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三花 » 灘營桃花

灘營桃花

發布時間: 2021-03-13 04:57:36

⑴ 大家覺得那良周邊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北侖河源頭景區
北侖河源頭景區,位於廣西防城港防城區那良鎮,北侖河源頭景區是防城港市旅遊文化基礎建設大會戰重點工程之一。景區地處里火江和六市江的匯合點,與越南山水相連。這里濃郁的瑤族風情和神奇的邊關文化,給景區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為了把景區打造成「中越邊境最美的世外水鄉」的國際旅遊品牌,別出心裁的投資商杜老闆依託山雄、谷美、石眾的景觀特點,建造了具有瑤家風格的木樓和各具特色的休閑場所,還購進了景區游覽車,為遊客一覽中越兩岸美麗的自然風光提供方便。 隨著建設速度的加快,景區內大型停車場、游泳池、中越民歌亭、瑤族風情屋、特色「農家居」、釣魚園以及觀雲亭等旅遊基礎設施已經完成,漂流蓄水池、漂流河道以及起落點等配套設施也已竣工。據景區技術人員介紹,景區第一期工程設計漂流路程為2.8公里,漂流落差達86米。漂流沿岸可以欣賞到原生態的園林風光和千奇百態的奇石怪樹。身置其中,你會感受到一種原生態的視覺沖擊。 山清水秀、黑石林立,穀道兩岸,移步換景,隨處如詩如畫,置身其中,如入世外桃源。這里山峰奇特,跳石光潔,綠水涓涓,山花爛漫,姿態萬千,風光秀麗。北侖河之源景區還集中了一批自然景觀和人文奇觀,是人們尋求刺激的好去處。到北侖河之源漂流,讓您放漂心靈之舟,體驗澎湃激情,盡享探險征服之樂。 貫穿那良北侖河之源的是一條蜿蜒流動的河,清澈的山泉水靈動而純美,延伸在峽谷堅硬的花崗岩腹地。乘著橡皮艇順流而下,瞬間被清涼的山泉水浸透,激流的泉水退卻,主旋流輾轉我們,那透徹的眼眸里柔和了岸上的翠竹綠林,盪漾著漣漪碧水。岩石千奇百態,以紅的熱烈,抵制激勇的泉水,越是抵制,泉越是高昂,在抗衡與被抗衡之間,一種情愫油然而生--那叫刺激!融入其中的感覺,只有您親身去就體會到那澎湃激情。漂流過程山迴路轉,會使你其樂無窮。據了解,景區正在組織力量加班加點推進步行道、生態園等配套設施的建設,農歷三月初三正式遊人開放。2012年獲得國家批准榮升為AAA星級景區。

九龍潭景區
那良鎮九龍潭位於距離南寧220公里的中國南疆邊陲重鎮那良鎮,位於中越邊境中國一側邊境公路那良鎮的十萬大山腳下。九龍潭漂流總長5公里,落差180米,漂流時間約2小時,兩暗有奇石、果林,漂流忽轉忽旋,急馳而下。大浪撲面,讓你秒秒種嚎吼與尖叫,險灘充滿刺激。時而驚濤拍艇,捲起千堆雪,時而墮入深潭,天光雲影,徘徊其間,在這時你可盡顯男兒本色,女性的颯爽英姿。遊人同時可在景區內同時體驗森林探險、激情漂流、瑤寨風情、農家樂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盡情享受屬於自己的快樂與刺激!
