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台花園
① 家裡有一個大陽台,陽台怎麼才能好好利用
房子裝修,陽台的功能不止晾衣服一個,其實陽台有很多設計方案的,你可以根據你家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如果你家只是這樣擺放一個洗衣機在陽台上,一些清潔工具、衣架都是亂七八糟擺放著的話,這樣的陽台就太可惜了!
所以家裡的陽台可以好好利用起來,以下有6種陽台改造方案,有你想不到的!
一、陽台定製洗衣機櫃陽台上擺放洗衣機的話,可以定製一個洗衣機櫃,這樣就可以把洗衣機放進去了,看起來整潔美觀,同時又可以增加很多收納空間,家裡裝修,想要在陽台上擺放洗衣機的話,趕緊學起來!
以上這6種陽台改造方案,你最喜歡哪一種呢?可以根據你家的需求來改造,不要白白浪費了陽台的空間!覺得這篇文章有用,歡迎轉發或收藏。
② 家裝過程中,哪些細節會讓生活感覺很舒適
卧室一定要雙控,冬天從被窩爬起來關燈的痛苦誰做誰知道,也許你只是一個不在乎,但漫長的考驗就是減少幸福指數的源泉。廚房菜盆下一定要放垃圾處理器,最好是美國進口的那種,夏天那麼熱,垃圾可以隨時打碎沖走,多幸福。
③ 歌手孫悅低調慶生 獨立別墅裝修豪華
昨天孫悅在網上曬出一組圖片是朋友為她慶生,並稱到:《有一種生活叫做隨心所欲》謝謝大家對我的祝福、支持和愛.......我愛你們熱情的面孔,讓我們一起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情吧!《永遠在一起好嗎?》。46歲的她看起來很年輕,一家三口十分溫馨。孫悅一家住在裝修豪華的獨立別墅,花園超美。
藍色絨面沙發顯得很高貴,實木沙發框架更為牢固耐用。
孫怡兒子的書房擺著兩個書架,紅色和藍色的搭配顯得很活潑,書架里堆滿了書本顯得有點凌亂,木質書桌造型很簡單。孫怡家雖然很大裝修很華麗但是兒子書房卻很簡朴呢,小孩子住的空間以實用性為主比較好。
書桌前的窗戶用白色窗簾遮的很嚴實,不過能看到對面的白色房子,看的出來她家在高檔別墅小區。
白色整體櫥櫃顯得高端大氣,而且檯面上廚房用品齊全看來是經常下廚的,窗戶外的風景也很好,一大片綠樹。
可以看出廚房面積真的很大,櫥櫃兩邊都有,島台鋪設著白色瓷磚。牆面和地面是黃白格子瓷磚,為空間增添一份暖色調。
下櫥櫃內部鑲嵌著烤箱,孫悅很喜歡自己動手做月餅,穿著打扮也很接地氣。
餐桌椅緊挨著廚房,白色歐式餐桌設計簡潔,精美的雕花營造出優雅的氣息,沙發椅的花色軟包流露淡淡的宮廷氣息。彩色條紋窗簾增添一份浪漫的感覺,使得整個就餐環境變得很溫馨。
陽台上黑色雕花設計的桌椅穩重大氣,木質柵欄上擺放著鮮花和植物,外面是一片草坪四周綠樹環繞。
鏤空造型的椅子既美觀又實用,就算下雨淋濕也能很快排水。這個陽台也是美翻了,喝喝茶、吃吃水果、看看風景,真是令人羨慕的生活啊。
④ 馮小剛豪宅曝光裝修奢華 簡直就是藝術館!
馮小剛是國內最有名的導演之一,交出的優秀作品不在少數。身價高達15億的馮小剛曾在綜藝節目中曝光過豪宅,絕對稱得上低調奢華有內涵。
數米長的藝廊掛著一排的畫,暖黃色的燈光顯得特別華麗。
馮小剛家格局很大,看得出來是把原有的空間全部打通的。客廳黑白沙發的擺置特別簡約風,白色沙發上的抱枕上有這白色繁花造型,顯得很華麗。價值不菲的畫掛滿了牆壁,徐帆的藝術畫也在其中。
牆上掛著好幾副畫,其中一幅最小的素描畫是艾軒的《聖山》,當初馮導可是花費2072萬拍下的!你就說土豪不土豪?
