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桃花下
A. 已去世的人說自己墳墓在桃花樹下是什麼意思呢
那就是去世的這個人在托夢給你啊,告訴你他的墳墓地栽過桃花樹。
B.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什麼意思
意思是:蘇州金閶門外的桃花塢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住著個人,大家叫他桃花仙。桃花仙人種了很多的桃樹,等到桃樹開花了,他就摘下桃花去換酒錢。
這句話出自明代畫家、文學家、詩人唐寅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桃花庵歌》。此詩中詩人以桃花仙人自喻,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全詩明白如話,不用任何典故和華麗辭藻,語言音調務近俚俗,輕便自山,卻蘊涵的無限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
(2)人在桃花下擴展閱讀
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樂於歸隱、淡泊功名、不願與世俗交接追求閑適的生活態度。桃花因與「逃」同音而具隱者之意,更體現出追求自由、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
說自己是隱居於蘇州桃花塢地區桃花庵中的桃花仙人,種桃樹、賣桃花沽酒是其生活的寫照,這四句通過頂的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借桃花隱喻隱士,鮮明地刻畫了一位優游林下、灑脫風流、熱愛人生、快活似神仙的隱者形象。
C. 人面桃花出自誰的詩
題都城南庄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里有一個故事:
話說崔護一日見春光尚好就去郊外遊玩,欣賞風景至下午略感口渴,隨見一農家在不遠處。此農家院內桃花開的是格外艷麗,一妙齡女子端坐樹下綉花。崔護說明來意後女子起身去拿水與他喝,崔護傾倒在少女的美貌中不能回神,桃花樹下少女嬌羞的面容更是嬌媚無比。
於是,他們互留信物以待日後相見。
由於其他原因一年後崔護才再次登門拜訪,無奈大門緊閉,只有院內的桃花還盛開不敗。問及他人得知農家少女因患相思之疾已經不在人世...
看著滿院桃花,崔護感慨無比,隨提筆寫下此詩來紀念農家少女!
D. 夢見我和喜歡的人在桃花樹下面
又喜歡的人,還有一樹桃花,是個詩情畫意的好夢,反正是好預兆。
E. 人面桃花的下一句
人面桃花兩映紅。桃花依舊人面非
F. 人面桃花相映紅下一句是什麼
人面桃花相映紅下一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題都城南庄
[作者]
崔護
[全文]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G. 人在開滿桃花的樹下起個名
都沒有姓怎麼起
H.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桃花下喝酒
因為古人的娛樂場所比較少,能在桃花下喝酒,已經是很高雅,很有情趣的事情了
I. 桃花樹下桃花人,桃花朵朵開什麼意思
桃花庵歌(136人評分) 9.1 朝代:明代
作者:唐寅
原文: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版本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版本三)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勢,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版本四)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權貴趣,酒盞花枝痴人緣。
若將富貴比痴頑,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版本五)
J. 在桃花樹下等待情人的詩句有木有。
比較接近你要求的是晏幾道的《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本詞為懷念歌女小蘋所作。上段寫別後的孤獨和刻骨相思,寫今日。下段追憶初見小蘋時的印象及小蘋歸去時的情景,是過去,寫去年。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情旖旎。據作者《小山詞》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陳君友家有蓮、鴻、蘋、雲四個歌女,詞人及其好友的新詞經常由她們在席間歌唱。作者和詞中小蘋亦曾有過一段戀情,後沈歿陳病,小頻等人也就風飄雲散,不知去向。上片傷春,活畫出詞人落寞孤凄的情狀。下片懷人,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出最令人動情的一幕,「記得」這三句又是一頓,點出初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段終身難忘的情境。詞的結句與起拍「夢後」「酒醒」二句呼應,感慨萬千,既蘊藏著小蘋流落民間之後,作者見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後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也都包容無遺了。本詞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情旖旎。風格曲折深婉,意境朦朧含蓄,深得吞吐騰挪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