其中,與那良鎮桃花溪山莊、那良鎮里火邊貿口、那良鎮高林瑤族山村的沿邊公路旁,距南寧市220公里、防城港市78公里、東興市39公里,與那良鎮桃花溪山莊、那良鎮里火邊貿口岸、那良鎮馬鞍坳觀景台、垌中溫泉等景點相鄰。景區漂流為分階段性放水漂流,漂流起點有攔水壩.漂流次數為每日3次,每次下水時間為早上10點中午14點,下午16點,漂流用時大概1.5~2個小時左右,全程漂流為橡皮艇漂流,因漂流河道人工改造過,所以中途不用劃船.一路漂流下來感覺都不錯,漂流全身都濕完,景區的漂流艇是人為掏空的,也就是說,艇的底部是直接灌水進來的,這樣雖然不容易翻船。景區配套設施齊全。

劉永福那良故居
劉永福那良故居坐落在防城區那良鎮圩邊那營村大廠坡,在那良鎮客車上落點沿一小街巷走不到100米便到了。據《防城縣志》記載,劉永福那良故居建於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至今已歷經120多年的滄桑。
劉永福那良故居主建築為磚木結構,二進十間房屋,中有天井,兩側為廂房,有迴廊相通,屋檐以琉璃瓦裝飾,極為富麗堂皇,是防城區(縣)級重點保護文物點。
劉永福昔日的輝煌,從其故居可以窺豹一斑。朝陽下,劉永福故居這座古老的房屋更顯得宏偉壯觀。劉永福故居雕梁畫棟,飛檐疊樓,走廊曲折,建築宏偉,布局典雅,自成具有特色的建築群。那古樸凝重,深沉渾厚,簡潔又粗獷的建築藝術風格,是防城建築藝術的珍品,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劉永福故居處處有讓人流連忘返的雕梁畫棟,字畫,飛禽走獸等圖案部分仍然清楚可見,尤以大門屋檐下的數幅最為保存完好,歷經百多年,圖案還是很完整無缺。我借來木梯攀登上去仔細觀摩,見這幾幅的內容多與《三字經》有關,「人之初,性本善」等話句的字跡清楚完好無損。那畫工之精,無與倫比。惜乎眾多圖案因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部分已經全部脫落而無從覓認。游劉永福故居,少不了要說到劉永福其人其事。
民族英雄劉永福(生卒年1837—1917),又名劉義(又作劉二,因粵語義、二同音),字淵亭,出生於古森峒小峰(原防城區那勤鄉小峰經濟作物場,今防城區扶隆鄉小峰經濟作物場,2005年那勤鄉撤並入扶隆鄉),8歲隨父母親遷往上思縣,隨後15歲時遷往那良鎮大坡村,晚年落籍欽州。
1857年,劉永福參加廣西天地會農民起義軍,被推舉為領袖,劉永福「膽氣過人,重信愛士,故所部皆死力之」。
1865年起義失敗,受清政府鎮壓,率300人出鎮南關(今友誼關),在中越邊境保勝一帶,開辟山林,聚眾耕牧,後於歸順州安德在廣西天地會起義軍舊旅的基礎上創建新軍,號為「黑旗軍」。
1867年率部入越南,劉永福率黑旗軍駐越南二十餘年,與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中法戰爭時,劉永福率黑旗軍幫助越南政府抗擊法國侵略軍,「一戰而法駙馬安鄴授首,再戰而李威利分屍,三戰而法全軍焚滅」。因成功抗擊法國的侵略而名聞中外。
1873年,法國侵略軍頭目安鄴進攻河內,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馳援,於河內西郊羅池陣斬安鄴。
1883年,法國侵略軍李威利攻陷河內等重鎮,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再次出師抗法,於河內城西紙橋擊斃法軍司令李威利、副司令韋確,贏得紙橋大捷,被越王封為三宣提督。