馮導的另一個客廳就完美詮釋了「奢華」二字。二樓的一圈欄桿看起來就特高大上,這客廳空間是得有多大啊。光是後面的綠植區就比小編家的客廳還要大,鬱郁蔥蔥的樹木簡直就是室內小花園。樹根造型的茶幾看起來古色古香,客廳一側放著大書櫃,書籍擺放的整整齊齊。
黑色轉盤餐桌看起來穩重大氣,沙發椅這明亮的紅色增添了活潑的氛圍。白色鏤空隔斷牆上掛著一隻蜘蛛,這是要打造盤絲洞的感覺嗎?
廚房空間看起來也不小,兩個人站在裡面都覺得很寬敞。櫥櫃和島台都是清一色的白色,廚房設備齊全,特別有生活氣息。
馮小剛家的藝術氣息很強烈,比如這兩個象徵著女權主義的藝術品,馮導自嘲這也是代表自己在家裡的地位。
⑤ 在你們裝修房子的時候,什麼東西能有家庭幸福感
在客廳一定要放一個大大的全家福的相冊,最好是一進來就能吸引人注意力的,這種最能增加家庭幸福感。
⑥ 你家的入戶花園是怎麼設計的
你的鞋櫃,夠用嗎?
最近糖主去朋友兜兜家做客。珠江新城近10萬一平的房子啊,那個羨慕嫉妒恨,各種無限遐想。然而,到了她家之後,發覺我那蝸居的出租房,其實也沒有那麼差(v)。
兜兜家進門就是入戶花園,面積很小、並且帶窗,只能裝一個矮鞋櫃。但根本不夠用,一進門迎接你的是散亂的鞋子,那種觀感很不好。一堆人去她家新房做客,整個玄關亂得都沒眼看??
開發商給「入戶花園」安了一個光鮮亮麗的名字,但這里卻總是淪為鞋子躺屍的地方。入戶花園是家的第一印象,你怎麼捨得讓幾萬一平的房子,如此浪費!
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入戶花園起死回生?超小的入戶花園,怎麼安置鞋櫃?
請看一兜糖APP屋主們的表演——
除了鞋櫃,入戶花園還能做啥?
——回家儀式感——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十二分裝飾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Fatfirework
入戶花園展示了居住者的品味。布置一個能夠代表你審美的角落,打造專屬的回家儀式感。
「我們仨生活在石家莊,這樣一個看起來不怎麼美麗的城市,我們生於此,長於此,所以我們陽台一進門的對面的牆上有這樣一行大字:MADEIN SHIJIAZHUANG。」
——by 一兜糖APP用戶@Fatfirework
——琴房——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十二分裝飾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花影
鋼琴古箏放在哪裡,真是個世紀難題。不大不小的入戶花園,用作琴房最實用。小空間能讓樂聲更加悅耳,有一定隔音功效,減少對家人的干擾。進門就看到琴房,還能彰顯屋主個人的個性。
——書房——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熙昕媽?
空間不大放下一張書桌正好,靠著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晚上打開窗戶看著燈火璀璨的城市夜景,吹著涼風練習書法,真的做到了下筆如有神。
——家庭工作室——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一瀾空間設計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六月天朗朗
不喜歡呆在家裡,那是因為你回到家只會睡覺、玩手機、看電視。有自己興趣愛好的人,可以將入戶花園改造成為「家庭工作室」。在這里,你可以做手工、做木工、畫畫、看書,做一切你喜歡的事情,日子怎麼會無聊呢!
