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鞦韆吃葡萄
Ⅰ 聊齋西湖主劇情
《西湖主》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劇情簡介如下:
賈將軍游洞庭,射得一條大魚,一條小魚咬著大魚尾巴不松。大魚嘴巴張合,似向人求救,將軍手下文書陳君請賈將軍放了它。一年後,陳君在洞庭湖遇大風翻船,抓住竹筐爬上岸。岸邊柳綠草青,幾十個漂亮女子騎馬圍獵。陳君來到叢林,亭台樓閣,鳥鳴花落,不是人間景緻。鞦韆低懸繩索入空。
女子笑聲漸近,公主盪起鞦韆,腕白鞋艷,輕如飛燕。女子去後,陳君拾得一紅巾題詩朗誦。有女子來找,說題污公主心愛之物罪在不赦。陳君恐懼萬分。原來,當年所救大魚是洞庭湖君的王妃,小魚是王妃侍女。
王妃得知是陳君後,認為紅巾題詩天賜良緣,便與公主賜婚,陳君思鄉心切,公主同意讓其衣錦還鄉。幾十年後,賈將軍路過洞庭,見年輕的陳君家富妻美,還大加款待。不久又見年老的陳君在家歌舞昇平。異史氏說:「惻隱之心感動神靈,一人而兩處享受,長生不老。」
(1)聊齋志異鞦韆吃葡萄擴展閱讀
《西湖主》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西湖主》就虛構了這樣一個形象:一半可以在家孝敬父母、教養子女、衣食無憂,另一半就跟仙女在仙境瀟灑、快活逍遙,沒有違背傳統的倫理道德。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父親蒲槃原是一個讀書人,因在科舉上不得志,便棄儒經商,曾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產。
等到蒲松齡成年時,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貧困。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
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Ⅱ 《聊齋志異》的風格浪漫主義還是現實主義主要體現在哪兩個方面
《聊齋志異》的藝術風格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聊齋志異》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偶述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①
《聊齋志異》的藝術風格主要有以下幾個特色:
(1)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
《聊齋志異》中的大部分作品有完整的故事。作者不用平鋪直敘的方法,而是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法,發揮非凡的想像力,將狐鬼花妖人格化,把他們拉入到現實生活中來;作者還把人間、幽冥世界和仙界統一起來,在讀者面前展現出十分廣闊的生活場景。這樣,就使故事變幻莫測、曲折跌宕、引人入勝。
例如, 《促織》通過促織的得與失,反映成名一家的歡與悲。成名捉到的巨身修尾的促織被兒子弄死後,一家人陷於絕境。「忽聞門外蟲鳴,驚起覘視,蟲宛然尚在。」這又給成名以希望。但是得到的促織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這又使人為成名一家擔心。這頭促織的優劣還無法判斷,必須經過實戰考驗。這頭促織先與村中少年的「蠏殼青」斗,後又與雞斗。在縣里斗完後,又到宮中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著故事情節的曲折變化,使讀者的心忽而提起來,忽而沉下去,關注著促織的勝負和成名一家的命運。