1885年,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密切配合清軍和越南義軍,大敗法軍於臨洮。中法戰爭結束後,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被迫回國。
1894年,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幫辦台灣軍務,奮力抗擊侵台日軍,在抗日保台斗爭中,因無援被迫內渡。
1898年,劉永福重建黑旗軍。
1907年,劉永福請辭還鄉。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劉永福回國後,利用回鄉省親掃墓之機,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邊境)選地擇吉日興建住宅,經過一年多的施工,住宅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房屋佔地面積約659.75平方米,建築面積602.86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房屋寬32.5米,進深20.3米,兩層磚瓦結構。共十二間,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為廳,廳中央橫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慶」「金玉滿堂」八個大字。上下座之間中央為天井,天井兩則樓附房。同年十一月,劉永福返欽州,購得板桂街莫姓舊宅,籌建晚年住宅「三宣堂」,決定於欽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為回鄉省親掃墓臨時住所。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春,劉永福返那良省親掃墓暫住後,返欽州(其母陳氏二品夫人之墓坐落於那良鎮樓村虎龍嶺)。
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欽州營建公館,命名為「三宣堂」,以紀念他援越抗法的光榮歷史。劉永福那良故居現為縣級(原防城各族自治縣)文物保護單位。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1911年,劉永福出任廣東民團總長。
1917年1月9日,劉永福在欽州病逝,享年80歲。民間流傳的「劉義打番鬼,越打越好睇。」說的就是劉永福率領黑旗軍將士抗擊法國侵略軍的故事。 [注:那良是劉永福真正的故鄉,晚年才落籍欽州]

鑿字嶺
距那良鎮西約四公里,有一垌田叫馬枝田。從馬枝田往山上去約五百米的松林間,有一大花崗岩石。石的堅直面寬約四平方米、上面刻有很多古老的文字。字只大如小碟,行距疏密有致,字體神奇。刻文內容,至今無人通曉。鑿字嶺因而故名。
鑿字嶺上古樹盤生,瀑布飛流,山泉清澈,怪石嶙峋、山花爭艷。初春時節,霧山掩映,瞬息萬變。每當日出日落之際,其景色理瑰麗壯觀。
傳說,誰能通讀石上刻文,誰就得到很多金銀財寶,終生享用不完。
有一年,一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乞丐流落到那良。一天,他撐著艱難腳步上山去讀字。讀呀讀、讀呀讀,就在他苦心捉摸全文最後一個字的時候,突然間烏雲四起,雷聲大作,火蛇(閃電)在他身上狂舞,似有天崩地裂之勢。接著傾盆大雨,滔滔而下。他慌得哭爹喊娘,包頭掩耳,骨碌碌地往山下逃命了。至今為止,鑿字嶺還是一個難解的迷。民間流傳,說那是玉帝授意刻下的「天書」呢。