——茶室/游戲室——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四川歡樂佳園裝飾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糖糖粉粉
茶室是家居中的「海綿空間」。在這里可以放空、沉思,慢悠悠地泡一壺茶,讓緊綳的神經得到舒緩。撤掉茶桌,這里是寶寶最愛的玩樂空間。
——餐廳——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兔滿滿
入戶花園通常帶有落地窗,正式欣賞戶外風景的絕佳地點。燭光晚餐何必去餐廳吃,這里可以打造成為家庭的用餐和會客區。
——廚房——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四川歡樂佳園裝飾
入戶花園與廚房靠近?把牆面打通,空間擴大一倍,能夠安得下一個島台。增加廚房的操作空間,超級實用。每天吃完早餐直接出門,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日式庭院——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桃彌空間設計
入戶花園還可以打造成日式庭院。在進門處鋪設鵝卵石、青石板,一幅素色門簾若將室內與玄關分開。一回到家,就有一種「啊,終於可以休息了」的感覺。
——室內咖啡廳——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滿身風雨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零度草莓冰
美貌的咖啡廳也可以在家實現。入戶花園鋪上戶外木地板,使用戶外木桌椅,休閑感滿分。綠植、陽光、燈光、粉刷的牆面,更好地復刻咖啡店的氛圍。
——洗衣+儲物——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歪腰咸魚
不凹造型的入戶花園,多了幾分煙火氣。將洗衣服、晾衣服、儲物的功能放在這里,超級實用,又為起居室節省空間。增加綠植和裝飾,收納得當、不凌亂,也是很養眼的。
——掛衣+鏡子——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YEPOM
跟廚房和衛生間一樣,玄關是一個「重功能」的空間。不解決功能痛點,每天都生活在煩躁之中。日常的行為模式,進家門後,除了收納鞋子,還需要掛衣服、包包;有時候還得拆快遞、放下剛賣的菜??出門前也需要確認妝容跟物品是否齊備。小型入戶花園的牆面打造一面展示牆,附帶鏡子和掛鉤,讓玄關便利起來。
——展示牆——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快樂不快樂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七九八零室內設計
入戶花園可以用來展示心愛之物,喜愛寵物的屋主,將整面牆都掛上了狗狗的掛畫,將自家入戶花園打造成小型畫廊。
超小入戶花園:
你是開發商派來考驗我的嗎?
有些入戶花園再小,還算有個獨立空間可以利用。但還有一些入戶花園充其量只是「過道」,連放個鞋櫃都成問題,何況美貌乎?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常見迷你型入戶花園:
a.夾縫型
極致的入戶花園,大門與客廳門相對,沒有多餘的空間,面積基本在一平米最有。只能利用一側牆面,做一排窄窄的矮櫃,15-20cm的厚度,鞋子子斜插或垂直放置,確保過道的寬度不少於70cm。
不建議鞋櫃做得太高。門洞的普遍寬度是90cm,一般過道得達到這個寬度,人走起來才不會感到壓抑。同時,櫃子的高度在1.2米以下,這樣鞋櫃上方的空間可以用於放置鑰匙、包包、擺設、拆快遞的剪刀,或做牆面裝飾。
玄關足夠長,還可以在鞋櫃一側留點空間,或用鏡子上牆,或在牆面訂掛鉤收納包包和大衣,或用來放置雨傘。鞋櫃以上空間可以做牆面裝飾。
b.夾縫型2.0:
戶型還有一種究極形式:大門向內開。導致這塊入戶花園基本沒法用,只能作為過道和通風通道。這就尷尬了,鞋櫃只能往房間內放。
如果空間實在不夠,做這個小鞋櫃收納常用的鞋子。不常用的鞋子,儲放在如雜物間或陽台收納櫃等地方,確保玄關干凈整潔不凌亂。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Artbopu
長條過道型入戶花園,定製了一排窄窄的矮櫃,不影響走路和通風,櫃子上方的空間用綠植裝飾。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四川歡樂佳園裝飾
原來的戶型不大規則,用一面牆將入戶花園一分為二,一半為獨立門廳起到玄關的作用,另一半作為生活陽台用來養養花種種草。
c.側漏型
依然是兩個門相對,但有一邊有空餘的位置,但比較窄。凸出來的位置可以利用,利用率較高。可以做鞋櫃+吊櫃的形式,實現強大的儲存功能。
