、珠江帝景27個社區居委會。
新港街道:轄 立新、穗華、興怡、海洋、中大東、中大西、江怡、怡樂、攀桂、南景、海康、祈樂、金雅、半島、銀禧、嘉仕16個社區居委會。
昌崗街道:轄 穗花南、穗花北、昌崗東、曉港東、東曉、曉港中、曉南、曉西、青暉、曉園東、曉園北、曉園新、躍進南、躍進北、細崗東、細崗西、江南大道南、海富花園、江南雅居、昌崗中、慎德里、匯源、朝聖、隔山、信和25個社區居委會。
江南中街道:轄 萬松園、得勝北、得勝南、南園東、南園西、聚龍、萬壽、中後街、青鳳、青葵、聚源、紫金、紫龍、紫山、杏園、復興北、復興南、貴德東、江寶、紫來20個社區居委會。
濱江街道:轄 海景、海印、海城、遠安、海濱、仲愷、江灣、海岸、中海、草芳、海運、怡安、小港、華貴、益豐15個社區居委會。
素社街道:轄 蘭亭、稔崗、基立南、金匯、素社中、萬壽北、基立新村、蟠龍、素社東、海聯北、東翠、海印南苑、銀珠、橋東、怡海、郭墩16個社區居委會。
海幢街道:轄 寺前、南華中、溪峽、百睦、共和、塹口、寶賢、宏宇、仁厚直、杏壇、寶玉直、祈興、南村、福仁、同慶、蒙聖、永龍17個社區居委會。
南華西街道:轄 鰲洲、福安、敬和里、棲柵南、龍武里、兆龍里、福龍東、海天、洲頭咀、德和新、後樂園、厚德、永興、聚龍14個社區居委會。
龍鳳街道:轄 鳳安、新民、富澤、革新、梅園西、金沙、鳳寧、梅園南、鳳凰、荔福、鶴洲、鶴興、龍導、仁和、世昌、南北、狀元、寶龍、環珠、昌盛、龍田、怡雅、馬涌、康隆24個社區居委會。
沙園街道:轄 廣船、廣重北片、廣重南片、橡膠新村、港海、荔福、西華、沙園新村、奮勇、江南苑、光大花園11個社區居委會。
南石頭街道:轄 南箕一、南箕二、鄧崗、紙南、紙北、崗園、南石西、南邊、昌崗西、基建、福南、沙溪、石崗、山頂、泉塘、曉燕灣、紅棉、雅緻、保利、順意、南景園21個社區居委會。
鳳陽街道:轄 翠怡、匯源、疊彩園、五村、泰新、逸景翠園、泰寧、富康、曉華、鳳陽、康樂南、五鳳、金紫里、南珠、潤南、舊鳳凰、西畔里、馬崗頂、敦和、康樂東、鷺江、鳳和、康樂西、康樂北、康樂中、康盛、和平家園27個社區居委會。
瑞寶街道:轄 東約、南約、西約、北約、北街、瑞興、瑞源、錦綉名居、曉港灣、僑城、寶通、瑞寶花園、名苑、萬華、英豪、南洲、和輝、嘉鴻、金碧東、金碧西、工業大道南、石溪、東碧、富全、新溪、九畝洲26個社區居委會。
江海街道:轄 金德、厚德、桂田南、桂田北、金影、江貝、敦和、德盛苑、大塘、紅風、東明、金豐、綠茵、聚德北、聚德中、聚德東、堅真、聚德南、新村、富文、新安、台涌、石榴崗村、石榴崗24個社區居委會。
琶洲街道:轄 磨碟沙一、磨碟沙二、磨碟沙三、磨碟沙四、磨碟沙五、大家庭花園、南園居、琶洲西南、琶洲東北、黃埔一、黃埔二、黃埔三、石基、廣漁、漁村、新洲、雅郡花園17個社區居委會。
南洲街道:轄 橋南一、橋南二、上沖西約、上沖中約、上沖東約、後滘一、後滘二、池滘一、池滘二、西滘一、西滘二、西滘三、北村、水基、環秀坊、東街、西村、南安坊、新漁、大沙20個社區居委會。
華洲街道:轄 駿龍、聚龍、穎龍、萬年西、萬年東、土華東、土華南、土華西、土華北、華泰東、華泰西、瀛豪、瀛賢、瀛園、瀛南、瀛東16個社區居委會。
官洲街道:轄 車站東、新村、海晏、青雲、仁厚里、啟明坊、南侖、漁司、學院、西約、龍吟、桃源、北約、茂興北、南約、仁義16個社區居委會
街道簡介
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辦公地址
