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同志電影
Ⅰ 同性戀影片:國內首部同性戀題材電影過審
同性戀在中國的同志們,我國第一部男同志主題的影片居然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審批,提前准備公布公映啦!在《錯了性別非常好愛》《上癮》等同性戀主題的網路大電影、網路劇被競相停售的狀況下,在網路綜藝節目《奇葩說》第2季有關同性戀出櫃那一章都被禁的狀況下,同性戀在中國很難上映。
在同性戀影片主題基本上所有滅絕連射個稿子必須被刪掉的狀況下,《尋找羅麥》那麼同性戀影片居然可以審過,取得上映許可證書,而且可以公布公映,這確實是1個奇跡sf,一起禁不住會為國家廣電總局關注!
非常了解同性戀這一人群的境遇和體會,適用她們根據合法權利創設媒體品牌形象,也適用國產電影的多樣化表述。
它是《尋找羅麥》的一小步,確是國產電影的許多!
《尋找羅麥》由傑瑞米·埃爾卡伊姆、韓庚、菅紉姿出演,從2013年啟動拍攝至今,就深受粉絲關心,不僅是因為這部電影比較比較敏感,是男同性戀主題;與此同時,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人氣值大牌明星韓庚和荷蘭金馬影帝傑瑞米·埃爾卡伊姆,並且也有現階段最趨之若鶩的女星菅紉姿的傾心參演。
做為有部同性戀的電影,能在中國上映,實際意義不同凡響。
《尋找羅麥》或許會變成「同性戀主題」影片的側睡之作!
《尋找羅麥》整部中法合演影片敘述了,韓庚與荷蘭男明星傑瑞米·埃爾卡伊姆,2個男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在每段代表涅磐與贖罪的旅途中,韓庚扮演的男主帶著對羅麥的記憶力趕到荷蘭,又重返西藏自治區,一路上感受了很多感受,及其對感情和性命的新的了解。
自《上癮》、《錯愛》等同性主題影視劇受歡迎至今,耽美主題呈井噴式提高發展趨勢,殊不知大部分著作庸俗搞怪,根據消費同性戀群體吸引住眼珠,企圖借「腐女歡樂」開展牟取暴利。
這就造成中國大部分同性戀著作全是以便同性戀而同性戀,情感表述上簡單直接,男男碰面立即往上面撲,情感上一點兒也不幸福,主要表現得過度肉麻,進而會惹惱部分觀眾們,通俗化點說這就叫有傷風化,乃至某些肉麻的影名、過度污界面真是辣眼。
《尋找羅麥》做為同性戀主題的團建之作,不但內置話題討論和產品賣點,並且也將變成同性戀主題避開核查綠線的1個參照實例,為國產電影表述和主題,開疆拓土,趟出這條道路。
5年的時間,聽說剪去了38分鍾,《尋找羅麥》將會早已並不是5年前最開始的哪個《尋找羅麥》了,但不管怎樣,這都將是一回偉大的攻克。
Ⅱ 有沒有台灣的同志電影
涉及同性戀、雙性戀與/或跨性別話題的電影,塑造了重要的同志角色和/或把同性戀、雙性戀以及/或跨性別身份或關系作為一個重要的劇情
1980年代
《孽子》,台灣(1986)
1990年代
《喜宴》,台灣(1992)
《青少年哪吒》,台灣(1993)
《愛情萬歲》,台灣(1994)
《河流》,台灣(1997)
《美麗少年》(Boys For Beauty),台灣(1999)
2000年代
《夜奔》,台灣(2000)
《雨後的天空》(短片),台灣(2001)
《藍色大門》,台灣(2002)
《跳飛機》(短片),台灣(2002)
《台北朝九晚五》,台灣(2002)
《幸福備忘錄》(Memoranm On Happiness),台灣(2003)
《飛躍情海》(Love Me,If You Can),台灣(2003)
《十七歲的天空》,台灣(2004)
《豔光四射歌舞團》,台灣(2004)
《孤戀花》,台灣(2005)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Scars on Memory),台灣(2005)
《盛夏光年》,台灣(2006)
《當我們同在一起》(GO GO G-Boys),台灣(2006)
《愛麗絲的鏡子》,台灣(2007)
《刺青》,台灣(2007)
《少年不戴花》(花を掛けない少年、It Seems to Rain),台灣(2007)
《沿海岸線徵友》,台灣(2007)
《漂浪青春》,台灣(2008)
《花吃了那女孩》,台灣(2008)
《艾草》,台灣(2008)
《霓虹心》(Miss Kicki),瑞典/台灣(2009)
《亂青春》,台灣(2009)
《帶我去遠方》,台灣(2009)
2010年代
《小狗情人》,台灣(2010)
《雙》(Pair of Love),台灣(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