同樣,鞋櫃與吊櫃之間空間,用來放置鑰匙、裝飾品、鏡子等。或者不要吊櫃,保持空間開闊,裝飾牆面。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陳小蒼
空間足夠大,一側牆面還可以利用擱架系統和掛鉤,做收納系統。收納衣服、包包、鑰匙、雨傘、滑板等。靠窗的一遍,還可以安裝窄擱板,做一個立式吧台,偶爾可以在這里看看風景,思考人生。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Yeahnen
右邊的空間打造成了玄關和小型衣帽間,換鞋凳的上面還可以放上留言板,記錄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小婉
利用牆面打造一個留言板或者日程表。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海盜YoYo
利用一面牆來增加儲物空間。由於入戶花園這里是客廳和廚房的必經空間,所以預留了冰箱的位置,購物回家能將食品第一時間放進冰箱。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快樂不快樂
「入戶花園太過狹長,放下一步跑步機剛好。」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摯愛
將入戶花園改成一線景觀的工作區,保證了充足的採光。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胭脂原創設計
「在不影響通行、美觀的情況下兩邊增加了儲物功能:到頂鞋櫃和儲物矮櫃,還有鞋凳的設計。地面的仿古磚拼花設計,就已將風格彰顯。」
d.錯開型
這種戶型的玄關,動線橫穿了入戶花園,所以其實利用率也不高。只能利用兩個門正對的牆面。聯系大門正對的牆面可以做一面裝飾牆,用美貌迎接我們回家。另個角落靠牆做鞋櫃,在牆面上掛一個全身鏡,方便出門前最後檢查。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尺子設計
在入戶花園的轉角位設置一個小茶座款待朋友,在另一側布置一個洗手台,進屋裡前把手洗干凈,輕度潔癖患者得救了。
e.半獨立型
開門後,入戶花園一側有半獨立空間,相當於一個超迷你的房間。根據空間面積和需求,做不同的設計。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王作方
入戶花園一側,做成小小休息區。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icy
凸出去的地方,用掛衣桿+掛布就能打造完美的隱藏掛衣區。對於沒有生活陽台的童鞋們,真是大救星!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詩享家設計
除了一整面牆的儲物空間還可以在短邊設置一張換鞋凳,又不會影響採光。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王作方
做了兩個大鞋櫃,適合百足蟲們。地下用六角磚鋪設區分不同的區域。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鳶尾
兩邊都是窗,不想減少室內的採光,在拐角處設置了一個植物天地,旁邊用矮櫃充當鞋櫃和換鞋凳。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晴朗
儲物櫃+觀景台設計,兼具實用和美貌。
圖片來自一兜糖APP用戶@Lisa
特地用鞋櫃造出一個隔斷,把入戶花園做成一個封閉式的榻榻米書房,還能作為客房使用。
總結:
1.空間太小,使用窄身鞋櫃,斜放收納鞋子。
2.除了換鞋,盡量滿足掛衣服、包包、雨傘、拆快遞、買菜等實用功能。
3.過道型入戶花園,不要做通頂櫃。
4.鞋子不是都要放在入戶鞋櫃,過季、不常用的收在其他地方,這樣才不容易亂。
-end-
你家的入戶花園是怎麼設計的?
歡迎在後台留言告訴糖主啊!
⑦ 在農村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部分爸媽都為了孩子讀書搬到了城裡的小小學區房,而今天要介紹的屋主@王暖暖,同樣是為了兩個孩子,從北京城裡的一個花園洋房搬到了北六環外的農村。兩個孩子上著村裡的小學,每天上學路上可以見到牛和羊,而她自己每天送完孩子上學就可以爬個野山,村裡菜園很多還有雞舍,過上了這種與大流相逆的生活,她這么說道「家裡不需要擁有電視,孩子們不是在商場長大,下鄉養娃的新生活,每天都很喜悅和自在。」
她在北京市昌平區租下這個房子,此前是一個十分狼藉的水泥平房,但經歷了化腐朽為神奇的改造後,這個房子如今有著明亮通透的大廚房和大客廳,灑滿陽光種滿植物的陽光房,還有一個成為兒童游樂場的大院子。並且家裡安裝了地暖,也在吊頂做了一個空氣熱源泵的保溫層,「農村冬天會很冷」的問題不復存在。
改造前
改造後
▲ 早晨在卧室看出去的樣子。
Q2 村裡生活最讓你著迷的是什麼呢?和城市生活有最大的差別是什麼?