南華西街道(同福西路兆龍里19號):鰲洲居委(南華西路87號)、福安居委(龍溪首約59號之一)、敬和里居委(岐興一巷6號)、棲柵南居委(岐興北4號)、龍武里居委(龍祥里10號)、兆龍里居委(龍慶里22號)、福龍東居委(龍溪南首約71號)、海天居委(濱江西42號115房)、洲咀居委(同福西路55號)、德和新居委(洪德五巷13號)、後樂園居委(洪德新七巷1號之一)、厚德居委(光德路34號之一)、永興居委(永興街114號之一)、聚龍居委(岐興南約35號104房 34346421)。
濱江街道(濱江東路逸民里15號二樓):海景居委((海景閣)怡海路60號二樓)、遠安居委(遠安新街55號105房)、草芳居委((椰城苑)江灣路78號地下)、海運居委(濱江中路302號地下)、小港居委(華貴坊17號地下)、華貴居委(華貴里34號地下)、怡安居委((怡安花園)怡安路228號地下)、海印居委(濱江東遠安新街一巷2號之一)、仲愷居委(濱江中二巷15號之一)、江灣居委(濱江中406號之一)、海濱居委(濱江中一巷13號之三)、海岸居委(濱江中一巷12號之一)、中海居委((中海名都)名都一街3號首層)、海城居委((海城花園)海城街11號104房)、益豐居委(土地巷34號地下)。
昌崗街道(昌崗東路曉港中馬路147號二樓):穗花南居委(穗花三巷7號之二地下)、穗花北居委(穗花一巷6號之一)、昌崗東居委(昌崗東5巷19號)、曉港東居委(曉港東一馬路一巷6號)、東曉居委(曉港東馬路61號)、曉港中居委(曉港中馬路91號102)、曉南居委(曉港中馬路62號側)、曉西居委(曉港西馬路139號之一)、青暉居委(曉港西馬路111號地下)、曉園東居委(細崗東區12號)、曉園北居委(曉園北6號104地下)、曉園新居委(曉園新5號之一)、躍進南居委(躍進一巷12號地下)、躍進北居委(躍進一巷2號之二)、細崗東居委(細崗東二街2號之一)、細崗西居委(細崗路十二巷12號)、江南大道南居委(江南大道南384號之一)、海富花園居委(南泰路533號)、江南雅居委(信裕路29號)、昌崗中居委(昌崗中路150號之四地下)、慎得里居委(慎德里中10號103)、匯源居委(石橋大街25號地下)、朝聖居委(朝聖大街4號)、隔山居委(隔山新街35號之一)、信和居委(昌崗中路241號)。
素社街道(前進路基立北街18號):蘭亭居委(前進北街蘭亭穎園)、稔崗居委(學院巷2號之三)、基立南居委(基立南街8號之一)、金匯居委(群策三巷1號之二)、素社中居委(素社二巷7號)、萬壽北居委(萬壽北街25號之一)、基立新村居委(基立新村北一巷1號120)、蟠龍居委(塘邊新街10號)、素社東居委(素社東三巷12號)、海聯北居委(海聯路55號之一101)、東翠居委(東翠南街34號地下)、海印南苑居委(海聯路48號)、銀珠居委(海聯路10號之二)、橋東居委(橋東三巷10號2樓)、怡海居委(怡海路818號地下)、郭墩居委(基立下道北29號之一)。
海幢街道(寶崗大道新鳳祥大街33號):寺前居委(南華中路寺前街15號)、南華中居委(濱江西192號之三)、溪峽居委(南華中路同福新街9號)、百睦居委(福場路聯珠直街11號)、共和居委(同福中路共和里21號)、塹口居委(同慶路文峰里20號之一)、同福中路寶賢北約1號之四)、宏宇居委(寶崗大道宏宇廣場B座6樓)、仁厚直居委(寶崗大道)、杏壇居委(寶崗大道311號可逸名庭內)、寶玉直居委(同福中路寶應里5號102房)、祈興居委(同福東路祈興里30號101房)、南村居委(同福東路田心坊10號之一)、福仁居委(南華東路福仁直街17號之一)、同慶居委(同慶路低凼巷20號)、蒙聖居委(同福東路元門口47號)、永龍居委(江南大道 北永龍坊19號)。