鑿字嶺頂峰的南坡,有一大塊長約四米、寬七十公分、厚四十公分的花崗岩石,懸空橫架在兩座石筍之上。用石擊之,咚咚之聲方園數里可聞。據說古時候匪寇進村打家劫舍時,人們就爬上鑿字嶺去擊石報警。故鑿字嶺的南坡又叫響石洞。響石至今仍歷歷在目,供人游覽。
鑿字嶺的確神奇。除了「天書」、「響石」之外,嶺下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石洞。洞內石筍石鍾奇布,怪石叢生,地下河蜿蜒幾里,洞寬可容千人。
相傳古時寇禍連天,匪盜作惡,經常襲擾百姓。當年馬伏波將軍南征時悉知此況,立即帶兵圍剿。千多匪徒就在這鑿字嶺下的大石洞里依險頑抗。伏波將軍攻打了幾天幾夜,又砍來樹木柴草放火在洞口熏之,以後又下令挖山挑土運石,把洞口塞堵,洞口被堵得嚴嚴實實,水泄不通,象座小山。直把匪次全部困死洞里。

那良漢城
在那良通往峒中公路方向約四公里處,有一個村叫做漢城村。為什麼叫漢城,這與伏波征交趾有關。公元40年光武帝劉秀派馬援(伏波將軍)遠征「二征」叛亂。到達防城時,根據地方土人要求,平息剿滅了在防城一帶擾民作亂的蠻賊(人稱流羅賊)。但還有山區一帶的蠻賊仍在囂張作惡,占據山頭稱王稱霸,使山區土族人民不得安寧。土族人派代表到防城向馬援報告要求派兵清剿。於是馬援決定分兵兩路進攻,一路從海一到江平、馬路,一路由馬援率領向灘營、大錄、那勤、扶隆,兩路兵力攻至那良匯合。各地蠻賊被兩路漢軍追擊退縮到那良的江角、那漂、百迭楓木壢一帶負隅頑抗,在漢軍強大攻擊面前,大部分蠻賊投降或被消滅,只有一小股流竄到馬頭山,一小股龜縮在楓木壢山洞裡,(洞內藏有糧草、有通道通江邊取水)。後馬援命令軍兵割來生茅草,收集破布,在兩頭洞口燃燒,產生濃煙,用風櫃對准洞內扇風,經過一天煙攻,洞內蠻賊全部被煙嗆死,(此洞現還在,人稱賊佬洞,只是洞口俠小,無人敢進)。
流竄到馬頭山地區的小股賊人,經常越過北侖河到那良一帶村莊搶劫勒索,擾亂土族安寧。為對付這股流寇,馬伏波將軍選擇一高地—勒竹頸高坡(佔地2000平方米)建兵營,駐扎軍隊。在羊頭嶺頸設一瞭望哨,觀察敵情。該處可遠望至板八(那垌)、其那、灘棍、里接、大河、范河、百迭、那良河及對岸灘潘等地。若有敵情,觀察哨兵便敲響竹梆,各村寨聽到梆響,又敲起各村的竹梆,用梆聲把敵情傳至各村寨。軍兵聽到梆響,集中出擊,土民聽到梆響,關閉門戶、拿起武器作好迎敵准備。
當時邊境一帶土民住茅房木屋、刀耕火種、生產十分原始落後。馬伏波將軍便派會做木工、會做犁耙、會打壘做瓦的士兵到各村寨傳授中原先進的技術,使土民學會打壘(沖牆)做屋、燒瓦蓋房,用犁把牛耕,種植各種作物蔬菜等。老蘇窩仍留有當年瓦窯遺址
簕竹頸兵營營房約700平方米,用於打壘泥牆圈圍,圍牆外是跑馬場、練兵場。駐扎在這兵營的漢軍為平息流羅賊作風、維護地方治安、土民安居樂業、推進先進的農耕等生產科學技術作出了貢獻,為紀念馬伏波將軍的功德,感謝他從漢朝傳來中原地區的新技術,遂把這兵營叫做「漢城」,以後村莊改名為漢城村,雖然經歷了近2000年風雨的土城早已成廢墟,但遺址的石基、跑馬路、戰壕還依稀可見。

野人谷
野人谷漂流屬於溪河自助探險河流,位於那良鎮至白賴村2.5公里處,古時聽說有野人出沒而得名。"讓您放漂心靈之舟,體驗澎湃激情,盡享探險征服之樂。
野人谷漂流特色:
1:那良唯一原始生態的探險漂流景區
①野人谷漂流不受那良蓄水影響,全程動水漂流,這里的險峻,溪水湍急,怪石嶙峋,漂流全程均為天然河床。
②野人谷漂流獨有飛漂和長達1.5公里的滾水沖浪,構成了那良最驚險刺激的漂流河段.
