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繪畫荷花教案
1. 幼兒園中班美術《夏天的池塘》繪畫教案
目標: 1、 運用多種方式數數,目測10以內數群、理解序數,並且正確進行記錄。 2、 在操作擺弄中,體驗益智游戲的樂趣。 材料准備: 牆面創設:創設池塘、廢舊紙盒製作的青蛙家的情景。 材料:蜻蜓、魚、荷花、荷葉等圖片若干、情景卡片(上有數字、點子)、問題卡片、筆、規則暗示圖。 經驗准備:幼兒閱讀過《夏天的荷花塘》的兒歌、對兒歌內容理解,對荷花塘里的 動物植物興趣較高。 玩法: 牆面上創設有池塘,池塘邊貼了荷葉和青蛙的暗示圖片,告訴孩子這是夏天的池塘。池塘旁邊有用廢舊的紙盒製作的房子,房子共有三層,每層三間房間,底樓第一間房間標有「101」字樣。其他房間沒有數字提示。池塘與房子間有草地、樹木連起來,整個牆面是夏天池塘的情景。地面的墊子上有充分的荷葉、荷花、蜻蜓、小魚圖片。問題情景卡片分別在池塘和房子邊,上面標有數字,暗示幼兒操作的順序。 幼兒先取在標有「第1步」中的情景卡片處,取一張情景卡,解讀上面的要求,按照卡片上所需的動物、植物和它們的數量,按數字或者點子取物。有點子的卡片要求孩子默數卡片上點子的數量(旁邊標有「小眼睛」的暗示圖)。將所需的動物、植物貼到池塘里。然後到標有「第2步」的取卡處取卡片,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把相應數量的動物或者植物請到相應的青蛙家的房間里。最後對請來的動物和植物客人的總數進行記錄(根據幼兒不同能力層次可用多種方式統計,可以相加、點數、目測、默數等)。 在孩子操作游戲材料過程中,教師按幼兒能力層次的不同,可以充當旁邊者、指導者和游戲夥伴的角色,用語言提示簡接指導幼兒游戲。 提示: 1、耐心解讀問題情景卡片,理解內容後再操作。 2、是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操作,並能正確進行記錄。
2. 荷花開花了的繪畫日記
可以寫荷花的生長歷程,在畫上荷花來點綴。
3. 江南可采蓮教案反思大班
《江南》教學反思
今天的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說一說:通過讀這首詩,你看見了什麼?原本以為這個問題會有些難度,可沒想到孩子們居然也能夠繪聲繪色地描繪出自己想像到的畫面,並且也很貼切詩歌的內容。接著,我又讓學生談談:你最喜歡什麼? 大多數的孩子都對文中的小魚很感興趣,於是,我便就勢引導學生理解詩文的最後五行,感受魚兒在水中嬉戲的快樂,指導學生的朗讀。緊接著再結合書上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蓮葉何田田」的美麗景色並指導第一句的朗讀。最後,我又用生動具體的語言向學生描述詩歌描繪的美麗的景象,再順勢指導學生朗讀全詩。
1.古詩的語言比較精練,有些詞句對孩子來說,並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學時,一定要能把握教學「度」。現在,我所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所以更要學會設定適合學生的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不可「揠苗助長」。
2.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結合他們的年齡特徵,使用具體生動的語言,並結合詩文中具體可感知的意像,引導學生理解詩文。
3.教學時,要學會使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次教學中指導朗讀時,我採用了「和老師比一比」的方法,結果發現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在練習朗讀時表現得非常認真。
4. 幼兒園大班拓畫蓮藕教案
設計意圖:
藕是寧洱縣的一種土特產,它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常做為幼兒餐點中的菜餚。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藕的生長過程以及在生活中的食用價值,讓孩子在探索與操作中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原創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藕的生長過程,知道它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2、讓幼兒在探索與操作中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 多媒體課件。
2、 藕、藕粉、畫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1、 組織幼兒觀看錄像片段,引出主題 。