龍鳳街道(工業大道北60號二樓):鳳安居委(革新路鳳安四街10號)、新民居委(新民四街34號之1)、富澤居委(革新路富澤三街4-8號)、革新居委(鳳源里49號)、梅園西居委(梅園西26號203)、金沙居委(革新路121號之一地下)、鳳寧居委(鳳寧街5號地下)、梅園南居委(鳳凰二街19號102)、鳳凰居委(鳳凰四街45號)、荔福居委(鳳凰四街16號)、鶴洲居委(鶴洲直街11號之四)、鶴興居委(工業大道十八畝直街15號)、龍導居委(南田路七間直街8號之二)、仁和居委(寶崗路175號)、世昌居委(寶崗大道122號之一)、南北居委(寶崗大道南北廣場A幢4樓)、狀元居委(南田路將軍直街26號二樓)、寶龍居委(寶崗大道100號三樓)、環珠居委(同福中路環珠直街6號)、昌盛居委(南田路昌盛大街27號)、龍田居委(南田路西街口43號首層)、怡雅居委(馬涌直街104號地下)、馬涌居委(馬涌直街104號地下)、康隆居委(寶業路248號201)。
沙園街道(昌崗中路83號地下):廣船居委(沙園五一新村二街北7號)、廣重北居委(沙園六街北16號101房)、廣重南居委(沙園三街南1號側)、橡膠新村居委(昌崗中路110號大院2號103房)、港海居委(沙園八街10號側)、荔福居委(西華二街1號102房)、西華居委(沙園西華街20號之一)、沙園新村居委(荔福路西基東103號之一)、奮勇居委(沙園村尾八棟109)、江南苑居委(寶業路576號之一)、光大花園居委(光大花園翠榕北6號地下)。
江南中街道(江南西路青柳大街1號):萬松園居委(前進路24號之一)、得勝北居委(得勝崗1號之一)、得勝南居委(江南東路39號)、南園東居委(南園大街14號之三)、南園西居委(南園大街32號之一)、聚龍居委(新興街128號之四)、萬壽居委(東華巷6號之二)、中後街居委(江南大道中後街15號)、青鳳居委(青鳳大街4號)、青葵居委(青葵大街9號)、聚源居委(紫來大街55號地下)、紫金居委(紫金大街86號)、紫龍居委(紫龍大街13號101房)、紫山居委(紫山大街18號)、杏園居委(杏園大街25號101房)、復興北居委(復興十巷24號地下)、復興南居委(復興六巷22號二樓)、貴德東居委(紫來後街14—16號)、江寶居委(國泰新里1號)、紫來居委(下田巷20號)。
赤崗街道(下渡路128號):下渡居委(宜利街2號負一層)、鷺江居委(新港西路182號大院)、大江涌居委(大江涌路19號之一)、客村居委(客村東大街14號)、新市頭居委(新市頭大街19號)、珠影居委(新港中路354號大院)、七所居委(新港中路375號大院)、赤崗居委(新港中路477號)、毛紡居委(赤崗東二街26號地下)、赤塘居委(赤崗路1號大院)、七星崗居委(新港中路468號大院)、石榴崗居委(石榴崗路10號大院)、大江苑居委(大江涌大江直街2號)、煙廠居委(赤崗路89號大院12號104房)、電研院居委(新港西路206號大院)、竹園居委(赤崗二街10號103房)、南賢居委(櫻花街50號)、江景居委(下渡路柏蕙街13號)、鴻運居委(新港路赤崗西二街13號地下)、粵信居委(石榴崗路2號院信裕街57號)、金星居委(石榴崗路海崖路15號之一)、怡雅居委(赤崗東路303號)、愉景雅苑居委(新港西路235號)、江麗居委(翠竹路42號)、匯美居委(匯美南苑)、新鴻居委(藝苑路東慶街19號102房)、珠江帝景居委。
鳳陽街道(江泰路康泰花苑16號二樓):曉華居委(興南一街6號101房)、五鳳居委(鳳崗腳17號之一地下)、五村居委(五村迎祥大街7號)、舊鳳凰居委(舊鳳凰大街29號2樓)、馬崗頂居委(泰沙路209號一樓)、西畔里居委(西畔里大街23號之一)、金紫里居委(金紫里直街20號一樓)、鳳陽居委(鳳陽街2號)、翠怡居委(翠怡二街一號之一)、南珠居委(江燕路南珠南街6號地下)、潤南居委(潤怡大街6號102房)、富康居委(富榮二街5號一樓)、泰寧居委(逸安街曉安苑42號)、泰新居委(泰沙路58號之一、之二、之三)、鷺江居委(新港西路鷺江西街2號)、匯源居委(鷺江西街大街2號2樓)、敦和居委(敦和路129號首層東一座)、鳳和居委(鷺江南約新街19巷5號首層)、疊彩園居委(疊彩園彩棕街10號之2)、逸景翠園居委(逸景翠園翠羽居B座首層)、康樂中約南街一巷1號三樓)、康樂南居委(康樂東約南大街11號之二首層)、康樂西居委(康樂西約大街27號)、康樂北居委(康樂西約大街27號)、康樂中居委(康樂中約南街一巷1號三樓)、康盛居委(康樂西約新區20巷20號之2)。