2:中國原始河谷文化主題漂流
①獨特的起漂儀式,如:起漂時喝摔碗酒,塗野人彩妝。
②奇特的河谷民俗,感受放排、淘金、蹦河、捕魚、沙雕等原始河谷文化。
野人谷漂流服務設施
1:基礎設施:野人谷漂流日接待量3000人,起點與終點均建有專門的服務設施,更衣室等應用齊全。交通便捷,移動信號全面覆蓋,溝通暢通無阻。
2:個性化服務:①漂流景區並設有安全員護漂。②漂流景區提供免費停車,代客泊車及區間接送,讓您方便省心。
野人谷漂流安全
1、護漂:從起漂點到終點每個險灘均有足夠的安全員現場監護,岸上有專人專車巡護,讓您漂的放心,玩的安心,有驚無險的體驗與浪共舞的巔峰激情。
2、水情:在漂流河段上游設有專門的水情監測員,確保漂流安全。
3、疏散:有便捷、足夠的上岸通道,隨時隨地可以疏散至安全地帶。
4、制度:在漂流前均有導游為客人講解漂流安全公告及注意事項,公司內部有嚴格的安全制度。
野人谷漂流交通便捷,更是自駕車成員漂流的最佳選擇,起點與終點景區還設有免費停車、代客泊車、區間接送等優惠政策,使駕車一族可以放心去漂流,大可不必為漂流後車子不在身邊而煩惱。

⑵ 那良鎮的鄉鎮經濟

該鎮旅遊資源有:中越界河漂流(稔里江口至東興江那))、九龍潭漂流、野人谷漂流、北侖河源頭漂流、瑤山大峽谷漂流景區、康王廟、劉永福故居、黃關鴛鴦潭、謙受陳公墓、劉永福母之墓、那良抗日起義紀念亭、北龍鴛鴦潭、鑿字嶺、那良古街、那良特色美食街、林氏和鄭氏宗詞、沈氏宗詞、永安書院、明侖書院、古森書院、榮昌書院、壽文書院、澌凜書院等景點。
那良古街
歷史前沿
那良鎮初稱榕樹垌,後因此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產量高,故名那良,壯語意為良田。清朝順治年間(1644~1661年)成圩。距今有350年歷史。解放前稱那良鎮。
那良鎮商業發展較快,各種商店近600家,星羅棋布,個體工商業發展迅猛,集貿市場交易活躍。
那良鎮交通便利,有防城至垌中、垌美至那垌、東興至那坡三條三級公路穿過鎮內25個行政村(街),其中防城至垌中三級油路穿過鎮政府所在地那良街,而那良街距東興至那坡沿邊三級油路僅2.8公里,連線已建成二級公路,鎮內村村有公路通往鎮政府駐地。 那良鎮九龍潭位於距離南寧220公里的中國南疆邊陲重鎮那良鎮,位於中越邊境中國一側邊境公路那良鎮的十萬大山腳下。九龍潭漂流總長5公里,落差180米,漂流時間約2小時,兩暗有奇石、果林,漂流忽轉忽旋,急馳而下。大浪撲面,讓你秒秒種嚎吼與尖叫,險灘充滿刺激。時而驚濤拍艇,捲起千堆雪,時而墮入深潭,天光雲影,徘徊其間,在這時你可盡顯男兒本色,女性的颯爽英姿。遊人同時可在景區內同時體驗森林探險、激情漂流、瑤寨風情、農家樂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懷,盡情享受屬於自己的快樂與刺激!
其中,與那良鎮桃花溪山莊、那良鎮里火邊貿口、那良鎮高林瑤族山村的沿邊公路旁,距南寧市220公里、防城港市78公里、東興市39公里,與那良鎮桃花溪山莊、那良鎮里火邊貿口岸、那良鎮馬鞍坳觀景台、垌中溫泉等景點相鄰。景區漂流為分階段性放水漂流,漂流起點有攔水壩.漂流次數為每日3次,每次下水時間為早上10點中午14點,下午16點,漂流用時大概1.5~2個小時左右,全程漂流為橡皮艇漂流,因漂流河道人工改造過,所以中途不用劃船.一路漂流下來感覺都不錯,漂流全身都濕完,景區的漂流艇是人為掏空的,也就是說,艇的底部是直接灌水進來的,這樣雖然不容易翻船。景區配套設施齊全。 劉永福那良故居坐落在防城區那良鎮圩邊那營村大廠坡,在那良鎮客車上落點沿一小街巷走不到100米便到了。據《防城縣志》記載,劉永福那良故居建於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至今已歷經120多年的滄桑。