2、 出示藕,讓幼兒觀察,激發學習興趣。
二、 認識藕
1、 引導幼兒說出藕的外部特徵。
2、 觀看圖片,了解藕的生長過程。(荷葉、荷花、蓮蓬、蓮子、藕)
3、 引導幼兒了解藕的內部特徵。(教師用刀把藕切開,幼兒人手一份切開的藕,讓幼兒數一數裡面有幾個孔。)
4、 引導幼兒說出藕在生活中的食用方法。(炒、煮、涼拌、油炸、果脯等)
5、 出示藕粉,讓幼兒觀察、品嘗,並說出它的味道。
6、 游戲活動:花——葉——藕。
7、 教師小結。
三、 操作活動
1、 讓幼兒用切開的藕來對畫面進行裝飾。(分男女兩組)
2、 欣賞幼兒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教師帶幼兒到教室外把完成的作品曬干。
5. 幼兒園荷花塘教案小結
活動目標 一、讓幼兒認識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長特點和用途。 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豐富詞彙:荷花、花梗、葉柄、蓮蓬。 四、准備:一幅荷花掛圖、蓮蓬和藕(實物)、刀子、印章畫、紙。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課題教師說謎語,讓幼兒猜:"一個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紅衫,生在綠船上"。(荷花,又叫蓮花) 二、了解荷花名稱及生長特點出示荷花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認識荷花各部分的名稱和生長特點。 1.出示荷花圖片,教師提問:你們在什麼季節見過荷花?在哪兒見到過?觀察荷花、花梗、荷葉、葉柄,並提問:它們叫什麼?長得什麼樣? 2.出示實物蓮蓬,並提問:這是什麼?它的裡面有什麼?(剝開蓮蓬,讓幼兒觀察)教師小結。 3.出示實物藕,讓幼兒觀察並提問:這是荷花的什麼?長得什麼樣?裡面有什麼?(切開藕,讓幼兒觀察)教師小結。 三、介紹荷花的用途提問:你們知道荷花有什麼用嗎? 教師小結。 四、游戲活動:夏天到了! 讓孩子們邊聽音樂邊表演夏天裡的荷花盛開的動作。相互表演!
6. 荷花荷花幾月開教學反思
一個好來的教學活動,源活動的設計不僅要合理,活動中幼兒的配合十分重要。每次公開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很自然的想到和幼兒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課前滲透,盡量使活動中幼兒能夠積極配合,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平時,在滲透這一方面做的不夠。
今天語言活動《荷花荷花幾月開》中,游戲的部分需要幼兒通過問答的形式說出一年四季的花卉,當我問幼兒:「什麼花兒春天開?」時,幼兒說出的花卉有迎春花、紫玉蘭、杜鵑花等,而這些都是幼兒園里有的或者是在「春天」主題活動中帶幼兒出去看到的,幼兒對於夏天、秋天、冬天的花卉卻了解的比較少。雖然我已經通過家校路路通讓家長告訴幼兒一些相關的知識,了解一些四季的花卉,然而今天的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回答卻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了,課前滲透也需要講究方式,最好是通過實物、圖片等直觀的東西引導幼兒,讓幼兒親身感受則是最好的方式,印象特別深刻。我想,對於今天的這個活動可以利用晨間談話,一方面先了解幼兒在這方面的知識或是家長對其的豐富,另方面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教師本身也可以豐富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使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吧!
7. 幼兒園中班荷花和青蛙教案反思
教學反思
上本次活動時因正值夏季來臨,結合到季節特徵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目標都基本達到,因活動准備充分,同時過程中根據幼兒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採用視聽講結合法等多種教學法,使幼兒充分理解到散文的內容,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為教學難點做好了鋪墊;游戲中又充分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所以孩子的參與 性非常的高,如果再上一次,我將在幼兒感受散文意境美的方面進一步做好啟發,讓孩子們能真正的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