琶洲街道(新港東路86號四樓):磨碟沙一居委(新港東路52號48號鋪)、磨碟沙二居委(新港東路74號大院)、磨碟沙三居委(新港東路致遠街32號首層)、磨碟沙四居委(新港東路致遠街32號首層)、磨碟沙五居委(磨碟沙大街商鋪30號)、大家庭花園居委(庭園路95號105房)、南園居委(南園居C幢)、琶洲西南居委(躍龍大街19號之一)、琶洲東北居委(朝陽左四巷112號302房)、黃埔一居委(夏陽大街10號之一)、黃埔二居委(樂善里4號)、黃埔三居委(楊青外街)、石基居委(石基村口)、廣漁居委(新港東路94號大院)、漁村居委(漁村大街1號之四)、新洲居委(新洲直街53號)。
官洲街道(北山大街10號):北山龍吟居委(北山大街20號)、北山青雲居委(北山大街29號)、北山桃源居委(北山村桃源大街老人活動室)、赤沙海晏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二樓)、赤沙茂興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二樓)、赤沙南約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二樓)、赤沙北約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一樓)、赤沙西約居委(赤沙村綜合樓一樓)、赤沙學院居委(廣東商學院內(原幼兒園一樓))、侖頭新村居委(侖頭六社余慶里農民公寓村交通安全室)、侖頭車站東居委(原侖頭居委會辦公室)、侖頭啟明坊居委(侖頭社亭崗文化室)、侖頭仁厚里居委(侖頭村舊幼兒園)、侖頭南侖居委(侖頭市頭大街舊茶樓)、官洲漁司居委(官洲碼頭原信用社辦公樓)、官洲仁義居委(官洲村仁義新街陳家祠)。
南洲街道(南洲北路398號):上涌東約居委(上涌東約一巷一號)、上涌中約居委(上涌中約大街二號)、上涌西約居委(上涌西約十二巷10號)、橋南一居委(橋南大街4號)、橋南二居委(匯源大街三號)、後滘一居委(後滘北大街133號)、後滘二居委(後滘北大街92號(擬建))、池滘一居委(南洲路47號)、池滘二居委(池滘北大街87號地下)、西滘一居委(西滘村南大街20號)、西滘二居委(西滘大街36號)、西滘三居委(西滘大街36號)、東街居委(瀝滘東街二巷二號)、北村居委(南洲路74號旁)、環秀坊居委(環秀坊四號之一)、南安坊居委(瀝滘大埗頭5號)、水基居委(瀝滘三約北41號之一)、西村居委(孖樓街7號之一)、新漁居委(瀝滘新漁大街一號)、大沙居委(南洲路118號)。
華洲街道(華洲路88號):聚龍居委(龍潭南約西街1號二樓)、駿龍居委(龍潭南約東街6號二樓)、穎龍居委(龍潭東環路42號二樓)、萬年東居委(南約萬年東街25號)、萬年西居委(萬年西街西12巷10號)、土華東居委(華洲路189號201)、土華南居委(華洲路189號202)、土華西居委(華洲路189號203)、土華北居委(華洲路189號301)、華泰東居委(華洲路189號302)、華泰西居委(華洲路189號303)、瀛東居委(小洲西園直街8號二樓)、瀛南居委(小洲拱北大街18號一樓)、瀛賢居委(小洲拱北大街18號二樓)、瀛豪居委(瀛洲北路108號二樓)、瀛園居委(瀛洲北路108號二樓)。