劉永福那良故居主建築為磚木結構,二進十間房屋,中有天井,兩側為廂房,有迴廊相通,屋檐以琉璃瓦裝飾,極為富麗堂皇,是防城區(縣)級重點保護文物點。
劉永福昔日的輝煌,從其故居可以窺豹一斑。朝陽下,劉永福故居這座古老的房屋更顯得宏偉壯觀。劉永福故居雕梁畫棟,飛檐疊樓,走廊曲折,建築宏偉,布局典雅,自成具有特色的建築群。那古樸凝重,深沉渾厚,簡潔又粗獷的建築藝術風格,是防城建築藝術的珍品,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劉永福故居處處有讓人流連忘返的雕梁畫棟,字畫,飛禽走獸等圖案部分仍然清楚可見,尤以大門屋檐下的數幅最為保存完好,歷經百多年,圖案還是很完整無缺。我借來木梯攀登上去仔細觀摩,見這幾幅的內容多與《三字經》有關,「人之初,性本善」等話句的字跡清楚完好無損。那畫工之精,無與倫比。惜乎眾多圖案因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部分已經全部脫落而無從覓認。游劉永福故居,少不了要說到劉永福其人其事。
民族英雄劉永福(生卒年1837—1917),又名劉義(又作劉二,因粵語義、二同音),字淵亭,出生於古森峒小峰(原防城區那勤鄉小峰經濟作物場,今防城區扶隆鄉小峰經濟作物場,2005年那勤鄉撤並入扶隆鄉),8歲隨父母親遷往上思縣,隨後15歲時遷往那良鎮大坡村,晚年落籍欽州。
1857年,劉永福參加廣西天地會農民起義軍,被推舉為領袖,劉永福「膽氣過人,重信愛士,故所部皆死力之」。
1865年起義失敗,受清政府鎮壓,率300人出鎮南關(今友誼關),在中越邊境保勝一帶,開辟山林,聚眾耕牧,後於歸順州安德在廣西天地會起義軍舊旅的基礎上創建新軍,號為「黑旗軍」。
1867年率部入越南,劉永福率黑旗軍駐越南二十餘年,與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中法戰爭時,劉永福率黑旗軍幫助越南政府抗擊法國侵略軍,「一戰而法駙馬安鄴授首,再戰而李威利分屍,三戰而法全軍焚滅」。因成功抗擊法國的侵略而名聞中外。
1873年,法國侵略軍頭目安鄴進攻河內,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馳援,於河內西郊羅池陣斬安鄴。
1883年,法國侵略軍李威利攻陷河內等重鎮,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再次出師抗法,於河內城西紙橋擊斃法軍司令李威利、副司令韋確,贏得紙橋大捷,被越王封為三宣提督。
1885年,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密切配合清軍和越南義軍,大敗法軍於臨洮。中法戰爭結束後,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被迫回國。
1894年,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幫辦台灣軍務,奮力抗擊侵台日軍,在抗日保台斗爭中,因無援被迫內渡。
1898年,劉永福重建黑旗軍。
