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黃文
❶ 女主在古代愛寫話本,寫了一本男主的小黃文,被男主知道了,男主就到江南找女主
是不是酒小七的《調笑令》?
❷ 蕭何刀筆吏是什麼意思
可能有不少人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蕭何刀筆吏,樊噲市井徒,後面一句還算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前面一句,刀筆吏這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大概就是在說,蕭何和樊噲這兩人,在跟隨劉邦之前乾的事情,那刀筆吏是什麼?聽起來很像是一種官職,而且可能官位也並不大,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蕭何以前只不過就是一個小官刀筆吏嗎?那麼在秦漢時期,刀筆吏又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刀筆吏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刀筆吏是什麼
刀筆吏一詞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更詳細一點則要追溯到青銅時代的一種器物——削。古人用簡牘時,如有錯訛,即以刀削之,故古時的讀書人及政客常常隨身帶著刀和筆,以便隨時修改錯誤。因刀筆並用,歷代的文職官員也就被稱作刀筆吏。
自宋元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謂其深諳法律之規則,文筆犀利,用筆如刀。刀筆吏如刀之筆的操縱,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刀筆吏顧名思義,指掌文案的官吏,亦可指訟師。
古時用筆在竹簡上寫字,寫錯了,用刀颳去重新寫。指撰寫公文或狀詞的人。典出《史記·蕭相國世家》:漢高祖劉邦的丞相蕭何,原來是秦國的刀筆吏,無所作為。後來協助劉邦統一天下,建立大功,成了漢朝的開國丞相。
湖南一訟師廖某,為別人打官司戰無不勝,在當地小有名氣。有一少婦年少守寡,欲再嫁,但又怕丈夫的家人阻攔,就找到廖某商議,廖某向她索要了高額費用後,為之撰寫辯詞,其中經典一句是為守節失節改節全節事:翁無姑,年不老,叔無妻,年不小。
這雖然只有區區二十二個字,但卻將孀婦本欲再嫁的心思表述成了為保節、守節而在翁無姑,年不老,叔無妻,年不小情況下做出的一種無奈選擇,使得改嫁之舉不僅符合情理,而且還會引發人們對孀婦的惻隱之心。無怪乎,縣官受詞,聽之。廖訟師的訟詞對於該案件的結果起了決定性作用。
刀筆吏的刀筆之功不僅在於其文筆之犀利,更是在於其對於事情的理解、解析。下筆用詞實有過人之處刀筆吏的此種作用在相互傾軋的清代官場發揮得更是淋漓盡致。有這樣一篇記載:有一知縣,與巡撫交好但卻得罪了將軍,一年元旦向朝廷行朝賀禮後,將軍就具章彈劾知縣朝賀失儀,此當大不敬,巡撫亦負失察之咎。
朝廷果然降罪於巡撫,巡撫憤懣但卻無可奈何。巡撫的一個侍從偶爾在酒肆中把這件事講了出來,被一個訟師聽到,他當時就大言:了此,八字足矣。侍從驚喜地詢問有何妙法,訟師說:給我三千金我就告訴你解決的辦法。從者暗地裡把這件事告訴了巡撫,巡撫大喜,滿口應承下來。訟師說:在奏牘中加『參列前班,不遑後顧』八字,巡撫就沒事了。
巡撫思考良久,就在奏牘中加入了這八個字。朝廷果然又轉詰將軍。因為巡撫、將軍朝賀皆列前列,不能顧及末吏,若將軍親見縣令失儀,則將軍自己也失儀了,將軍因此而失職,而巡撫與知縣皆無事。
2、刀是什麼刀
軍吏持尺刀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鞮汗山(位於今天外蒙古南部)附近,一支匈奴軍隊正在追擊撤退的漢軍。匈奴一方窮追不舍,兵強馬壯,而漢將李陵所率領的軍士們箭矢皆盡,兵器亦多有破損。
危急之時,步兵們只能拆下車輪的木輻條握在手中,而軍吏們則默默抽出了尺刀。
這個在最後關頭才被掏出的尺刀是何種利刃?