其實我們以前的房子是那種一層帶院子的花園洋房,本以為已經是一層了,應該很接地氣,但和村裡比起來還是不一樣。住在村裡和出去旅行住農家院的感覺也不一樣,這種家的安靜、踏實、安定只有長久住在村裡才能體會。我們睡覺很早,孩子們八點就睡了,早上也起很早。最近天氣暖和,我家老大六點半就自然醒,醒了後就去院子澆澆水,生活狀態也更好了。
Q3 很多人會覺得住在農村在方便程度上一定會不比城市,你覺得生活在村裡有不方便的地方嗎,不方便在?
完全不會,搬過來時我感覺可適應了,完全不用過度。小時候我家住四合院,姥姥家就在胡同里,街坊鄰居都是同學,現在搬來村裡了,我感覺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孩子們也不用看管,村裡到處都是伴,特別省心。而且,我們這邊社區已經很成熟,隨著家長增多,飯館、咖啡館、瑜伽館,什麼都有,社區生活也豐富。我們對食物要求很高,在城裡時也很少去超市買肉菜蛋奶,都是找有機配送,村裡有機蔬菜發展很好,加上現在網購也方便。總之,住村裡比以前在城裡自在多了,早上送完孩子就爬個野山,感覺更回歸生活,也更落地了。
▲ 「送完哥哥上學帶著小妹逛早市,早市上都是村裡自己種的,我舉著相機拍,賣菜大爺問我拍什麼呢?我說這多好看吶,大爺笑起來。」
Q4 你把孩子送來村裡讀書嘛,會對他們有期待嗎?
我不想他們成為看著電視在商場里長大的孩子,我就期待他們成為自己,活出自己,有自己想要的就去實現,這就是我們來村裡上學的目的。
▲ 孩子們在村裡玩野冰騎車亂跑,玩得野也玩得嗨。褲子衣服玩臟了可以再洗,但童年如果規規矩矩,以後想補都補不回來。
⑧ 陽台如何設計裝修,才能在這里度過溫馨舒適的午後時光
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讓許多白領們喘不過氣,越發嚮往著愜意自然的環境,如何在居室空間里追求慢生活的享受呢?最簡單實在的方法就是打造一個陽光充足的陽台,被陽光照耀著的冬日午後總是浪漫而愜意的。今天土巴兔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讓陽光照進家的陽台設計,遇見一米陽光其實很簡單哦!快來看看以下9款陽台設計,看小空間如何「搏出位」。
九設計要點:開放式陽台讓光線可以直射到房間內,陽台欄桿上的玻璃水晶球裝飾使整個陽台顯得晶瑩剔透,就像是走進了擁有魔法的空間一樣,這樣的陽台裝修風格適合居住在底樓或是頂樓的陽台,只要打開陽台門就能親近大自然的感覺。
⑨ 上海閔行區蘭香湖壹號周圍周圍的生活、配套資源豐富么
試問湖景、江景都在視線內,上海還有其它家嗎?
你或許猜到了,這個樓盤正是近期爆紅的蘭香湖壹號,而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就是冉冉升起的蘭香湖生態社區。
3.6米層高、超寬客廳、頂級精裝、零距離湖景,市中心頂豪也不過如此,蘭香湖壹號也如此。不妨還是先看產品吧!因為從紫竹半島,到剛剛清盤的廣南星園,這家開發商給我留下了「做產品極其務實」的印象。
即使樣板間都以「素顏」呈現,但參觀過的人依舊紛紛稱好,裝修品牌、人性化細節確實夠打動人心。
作為更高端的產品,蘭香湖壹號也不例外,現場除了燈飾、電視機,你所見之處皆是交付標准。
兩梯兩戶的大平層,西邊套為約230㎡4房2廳4衛,東邊套是約270㎡5房2廳4衛。
我們以約270㎡東邊套為例,從戶型圖上看,直觀的就是霸氣的五開間朝南。
玄關處還是開發商一貫的特色,洗手池、衣櫃的貼心設計,可以說把這個過渡空間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客餐廳聯通,這般進深,我覺得夠小孩子跑上幾秒了:
參觀的時候我和同事一直在討論,這個電視機到底多大,因為放在這客廳確實顯小,後來得知有100寸:客廳外面是超寬的湖景陽台,無遮擋直面蘭香湖:當踏入室內的一剎那,我才知道什麼是豪宅第一要素。必須是層高!硬裝不滿意你大可敲了重來,但層高變不了。
仔細看蘭香湖壹號的門框和吊頂高度,我拍了很多次才把它們放在同一幅畫當中,層高有約3.6米高。
這一數據我今年只在綠地海珀外灘以及經緯七期上看過,前者售價超過了14萬/㎡。
再來看看蘭香湖壹號的主卧,主卧堪比總統套房,卧室、衛生間、書房、衣帽間4合一,其中主衛雙台盆+浴缸+淋浴,尺度比一般商品房的卧室都大。
另一個讓你切實感受氣派層高的地方就是廚房,比常見的做了集成吊頂的廚房高太多了。
而且蘭香湖壹號還特別設計了中西雙廚,並不像市面上僅僅加個島台,而是完完整整的雙廚布局。項目全屋精裝交付均為國際一線大牌。Miele(東邊套)/SMEG(西邊套)頂級廚電、德國旭格門窗、原裝進口三菱電梯、大金中央空調、柏麗中西櫥櫃、威能地暖,與湯臣一品、華府天地等豪宅同等配置!
臨走的時候,我航拍了一下蘭香湖壹號,項目共由六棟組成,都是大平層,所以社區整體氛圍高端且純粹,這次首推ABC三棟,僅132席。可以看到,Artdeco建築風格,夠挺拔,顏值也頗高。
據悉,底層和頂層立面選用巴西礦山直採的進口石材-雪花維納斯,頂部配以全銅瓦干掛屋頂。
中間部分則選用來自日本的SKK真石漆,確保建築歷久彌新的基礎上提升牆體的美觀度。
另外,社區內部設計了入口迎賓花園、大草坪、兒童活動、康健休閑、藝術賞游、靜謐養心6重園林景觀。以後業主360°環視,既有湖景,又有社區美景相伴。不管是欣賞室內高逼格的設計還是透過落地玻璃窗與湖景零距離接觸,這里都能滿足。蘭香湖註定不平凡,紫竹半島也註定不凡,蘭香湖壹號則是不凡中的不凡。
話說為什麼要在蘭香湖建這么一座豪宅?記住這個詞:蘭香湖生態社區,相信你以後會時常看見它。
其實說到生態社區,詞眼很眼熟,寶山美蘭湖、嘉定遠香湖、臨港滴水湖...凡是有大型湖泊的地方,目標基本都是生態社區。
但為什麼像美蘭湖運作了那麼久,依舊不溫不火?因為湖泊只是基礎,能成就「生態」,但未必能形成「社區」。一個好的社區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從天時來講,蘭香湖生態社區站位上海「一江一河」頂層設計,也位於2035主城區規劃范疇。這兩點,其實在上海所有大型湖泊中是唯一的。
更高的城市站位,意味著更多的話語權。尤其是一江一河,要知道濱江沿線是城市中永遠保持活力的地區,也永遠是政府投資的重點。
如今從陸家嘴到徐匯濱江開發已逐漸飽和,閔行濱江,尤其是這浦江第一灣,可能是下一個接棒者。
從地利來講,蘭香湖是距離上海市中心較近的大型湖系資源,距離人民廣場直線距離約22.8公里。意味著這里將不僅是閔行人新的網紅打卡地,更將為上海市民假日周末休閑娛樂提供新的選擇。而且從體量看,蘭香湖足足有約40萬方,40倍於太平湖,6倍於美蘭湖,不僅視野開闊,也更有利於後期配套的鋪設。
據悉,圍繞蘭香湖而建的,除了這次蘭香湖壹號大平層,還將有蘭香湖2號、3號等低密別墅,未來蘭香湖一圈皆是高端氛圍。
另外,沿著近4公里的岸線,將是各種城市級的高端設施,從商業北街、星月步道、文化藝術長廊、賽艇俱樂部、商業南街、蘭香湖親子酒店和陽光樂園到活力公園、藝術地形公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十多個景觀節點,儼然一幅瑰麗的湖泊生活畫卷。
現在,步道已基本實景呈現,湖泊中也經常會有遊艇駛過。蘭香湖的大小、位置,這就像人的基因,後天改變不了。但它能決定一個人的發展「上限」。
所以,蘭香湖從出生起就註定不凡,上海大型湖泊的發展上限,可能會在未來的蘭香湖找到!