1907年,劉永福請辭還鄉。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劉永福回國後,利用回鄉省親掃墓之機,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邊境)選地擇吉日興建住宅,經過一年多的施工,住宅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房屋佔地面積約659.75平方米,建築面積602.86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房屋寬32.5米,進深20.3米,兩層磚瓦結構。共十二間,分上下座,上下座中央為廳,廳中央橫梁左右刻有正楷:「全家吉慶」「金玉滿堂」八個大字。上下座之間中央為天井,天井兩則樓附房。同年十一月,劉永福返欽州,購得板桂街莫姓舊宅,籌建晚年住宅「三宣堂」,決定於欽州定居,那良所建之房屋作為回鄉省親掃墓臨時住所。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春,劉永福返那良省親掃墓暫住後,返欽州(其母陳氏二品夫人之墓坐落於那良鎮樓村虎龍嶺)。
光緒十七年(1891年)在欽州營建公館,命名為「三宣堂」,以紀念他援越抗法的光榮歷史。劉永福那良故居現為縣級(原防城各族自治縣)文物保護單位。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1911年,劉永福出任廣東民團總長。
1917年1月9日,劉永福在欽州病逝,享年80歲。民間流傳的「劉義打番鬼,越打越好睇。」說的就是劉永福率領黑旗軍將士抗擊法國侵略軍的故事。 [注:那良是劉永福真正的故鄉,晚年才落籍欽州] 距那良鎮西約四公里,有一垌田叫馬枝田。從馬枝田往山上去約五百米的松林間,有一大花崗岩石。石的堅直面寬約四平方米、上面刻有很多古老的文字。字只大如小碟,行距疏密有致,字體神奇。刻文內容,至今無人通曉。鑿字嶺因而故名。
鑿字嶺上古樹盤生,瀑布飛流,山泉清澈,怪石嶙峋、山花爭艷。初春時節,霧山掩映,瞬息萬變。每當日出日落之際,其景色理瑰麗壯觀。
傳說,誰能通讀石上刻文,誰就得到很多金銀財寶,終生享用不完。
有一年,一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乞丐流落到那良。一天,他撐著艱難腳步上山去讀字。讀呀讀、讀呀讀,就在他苦心捉摸全文最後一個字的時候,突然間烏雲四起,雷聲大作,火蛇(閃電)在他身上狂舞,似有天崩地裂之勢。接著傾盆大雨,滔滔而下。他慌得哭爹喊娘,包頭掩耳,骨碌碌地往山下逃命了。至今為止,鑿字嶺還是一個難解的迷。民間流傳,說那是玉帝授意刻下的「天書」呢。
鑿字嶺頂峰的南坡,有一大塊長約四米、寬七十公分、厚四十公分的花崗岩石,懸空橫架在兩座石筍之上。用石擊之,咚咚之聲方園數里可聞。據說古時候匪寇進村打家劫舍時,人們就爬上鑿字嶺去擊石報警。故鑿字嶺的南坡又叫響石洞。響石至今仍歷歷在目,供人游覽。
鑿字嶺的確神奇。除了「天書」、「響石」之外,嶺下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石洞。洞內石筍石鍾奇布,怪石叢生,地下河蜿蜒幾里,洞寬可容千人。