《西湖主》一開頭就寫燕人陳弼教在洞庭湖救了豬婆龍和一條小魚,為下文打下伏筆。過了一年多,陳生北歸,又經過洞庭,大風覆舟。陳生上岸後,見女郎射獵。馭卒告訴他:「宜即遠避,犯駕當死!」陳生害怕,急忙下山,卻誤入西湖主宅第。公主盪鞦韆遺落紅巾。陳生喜納袖中,並題詩:「雅戲何人擬半仙?分明瓊女散金蓮。廣寒隊里應相妒,莫信凌波上九天。」一女見紅巾玷染,大驚說:「汝死無所矣!」她慌慌張張地拿著紅巾走了。「生心悸肌栗,恨無翅翎,惟延頸俟死」。過了好長時間,女又來,祝賀說: 「子有生望矣!公主看巾三四遍,囅然無怒容」。當陳生飢焰中燒時,公主派人送來酒食。生徊徨終夜,危不自安。公主不言殺,也不言放。到斜日西轉之時,女子坌息急奔而入,說:「完了!多言者泄其事於王妃;妃展巾抵地,大罵狂傖,禍不遠矣!」生大驚,面如灰土,長跪請教。忽聞人語紛挐,女搖手避去。數人持索,洶洶入戶。這時,已是「山重水復疑無路」了。然而,一婢忽然認出陳郎,遂止持索者。返身急去。一會兒又回來說:「王妃請陳郎入。」王妃設華筵招待,並讓公主與陳生成親,至此,「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原來王妃和婢女是陳生救過的豬婆龍和小魚。故事一波一折,扣人心弦。
(2)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聊齋志異》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即或是同一類型,也人各一面,絕不雷同。如同是狐女,《嬰寧》中的嬰寧天真爛漫,縱情言笑;《小翠》中的小翠則與嬰寧不同。「適有婦人率少女登門,自請為婦。視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小翠與公子踢布團,誤中公公。「夫人往責女,女俛首微笑,以手刓床」。小翠以脂粉塗公子作花面如鬼。「夫人見之,怒甚,呼女詬罵。女倚幾弄帶,不懼,亦不言。」從中可以看出小翠聰慧頑皮,頗有心計。《胡四姐》中的胡三姐狠毒害人,胡四姐心地善良。
《小謝》中的陶生在姜部郎的廢宅中住。「夜將半,燭而寢。始交睫,覺人以細物穿鼻,奇癢,大嚏;但聞暗處隱隱作笑聲。生不語,假寐以俟之。俄見少女以紙條捻細股,鶴行鷺伏而至」;「既寢,又穿其耳」。少者潛於腦後,交兩手掩生目,瞥然去,遠立以哂」。通過這樣的描寫,一個活潑頑皮的小謝躍然紙上。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對花妖狐魅加以區別,使他們具有不同的特徵。例如《綠衣人》中由蜂幻化的綠衣女「綠衣長裙」,「聲細如蠅」;《阿英》中的阿英是鸚鵡精,「嬌婉善言」。《香玉》中的牡丹花妖「袖裙飄拂,香風洋溢」。《苗生》中的苗生是虎精,「言噱粗豪」。「以肩承馬腹而荷之,趨二十餘里」,表現他力量大;「遽效作龍吟,山谷響應;又起挽仰作獅子舞」。這些都為「伏地大吼,立化為虎」作了鋪墊。
(3)瑰麗多彩的環境烘托
《聊齋志異》描寫景色,不只是交代主人公所處的環境,而是為了烘託人物的性格。例如《嬰寧》寫嬰寧的居住環境。「北向一家,門前皆絲柳,牆內桃杏尤繁,間以修竹,野鳥格磔其中。」「門內白石砌路,夾道紅花,片片墮階上;曲折而西,又啟一關,豆棚花架滿庭中。肅客入舍,粉壁光明如鏡;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藉幾榻,罔不潔澤。」作者用這種花香鳥語的優美環境來烘托嬰寧天真活潑的性格。
《王桂庵》中孟芸娘的住所則是另一番景象。「一家柴扉南向,門內疏竹為籬」。「有夜合一株,紅絲滿樹。」「南有小舍,紅蕉蔽窗。」這樣描寫一方面是反映孟家清貧,另一方面烘托孟芸娘恬淡高潔的性格。當王桂庵戲言家有妻室之時,芸娘毅然投江。這時,「夜色昏蒙,惟有滿江星點而已。」則烘托王桂庵「悼痛終夜」的心緒。
(4)畫龍點睛的評論
《聊齋志異》是歷史傳記和傳奇的結合。書中近2/3的作品篇未綴有「異史氏」評語,類似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太史公曰」。《聊齋志異》中的「異史氏曰」,文字簡潔,含義深刻。除對本篇故事加以評論外,有時還加以引伸,更加突出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此外,《聊齋志異》語言精煉,惜墨如金,既運用古代文學語言,又吸收了當代口語方言。句法多變化,使文章波瀾起伏,妙筆生花。但是,由於運用典故過多,給讀者閱讀增加了困難。從作品的語言風格來看,作者是接受了先秦兩漢散文和唐宋古文的影響。