南上海的科技中心,且仍在擴建,還有華師大紫竹基礎教育園區做後盾,還少一個「人和」,這也是我要重點講的。,既然要形成「社區」,那必需有活力,所以本質上還得靠產業,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聚則人才聚。
為什麼萬科翡翠公園的二手房能賣到10萬/㎡以上?本質上就是有張江高收入年輕群體做支撐,優質產業+優秀人才!同樣的,對於蘭香湖生態社區,這里有與張江並肩的國家級開發區——紫竹科學園區。
到底有多強?先分享兩組數據:
①.在今年上半年,紫竹高新區在閔行區稅收貢獻名列前茅,而它的面積僅佔了閔行區的3.5%左右;
②.今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下發的國家高新區評價(試行)結果顯示,紫竹高新區在全國169家高新區中2019年度綜合排名位列第12名,較2018年度綜合排名又上升一位,實現了8年「七連跳」。
目前,園區一期已形成以信息軟體、數字視聽、生命科學、智能製造、航空電子、新能源與新材料為支柱的產業,仔細看這個結構,都是當下主流,踏准了時代步伐。
另外,世界500強總部辦公集聚,比如以微軟、英特爾、可口可樂、印孚瑟斯、中國商飛、中廣核集團、東軟軟體、中航工業為代表的企業紛紛入駐,代表了中國乃至世界尖端科技力量的產業集群規模。
這妥妥就是南上海的科技中心。
而且這個科技中心還在擴建,即研發基地二期:常規的規劃圖可能大部分是住宅和商業用地,但紫竹基本是科研和教育,所以二期也有兩個重磅項目:
①.總建面約25萬方的雙軌地鐵上蓋TOD綜合體——紫竹信息數碼港
紫竹信息數碼港效果圖(15/23號線(規劃)上蓋)
集科研空間、小型劇場、精品超市和企業展廳、餐飲零售服務於一體的數碼港,建成後將更加豐富區域內的生活配套!
②.總建面約56萬方的國家級網路視聽產業基地——科技金融港
金融科技港的落成將極大促進科創功能與城市功能的融合,在為周邊居民及就業人口提供公共服務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紫竹的產業勢能。
...
「人和」到此並沒有結束,這個詞表達的其實更多是人的主動性,主動去改變去創造。用來形容紫竹,再恰當不過:為了服務好這些企業,並且讓人留住,紫竹高新區配套了很多服務建設項目,將產業和人文相結合。這其中教育尤為突出。
一所華二前灘,姑且能讓上海家長爭破頭。要知道在紫竹,那可是一整個華師大紫竹基礎教育園區: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紫竹幼兒園,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紫竹小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附屬初級中學、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紫竹校區)、上海民辦華東師大二附中紫竹雙語學校(九年一貫制)。
由於公民同招,以及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紫竹校區)近期成績不錯,也讓紫竹半島這種對口房源二手房最高賣到了8萬+,甚至9萬/㎡。
紫竹的基礎教育可見一斑,當然也不僅有全齡的優質學校,這里更是世界一流的國際教育園區。
園區還擁有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兩所985高校。
日前,上海落戶新政發布,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四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直接落戶(來源《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
相信這兩所高校將來會有更多的高素質人才留在紫竹。人才源源不斷地注入,紫竹前途無量。
別忘了!15號線預計今年年底通車,還有規劃中的23號線,這也會加速紫竹板塊人口的導入。
回到文初,江河湖泊、教育、產業人才齊聚,在上海或許只有紫竹板塊。
換句話說,科技、人文、生態將在此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這在國際上能找得到模板,即「國際住區黃金三角」:像美國爾灣、新加坡第十郵區等等,無一不是憑著這樣的三角閉環,成為國外富豪和社會名流的聚集地。
這也是蘭香湖生態社區未來的目標。而蘭香湖壹號正是目前這一片區金字塔頂端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