其實,尺刀不是兵器,只是一種先秦兩漢時期的常見文具——書刀,也名削。
在紙張尚未普及之前,竹木簡牘是古人最常用的書寫載體,如有錯訛,便用書刀刮削簡牘表層來刪改。據《考工記》載: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即(書刀)多以一尺一寸為長度標准,且目前所發現的完整的書刀大多接近這個數據,正因如此,書刀又有尺刀的別稱。
書刀與刪、削
今年,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推出了《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展品當中恰好有這樣一柄漢代尺刀。此刀刀身平直,柄端有環首,殘長12.3厘米(刃部有缺),刃寬僅為1.5厘米左右,小巧精緻,雖以精良的鋼鐵鍛造而成,但明顯不是武器。
書刀起刪除之用,所謂刪,古人解釋為:剟也,從刀、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正是在簡冊旁邊放置小刀。後來,連帶著削也逐漸具備了刪除的含義。
(孔子)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應該寫的一定寫上去,應該刪的一定刪掉《史記·孔子世家》)中的削便是這個意思。
書刀之實用
毛筆和書刀,對於那些需要經常使用簡牘的讀書人和官吏來說,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他們常隨身攜帶二物,毛筆可以當簪子插在發髻中,書刀只能懸掛,加之書刀需要時時研磨以保持鋒利,於是有人乾脆連礪石也一起帶在身邊。
考古學者們曾在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發掘了一批陶文官俑,陶俑的腰帶右側均懸掛著環首書刀和裝在囊中的礪石,正是對這一現象的真實再現。久而久之,書刀就被關聯到特定的職業之上,秦漢時期的基層文職官員往往被稱為刀筆吏(西漢開國功臣蕭何於秦時為刀筆吏,飛將軍李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書刀之收藏
雖說書刀最初只是作為實用型的文具,但漢代時已經出現了非常精美的高級貨。河北滿城漢墓中曾出土了數十件銅鐵小刀,相信墓主人中山靖王及王後既不需要頻繁使用書刀,也不需要如此數量眾多的書刀,因而這些鎏金、錯金,甚至用象牙為鞘者更有可能是兩位貴族的收藏品。
不過,中山靖王夫婦的書刀還不是最出名的,名刀另有其物。
再回到三國展的這件展品來,細細觀察便可發現,這柄其貌不揚的小刀別有玄機。雖然年代久遠,仍可依稀辨認出刀身兩面以嵌錯黃金的技法分別表現出圖像及銘文:一面是體生雙翼,形態舒展,飄逸絕倫的天馬之形;另一面是永元十□(年)廣漢郡工官卅湅書刀工馮武的銘文。這就是史書有載的金馬書刀。
在漢代時,蜀地設有蜀郡和廣漢郡兩處工官(即官營手工業作坊),所產的金馬書刀聞名天下。
西晉學者晉灼寫道:舊時蜀郡工官作金馬削刀者,以佩刀形,金錯其拊(柄);東漢李元有《金馬書刀銘》傳世:巧冶煉剛,金馬托形。黃文錯鏤,兼勒工名。
這件造於廣漢郡工官的小刀既有金馬裝飾,又有工匠馮武留名,與文獻所說完全吻合。至於卅湅,意思是所用原料均為三十煉的鋼材。
為了獲取優質鋼材,漢代工匠們需要對炒鋼法所獲得的鋼料再進行反復折疊鍛打,減少其中雜質,從而使其成分趨於均勻,組織趨於緻密。煉的數量越高,質量越優,最頂級者即百煉鋼。用三十煉的鋼做文具已是大材小用,更兼刀上的高超的的錯金工藝,無怪乎金馬書刀能夠成為風靡上層的奢侈品。
及至魏晉之後,紙張逐漸取代簡牘,書刀也失去了用武之地。雖刀筆吏一詞流傳下來,後世學者卻已搞不清書刀的功能。唐代大學者孔穎達在《考工記·築氏》中就誤以為書刀是用來在竹簡上刻字的(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刃,是古之遺法也)
不過從古至今,書刀在文化傳承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回到開頭所說的三千兵將,戰場是酷烈的,漢軍是不屈的。班超雲: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鉛刀一割之用乎?鉛刀尚可一割,何況卅湅書刀乎?
3、刀筆吏的正面記載
當然對於刀筆吏的記載也並非全是負面的,《清稗類鈔》中有記載雍正時松江有吳墨謙者通曉律例人請其作呈牘必先叩實情。理曲即為和解之若理直雖上官不能抑也。這位吳墨謙還曾憑借其經驗和機敏辨析偽造的契據和典票使無辜者免受了非法侵害。像吳墨謙這種既堅守自己道德底線又通曉律例的刀筆吏,無論是對無權無勢的百姓,還是對社會而言都是有益的。然而遺憾的是像這樣正面的記載在史實的記載上是很少見到的。
刀筆吏在古代訴訟中,有時能夠獨當一面,在案件的勝負中起到關鍵作用,當然這與當時的訴訟程序不完備,重口供而輕調查,缺乏辯論程序有很大關系,因而在刀筆吏的刀筆之下往往發生以一詞一句而定乾坤的效果。而像吳墨謙那樣的刀筆吏,其存在對於那些面對高深莫測的衙門束手無策的百姓而言,無疑是遇到了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