瑞寶街道(南洲名苑怡居街59號):東約居委(瑞康工業區2號)、南約居委(南岸社橋頭3號二樓)、西約居委(瑞寶南路牛路3號二樓)、北約居委(聚源大街4號)、北街居委(瑞寶北街24號)、瑞興居委(瑞興大街1號之1)、瑞源居委(瑞海市場20號鋪)、曉港灣居委(曉港灣文華街98號二樓)、加怡雅居怡順街11號旁)、僑誠居委(僑誠花園夏暉街88號)、寶通居委(寶通小區寶通街21號)、瑞寶花園居委(瑞寶花園寶和街30號102室)、名苑居委(南洲名苑怡居街93號)、嘉鴻居委(嘉鴻花園嘉鴻一街3號)、金碧東居委(金碧第一花園金碧二街250號)、金碧西居委(金碧第二花園金誠路42號)、萬華居委(萬華花園萬華北街10號)、英豪居委(英豪花園英豪一街51號)、和輝居委(和輝花園和輝街52號)、南洲居委(南洲花園南燕中街65號二樓)、工業大道南居委(工業大道南421號)、石溪居委(石溪沖邊路8號)、東碧居委(涌邊街8號)、富全居委(蚝殼洲新街2號之1二樓)、九畝洲居委(南約東街南152號二樓)、新溪居委(蚝殼洲新街2號之1二樓(暫時))。
江海街道(赤崗大塘解困小區聚德東路18號):金穗居委(廣州大道南穗和北街4號106)、厚德居委(廣州大道南897號)、桂田南居委(敦和路138號)、桂田北居委(桂田南約大街12號)、金影居委(藝苑南路266號地下)、江貝居委(藝苑南路266號地下)、敦和居委(敦和路282號)、德盛苑居委(敦和路282號)、大塘居委(大塘西華大街38號)、紅風居委(大塘西華大街38號)、東明居委(大塘西華大街38號)、金豐居委(赤崗路181號地下)、綠茵居委(赤崗路181號地下)、聚德北居委(聚德西四街14號(K80棟))、聚德中居委(聚德路38號(G46棟)104)、聚德東居委(聚德路61號(D25棟)104)、堅真居委(聚德南路利和街16號一樓)、聚德南居委(聚德中路101號106)、新村居委(新村直街50號)、富文居委(新村直街50號)、新安居委(新安街B棟47號地下)、台涌居委(台涌新街一巷一號)、石榴崗村居委(石榴崗村東大街九巷1號)、石榴崗居委(海軍基地內)。
南石頭街道(南箕路5號三樓):南箕一居委(南箕翔鳳橫1號門內)、南箕二居委(南箕中約大街12號)、鄧崗居委(鄧崗大院23號102)、紙南居委(廣紙丙西街4號之一)、紙北居委(廣紙東三街33號)、崗園居委(南邊路匯翠街38號)、南石西居委(南石西西一巷4號)、南邊居委(南邊大街18號)、昌崗西居委(南邊東五巷11號二門201)、基建居委(基建一街6號)、順意居委(順意二街28號)、福南居委(福南新街16號)、沙溪居委(燕崗街23號101)、石崗居委(石崗路34號大院)、山頂居委(石崗三巷7號之一)、泉塘居委(下泉塘大街11號)、曉燕灣居委(曉燕街12號)、紅棉居委(江燕南一街14號)、雅緻居委(工業大道373號之九)、保利居委(保利花園內)、南景園居委(南景街44號二樓)。
新港街道(濱江東江怡路225號):立新居委(新港西立新街2號)、穗華居委(新港西142號大院10號)、興怡居委(新港西152號大院內)、海洋居委(新港西164號36號—101)、中大東居委(中大東北區371號104)、中大西居委(中大蒲園區641號地下)、半島居委(濱江東路71號)、江怡居委(新鳳凰後街2號之一2樓)、嘉仕居委(嘉韻街7號)、金雅居委(濱江東路54號27幢2樓)、怡樂居委(怡樂九巷1號)、攀桂居委(新港西57號側)、南景居委(新港西路68號9座地下)、海康居委(新港西151-11-201)、祈樂居委(怡樂路70號大院49號)、銀禧居委(新港西路千禧二街S8棟)。
補充:
海珠區古稱「江南洲」,位於廣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廣州河段前後航道所環繞,是四面環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個素有廣州「南肺」之稱的綠色島區。全區面積90.45平方公里,總人口123.73萬,轄內有18條行政街。
海珠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是廣州市唯一的島區,與荔灣、越秀、天河、黃埔、番禺各區隔江相鄰,江岸線長達47.3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大面積的水網果林風景區,呈現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文物可考而比較確切的歷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區內遺跡舊址、名人故居和和紀念建築眾多,有民族英雄鄧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兩次設立的大元帥府舊址,有嶺南畫派祖師居廉的居所十香園,有建於明代的雲桂橋、琶洲塔、赤崗塔,有見證海珠島地貌形成歷史的古海岸遺址等,頗具人文歷史底蘊。
海珠區是廣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縣,和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的重要通道。區內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僅是廣州市區內的重要水路航道,還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內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區內有客運貨運碼頭,船舶可直達汕頭、海口、三亞、廈門等沿海城市。陸路有主幹道、次幹道、支路,三級路網遍布全區,12座跨江大橋與市內各區相連,內環路、環城高速公路和華南大疲乏橫貫全區,地鐵二三號線通過區內最繁華地段,路橋網路四通八達。
目前,海珠區正致力於建設濱江路具有嶺南特色和異國情調的旅遊休閑、觀光中心,江南大道、江南西路、寶崗大道的大型零售購物、商業服務中心,廣州大道南地區以專業市場為主體的物流商品集散中心,琶洲赤崗地區的會議、信息、商貿服務中心,以中山大學為龍頭,新港路沿線的科技中心,圍繞萬畝果樹保護區的現代都市型生態農業旅遊中心。這六大中心已初具規模。
海珠區既有都市的繁華熱鬧,又有鄉村的田園景色。以「江、涌、林、園」為特色的江島生態系統,使海珠區成為最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現代化「生態城區」。
海珠區一貫堅持「經濟強區,科教興區,環境建區,文化立區,依法治區」的發展思路,實施「優先發展服務業,優化提高工業,積極發展都市型生態農業」的產業發展戰略,以房地產為龍頭,大力發展商業服務業、金融業、旅遊業、倉儲運輸業和高新技術無污染工業,促進全區經濟健康發展。
海珠區已成為廣州市新的中心區域,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將得到優先重點發展,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國際生物島等重點項目落戶海珠,海珠區的區位優勢日益凸現。新世紀迎來新機遇,歷史悠久的海珠區將煥發更燦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