相傳古時寇禍連天,匪盜作惡,經常襲擾百姓。當年馬伏波將軍南征時悉知此況,立即帶兵圍剿。千多匪徒就在這鑿字嶺下的大石洞里依險頑抗。伏波將軍攻打了幾天幾夜,又砍來樹木柴草放火在洞口熏之,以後又下令挖山挑土運石,把洞口塞堵,洞口被堵得嚴嚴實實,水泄不通,象座小山。直把匪次全部困死洞里。 在那良通往峒中公路方向約四公里處,有一個村叫做漢城村。為什麼叫漢城,這與伏波征交趾有關。公元40年光武帝劉秀派馬援(伏波將軍)遠征「二征」叛亂。到達防城時,根據地方土人要求,平息剿滅了在防城一帶擾民作亂的蠻賊(人稱流羅賊)。但還有山區一帶的蠻賊仍在囂張作惡,占據山頭稱王稱霸,使山區土族人民不得安寧。土族人派代表到防城向馬援報告要求派兵清剿。於是馬援決定分兵兩路進攻,一路從海一到江平、馬路,一路由馬援率領向灘營、大錄、那勤、扶隆,兩路兵力攻至那良匯合。各地蠻賊被兩路漢軍追擊退縮到那良的江角、那漂、百迭楓木壢一帶負隅頑抗,在漢軍強大攻擊面前,大部分蠻賊投降或被消滅,只有一小股流竄到馬頭山,一小股龜縮在楓木壢山洞裡,(洞內藏有糧草、有通道通江邊取水)。後馬援命令軍兵割來生茅草,收集破布,在兩頭洞口燃燒,產生濃煙,用風櫃對准洞內扇風,經過一天煙攻,洞內蠻賊全部被煙嗆死,(此洞現還在,人稱賊佬洞,只是洞口俠小,無人敢進)。
流竄到馬頭山地區的小股賊人,經常越過北侖河到那良一帶村莊搶劫勒索,擾亂土族安寧。為對付這股流寇,馬伏波將軍選擇一高地—勒竹頸高坡(佔地2000平方米)建兵營,駐扎軍隊。在羊頭嶺頸設一瞭望哨,觀察敵情。該處可遠望至板八(那垌)、其那、灘棍、里接、大河、范河、百迭、那良河及對岸灘潘等地。若有敵情,觀察哨兵便敲響竹梆,各村寨聽到梆響,又敲起各村的竹梆,用梆聲把敵情傳至各村寨。軍兵聽到梆響,集中出擊,土民聽到梆響,關閉門戶、拿起武器作好迎敵准備。
當時邊境一帶土民住茅房木屋、刀耕火種、生產十分原始落後。馬伏波將軍便派會做木工、會做犁耙、會打壘做瓦的士兵到各村寨傳授中原先進的技術,使土民學會打壘(沖牆)做屋、燒瓦蓋房,用犁把牛耕,種植各種作物蔬菜等。老蘇窩仍留有當年瓦窯遺址。
簕竹頸兵營營房約700平方米,用於打壘泥牆圈圍,圍牆外是跑馬場、練兵場。駐扎在這兵營的漢軍為平息流羅賊作風、維護地方治安、土民安居樂業、推進先進的農耕等生產科學技術作出了貢獻,為紀念馬伏波將軍的功德,感謝他從漢朝傳來中原地區的新技術,遂把這兵營叫做「漢城」,以後村莊改名為漢城村,雖然經歷了近2000年風雨的土城早已成廢墟,但遺址的石基、跑馬路、戰壕還依稀可見。 野人谷漂流屬於溪河自助探險河流,位於那良鎮至白賴村2.5公里處,古時聽說有野人出沒而得名。讓您放漂心靈之舟,體驗澎湃激情,盡享探險征服之樂。
野人谷漂流特色:
1:那良唯一原始生態的探險漂流景區
①野人谷漂流不受那良蓄水影響,全程動水漂流,這里的險峻,溪水湍急,怪石嶙峋,漂流全程均為天然河床。
②野人谷漂流獨有飛漂和長達1.5公里的滾水沖浪,構成了那良最驚險刺激的漂流河段.
2:中國原始河谷文化主題漂流
①獨特的起漂儀式,如:起漂時喝摔碗酒,塗野人彩妝。
②奇特的河谷民俗,感受放排、淘金、蹦河、捕魚、沙雕等原始河谷文化。
野人谷漂流服務設施
1:基礎設施:野人谷漂流日接待量3000人,起點與終點均建有專門的服務設施,更衣室等應用齊全。交通便捷,移動信號全面覆蓋,溝通暢通無阻。
2:個性化服務:①漂流景區並設有安全員護漂。②漂流景區提供免費停車,代客泊車及區間接送,讓您方便省心。
野人谷漂流安全
1、護漂:從起漂點到終點每個險灘均有足夠的安全員現場監護,岸上有專人專車巡護,讓您漂的放心,玩的安心,有驚無險的體驗與浪共舞的巔峰激情。
2、水情:在漂流河段上游設有專門的水情監測員,確保漂流安全。
3、疏散:有便捷、足夠的上岸通道,隨時隨地可以疏散至安全地帶。
4、制度:在漂流前均有導游為客人講解漂流安全公告及注意事項,公司內部有嚴格的安全制度。
野人谷漂流交通便捷,更是自駕車成員漂流的最佳選擇,起點與終點景區還設有免費停車、代客泊車、區間接送等優惠政策,使駕車一族可以放心去漂流,大可不必為漂流後車子不在身邊而煩惱。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